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社会影响
历史作用
第一学历是
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的“第一学历“可以分清区别于工人农民的干部出身,例如一个接受了普通大中专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定是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的人。
负面影响
“第一学历”歧视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我国
高等教育自身发育不良,教育同质化问题突出,高等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课程内容、
评价方式等方面趋同。学历歧视会成为考生择校的风向标,造成高校实力排位上的“
马太效应”,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扩宽进贤之路。
无论是以前的强调学历还是现在的强调“第一学历”,其本质还是对学历的崇拜,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正的人才的脱颖而出。
以高考成绩、录取院校定出身,以第一学历划成分、论贵贱,以第一学历分人优劣,破坏公平竞争、创业就业的环境,林林总总的这些陋识、做法严重挫伤了大多数毕业生对社会的第一认识,严重破坏了创业就业的环境。
对选拔人才设置过多限制(第一学历)不是真正的竞争,是一种自我封闭,堵塞人才成长之路,其危害不可小觑。打破人才身份、学历类别的歧视,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就要大胆起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造福社会。若不以识才的慧眼广开进贤之路,任由歧视在社会中野蛮生长,戕害的必将是国家人才培养的良田。
将第二学历教育文凭一棍打死,挫伤接受继续教育积极性。
历史背景
第一、
第二学历的区分原为
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计划经济背景下普通小学、
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上级是各省市原第一教育局,毕业时颁发的学历是由第一教育局颁发,所以称之为第一学历;
成人高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成人高等学校、成人中等学校等其它继续教育形式则是由各省市第二教育局负责,颁发的学历以及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同时修读
第二专业获得的学历称为
第二学历。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是同一层次的两种类型的学历。
第一学历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的“第一学历“可以分清区别于工人农民的干部出身,例如一个接受了普通大中专教育的
大中专毕业生,一定是有
铁饭碗和
干部身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征。而当前的
社会环境而言,特别是以岗定薪、
企事业单位聘任
制度改革的逐步开展以来,这个干部身份越来越不重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外资企业、
三资企业都强调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而部分国企事业单位强调第一学历,这是由于两者的体制背景不同导致的。
1999年扩招前,中国的大中专教育(本科、
专科、中专)
录取率低、选拔严格,通过者大多智力拔群,都是
精英教育,但1999年起大中专院校尤其是本科连年扩招,使得拥有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教育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常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1999年中国大陆大中专院校扩招后,更无第一学历的说法。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招聘毕业生时看第一学历,损害就业者的公平就业权,容易造成人力资源错配,给用人单位带来潜在损失。建议在现行劳动法律框架下,发挥就业促进法的作用,引导企业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同时由相关部门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案例、指导案例,警示企业重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
第一学历情结
“第一学历”情结产生众多误区,近年部分
用人单位选聘人才将“第一学历”出身作为标准,由此,亦产生诸多错误观念及不平等甚至是歧视现象。人为设置“第一学历”门槛,引发应考者、应聘者的不满、抱怨。
第一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不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岗位需求,而是根据应聘者多年前曾取得的所谓第一学历,对应聘者进行的不
科学评价和不合理筛选。
20世纪60-70年代,
家庭出身像一把政治枷锁,束缚了不少年轻人。近年又有一条新枷锁出现,要求“原始学历”必须如何。如果你第一学历低,即使你后来又进修了,你的专业也很精通,但只要“第一学历”达不到要求,免谈。这不是“家庭出身”这把枷锁在今天的翻版吗?
因
教育体制、高等院校及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存在众多问题,致使“第一学历”情结依旧存在。
客观来讲,我国的
本科教育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很多学生经过了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开始显现出自身的惰性,入学之后,
缺乏自控能力,相当时间耽误在上网、游戏等娱乐活动上,对专业知识不能较好的学习,在考试中存在违纪、作弊,而学校的教育方向也有问题,仍停留在最初的学术上,照本宣科,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手段陈旧,使得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以致于毕业之初在社会上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这个问题在我国的许多高校普遍存在。
由于目前高校连年扩招,
学术水平较低大学的硕士点、博士点的盲目增加,以及上级监管不严,造成证书滥发等诸多原因,学历在不断的贬值之中,这为“第一学历”情结的滋长提供了土壤。
意义有限
学生考入“985”“211”院校,只是中学通识教育的结果,高考分数只能反映高中生在高考选拔中的水平。大专三年、本科四年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
技术能力有了飞跃,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待,不能还用高考录取分数档框定经过三四年甚至五年学习培养的本科生水平。
用人单位不应以高中通识教育的结果来预判、框定以专业技术、就业为导向的大学专业教育的结果。
人都是有
能动性的,其能力也是可以发展变化的。18岁步入大学之后,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和体会,个别用人单位针对第一学历搞歧视,忽视求职者的后期坚持、努力和收获,这样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因为,18岁的一场针对基础教育内容的应试考试,并不能考察出多年之后,一个人是否适应某一个岗位。
部分名校毕业生
高分低能、眼高手低、水土不服普遍存在,名校毕业生并非绝对代表高水平、高能力早就是
社会共识。
重点建设的院校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不过也应当意识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评价机制的丰富化,不同高校之间相互动态竞争,使得考生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优质生源选择院校考量有很多,地域、专业和
个人喜好,以及志愿录取因素,都会涵盖在内。在许多省份,其它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逆袭211甚至985的情况并不鲜见,考研情况亦然。
重点院校
评价体系主要针对的是综合类院校,在评价过程中有诸多因素考量,并非以生源和毕业生质量为唯一标准,一些艺术、医学、法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以及同样有研究生招录资格的研究机构,往往并不在评价体系之内。在这样的情况下,简单地以985、211院校为人才划线,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教育、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也从来没有对高等院校进行过大排队,以网上或民间机构排名进行毕业生质量和岗位适应性判定,很容易造成“相马失之瘦”。
第二学历必要
第二学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日趋频繁,对干部的继续教育十分必要。然而,要求所有的人完全脱岗进行长时间的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太现实,这存在时间与经济、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肘,因而,应当允许干部的进行自学和
半脱产进行学习。但是,学习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获得能得到社会和
国家认可的文凭——这种资格的认定,以证明其水平的提高与能胜任某项工作。
一些学校对普通高等教育“牧羊式”教学,真正学到的知识可能比一个勤奋的自考生少。以“第一学历”为晋职的要求但如获得第二学历教育文凭,其获得的程序公正、确实优秀也晋职。不少人才没经过普通高等教育,但是自学成才
科研素质、工作能力强也不计其数。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如著名的华罗庚先生,自学成才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数学家。
共青团中国人才栋梁工程的罗琳认为,即使本科不是重点院校,但如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研究生学历,说明其在学习能力专业水平方面与其他同学没有差别,不应区别对待。而且社会上很多成功人士“第一学历”也不是很有优势。
综合评价人才
苹果、
Google、
IBM等15 家不需要大学文凭的知名公司,需要的是经验,
苹果公司的
招聘信息反映了这一政策。例如,一个为 Apple Music 开发
iOS 应用程序的
软件工程师职位要求的是“BS/MS EE/CS/CE 或同等的工作经验”。如果你能胜任这份工作,你就能被苹果公司录用。这家科技巨头不在乎你的技能来自哪里,可以是在高等教育机构或通过在职培训。库克讲述了苹果招聘人的标准,学历并不是他们考量的第一要素。苹果有50%的人没有上完大学,苹果更看中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
谷歌和
IBM也是如此。时任谷歌人事部门高级副总裁的
拉兹洛·博克(Laszlo Bock)告诉《
纽约时报》,作为招聘的标准,
考试成绩毫无价值,“对于每一份工作,我们最看重的是通用的
认知能力,而不是智商和学历。”
勤奋努力重要
一个人的
综合能力,后天的勤奋与努力才是重要因素。
青岛港桥吊专家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凭,他刻苦钻研技术,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
集装箱装卸纪录。
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成了世界著名公司老板。不少没有受过
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在全国各项
大考中成为“状元”。一名受过
函授教育的人通过自学在全国
司法考试中成为
惠州市“状元”等。
更多人建议求职者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科研能力强的人在日常工作中肯定都冒尖出来,不用担心被埋没。沦落到“被人挑”的博士,科研实力可能一般般。科研做得好的即使出身差点,也会被人发掘并力推,进而视那些歧视为无物。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叶显发不建议用人单位如此“拘格选人才”,也鼓励求职者不要怨天尤人,尽可能让自己强大起来。“学历只不过是历史,而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才代表未来。有真本事,走到哪里都不愁伯乐。”
成才多种途径
比起普通大学(第一学历)的“零淘汰率”,一门门考的自学考试(
第二学历)就难多了,能拿下自学考试本科文凭的人,其学识并不比一般本科生差。
教育部门强调成才有多种途径,世人不必都盯着高考这座独木桥,但“第一学历”歧视、“原始学历”歧视、“高考定终身”、
查三代仍有发生。
国家承认“
专升本”、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 就该对这些学历一视同仁,不分什么“专科起点”、“高中起点”或是全日制、
非全日制。
法规禁止歧视
根据我国“
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
就业歧视。少数用人单位守法意识不够,侵权成本低;应聘者维权意识不足,维权成本高,进一步纵容了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
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2019年7月要求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监管,对
同等学历不同培养方式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同等就业机会。教育部发布《
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发布“性别、民族、院校、
学习方式(全日制和
非全日制)等歧视性信息”,有关部门对于发布这类歧视性信息,甚至个别以歧视性招聘信息来博取眼球的用人单位,应当有所处理。
2021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广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得将毕业院校、学习经历、学习方式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德能勤绩评人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同用人单位不同岗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能够给予的待遇也不同,这使得招聘标准和考核方式本身就不该一刀切,而应当综合考量。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能成才。党政人才要重在群众认可;企业
经营管理人才要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专业技术人才要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打破人才身份、学历类别的歧视,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就要大胆起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造福社会。
人才的核心在于“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给非
全日制毕业生与全日制毕业生公平竞争的“起点”,能不能胜出,看
具体能力。
重在适应岗位
在招聘过程中选取岗位适应性最强,并在培养和用人过程中使之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比盲目进行“院校崇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更有益处。毕竟,员工
不适应岗位,或者无预警离职给用人单位带来的
综合成本损失,远远大于招聘时综合考核的投入。
学历类别
教育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常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一些人平时所说的第一学历是对
计划经济背景下由各省市原第一教育局颁发的
国民教育序列普通全日制学历的称谓,普通小学、
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上级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毕业时由第一教育局颁发学历。就现阶段教育体制而言,中国(大陆)的学历类别可以划分为:
1.小学、初中,属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高中(随着中国
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高职和
职业大学),属于
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对
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
生产劳动所需的职业、
技能知识和
职业道德的教育。
3.
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师范学校、高等
专科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属于专业教育(专业技术),对受教育者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入学需统招,毕业办理
派遣证(现称
报到证)。
第一层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
第二层次: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是以
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
其中,高等教育又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
成人高等教育(脱产、业余、函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大开放教育、远程
网络教育等。
通过普通高考或高校
自主招生考试进入普通高校本科、普通高校专科、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获得本科、大专、中专(也可通过中考进入)的专业教育第一学历。其他获得方式还有
天才儿童进入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每年保送进大学、普通高校专升本(
国家计划内的
统招本科)。
关于专升本的“第一学历”问题
普通专升本纳入当年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
招生计划,被录取的学生享受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统招四年制本科生同等待遇,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由
本科院校按照教育部[2002]15号文件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即毕业证书注明专科起点,2年制本科)。普通高校专升本按照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来对待。专升本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通过各省普通高校
专升本考试(国家计划内统招):在大学专科三年级学生中通过参加当年毕业学校所在省份统一组织的普通高校
专升本选拔考试,经选拔达到一定要求的优秀专科毕业生接入本科教育,普高专升本相当一种插班的形式(一般插入大学大三进行学习,也有单独编班的)。
2.为解决西部法律人才缺失的问题,现在实行的
政法干警定向考试,基本上是退伍的高中生衔接专科,专科毕业生衔接本科,本科毕业生衔接法律硕士。
3.大学生参加
基层志愿者项目(村官,
三支一扶,
农村教师,
西部志愿者等)在服务期满后,参加
户口所在地或者服役地的教育部门所组织的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但是机会现在基本上只给了退役的士兵(以大学生身份去参军的),政策上说的是单列,但是现在不少地方都没单列,只是优先录取。
国家统招的专升本即选拔优秀专科生到本科学习考试,这类专升本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本科,第一学历为本科。
“专科起点”本科和“高中起点”本科到底有什么不同?只要拿到了
毕业证,就证明已经掌握了本科层次的专业知识。
教育部回应
2014年8月,教育部在答复“我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考上中专军校成为干部,请问我的第一学历是高中还是中专”的提问中回复: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
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2021年9月2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教育部日前针对网友提问“
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参考资料
关于学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