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
明朝权宦
刘瑾(?—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一说淡),因为依附刘姓宦官而得以入宫,便冒姓刘。明朝中期宦官。与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
人物生平
东宫侍储
刘瑾本姓谈,景泰年间,自行阉割,因为依附刘姓宦官而得以入宫,便冒姓刘。成化时,掌领教坊,受到皇帝宠信。弘治年间,他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免,被贬谪到茂陵管理香火。后来得以到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以俳优戏弄为太子所喜爱。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厚照即位,即明武宗,命刘瑾执掌钟鼓司,与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一起都由旧恩而得宠幸,人们称为“八虎”。刘瑾特别狡猾,而且能说会道,还颇通晓古今之事,常常羡慕正统时的太监王振的为人。刘瑾等八人每天都进献狗马、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让明武宗娱乐,武宗也同他们很亲昵。还引诱武宗微服出宫游玩,玩得很高兴,渐渐地信用刘瑾。明孝宗遗诏要废除宦官监枪和各城门监局,刘瑾都加以阻止,不予执行。不仅如此,他还劝武宗下令凡是镇守宦官都要进贡一万两黄金。他又奏请设置皇庄,使皇庄数目增加到三百多所,使京畿地区大受干扰。
屡遭弹劾
正德元年(1506年)正月,武宗命神机营中军二司内官太监刘瑾掌管“五千营”。六月,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得知武宗与刘瑾等八人戏乐无度,接连上疏乞请诛杀这些人。言语十分恳切直率,但武宗不予答复。尚书张升,给事中陶谐、胡煜、杨一瑛、张襘,御史王涣赵佑,南京给事中、御史李光翰陆昆等人,也纷纷上书论谏,武宗也不听。十月,五官监候杨源借星象有变上书谏言,武宗颇为心动。刘健、谢迁等又连连上书,请求诛杀刘瑾,户部尚书韩文也草拟奏疏,联合九卿各大臣签名呈进。奏疏呈进后,武宗震惊地哭泣,连饭也不吃。刘瑾等宦官很害怕,自己请求安置到南京,而内阁坚持要诛杀他们,不答应将他们安置南京。兵部尚书许进说:“此类人只要疏远斥退就行了,若一定要去极端行事,恐怕会发生甘露之变。”
当时司礼太监王岳,也是武宗做皇太子时的东宫旧臣,为人向来刚直,颇为痛恨马永成等人的所作所为,与司礼太监范亨、徐智等也协助韩文等秘密向皇上进言,武宗答应,等到第二天一早就发下圣旨逮捕刘瑾等人投入监狱。而吏部尚书焦芳,过去就与刘瑾友善,便将韩文等人所谋之事泄露给刘瑾。刘瑾等也侦察得知王岳等秘密奏报的事,八人立即乘夜赶到武宗面前,围着他跪下痛哭说:“若没有陛下开恩,我刘瑾等人就会被碎尸万段去喂狗了。”武宗听了面色有些改变,刘瑾就趁机说:“陷害我们的是王岳。所说的狗马鹰犬,王岳购买进献了没有?而今却只归罪于我们。”武宗发怒说:“我要逮捕王岳。”刘瑾说:“狗马鹰兔,哪会有损于皇上日理万机?现在这班官员敢于肆无忌惮地喧哗,是因为司礼监无人;若司礼监有人,则任凭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敢说话!”武宗大怒,当天夜里立即命刘瑾入宫掌管司礼监兼提督团营,邱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等一起掌管团营事务,分别占据重要的职位。刘瑾连夜传命拷打王岳、范亨、徐智,放逐到南京,而外廷一点也不知道。第二天早晨诸臣跪伏殿廷之下时,任命刘瑾等人和放逐王岳等人的圣旨已经下达。
欺下瞒上
刘健等知道事情已无能为力,便各自上疏乞求致仕离去。刘瑾假托皇帝诏命,勒令刘健、谢迁致仕,只有李东阳一人留任。这是因为在内阁商议时,刘健曾推倒几案痛哭,谢迁也对刘瑾等人痛骂不休,只有李东阳一人稍微保持沉默,所以才得独留。不久,刘瑾又假托皇帝诏命,在途中追杀了王岳、范亨,击断了徐智的臂膀,免于一死。刑科给事中吕翀、山西道监察御史刘玉都疏弹劾刘瑾佞幸弄权,弃逐遵奉先帝遗诏的顾命大臣,乞求留刘健、谢迁而将刘瑾明正典刑。南京六科给事中戴铣等人、十三道监察御史薄彦徽等人,上疏请求斥退专权的宦官,以正国法,留辅佐之阁臣,委托大臣以安社稷。刘瑾假托皇帝诏旨,派遣锦衣卫校尉逮捕戴铣、薄彦徽等投入锦衣卫监狱。不久,吕翀、刘玉及戴铣、薄彦徽等二十人各处以廷杖,除名为平民。刘瑾忌恨韩文,派人每天探察韩文的过失。恰逢有向内府交纳的折银,其中有假的,刘瑾便假托皇帝旨意,说韩文不能防奸,落职闲住。韩文的儿子高唐州(今山东高唐)知州韩士聪、刑部主事韩士奇也都被削职为民。守备南京武靖伯赵承庆、府尹陆珩、尚书林瀚,都因传递吕翀等人奏疏而获罪,陆珩、林瀚被勒令辞职,赵承庆被削去一半俸禄。南京副都御史陈春,御史陈琳、王良臣,兵部主事王守仁,又因救戴铣等人而被贬职或杖打。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时任南京吏部尚书,也被刘瑾勒令致仕。
刘瑾权势日益嚣张,他吹毛求疵地挑官员们的细微过失,四处派出校尉,远近侦探,还不许别人相救说情,他于是专作威福,把亲信宦官派往各边塞镇守。在叙大同功时,他提升官校达一千五百六十余人,还传圣旨给数百人授予锦衣官职。《通鉴纂要》编成,刘瑾诬陷翰林编修官们抄写不清,使他们都受到了谴责。而后他命文华殿书办官张骏等人重抄,给予越级升官,张骏由光禄寺卿升为礼部尚书,其他有几个被授予高级京官,甚至连装潢工匠杂役之人也得以授官。刘瑾还创用枷法,给事中吉时,御史王时中,郎中刘绎、张玮,尚宝卿顾璇,副使姚祥,参议吴廷举等人,都被抓住小错,枷到快死了才解下枷锁,遣去戍边,其他被枷死的人无数。锦衣卫狱中关满了囚徒,刘瑾讨厌锦衣卫佥事牟斌善待囚犯,将他杖打并不准他再出来做官,府丞周玺、五官监候杨源被杖打至死。刘瑾每次奏事,总是趁武宗正在玩游戏的时候。武宗心烦,赶紧挥手让他走开,说:“我用你干什么?别来打扰我!”从此刘瑾便独断专行,不再汇报武宗。
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刘瑾假托圣旨召集群臣,让他们都跪到金水桥南,然后宣布奸党名单。大臣有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则有韩文、杨守随张敷华、林瀚;各部属官则有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王纶孙磐黄昭;词臣则有检讨刘瑞;言官则有给事中汤礼敬陈霆、徐昂、陶谐、刘郤、艾洪、吕翀、任惠、李光翰、戴铣、徐蕃牧相徐暹任良弼葛嵩赵士贤,御史陈琳、贡安甫史良佐曹闵、王弘、任诺、李熙、王蕃、葛浩陆昆、张鸣凤、萧乾元姚学礼黄昭道蒋钦、薄彦徽、潘镗王良臣赵佑何天衢、徐珏、杨璋、熊卓朱廷声、刘玉等,都是海内称为忠诚正直的人。他又令六科官员寅时入朝工作,酉时退朝下班,使他们得不到休息,借以惩罚他们,他下令不要动辄便给文臣诰封,对文官要严加约束。
宁王朱宸濠图谋不轨,贿赂刘瑾请求多给护卫,刘瑾便给了他,使朱宸濠得以实施造反阴谋。刘瑾没文化,每逢批答章奏文书,都拿回自己家中,与妹夫礼部司务孙聪、华亭人张文冕一起商议决定,辞句都很粗俗冗长,之后焦芳为他润色,而李东阳唯有点头而已。
权擅天下
当时,刘瑾权倾天下,任意作威作福。有个犯人溺水死了,他便将御史匡翼判罪。他曾向学士吴俨索取贿赂,得不到,又听信都御史刘宇的谗言,恨御史杨南金,便借考核外官之机上书将两人中伤,撤了他们的职。授播州土司杨斌为四川按察使,令家奴的夫婿提督山东学政。自公侯、勋臣、外戚以下,都不敢与他分庭抗礼,每次私下谒见刘瑾,都相继跪拜。臣民所上的章奏,先具红皮揭帖投给刘瑾,称红本,然后交通政司,称白本。章奏都称他为刘太监而不书其名。都察院上奏狱案时,误写了刘瑾的名字,刘瑾怒骂他们,都御史屠滽率领下属下跪道歉,这才作罢。他派使者察核边防仓储,都御史周南张鼐马中锡、汤全、刘宪,布政使以下官员孙禄冒政、方矩、华福、金献民刘逊郭绪、张翼,郎中刘绎、王荩等人,被新罪旧罪一起算,逮入狱中,罚补边粮,刘宪死于狱中。他又检察盐税,杖打巡盐御史王润,逮捕前盐运使宁举、杨奇等人。检察内甲字库时,将尚书王佐以下一百七十三人贬职。他又创罚米法,凡是曾忤逆过他的人,都被罚发米输边。原尚书雍泰马文升刘大夏、韩文、许进,都御史李进、王忠,侍郎张缙,给事中赵士贤、任良弼,御史张津、陈顺、乔恕、聂贤曹来旬等数十人都被破家,死了的人还要拘押其妻儿。
总制三边都御史杨一清巡视边塞,上疏陈述战守之策,请求开垦屯田数百里,以减省从内地运去军粮。奏疏呈进后,武宗批准了,杨一清便修筑边塞城墙,要求按时完工;而刘瑾怨恨杨一清,罢免其官,修筑边墙的工程随之停止。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刘瑾又说杨一清修筑边墙造成浪费,便将杨一清逮捕,投入锦衣卫监狱。王鏊对刘瑾说:“杨一清有高才和重望,为国家修筑边墙,也可以算是罪过吗?”李东阳也尽力搭救,杨一清才得到释放。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有人把一封书信丢在宫殿前的石阶上,武宗令人拾起呈进,原来是告发刘瑾不法情状的。刘瑾大怒,假托圣旨令百官跪在奉天门下边,刘瑾站在门口左边责问群臣。当时天气酷热,中暑而倒地的有十余人,刘瑾命人拖出去,到傍晚时将五品以下官员全部投入锦衣卫监狱。第二天,李东阳上疏援救他们,刘瑾也稍微得知这信是宦官写的,这才将被囚禁的百官释放。但主事何钱、顺天府推官周臣、进士陆伸已经中暑死了。那天天气酷热,太监李荣给群臣吃冰镇瓜片,刘瑾很讨厌他。太监黄伟非常气愤,对群臣说:“信上所说的都是为国为民的事,是谁写的就挺身承认,哪怕死了也不失为好儿男,干嘛冤枉连累别人!”刘瑾大怒,当天就勒令李荣闲住,将黄伟逐往南京。当时东厂西厂侦缉人员四出,道路上人心惶惶。刘瑾又设立内行厂,它尤为残酷,借法律细微之处伤人,被害者没有能保全的。他又把在京客居和佣工的人全部驱逐出去,令寡妇全部再嫁,停殡还不下葬的将其焚烧掉,以致京城纷扰,几乎酿出祸乱。都给事中许天锡想弹劾刘瑾,却不胜恐惧,怀装奏疏,上吊自杀了。
起先,武宗下诏举荐怀才抱德之士,地方官应诏举荐了余姚(今浙江余姚)周礼、徐子元、许龙,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丰惠镇)徐文彪。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刘瑾认为四人都是谢迁的同乡,而诏令又是刘健起草的,想以此陷害他们,便假托圣旨,把周礼等投入锦衣卫监狱,由镇抚司审讯。吏部尚书刘宇迎合刘瑾旨意,弹劾地方官访举失实。镇抚司审讯的供词牵连到刘健、谢迁,刘瑾把供词拿到内阁,想抄没刘健、谢迁的家产。李东阳尽力劝解,才稍稍得到宽缓。焦芳坚持说:“就是从轻处治,也应该除名!”不久圣旨下达,刘健、谢迁除名为平民,周礼等戍边,令余姚人从此不得选为京朝官。
纳贿自肥
刘瑾原来急于索贿,凡官员入京朝见、出使,对他都有丰厚的贡献。给事中周钥办事回来,因无金自杀。其党徒张彩说:“如今天下所馈送给您的,并不都是私财。他们往往先在京师借贷,回去后再拿府库金钱来偿还。您何必敛怨恨而遗下祸患呢?”刘瑾赞同他的意见。正好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照老规矩来献贿,刘瑾全部揭发了他们,使他们都获了罪。他于是派给事中、御史十四人分道巡察,有关官员都争相聚敛钱财来填补府库。派出的人都迎合刘瑾的心意,专务打击,他们弹劾尚书顾佐、侣钟、韩文以下数十人。浙江盐运使杨奇已死,但还拖欠税额,其孙女竟被出卖。而给事中安奎、潘希曾,御史赵时中、阮吉、张彧、刘子厉,因没有提出重大弹劾案而被下狱。安奎、张..被枷到快死了,得李东阳上疏营救,才被释放为民。潘希曾等人也被杖罚,忤逆者分别受到贬斥。他又假传圣旨,抄原都御史钱钺、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绂的家。凡刘瑾所逮捕的,一家犯罪邻里都被连坐,有的住河岸上的,便以河对岸的居民连坐。他屡兴大狱,人民号哭喊冤,遍满道路。《孝宗实录》修成,参预纂修的翰林应当升迁,刘瑾厌恶这些翰林官一向对他不敬,便将侍讲吴一鹏等十六人调往南京六部。
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都是刘瑾的心腹。他更改旧制,命令天下巡抚入京接受敕令,给他献贿。延绥巡抚刘宇不到,被逮入狱。宣府巡抚陆完晚到,几乎得罪,献贿后,才令他试职理事。都指挥以下请求升迁的,刘瑾片纸书上“某授某官”,交给兵部,兵部即奉命执行,不敢再奏告武宗。边防将领犯了法,只要献给贿赂,即可不问,有的反倒获得升迁。他又派遣党羽丈量边塞屯地,责罚和索求都很苛刻。边防军不堪忍受,焚烧了公署,镇守大臣劝解,才平息下来。给事中高淓到沧州丈量,弹劾惩治了六十一人,甚至还弹劾了他的父亲高铨来取媚于刘瑾,刘瑾又因谢迁的缘故,命令余姚人不得授予京官。因占城国使者亚刘谋反一案,便裁减江西乡试名额五十名,并像余姚一样禁止授给京官,原因是焦芳讨厌彭华。刘瑾又擅自将陕西乡试名额培加到一百名,还为焦芳将河南的名额增加到九名,以优待家乡的读书人。这年,武宗大赦天下,但刘瑾仍施行严刑峻法。刑部尚书刘瞡没做任何弹劾,刘瑾臭骂他,刘瞡害怕了,便弹劾属下王尚宾等三人,刘瑾这才高兴了。给事中郗夔核实榆林功绩,害怕不合刘瑾心意,上吊而死。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求将刘瑾所办的事编成册,写进国家法令。
凌迟处死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安化王朱寘鐇反叛,发檄文历数刘瑾的罪行。刘瑾开始害怕了,他藏起檄文,起用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督,前往征讨。当初,与刘瑾同为八虎的人,在刘瑾专政时期,他们有所请求,刘瑾都不答应,马永成、谷大用等都怨恨刘瑾。刘瑾还想驱逐张永,张永耍了手段才得以避免。等到张永出兵回来时,便想借机诛杀刘瑾。杨一清为他做了筹划,张永遂下了决心。刘瑾好招纳方术士,有个叫俞日明的,妄说刘瑾的从孙二汉当大贵。兵仗局太监孙和多次送给刘瑾甲仗,两广镇监潘午、蔡昭又为他制造弓弩,刘瑾都把它们藏在家中。
张永捷报传到朝廷,将于八月十五日献俘。刘瑾要他推迟日期,张永担心有变,便提前进京。献俘完毕后,武宗设酒慰劳张永,刘瑾等人也侍坐。到了晚上,刘瑾退下,张永便拿出朱寘鐇的檄文,并上奏刘瑾十七件违法事。武宗已有了几分酒意,低头说道:“刘瑾辜负了我。”张永说:“事不宜迟。”马永成等人也在帮腔。于是武宗下令捉拿刘瑾,将他关在菜厂,并分派官校查封其内外私宅。第二天日落后,武宗将张永的奏章出示内阁,将刘瑾降为奉御,调到凤阳居住。武宗亲自查抄他的家,获得伪玺一枚,穿宫牌五百块以及衣甲、弓弩、衮衣、玉带等违禁物品,又在他所经常拿的扇子中,发现两把锋利的匕首。武宗这才大怒,说:“这奴才果然要造反。”立即将他押到监狱。定案之后,武宗命令将刘瑾押到闹市肢解,悬头示众,并将他的罪状和处决图榜示天下。他的族人、党羽全被诛杀。张彩死于狱中,就将他的尸体肢解。内阁大臣焦芳、刘宇、曹元以下,尚书毕亨朱恩等共六十余人,全被降职。其后,廷臣上奏刘瑾所变更的法令,计有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武宗都令按旧制改正。
主要影响
正面
政治
刘瑾掌权后,开始对官制加以调整。
一、调整官制
(一)裁革官职
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太监李荣传旨,令吏部开具天顺之后各衙门添设的官职清单。此后,明廷便下令裁革了一大批天顺以后添设的各级官职。其中较重要的裁革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吏部上奏,自天顺之后添设的内外大小官职有一百二十九员,其中包括陕西三边总制在内因地势紧要政务繁多不能裁革的有七十员,而非属要地事务简单可以裁革的有五十九员。此次实际裁革官职一百二十四员。
第二次是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朝廷又裁革了天顺以后添设的通判等官,达四百四十五员之多。
第三次是正德三年(1508年)中,刘瑾以巡抚为“旧制所无”,欲罢革天下巡抚,经内阁劝止后,“止将腹里巡抚革去,其漕运及边方都御史俱不革”。刘瑾用事时期革除的巡抚有云南、贵州、山东、河南、山西、江西、郧阳、蓟州、保定、苏松、凤阳等处,共十一员。此外,正德三年(1508年),朝廷又裁革了部分地方官府添设的县丞、主簿等以及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流官。
(二)抑制恩荫
刘瑾用事时期,朝廷抑制恩荫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官员封赠和群臣荫子两个方面。
在官员封赠方面,缩小文官及勋戚的加赠范围。自洪武二十一六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文职官员一品至五品,有功绩者,皆可加赠。正德二年(1507年),刘瑾掌事,缩小了文官、勋戚的加赠范围。即正一品、从一品有政绩者,可以加赠。正二品至正五品之间的官员,无论政绩如何,俱不与加赠。勋臣须有军功、文职二品以上须政绩显著,才可加赠。如果政绩平平,则无论品级高低,所有官员一律不与加赠。
在群臣荫子方面,则严格了官员荫子的标准。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明廷不仅严格规定了官员荫叙之限,还令有司对以往旧例进行清查并上奏。
(三)翰林官调部属、外任
在升迁方法上,翰林官的升迁,《明会典》云:“凡詹事府、翰林院掌印官缺,俱从内阁推补。”此次则改变为由吏部拟定名单,由皇帝裁决。不少翰林官员被调任为部属官、地方官。
二、整顿官僚队伍
(一)惩治闲散不职官员
正德三年(1508年)正月,明廷令吏部与都察院考察天下官员。令致仕者有十八人,令冠带闲住者有三十三人,令为民者有五人,共罢免五十六人。其获罪情由众多,守制违限、赴任违限、养病违限等等。无论品级高低,一体处罚,或致仕,或为民,或降级。
(二)惩治贪污及滥用驿传官员
刘瑾掌握权柄后,一段时间内曾有大量官员向其行贿。如吏部郎中张志淳、詹事杨廷和、魏国公徐俌等人,都曾向刘瑾行贿。不过,在张彩劝善一事后,刘瑾开始惩治贪污、行贿之人。自正德三年(1508年)开始,刘瑾便处置了一批贪腐无状、行贿索贿的官员,并命吏部申明禁例,令抚按官员询访贪酷者及时揭发。此外,刘瑾对滥用驿传的官员也加以严惩。
三、调整科举名额
明代科举之设,自洪武三年(1370年)八月开始,而每届的乡试、会试名额也在不同程度上做了调整。宣德、正统时,分为南、北、中卷。以一百名为标准,南卷取五十五人,北卷取三十五人,中卷取十名。景泰五年(1454年)又分为南、北、中卷,并划分了范围。南卷包括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地,北卷包括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中卷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等地。成化时,南卷、北卷各减两名。弘治二年(1489年),又遵从旧制,之后便相沿不改。到了刘瑾掌权时期,再次对乡试、会试名额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一)调整乡试名额
正德三年(1508年),经过礼部与翰林院商议之后,陕西由六十五人增加到一百人;河南由八十人增加到九十五人;山东由七十五人增加到了九十人;山西由六十五人增加到九十人。正德五年(1510年)正月,裁减江西乡试名额五十人。
(二)调整会试名额
正德三年(1508年),明廷对于会试名额,也进行了调整。其具体做法是,将原来属于南卷的四川省取出,增加十人的名额,并入南卷。中卷的广西、吉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等地的会试名额并入北卷。南卷、北卷各取一百五十人。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与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等地算作北卷,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与四川算作南卷。由于四川一省所增之数远不及中卷其他地方所增之数,因此被划入北卷的应试学子大大受益。北卷录取名额大量增加,达到与南卷相同的程度。这样做,不仅对南北方早已形成的文化格局可能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有利于激发北卷地区学子热情,从而有利于北卷地区文化事业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财政
一、查盘钱粮
自正德二年(1507年)开始,刘瑾开始组织大批官员对宣府、大同、宁夏、四川、贵州、湖广、辽东、甘肃、延绥等地的粮草、马匹进行了大规模的查盘,在查盘活动中,以宣府、大同、甘肃、辽东为主,贵州、湖广等地为次,对边方的粮草、马匹等军事储备进行了严格的清算。查盘官员在查出各地粮草浥烂之数后,将具体情况上报朝廷,接種而至的便是惩处涉事人员了。当地守官大多是法令欠严、管理不善、总理无方、失于详验导致粮草浥烂而获罪,最后被给以逮问、下狱、革职、充军、为民、罚米的处分。
二、严禁盐商围积
按照一般程序,商人在取得食盐后,便将所取之盐进行贩卖。但是,也有商人意图围积居奇,谋取巨额利润。即使朝廷三令五申,但仍然有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以身犯法。正德三年(1508年)秋,刘瑾便上奏,请求派遣科、道官监督当地运司官员,将商人围积引盐悉数变卖,银两解京。户部商议后,令给事中及御史各一人驰释前往两淮运司行事。
三、清丈边镇屯田
正德初年,屯田面积大量萎缩,屯田子粒急剧减少。以辽东为例,正德初年的屯粮与永乐年间相比,减少了一万八千多顷,子粒减少了四万六千多石。永乐年间开垦屯田的不止有屯军,还有常操军。因此,屯田兴盛。而正德初年的屯军大多数已经逃亡,才导致屯田面积萎缩,粮食减产。刘瑾掌握权柄后,自正德三年(1508年)开始,派遣官员四出清丈各边屯田,以期追回逋赋,清查的重点是各边镇守武官、镇守内臣的庄田。
明代的镇守等官员本来是没有给地养廉一说的,但是后来由于官员多次奏讨,朝廷便给予田地允许耕种。但是,镇守官员也加入到了侵占官田的行列,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因此,在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朝廷便组织了官员对各边镇守将领的田地也进行了清丈。
在清丈完毕后,朝廷下诏,制定了地方镇守官员拥有土地的标准,并且严申,若有奏讨并吞没者,必重罚。在取得了一定成效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明廷召回了各地丈量土地之官。
四、革罢年例银
年例银,又称“京例年例银”。是京师(北京)每年从户部所掌管的太仓(国库),和属于内帑内承运库中,拨给诸边镇的例行军费。京运年例银自永乐年间就开始出现,有所不同的是正统之前的年例银以粮食草料等实物为主,从正统年间开始改为运送白银。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户部请求如旧例分送大同、宣府、辽东、宁夏、延绥、甘肃年例银。刘瑾认为,洪武永乐时并无年例银之送。而且,“各边既设屯田,又有各司府岁输粮草”,足以支付边方费用。而边方官员屡奏银钱缺乏,既有内外官员合谋盗取国库银两之嫌,又有浪费之弊。于是,就此罢革年例银,将一应官员问罪。
军事
一、勋臣世袭增加比试环节
明代以军功授封公、侯、伯爵位的臣僚,谓之勋臣,明朝坚持由勋臣出任五府掌印、京营提督、南京守备等高级军职。但是,勋臣以世袭传承,在世袭制度的保护下,勋臣的培养收效甚微,大多是纨绔子弟,他们担任高级军职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反而加剧军政的废弛。终明一代,只在正德初年对勋臣世袭制度作过较大的调整。
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御史李熙奏请:“公侯伯以下应袭子孙送武学,三年无成者,递降其爵。”这触及爵位不减等传袭之制,兵部认为“有碍成法”,变更为“惟试而不中者,虽听其袭,而减其禄赐之半”。换言之,勋臣也要比照武职,世袭时要试验应袭者的武艺,若比试不中,要减少俸禄。该措施实行一段时间,到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就被当作刘谨变乱成法之一而被改正。可见,该政策在刘瑾的支持下实行了几年。
二、调整军事部署
(一)军队调防
刘瑾用事期间,对驻扎在各地的军队调防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第一,正常换防。每年春秋之际,京城的京军便会与班军进行换防。卫所军队轮番上京,与京军进行换防。半年之后,仍旧换回。这是属于正常的军队调防。
第二,补充边方兵员。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由于安化王朱寘鐇的叛乱,驻守宁夏的朝廷军队严重缺员,因此令延绥官军一千五百人调防宁夏,以补充兵力。
第三,补充卫所。正德五年(1510年)七月,由于渤海千户所人数不足,渤海又毗邻边境,因此调镇守涿鹿三卫的士兵三百罪当谪戍之人防守渤海。
(二)添设将领
最初,陕西并无副总兵之设,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应总制秦雄之请暂设陕西副总兵,管辖陕西省城及固原地方,并驻扎在固原。弘治十六年(1503年)四月,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紘上奏,之前由于固原、靖原、靖虏等地屡被侵扰,所以才增设陕西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等职位。现在边方已无战事,因此,陕西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等官职可以裁革。此议得到朝廷批准,陕西副总兵一职也从此被革。正德五年(1510年)五月,兵部请设陕西副总兵。刘谨令兵部查出之前主张设立、栽革陕西副总兵的人员。当时刘大夏为兵部尚书,提出裁革的是秦紘。虽然二人此次并未获罪,但是刘瑾认为,刘大夏、秦紘主张革除陕西副总兵是变更旧制之举,因此又复设陕西副总兵一职,并设为定额,如果有奏请栽革者给予严惩。除了复设陕西副总兵以外,还复设了德州守备。德州原本有守备一职,但是已经被裁革。正德四年(1509年)十一月,由于盗贼猖獗,从兵部所请,由大宁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朱忠守备德州地方,德州守备由此得以复设。
负面
变革局限性
明初各地确实没有专设巡抚,但是到了宣德五年(1430年),由于地方治理的需求,朝廷在地方相继设立巡抚一职。而刘瑾罢革巡抚这一类恢复旧制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而盲目变革,是行不通的。
余姚人勿授京官
正德四年(1509年),朝廷向地方求访贤能,浙江周礼、徐子元、许龙、徐文彪四人应诏。刘瑾以为四人皆是刘健同乡,因此下令:“自今余姚人勿选京官。”并将周礼、徐子龙等四人戍边,受牵连者一十九人则以罚米。刘瑾欲彻底打倒刘健、谢迁二人,借周徐四人与健、迁徇私将刘、谢削籍为民。
偏私家乡
刘瑾家乡是陕西,就乡试名额而言,一次为陕西增加三十五个名额,又裁减了江西五十个名额。《继世纪闻》和《明实录》两部作品的作者皆认为,这是刘瑾、焦芳二人利用职权为家乡谋利。这样的做法,从当时来看,不仅破坏了地区之间的原有的格局,而且不利于科举名额的合理配置。从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会导致其他地区人士的仇视与反感。
开设内行厂
内行厂设自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由刘瑾直接掌管。京城的人认为内行厂的刑罚比东厂、西厂更加严酷。刘瑾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不能直接掌管东厂、西厂,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加强对朝臣乃至其他宦官势力的刺探,亲自出马主持特务活动。内行厂成为刘瑾加强个人权力,保障其“新政”推行的暴力工具。大小官员稍有不从,无不遭打击迫害,甚至投狱冤死。
收受贿赂
刘瑾权势炙手可热之际,朝中一些奴颜媚骨者,为保官位不惜丢弃尊严,巴结刘瑾,出现“朝贵争赂遗”刘瑾的情状。如吏部尚书焦芳、刘宇等人都先后成为阉党。焦芳私交刘瑾,得以入阁。刘宇为保官位及让其子做官,一次贿赂刘瑾白银一万两,且以子拜瑾为父。刘宇首开以巨额财物贿赂刘瑾的恶例,后党附刘瑾者皆以巨资贿瑾。这大大刺激了刘瑾的权欲贪欲,致使刘瑾公开向官员索贿。刘瑾惩治闲散不职官员,赵松为光禄寺寺丞,归省违限,被罚俸三月。但二十一天之后,赵松又因行贿被升为光禄寺少卿。据清代史学家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贪污的黄金多达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他珍宝细软无法统计。
滥用罚米法
刘瑾滥用罚米法作为排除异己、 打击忠良的有力工具。刘瑾滥用罚米法的打击面很宽,官员动辄被责罚米。 具体说来,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清算反己势力
刘瑾得志后,曾经反对刘瑾者皆遭到清算。如户部尚书韩文,刘瑾对韩文不遗余力要求正德铲除“八虎”嫉恨不已。尽管韩文时已致仕,但刘瑾仍“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韩文在正德三年这一年间被三次罚米,亲输大同,致使韩文“家业荡然” 。
二、打击正直朝臣
刘瑾公开向官员索贿,然正直不阿之士并不以刘瑾权倾天下而附瑾,他们耻与瑾辈为伍,如户部尚书顾佐、左副都御史杨一清、刘瑾同乡雍泰等。因此,刘瑾对这些不附己者,摘寻细故罚米。刘瑾痛恨韩文,逼迫顾佐上韩文在任时小故,顾佐不从,反而“再疏乞归”。刘瑾从而“瑾憾不置,三罚米输塞上,至千余石。”因顾佐家贫,不得已“称贷以偿”。刘瑾专权,杨一清知事不可为,遂引疾请归,刘瑾恨一清不附己。时杨一清正于边塞修筑城墙,刘瑾遂“诬一清冒破边费,逮下锦衣狱以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力救得解。仍致仕归,先后罚米六百石。”刘瑾专权的五年间,凡不阿附刘瑾的人皆被找理由罚米。
三、控制言路
刘瑾用事时“尤恶谏官”,将台谏之臣控制在手,故此时台谏之臣基本不起作用。但毕竟有正直朝臣就刘瑾专权纷纷谏言,如蒋钦三上书正德铲除刘瑾,结果蒋钦被刘瑾三次廷杖不屈,瘐死狱中。因而,刘瑾对这些“不识时务” 上书言政的朝臣不遗余力予以打击。 如杨守随奏言李兴开罪刘瑾,“疏入,帝不省。瑾辈深衔之,传旨致仕。守随去,李兴遂以中旨免死矣。……瑾憾末释。三年四月坐覆谳失出,逮赴京系狱,罚米千石输塞上。逾年,复生庇乡人重狱,除名,追毁诰命,再罚米二百石。”刘瑾两次寻故罚杨守随米,杨守随家遂破。又王恕之子王承裕,武宗间任吏科都给事中,“以言事忤刘瑾”,被刘瑾借故“罚米输塞上”。由此可见刘瑾控制言路之一斑。
四、索贿不成,存心报复
刘瑾除贪赃枉法获取不义之财,竟公然索贿朝臣,不得,瑾即忿忿寻机报复。刘瑾索贿于刘逊不成,逊即被“坐缺军储被逮”,己而释之。但“再坐断狱稽延,罚米百石”。又泰州人冒政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刘瑾“觊贿不得,遂假辽东事逮之,罚米至三千石”。如刘、冒等以刘瑾索贿末遂遭到罚米报复者不在少数。
提升镇守内臣职权
正德以前的镇守内官,主要是掌管地方军事大权,而正德年间的内官则不止于此。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四川镇守太监罗钥请求便宜行事,各处镇守太监也纷纷奏请。“是月,敕各镇守太监预刑名事”。镇守太监不仅干预地方行政,还兼职管理别处军务。正德二年(1507年)四月,守备怀安等处都知监左监丞王景和乞兼管顺圣川。兵部集议后以为此事不当,但是圣旨上却特许王景和兼管顺圣川。正德三年(1508年),刘谨撤回腹里各省巡抚后,镇守内臣的权力相应就更大了。为加强镇守内臣权力,明廷还专口铸给关防。明代的地方大员皆有关防,但是内官总督军务,却无关防。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朝廷令御用监太监张永总督宁夏等处军务,御马监太监陆訚管领神枪。由于缺乏内官关防,因此给以特例,专为内官制造关防。
这些镇守太监对政治,军事等事务一窍不通,他们除了为皇帝监视军民外,便干些克扣军响,役占兵丁,盘剥百姓,欺压民众的勾当。太监廖堂曾做过河南、陕西两地镇守太监,所至之处都搞得民穷财尽,人怨沸腾。在河南,“奏兼管修河,剥削民财,遍于乡野,辇送数千余万于京师。”
历史评价
明·张永:刘瑾负恩怙势,窃弄威权,积衅酿患,以致大变。幸赖天地宗庙之灵,悉底平定。而瑾包藏祸心,不亟诛戮,无以谢天下。
清·谷应泰:瑾朝夕与其党八人者,为狗马鹰犬、歌舞角斗以娱帝,帝狎焉。八人者: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其一瑾。瑾尤狯给,颇通古今,常慕王振之为人。(《明史纪事本末》)
清·张廷玉:①瑾尤狡狠。②当是时,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明史》)
中国近现代·张显清:刘瑾目不识丁,不通文义,武宗即位时掌钟鼓司,地位低微,却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击败了朝中所有政敌,全面控制朝政,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明代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高无上,没有任何可以制约它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满足了皇帝的需要,就会取得他的信任。刘瑾等人对朱厚照投其所好,以鹰犬、歌舞之戏赢得小皇帝的欢心与信任,因而可以有恃无恐的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内阁制度很不稳定,没有任何保证,它的执掌或者职能,完全因皇帝而异,时而有所恢复,时而削减萎缩,也不具有协调六部和制约皇权的任何法律上的依据,面对刘瑾专权束手无策,在据理力争失败后,所能选择的就是辞职。
轶事典故
增减名额
相传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时,刘瑾用张小纸条写了50人的姓名,要主考王鏊录取他们。王鏊面有难色,刘瑾就要求增加50个录取名额,其中就有刘瑾同党焦芳之子等人。此外,又增加陕西乡试100个名额,河南乡试95个名额,以拉拢他自己和焦芳的同乡士人,同时还连带增加陕西临近的山西与河南临近的山东的名额,以致这四省的名额超过了南直隶、浙江、福建、湖广四个科举大省。
一无所获
刘瑾的一个亲信太监亲属病逝,要回乡归葬。刘瑾带领众多太监一路送葬,恰好途经涞水县。沿途各州县大多数官员为了巴结、讨好刘瑾,大摆场面,大献殷勤。只有县令王勋迟迟不现身,许多同僚出于好意劝他:“朝廷元老,三公九卿哪一个不是惟刘瑾马首是瞻,毕恭毕敬,你一个小小县令,有什么担待,敢开罪刘瑾?”在同僚劝说下,为了不劳民伤财,又不失礼节,王勋就自己花钱,简单置备一些祭奠用品,摆放在道路边的案桌上,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做准备。
王勋这般做法惹怒了刘瑾。回宫后,刘瑾立即召集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以及内行厂特务,密室谋划,一番周密部署后,兵分数路,大张旗鼓调查王勋罪证。
特务们来到涞水县署衙,室中除办公桌椅、公文用具、衣袋挂壁,徒有四壁。王勋家中,妻子正带着儿子在纺车前纺线,妻子既没有头饰,也没有耳饰。儿子穿的也是粗布衣服。
刘瑾带领众亲信,反复调查王勋罪证。怎奈王勋为官干干净净,没有丝毫污点,刘瑾最终一无所获。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不得已,刘瑾只得承认王勋确实清廉,并犒赏肉食和绸缎。
烧烤雏形
据说,刘瑾服刑时,有三名行刑手轮流行刑,按照大明律法,凌迟者须剐3357刀,一刀剐下一薄片肉,刀刀不得触及要害。三日之内,犯人血肉模糊,渐渐不成人形,但不得咽气。因为是公开行刑,围观者甚众,其中很多是携钱而围观。他们携金带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剐下的一片皮肉。这些都是刘瑾的仇家,有人直接或间接受过刘瑾的迫害,也有人是被刘瑾迫害致死的亲属。他们争抢着取得刘瑾的一块皮肉,捧回家中祭奠亲人。等祭奠完毕则在火上架一铁架,刷上油,把其肉烤熟吞下,以示解恨。这便是烧烤的雏形。
人际关系
父亲:刘荣,本名谈荣(一说姓淡),自称赐姓刘。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封赠为后中军府都督同知。
兄长:刘景祥,任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史料索引
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一百零七》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清·夏燮明通鉴·卷四十二》
艺术形象
戏曲形象
京剧脸谱领域,约定俗成的规矩是“红忠白奸”,许多太监都是丑扮,但京剧《法门寺》中的刘瑾是个例外。在《法门寺》中,刘瑾在一次随太后到法门寺降香时,遇到民女宋巧姣拦路替夫傅朋鸣冤告状,呈上状纸。刘瑾身边小太监贾桂佛殿上念状纸,太后命刘瑾受理查案。刘瑾就令眉邬县令赵廉重新审理,查清案情,最终将案子查明,傅朋冤情昭雪。对此,郝寿臣认为:“这个脸谱的勾红,却是用讽刺手法形容刘瑾养尊处优、脑满肥肠,吸尽民脂民膏,吃得面色绯红的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杨南金为官“三不动”.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2016-02-18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9:4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