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又称外长城,附属设施是
塞外列城。是
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
长城,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考察发现,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甘肃敦煌西,东至朝鲜平壤南,长达1万多公里的‘外长城’。是汉王朝修建的、比明长城还要长的“外长城”。它是一条以壕沟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组成防御工事的“外长城”,在汉代书简中被称为“塞”。汉长城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则用沙子和石子。或凿石垒墙,或取土夯筑;而在沙漠杂以芦草和柳枝层层叠压而成,并在外长城各枢纽建立要塞,驻扎装备弩机和长戟的骑兵巡逻。汉武帝在此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长城简介
汉长城遗址位于
乌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并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
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
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
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
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
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
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
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
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
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
现代学者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条长城和赵
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
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两千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宽约4~8米,许多地段被今人当做道路使用。这两条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
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公里处为筑石包土的长城。
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代的长城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
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
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沧桑巨变,历2000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长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惟有那残迹犹存的烽台,在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走向与历史。在沙进人退的历史遗憾背后,又为旅游增添与保留了许多好的去处。无情的风沙在逼退人们之后,也在一些地段将汉代的长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得自自然的恩惠,将会有机会去领略汉长城的风姿。
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河西汉塞西段的保存状况是最完整的,特别是在一般认为是汉代
玉门关的小方盘附近。远远望去,汉塞犹如一条无尽头的苍龙,横卧于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间。残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因当地多砂砾、碎石,缺乏用于夯筑的黄土,古人也就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建筑方式。先以
红柳、
芦苇编成框架,中间实以
砾石,层层叠压而成。为确保其稳固,又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使砾石凝结,坚实无比。虽经千百年的风雨浸蚀,仍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蔚为壮观。实为中国军事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长城作为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已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
敦煌市博物馆还辟有旅游专线,为希望一睹汉塞风采的海内外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历史背景
汉初,匈奴乘
中原战乱,越过秦
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
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
西河、
上郡、北地等郡,
汉高祖、惠帝、
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
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
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
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
卫青、
霍去病、
公孙贺、
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
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
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
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
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据史料记载,汉代长城修筑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
元狩二年)。当时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常侵犯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为使边疆安宁,汉武帝多次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西征。打败匈奴后,他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然后进行农业开发,紧接着在这里驻扎军队,修筑长城,以阻止匈奴再次入侵。因此,汉代长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次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见证。这也为此后在新疆建立
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分布位置
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考察发现,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甘肃敦煌西,北至内蒙古南部,东至朝鲜平壤南,长达1万多公里的‘外长城’。是汉王朝修建的、比明长城还要长的“外长城”。它是一条以壕沟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组成防御工事的“外长城”,在汉代书简中被称为“塞”。
修筑过程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派两路大军北征匈奴,一路由
李息率领出
代郡向东吸引匈奴主力,另一路由卫青率领出云中向西突袭匈奴右部。卫青领兵出云中之后,沿着黄河向西横扫直至陇西。夺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
河套地区。汉武帝又采纳
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地区设立
朔方郡,徙民10万人居往。又命苏建调集10万人筑
朔方城和修缮旧时秦万里长城。
公元前121年(
元狩二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派
霍去病二次出奇兵,消灭匈奴4万多人,又接收归降的4万多人,打跨了匈奴右部势力,夺取了又一战略要地河西走廊,此后,汉武帝依旧移民设郡,筑塞布防,于公元前121年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并开始建造东起
令居(今
永登县)境内
黄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达酒泉北部
金塔县的“令居塞”长城,这是汉筑
河西长城的第一段。
公元前119年(
元狩四年),汉武帝又发动漠北之战,派大将军
卫青率5万骑兵出定襄,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5万骑兵出
代郡。卫青打败匈奴
左贤王直攻
漠北。在
狼居胥山(今蒙古
肯特山)筑坛祭天,在
姑衍(
狼胥山西边之山)辟场祭地,临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而还。此次战争迫使匈奴大部退出今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后匈奴远遁,而
幕南(漠南)无王庭”。
西汉王朝随之迁
乌桓人到边塞地区做为防御匈奴的屏障,并开始修缮利用秦始皇万里长城。
增郡修城
公元前111年(
元鼎六年),据《
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令从骠侯
赵破奴大破匈奴,在河西走廊增设
张掖、敦煌两郡,“于是酒泉亭障至玉门矣。”据《汉书·张骞传》载,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武帝又令赵破奴同
王恢“击破
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据此两条历史记载可以断定,此段长城的建筑年代当在公元前111年至前108年之间,这是汉筑
河西长城的第二段。
公元前101年(太初四年),汉武帝又在派
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之后,修筑了从
敦煌西即玉门至
盐泽(也称“
蒲昌海”,在今新疆
罗布泊)的长城,《
史记·大宛列传》载:“敦煌置酒泉
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这是汉筑河西长城的第三段。西汉河西长城是随着
河西四郡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对促进这一地区转变为农业区,为西汉势力进入西域及开辟和保护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存遗址
蒙古汉长城
位于
乌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并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80公里。南边的一条长城从
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公里处进入
巴盟,总体沿西北方向,经
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
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
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
乌力吉苏木西北入
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公里。北边的一条长城从乌中旗
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公里处入巴盟境内,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
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
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人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公里。
吉林汉长城
吉林境内战国秦汉时期 180余处(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征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遗址。使辽东郡候城沈阳—抚顺—通化—集安—临江(含朝鲜慈城郡)—长白(含朝鲜惠山市)之间的障塞7 2连成完整的一线,此线已发现障塞设施总数超过300处(段、道、墩、座),长度达 850公里,其主要形制为“点线式”障塞结构,仅“鸭绿江长城”中上游段形制为“线条式”长垣结构与“线段式”短垣结构,吉林燕长城建制上属于辽东真番障塞。
玉门汉长城
安西境内现存汉长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处。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玉门境内的这段汉代长城,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玉门境内的汉代长城,全长70多公里,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公里。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现存的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
红柳、芨芨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
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敦煌汉长城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
芦苇、
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
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
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内现存烽隧八十多座,
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 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承德汉长城
汉长城在承德境内主要分布于丰宁、滦平、
隆化、承德四县,以相当于县、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为中心,辅以亭、障设施,与沿河川修筑的多路
烽燧相联缀,仅少数地段筑有长城墙体,长城墙体与多路烽燧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金塔汉长城
甘肃金塔县博物馆2010年1月新发现的这段
汉长城遗址和烽燧、城障遗址,位于金塔县
大庄子乡北山南麓的山脉间,长城呈东西走向,东起花庄墩
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
成县文物普查组发现的
古栈道遗址,位于该县苏元乡
董家坝村南约1公里的两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分布在长80米、宽20米、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有栈道孔70个。
长城功能
汉代长城较之
秦长城更有所发展。并筑了
外长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两万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军事意义
汉朝花如此大力修筑长城,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之外,汉长城的西部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
汉武帝是一个继
秦始皇统一之后,把封建专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下来的重要人物。他对掠夺成性的匈奴奴隶主,早有戒备,并以坚决的回击。在他继位的第七年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就派了“
卫尉李广为
骁骑将军屯云中,
中尉程不识为
车骑将军屯雁” (《汉书·武帝纪》)。但是,到了元朔年间,匈奴不断入辽西、上谷、渔阳杀掠吏民,武帝命卫青、
霍去病统兵大破匈奴。为了有效地阻止匈奴奴隶主的突然袭击,除了抗击之外,必须要加强经常的防御工事。修筑长城以抗匈奴,是秦始皇时即已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后,首先是把秦始皇时所修长城加以修缮。《史记·匈奴列传》上记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
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这是
武帝初期的情况。
汉武帝不仅修缮秦城,而且新筑长城。长城工程规模的宏大,更远出秦皇长城之上。武帝主要建筑
河西走廊的长城。《
史记·大宛列传》:“汉始筑,
令居以西,初置
酒泉郡以通西北国。”这是从
元狩中开始从甘肃的永登(古令居)筑长城至酒泉。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破匈奴,匈奴的
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从那时开始了
河西长城的建筑。
商贸意义
西汉(主要是武帝时期)所筑河西长城、亭障、列城、
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进犯,对发展西域诸属国的农牧业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对打通与西方国家的交通,发展同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即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经康居、安息、
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远及两万多里。在汉王朝管辖地区就有一万里以上。当时分作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即鄯善,今
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
莎车、疏勒(今喀什)、桃槐、贵山城(前苏联
撒马尔罕)、
贰师城(前苏联境内)而达
大月氏(前苏联
阿姆河流域中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再往西达于条支(今
伊拉克)、大秦(即
罗马帝国,今
地中海东部一带)。北路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廷(今叶鲁番)、焉栖、
龟兹(今库车)在疏勒(
喀什)与南路相合。就在这条东起武威、
居延(额济那),西至疏勒(喀什)以西中国境内的万里古路上,两千多年前汉代修筑的长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遗址,至 今巍然耸立。从这些遗址及古墓葬之中,曾发现了自西汉以来的许多木简、丝帛文书、印章和丝织品。当时西方国家的毛织品、葡萄、瓜果等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万里长途输入到长安和东南郡县。在文化艺术上通过这条大道也得到了交流。这条大道上长城、亭障、列城、
烽燧正是起到了保护这一条漫长的国际干道安全的作用。
文物保护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长城传说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有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女已经长大成人。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芦时发现葫芦架后面藏了个人。孟姜女刚想叫人就被那个人捂住了嘴。后来,那个人告诉孟姜女,自己叫
范喜良,是为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长城才躲在葫芦架后。之后,范喜良便住进了孟姜女家里。所谓日久生情,范喜良经过孟姜两家长辈的同意与孟姜女成婚。天有不测风云,成亲当天,新郎被几个衙役抓走了。范喜良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转眼一年过去了,范喜良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
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她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
范喜良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痛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点点的倒塌,哭到哪里便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监,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
范喜良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
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喜良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绝伦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喜良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
嘉峪关长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人却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地把石条运到了
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时间。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 一能上下的道路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
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
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使中华民族不被匈奴所征服,也仿照
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石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拨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国人居住,这城镇就是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
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旅游咨询
门票: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