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帖》又名《
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
草书,11行,102字。信中
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中国书法全集》评价《游目帖》“行、草书间杂,笔画遒劲爽利”。
法帖简介
【名称】游目帖
【书体】草书
【时代】东晋
【材质】纸本墨迹
【字数】11行,102字
《游目帖》收录于《
十七帖》、《
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
文物出版社与日本
二玄社合作复原。
法帖内容
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
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大意
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游览观瞻才能意足。可以成行,当请您迎接,如果迟误这一机会,真当以日为岁了。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是与您一起登汶岭峨眉山而还,那才是不朽的盛事。
注解
《蜀都帖》文中“迟此期”的“迟”为“待”之意。与《龙保帖》“甚迟见卿舅”、《瞻近帖》“此喜迟不可言”句同意。王羲之对巴蜀之地一直很向往,曾于公元345年(永和初年)报扬州刺史
殷浩书,说:“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七十帖》中也有“要欲一游目汶领”、“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之句,与“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同意。
书法解析
行气轴线
《游目帖》相比刻本(以上野本为例),字和行轴线都将刻本的动线走势变为稳正和直线化,以第八行“动理耳要欲”五字比较,刻本“理”字右偏旁“里”已向左下倾侧,“耳”字末笔承接其势继续左下出锋,因此“要”字也偏左,“欲”则字势右倾,由此行轴线趋向曲线化,而摹本《游目帖》自“理”字开始,近乎垂直书写。王羲之“转左侧右”的书写节奏丰富性减少,正如王羲之《书论》(传)中所说“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
字势开合
墨迹本字体的开合疏密关系已不如刻本关系大。以第二行“左太冲”三字为例,《蜀都帖》刻本有开有合,“左”字一笔书,第一笔勒笔(横笔)末端上扬,具有隶意,末笔顿向右下方,左下方、右上方布白大开;“太”字下部开,末笔写为长直点,掠笔亦近乎直线,劲峻峭拔,更增加了字势的疏朗关系,“冲”字左开内合,左部首作直线书写,右部首则圆线书写,刚柔兼备。但在墨迹本里“左太冲”三字稳正,“左”字已接近行书写法,开合关系也已改变,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圆势书写,笔意变得包裹内敛,已无刻帖主笔之间近乎三角形的凌厉之势,弱化了刻帖的擒纵、张弛的书写节奏。
妍美矫捷
《游目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收藏题跋
收藏
《游目帖》真迹早佚。《游目帖》摹本明初为
郑济所得,邀方孝孺为其作跋。1402年
靖难之役后,方孝孺被诛十族,郑家为避祸,删去方跋。后郑济之侄郑柏找到原文重跋于后。明末归徐守和所有,并重新装裱。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入清内府后,收入石渠宝笈,刻入《
三希堂法帖》。《游目帖》赐于恭亲王,又再传给恭亲王次子载滢。后流入日本为广岛的安达万藏收藏。1913年,《游目帖》在京都举行的“兰亭会”上展出。1933年,汉学家内藤虎为安达氏书跋。1934年印行“
珂罗版”的复制品。
题跋
王羲之《游目帖》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明代
方孝孺题跋评价:“《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明代徐守和跋:“赞曰:书法至晋,体备前规。专美大成,绝伦于羲。畴能方驾,过钟迈芝。焕若神明,誉重当时。墨为世宝,异代同师。梁唐争购,博访无遗。兵火屡变,造物转移。民间剩迹,尽入宋帷。阁帖胪列,真伪纷披。元章刊误,始证临池。抚兹游目,别有神奇。非廓非填,枯毫脱皮。冷金古纸,松烟凤脂。行草兼挚,八法并施。龙跳虎卧,智果不欺。详考印识,薛氏长宜。绍朋道祖,首尾参差。贞观淳化,古玺在兹。一符半印,世远难窥。绍兴小玺,俨然四垂。宋末元初,流传阿谁?浦江郑氏,世守于斯。嗟予衰朽,何幸得窥?百计巧访,一朝获之。维彼定武,石上画锥。子固霅水,性命是期。况乎真迹,出以天倪。翩翩神采,古香凝眉。精妙既合,心手俱夷。天下至宝,清闭首推。宝晋墨王,品定永持。神倾裹鲊,气压送梨。匣袭逗灵,光怪陆离。卿云景曜,到处是随。”
文物复原
寻访
在1945年毁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王羲之《游目帖》,于2007年7月10日被复制成功,是由
文物出版社与日本
二玄社合作使用数字技术复原古代失传作品。
2006年任文物出版社文物修复复制中心主任的赵力华向日本
二玄社表示了复原《游目帖》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够给予帮助。这个想法得到了二玄社的支持。2007年3月,二玄社找到了1934年安达万藏氏委托京都的小林写真按照原大印刷的黑白色《游目帖》,上有全部
题跋。
方案
复原《游目帖》首要工作是将黑白图像复原成彩色。为此,文物出版社和日本二玄社的专家针对各部分所用的材料以及材料的颜色、质地和年代、墨迹的颜色、各方印章的主人以及印章的颜色、尺寸和装裱形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和对比,提出了复原的方案:
1、在材料方面,确定以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
黄庭坚《寒山子题居士诗》、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元
吴镇《
松泉图》的引首所用的纸张作为乾隆所题引首部分纸色的依据;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远宦帖》、《奉橘、何如、平安帖》作为部分纸色确定的依据;其余部分的纸张、绫子参照与《游目帖》同时代的材料进行复原。
中国
古代书画材料历代变化很大。对此,赵力华举例说:“宋代的绢织得非常密,经线和纬线都是一根,后来的朝代有时候经线一根、纬线两根,或者经线两根、纬线两根,不同的纺织方式,着墨的效果就会不同。”宣纸也有不同,
宣纸是用檀皮和稻草做主要原料,而古代采用的是桑皮、麻皮。唐代的纸薄但结实,明代的纸软如丝绢。
2、在印章方面,确定以存世作品相同人物的相同印章的颜色为准。其他无考的印章以及《游目帖》本幅上的旧印章根据珂罗版的深浅浓淡和时代特点仿照其他古字画上的印章处理。
3、墨迹的色彩问题,《游目帖》本幅部分的墨色参照《远宦帖》、《奉橘、何如、平安帖》的墨色处理。题跋部分的墨色参照传世品处理。
4、在复制用纸方面,文物出版社选择了用古法生产的优质宣纸。为了适用于数字复制的要求,又对纸张进行了加工,增加了纸张的色域空间、表现力和保存性。
5、在装裱方面,采用了清宫的装裱式样。
复原的具体技术工作由文物出版社文物修复复制中心负责,采用了文物出版社开发的数字复制技术。印刷过程中使用了12色印刷。经过了认真细致的努力和多次的调整,至2007年7月10日,复原工作完成。2007年5月16日,文物出版社向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书画鉴定家
傅熹年进行了汇报。傅熹年观看了样品并称赞这是件“起死回生”的工作很有意义。
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
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
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
扬州刺史
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
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
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
王导之侄。曾与
谢安共登
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
张芝,
正书学
钟繇。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
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
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
初月帖》、《
十七帖》,正书以《
黄庭经》、《
乐毅论》最著名。
相关阅读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
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01、
郗司马帖;02、
逸民帖;03、
龙保帖;04、
丝布衣帖;05、
积雪凝寒帖;06、
服食帖;07、
知足下帖;08、
瞻近帖;09、
天鼠膏帖;10、
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
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
盐井帖;15、
远宦帖(
省别帖);16、
都邑帖(
旦夕帖);17、
严君平帖;18、
胡母帖;19、
儿女帖;20、
谯周帖;21、
汉时讲堂帖;22、
诸从帖;23、
成都城池帖;24、
旃罽胡桃帖;25、
药草帖;26、
来禽帖;27、
胡桃帖;28、
清晏帖;29、
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录主要依据收藏于
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
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