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Zhuozhou City),古称涿鹿、涿邑、涿县等,
河北省辖
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地处河北省中部、北京市西南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截至2024年6月,涿州市下辖1乡、10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京南经济开发区、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其总面积为751平方千米,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655213人。市政府驻双塔街道范阳西路51号。涿州话属北京话,基本同于普通话。
名称衍变
涿州因“涿水”(又称大清河,今白沟河)而得名。《水经注圣水》里记载:“涿之为名,当受涿水通称矣,故郡县氏之”,因此涿以涿水名。涿水合范水东北入海,州在范水之阳,故又名范阳。境内有独鹿山,土人呼独为浊,复讹浊为涿,谓即古涿鹿山,所以涿州又称涿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西周,
周武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65年)封召公爽于燕(都今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黄土坡之间),
燕襄公元年(约公元前657年),燕灭蓟,迁都于蓟,涿为燕国地。
春秋战国,涿州为燕之涿邑。涿邑列居富冠海内名城。“涿字币”为燕国流通货币。
燕王喜二十七年(公元前228年),秦军临易水,燕危,
燕太子丹遣荆轲携督亢地图献秦王赢政,谋刺杀秦王不中,
荆轲被杀。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燕后于涿邑置涿县,属广阳郡。
汉朝,西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涿郡辖涿县。新王莽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为垣翰郡。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改为涿郡。灵帝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幽州及中原各州同时爆发黄巾大起义,
刘备在乡里招合徒众,
关羽、
张飞往投,参与镇压黄巾军。
三国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为范阳国。魏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范阳郡,为郡治。
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范阳郡复为范阳国。
东晋十六国时,涿县先后属
后赵、
前燕、
前秦及
后燕。
北魏登国初(公元386年),范阳国复改为范阳郡,下辖七县,治所涿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范阳郡,涿县属幽州。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称涿郡,涿县属涿郡。
唐朝,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罢涿郡改称幽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涿县改名范阳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隶河北道范阳郡,
至德四年(公元759年),复属河北道幽州。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置涿州,辖四县,州治在范阳县。
五代,涿州属幽州藩镇。
后晋天福元年契丹
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
后唐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反,以割
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求助于契丹。石灭后唐自立为大晋皇帝。涿自此没入契丹。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
宋太宗率兵占易州,渡易水,抵涿州,辽涿州判官刘原德以城降宋。但随后被辽将
耶律休哥率兵夹击,败于高梁河,退至涿州乘车南撤。北宋
雍熙三年、辽
统和四年(公元986年)二月,北宋再伐辽,东线曹彬、米信与辽将耶律休哥大战,克涿州。辽
萧太后与圣宗南下应援。四月,曹彬退回雄州。五月,再度北上攻占涿州,被耶律休哥击败。时近炎暑,粮草不继,宋兵溺死于拒马河者不计其数,损失惨重。
宋辽
金,辽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宋辽议和(
澶渊之盟)以白沟河为界。此后118年间,涿州为辽的南疆,宋、辽国界线在涿州直至辽亡。
开泰二年(公元1013年),改幽都府为析津府,涿州属南京道析津府。
元朝采行省制,省下有路、府、州、县。元初,涿州范阳县上隶中书省大都路。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涿州升为涿州路,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复降为州。
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宋金联合灭辽,辽涿州守将郭药师以城降宋,宋赐名为“涿水郡”,实仍为州。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宋金战起,郭药师降金,涿州范阳县属金。
明清时期
明朝,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范阳县并入涿州,属北平府。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涿州属顺天府。涿州古城墙原为夯筑土城,明景泰初,涿州知州黄衡始砌以砖石。
清朝,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顺天府分设四路厅,涿州属顺天府西路厅。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房山县划出,直隶于顺天府西路厅,自此涿州无属县。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涿州发起义和团运动,在首领密熹和尚等率领下,义和团控制了整个涿州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清政府下令镇压义和团,涿州
义和团运动在侵略军和清军的剿杀下失败。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撤州,涿州改称涿县。民国三年(1914年),顺天府改称京兆特别行政区,涿县隶属京兆。民国九年(1920年)7月13日
直皖战争爆发,7月17日皖军在涿县战败,逃兵在境内城乡抢劫财物,向北溃逃。同日
吴佩孚占领涿州城。7月19日
段祺瑞引咎辞职。民国十六年(1927年),晋军
傅作义部和奉军在涿州城进行的攻守战,是中国近代史上军阀混战的一次著名战役,俗称“
涿州之战”。傅作义和
张学良为争夺涿州城控制权,展开9次大规模战斗,彼此伤亡惨重。后因城内兵民援兵无望,病饿而死者日多,傅作义亲赴奉军议和。民国十七年(1928年),晋军撤出涿州城接受奉军改编,奉军
万福麟部进驻涿州城。
北伐战争结束后,傅作义任天津警备司令,将在涿州百日守城中向商民借款如数偿还。涿州民众敬重傅作义,用所拨还款项的一部分为傅作义建起一座生祠,即“傅公祠”。北伐军推倒北洋政府,废京兆,成立北平特别市,辖县全部划归河北省,实行省、县2级制,涿县改隶河北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省下设督察区,涿县属河北省第二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涿县被日本侵略军占据,日伪成立“涿县公署”,初为河北省直辖,后改隶保定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人民民主政权将涿县平汉铁路西部地区与涞水连壤地区合并组成涞涿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伪政府设置燕京道,涿县属燕京道。民国三十年(1941年),人民民主政权的涞涿县与房良县合并称房涞涿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房山分出,复称涿县。其与固安等七县组成第一特别行政区,隶属于汪伪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再度改名涞涿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涿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3日,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北上北平。路经涿州,住在涿县城内粉子胡同路北的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二军军部(天主教堂大院内)。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废除战时行政区划,恢复涿县抗战前建置,路东涿良宛县并入,涿县划归河北省
保定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8年10月2日,新城、雄县及涞水平原并入涿县,涿县政府迁高碑店。1960年5月3日,撤销保定专区,涿县隶属保定市(地级市)。1961年5月1日,重建保定专区,涿县隶属保定专区,4月析涿县复置
雄县(含新城部分地区)。1962年3月27日,恢复4县合并前建置,涿县政府迁回涿县城关。1986年9月24日,撤涿县,以涿县辖区建涿州市(县级市),仍属保定地区。1994年12月17日,原保定地区、保定市合并为保定市,涿州划归保定市代管。2015年2月底,涿州市纳入河北省直管试点。2015年下半年,涿州市被河北省取消省直管县(市)试点,重新划归保定市行政区划管理。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涿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市西南部。地处京、津、保三角中心地带,地跨东经115°44′-116°15′、北纬39°21′-39°36′,西邻
涞水县,东接
固安县,东北及北侧与北京市
大兴区及房山区毗邻。东西横距36.5千米,南北纵距25.5千米。土地总面积为751平方千米。
气候
涿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1.6℃。其中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6.1℃。6月份极高温度41.9℃。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5.4℃。极低温度-24.7℃。年日照256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17毫米,6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4%。以7至8月雨量最多,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2%;3月至5月最少,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年平均相对湿度64.06%,年均风速2.4米/秒,无霜期184天。
地质
涿州市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盆地北部,属北中凹陷(Ⅱ级构造单元)西部凹陷带(Ⅲ级)。辖区内地质结构走向北东,主要受太行山东断层、大兴凸起西断层控制。以北东向断层和北西向断层构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辖境处于北京——涿州断裂带的南端,西邻山西凸起,东接华北凹陷,是太行山的断裂带之一。市内地层自古生界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剥蚀阶段,致使晚古生界以来,地层全部缺失。直到中生界始自南而北下沉,接受沉积。自上而下的地层结构可以分成以下7个大类,分别是第4系、上第3系、下第3系、下白垩系、晚侏罗系、石炭、二选系、震旦亚界。
地形地貌
涿州市境内地形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势相对平坦。全境地处太行山前倾斜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20-70米之间,无高山岭等地物隔挡,最高海拔69.4米,最低海拔19.8米,地面坡降1/660左右。市域内地貌属于倾斜状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形态受拒马河冲积影响,南北各有二级阶地,高差2-4米不等。山麓平原分布在白沟河以西,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9.20%。冲积平原位于白沟河与永定河之间,主要分布在义和庄乡,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80%。
水文水利
截至2021年,涿州市境内河流有6条,分属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永定河水系有
永定河,大清河水系有北拒马河、白沟河、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除拒马河上游有泉水补给外,其他多属季节性河流,河道总长111.85千米。在百尺竿乡的夹河村,到边各庄乡的梱柳村,有泉水分布,南北总长9千米,东西宽3千米,属山前冲积层地下水溢出带。境内坑塘较多,占全市总面积的1%。涿州地下水水质良好,储量25.6亿立方米,主要储存于第四纪多层交迭的各种砂、砾石与卵砾石层的空隙中,浅水层埋深不足2米,深水层埋深可达150米。
2010年涿州市堤防总长70多千米。其中永定河有金门闸险工963米,丁坝6座。小清河有塔西郭险工1处、长410米,丁坝8座。白沟河堤防主堤长4.25千米,为二级堤防;右堤全长19.22千米,为三级堤防。此外涿州市有小清河、兰沟洼两个蓄滞洪区,总面积260平方千米。2023年11月20日,北拒马河涿州段应急防洪治理工程(北坛村至小营横堤段)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发生后河北省首个开工建设的“补短板”重大水利工程。
土壤
截至2021年,涿州市域内土壤分4个大类,6个亚类,21个土属,45个土种,其中以褐土分布范围最广,潮土和水稻土次之。由于地貌和母质类型的差异,土壤基层单元分布亦各不同,海拔在25米以上的区域多属冲积扇向冲积平原过渡地段褐土类型,海拔在25米以下的区域多属扇间洼地、河流两岸的潮土类型。褐土包括碳酸盐褐土与潮褐土两个亚类,碳酸盐褐土主要分布在市西部的东城坊、兰家营乡等乡,占总耕地面积的25.6%;潮褐土主要分布在洪冲积扇的扇缘和向洪冲积平原过渡的脱沼泽地带,占总耕地面积的48.09%。潮土直接发育在河流冲积层或河流沉积物之上,一般分布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带,占总土地面积的29.9%。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扇间洼地,以稻地八村为主。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河道两岸或干涸的旧河道上,占总土地面积0.04%。
自然灾害
涿州市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连阴雨等。其中水灾为第一大患,降水量过大,或降水过于集中,是导致水灾出现的首要因素。旱灾亦不断发生,涿州春季雨雪稀少,气温开始回升,兼以干燥的西南风盛行,促进着水份蒸发,遂形成春旱的局面。旱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2001年,三年平均降水量381.67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少30.08%。
2023年7月29日起,河北涿州遭遇持续强降雨,截至7月31日20时累计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29日20时至30日20时降雨量达到204毫米,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单日降雨量第三名。7月29日08时至8月1日11时,涿州市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多个乡镇、街道降水量均超300毫米。连续强降雨致涿州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内涝。水淹面积一度达到城区60%,积水平均在1到1.5米,最深处达5到6米。截至8月9日涿州市共47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8621公顷;37家规模养殖企业受灾,死亡生猪3万头、牛6500头、羊6.5万只、禽羽95万只,其他动物(猫狗等)约2000只以及鱼705吨,农林牧渔业预计损失超过9亿元。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针对河北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随后又提升至三级,迅速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洪涝灾区一线指导开展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派工作人员和医疗专家参加工作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先行安排河北1亿元用于灾后应急恢复重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安排资金用于支持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河北省全力加强灾害救助。省减灾委连夜派出9个工作组分赴各市开展救灾工作,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灾区卫健部门组建巡回医疗队为受灾群众提供上门健康服务,确保伤病群众得到及时救治,对灾区受污染饮用水实施全覆盖式巡查。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涿州市境内主要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降水量超常年份外,各河流全年都基本无水。该市地下水净储量6.4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4亿立方米,涿州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592.6立方米。城市供水水源主要来自南水北调工程和地下水,分配涿州市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年。市区2013年地下水供水规模为9.2万立方米/日;泗各庄水源地位于冲洪积扇的扇中部,北拒马河北岸,导水性好,地下水类型属潜水,补给源充沛,富水性极强,单井出水量1.0万立方米/日以上。
土地资源
2022年涿州市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3670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36709公顷,耕地面积为6011203公顷,园地面积为969957公顷,林地面积为6418044公顷,草地面积为192007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215475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为42565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86832公顷。
矿产资源
涿州市沙和砾石的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山前地段和旧河道,是涿州重要的建筑材料资源。砾石年产12000立方米,砂年产量230000立方米,拒马河河床袒露的河卵石达1080万立方米。仅兰家营至展台共计200平方千米的扇形带上,探明砂石料矿产资源储量为49.13亿立方米。其中砂为22.6亿立方米,石为26.53亿立方米。可开采砂石资源为7.8亿立方米。其中砂为3.59亿立方米,石为4.2亿立方米。潜在经济价值111.7亿元。此外,境内地热资源储热层厚度140米。主要发布在三个区域:市区西部、小吴村、码头南。
生物资源
涿州市有野生植物40多种。其中野生木本植物主要有榆、椿、柳、桃、杏、洋槐、酸枣棵。野生饲草类植物苜蓿、稗子等。野草类植物拉八秧、覆盆子、野菊花、腊迎春、洋金花等。主要用材树种有小叶杨、毛白杨、小青杨、雪松、云杉、油松、落羽杉、水杉等。涿州市永济公园有园林植物151种,其中乔木42种,灌木55种,攀援类植物4种,地被类植物35种,水生植物15种。《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计划将园林植物使用乔木品种数量提升至140种以上,远期园林乔木品种数量提升至300种以上。
涿州市有野生兽类、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30多种以上。2020年,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刚果灰鹦鹉。2022年11月,义和庄镇长安城村村民救助了一只大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政府工作人员还救助了一只红隼,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涿州市林木覆盖率达20.0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50%;共有经济林面积901.46公顷,发展花生、红薯等林下种植面积6000余亩,总产值8456.74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6月,涿州下辖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另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京南经济开发区、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双塔街道范阳西路51号。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涿州市总人口69.8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88人,其中:城镇人口375464人、乡村人口323399人。常住人口655213人,其中:城镇人口399709人、乡村人口255504人,城市化率6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涿州市常住人口中,年平均增长率为1.02%;男性人口为333091人,占49.89%;女性人口为334587人,占50.1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9.55。年龄结构上,0-14岁人口为120653人,占18.07%;15-59岁人口为410398人,占61.4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6627人,占20.4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6282人,占14.42%。
民族
涿州市人口多为汉族。宋代以前,其他少数民族极少。自元末清初,少数民族陆续迁入。迁入最早和为数最多者为回族,其次为满族。
语言
涿州话属北京话。除西部与涞水县相连十几个村庄带涞水口音外,基本同于普通话,有些方言土语与北京话近似,但也有独特处。其特点是与北京话接近,轻音较多,儿化韵较多。涿州话与北京话也略有区别,儿化韵虽较多,但涿州话音浊,并且有的“儿”音自词尾游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或名为“准音节”。
涿州话声母23个,包括零声母,比普通话多1个。涿州话中使用兀声母一般规律是,凡韵母单独为一个音节时,前面要加兀。有些普通话中不送气的声母,在涿州方言中则变读为邻近声母的送气声母。涿州方言使用的韵母同于普通话共40个,但个别字使用的韵母与普通话不同。
宗教信仰
涿州市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存在,其中佛教是主要宗教,2024年共有佛教宗教场所4处,道教场所3处。
在唐代初期,范阳县(今涿州市)曾出现慧能、义净两位高僧。过去香火旺盛和较大的寺,有兴隆寺、文殊寺、保庆寺、普寿寺。明末清初,涿州有僧100余人,尼2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涿县有佛教徒60人,信教群众约730人,主要聚集在义和庄乡东茨村海禅林寺(尼姑庵)等地进行宗教活动。2024年涿州市的佛教宗教场所有天国寺、宝胤寺、六祖禅寺、海禅林寺。
道教传入涿州历史很久。据有关史料记述:位于城南楼桑庙村的三义宫,始建于唐乾宁四年(897),有道士7人在此修炼。当时有道士观宇三义宫,供奉蜀汉先主刘备及名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祭祀日,元代涿鹿八景之一“楼桑春暮”即指此。此外还有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东岳庙、将军庙、关岳庙。抗日战争时期,道教已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境内道士或死或还俗。2024年涿州市的道教宗教场所有三义宫、泰宁宫、张飞庙,均为全真派。
元代至顺元年(1330),伊斯兰教始传入范阳县(即涿县)。明初,燕王北迁时,在城西13余千米西秧坊村和城内营坊街各建清真寺一座,常有散班阿阁和海里拜往来。土地改革后,西秧坊村清真寺内教职人员由当地回民供养。合作化时,只有阿阁1人。“文革”时大殿和邦歌楼拆毁。1987年建房5间。城内营坊街清真寺,占地约2亩,建筑有礼拜殿堂3间,讲堂3间,水房2间。新中国成立后后,该寺经过修缮,建筑完好无损。
天主教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传入涿境。北京教堂神父从码头进涿,在城内建立了布道机构。1900年在城内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神甫由1人增加到3人。1932年在城内和乡村传教并发展教徒,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情况下,教徒发展日众。1935年,先后在西里池、西皋庄、古庄头等地建12座教堂,入教者达1万多人。新中国成立后,教众大多数声明退教。此后教堂改做它用,有的被拆毁。
基督教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北京教区传入涿县。美籍梅姓牧师在涿县城内创办中华基督教公理会,建立教堂,发展教徒50人。到1932年,发展教徒300余人。日伪时期,教徒信仰逐渐涣散冷淡,多数地区宗教活动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北京中华基督教总会派女辅导3人恢复本地教务。1955年,基督教中的另一支派“圣贤基督教”加入反动会道门,有反政府活动,被取缔后再没有发展。1958年宗教改革,以董事徐某为首成立了三自革新委员会,恢复了多数村镇的教务活动,发展教徒200余人。1989年9月15日,市宗教事务委员会恢复后,基督教徒,散居在市区内,无固定活动场所。
政治
经济
综述
涿州市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辐射区,其逐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生命健康、临空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2023年,涿州市生产总值完成404.7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19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7元。2023年1-9月,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776492万元,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为5.5:21.8:72.7,其中,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科技服务业为主。
第一产业
农业和畜牧业是涿州市第一产业的主要产业,2022年两者产值共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90.5%,拥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含蔬菜)86.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4万亩,总产量28.4万吨。涿州市发展科技农业,正在建设保定(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进培育生物育种相关领域新品种、新技术50余项,北方地区最大的生物育种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盛产早酥梨、樱桃,拥有特色果蔬10万多亩。2022年7月竣工的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涿州试验基地占地110亩,总投资6200余万元,集成自动喂养、自动环境控制、远程管理等先进技术,可实现650头母猪自繁自养的试验需求。未来将开展猪精准营养、猪营养代谢与免疫、猪饲料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评估、猪舍环境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创新性教学和科研工作,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1-9月,涿州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92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9673万元,林业产值6256万元,畜牧业产值85134万元,渔业产值30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565万元。
第二产业
涿州市第二产业以汽车制造业为主,以信息技术为辅。在汽车制造业上,涿州市形成了以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生产汽车精密零部件为主导,内外饰件、基础材料及汽保设备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长期为奔驰、沃尔沃、长城、长安、吉利等国内外知名车企提供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2017年,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汽车零部件产业名城”雏形显现。在信息技术方面,2023年6月阿里巴巴涿州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在河北涿州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05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将建设总计20万台服务器的大型算力中心,为涿州市以及京津冀地区提供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
2022年,涿州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76882万元,同比增长7.0%。2022年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家,完成产值2554482万元,产值超亿元的入统工业企业41家,拥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0家。
第三产业
涿州市第三产业以科技服务业为主。截至2024年,涿州市共签约项目3个、落地项目4个、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达78.7亿元,位居保定市第一,驻涿央企已发展到68家,包括中钨高新、五矿资产、五矿钢铁等中国五矿集团核心企业23家。涿州市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不少商贸物流企业落户,例如中通快递京南转运中心就位于涿州市高新区,占地约247亩,可以承载单日500万票以上峰值,主要服务于北京以及河北保定、廊坊等地,共计107个网点的快件分拨。
2023年1-9月,涿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1894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06309万元,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208266万元。2022年涿州市涿州市共接待游客226.81万人次,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8.21亿元。
功能经济区
涿州高新区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千米,经涿州市政府批准,先后代管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涿州市总部基地和华侨城涿州城市客厅项目(代管区域共计126平方千米)。园区以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入驻企业883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中央投资企业12家(北新集团、钢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上市公司投资兴建企业11家(航天信息、北新集团、凌云股份等)。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4.9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49亿元。在2020年全省高新区综合考核中,取得A类第二名的成绩。
河北涿州京南经济开发区是2010年9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园区,是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园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文创艺术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先后入驻企业50家。其中,海森华宠年出口额达到2000万美元,占领了全国猫砂出口20%份额;北门影视文化创意工作室创作成果突出,跃升业内新秀,先后斩获华表奖、金鸡奖、华鼎奖等奖项。
涿州松林店经济开发区位于松林店镇,规划面积15.22平方千米。园区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2014年1月更名为“河北涿州松林店经济开发区”,2015年5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园区全力打造京南云制造小镇特色品牌,推进以云制造为主打品牌,以汽车零部件和医疗器械为特色支柱,以现代服务生活配套功能业为优势支撑的“121″产业体系。2022年,园区有工业企业17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包括有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河北华丰工业集团等龙头企业。
重要企业
涿州市的重要企业有涿州科时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海森华宠进出口贸易涿州有限公司、北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涿神有色金属加工专用设备有限公司等。
海森华宠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以开展宠物用品外贸进出口为主,外贸业务范围涵盖73个国家,通过阿里巴巴线上、线下展会和海外客户拜访来招揽客户。
北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是涿州市引入的央企代表之一,公司拥有技术装备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年产5000万平米的石膏板生产线以及年产800万平米的矿棉吸音板生产线,石膏板的原料100%利用燃煤电厂的工业固废脱硫石膏,这个产业目前是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节能利废的环保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涿州市共有小学76所,其中公办64所,教学点11所,民办1所。专任教师3065人,在校生50753人。中学23所,其中公办18所,民办5所,专任教师2724人,在校生32332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8%以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部学校,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截至2024年6月,涿州市拥有4所高等院校,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教育学校。
医疗卫生
2022年,涿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76所,其中三级医疗机构3所,二级医疗机构6所,一级医疗机构17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所,各类门诊部8所,其它医疗机构927家。共有病床352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733人,拥有价值千万元以上医疗设备7台,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7台,其中高场核磁、64排CT、数字造影机、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截至2024年6月,涿州市拥有2家三甲医院,建成世界一流的质子肿瘤医院,本地医疗机构与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医疗服务覆盖固安、高碑店等周边县市。
媒体事业
涿州市融媒体中心依托市广播电视台,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两微一端”新媒体统一整合,入驻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平台及今日头条、腾讯视频等新兴媒体平台,形成上下互动的立体化全媒体传播格局。融媒体中心拥有新媒体用户30万,传统媒体覆盖人口超过55万,2023年入选县级融媒体中心短视频传播典型事例证书。
科技事业
2022年,涿州市新认定67家高新技术企业、5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2家省级、9家保定市级研发平台,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华北分中心竣工投产,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7亿元,174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78亿元。截至2024年6月,驻涿中直单位5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5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涿州市现有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纸质及电子版藏书共计70万余册,文化馆1个,美术馆一个,体育场馆1个,电影院4个,书院3个(鸣泽、松筠、朝阳)。2022年,涿州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468万元,同比增长1.1%,各类文化场馆接待游客80万人次。
涿州市博物馆位于涿州市华阳西路49号,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近3万件,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本馆以“幽燕沃壤 大美涿州”为主题,设有《序厅》《涿水长歌》《石艺通灵》《陶韵炫彩》《范阳遗风》《峥嵘岁月》《古城记忆》展厅以及临时展厅和地下中厅。
涿州市图书馆始建于1976年,2013年已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老馆现为涿州市图书馆分馆,新馆为本馆。新馆位于华阳东路鹏程大街102号,总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及电子图书共计70余万册,馆内设有600多个阅览座位。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涿州市投入专项资金900余万元,完成88处体育设施建设、3片多功能篮球场建设及7.9公里健身步道建设。共有社会体育场馆730处,实现了行政村、社区全覆盖。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80名,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约30万余人。
涿州市被列入全国县域足球典型,从2018年起,涿州市先后投资10350万元,建设了28所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场。此外,“十三五”期间,该市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完成了11个社会足球场地。截至2021年,涿州市共有近40个足球俱乐部。2023年4月1日下午,涿州市第八届足球联赛开赛,共有13支队伍400多名足球爱好者参赛。联赛已经成为涿州市一项传统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
社会保障
202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1.15%,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涿州市巧用“加减乘除”改革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服务水平。实行动态监测调整救助标准,平均增幅达到10%,2021年全市救助低保家庭发放住房补贴143户,特困人员发放住房补贴4户,实施公租房保障12人,公租房保障8套,开展网络招聘会53场,线下招聘会6场,累计提供岗位32232个。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107个,临时性公益性岗位25个,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40个。共为1317人发放失业补助金共计325万元,为579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434.54万元,涉及职工32201人,提交城乡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核对申请6886户11542人次,新纳入低保、特困对象240户、447人,清退不符合低保、特困对象433户、886人。
环境保护
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6;优良天数258天,占比70.7%。深入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各级河长巡河2.1万余次,省级森林城市通过验收。单位GDP能耗为0.370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098吨标准煤/万元。2022年提标升级了4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了7座口袋公园,2000多个垃圾分类设施,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3.83公顷。截至2024年6月,涿州市城乡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交通
综述
涿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临近北京,市区距天安门和雄安新区均为60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5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涿州市交通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白公路纵贯南北;京昆高速、廊涿高速、张涿高速横跨东西,大兴国际机场涿州城市航站楼建成投用,形成了“纵横交错、辐射相接”的大交通体系。
公路
涿州市境内有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廊涿高速、张涿高速、京雄高速五条高速,设有7个高速公路出口。2020年涿州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33千米。拥有国道3条、省道2条、县道1条、乡道21条、村道447条,路网密度达142千米/百平方千米,好路率99%。实现了各乡镇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405个行政村全部通四级以上公路;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动脉,县乡公路为骨架,村村通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体系。
铁路
涿州境内有京广高铁、和京广铁路通过。其中京广高速铁路被誉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跨越温带亚热带、多种地形地质区域和众多水系的高速铁路。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京郑段开通,标志着京广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京广高铁自北京西到广州南站,全长2298千米,共设37个车站,设计最高时速350千米,运营时速为300千米,开通有京涿城际通勤高铁专列,由涿州市首发、直达北京西站,全程仅需24分钟,可载客1152人。此外,境内有一个高铁站涿州东站,为二级站,还有三个火车站和一座吞吐量220万吨的铁路货场。
航空
涿州市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5千米。2021年12月30日,大兴机场涿州城市航站楼正式启用,位于涿州市高新区涿州职教园区西南侧。涿州城市航站楼为旅客提供集值机、行李安检、行李托运、机场巴士于一体的顺畅乘机服务。涿州至大兴机场的巴士线路也将同步开通,设立涿州城市航站楼及京广铁路主要站点涿州东站两个上客点,全程运行时间约90分钟,航空旅客乘车双向免费。
公共交通
2014年全市城乡公交线路达33条。客运车辆总量达283台,出租车251辆。城乡客运营运总里程达770千米,有14个乡镇客运简易站。其中有北京838路公交车往来于北京与涿州,15分钟一个班次,年输送旅客2000万人次;远程出行可在涿州城市航站楼安检,乘免费大巴40分钟到大兴国际机场登机。
人文
综述
涿州市具有2300多年建制史,自古为京畿辅郡,被誉为“天下第一州”,是“千年古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拥有辽代双塔、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永济桥、郦道元故居等文化古迹6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六祖禅师惠能、易学大师邵雍等270多位历史名人皆出于此,三国文化源远流长。
饮食
涿州饮食中,“十二八席”极具特色。在过去农村的宴席上比较常见,席面为六碟六小碗八大碗,暗含四平八稳,六六大顺之意,六碟、六碗是用涿州的特色食材,和时令菜烹制,包含凉菜、炒热菜和干炸,八大碗以蒸为主,梅菜扣肉、瓤豆腐、鸡肉、牛肉等。此外,涿州的重要美食有榆钱“打疙瘩”、酥炸香椿鱼、芝麻排叉儿、瓤豆腐、孙记焖子等。
瓤豆腐是涿州的一道传统菜,由涿州房树卤水豆腐制成。制作时把房树豆腐切成1公分左右的厚片,将豆腐半煎半炸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本地猪肉。猪肉选前尖,三肥瘦七,之后用盐、味精、鸡精、香油、十三香、胡椒粉、蚝油、酱油调匀腌制,放上葱姜、大料,撒上肉汤,将猪肉包入豆腐,再蒸制二十分钟便做成。
在涿州,排叉儿又称“涿州片”,是当地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小吃。制作时,在面粉中加入食盐,放入鸡蛋、黑芝麻,加水搅拌,揉成面团,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然后再进行切割、造型,在重叠的面片中间,用刀平行划开三道的口子,取长方形面片的一端从划开的中间口子中穿过,再重新拉回到原位置,用中火慢慢炸制片刻待其表面有气泡鼓起,并表面呈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分,涿州片便制成。
习俗
涿州的元宵节较为隆重,城区会举办为期三日的灯会、花会。涿州元宵节赏灯的记载,最早可见于辽代,到了清代,涿州元宵节灯会被列入“涿州八景”之一,名为“通会灯市”。通会楼是涿州钟鼓楼,灯会以通会楼为中心,沿鼓楼大街展开。明清是涿州灯会最繁华的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架起一座座灯牌楼,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进行赏月、观灯、猜谜等一系列活动。灯会曾在农业合作化后停止多年,1986年2月,涿州恢复通会灯市。2001年,通会灯市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2023年的通会灯市布展12个大型灯组和若干小型灯组,并依托永济公园内现有设施,采用灯笼悬挂、LED光雕勾边、灯带装饰和跨河长桥夜景亮化等方式,营造通会灯市“不夜园”。
涿州市梨花节是以梨苑行为主题的义和庄乡农家休闲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是依托集中在北蔡、南蔡、丰源庄、白庄、屯子头等永定河沿岸村庄的数万亩梨树园区。有的梨树已有数百岁高龄,每年春季该乡在园区内举办梨花节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数万人次观光旅游。
涿州市的婚嫁大体经过:相亲、订亲、登记、择吉、迎娶、回门、单(双)九、住对月、认亲9个阶段。相亲中通常有介绍人和双方父母起作用,如认为大体符合,即可约定日期会晤。订亲几度会晤交谈,双方满意,由介绍人牵头女到男家订婚。男家备酒宴,互赠信物,即作为订婚仪式,双方遵守。订婚日期避开腊月,有“正月不娶,腊月不订”之谚。之后便是去民政部门登记。择吉则是选择男女双方同意的良辰吉日为结婚日期。多选农历三、六、九日或节假日。迎娶前一日,女家将嫁妆送至男家。新婚之夜要由全人(有子、丈夫)铺床放被,新夫妻同吃“子孙饺子、长寿面”,饺子不能煮熟,且问新娘“生不生”答“生”,谐音生育。回门则是婚后第四日(有次日或隔一日)新夫妻同去女家赴宴,分桌,坐上席。单九双九是指婚后第九天(单九)或十八天(双九)女方同族及主要亲戚携礼品去婿家,婿家备酒宴招待。住对月则是婚后一个月要回娘家暂住数日。最后便是认亲,在婚后的第一个夏天,女家同族及亲友备礼品去婿家,此后礼尚往来,成为新的亲戚。
在涿州,看见长辈,必须用“您”字代替你,打招呼的基本格式为“称呼+您好”;出门需要别人帮助,要尊称别人一声“师傅”;吃饭时,小辈儿的座位高度不能高于长辈,长辈没动筷子,小辈也不能吃。过年下饺子不能说饺子破了,要说饺子挣了。吃饭时,一只手拿筷子,一只手要扶碗,桌上的菜,每盘只能夹三筷子;沏茶时,水只能倒七成,用盖碗喝茶要一只手捧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掀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主人不能随意掀开碗盖续水。只有等客人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告诉主人碗里该续水了。
涿州鸟笼制作技艺是指以“涿州马”为代表的匠人群体,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运用宫廷技艺制作鸟笼的传统手艺,该项目流传于涿州市义和庄镇。
涿州蛋雕最早源于民间婚娶、庆寿、生子绘制彩蛋的习俗,经演变后,彩蛋变成了蛋雕。民间艺人将挑选好的各种禽蛋钻孔掏空,运用阴刻、阳刻、线刻、浮雕等诸多技法,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最终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蛋雕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独具匠心的艺术特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之一。
其他文化
涿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涿州街头随处可见三国文化的遗迹。桃园饭店、桃园大街、三义小学、三义宫、张飞庙无不展示着涿州人对先祖的仰慕和对忠义、诚信思想的崇尚。在涿州博物馆内,还收藏着有一座“风雨竹碑”。此碑用竹叶组字成诗,为一首五言诗句“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相传此画是关羽身陷曹营时亲笔绘制。
特产
金丝挂毯古代称“红绣毯”“红线毯”,用真丝和金银线编织而成,绒头长,色泽典雅,已有2000多年历史。涿州市的金丝挂毯产品有丝绒片和丝盘金两种。图案有绘画式、波斯式、东方式等多种。涿州市是丝毯的主要产地,全市城乡能工巧匠六七千人。涿州市金丝挂毯厂生产的挂毯,曾荣获1982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国家“金杯奖”。金丝挂毯的道数有一百二十道、二百道、二百六十道、三百道和三百五十道、四百道等。其中四百道丝绒挂毯被列为国家八件珍品之一,被誉为“稀世国宝”。
涿州贡米是涿州市的特色美食。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宫廷选用涿州“稻地八村”大米为膳米,故有“贡米”之称。涿州种植水稻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涿州时称该地区为“得天独厚盛产水稻的好地方”。
艺术
涿州的文学创作活动源远流长。汉代卢植著有《冀州风土记》。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留下《水经注》不朽名篇。隋唐更是名人辈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卢纶的《长安春望》等至今脍炙人口。
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来,著名作家冯至创作颇丰,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多卷集,著名作品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散文《山水》《东欧杂记》和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等,被鲁迅称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著名画家王恨庚,也曾发表过小说《痴人梦》。当代作家张天民著有长篇小说《创业》被拍成电影,享誉全国。同时著名电影剧本《开国大典》和《武则天》也由其撰写,有已发表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共80多篇。1984年12月后,涿县作家协会和文学工作者协会成员在国内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散文诗、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传记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类作品2000余篇,连续荣获保定地区文学创作集体奖。
新中国成立前,涿州多数艺人以卖艺谋生,在集市、庙会演唱。书目内容,多是封建道德、英雄侠义、借古讽今、荒诞神奇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曲艺事业发展较快。1961年春成立了涿县曲艺队。演唱的形式以相声、西河大鼓、木板大鼓、竹板书、快板书、单弦为主。
曲艺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曲艺作品,发表在国家、省、地三级报刊上。杨善元,1951年从事曲艺创作,到1958年,共编写了西河大鼓、山东快书等200多大小曲艺段子,发表在中央、省、市级报刊上。1959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曲艺集《借花》,1961年又出版了第二本曲艺集《百里挑一》。1984年,杨善元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选入《中国文艺界当代名人大辞典》。
涿州的舞蹈活动主要是民间舞蹈和少儿舞蹈,现代舞开始起步,但只限于舞台演出和舞会表演。民间舞蹈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高跷、狮子、龙灯、旱船等。传统的民间舞蹈,以它特有的表演形式而保存下来,多在节、假日或喜庆日子里组织活动,丰富活跃着城乡人民文化生活。80年代后,各幼儿园及各小学排演儿童舞蹈节目,以现代舞为主。现代舞是受大中城市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处于起步阶段,表演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为模仿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涿州市被列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3项,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9项,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6项。
横岐调源于北方俗曲,因长期流传在涿州横岐村而得名,因村庄自然分落,又分为南横岐、北横岐和西横岐。其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在清代进入了发展的鼎盛阶段。横岐调虽属地方剧种,但善唱以生、净为主的袍带大戏,其中以演唱神话戏居多。唱本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等。2006年,横岐调被河北省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涿州鸟笼制作技艺是指以“涿州马”为代表的匠人群体,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运用宫廷技艺制作鸟笼的传统手艺,该项目流传于涿州市义和庄镇。一张鸟笼,大致分为笼腔、钩子、盖板儿、鸟食罐四大件,行内将这一套叫做“一提溜儿”,笼内根据鸟类的不同还有各种配件。2016年,涿州鸟笼被列入第五批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十不闲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清代乾隆年间在涿州市三城村广泛流传,常以民间花会形式出现,是一种广受民众喜爱的说唱艺术。道光年间与莲花落融合,开始用十不闲演唱小戏,逐渐成为戏曲型十不闲。十不闲的主要道具是一个方形架子,架子上拴有锣、鼓、钹等打击乐器。表演时由一名表演者操作,手打脚踩,可谓手脚不什闲(一齐忙),故名十不闲。2006年6月,十不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涿州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4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包括永济桥、胡良桥、永安寺塔等,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可移动文物2.3万余件,文物精品2000余件。
涿州双塔,位于河北省涿州市老城区东北隅。双塔均为辽代楼阁式八角仿木构砖塔。南北塔相距260米,合称双塔。南塔名智度寺塔,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五级,高44米;北塔即云居寺塔,建于辽重熙六年(1037),六级,高56米。涿州双塔于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十六年(1927年)晋奉大战,南塔遭炮击造成东侧塔体部分残损。1976年唐山大地震,塔顶及东壁坍塌,塔体开裂,又经多年雨水冲刷,破损加剧;云居寺塔也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2001年,由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对双塔进行了保护修复工程。2009年,双塔修复工程告竣。2017年8月,又启动了智度寺塔回廊壁画修复工程。
永济桥位于涿州城北1.5千米处,横跨于拒马河之上,为九孔单路石拱桥,全长约627.65米,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时称拒马河桥。清乾隆时期改名永济,皇帝为该桥题联曰:“十八省通衢冠盖如云斗大一州供亿苦,两千年旧郡河梁落日车停片刻感怀多。”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京广公路桥。1987年107国道扩建后退役。如今只存九孔石拱桥。至于两端牌楼、碑亭、石堤、涵洞早已毁圯湮没。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4月被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AAAA级景区。
金门闸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原为草闸,其作用为引莽牛河之水入永定河,借清刷混。乾隆三年(1738)移建减水石坝于今之位置,其名仍沿用旧称。从乾隆至光绪年间,必数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每次大修工程“费必以巨万计”。金门闸共计十五空,南北长100.6米,建筑占地8335平方米。1937年,改南端两空为铁闸门,作农田浇灌之用。闸北侧有宣统重建碑上记载的防汛公所、闸板房等旧址遗迹。碑房内现保存乾隆题诗碑、乾隆三十八年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同治重修减水石坝碑及宣统重建金门闸碑各一通。2006年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5年1月,涿州市有三义宫景区、永济桥景区、涿州清行宫景区、辽塔文化园景区、京作壹号酒庄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此外涿州市还有永济公园、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等多个旅游景点。2022年,涿州市共接待游客226.81万人次。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8.21亿元。
重要景点
涿州三义宫位于涿州市松林店镇楼桑庙村东北隅,俗称楼桑庙,坐北朝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3.2万平方米。三义宫原为“三义庙”,又称“汉昭烈帝庙”,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桃园三结义而建,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建筑上采用明代传统的三进院落布局,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等。山门正中匾额书“敕建三义宫”,匾额上方有三朵祥云,上面刻一个日字,阴面刻一个月字,暗喻刘、关、张结义精神永昭日月。1993年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三义宫于1996年进行重修,现已成为代表涿州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名胜,唐代文学家“诗豪”刘禹锡,金元之际文坛领袖元好问,明代思想家李贽,清代纪晓岚、顾炎武,以及乾隆皇帝等人,都在此留下了诗词篇章。元好问、紫阳先生以及清代顺天府尹陆应毂等多人在此题诗石刻。。
涿州清行宫,位于涿州市南关街275号药王庙院内东侧。乾隆十六年(公元前1751年),为迎清乾隆帝南巡,改保庆寺为行宫,成为皇帝驻跸之所。行宫总体布局为左、中、右三路。中路为行宫主体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宫门、二门等建筑。左路为太后宫,右路为皇后宫。大部分建筑在1978年拆毁,仅存正殿和假山。1993年7月被评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郦道元故居,位于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郦道元故居重建于1995年,为南向两进院落,仿汉式建筑风格,大门三间,单檐悬山顶。正房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正房内塑郦道元坐像,壁画内容为郦家历代人物。现为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辽塔文化园,总占地面积30亩,内有云居寺塔、智度寺塔、慈贤文化展等,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云居寺塔俗称“北塔”,建于公元1037年,塔6层,高56米,是藏有释迦摩尼顶骨舍利的真身塔,也是佛塔以偶称奇的典型范例;智度寺塔俗称“南塔”,建于公元1031年,塔5层,高44米,内供有佛经是为法身塔。双塔相距约260米,具有鲜明的辽代建筑风格。据说,晴朗的天气,在双塔顶部总能看到几缕青烟,被后人称为“双塔晴烟”。
永济桥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永济桥的保护和展示为中心,与永济园巧妙融合,总占地1035亩,是集文化性、生态性于一体的湿地游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充分展现了涿州历史文化风貌,是涿州新十景之“拒马长虹”。
京作壹号酒庄总占地305亩,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酒庄历史承袭始创于1661年的裕增元烧坊及新中国成立后合并的庆昌永、隆盛号烧锅,并承继裕增元清宫内府供奉酒坊酿作技艺,拥有300余年京酒酿造历史。其基于“府酿”三十六字酒经工艺秘决,并融合现代酿造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低温抑杂醇发酵工艺,是集原粮制曲、原酒酿造、窖藏罐装、技艺传承、酒史文化为一体的酒旅融合的特色酒庄,是涿州新十景之“酒山松醉”。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08年,涿州市被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7年12月,涿州市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
2019年,涿州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1月,涿州市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2020年4月,涿州市被河北省体育局评选为“2019年度体育工作优秀县(市、区)”。
2020年10月,涿州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涿州市入选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河北省文明城市名单。
2020年12月,涿州市入选“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3月,涿州市被授予2020年河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区)。
2021年4月,涿州市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1年5月,涿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12月,涿州市入选拟命名的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县)。
2022年4月,涿州市人民政府获得河北省依法行政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2022年8月,涿州市通过第一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验收。
2022年9月,涿州市被评为河北省洁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