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帖》又名《都邑帖》,《
十七帖》丛帖第十六通
尺牍。草书,5行,52字。信中
王羲之谈及
周抚已具备升任州将的
条件,以及对
谢尚辞世的哀伤之情。书法点画拖曳之间,若断若续;字势结体,时草时行。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
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
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
扬州刺史
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
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
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
王导之侄。曾与
谢安共登
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
张芝,
正书学
钟繇。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
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
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
初月帖》、《十七帖》,正书以《
黄庭经》、《
乐毅论》最著名。
《右军书记》著录全文。《旦夕帖》首行有“清和”二字,《
宣和书谱》著录《清和帖》有四本,《旦夕帖》为其中之一。《
淳化阁帖》、《
澄清堂帖》、《鼎帖》、《二王帖》皆收刻。
近来京中情况清静平和,想到您这次出使回来,当已具备升任州将的条件了。桓公闻信后表示欣慰,并期待您尽快地担负起使命来。谢无奕外出继任其兄的职位,数次来信,一切平安没事。谢仁祖过世之后,我日前寻访他的住处,心里有无限的悲酸难以表达。
《旦夕帖》草书中偶尔间杂
行书,甚至
楷书,使书写节奏动静相参。如“州将桓”三字“州”楷体,“将桓”为行书。这种情况在《十七帖》不多见,仅见《
儿女帖》“情至委曲”一例,其中“曲”近乎楷体。在《旦夕帖》中楷体“州”的出现并不突兀,因为上一字草体“时”字右偏旁“寸(繁体楷书书写时为寺)”已将速度减缓,呈现出笔势直化而不相连带的楷体笔意。“州”字点画分明,“将”字已将点画连写,但若连若断,“桓”字速度渐行渐快,后面的“公告”草意甚浓,二字当一字书,几成“著”字。
当然,强行分解王羲之书法的书体稍显多余,但将楷体理解为“缓笔定其形势”的节奏与章法需要,则会给予临习者以书法创作上的启示;也可理解墨迹《
二谢帖》等行书与草书相间作品的章法意义,理解“《十七帖》是称情疾书的尺牍,通篇不假修饰,结构在疾书的情状下随势生发,随即变化。技法与才情,理性于感性,自然地融为一体”(
吴永斌《王羲之尺牍的书法审美》)。
《旦夕帖》中相同的字如“足下”、“使”和“数”字各两处。但相同的字,结体却多有变化,字重复而写法不一。
方国兴《王羲之〈十七帖〉艺术特色》中提到:“如‘足下’的‘足’字,共三十六个,结体却无一雷同。或正或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方或圆,因行而宜,为尽其妍,唐太宗评王羲之的草书云:‘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凝露结,状若断而还连;以翥龙蟠,势如斜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旦夕帖》文中“想足下使还一一”句,《右军书记》为“想足下使还一一”,《淳化阁帖》卷六释“一一”为“具”,以“具”字连属下句。桓公,桓温与
桓冲都有此别称,联系到下文提及的“谢无奕外任”和“仁祖日往”,是在公元356年(晋永和十一年)平定
洛阳的桓温。谢无奕,为谢奕,官至安西将军,
豫州刺史。仁祖,
谢尚之字,
谢鲲之子、谢奕从兄。“谢奕外任”,指谢奕于公元357年(晋升平元年)六月以安西司马迁都督豫司冀并四州军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假节一事。358年八月谢奕卒。谢尚逝于357年五月。
《旦夕帖》文中称谢奕上任后几次致书王羲之,尚无他事;再结合358年三月谢奕受命北伐,以及文中对谢尚辞世的哀伤之情来考证,王羲之《旦夕帖》写于357年(升平元年)下半年。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
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十七帖》目录主要依据收藏于
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
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