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
明朝靖难名臣
黄子澄(1350~1402),本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江西分宜人,明初官员,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第三名(探花),献策削藩,官至太常寺卿靖难之变中被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黄子澄自幼师从欧阳贞学习《易经》,师从周与学学习《尚书》,师从梁寅学习《春秋》。黄子澄有文章与德行,身负盛名。
洪武十七年(1384),由贡生太学学习。
洪武十八年(1385),参加会试,考中第一名(会元)。又参加殿试,考中第三名(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伴读东宫,累官太常寺卿
献策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当时是皇太孙,曾坐于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黄子澄对答:“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七国之乱)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朱允炆肯定了他的进言,每次称他为“黄先生”以示尊重。建文帝即位,命黄子澄兼任翰林学士,与齐泰同时参与国政。建文帝对黄子澄说:“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黄子澄顿首,说:“不敢忘。”于是退朝与齐泰商量,齐泰欲先削燕王朱棣。黄子澄没有同意,说:“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两人商量好后,次日入告建文帝。
周王朱橚不法,建文帝于是命李景隆率兵突袭并逮捕了他,供词牵连湘王、代王。于是废朱橚及岷王朱楩庶人;幽禁代王朱桂大同;囚禁齐王朱榑京师。湘王朱柏自焚而死。朝廷下诏让燕王议周王罪。燕王上书替周王申冤,建文帝览书后,非常悲伤,认为事宜且止。黄子澄与齐泰争辩,建文帝犹豫未决,黄子澄与齐泰退朝后,商量说:“今事势如此,安可不断?”次日,两人又入告建文帝:“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建文帝犹豫说;“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黄子澄对答:“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建文帝说:“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于是作罢。在黄子澄、齐泰的谋划下,建文帝命都督宋忠调边境官军屯守开平(今河北唐山),选取燕王府护卫精壮隶属于宋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王。建文帝复调北平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官军分驻彰德(今河南安阳)、顺德(今河北邢台),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
靖难之变
此时,燕王忧愁又惧怕,以三子皆在京师,假称病重,请求三子归还北平。齐泰欲关押三人,黄子澄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于是遣还三人。不久,燕王起兵,燕王哭泣着发动将吏说:“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建文帝信任黄子澄与齐泰,聚事削藩。两人本是书生,兵事非其所长。耿炳文大败,建文帝召问黄子澄,黄子澄对答:“胜负兵家常事,今天下富胜,兵强食足,区区一隅,岂能当天下。全力聚兵五十万,四面并进,旦夕且成擒”,并推荐曹国公李景隆可当大任,建文帝于是以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而李景隆更加无能为力,连败于郑村坝、白沟河,丧失军队辎重数十万。燕王又击败李景隆于济南城下。建文帝急召李景隆还京,赦免不诛。黄子澄恸哭说:“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祖宗,厉将士”,请求将李景隆正法,建文帝没有采纳。江淮诸将连战连败,黄子澄拊膺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燕军进攻淮上,逼近京城,黄子澄与齐泰同时被贬谪出京,密令募兵。建文帝派遣使者告知燕王黄子澄与齐泰已经被逐,燕王说:“此缓我也,请悉召吴杰平安盛庸师还即巳”。建文帝又派大理寺少卿薛嵓请求罢兵,燕王不答应,兵抵长江。黄子澄微服太湖苏州,与苏州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姚善上言:“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建文帝再次召回黄子澄,黄子澄还没到达京城,金川门失守,京城已经沦陷。黄子澄欲与姚善到海上招募军队,姚善认为不可。黄子澄藏匿到嘉兴人杨任家,密谋举事,为人告发,一起被捕。黄子澄被押送至京城后,明成祖亲自审问。黄子澄辩论不屈,车裂而死。族人无论老幼,皆被斩首,姻族纷纷被罚戍边
文学作品
《闻李景隆败绩纪事》
仗钺曾登大将坛,貂裘远赐朔方寒。出师无律真儿戏,负国全身独汝安。
论将每时悲赵括攘夷何日见齐桓。尚方有剑凭谁借,哭向苍天几堕冠。
轶事典故
黄子澄有一子隐姓埋名,改名田经,遇到大赦,安家湖广咸宁(今属湖北)。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黄表就是黄子澄的后代。
人物评价
明史》:帝王成事,盖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齐(齐泰)、黄(黄子澄)、方(方孝孺)、练(练子宁)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0 08: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