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鉴定,断定中国从
新石器时代起各历史时期陶瓷烧制的时间、地区、窑口、
窑系及辨明真伪的工作。鉴定陶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参考文献与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另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
手持式显微镜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
简介
古代的中国以盛产瓷器闻名中外,于是其他国家就称中国为瓷器之国。China
taoci jianding
陶瓷鉴定
Appraisal of Pottery and Porcelain
传统方法
目测法
传统的方法以目测为主要手段。考古发掘出的陶瓷,要对地层、墓葬形式、葬式和同出土的其它实物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已有科学定论的遗址、窑址、
墓葬出土的陶瓷进行器物排队和分析比较,同时参考考古发掘报告和专门著作后作出判断。
吸收科学研究成果
鉴定传世陶瓷,首先要吸收考古学的
科学研究成果,选择有可靠地层、年代的文化遗址、窑炉遗址、墓葬出土的陶或瓷器(包括
标本、残器)作标准器,也可用经过验证的陶瓷器作标准器,与需作鉴定的陶瓷的胎质、 器形、 装饰、成型工艺、装烧、
釉彩、纹片、纹样、铭款,乃至手感轻重、敲击音响等各方面,作综合的观察和验证,有时还需参阅鉴定陶瓷专着、考古学著作、
陶瓷史、历代纪年史、 地方志和笔记杂着、图录图片等资料。
了解陶瓷资料
鉴定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需首先了解我国各地区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及出土陶器的胎质、成型工艺、窑炉装烧、器形装饰等特点。如黄河流域早期的河南新郑
裴李岗文化,陶器为手制,以椭圆形波弧纹深腹盂为典型;西安半坡
仰韶文化陶器,
泥条盘筑、慢轮修坯成型,外表彩绘,以彩饰盆罐和尖底水瓶为典型;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陶器为手制的夹炭黑陶,以三足器为典型; 山东、 苏北一带
大汶口文化和其继承者
龙山文化,制陶由慢轮修坯到快轮拉坯成型,陶器匀薄规整。典型器如大汶口的
白陶和龙山文化的蛋皮
黑陶杯、罐。此时期窑炉为升焰型,温度不高,陶器因受热不匀出现生烧和
窑裂,废品率高。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陶器渐为铜、漆、瓷器取代,除特制大型器和建筑材料外,实用价值渐居次要地位。各时期陶器的器形与装饰,均受其他器物影响,尤其是瓷器。
熟悉陶瓷特点
鉴定瓷器与鉴定陶器一样,鉴定工作者必须熟悉各地区、各
窑口或
窑系瓷器的胎、釉、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如
磁州窑白地绘黑彩,
耀州窑刻划花,
定窑印花,
德化窑瓷塑。同时又不可忽视因技术交流、相互摹仿和时代艺术风格诸因素,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瓷器在器形、
纹饰、
釉彩等方面出现的相同和相近之处,如宋元之际形成的
磁州窑系、耀州窑系、
龙泉窑系。另外还应注意到铜器、 漆木器、金属器以及绘画、 雕塑、织绣,对陶瓷的器形、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影响。
善于对比
瓷器的精与粗,取决原料和对原料的加工,也因成型工艺及窑炉焙烧诸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
南宋官窑瓷因瓷土含铁量高,便出现“
紫口铁足”。明
曹昭的《
格古要论》说定窑瓷“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明永乐时的
脱胎瓷,因瓷土质优,淘炼工细,坯体旋削技术高,窑炉温度和
还原气氛适宜而萤白如蛋皮。因此观察胎质的精与粗及其变化,是鉴定工作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规律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或
窑系烧制的瓷器,大体符合器形演变的规律。
琢器类的瓶、壶、罐由低矮向挺拔发展,如
鸡头壶:西晋时小头短颈、鼓腹平底;东晋则鸡冠、壶身加高,颈部加长,出现鸡尾形执柄;南朝冠与身更高,颈部较前更长,执柄高过壶口;隋代则鸡首昂起,挺胸作打鸣状,身更瘦长,柄端有龙形贴饰。圆器类碗、碟、盘的足部,由实饼向
假圈足、再向经过抠旋的圈足演变。因此,分析瓷器器足的高、 低、 深、浅、撇、敛、
施釉情况,掌握器形的演变规律,是
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
装烧方法不同,瓷器上留下的痕迹明显不同,如
汝窑瓷因底部满釉支烧,留下细小的芝麻挣钉痕;
定窑碗、碟因
覆烧而
芒口;
叠烧的瓷器,则内底有支垫痕及刮釉
涩圈。装烧方法留下的痕迹,是瓷器鉴定时不可忽略的佐证。
由瓷釉的色鉴别
瓷釉的色也是由单一逐渐发展成多色的,如汝、官、
哥釉出现的“鱼子”、“
百圾碎”、“
金丝铁线”;
钧釉的 “蚯蚓走泥”。 瓷釉产生的
窑变如
钧窑的
玫瑰斑、
黑釉出现的“曜变”、“兔毫”、“油滴”等,鉴定时则须了解其成因,观察其特点。
瓷彩主要为釉
上釉下两种。
釉上彩,如
三彩、五彩、珐琅彩、粉彩;
釉下彩如褐彩、青花、釉里红。
斗彩为釉上下彩的结合。要掌握彩的出现和演变,了解不同时代的特点。以青花为例,因钴料产地不同,青花呈色出现差异,元代到明初永乐、宣德间,主要用进口钴料“苏泥勃青”,青花呈色靛蓝,出现的铁锈斑痕和晕散现象,后世最难仿学。明成化时用乐平
陂塘青料,青花颜色淡雅柔和。正德时用
瑞州石子青料,青花蓝中泛灰。嘉靖万历年间,将瑞州石子青与云南
回青料配合使用,青花呈色深浓,蓝中泛紫。清康熙时,使用淘炼极为纯净的云南
珠明料,青花纯蓝幽菁,能分出许多浓淡色阶,被誉为“青花五彩”。了解
釉彩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以及其物理化学机理,是鉴定工作不可少的内容。
熟知陶瓷历史
明以前瓷器,极少数有铭记与款识。明以后出现常见的纪年款、家堂款、吉语佳言款等款识,书款位置多在器底或器口沿。明代纪年款有“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的特点。鉴定瓷器,铭纪与款识是重要的依凭,明清瓷更是如此。
明清时期,瓷器的器形、釉彩、装饰均比以往丰富。制成的瓷器大多流传于世,仿古摹旧赝品也混杂其中,鉴定工作者对每个朝代瓷器的口、颈、肩、腹、系、足和釉、彩、纹样的细小变化,都要熟悉。对待赝品,本着知真辨伪的原则,须了解作伪的手段和时间,也可用典型的赝品,当辨明真假的标准器。
以上目测手段鉴定陶瓷,有只可意会不易言传的特点,要求鉴定工作者在接受行家里手口传身授经验的同时,必须要亲自实践,要脑、手、眼并用,去认识和接触陶瓷。接触的陶瓷越多,积累的鉴定知识越丰富,鉴定能力也越强。
现代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技工作者逐渐使用现代科技方法鉴定陶瓷,如用
碳14测定法和
热释光检定法测定陶瓷的时代;用
电子显微镜和
手持式显微镜,检定陶瓷的质地和结构;用制陶瓷的模拟实验,断定烧制温度等等。
我国古陶瓷源远流长,不仅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而且工艺精湛,文化、科技内涵丰富。因此,它有着极高价值。正因如此,一些不法者在疯狂盗掘、走私古陶瓷的同时,还大量仿制历代名瓷、烧制伪赝品。由于不法者在仿制过程中借用高科技手段,使一些高仿赝品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对此,如何准确地、无损伤地鉴别它们是仿制品、出土品、传世品,以维护国家和个人利益,打击不法行为,已迫在眉睫。
而相对古董、陶瓷等古玩,因其外观的多样性与不规则性,一方面要求显微镜有很好的调焦设计,以便适应不规则面的调焦观测;另一方面需要相对较大的倍率;而且,因现在古玩交流、拍卖交易的火热升级,需要现场观测与鉴定,所以,要求
anyty显微镜是便携式的,可随时随处进行显微观测。
已往,传统的陶瓷鉴定方法,多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纹饰、器型、釉色、胎体、款识等方面来鉴别、判断,而若对古陶瓷的色釉、胎体成分进行分析,对其
烧成温度、烧制氛围进行测试,大都会对
古陶瓷器物造成损伤。面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
高仿瓷,传统的陶瓷鉴定方法显然已力不从心了。再者,传统鉴定方法,无法确定胎、釉成分;对器形、
釉彩,甚至纹饰的叙述均无量化标准。从这几方面看,建立科学的古陶瓷鉴定体系已势在必行。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正如著名陶瓷鉴定家
耿宝昌先生在研讨时所言:现在有些造假者,手中有标本,甚至整器,做起假来很可乱真。如果不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去检测,则很难识别他们。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陶瓷鉴定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目鉴”方法与“科鉴”方法相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汪庆正先生对此也深有感触,他以自己的亲自经历,来告诫大家,在文物鉴定上,谁要是说“百分之百地正确,永远不会出差错,那是吹牛!”在古陶瓷鉴定上更是如此,“我们有前车之鉴呀!”尤其是现在,如果不使传统的鉴定方法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不建立起古陶科技鉴定体系来,那么,“弘扬祖国陶瓷文化,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大话。”
术语
我国古陶瓷鉴定虽然宋明就兴盛,但只有少数文人学者业余爱好此道。鉴定成就也十分有限,几乎无专著刊行,多见于文人笔记小说中。真正兴起鉴定之业,是明末清初之时。因古玩行业兴盛,大批古董要买进卖出,鉴定器物之真伪使关系到古玩行中人的荣誉,乃至生家性命。(如1936年,72岁的老古玩商人沈古甫,因花10万元买了几件假乾隆官窑瓷而破产;1930年,北京老古玩商刘东轩因将一块真黄田石看成假的,既丢了面子又少赚钱而气死。)所以古玩行人都极其认真钻研鉴定方法,苦练鉴定基本功。他们长期实践,师徒相授,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套鉴定
古代书画、陶瓷、玉器等的经验,有些人成了此行专家,不少人著书立说,如广州许之衡,北京
孙瀛洲转录自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作为本节附录收入本书。
面对火爆异常而错综复杂的古旧瓷器市场,不少人显得无所适从,其实,古旧瓷器的收藏并非高深莫测,只要你能听懂或弄明白下面这些历代瓷器鉴赏、收藏家约定俗成的口语,便可大胆入市。
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类瓷器上,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象。
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大部甚至全部。
毛边——器物口面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重皮——器物口部因受重伤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
胎釉已分裂却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
棕眼——瓷物釉面气泡在窑中融裂爆破后,未曾弥和而形成的小孔。
缩釉——瓷胎面上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普出现的漏胎现象。
片纹——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的相互交错的细裂纹片,与
开片略同。
冷墨——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失亮——器物釉面或彩绘的表现,被硬物划破后留下的伤痕。
剥釉——由于釉面受酸、碱、盐的侵蚀,或器物入土受浸而使釉面脱落。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器物。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由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配腿——
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腿。
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鸡爪纹。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浸,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补釉——在器
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假出土——仿古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亲如旧,低温
铅釉和五彩、粉彩等器,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
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
钻石工具刻款,不
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且釉边不光滑。
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
五招
鉴定师
“‘老东西’虽然不多,但质量不错。可见金华的民间收藏有一定的基础。”在上周日举办的全球通
艺术沙龙春季艺术品鉴赏会上,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陶瓷鉴定专家
叶佩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金华的个人收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佩兰祖籍金华,尽管自小不在金华长大,但她对金华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多。金华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
烧制陶器,
婺州窑更是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特别随着近几年来的古瓷收藏热,婺州窑再次受到世人的关注。有着40余年从事古瓷研究的叶佩兰认为,金华作为婺州窑的发源地之一,比其他地方来说,收藏类似的古瓷更有独特的地利条件。鉴赏会期间,仅市民拿来请专家鉴宝的器物中,瓷器就占了2/3。
叶佩兰说,瓷器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曾数次出现发展高峰。但目前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因此,如何辨别真假瓷器很有必要。
收藏古瓷,首先要对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有所了解,因为各个时期陶瓷器都有不同的特征,无论在造型、花纹、
胎釉、款识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存在一个由早到晚的演变过程,这是鉴别
古陶瓷的基础。鉴别时可以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底足等五个方面进行识别。
看器形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此次鉴宝会上的第一件宝物———兰溪一位藏友提供的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
刻花浮雕
莲瓣纹都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格。加上宋代生产白瓷
窑系多见,但在色泽上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看胎质
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
窑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
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看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看款识
款识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看底足
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
釉彩。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叶佩兰说,要把握上述五个方面,所要涉及的知识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实践,特别是时下一些“高仿”古瓷的出现,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就需要
多看,看书、看实物、看真品也看仿品;通过到博物馆、文物商店,逛古玩市场,多摸多看多学。一些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个原因。
方法掌握
简述
在今天假古董泛滥时期,如何去研究和鉴定古陶瓷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鉴定是对象每个历史时期的新产品,以及后代仿前代的作品,在鉴定古陶瓷的过程中,鉴定是基础,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件艺术品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自身的文化教育内涵,都有精粗,新旧之分。但如何去识别,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及收藏爱好者都有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这里谈一点个人体会。
“悟性”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不可能在实践中一蹴而就地符合客观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才能达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实践的目的也是通过反复地实践才得以实现的。“这一段哲学道理也是我们认识古陶瓷,鉴定古陶瓷的过程。平日所说鉴赏古陶瓷要有一定的“悟性”或说要有一定的“品味”能力。而“悟性”、品味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实践中反复认识而得来的,传统的鉴定经验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反复认识总结出来的。因此不论是真品还是赝品,都要广泛、经常、反复地接触,以提高自己判别真伪和优劣的能力。每当在触摸和观察中要细致入微地“品味”每件器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就是工艺家和艺术家所赋予的灵气、知识和艺术素养,有了灵感也就能鉴别了同时要多看书,多参观博物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例如可以同时对一件
清康熙青花瓷器、一件晚清仿
康熙青花瓷器、一件现代仿康熙青花瓷器作多年的反复比较认识。观察的结果应该是康熙的釉面坚实青花色鲜亮、深沉.纹饰生动:
光绪仿者地釉松软青花呈色“洋蓝”飘浮纹饰板滞;而现代仿品地釉洁白,青花呈色鲜艳纹饰精美漂亮。这就是一种灵感也就是“悟性”,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得出来的。有条件的年轻博物馆工作者,应系统地学习古陶瓷发展史掌握各个时代创新品种和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深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鉴定态度应科学审慎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物市场的兴旺繁荣,各类古代艺术品的赝品应运而生。以
古陶瓷为例,可以说从彩陶到明清、民国各朝各代的品种无所不仿,赝品已呈泛滥之势。凡是书本上介绍过的器物,谈论过的器物特征,仿品都能做,仿制者采用了多种手法及骗术,让人误入其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博物馆的工作者以及收藏爱好者都需要重新学习不仅研究老东西也要研究新东西.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相关的条件下不断发展人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进步、提高,更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去鉴定。
例如彩瓷的“晕光”(俗称蛤蜊光)新老作品都有此现象我们要研究的是新老作品晕光的区别。
彩釉表面的.光从唐三彩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直到明清两代
彩陶的表面往往发现有“彩虹”般的晕光。老器物上的晕光是因为器物年久受空气中氧化作用,在彩面上出现的是
金属氧化物呈色的光泽五颜六色犹如彩虹感光感柔和浅淡但也不是件件都具有此现象。现在仿品彩器中,彩面
蛤蜊光有的鲜亮有的污涂,仔细观察可发现是人为所致。
现代作伪手法多多,我们要研究它,但前提是找机会多接触老东西。老东西给我们的感觉是自然随意、成熟的古朴美。掌握了这种感觉即使没见过的东西,也是不难区分新与旧的。假品、仿品再好,也是无法再现上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底蕴。切忌抱着赝品对粉书本与真品“共同点”。按图索骥。再听新编的生动的流传故事,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又怕失掉良机,从而上当。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搞鉴定。除新老器物都要研究外,还要注意考古发掘资料的累积,古墓葬、古窑址、古窑藏以及古代沉船中出现的文物,都是我们参考的重要实物资料因为这些都有确切年代,是鉴定工作国可*的标志,也是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鉴定古陶瓷的传统“五大要素”
目前鉴定古陶瓷的方法,除凭传统经验外还有几种科技方法:
热释光测年法、
X射线荧光分析法.
碳14断代技术等。这几种技术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推广到文物鉴定工作中,但因为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出现过错误的判断。直到今天,科学仪器鉴定还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要与传统经验鉴定相结合,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鉴定结果。
传统经验鉴定强调“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即
古陶瓷的胎(包括制作工艺)、釉、造型、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器物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从事古陶瓷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学习鉴定古陶瓷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每件瓷器断定年代时.都要通过眼睛的观察、用手抚摸的感觉,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点,才能作出判断。一般这种鉴定的方法称为传统的目测手试法。这种方法是几代古瓷研究者经过相当长的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是科学的。只有掌握了真品五大要素的特征,才能进一步去鉴赏.才能有很好的“悟性”。当今社会上造假仿古泛滥,目测手试法牢牢掌握极为重要。
现代制作瓷器的生产条件、技术手段及工匠文化素养都较古代工匠更为进步,因此现代仿古瓷不仅在技术手段方面下功夫,同时还针对一些痴迷者的心态下功夫,达到诱惑人的目的。“五大要素”掌握不牢就会上当受骗。例如款识问题,有的收藏者很痴迷款识,凡有铭文的器物都收藏。制假者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查找资料,所以在伪品中写的铭文都是有据可查的。尤其供奉款的瓷器,上面不仅有供奉人的姓名、地址、还有供奉的庙宇。收藏者买到仿品,到图书馆、档案馆中核对资料“爬山涉水”去查找仿品中所书写的供奉地点、庙宇等,最后都核对上了但收藏者就是没有从器型、胎釉.纹饰等方面去研究就将仿品当成真的。这是作假者在款识上“作”的文章。
“五大要素”的特征是鉴定古瓷的依据。中国至今有两千年的烧瓷历史加何掌握和熟悉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初到北京
故宫.孙瀛洲老先生除传授经验外平日谆谆教导我们学习鉴定必须做到“三多”多看、多问、多比:“三勤”勤学、勤问、勤记“三心”细心、信心、恒心。这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诀窍。多年下来.我们就可以积累下大量的鉴定知识,渐渐地都储存在大脑里。人类的大脑犹如一台活的计算机。平时不断储存信息资料一旦需要,通过感觉器官表达出来。当然,如果脑海里储存的资料不丰富,就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反之,储存的资料越丰富,出现错误判断几率就越少。
总之“五大要素”的特征是从事古陶瓷专业人员或收藏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武器掌握它才能搞好鉴定,不懂鉴定就无法谈鉴赏。要想熟练地掌握好鉴定,需要持之以恒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还要有科学的态度需要新旧全面研究,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收获。
现状
目前,国内古陶瓷无损伤鉴定,主要是对陶瓷胎、釉成分、
烧成温度、烧制时间、
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其主要采用
同步辐射X荧光、PIXE和X荧光、
热释光、
XRF定量分析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标本数据库及一整套先进设备支持的。所以,此项工作多集中于科研院校,主要有以下几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建立约含有2000个标本的数据库。其中
景德镇瓷器胎、釉的主、次、微量元素数据比较多,可以作为鉴定景德镇瓷器的初步依据。现仍在收集相关标本进行测试。
另外,该数据库中还积累了相当数量的
越窑青釉瓷和
南宋官窑瓷的数据,同样可作为初步鉴定的依据。与此同时,他们采用陶瓷烧制工艺制备了一套陶瓷
专用标准参考物,这套
标准参考物的主次量元素与一般瓷器的实际情况相符,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也基本满足了中国古陶瓷测试的需要。各种检测表明,其所含各种元素的分布十分均匀,标准参考物质也接近瓷器标准,这就为
XRF的定量分析和中国古陶瓷的科技鉴定提供了基本保证。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文物产地及其矿料来源的研究。最初,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与探索文化交流相关,其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古陶器。值得一提的是,根据
贾湖遗址出土古陶和有关粘土的分析,发现当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陶器制作的。应该说,利用古陶产地分析的信息来探索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这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近两年来,由于和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在
李家治教授的指导和支持下,业已开展了汝瓷微结构和景德镇官窑
青花瓷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完全具备了开展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研究基础。
(3)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参数可控的专用装置,对
无损测试的实验参数进行了分析探索,以便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并将
XRF和SRXRF等无损方法和INAA等有损方法,通过对相同古瓷样品的测试,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旨在确立不同方法间测试数据的转换关系。此外,他们也开展了古陶瓷
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工作。
(4)
陕西科技大学(原
西北轻工业学院)于90年代初期即初步建成“中国古陶瓷
胎釉化学组成数据库”,随后又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与此同时他们利用XRF测定了
耀州窑出土的历代
瓷片和陕西
汉阳陵出土的
陶俑的微量元素组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类古陶瓷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判别函数进行了研究,为
古陶瓷的断代断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考古工作者的支持下,通过对耀州窑、
长沙窑、
磁州窑以及
越窑等
窑口不同时期逾千种典型器物的复原图进行的扫描或数字照相——数字化——建库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古陶瓷器型结构数据库,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耀州窑出土的碗与钵的器型结构参数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它们的演变规律,并得到了依据器型结构参数进行辅助断代的
判别函数。
(5)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利用PIXE方法开展了中国古陶瓷、古玉器和古代书画印章的分析和鉴定工作,业已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据库和丰富的经验。
方法比较
传统鉴定方法与科技鉴定方法如何结合而建立起科学的鉴定体系来,这是与会者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与会专家们分歧较大。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大多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标本数据库的不断丰富、完善,科技鉴定方法必将居于主导地位,是鉴定结论的最终给出者;而传统鉴定方法,将逐步成为科技鉴定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步骤,一项前期工作。对此,文博界的专家则认为,科技鉴定方法不可能独立于传统鉴定方法之外,只能是科学鉴定体系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一种补充。
传统鉴定方法与科技鉴定方法两者关系到底如何?不解决好两者关系,建立
古陶瓷科学鉴定体系就无从谈起。
就两者关系问题,
汪庆正先生的论述在与会者中产生了共鸣。汪先生认为:两者不可偏废。过去传统鉴定方法主要是靠眼光、凭手摸、靠古代文献资料、靠新出土的一些实物傍证。而现在,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一定要靠自然科学的测定。但是单纯自然科学测定是不可取的,因为标本的取舍要靠人文科学、靠考古发掘来决定。自然科学手段只能是补充,不能独立,对书画也好,陶瓷也好,“独立”是行不通的。所谓鉴定,不仅仅是断真伪。都是真的,还要鉴定它是好的,还是一般的,是精还是粗,这都是鉴定,离开人文科学就不行。但仅凭地层关系、靠眼看、手摸、翻资料、搞排比,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时,就非得需要自然科学测定手段不可。鉴定需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掌握历史上已经有的资料;二是要有新考古发掘的资料,如窑址的新考古发现等情况;三是传世品的排比、分类;四是自然科学手段的测定;五是进行摸拟实验。这五项工作做好了,才能完成鉴定工作,如此两者的关系才能明确,且非得结合起来不可!
面临问题
无论如何,
古陶瓷无损科技鉴定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还有待完善,有待提高。正如王昌燧教授所说,要保证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可靠性、精确性,还应做好8项基础工作:
(1)所收集的陶瓷标本应选自遗址或窑址明确、地层可靠的考古发掘陶瓷残片,特殊情况,也可选用档案记录准确或带有纪年的传世品;
(2)每种陶瓷残片标本或整器的数量不得少于10件。当然所收集标本的数量越多,所得结果就越接近真实;
(3)标本的化学组成数据应尽可能多地包括主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4)应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标本的工艺信息,如原料来源和处理情况,
烧成方法和
烧成温度以及其他工艺内容;
(5)无损检测化学组成时,需要一套元素种类和含量覆盖面广且分布均匀的中国古陶瓷测试专用标准参考物。所谓专用,不仅要求其元素组成和含量与中国古陶瓷尽可能接近,而且需经烧制而成;
(6)必须建立容量大、操作性和通用性强的“中国古陶瓷物理、化学基础数据库”;
(7)对所得数据可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各种方法以及其他方法运算和处理以求得最合理、最接近真实的结果;
(8)将所得规律结合其具体烧制工艺进行演绎和归纳,以获得客观的、经得起检验的结论,甚至提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即便如此,仍有专家认为,建立标本数据库,取样数量要求过低,势必影响鉴定的准确程度。同时,就目前情况看,要建立起系统的完备的标本数据库,是有相当难度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年代上、窑口上,取得完整的样本十分困难;二是从现有的有限标本中所取得的数据,是否能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如,目前已知的南方的瓷器含钙量低,北方的瓷器含钙量高(南方瓷器含铁量稍高),这就是为什么南方瓷器在还原氛围内烧制时泛青色,北方瓷器在氧化氛围内泛黄。对此,从现有标本中能否得到泛青、泛黄的数据,从而发现其中规律。
再有,如果考古发掘所得的结论有误,那么数据库的数据就难以保证了。对此,有无修正、克服的手段呢?还有,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不法者利用已取得的数据资料来进行仿制,那将如何鉴别呢?这些还都只是就技术环节方面而言的。
就整体状况而言,以
李家治、王昌燧教授为代表的专家们认为,尚有三大问题需认真解决:
一、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学者与科技专家、学者先天不足的问题,即文物考古专业人员缺少科技基础,而科技人员缺少文物考古知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培养出既懂文物考古又懂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只有如此,科技鉴定才能健康发展。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二、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与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如美国史密森国立博物院和芝加哥精美艺术博物馆都有这样一间XRF实验室,无论待分析文物的体积有多大,只要能搬进该实验室内,都可以对待测文物的任何部位进行非破坏测试。又如日本原子力研究所采用瞬发中子活化方法,对文物进行了
无损测试。虽然我们尚未了解具体细节,但应该看到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长处,或许在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方面也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然而,仅对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而言,测试手段应不存在太多的障碍,需要认真考虑的是分析软件。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
SPSS软件包。除
判别分析外,其它多元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效果还比较理想。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该软件包是通用性的,并非为中国古陶瓷测试数据专门编制的。原则上讲,这里还应有很多工作要做。尽管
陕西科技大学罗宏杰教授等已为中国古陶瓷分析编制了主因子分析的专门软件,经实际使用效果甚好。但此项工作还需有条件的单位进一步开发中国古陶瓷多元统计分析专用软件,使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工作更加完善。
三、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具有明显的商业运作性质,从这一点讲,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有一定困难,然而我们完全可以点带面,如加强和香港地区高校、研究机构和拍卖行的合作。
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的梁宝鎏博士作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大陆学者和香港同行的交流。香港的文物市场在国际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倘若时机成熟,我们和香港的有关单位合作,在香港设立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心,无疑能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但此项工作需多部门协作、支持。
科学体系
基本概述
早在本世纪中叶,国内外的一些科技工作者就积极开展了科学鉴定技术研究。他们最初把
碳14断代技术应用于考古研究领域,而后又引进了
热释光的测年技术,然而这两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陶瓷辨伪这一技术难题。前者根据对放射性
元素碳14关衰期的计算,只能测定距今久远的含碳物质,显然陶瓷不属于此类。后者虽然能用来测定一部分陶瓷器的大致生产年代,但测试数据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其结论的准确率较低。比如被测物体受阳光照射或受
放射源的辐射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人为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当今有许多造假者具备高科技知识,事先将仿品进行
辐射处理,使测试人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此外,“
热释光”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要对被测物体进行损伤性的取样,然而这对许多珍贵文物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终于找到了两种采用现代波谱学检测手段鉴定古陶瓷的新方法。它不仅快速、准确、简便、高效,而且对被测文物不会造成任何损伤。现分别介绍如下:
元素鉴定法
无论是陶瓷器的胎、釉、彩都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合而成。人们根据陶瓷器中各元素含量的多少,把它们区分成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痕量元素三大类,含量千分之一以上者为常量元素;含量在千分之一以下,十万分之一以上者为微量元素;含量在十万分之一以下者为痕量元素。不同时期、不同窑口、不同品种的陶瓷器其元素组合是有明显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原材料因素,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尽管由于念头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当代造假者在常量元素含量的把握上,比起二三十年前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一些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控制上仍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因此,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陶瓷器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是鉴定真伪的有效科学方法。
例如:现代造假者为使仿品釉面光泽具有类似古代真品的柔和温润之感,往往要在釉子的配方中添加消光剂锌元素。以古代定窑和景德镇
白釉为例,锌元素含量均在万分之一以下,而现代大多数仿品的锌含量在千分之四以上。又比如: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如果把被检测物的检测结果与古代标样进行比较时,发现某种重元素超标就有可能是现代环境污染造成的,它肯定不是古代真品。再比如:铯137这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弹爆炸后的产物,原子弹产生于二十世纪,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核军备竞赛的急剧升温,由大量核实验造成的污染物,会随大气飘散到世界各地。如果在被测物中发现有
痕量元素铯137存在,那么它一定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产品。
多年来,人们很少把检测物质成份的
化学分析法用于
古陶瓷鉴定。其原因有二。第一它要在被检测物上大量取样。这样做不仅麻烦,而且会对被检测物造成严重损伤。第二检测精度低。用它检测陶瓷器的
常量元素尚可,而对测定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来说就无能为力了。然而就古陶瓷真伪鉴定而言,后者更具意义。近两年,随着现代波谱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古陶瓷真伪鉴定开创了一条科技之路。用它检测古陶瓷的元素成份,不仅无需取样,而且能大大提高
测量精度。如果采用
电子对撞机产生的
同步辐射作测试光源的话,可以发现含量在一万万分之一的痕量元素。
尽管元素鉴定法是一项科学鉴定古陶瓷的新方法,但是仅根据这一项检测结果就判定被测物是真品还远远不够。假设造假者采用的制作原料和
烧成工艺与古陶瓷完全一样,而且当地也未遭污染,那么其仿品元素含量就会与真品相一致。前两年有一位澳大利亚华侨带回国内两只青花大瓶。他请京、沪两地的科技工作者为其作了元素鉴定,并将部分鉴定数据和自己的结论撰文发表。他断定自己的青花大瓶为元代珍品,理由是元代使用的
青花料属高铁低锰含砷的国产料。他的大瓶经检测,某些数据与元青花相近,因此断定为元代珍品。国内有许多古陶瓷鉴定专家对此结论提出异议。其实专家的异议是有道理的。人们并不怀疑科学检测的数据,只是其揄方法十分荒谬。元素鉴定是近两年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方法,所测试的样品十分有限,目前数据库中储存的数据只可以作为判定赝品的证据,还不足以单独作为判定某件瓷器是真品的证据。道理很简单,人们都知道大象有四条腿,不是四条腿的动物当然不是大象,但并不是有四条腿的动物都是大象。
老化鉴定法
陶瓷表面有一层光滑、明亮、坚硬的物质称为釉。釉是由石英、长石等多种原料混合,粉碎后,施于器物坯胎的表面,再经高温烧结形成的玻璃态物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尽管某种仿制品采用了与古陶瓷完全相同的原料配方和烧成方法,如果不经过作旧处理,其釉子的光亮度与透明度要高于古代真品,鉴定专家称其为“贼光”和“火气”。陶瓷鉴定界曾普遍认为,这一差别是由于陶瓷文物长期遭受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如空气中的紫外线或土壤中的水和其它酸碱性质)的物理化学作用,使釉面受到腐蚀所致。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总是远非如此简单。造成这种差异还有一个更直接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产生于釉子内部的“脱玻璃化”现象,也称作自然老化现象。
已有研究告诉我们,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子,是一种
玻璃态均质体。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这就是釉子的“脱玻璃化”现象,简称“老化”。正是由于釉子存在这种自然“老化”现象,致使其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形式就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上去要比新品柔和、温润,时代越久,这种反差越大,有些品种的古陶瓷,这种“老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这种微裂纹有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如汝窑器上的“冰片纹”),有的则要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才能发现。造成这种微裂纹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形成显微晶体的过程中,釉子内部会产生不均匀
内应力,当这种内应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使釉子内部和表面出现
微裂纹。过去人们把古陶瓷面上裂纹的形成原因,都归结在
陶瓷烧结冷却过程中,胎、釉收缩比例不一致这一点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釉子的“老化”现象,是陶瓷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变化。就象树木的年轮一样,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因此我们也把它形象地称作陶瓷器的“年轮”特征。古陶瓷的“老化”与当前人们所说的 “自然旧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生在釉子内部,是物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较少受外界物质环境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外部物质对陶瓷釉面侵蚀的结果。受客观条件制约,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就是古陶瓷“老化”鉴定的理论基础。
北京华夏物证
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采用现代
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世界上首创了一种鉴定古陶瓷的新方法。它已通过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鉴定。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陶瓷釉的老化程度与年龄之间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在最初的150年里老化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老化速度逐渐放慢。以景德镇青花
瓷釉为例;新仿品(包括经过各种作旧处理后的瓷器)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至民国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8~0.12之间;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2~0.16之间;明代早期至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 0.26~0.20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0.24~0.28之间。如果以横坐标表示年代,以纵坐标表示老化系数,按瓷器的不同生产年代及其釉子的脱玻系数来作图,便可以获得釉子老化系数与其生产年代的相关曲线。
通过测定釉子的老化系数来判定古陶瓷真伪,一种十分有效的科学鉴定方法。它的准确率极高。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曾试图采用人工方法改变仿品的
老化系数,比如向釉内添加催化剂;改变
烧成曲线;进行
退火处理等,但均未获得成功。也就是说,人们至今尚未找到改变釉子老化系数的人工方法。尽管通过人工处理后有些仿品的釉面与真品十分相似,用肉眼很难区别,但是从
老化测试的谱图上看,它们却相去甚远。由此可知老化鉴定法具有较强的抗人为干扰能力。
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与世界上现有的其它鉴定技术比较具有下述特点:
(1)、与传统经验式鉴定方法比较,它的最大优点是弥补了传统鉴定方法上人为主观因素较多的不足,减低了对经验的依赖,使古陶瓷鉴定技术走向数字化。人们要掌握传统鉴定方法,必须经过少则十向年,多则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尽管如此,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存在和认识上的差异,就是有数十年鉴定经验的老专家,有时候也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然而学习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机操作。这一方法在鉴别真假古陶瓷文物方面的准确率极高。
(2)、与热释光测年法比较。热释光测年法是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外引进的鉴定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陶瓷遭受自然界中Y射线辐射的多寡,来确定其年代。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与
热释光鉴定法相比较,具有许多明显优点。
(a)对被鉴定物品无损伤。前者在测试过程中,只是将一吵能量不高的光谱照射在
陶瓷釉面上,对被鉴定物品无任何损伤。后者则要在被鉴定物品上钻孔取样,造成被鉴定物品受损。
(b)鉴定范围广。以北京大学考古系热释光实验室为例。他们至今只能测定唐代之前的陶器,对瓷器和唐代以后的陶器均不能测定。就是唐三彩也只能测定用粘土烧制的陕西唐三彩,而对用高岭土烧制的
洛阳唐三彩也无能为力。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的测定范围要比热释光广泛得多,只要是有釉的陶瓷器均能鉴定。
(c)测试数据可性强。当今造假者已经找到了对付
热释光鉴定的有效方法。他们将新烧仿品用钻60等放射性物质进行
辐射处理后,就可以使热释光鉴定者作出错误判断。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就不存这种顾虑。
(3)、与元素鉴定法比较。元素鉴定法是近两年从国外引进的最新鉴定技术。它是采用级量
色散X射线荧
光谱仪,对陶瓷器的化学成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再与计算机数据库中古代陶瓷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后,作出真假或年代判断的一种鉴定方法。由于它属于间接比较法,它要求所采集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因此工程浩繁,时至今日也只是部分地解决了部分陶瓷产品的鉴别问题,而对那些窑口众多,产地复杂的陶瓷产品来说,目前还无能为力。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只要是釉子的
常量元素基本相同,年代相近,其老化系数就在一定范围值内,此外无论鉴定速度还是操作方法,古陶瓷“年轮”鉴定也要比“指纹”元素鉴定简便快捷得多。后者使用的能量
色散X射线荧
光谱仪的探测头要在-187℃的超低温下方能动行,被鉴定物品也要处在真空状态中。而前者就没有这些限制条件。目前北京笠证古陶瓷鉴定中心正在与国外有关厂家联系,准备开发一种便捷式波谱仪,该仪器总重量在10公斤左右,如果再配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去现场进行鉴定工作了。
当然,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也存在一定不足。从目前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可能详细获得古陶瓷
烧成的物理化学环境,也由于目前本研究积累的数据有限,该方法还不能精确判断出古陶瓷的制作年代。要想作到这点,必须结合其他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传统鉴定法
传统鉴定法是人们通过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在对被鉴定物的外观、重量、声音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后,结合以往的经验所作出的有关其真假、年代、产地、窑口的判定。它具有简便、快捷、广泛、全面等特点。它尽管也存在如本文开始所说的不足,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鉴定方法。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是今后古陶瓷鉴定的必由之路。
创建科学鉴定体系
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根据当今科技发展水平提出的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体系中所占比例分别为三分之一。如果只采用其中一种方法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的话,其结论的可信度仅有33%。在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有用其中的两种方法进行鉴定,相互佐证后方能作出可信度较高的
鉴定结论。如果条件允许,应当三种方法并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可信度为100%的正确结论。当对某件古陶瓷做出是真品认定时,必须是传统鉴定、元素鉴定和老化鉴定三种方法其结论完全一致。如果其中有一项结论相反,且证据确凿就可定其是赝品。
古陶瓷鉴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走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之路。必须把单纯凭借专家经验的传统外观复写法与元素鉴定法和老化鉴定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物工作者避免失误,才能使广大收藏者和消费者免除赝品的困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古陶瓷鉴定水平真正站在世界前列。
鉴定专家
马未都
汉族,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
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央视《
百家讲坛》主讲人。
毛晓沪
1951年生于中国上海,古董投资专业顾问,现任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擅长
瓷器鉴定、
古陶瓷修复。早年受到故宫博物院
冯先铭先生、刘九庵先生等老前辈的真谛亲传,在
古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和古陶瓷复制三大领域均有高深造诣。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寻宝》、《艺术品投资》以及河南卫视《
华豫之门》等节目的特约
鉴宝专家。2011年6月,被告出售赝品,对方已上诉。
邱小君
山东诸城人,1945年10月生。1969年毕业于中国西安 “
西北大学”。1979年从师于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故宫博物院世界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
耿宝昌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是其两名
入室弟子之一。1981年曾作为耿宝昌的特别助手,在北京帮助其编撰“ 明清瓷器鉴定”一书, 数年间负责撰写全书六十余万字的工作。
黄秀纯
中国考古学会会员,
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
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高级鉴定顾问,CCTV《鉴宝》专家团成员,《鉴宝》杂志学术顾问。北京海津文物鉴定中心陶瓷鉴定专家。
翟建明
裘正良
裘正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古玩世家。从小对古玩尤其是瓷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二十多年来博览群书,遍仿各大博物馆、名窑产地,拜访名师,对古陶瓷的鉴赏和鉴定有独到的心得和眼光。擅长古陶瓷鉴定,对现代陶瓷仿古手法有深刻的认识,经常为
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提供鉴定和咨询的服务。
叶佩兰
叶佩兰,女。瓷器专家。任职于故宫博物院,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主要从事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是
中国考古学会会员,
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
蔡国声
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理事、文博系副研究员、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间
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民间收藏丛书》主编、
上海电视台《好运传家宝》栏目特邀专家,中国
夏禹文化网(五千文化艺术馆)特约专家,
华豫之门特邀专家,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特邀专家,
天津电视台《
艺品藏拍》栏目特邀专家,检察风云杂志《鉴赏家》专栏专家,上海
收藏俱乐部顾问兼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