解放区文学,是
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学范畴的一种,并有着所有文学共性的东西。它是无根之水、天外来客,成长在中华大地特殊时期的革命年代中。
文学特点
首先,在性质上,
解放区文学思潮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第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方向。解放区文学思潮兴起和发展始终围绕着这个基本方向,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解放区文学思潮之所以能规模巨大、时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着这一鲜明的标志。
第三,在处理诸多
文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中,除了坚持
辩证统一的原则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出重在普及、重在改造和重在创新的基本倾向。
最后,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形态,往往是突破了文学框架的运动式的推进。
它有区域性、历史性、政治性。
从时间上来讲,
解放区文学应当从大革命失败之后,
中国工农红军建立
红色政权算起,一直到
新中国成立之前;从地域上讲,1927年后在全国陆续出现的红军和
苏维埃领导下大小不一的根据地,特别是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的以延安为中心的各个
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解放区文学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但它的产生却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和敢为人先的大胆的
创新精神。当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国各解放区掀起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学运动完全可以与其所领导的波澜壮阔的
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相媲美,解放区文学以它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
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代表人物
赵树理
贺敬之
周扬
萧三
田间
解放区的其他作家和作品 解放区文学在小说方面的重要作家还有孙犁,这位作家是解放区自己培养出来的作家,和丁玲、周立波这些外来的作家是有所不同的。孙犁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
浪漫主义的
艺术气质。孙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塑造了崭新的农村年轻妇女的形象,她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这种农村妇女的形象在以前的文学当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她们是在新的
社会制度下出现的全新的人物。
孙犁的小说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注重用情景交融的诗的手法来营造生活画面,烘托在其中活跃着的人物形象,因此他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他的语言也是颇有特色的,清新、明净,简练、优美。以孙犁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除此之外,还有所谓“土改史诗”和“新英雄传奇”,“土改史诗”是指《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这样的以土改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新英雄传奇”则主要指
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和孔厥、袁静的《
新儿女英雄传》,它们都采用了传统的
章回小说体式,将民族化、大众化和
时代精神结合在了一起,以农民的眼光、趣味去表现战争,具有很强的
教育作用和认识价值。这类作品在十七年文学中得到了延续,像《烈火金刚》这样的作品可以看作是其后续。
解放区文学在诗歌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歌谣体
叙事诗的创作,主要代表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
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田间的《
赶车传》、
阮章竞的《
漳河水》等。这些作品的特点是吸收了
民间歌谣、戏曲的形式和
表现手法,比如《王贵与李香香》就采用了
陕北民歌“
信天游”的格式,从而创造了一种更具民族特色也更易于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的诗歌形式。它和同时期的以
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的带有
现代主义诗歌色彩的诗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戏剧方面,值得一提的有
秧歌剧以及在秧歌剧基础上加以提高而形成的“
新歌剧”。秧歌剧采用了民间秧歌的曲调和表现形式,但是剔除了其中的猥亵趣味,而注入了“革命”和“生产”等新的时代内容,可以说是用革命
意识形态来改造、收编民间文艺的一次成功实践。著名的秧歌剧有《
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等,这些剧作通常都是围绕着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劳动作文章,最终目的是要教育人们自觉地将家庭、个人融入到集体、社会之中,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完成党和政府教派的任务。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出现了“新歌剧”的创造实验,先后产生了《白毛女》、《赤河水》、《刘胡兰》等代表剧作,《白毛女》更是成为现代
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新歌剧创造性地吸收了民族、民间戏曲和音乐的养分,同时又融会了西洋歌剧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中国古典戏曲又区别于西洋歌剧的、融戏剧、诗歌、音乐、舞蹈与美术为一体的新的音乐戏剧形式。关于《白毛女》这部作品,请参看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孟悦认为在歌剧《白毛女》当中存在着国家政治话语与民间伦理逻辑这两种话语之间的交锋和妥协,这两种话语最终统一在一起,这无疑是这部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兴起因素
首先,社会、人的解放。
解放区文学思潮产生的的母体—政治地缘因素。
在
解放区,把社会、人从黑暗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作家、艺术家同广大
劳动人民一起改变了过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了自身和思想的双重解放。在这里,文学成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参加欣赏并直接参与创造、大显身手的园地。事实说明,让文学艺术直接与大众见面,让一时代的全体大众来参与形成一时代的
文艺思想和审美情趣,这不独对于大众是一种福音,对于创作者尤其是一种解放。
其次,社会、人的翻身。
解放区实现了社会、人的彻底翻身,同时也实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剧烈变革。从某种意义讲,
解放区是把长期以来被颠倒的历史重新再颠倒过来,剥夺者变成被剥夺者,被剥夺者变成剥夺者。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不仅要夺回他们长期被剥夺的政治、
经济权利,而且,还要夺回他们长期以来被统治者剥夺的文化权利。这就是为什么在当时物质条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各解放区却能一呼百应掀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性
文艺运动和解放区文学思潮能够蓬勃兴起的一个基本原因。
第三,理想、信念。
解放区概念本身包含着极大的
相对性、暂存性,其最终目标是赶走
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伟大理想。解放区不会永远是解放区,它是未来新社会的雏形和
预演。为了实现远大理想和目标,除了要加强
党的领导还要对整个社会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强有力的思想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一切力量来巩固、发展
解放区,实现其向着远大目标和理想的顺利过渡。而这样的时间、空间中形成的文学艺术事业,只能成为整个前进事业的一部分,一种武器或动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另外,除了上述主要方面,还有一个因素值得重视,就是中国革命和
苏联十月革命不同,中国革命所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年大片的解放区都处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中国的农村状况、中国的农民状况对解放区文学思潮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当解放区的作家、艺术家大多从城市到农村,像毛泽东形容的那样“从
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这就客观造成了他们与
解放区之间的反差,成为他们以后的立场、观念、思想改造与转换的一个依据。
发展流向
酝酿期(解放区诞生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解放区文学规模宏大、时间长久、影响深远。其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解放区文学思潮诞生经过漫长的文化和文学积淀以及充分的思想酝酿之后逐步形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
文学革命的思潮,革命文学和
无产阶级文学口号的提出,还有
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郭沫若关于革命文学的论述和成就、
创造社、
太阳社及左翼作家联盟等社团组织的成立与活跃等等。成仿吾、
丁玲、周扬、
萧军、
沙汀、
艾青、田间、
冯雪峰等成为解放区文学骨干力量。解放区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继续和延伸。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在开创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事业的同时,已经提出和展开了与之相适应的革命文学事业。当年
苏区特别是中央苏区已经产生了
解放区文学的萌芽和雏形,随着红军的长征也被直接带入解放区。还有解放区当地的
民间文学、对国外文学的翻译介绍都更加丰富充实了解放区文学。特别是
苏联文学和马列主义文艺思想的介绍,对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形成和发展时期(1937-1942)
解放区开始形成,各种文艺人才逐渐集聚,各类文艺社团组织相继成立,各项文艺活动逐步展开。
最先出现的是
红色歌谣、群众性歌咏活动。
冼星海从法国回国进入延安,掀起了《黄河大合唱》新音乐活动的高潮。
戏曲的活跃,从小型的
街头剧、秧歌剧到舞台剧,到40年代形成演大戏、洋戏的热潮。
曹禺《
日出》、《
雷雨》,果戈里《
钦差大臣》、
莫里哀《伪君子》、包歌廷《
带枪的人》搬上舞台。这让延安最早接触到最高水平的艺术成果。
1938年7 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和全面抗战1周年,延安举行盛大的戏剧节。
革命
诗歌创作和
街头诗运动。最初的
街头诗运动是在延安发起的。1938年8月7日延安的街头诗日,由诗人
柯仲平、田间、林山、
邵子南等发起。多次掀起高潮并波及到
晋察冀边区等各个
解放区。开展了几次大型的集体创作活动,如延安《长征记》《我们怎样到陕北来》《五月的延安》《十年牢狱生活》晋察冀边区《冀中一日》等。
各类文艺社团组织、报纸、期刊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各解放区。1936年中国文艺协会在
陕北保安成立,1938年
鲁迅艺术学院(鲁艺),
丁玲成立
西北战地服务团,边区
文艺界抗战联合会,抗战文工团,
民众剧团,诗歌总会,音乐总会,工农剧社等成立。整个
解放区文艺社团组织有250多种,其中大多数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70多种,延安《
红色中华》《
新中华》《解放》等专门辟有文艺专栏,还有许多像《边区文化》《
文艺突击》《山脉文学》等
纯文学刊物。
延安曾出现两次文艺人才聚合的高峰,第一次是1937-1938年,第二次是1939-1941年。
丁玲1936年10月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欢迎。文艺人才大汇集是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解放区文学呈现出新鲜活泼、
丰富多彩的大繁荣、大发展势头。尽管文艺发展主旋律是健康、向上的,但有些不良倾向的出现、发展也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例如
纯艺术观点的抬头,文艺界的宗派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空谈提高,甚至出现了“还是杂文时代”,坚持要暴露
解放区所谓“黑暗”等观点。
成熟和深化期(1942-1949)
主要标志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完整形成,它既是解放区文学的灵魂又是解放区文学思潮最为显著的成果。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对新文化运动以来解放区文艺的发展作了系统的、科学地总结,澄清了困扰革命文艺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明确了文艺发展的基本问题,为解放区文学的健康发展和以后新的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同时,文艺界随着延安整风运动开展了以反对宗派主义、反对
主观主义、反对党八股为宗旨的整风运动。
文艺工作者除了认真学习《讲话》和规定的有关文件,就是进行自觉的自我思想批判和改造。同时,还开展了对王实味等人不同观点、倾向的批判,以推动
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文艺界思想改造的深入。
延安整风后,文艺界显著变化就是重心由原来的对艺术的追求转移到作家立场、观念的改造和转变上,掀起了长时间的深入农村、深入部队、深入火热的群众生活的热潮。这个时期,中、长篇小说陆续写作和出版,说明了解放区文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柯蓝《抗日英雄洋铁通》,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
李有才板话》,欧阳山的《高干大》,柳青《种谷记》,
孙犁《荷花淀》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草明《原动力》,
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特别是
丁玲的《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以及贺敬之等人的歌剧《
白毛女》曾荣获
斯大林文学奖,最早为
解放区文学赢得了国际荣誉。
延伸、拓展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建国后,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大多走上个文化部门的领导岗位,解放区文艺运动中形成的思想理论和工作经验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精神营养,工农兵文学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强化和发展。原来还未完成的创作还在继续完成和出版。一些地区新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如50年代陕西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所谓
“山药蛋”派,陕西以柯、马、黄(柯仲平、马健翔、黄俊辉)为核心的新秦腔的创立,
杜鹏程《保卫延安》的出版,京津地区
孙犁等人的美文风格创作等等都会使人从中找到和当年解放文学之间的来龙去脉。
1937-1942/4,解放区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文学主题:歌颂抗战\u6b4c颂抗战英雄
延安的民族化讨论
1938-10-14,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在新阶段》中提出“废止洋八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939-7-21,陈伯达应邀到鲁艺作<
中国文化启蒙运动与文艺的
民族形式>的报告。
1939-7-24,鲁艺文学系举行民族形式问题的座谈会。会上,萧三、
张庚强调
文化遗产的精华与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沙汀
何其芳认为片面强调大众艺术会降低艺术水准。萧三指责他们“将艺术脱离抗战,脱离政治”,他们被扣上“新的艺术
至上主义”。的帽子
1939-8-3,
艾思奇主持召开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
扩大会议,讨论<文化工作动向大纲>,沙汀,何其芳,周扬仍坚持强调大众艺术会降低艺术水准。
1939-8-20,边区文协召开的座谈会上,何其芳主张“民族形式要采取进步的欧洲文学形式为主”。
论文:何其芳<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1939-11-16<
文艺战线>1卷5期。
沙汀<民族形式问题>,1939-11-16<文艺战线>1卷5期。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1940-2-15<中国文化>创刊号。
1941年4月-1942年4月,中央青委机关萧军、
陈企霞、
王若望等在文化沟口办了墙报《轻骑队》,对延安一些不满意的现象进行批评、讽刺。
《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10月23日发表
丁玲《我们需要杂文》的文章, 1942年3-5月又发表一些针对延安的杂文:丁玲《三八节有感》、《干部衣服》,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王实味《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杂文还废不得说》等。
1941-1942年上半年,解放日报文艺栏、谷雨、
文艺月刊发表的小说出现了一些倾向:《厂长追猪去了》(
朱寨)、《科长病了》(叶克)、《躺在睡椅上的人》(
雷加)等讽刺了
官僚主义、
事务主义;《间隔》《陆康的歌声》《胡铃》(
刘白羽)、《在医院中》、《沙湄》(雷加)、《意识之外》(
方纪)反映知识分子与干部、与工作
生活环境的矛盾冲突。
文艺座谈会与文艺整风运动(1942/5-1945/8)
座谈会的召开(1942年5月2日——23日) 背景: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940年以后,鲁艺实施正规化、专业化的教学改改革,毛泽东、贺龙反对。
文艺界的创作出现一些现象。
不是以中央的名义召开的,而是以毛泽东和中央宣传部部长凯丰的名义召集的,地点在中央办公厅会议室,参加者80多人,凯丰主持、毛泽东首先发表讲话,即《讲话·引言》部分。5月2日就毛讲话所提出的
问题讨论了一天。
5月12日,毛指示《解放日报》副刊特辟“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专栏,发表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著作和文艺家对文艺工作的意见。
5月14日,发表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博克译)萧军《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我见》。
5月15日,发表《恩格斯论现实主义》(节录),
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工作上几个问题的意见》。
5月19日,发表《拉法格论作家与生活》。
5月20日,发表《列宁论文学》,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5月16日座谈会讨论了一天。
5月23日下午,讨论、朱德讲话,晚上,毛泽东作“结论”。
5月28日,毛泽东在高级干部学习组的会议上,作了文艺问题的讲话,提出要把
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思想加以破坏,转变为
无产阶级思想。
5月30日,毛泽东在鲁艺讲话,说只在小鲁艺学习还不够,还要到大鲁艺、到
工农兵群众似的生活与斗争中学习。
讲话的主要内容:引言
“引言”提出座谈会的目的是研究文艺工作者和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立场问题。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
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
态度问题。我们对于各种
具体事物所采取的
具体态度。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
工作对象问题,就是
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
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这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
思想感情来一番改造。
学习问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
讲话的主要内容:结论
问题中心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工人、农民、兵士和
城市小资产阶级。
如何去服务,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文艺界
统一战线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和另一个党外关系的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文艺工作的关系问题
文艺批评的标准。有两个标准,一个是
政治标准,一个是
艺术标准。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的
艺术形式的统一。
1943-3-13,《
解放日报》
头版头条报道中央文委中央组织部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的消息中,首次披露了讲话的部分内容,标题为“毛泽东同志曾指示文艺应为工农兵服务。”
1943-10-19,《解放日报》全文发表,加了毛写的按语:“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纪念,我们特发表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纪念这位中国
文化革命的最伟大的最英勇的旗手。”
1943-11-7,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强调全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应研究、执行〈讲话〉的指示。
1944-4,
何其芳、刘白羽被派往重庆,向大后方文艺工作者传达〈讲话〉精神。
新的、题材与主题,新的人物形象,新的语言与形式,新的审美品格
1937-1942解放区的文学组织
1、1936-11-22 在保安成立以
丁玲为主任的中国文艺协会
2、1937-11,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成立
3、1938-9,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战联合会在延安成立
4、1939-1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晋东南分会在山西 西武乡成立,
李伯钊、刘白羽、荒煤为理事。
5、1940-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西分会在
兴县成立,
亚马等人负责。
6、1940-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察翼边区分会成立,成仿吾、邓拓、
沙可夫、田间、
周而复、邵子南、
魏巍等为委员
1938年10月,文艺突击社编辑出版的《文艺突击》,是最早的大型文学刊物,刘白羽主编,停刊后该名为《大众文艺》(1940-4-15,萧三主编)继续出版。
1939年2月16日,文艺战线社编辑的《文艺战线》创刊,周扬主编,在桂林出版,1940-2停刊。
1940年9月1日,《新诗歌》创刊,萧三主编。
1941年1月1日,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萧军、
舒群等编辑的《
文艺月报》创刊。
1941年4月,中央青委的墙报《轻骑队》创刊。
1941年9月16日,《
解放日报》辟“文艺”副刊。
1941年11月1日,鲁艺文学系草叶社编《草叶》杂志创刊。
1941年11月15日,文抗编《谷雨》杂志创刊。
1941年12月,中央军委政治部文艺室的机关刊物《部队文艺》创刊,
公木主编。
延安文艺整风
1943-3-10,中央文委和中央组织部召集党员文艺工作者50多人开会,会上凯丰、陈云作了《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和《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的报告。
1943-11-7,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
整风: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
1943-2,鲁艺秧歌队演出了秧歌剧〈
兄妹开荒〉,受到延安军民的欢迎。
1944年春节,延安和各
解放区出现了群众
秧歌运动的高潮。
1944-3-21,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解放日报〉
1943-4-25,艾思奇〈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
新动向〉,〈解放日报·
社论〉
抗战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抗战后文学发展(1945/9-1949/9)
1946年初,延安文艺工作者赴东北途中受阻,滞留张家口,使它成为文艺活动的中心
1946-4-24日,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成立,理事23人,沙可夫、
丁玲、
艾青、
吕骥、萧三、张庚等为常务理事,7月〈长城〉创刊。
开展的文学活动:组织剧团为部队巡回演出,举办暑期文艺
讲习班;开展创作讨论,1946年5月27日,晋察翼日报创办“副刊”,丁玲主编,出131期,对较有影响的小说〈忍让〉、〈春夜〉进行讨论;组织作家
深入生活,丁玲深入
涿鹿温泉屯体验生活。
1946-10,张家口被国民党占领,文艺运动结束。
东北
解放区的文学活动 :1946/6-1948/6
1945-11-12,以舒群为首的辽宁省
文艺工作团与
沈阳市的文艺工作者集合,舒群报告了如何贯彻毛泽东文艺方向的问题。
1946-6,舒群、
白朗、李雷等一批作家到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东北文艺中心。
1946-10,萧军、张心如、
吴伯萧等编辑〈东北文化〉创刊,同月,成立中国文艺协会东北分会筹委会。
1946-12,萧军、罗锋、草明等创办〈东北文艺〉。
东北
解放区的贡献是第一次大规模出版解放区的代表作。1946-1947年,
东北书店、
大连光华书店出版解放区的作品。〈荷花淀〉〈
李有才板话〉〈我在霞村的时候〉〈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王贵与李香香〉〈吕梁英雄传〉〈种谷记〉、〈暴风骤雨〉〈
桑干河上〉,周扬编〈
解放区短篇创作选〉(一、二)、舒群编〈解放区
独幕剧选〉等。
晋冀鲁豫解放区“赵树理方向的讨论”
1946-8,中央西北局宣传部召开座谈会,提出“今后要向一些模范作品如〈李有才板话〉学习”。
1946-8-26,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是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
1946-10,太岳文联筹委会提出“应学习研究赵树理的创作”。
1947-5-4,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和文协强调:“我们的工农作家赵树理同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
解放区文艺界大放光彩,提供了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方向”。
1947-7-25--8-10,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晋翼鲁豫中央局负责人、太行文联、冀鲁豫文联、华北新华书店、〈
人民日报〉等单位的文艺工作者。会议认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及其成果,
实应为边区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
赵树理发现提出后,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整个
解放区文艺界并未出现向他学习的真正热潮。
1947-8-10,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认为赵树理创作有鲜明的特点:1、作品政治性很强,“反映了
地主阶级与
农民阶级的
基本矛盾”,1、选择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创造了为群众欢迎的民族新形式,3、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应该把赵树理同志方向提出来,作为我们的旗帜,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看齐”。
1948年下半年后解放区文学活动
1948-8,晋察冀边区与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合联召开座谈会,决定将两个文联合为华北文艺界协会,选举萧三、
李伯钊为正副主席,周扬、沙可夫、
丁玲、赵树理、成仿吾、荒煤、欧阳山、
光未然、
贺绿汀、
马彦祥等21人为理事。
1949年3月,华北文艺界协会,与原在北平的作家、香港等地归来的作家商讨召开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对萧军的批判。1948-6-26日开始1949年4月2日中共东北局作出〈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撰与出版。1948年春、夏,周扬主持编选
解放区文学大型文学丛书〈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戏剧27种、小说16种、通讯报告7种、曲艺2种,1949年5月陆续出版。
1949年7月2--19日,全国中华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文学观念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强大洪流对作家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
审美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其发生了整体的转换。从宏观上看,这种转换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主体位置的极大倾斜,生活意识、群众的意识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一转换是最为深刻的,也是最本质的。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在大的方向、发展趋向上都受制于其意识结构和
价值观念。历史上长期以来的
传统文学观念,是文学创作活动,只能是个人的、内心的
垄断行为和产物。通俗地说,只能是我写你读,我写什么,你读什么,我怎样写你就怎样读,任何人无权干涉,也就是所谓的创作自由。
从表面看,这种说法似有道理,但深入一步认识,只能说认识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一半。文学产品一旦产生就成为社会的东西,而绝不是一只为个人把玩的私人物件。作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的神仙,作者的内心不是一生下来就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什么神的意志和个人梦幻。所谓的创作自由,这种狭隘的
主体意识割裂了文学与之血肉相连的而且时时处处在发挥着作用甚至带有决定性作用的外界
社会生活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长期束缚了
文学的发展,使作家在火热的革命
新时代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当年
解放区改天换地的现实斗争生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表现出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都对作家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不少人甚至不是为了当一名作家或者根本连作家的梦想都没有而甘冒生命危险投奔解放区。特别是经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引导,深刻认识只有生活才是一切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品的生命力、创作的活力都耘织于社会生活中,作家不仅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的营养还吸取着培养自己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不知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而且还是有形、无形或是直接、间接的参与者,只有群众、群众的生活实践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正确的评价和鉴定。这种观念转换带有根本性的意义,是划时代、历史性的变革。这种观点并不是像现在某些观点所认为的,是作家被迫的,或者是在某种政治压力下的一种屈从,而是作家们通过
感性认识达到理性理解发自内心深处的高度自觉和追求。同时,也是历史、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其次,这种转换还表现在作家从“小我”到“大我”的变换中。历来作家总认为自己是指使人、文化人,往往自视清高,总觉得自己是教育者,劳动群众是
受教育者,始终和劳动群众存在着距离,不懂他们的语言,没有他们的感受和情感。在
解放区,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人民成了革命的主力、社会的主人,作家从“小我”的王国走向群众斗争创造的热潮,实现了“小我”和“大我”的有机融合,他们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同群众密切结合,终于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使自己的创作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在审美形态上,解放区作家也发生了根本性转换,这一转换的总体趋向是乡村化。首先突出反映在作品表现主题的变换上。另外,美的尺度,离不开时代,离不开人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社会环境,决定着人们不同的
审美意识和价值。当年解放区是处在民族命运、国家命运大拼搏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家立业的伟大时代,其时代精神本身决定了美的内涵只能是革命的、雄壮的、崇高的、阳刚的独特品格,这是压倒一切的主旋律。解放区文学思潮中,作家的文学观念、审美
形态发生了这个
整体性转换,这一总体趋势是乡村化。
解放区文学的风貌
《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为代表的作品,表现受剥削的农民与共产党革命的亲切关系。
《暴风骤雨》《桑干河》土改运动与农民翻身、解放。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1943-5)、《传家宝》(1949)、《
我的两家房东》(
康濯),表现了农村青年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代表文学作品
《传家宝》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李有才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