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龙德庆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辖区
堆龙德庆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辖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市西部,总面积2704.25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团结路1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堆龙德庆区常住人口为91065人。
建制沿革
4世纪前,堆龙德庆境域由吉曲河(拉萨河)流域十二小邦之一的吉若江恩部落首领芒布统治。
4世纪后,十二小邦之一的苏毗部落兴起,森波杰(苏毗小邦君长)赤邦松攻占吉曲河流域,堆龙德庆地域由其统辖。
6世纪,雅砻悉补野部落北渡雅鲁藏布江,击败森波部落的赤邦松,尽收吉曲河流域,堆龙德庆即由其第三十一代赞普朗日松赞管理。
7世纪初,雅砻悉补野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堆龙德庆境域属卫茹管辖,境内还设有吉麦东迪、堆龙域参、帕杰域参、桑域参分别管理军政、民事、赋税等事务。(“茹”、“东迪”、“域参”为行政管理机构名称)
9世纪中叶,吐蕃政权崩溃,末代赞普达玛之子云丹及其后裔占据原卫茹大部,建立拉萨王世系进行氏族统治,堆龙德庆地方为其辖地之一。
13世纪,吐蕃并入元朝版图,堆龙德庆一带隶属乌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蔡巴万户府。
明代,境内行都武卫制度与宗本制度并行,堆龙德庆隶属搽里巴都指挥使司,境内设有觉木隆宗、东嘎宗、奈邬宗。17世纪上半叶,藏巴汗攻占前藏,堆龙德庆地方由藏巴汗政权管辖。明朝末年,固始汗推翻藏巴汗政权,扶持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在堆龙德庆地方设置宗一级的蔡德谿卡,委派一名僧官担任谿堆。
17世纪中后期,堆龙德庆地方设蔡德谿卡、奈邬谿卡、东嘎谿卡,属雪列空。18世纪中后期,清廷在拉萨设立噶厦后,堆龙德庆地方设有董嘎尔城、策堆得营、里乌营,属雪列空。乾隆年间后期,噶厦政权在堆龙德庆境内设置策堆得谿、嘉尔布谿、哩乌谿,均属雪列空。
民国年间,噶厦政权将堆龙德庆地方的谿调整为东嘎宗堆、堆龙蔡德谿堆、柳梧谿堆,由雪列空直辖。
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堆龙德庆地方设东嘎办事处和堆龙德庆办事处(宗级),属拉萨基巧办事处(地级)。
1957年,东嘎办事处和堆龙德庆办事处撤销,原所辖宗、谿直隶拉萨基巧办事处。
1959年3月,解放军平定达赖喇嘛叛乱,成立拉萨军管会,撤销西藏旧地方政权。
1959年9月,堆龙德庆县和西郊区成立,直属拉萨军管会;10月,拉萨军管会和拉萨基巧办事处撤销,设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西郊区属之。
1960年2月,撤销西郊区,其辖区并入堆龙德庆县和西城区。堆龙德庆县政府迁至东嘎区。
2015年10月,撤销堆龙德庆县,设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以原堆龙德庆县的行政区域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6年4月,堆龙德庆境内设立东嘎办事处和堆龙德庆办事处,东嘎办事处辖东嘎宗、柳梧谿,堆龙德庆办事处辖蔡德谿、德庆宗。
1959年11月,堆龙德庆县辖5个区:扎西康扎区、桑仓区、马村区、楚布区、朗孜区。区下设乡。
1960年2月,拉萨市西郊区撤销,原西郊区所辖东嘎区、乃琼区、柳梧区划入堆龙德庆县。堆龙德庆县将原有的5个区和划入的3个区整合为6个区:德庆区、加入区、马区、东嘎区、乃琼区、柳梧区。
1961年,加入区更名为古荣区,其所辖朗堆村划归乃琼区波玛乡。
1965年,林周县门堆乡划归堆龙德庆县,堆龙德庆县辖6个区、35个乡:
1987年5月,德林乡并入乃琼乡。
1987年底至1988年8月,撤销6个区,原34个乡撤并为1个镇(东嘎镇)、11个乡(邱桑乡、德庆乡、朗巴乡、马乡、古荣乡、那嘎乡、羊达乡、加热乡、桑达乡、柳梧乡),将180个生产队调整为89个行政村、149个村民小组。
1993年5月,原1个镇、11个乡合并调整为2个镇、5个乡:东嘎镇、乃琼镇、德庆乡、马乡、古荣乡、柳梧乡、羊达乡。
2019年9月19日,堆龙德庆区举行撤镇(乡)设街道(镇)揭牌仪式,经拉萨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东嘎镇、羊达乡,设立东嘎街道、羊达街道;撤销德庆乡、马乡、古荣乡,设立德庆镇、马镇、古荣镇。调整后,堆龙德庆区辖2个街道、4个镇、1个乡(柳梧乡)。
2023年,增设热玛岗街道、加玛街道。
区划详情
2023年,堆龙德庆区辖6街道、3镇。区人民政府驻东嘎街道团结路1号,2015年撤县设区后,政府驻地未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堆龙德庆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市西部,东邻拉萨市城关区林周县,西部、北部接当雄县,南连贡嘎县曲水县。区境地跨东经90°27′—91°01′,北纬29°26′—30°39′,东西最大距离约8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约63千米,总面积2704.25平方千米,占拉萨市总面积的9.25%,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0.22%。
地质条件
堆龙德庆区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部。该区域在石炭纪—早二叠世为古特提斯活动边缘海,晚二叠世为陆棚浅海盆底环境,三叠纪末为楔形大洋,侏罗纪火山岛弧,侏罗纪末期至早白垩纪早期为滨浅海、沼泽,晚白垩世逐渐抬升为陆,上新世随青藏高原而隆升。堆龙德庆境内的构造单元以邱桑断层为界,分为德庆乡断隆构造带和堆龙弧内盆地构造带两大部分。境内地层属拉萨地层分区,出露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境内火山活动强烈且频繁,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广,主要有火山岩侵入岩
地形地貌
堆龙德庆区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南麓拉萨河下游,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河谷宽阔。区境四周均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西部属念青唐古拉复背斜褶皱山系,北部为墨竹工卡复向斜倒置山系,南部、东南部属岗底斯山东延部分布喀拉日居山脉,中部则为中切高山宽谷地貌。西北部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67%,东南部为拉萨河谷和堆龙河谷平坦开阔区,占总面积的33%。全境最高海拔5500米,最低海拔3640米,平均海拔约4500米,区政府驻地东嘎镇海拔3680米。
堆龙德庆区全境有高山地貌、河流地貌、风化地貌、重力地貌、冰川地貌和岩溶地貌6种地貌类型。境内高山地貌可分为4个区域,其中南北走向的有朗巴拉—昴义拉山地貌、萨多白日—那纳拉山地貌,东西走向的有卓玛日—依玛拉山地貌、扎嘎拉—获拉山地貌。
境内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拉萨河、堆龙河、楚布曲等河流谷地中,地表为堆积、冲积、洪积物层,河漫滩发育;风化地貌主要分布于高山区,因物理和化学作用,地表受风化剥蚀,由于岩性和环境差异,不同区域风化形态各不相同;重力地貌分布于堆龙河谷及其支流两侧,岩体下部被流水冲刷,上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崩塌,形成砾石堆、滑坡体或泥石流;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楚布曲源头沟谷及山脊部位,U形冰川槽谷中有冰坎或堤坎,冰川前缘有冰碛扇;岩溶地貌主要分布于羊达乡东北部半山的灰岩溶发育区,地表有溶沟和溶柱,断裂裂隙处有体积0.5—50立方米的溶洞,洞内有石笋、石柱。
气候
堆龙德庆区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不甚分明;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于6—9月,干季多大风,湿季多夜雨;气候垂直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各不相同。
根据地形地势的显著差异,堆龙德庆区全境总体分为两个气候区。西北部高原山地为高山寒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1月平均气温-10.6℃,7月平均气温16℃;年均无霜期100天;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其中90%集中于5月下旬至8月中旬,年均相对湿度59%;年均日照2839小时,年均蒸发量1422毫米;最大风力12级,风向多为东南风。东南部河谷农耕区为高原温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气温7.5℃,1月平均气温-3.0℃,7月平均气温16.1℃;年均无霜期226天;日平均日照13小时,年均降水量389.05毫米,多集中于夏末秋初,春末夏初多干旱;年均蒸发量2283.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44%。
水文
地表水
堆龙德庆区境内有拉萨河、堆龙河2条干流和60余条大小溪沟,属印度洋外流水系,雨季主要靠雨水补给,枯水期由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拉萨河雅鲁藏布江支流,在区境东部与城关区桑卡乡交界处入境,经岗德林一带,接受堆龙河汇入,折而向南出境,境内流程11千米,河床宽约250米,河水呈网状,河道中多滩洲,年平均水位高出河床3.58米,年平均流量295.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3.83亿立方米,含沙量0.125千克/立方米。堆龙河(堆龙曲、堆龙藏布)经羊八井从西北部入境,流至德庆折而向南,过古荣后转向东南流至东嘎汇入拉萨河,境内流程75千米,年均流量59.6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8.96亿立方米。此外境内有大小湖泊55个,总面积0.43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堆龙河上游的古荣乡境内,基本为淡水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水位变化受降水影响明显。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排泄、径流方向与地表水基本一致,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矿化度30—600毫克/升不等,pH值平均为7.4。
土壤
堆龙德庆区境内土壤共有10个土类,22个亚类。高山寒漠土面积30.72万亩,分布于高山之巅,为粗骨性强的石块堆积;高山草甸土面积152.84万亩,分布于海拔3400—4000米之间,质地轻壤,土体干燥,草根层发达;亚高山草甸土面积86.17万亩,分布于高山中上部海拔3300—3700米处,有机质分解度高,植被较茂密;沼泽土面积9.69万亩, 成片分布于境内各地,各土片中心部位水深、泥炭层厚、有机质多、植物种类单一;草甸土面积59.24万亩,分布于河岸的沙土状母质上,质地沙壤、轻壤;褐土为基带土壤,面积9.09万亩,主要分布于拉萨河水系地带,发育在富含碳酸盐的黄土母质上;风沙土面积2.37万亩,主要分布于山地回旋口的山坡上,由风成沙性母质发育而成;山地棕壤面积35.53万亩,多分布于海拔2800—3500米的高山阴坡、半阴坡处,母质多为岩石碎屑残积物,土层浅;暗棕壤面积6.8万亩,分布于海拔3500—3900米的高山阴坡、半阴坡处,土壤终年湿润,有机质丰富;冲积土面积4.6万亩,包括河流冲积土和生草冲积土两个亚类。
植被
按植被特点,堆龙德庆区境内植被分为3个大类,7个亚类。
境内海拔高差悬殊,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性。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区几乎无植被,偶有雪莲花、垂头菊生长;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区仅在土层较厚地带分布有草甸,其余地带有常绿草叶、针叶及旱中生性落叶灌木丛;海拔3700—4000米的河谷有旱中生性落叶灌木丛;海拔3600米左右的柳梧地区主要植被为人工林,河流沿岸沼泽化草甸较发育。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堆龙德庆区全境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28.3亿立方米(未包括客水流量12.3亿立方米),2000年人均占有水量约3.76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倍;水能资源丰富,大部分集中在落差较大的堆龙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20万千瓦。
地热资源
堆龙德庆所处地体具有明显的热壳性质,境内地热活动属水热对流型热储。地热类型有泉华水热蚀变两种,其中泉华分布于邱桑一带,面积2平方千米;水热蚀变矿物有碳酸盐类、二氧化硅硅酸盐类、硫酸盐类4种类型。境内地下热水以中性为主,矿化度大于1000毫克/升,为微咸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和硫酸、氯型为主。邱桑温泉位于德庆乡断裂谷地中,面积1平方千米,热储基础温度106.1℃,出露热水温度43℃,流量1升/秒,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Ca型,可采资源2.3万千瓦,背景资源8×1014千焦。
矿产资源
金属矿
据20世纪70年代勘探调查,堆龙德庆境内有铁矿矿(化)点6处,其中5处(特利泽贡巴铁矿、加木乡矿化点、古荣铁矿、凯博铁矿点、卡堆铁矿点)为矽卡岩型,1处(邱桑铁矿)为火山—沉积型,邱桑铁矿铁矿石远景储量约150万吨;有锰矿(化)点4处,分别为拢穷锰矿点、查去岗锰矿化点、孟嘎卓嘎锰矿化点、杠几锰矿化点,均属热液型;有铅锌矿2处,分别为巴勇铅锌矿、拢穷锌铅银矿,矿石常以铅锌或铅锌铜共生,以热液型为主,平均品位约8%;此外还有铜银矿、多金属矿及若干砂金矿化点。
非金属矿
石榴子石矿主要产于内德里堂地区,矿石含石榴子石大于75%,粒度一般为3—5毫米;碧玉矿位于邱桑村南1.5千米处,厚约30米,脉宽5—45厘米,碧玉为青灰色,蜡状光泽,矿石裂纹较多;东嘎石灰岩矿位于东嘎镇北1千米处,石灰石C+D级储量2961万吨,此外乃琼镇有聂青波石灰岩矿;粘土矿位于马乡设兴村东侧,属泥岩类,C+D级储量1015万吨;花岗岩矿位于城区西7.5千米处羊达乡内,D级储量1473万立方米;板岩矿主要为东嘎山粘土质板岩矿,D级储量145万吨,其中10%为一级品,二级品占90%;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城区北侧向阳煤矿矿区,煤炭属超高灰份、中硫、低发热量无烟煤,工业储量20万吨,远景储量32万吨,至20世纪末基本采罄;有泥炭点3处,均位于古荣乡,为低灰份、高氮、高钾、高腐殖酸、高发热量的优质草本泥炭,储量约8万吨。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堆龙德庆区境内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岩羊马麝棕熊藏狐赤狐高原兔猞猁鹿雪豹水獭旱獭等;鸟类主要有斑头雁赤麻鸭金雕玉带海雕灰背隼灰鹤黑颈鹤猫头鹰、喜山马鸡、高原山鹑画眉麻雀等;鱼类主要有拉萨裸裂尻鱼黑斑原鮡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双须重唇鱼等。
植物资源
截至20世纪90年代,境内草地植物有63科、243属、675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13.3%,禾本科占12.9%,莎草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蔷薇科玄参科石竹科植物种类也较多;在诸多种类的草地植物中,常见且利用价值高的有高山嵩草四川嵩草大花嵩草粗壮嵩草西藏嵩草喜马拉雅嵩草青藏苔草干生苔草华扁穗草、细杆蔗草等。天然林中,主要树种有藏青杨、银白杨柏树高山栎高山柳垂柳等,以灌木为主。药用植物有90余种,主要有虫草贝母大黄党参当归雪莲红景天玉簪花、雪山一枝蒿、草红花、草灵芝等。
太阳能资源
堆龙德庆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空气中杂质少,大气透明度高,太阳光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境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143兆焦耳/平方米以上,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德庆乡北部、羊达乡、东嘎镇及古荣乡的楚布曲流域北岸,最高可达7223兆焦耳/平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末,堆龙德庆县总人口48696人,其中农业人口428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
截至2019年末,堆龙德庆区户籍人口51308人,常住人口61226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堆龙德庆区常住人口为91065人。
民族
藏族是堆龙德庆的世居民族。和平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部分汉族和其他民族人员来此工作或经商,尤以党政机关和工矿单位人员为主。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堆龙德庆县藏族人口44768人,占总人口的85.68%;汉族6886人,占总人口的13.18%。此外还有回族389人,土族96人,东乡族22人,苗族17人,布依族16人,蒙古族土家族各10人,满族8人,侗族7人,白族6人,彝族门巴族各4人,壮族2人,傈僳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各1人。
政治
区长:普布国庆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向秋多吉、邹世金
经济
综述
西藏民主改革前,堆龙德庆境内实行封建领主所有制,农牧业经营粗放,生产力低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堆龙德庆开始由农牧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90年代起二三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后,青藏铁路又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拉萨经济开发区和柳梧新区的牵引带动下,堆龙德庆的经济结构由农业生产为主、农牧业并举向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为主导的格局转变。2013年,堆龙德庆三次产业比重为7:64:29。
2014年,堆龙德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92亿元,比2013年增长比增长22.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亿元,比2013年增长37.41%;农牧民人均收入1.2万元,比2013年增长20.03%。
2019年,堆龙德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1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2.01亿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27.43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25.72亿元,同比增长8.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1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3亿元,同比下降17.38%。
2021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经济发展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向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8亿元,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6元、同比增长15.9%。
第一产业
综述
堆龙德庆区的农业区划分为东南河谷开阔农林区和西北部高寒丘原农牧区两部分。西北部高寒丘原农牧区适宜种植耐寒、早熟作物和发展畜牧业。东南河谷开阔农林区水热条件好,为堆龙德庆区农业生产基地,其中东嘎、乃琼、羊达3乡镇是全区粮食主产区,柳梧乡为林业主产区和粮食中产区。2013年,堆龙德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1556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4488亿元,比2012年增长11.0%;第一产业增加值1.4575亿元。
农业
堆龙德庆区境内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春小麦青稞土豆蚕豆豌豆等,蔬菜作物主要有藏萝卜、白菜甘蓝芹菜菠菜空心菜韭菜莴笋蔓菁大蒜胡萝卜、藏葱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油菜豌豆。1983年堆龙德庆被指定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90年代开发建立了以乃琼镇为中心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2013年,堆龙德庆耕地面积5545公顷,全部为旱地;农作物播种面积554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87公顷,总产量25000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93公顷,产油菜籽2368吨;蔬菜产量7.1万吨。粮食作物中,谷类播种面积3493.18公顷,总产24327吨;豆类播种面积194公顷,总产674吨。2013年,堆龙德庆实现农业产值1.0588亿元。
牧业
堆龙德庆区境内人工饲养的家畜有绵羊山羊牦牛黄牛犏牛等;家禽有藏鸡和内地引进的等。1959年至1966年畜牧业发展较快,牛、羊、猪存栏量迅猛增加,“文革”时期畜牧业生产倒退,七八十年代进行绵羊和牦牛品种改良,80年代后畜牧业稳定发展。截至2013年末,堆龙德庆牲畜存栏10.86万头(只),其中大牲畜5.84万头,羊3.76万只。2013年,堆龙德庆肉类总产量3811吨,其中牛肉2892吨,羊肉315吨;牛奶产量4924吨;羊毛产量25.89吨;牛皮产量20372张,羊皮产量11964张;实现牧业产值1.1955亿元。
林业
堆龙德庆区境内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树樱桃树葡萄树核桃树等。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城镇绿化和沿河道、公路绿化工程。80年代后育苗活动兴起。90年代后,集体和个人义务植树造林成效显著。2012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3381.6 亩,重点区域公益林建设面积1131.3亩,荒山荒坡造林面积2000亩、封山育林面积3000亩,重点区域建设(亮点工程)面积1933亩,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项目防护林面积14250亩,义务植树1000亩。2013年,堆龙德庆实现林业产值1134万元。
第二产业
综述
20世纪60年代前,堆龙德庆境内仅有零星手工业。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堆龙德庆县的工副业生产以家庭作坊、来料加工、纺织、建筑等多种经营的形式存在。80年代末乡镇企业起步。进入21世纪后,一大批企业在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堆龙德庆县工业园区落户,第二产业成为堆龙德庆的经济支柱。
2013年,堆龙德庆工业从业人员1064人,工业总产值16.9956亿元,其中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5535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2343人;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亿元。
采矿业
境内采石业历史悠久,持续至今。20世纪60至70年代向阳煤矿曾进行煤炭开采。90年代在马乡设兴村开采粘土矿。截至2012年底,堆龙德庆共有采矿企业26家,探矿企业19家。
制造业
依托境内的石灰石和粘土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堆龙德庆建材业兴起,主要生产水泥、陶瓷、石膏板、玻璃制品等产品。拉萨经济开发区成立后,多家食品制造和医药制造企业落户境内,主要生产糌粑、饼干、酒、饮料、面粉等食品和藏成药。此外堆龙德庆还有纺织、木制品加工、机械制造、新能源开发利用等产业。
工业园区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A区位于堆龙德庆区东嘎镇,B区位于乃琼镇。2013年,拉萨经开区注册企业1433家,注册资金3110.0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1亿元,工业增加值2.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6.89亿元。
堆龙德庆工业园区建于2008年,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以仓储物流业、绿色食(饮)品加工、建筑建材、民族手工艺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2013年,园区共有企业78家,其中绿色食(饮)品加工3家,建筑建材10家,民族手工艺15家,注册型企业3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4.97亿元,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工业税收2.65亿元。
第三产业
商业贸易
20世纪60年代前,境内农牧民和商人主要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交换粮、盐、茶、布以及酥油、奶渣、皮毛等商品。1964年,堆龙德庆县供销社成立。1966年,县贸易公司成立。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快速发展,90年代起国营和集体商业逐步萎缩。截至2000年,境内有县城、拉萨水泥厂、地热地质大队、八一农场等6个农贸市场,12个散市场。2012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65家。2013年,堆龙德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3%。
仓储物流业
2008年后,堆龙德庆工业园区仓储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2011年,拉萨物流园区选址调整在堆龙德庆县工业园区内。截至2013年,园区有仓储物流企业2家。
旅游业
20世纪90年代,堆龙德庆县建成雄巴拉曲度假村和林琼港渔村2处景点,旅游业开始起步。2007年起重点发展乡村民俗旅游。2013年,堆龙德庆接待国内外游客5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0万元。
金融业
1972年,中国人民银行堆龙德庆县支行成立。1995年,人行堆龙德庆支行撤销;中国农业银行堆龙德庆县支行成立。截至2013年末,堆龙德庆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5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774亿元。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自2004年柳梧新区和拉萨经济开发区全面启动建设以来,堆龙德庆的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逐渐与拉萨主城区相融合。柳梧新区是依托拉萨火车站建设的拉萨城市副中心之一,是拉萨市“一城两岸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24平方千米,其中北组团是以客运枢纽、商贸服务、总部经济、旅游集散、特色居住为主的综合性新区,顿珠金融产业园以发展商务金融为主,中组团规划建设以净土健康产业、信息产业及创业孵化为主的拉萨高新区核心区。东嘎新区规划面积约48.56公顷,其中主体部分乃东片区是以堆龙德庆城区及经开区为依托,包含工业、居住及商业服务等功能的综合片区;西站片区依托拉萨西站,以发展物流运输为主。到2015年,经开区和堆龙德庆城区通过金珠路以及北京路与拉萨主城区相连,白天在拉萨市内上班,晚上回经开区或堆龙德庆城区住宿的市民不断增多。
文化事业
1959年,堆龙德庆县新华书店开业。1972年,县文化馆、图书馆成立。1973年,县有线广播站成立,1980年撤销。90年代,各乡镇相继建立文化站。1994—1995年在各乡镇建立乡村广播电视收转站。1998年,县农村儿童文化园开园。截至2012年,堆龙德庆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农家书屋38个,寺庙书屋29个,村级文化室34个;各类广播电视台站55座,有线电视用户1100余户,广播电视“户户通”达到1.37万户,广播覆盖率98%,电视覆盖率99%。
教育事业
民主改革前,寺庙教育是堆龙德庆境内社会教育的唯一形式,仅僧人、贵族和奴隶主子弟能够接受教育,农牧民文盲率达97%以上。1956年,境内办起小学。60至80年代,各乡镇采取办夜校的形式开展扫盲工作。1964年,堆龙德庆县中心小学成立。1974年,堆龙德庆县中学成立。1991年,县职业中学成立。截至2013年,堆龙德庆有小学11所,在校生40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6%;普通中学1所,在校生1563人。2013年,全县小学毕业生录入内地西藏初中班39人,初中毕业生录入内地西藏高中班45人,录入区内重点高中72人。
医疗卫生
民主改革前,藏医为境内唯一诊疗方式。1961年,堆龙德庆县医务室成立,实行西医诊疗。1963年,县医务室改为县卫生院,1964年改为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60至80年代中期,县内各区设有卫生所。1988年,11个乡镇各设卫生院1所。截至2014年,堆龙德庆有县医院1所、防疫站1所、乡镇卫生院6所、村卫生室27个,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保健不出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疑难病及时转。
水利建设
堆龙德庆县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1959年的“大跃进”时期全面铺开,贪大求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采取就地开沟引水的方法,成效不大。60至80年代,境内修建了43座农牧区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551千瓦。1971年在羊达乡堆龙河末端新建拉萨西郊电厂,为引水式六级梯级电厂,以发电为主,农田灌溉并举,装机16台,总装机容量344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55千瓦时。1982年开始实施以高山泉水为主要水源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80年代中期以后小型水电站逐渐被拉萨电网所取代。到2000年底,堆龙德庆县有能使用的引水渠40余条,引水能力8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9万余亩,旱涝保收灌面6万余亩;累计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7处。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堆龙德庆区境内的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4个教派。其中格鲁派在堆龙德庆区寺庙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
堆龙德庆区藏族群众信奉藏传佛教,宗教习俗主要有供奉“三宝”(佛、法、僧三宝),煨桑(每天早晚用松柏叶、坎巴花、糌粑面以香料点燃祭神),堆玛尼(默念经文,顺时针绕玛尼堆一周或三周,堆上一块石头),放风马(在山顶或江边抛撒印有马的图案的隆达)等。老年人大都每日念诵经文,一手摇经筒,一手捻佛珠。每逢重大宗教节日或寺庙举行宗教活动时,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去寺庙朝拜。居住在寺庙周围的群众大部分都有每天早晚两次在寺庙、神殿和佛塔周围转经的习惯。
文物古迹
堆龙德庆区境内寺庙星罗棋布,多有数百年以上历史,大部分寺庙建于公元12至13世纪,其中措麦寺建于6世纪。除寺庙外,达龙查遗址、拉觉遗址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柳梧宗遗址为元代末年大司徒绛曲坚赞执政时所建十三大县邸之一,柳梧墓群和马祥仲巴吉墓均为吐蕃时期墓葬。
语言文字
堆龙德庆藏语方言属卫藏方言,有36个声母,12个单元音韵母,6个复元音韵母,4个带辅音的韵尾韵母;有高降调(53)、高平调(55)、低降调(31)、地升调(13)、全升调(14)5个声调;有Y、FY、FYY、FYF、YF5种音节。堆龙德庆方言词汇丰富,宗教词语较发达,随宗教而发展的敬语系统较严密;词类有名词、代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叹词6类。堆龙德庆区地处拉萨话与牧区话交汇处,境内不同区域的方言有细微差别,西部、北部方言接近半农半牧区话,东嘎方言为拉萨话,柳梧方言接近山南话。
根据西藏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堆龙德庆区各种会议行文、区党委政府和区直部门向乡镇行文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城区所有经营商户的门牌统一使用藏汉两种文字。
风景名胜
楚布寺
楚布寺位于古荣乡那嘎村,建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是藏传佛教嘎玛噶举派的主寺,分为楚布下寺和楚布上寺两部分,楚布下寺开创了西藏活佛转世制度,是历代黑帽系嘎玛巴的驻锡地;楚布上寺为历代杰察仁布钦的驻锡地。
桑木民俗自然村
桑木民俗自然村位于东嘎镇桑木村,村中有觉木龙藏戏团,村民保留着拉萨农村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桑木村一组和二组是传统的手工羊毛地毯加工村,家家户户从事地毯、卡垫产品的加工经营活动。游客在村中可浏览乡村风光、品尝农家饭、骑马、垂钓、欣赏藏戏、与村民联欢等,领略藏族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雄巴拉曲神水
雄巴拉曲神水位于乃琼镇色玛村雄巴拉曲寺内,相传为莲花生大师所凿。泉水从地下流淌出来形成一大一小两个池塘,在泉水流出的出口处装有水轮转经筒,铃声、流水声不绝于耳。
邱桑温泉
邱桑温泉位于德庆乡北6千米处的东北曲雄河谷内,海拔4054米左右,相传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曾在此沐浴。泉水清澈透明,含有硫磺雄黄石炭等多种矿物质和等元素,具有微量放射性,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胃病、高血压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马乡不整合接触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青藏公路马乡段西侧,面积约850公顷。不整合下部为紫红色泥岩砂岩与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地层已发生褶皱。在不整合上部为第三系典中组地层,底见有50—60米厚的砾岩,再上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凝灰质砂岩、砂砾岩等,厚约150—200米。马乡不整合接触关系极为清楚,不整合与层状岩层组合壮观宏丽,极具地质教学、科学研究、旅游观光和自然保护价值。
著名人物
禄东赞(?—667),全名噶尔·东赞宇松,生于今堆龙德庆区德庆乡丁嘎村,出身吐蕃贵族噶尔氏家族,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禄东赞佐助松赞干布建立吐蕃,后任吐蕃大相,协助赞普制定法律及一系列政治制度。先后到尼泊尔和长安为松赞干布求婚,迎两位公主进藏。芒松芒赞继位后,禄东赞辅佐朝政,划定田界。后率兵征服吐谷浑,屯兵青海。乾封二年(667年)卒于青海日布。
蒙萨赤姜(生卒年不详),女,松赞干布宠妃,出身于堆龙门氏家族,生于今堆龙德庆区德庆乡门堆卡热村,吐蕃建立后嫁给松赞干布,生子共日共赞
宇妥·云丹贡布(708—833),生于逻些西郊堆龙其纳(今堆龙德庆区德庆乡邱桑村)的一个医学世家,中国古代医学家、药学家,藏医学体系鼻祖。宇妥受家庭熏陶,自幼研习医术,尤擅尿诊和脉诊,著有藏医蒙医的经典医著《四部医典》,奠定了藏医学理论基础,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藏医学体系。晚年从事著书立说和医学教育活动。
索南嘉措(1543—1588),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三世达赖喇嘛。生于羊达乡的一个贵族家庭,4岁时被确认为“灵童”,迎入哲蚌寺供养。11岁时任哲蚌寺第十三任赤巴。35岁时赴青海与蒙古俺答汗会晤,被授予“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尊号,达赖喇嘛世系由此产生。在索南嘉措的劝导和传授下,蒙古人抛弃萨满教,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46岁在赴京途中圆寂。后黄教寺院集团追认根敦主巴为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二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即为三世达赖喇嘛。
交通
公路
109国道(青藏公路)在德庆乡诺路村鲁布岗组入境,沿堆龙河谷经德庆乡、马乡、羊达乡和东嘎镇,东南至流沙河桥出境,境内全长65.2千米。318国道东自流沙河桥入境,沿拉萨河北岸向西南进入曲水县,境内长10.2千米。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于2011年通车,东北起自世纪大道西端,西南至柳梧乡交乌村西北出境,境内长13.7千米。此外,堆龙德庆区境内还有堆古公路(堆龙德庆—古荣)、堆乃公路(堆龙德庆—乃琼)、堆柳公路(堆龙德庆—柳梧)等县道和德门路(德庆—门堆)、德邱路(德庆—邱桑)、楚布路(古荣大桥—楚布寺)、乃波路(乃琼—波玛)等乡道。
铁路
青藏铁路(西宁—拉萨)堆龙德庆段西北起德庆乡诺路村鲁布岗组 (K1879+200),铁路途经6个乡镇、18个行政村,东南至拉萨火车站(K1955),境内长72.5千米,有桥梁36座,涵洞251个,交通人行过道74个,明洞3个,隧道1个,无人值守车站3个,客(货)运大站2个。拉萨站位于柳梧乡柳梧村,是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为一等客运站,承担进藏旅客到发任务。拉萨西站位于乃琼镇色玛村,技术性质为区段站,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承担进藏物资到发和列车解编任务。
拉日铁路(拉萨—日喀则)东起拉萨站,西南至柳梧乡交乌村西北出境,境内长15.2千米。拉萨南站位于柳梧乡浪杰斯康,为货运站。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10月27日,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2年2月,入选拟命名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土特产品
古荣糌粑
古荣糌粑产于堆龙德庆区的古荣乡,有数百年历史,曾作为贡品专门供应达赖喇嘛、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以及贵族。古荣糌粑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洗、火炒、脱皮、精选、水磨5个步骤。制作时先用开水把青稞烫洗干净,趁热装入口袋,捂置20分钟左右,随后进行炒制,炒后再进行脱皮。精选即除去石子等杂质,待冷却后用传统水磨磨粉。古荣糌粑为灰白色,粉末状,色泽均匀一致,具有独特的青稞麦香味,口感香甜。
参考资料
2019年堆龙德庆区统计年鉴.堆龙德庆区人民政府.2021-01-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2:27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