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仓
河南省洛阳市景点
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一说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高宗永徽年间(约627—655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大仓”。
建设沿革
建设背景
隋炀帝迁都洛阳并修建隋朝大运河后,天下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条生命线,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运,漕运最主要的物资就是粮食。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
含嘉仓位于隋唐城内,这样的选址,和回洛仓不无关系。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手握”粮草的李密底气大增,更让隋统治者恐惧的是,粮食成为瓦岗军吸附民心的资本,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瓦岗军一时羽翼丰满。
虽然后来因为多种因素,瓦岗军起义没能成功,但李密抢占粮草的成功战略,却成为另一个有心人的“教训范本”,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了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覆辙。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设计”地理位置的粮仓就是含嘉仓,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后来,它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洛口仓,成为天下第一大粮仓。
建造运用
含嘉仓是唐代“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建立后,基本沿用了隋代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置了几处粮仓,其中最大的就是含嘉仓。
史家珍说,原来位于洛阳城北的回洛仓,曾是李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争夺的焦点,后因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缺粮而被攻破。为了增强粮仓的守卫能力,并保证特殊情况下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唐王朝从隋末战乱中吸取教训,采取了变革措施,将含嘉仓建于都城之内。
同时,唐王朝还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含嘉仓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对于含嘉仓的修建年代,专家们有分歧:有人认为含嘉仓与东都同时兴建,也有人认为其为唐代增置。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含嘉仓开始大规模存粮、作为仓城使用并发展为天下第一粮仓是在唐代。
专家推测,隋末东都城的粮食不集中,战事起后,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乏粮而被攻破。于是,李世民从中吸取教训,将粮食储藏于城内含嘉仓,并随着储粮量的增加,增筑粮窖,含嘉仓才形成后来的规模。
史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为1266万石,而含嘉仓就储粮583万石,占近1/2,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隋唐时,每逢关中地区有灾情,中央政府往往迁往水运方便、“舟车所会”的洛阳,就是因为洛阳有粮。当时洛阳“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武则天曾长期居住在洛阳,也因洛阳有粮。
发掘结果表明,含嘉仓遗址内粮窖的形制、结构等基本相同,最大的口径约12米、深约12米,最小的口径约8米、深约6米,均口大底小,呈圆缸形。当时,人们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才算完工。
在被发现的粮窖中,除160号窖内保存着一窖完整的粮食外,其余全为空窖。而这一窖粮食足以令世人惊叹:被发掘时,窖里的粮食粒粒分明,有的呈棕色,有的发黄。考古工作者利用仪器检测,发现这些粮食颗粒48%被碳化,52%是有机物。人们在粮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的谷子样颗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发芽。
方孝廉说,含嘉仓设计的高明,首先在于选址在地势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更重要的是,这些粮窖的结构十分科学,人们在冬季封存粮食时,用“席子夹糠”法使粮窖隔湿保温。如此储粮,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谷子可以存放9年以上不变质。此外,粮食被封存后,当时的人们还在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含嘉仓160号窖遗址中出土的铭砖记载了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仓窖位置及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从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储粮的主要时段为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而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属现淮安市辖,位于江苏省中部)、润州(江苏镇江)、滁州(古州名,其1992年与滁县地区合并,形成了安徽省滁州市)、隋州(河北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可见地域之广,规模之大。
废弃原因
唐玄宗后,由于隋唐大运河水量渐小,加上管理不善,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大为降低,160号窖则一直沿用至宋代。专家猜测,该窖之所以满藏粮食,可能与宋末战乱,皇家粮仓突遭变故而被废弃有关。唐代后期,由于隋唐大运河水量逐渐减小,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大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宋末战乱被废弃。
建筑格局
含嘉仓在今瀍河回族区西北部,北依邙山,南靠老城,居于陇海铁路数条线路之间。
含嘉仓原在隋唐古城的含嘉城中,仓城为长方形,四周以墙围之。南北城墙长615米,东西墙长725米,墙宽15~17米,墙高1~6.5米。仓城面积约为43万平方米。仓城有4个门,南曰含嘉门,北曰德猷门,东曰东门,西曰中门,城内街道纵横,主要有东西街和南北街。
仓城分粮窖区和管理区两大部分。粮窖区在东北部和南部,计有粮窖四百余座,排列有序,南北成行。行距一般6~8米。窖距为3~5米,窖形口大底小,最大口径为18米,一般为10~16米,最深为12米。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发现含嘉仓窖数口,编为160号窖的建有房屋保护,供人研究与观赏,其余均又填平。160号窖,保存了一窖粟(谷子),约有50~60万斤。
所有粮窖的形制、结构和建筑程序,完全相同。它是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土窖,然后用火烤其底和壁,使其焦燥,再在底和壁上铺砌木板、草、谷糠、席等以防潮。装入粮食后,再用席、谷糠、土盖顶密封。这种密封的藏粮方法,解放前的北方不少农村还在沿用。
管理区在城北西部,东西大街之北。从发掘的两个夯土层台基看,1号台基东西长54米,南北宽11米,2号台基东西长68米,南北宽40米,台基边缘有数个可供出入的漫道。
含嘉仓的管理制度极为严格,文献记载:“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见《旧唐书·官职三》)在发掘仓窖过程中,的确发现了“铭砖”,又称之为“刻铭砖”,其砖方形,正面磨光,文字记载有墨书和阴刻两种,砖上内容十分详尽,有粮窖位置、粮食来源、数量、品种、存放日期、管理官吏姓名等等。刻铭砖的发现,可补文献之不足。
含嘉仓储粮数量据《通典·食货》记载,唐天宝八年,备大型官仓的储粮为12656630石,而含嘉仓的储粮就有5833400石(约为25000万市斤)。
根据刻铭砖的记载储粮品种有粟(谷子)、大米、小豆。这与《通典·食货》的记载是吻合的。这些粮食主要来源是华北地区江南地区的租粟与租米。铭砖上记载的有11州,计有苏州、楚州、冀州邢州德州、濮州、沧州魏州等,主要是通过隋朝开凿的贯通长江、淮河汴河黄河和洛河的通济渠以及贯通沁水、淇水和卫河永济渠运到东都洛阳,纳入含嘉仓内的。
隋唐洛阳含嘉仓在“安史之乱”时受到严重破坏,但有的粮窖还一直沿用到北宋
地下储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储粮方法。这种地下粮仓的最大优点是便于较长时间的保存粮食。文献记载:“干燥之地,粟可存9年,米5年,潮温之地,粟存5年,米存3年。”(《新唐书·食货志》)有人对含嘉仓160号窖保存的谷子进行化验,结果证明,窖内所存谷子有1000多年了,但仍含有50.7%的有机物。可见其储存效果之佳。此外,地下储粮,还具有节约资金、防火、防盗等优点。
含嘉仓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地下粮窑结构和储粮方法,研究隋唐时期对粮食的管理制度,漕运情况和农业经济等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也为储粮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含嘉仓位于隋唐东都城东城北,圆壁、曜仪两城之东,也就是洛阳老城西北郊。其北依邙山,南靠老城北墙,陇海铁路横贯其间。含嘉仓是隋唐时,特别是唐代东都城内的一座大型国家粮仓。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
环城北路在隋唐时为水道,宽80米、深12米。当时运粮船只从通济渠渠首北上,经瀍河后由水道西行,穿过里坊区直抵含嘉仓。仓城东南有漕运码头,粮食由此卸船,再由车马从码头运往各个粮窖。
含嘉仓四周各有城墙和城门,内部有十字形大街,将仓城分为库区、生活管理区和漕运码头区。仓城设有管理机构,各处有驻军严密把守。其中仓城西北角为6万平方米的生活管理区,粮食从北门出城运往长安,也需要经此办理相关手续。
文物遗存
含嘉仓刻铭砖:唐代记载仓窖贮粮情况的铭砖。1970年,在驾鸡沟向阳轴承厂19号地下粮窖出土。长、宽各33厘米,厚6厘米。砖作正方形,正面平整,有刻文10行字,前面几行为“含嘉仓东门从南第二十三行从西第五窖,△△苏州通天二年粗糙米白多一万三△十五石△内右圣历二年十一月八日纳了……”此刻铭砖保存最为完整,文字记录齐全,内容包括有仓窖位置、储粮来源、品种、数量和时间,以及管理人员的官职姓名,是研究唐代粮食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实物资料。藏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齐磊介绍,这块砖长32.5厘米,厚6.5厘米,是1971年在含嘉仓城址内出土的。
通过放大的展示图板,记者对这块砖所记载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块砖出土于一座编号为19的粮窖,它的位置应当是“东门从南第二十三行从西第五窖”,仓窖内所存放的粮食是从苏州租的糙米白米“一万三××十五石”,此外,砖上还明确记载着存入日期,仓吏姓名等。
出土有铭砖、生活器皿、炭化粮食等遗物。其中,此次入选大运河申遗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位于老城区古仓街,该仓窖以保存有大量的已炭化粮食而出名。
20世纪60年代末,焦枝铁路动工兴建。在兴建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首次发现。“起初,我们还以为发现的是八角形墓葬。”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但快挖到底儿的时候,发现了铭砖,依据上面的文字信息,经考证为古代的粮仓。
后来,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座大型唐代仓城遗址渐渐展现于人们面前:该遗址共发现仓窖287座,它们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遗址南北长700多米,东西宽600多米,四周有城墙和城门,内部有十字形道路,由仓窖区、生活管理区和漕运码头区等组成。
1971年,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含嘉仓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此次共发掘了5个仓窖,其中160号仓窖是重点,因为它还保存着一部分粮食。
经发掘,发现含嘉仓遗址内的仓窖形制基本相同,基本为口径12米,最大的口径约18米、深近12米,最小的口径约8米、深约6米,均口大底小,呈圆缸形。而且,仓窖的选址也十分讲究——地势较高,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
令考古人员惊叹的是,当考古人员挖开160号仓窖上面的土层时,发现里面保存的粮食仍然粒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一吹,只剩下米粒,只是颜色有所不同,有的为棕色,有的则明显发黄。后利用仪器检测,发现这些粮食颗粒48%被炭化,52%是有机物。
更让考古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当时考古人员在仓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了一些谷子样的颗粒,取出来后第三天竟然发芽了。后送到原洛阳农科所培养,第二年竟长到膝盖高,还结出了果实!
“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好,在于其独特的建仓方法。”史家珍推测,当时人们修建含嘉仓仓窖时,先将挖好的仓窖用火烘干,并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照此处理,即先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边装边往上升。到离地面半米处铺层席子,席子上一层糠,糠上又是层席子,然后封土,一个粮窖才算完工。
20世纪60年代末,焦枝铁路动工兴建,在建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发现并发掘。随后,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重点发掘,共探出287座粮窖。这些粮窖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按其连接情况总共应有400余座。
1971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含嘉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探出密集且有秩序排列的粮窖287座。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副研究员王炬介绍,据勘察,含嘉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城规模之大,储粮之丰富。”他说。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铭砖的前三个字就是‘含嘉仓’,看到这三个字,我和同事们心情激动极了——这里果真是含嘉仓!”除证实了含嘉仓的“身份”,这块铭砖还记录了出土仓窖的位置、储量重量、存入日期,仓吏姓名等信息。余扶危说,从铭砖记录的内容来看,当时粮食的储存已经制度化、科学化。
文物价值
据记载,唐初的皇帝在关中饥荒的年代,率文武百官就食洛阳,得雅号“逐粮天子”。含嘉仓的兴盛,无疑为皇帝解除了这个“雅号”,有了含嘉仓,每逢关中缺粮,朝廷可从容调拨。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是国之大事,粮仓储量的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国泰民安。同时,对于考古而言,粮仓也折射了当时的军事信息,漕运情况,建筑、防潮技艺、粮食管理制度等等。”余扶危说,含嘉仓充沛的储粮量是大唐盛世的一个证明。具有重大研究和观瞻价值。
发掘保护
考古发掘
到2013年,含嘉仓先后发掘了19座粮窖,其中9座出土有铭砖。铭砖实际上是随同粮食密封于仓窖内的账簿。作为唐朝的大型国家粮仓,含嘉仓是大运河相关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以洛阳为枢纽的隋唐大运河的实物例证之一。
保护措施
大遗址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入选大运河申遗项目之一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因保存有大量的炭化粮食而出名。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发掘结束后,市文物部门就对其进行了保护展示。
此次,为更好地对160号仓窖进行保护展示,助力大运河申遗,我市启动了含嘉仓160号仓窖保护展厅改建工程,将原有的保护棚拆除,再建一座钢架结构保护棚。
该负责人说,新的保护棚为独栋式布局,力求全面展示含嘉仓城的基本格局。改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月底完工。
前石碑上刻着“含嘉仓遗址”。铁门院内种植花草,建有遗址保护房。保护房内便是含嘉仓160号窖的发掘遗址。确认含嘉仓存在的铭砖如今就在洛阳博物馆“运河中枢——大运河与洛阳”的展厅内,它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世纪70年代,含嘉仓遗址发掘结束后,洛阳市文物部门对160号仓窖坑口进行加固,并修建了砖木结构的保护房,直到2013年年初,这座保护房已为仓窖守护约40年。
由于保护房内部设施较简陋,3月底,洛阳市文物部门正式启动160号仓窖保护展厅改建工程,在原址搭建起一座钢结构的保护房,这样,160号仓窖无需“移步”,便可“乔迁”新居。
出土炭化谷物 160号仓窖成含嘉仓唯一保护展示的仓窖遗址
含嘉仓是唐代著名的官仓,1971年1月,洛阳博物馆为配合洛阳铁路分局的基本建设,在进行文物钻探时首次发现了含嘉仓遗址。其中,160号仓窖发掘时,窖内还保存有炭化谷物,这使其在已探明的近300座仓窖中,具有重大研究和观瞻价值,成为含嘉仓唯一一个保护展示的仓窖遗址。
由于地处陇海铁路要道,160号仓窖遗址两侧均紧邻铁路,想要对遗址保护展示,难度极大,不过,市文物部门还是克服了地理困难,除改建保护房,还为160号仓窖搭建了一个小小院落,增建了机房、办公用房、卫生间、花圃等,地方虽然不大,但功能相对齐全,基本完工。
现今,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已不对外开放。
参考资料
洛阳申遗之含嘉仓.大河网-大河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08:24
目录
概述
建设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