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英文:Tancheng County)为隶属于
山东省临沂市,位于
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南临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新沂市、
连云港市东海县,北半部与临沂市
临沭县、
河东区、
罗庄区、
兰陵县接壤。是山东省南大门、
齐鲁大地与
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2020年,郯城县辖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景区),114个农村社区、11个城市社区,616个村,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2023年末,郯城县总人口1040775人。本县大体上有北中南三种口音。郯城县政府所在地郯城镇系郯国故城旧址,为郯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代表郯城方言。
名称衍变
在夏商时期,该地区被命名为炎地;到了西周时期,它被称为炎国;进入春秋时期后,其名称演变为郯国;秦朝时期设立了郯郡;两汉时期,其名称又变更为东海郡;直至唐朝元和年间,最终定名为郯城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
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为越所灭,其境入越。
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
楚灭越后,其地又归楚。直至
秦统一六国,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行郡县制。境地先属
薛郡后为
东海郡且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
郯郡。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
扬州、泰
州,东濒
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为本县建置盛期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县建置更趋复杂。先是
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东海郡称
东海国,
郯县隶属关系仍旧。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设
彭城(今江苏徐州)。
晋初,复称东海郡,郯县属之。晋惠帝时,又改称东海国。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改郡为州。
开皇初,郯郡废,郯县隶
泗州。
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泗州改称
下邳郡,郯县又隶下邳。
唐,
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
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
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
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省入
临沂县,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
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
五代十国、
宋、
金直至
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年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
明清时期
明代,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
兖州府沂州。下辖政区为4乡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兖州府之沂州划归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郯城县隶
沂州府。其下辖政区,清前期为4乡32社;中后期为4乡45社。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县隶
岱南道,下辖5区48保。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东省由四道改为十一道,郯城县属
琅琊道,辖区依旧。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郯城县直属山东省政府,其辖区改为5区44乡。民国二十七年(1936年),郯城县隶属
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更为7区45乡。翌年,其辖区又为5区45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郯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郯西之马头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与此同时,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鲁南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复为日军侵占。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由于形势变化,县政府撤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马陵办事处(县级政权)建立,隶
滨海专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郯城大捷后,马陵办事处改称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关系未变。同年10月,县政府隶属滨海专署二行署。此间民国三十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1—1944年),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在郯城县东部及西部增置了
临沭、
赵镈(
苍山)二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滨海行署二专署,下辖10区2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郯城县为国民党占领,人民政府政区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党政府政区按民国初年设置,后改为23乡2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8日,郯城县全境解放,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六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隶属
临沂专区公署。1956年1月,
郯城县人民政府改称郯城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2月,又改名为郯城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复名为郯城县人民政府,隶属
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4°22′—34°56′,东经118°05′—118°31′之间。南半部临近
陇海铁路,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半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和临沭、苍山四区县接壤。
气候
郯城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光充足。历年以来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水量867.7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62.4小时;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6℃(2002年7月14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3.4℃(1969年2月5日);全年无霜期204天。灾害性天气种类比较多,主要有暴雨、干旱、雷暴、冰雹、大风、寒潮、大雾、霜冻等。
地质
郯城县地层除东部山丘和西北部零星孤山有基岩出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出露地层从老到新:太古界泰山群、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第四系等。构造主要位于沂沭断裂带内,有四条大的断裂经过辖区:1、昌邑—大店断裂;2安丘—莒县断裂;3、沂水—汤头断裂;4、唐吾—葛沟断裂。构造活动特征:沂沭断裂带处于郯庐断裂带的中段,纵贯山东中部,大致沿沂河、沭河及淮河分布,是山东省最主要的新华夏系断裂带,属深大断裂构造带,沂沭断裂带对山东省中部的构造格局、地貌景观、地层展布、岩浆岩发育、矿产以及地震等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地形地貌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拔最高184米,最低26米。地貌以北部、东北部丘陵,中部山间平原,南部平原三种类型为主。共有大小山头20余个,除东北部的马陵山外,一般都是孤立的小丘,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区面积183.3平方公里,占郯城县总面积的14.1%,主要分布于东部马陵山一带,其次是西北部零星残孤山丘。
水文水利
郯城县的河流属淮河流域
沂河、
沭河、
中运河水系,流向多为自北向南,均为季节性河流,郯城县主要河道45条,全长620.7公里。沂河、沭河纵贯县境,为过境主要河道。苏鲁边界出境河道有老墨河、白马河、沙沟河、浪清河、郯新河、柳沟河、黄墩河、黄泥沟等。基本具备承接客水、排泄内涝的功能。
土壤
郯城县土壤分为5个土类、10个亚类、13个土属、43个土种。棕壤含有微酸到中性,无石灰反应,有明显的发育层次,大部分有淋溶淀积粘化层,具有明显的棕褐色胶膜,伴有锈纹斑或铁锰结核。分为3个亚类、3个土属、10个土种。分布区域为马陵山沿线、李庄镇、沙墩镇东部的低山丘陵。面积259887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8.8%。褐土是典型地带性土壤,共3个亚类、3个土属、9个土种。零星分布于西北部孤山残丘及其周围,共2753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砂姜黑土有3个土属、3个土种。该土壤剖面有明显的发育层次。大部处于河间、岭间的槽形洼地及封闭洼地,面积170374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2.3%。
自然灾害
县内有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台风、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郯城县的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比较充沛集中。汛期易发生洪涝,而春秋又常出现干旱天气。河川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过境水的利用量较小。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富集程度很不均匀。
土地资源
2020年调查,郯城县土地总面积为179.27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40.21万亩,占郯城县土地总面积的78%。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84.9万亩,园地面积15.61万亩。非农用地面积39.06万亩,占郯城县土地总面积的22%。
矿产资源
郯城县地处沂沭断裂带的中段,因其在大地构造上的特殊地位,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层比较齐全,拥有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成就了县内矿种的多样性,矿产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矿产资源种类主要有铁矿、煤、金刚石、重晶石、萤石、地热、矿泉水、陶瓷土、地下水、石灰岩、建筑黄沙、建筑石材等。
铁矿:铁矿主要集中在县境中部郯城镇小埠岭一带,故名“小埠岭铁矿”。矿石皆属自熔性磁铁矿,具有品位高、熔点低、有害成分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
金刚石:为代表矿种之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发现的四颗特大金刚石中,有二颗出自郯城县。一颗是1981年8月在县内金刚石矿所发现,重124.27克拉,在四大钻石中位居第三,取名“陈埠2号”;另一颗是1937年秋天在李庄镇金鸡岭发现,重281.25克拉,为中国钻石之最,比位居第二的“常林钻石”几乎重一倍。
生物资源
郯城县生物资源丰富,除人工栽培植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外,野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有较强的适应性。
动物:截至2010年,县内动物有600余种,主要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和昆虫类。随着人口的增长,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无计划的捕杀,野生动物日渐减少,有的已经绝迹或接近绝迹。
植物:县内植物种类繁多。截至2010年,郯城县高等植物有121科764种,其中野生植物89科660种,栽培植物104种。各类植物中,林木树种中以杨、柳、槐多见,银杏、板栗最具代表性;药材有毛茛等百余种。小麦、水稻、玉米则为县内主要栽培植物。
药材资源
郯城县内中药材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出产中药材300余种,以植物性药材为多,动物性药材和矿物性药材种类不多,产量也较小。
植物性药材:羊蹄(土大黄)、
天门冬、太子参、牛膝、白芷、何首乌、地榆、防风、黄芩、葛根、山药、百部、百合、半夏、香附、茅根、元胡、杜仲、
远志、
枣仁、柏子仁、芫条花、柴胡、丹参、桔梗、苍耳、茵陈、鹅不食草、瓜蒌、菟丝子、紫苏、薏芯仁等。
动物性药材:土元、地龙、金蝎、刺猬皮、
桑螵蛸、蝉蜕、蜂房、夜明砂、蛇蜕、僵蚕等。
矿物性药材:云母、钟乳石、朱砂、代赤者石、
磁石、青蒙石等。
行政区划
1994年11月10日,撤销
杨集乡、
黄山乡,设立
杨集镇、
黄山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高峰头乡、
庙山乡,设立
高峰头镇、
庙山镇。
1996年7月3日,撤销
港上乡、
沙墩乡,设立
港上镇、
沙墩镇(鲁政函民字[1996]32号)。
1997年6月4日,
司家乡更名为清泉乡(鲁政函民字[1997]25号)。
2000年,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12月29日,撤销十里乡、
归义乡,将其并入郯城镇;撤销
大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
红花乡;撤销清泉乡,将其并入
泉源乡;撤销高册乡,将其并入马头镇。即郯城县由11个镇、11个乡调整为11个镇、6个乡:郯城镇(归义乡、十里乡)、马头镇(高册乡)、重坊镇、李庄镇、
褚墩镇、杨集镇、高峰头镇、
庙山镇、黄山镇、港上镇、沙墩镇、胜利乡、新村乡、花园乡、红花乡(大尚庄乡)、泉源乡(清泉乡)、归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11年3月,原辖褚墩镇、
黄山镇划归临沂市罗庄区管辖;8月,撤销
李庄镇、
沙墩镇,合并成立新的李庄镇;撤销
新村乡,设立
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2020年7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复,现撤销郯城县花园乡、泉源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花园镇、泉源镇,镇政府驻原乡政府驻地。
经过乡镇整改合并后,郯城县辖1个街道(
郯城街道)11个镇(
马头镇、李庄镇、
重坊镇、
杨集镇、庙山镇、
港上镇、
胜利镇、
高峰头镇、
红花镇、花园镇、泉源镇)1个乡(
归昌乡)2个开发区(
郯城经济开发区、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截止2024年9月,郯城县辖1个街道(郯城街道),11个镇(马头镇、李庄镇、重坊镇、杨集镇、庙山镇、高峰头镇、港上镇、红花镇、胜利镇、花园镇、泉源镇),1个乡(归昌乡)。县政府驻郯城街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1959年,郯城县总人口即达47.93万人;1969年,郯城县总人口为63.16万人;1979年,郯城县总人口增至74.86万人;1989年,郯城县总人更达85.09万人;1999年,郯城县总人口已达96.45万人。建国50年,本县净增人口55.09万人,净增率达136.5%。此人口数字为建国前186年间所增人口的16.8倍。若以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数字338770人计算,郯城县1953—1999年46年间,即净增人口57.58万,净增率148.1%,更为建国前186年间所增人口的17.2倍。
2010年,郯城县总人口92万人。2011年,郯城县总人口92.7万人。人口分布密度:从空间分布看,与山河相间之地貌特点一致,呈随山河走向疏密分布之特点。马陵山绵延东境南北60余公里,约占郯城县总面积12%,此山区为县内人口密度最小地区,沂沭河川流县地腹心40~60公里不等,其干流两岸1公里之内为县人口最为稠密区,山河之间或两河之间涝洼地区,其人口密度介于二者之间。从性别构成比来看,郯城县男女性别比为106.19:100。
2012年年末,郯城县总户数25.9万户,总人口94.1万人,非农业人口23.3万人,男性48.5万人,女性45.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4:100。出生人口9733人,其中男性5328人,女性44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1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郯城县常住人口为885156人。
2020年年末,郯城县总户数31.47万户,总人口104.54万人,城镇人口30.85万人,农村人口73.69万人;男性54.34万人,女性50.2万人,男女性别110:100。出生人口13202人,其中,男性6918人,女性62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03‰。
2023年末,郯城县总人口1040775人,其中城镇人口350028人,乡村人口690747人;男性541810人,女性498965人。本年度新出生人口7411人,比去年减少542人;死亡人口5929人。
民族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汉族548233人,占总人口的99.52%;回族2648人,占0.48%;其它有壮族6人,朝鲜族4人,满族2人,哈尼族1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汉族764884人,占总人口的99.54%,比1964年普查增长39.40%,年均增长1.86%;回族3481人,占0.45%,比上次普查增加31.46%,年均增长1.53%;其它民族为满族13人、壮族5人、朝鲜族4人、蒙古族1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郯城县有17个民族。其中汉族871079人,占99.52%;比1982年普查增长13.88%;回族4094人,占0.46%,比1982年普查增长16%;其它民族为蒙古族7人,朝鲜族3人、苗族11人、藏族2人、彝族10人、壮族7人、
布依族4人、满族22人,侗族1人、瑶族2人,白族2人,哈尼族3人,傣族1人,
傈僳族1人,土族1人。
2011年,郯城县汉族占99.54%;回族占0.45%;其它民族为满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郯城县有31个民族。其中汉族879487人,占99.36%;回族4651人,占0.53%;其它民族为彝族184人、苗族119人、蒙古族108人、哈尼族86人、佤族74人、满族69人、土家族51人、傈僳族50人、布依族40人、壮族38人、傣族30人、藏族28人、侗族22人、拉祜族19人、朝鲜族18人、德昂族15人、维吾尔族11人、白族11人、瑶族7人、黎族7人、仡佬族6人、仫佬族2人、布朗族2人,畲族、水族、怒族、普米族、基诺族、哈萨克族均为1人。
语言
属北方话,据调查,本县大体上有北中南三种口音。语音有明显差异,词汇也有细微的差别,语法方面基本一致。郯城县政府所在地郯城镇系郯国故城旧址,为郯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代表郯城方言。
宗教信仰
县内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1949年后,道教、佛教已基本不再活动。“文化大革命”后,基督教发展迅速,信教群众增至14000人。
经济
综述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是银杏、板栗、琅琊草、葱蒜姜椒等优质基地。郯城县为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县内定植银杏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郯城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行业的生产体系。
2010年,郯城县生产总值达到190.4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3%,其中一产增加值23.9亿元,增长3.6%;二产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3%;三产增加值74.7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2.2:48.6:3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70.5亿元,增长25.05%,实现增加值82.8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8亿元,增长24.6%;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5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8元,增长14.9%。
2012年,郯城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84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11.5%。其中,一产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4.3%;二产增加值100.74亿元,增长9.5%;三产增加值90.58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0.9:46.9:42.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2亿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4亿元,增长22.8%;地方财政收入6.39亿元,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6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69元,增长13.85%。
2020年,郯城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0.94亿元,增长3.1%。
2023年,郯城县地区生产总值41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9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248.6亿元,同比增长6.6%。三次产业比例为10.4:29.1:60.5。
第一产业
2005年,郯城县粮食总产61.92万吨,增长23.5%,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增银杏绿化覆盖面积6万亩、杞柳5000亩、琅琊草2000亩,无公害蔬菜12万亩。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23家,农业龙头企业248家,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12家。各项支农政策全面落实。降低农业税2个百分点,农民减负2437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1526万元。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发放贴息贷款1.46亿元,扶持致富项目7.4万个。
2012年,郯城县粮食总产量76.1万吨,单产515.5公斤,第8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年畜牧业发展良好,猪存栏35.8万头,出栏51.5万头,肉类产量达到5万吨。
2020年,郯城县粮食播种面积141.13万亩,粮食总产量72.2万吨,单产511.6公斤。新增银杏绿化覆盖面积6万亩、杞柳5000亩、琅琊草2000亩,“三品一标”农产品面积15万亩。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已发展各类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979家、家庭农场542家,农业龙头企业39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39家。各项支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粮食直补资金8760.27万元,小麦统一供种补助资金5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522.353万元。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发放贴息贷款1.46亿元,扶持致富项目7.4万个。畜牧业发展良好,2020年生猪存栏12.16万头,出栏23.59万头,肉蛋奶总产达11.14万吨。
2023年,郯城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0.5亿元,增长5.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1.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73.2万吨;其中夏粮(主要是小麦)播种面积67.9万亩,总产量32.2万吨,单产474.5公斤;秋粮种植73.7万亩,总产量40.9万吨,单产555.2公斤;其中稻谷总产量20.5万吨,单产638.6公斤;玉米总产量19.9万吨,单产504.4公斤。豆类总产量3493.5吨,单产186.3公斤。薯类产量1786.7吨,单产620公斤。全县蔬菜播种面积为17.16万亩,总产量为68.9万吨,同比增长3.1%。瓜果类全年播种面积为4.3万亩,总产量比去年同期上涨4.4%。全年生猪存、出栏分别为13.7万头和31.2万头,比去年分别增长-20.9%、7.05%,猪肉产量达到2.6万吨,比去年增长9.3%。牛存栏1.19万头,其中肉牛1.13万头,出栏1.67万头,肉产量0.37万吨,牛奶产量0.17万吨。家禽存栏量是603.03万只,出栏量2205.06万只,禽蛋产量3万吨。
第二产业
200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3亿元、增长71.7%;利税11.49亿元、增长82.52%;税收2.8亿元、增长36%;完成工业总投入26.7亿元,新上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126个,其中过亿元的7个;有5家企业实现税收过千万元,其中恒通化工1.53亿元;郯城县工业产值利税率达12.7%,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降低6.2个百分点。累计投入744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50万元。新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达到24.8%,提高了13个百分点。郯城县新增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3个、总数达到8个,有60家企业通过山东省QS质量安全认证,2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德兴食品公司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顺利完成了县纸板厂、黄山煤矿改制工作。
2012年,郯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44家,亏损企业2家。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增长19.1%,其中轻工业173家,实现产值245.3亿元,增长18.6%;重工业71家,实现产值131.2亿元,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2亿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工业耗电量13.33亿千瓦时,增长27.8%。高新企业比重上升,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8.1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生产总值比重23.37%,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新凯电子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仁和制药、博士乐液压被评为临沂市企业技术中心。2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家为国有,145家为股份合作经济,14家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它经济成分为82家。民营工业企业产值367.6亿元,增长19.2%。三大主导产业全年实现产值280.7亿元,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5%。全年新建55个招商项目中有45个属于三大主导产业。郯城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17家,亏损企业2家,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15家,签订合同额6.86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营业利润6960万元。全年建筑行业平均从业人员202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11人,持证上岗人员987人。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2.7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25家,分别同比增长14.6%、13.6%,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39.18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税收4.92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县工业企业累计用电量23.68亿度,居全市第五位。2020年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实现产值38.39亿元,税收2.56亿元,与2015年相比产值增长92%,税收增长97%。全县主导产业中传统产业食品和新兴产业电子信息2大产业保持高速正增长,2020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76.7%、40%,税收分别同比增长125%、80%;化工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税收同比增长13.8%。
2023年,郯城县1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产值296.7亿元,累计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工业用电量29.8亿千瓦时,增长9.1%。从主导产业来看,绿色化工产值下降8.96%,农业食品增长42.6%,电子信息增长13.68%,医药产业增长16.45%;建材家居下降1.3%。
第三产业
2005年,郯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6亿元,增长17.5%。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发展。教育、旅游、住房、计算机等消费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新建一批专业市场和超市,福隆购物中心等市场相继建成营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实现新的突破。全年实际到位县外资金22亿元,引进过亿元项目7个,过千万元项目35个,顺亿高尔夫球制品、山东金星啤酒、天郯花生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22万美元、增长46%;进出口总额6332万美元、增长14%;加工贸易完成570万美元、增长88%。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家,新增外贸经营权企业21家,外经贸企业总数达到93家。
2012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企业实现77.7亿元,增长18%。按行业划分,批发行业实现销售额87.9亿元,下降15.03%;零售行业实现销售额69.3亿元,增长19.25%;住宿行业实现销售额0.84亿元,增长17.2%;餐饮行业实现销售额9.8亿元,增长20.3%。城市市场实现批发零售额65亿元,增长14.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9亿元,增长14.6%。按经济成分划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5.1亿元,增长15.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销售收入73.7亿元,增长14.7%。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增长速度较快,达到64%,远远快于食品、衣着等温饱型消费支出的增长;全年小型汽车新挂牌8301辆,比2011年增长近2000辆。
2020年,郯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亿元。按行业划分,批发行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增长6.6%;零售行业实现增加值33.5亿元,增长4.2%;住宿行业实现增加值0.35亿元,下降43.1%;餐饮行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下降1.7%。山东丝路云互联网产业园、牧原现代农业、合创宏新材料、白羽肉鸡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88万美元;进出口总额82.54亿元。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新增外贸经营权企业103家,外经贸企业总数达到166家。
2023年,郯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5亿元,同比增长10.6%。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2%,限额以上零售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7.6%,限额以上餐饮业行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1%,限额以上住宿业行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7%。全县网上店铺11064家,全年实现网络销售额23.6亿元,增长48.8%。
2023年,郯城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9亿元,增长4.4%。其中教育支出15.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亿元。
2023年,郯城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24.3亿元,较年初增加49.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456.4亿元,较年初增加45.1亿元。贷款余额392.4亿元,较年初增加45.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郯城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增长44.8%。工业总投入26.7亿元亿元,新上和技改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126个,其中过亿元的7个。2004年确定的工业重点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县啤酒厂由河南金星集团成功重组,总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规模。
2012年,郯城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266个,完成投资额104.3亿元;房地产完成投资额4.8亿元,合计109.4亿元,同比增长22.8%。按行业构成划分:一产项目8个,完成投资额1.75亿元;二产项目144个,完成投资额65.6亿元;三产项目114个,完成投资额41.85亿元,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4.8亿元。房地产企业投资完成4.8亿元,同比减少3.3%。销售面积为2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为9.2亿元,每平方均价3283元,同比分别增长29.1%、61.4%、25%。
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保持快速增长,117个项目全部开工,亿鹏新材料、润岩新材料、旺侬禽业等38个项目竣工投产。1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4亿元;55个工业技改项目,投资额增长41.8%;民间投资增长10.1%、占比69.7%,四新投资占比54.4%;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7.9%。
2023年,郯城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1个,其中产业项目22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40个,全年投资增速6%。85个工业技改投资项目,投资增速20.9%;民间投资增长增速16.0%,占比76.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项目57个,增长116.3%,占全部投资比重25.4%;建安工程投资增速8.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4%。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1年,郯城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0处,其中小学162处,初中25处,普通高中4处,职业学校5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3处,县教师进修学校1处,在校中小学生93869人,在职教职工8742人。
2012年,全县在校学生(不包括幼儿园)9.3万人,教职工(不包括幼教)8828人,进修学校教职工59人,聋哑学校教职工52人;全县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包括部分私立)在园幼儿数29685人,幼教职工2286人。2012年高考本科进线3450人,进线率67.17%,比2011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一榜本科进线2390人,重点进线700人。全市文科、理科、艺体类第一名均在郯城县,5名学生分别被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和
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录取。
截至2020年,郯城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8所,其中公办小学144所,初中19所,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9所,各类幼儿园409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145887人,普通中小学教职工9079人,中职学校教职工340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43人;全县各类幼儿园在园幼儿数45640人。2019年临沂市中考最高分出自郯城县,2020年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在临沂市上游水平,600分以上984人。2020年高考一本进线人数1968人,较上年增加421人,3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职教高考考生专科以上过关率达100%。
2023年,郯城县基础教育校园503所,其中幼儿园336所,小学137所,初中23所,高中6所,特殊教育1所。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13444人,专职教师12576人;在校学生人数181405人,学前教育阶段30964人,小学阶段85733人,初中阶段47209人,高中阶段17230人。中等职业高中学校2所,在校学生11847人,教职工665人,专职教师639人。
高校:郯城电大、郯城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郯城一中、郯城二中、美澳学校、郯城三中、郯城四中、郯城五中、县实验中学、县育才中学、县育新中学、县博雅学校、郯城街道小埠岭中学、马头镇初级中学、李庄镇沙墩中学、重坊镇初级中学、杨集镇初级中学、庙山镇初级中学、高峰头镇初级中学、港上镇初级中学、胜利镇初级中学、红花镇初级中学、泉源镇初级中学、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初级中学、花园镇初级中学
小学:县实验一小、县实验二小、县实验三小、县实验四小、县实验五小、县实验六小、郯城街道十里小学、郯城街道归义小学、马头镇中心小学、马头镇高册小学、李庄镇中心小学、李庄镇沙墩小学、重坊镇中心小学、杨集镇中心小学、庙山镇中心小学、高峰头镇中心小学、港上镇中心小学、胜利镇中心小学、红花镇中心小学、红花镇大尚庄小学、泉源镇中心小学、马陵山景区清泉小学、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花园镇中心小学、归昌乡中心小学
学前教育: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县第三实验幼儿园、郯城街道中心幼儿园、马头镇中心幼儿园、马头镇高册幼儿园、李庄镇中心幼儿园、李庄镇沙墩幼儿园、重坊镇中心幼儿园、杨集镇中心幼儿园、庙山镇中心幼儿园、高峰头镇中心幼儿园、港上镇中心幼儿园、胜利镇中心幼儿园、红花镇中心幼儿园、红花镇大尚庄幼儿园、泉源镇中心幼儿园、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中心幼儿园、花园镇中心幼儿园、归昌乡中心幼儿园
特殊教育:郯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
民办教育:英才职专(中等职业学校)、大唐学府、马陵学堂、未名中学、银河中学、永正小学、清华园小学、江山国际学校、爱丽丝中英文学校
医疗
截至2005年,郯城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2处,其中县级医院3处(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卫生防疫机构3处(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站),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21处,私立医院5处(宽仁医院、新汪医院、现代医院、新华医院、博爱医院),从业人员82人,实有病床100张。厂矿学校卫生室20处,从业人员67人。
2012年,郯城县全县参加新农合人数75.60万人,行政村覆盖率100%,参合率100%,住院报销比例70%-95%,报销封顶线由2011年的8万元提高到12万元。全县公立医院26个,其中县直医院6个,乡镇医院20个。县直医院在岗职工1334人,其中执业医师405人,注册护士552人,实有床位886张;乡镇医院在岗职工762人,其中医师155人,护士155人,实有床位697张;民营医院14个,在岗职工430人,其中医师97人,护士124人,实有床位268张。
2020年,郯城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549处,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处,县第一人民医院为三级乙等医疗机构、县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9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处,民营医疗机构16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2381人,其中执业医师669人,注册护士1181人,实有床位1505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职工953人,其中医师238人,护士270人,实有床位946张;民营医疗机构16家,在岗职工1148人,其中医师290人,护士599人,实有床位749张。
2023年,郯城县医疗卫生机构607处,其中医院20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84处,妇幼保健院1处,专科疾病防治院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全县卫生床位3893人,从业人员6023人,其中执业医师2047人,注册护士1924人,药师196人,技师296人。
科技
到1999年底,郯城县各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共28526人,其中高级职称者566人,中级职称者4997人,初级职称者22963人。郯城县农村各级、各类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达813个,其中乡级126个,村级652个,占郯城县871个行政村的75.2%。从业人员5852人。1991年10月,成立了“郯城县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由科委主管其业务。是年,对郯城县所有技术贸易机构进行排查、摸底,凡不符合条件者取消其经营活动。对技术水平、办公场所、资金额度等达到标准的35家,颁发“技贸许可证”,予以认定。同时,积极引导、培植新发展技贸机构15家。至1993年底,郯城县有技贸机构52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年交易额307.5万元。至1999年底,郯城县有技贸机构80家,其中全民47家、集体16家、个体17家,从业人员达1100人。
截至2020年底,郯城县高新技术企业30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9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众创空间1家、科技孵化器2家。近五年来,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20余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争取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05年,县城有文化馆歌舞厅一处,图书馆一处,藏书量达7.5万册,县城中心影剧院一处,可容纳观众750人,民办娱乐场所一座。乡镇有文化站17个,乡镇文化中心11处,农村文化室780个,乡镇电影队17个,郯城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古墓遗址保护点105处。郯城县有调频电视发射台1座300瓦,其中乡镇2座各20瓦,乡镇有17处广播站,有线电视台1座。200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省科普工作示范县”“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
截至2020年,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各一处,县文体中心、文化中心各一处,大型文化广场6处。设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5处,设置率达到100%,乡镇电影队27个。郯城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未定级文物104处,共163处。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省级文化消费示范县”“山东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
城建
2005年,全年县城建设总投资近6亿元,拆迁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面积49万平方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郯东路、人民路和建设路综合改造、古城路东段建设、城区道路亮化、排水系统治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全年共硬化道路37.1万平方米,铺设管网4.2万米;新增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2015杆、总数达到3020杆。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成立永安出租车公司,改善了城区客运秩序。在村镇建设方面,累计投入2.3亿元,突出抓好绿化、美化、净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城镇辐射带动能力。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城市”。
2020年,对城区重点地段198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化进行深度养护,完成3处市民游园的建设,综合改造建设路西段、团结路西段景观工程,补植各类绿化2万多平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218.05公顷,各类绿地面积102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02.7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6.49%、38.93%、15.08㎡。在路灯维护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城区、经开区路灯重新编制路灯标识,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城区共有各类路灯10756杆、18201盏,城市亮灯率及设施完好率达99%以上。城区新增保洁面积21万平方米,总保洁面积共计547万平方米。
交通
综述
郯城县位于临沂、徐州、连云港三个空港之间,距连云港、日照港均在100公里左右,到临沂、枣庄、徐州高铁站均在1个半小时左右,京沪高铁二线也在郯城设站,京沪高速、岚罗高速、205国道、310国道及胶新铁路贯穿全境。2020年,为适应郯城县总体发展要求,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郯城县综合交通体系,特编制本规划。将建设成为鲁东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民航相互衔接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铁路
郯城站:建于2002年,是胶新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中国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东环路,邮政编码:276100。隶属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现为三等站。
郯城西站:位于郯城县西南规划区外2km,为京沪二通道潍坊至宿迁段高速铁路上的一个站点。
公路
距
京沪高速公路郯城出口3公里、距
310国道(连云港到霍尔果斯)10公里、距
205国道(山海关到广州)2公里。
机场
郯城至
临沂机场、连云港机场各50公里,距徐州机场110公里。
港口
距
连云港港、
日照港各100公里,
青岛港300公里。
公共交通
1路:胜利—天宇门业
胜利镇政府—
沂河大桥—爱国村—高炉村—开发区管委—恒通化工—大圩沟—恒通化工北门—利民小区—欧美学校—新医院—尚城嘉园—官路口—汽车站—巡警大队—林业局—美澳学校—
郯子公园—邮政局—银都广场—交通局—皇亭阁—
郯城二中—新荣建材—农业局—锦绣嘉园—四方家居—远通汽贸—运管处—舜杰站—博士乐—天宇门业
2路:沭河桥—马头
沭河桥—东城社区—政务大厅南门—政务大厅西门—新实验中学南门—葛庄—文体中心—移动公司—县政府—电视台—中国人寿—银都广场—三联家电—新国美—人民广场—宇大步行街—卫生局—龙泉新村—贵都大酒店—国际商贸城—工业路—鲁南纸业—
恒通化工—第二运输公司—开发区—高圩子—崔庄—刘楼—马头中学—仿古街—交警三中队—振兴桥—南门口—南新庄—马头交管所—沂河管理站—京沪高速出口
7路:东方御景—英庄
东方御景—东城社区北—政务大厅—新实验中学—
国家电网—
公安局—
国税局—街道办—檀都北门—天泽华府—汽车站—巡警大队—交警大队—
中国银行—
林业局—美澳学校—
郯子公园—
邮政局—商业广场—
交通局—皇亭阁—郯城二中—新荣建材—种子公司—皇亭华府—废旧钢材市场—路灯所—
环卫所—吴庄东站—吴庄站—大唐学府—英庄
4路:汽车站—橡胶坝—汽车站(环线)
汽车站—官路口—商城嘉园—新医院—北老城—
郯城一中—职教中心—北关小区—万客隆超市—婚姻登记处—老医院—中央商城—民政局东—
建设银行—建设局—人社局—丽景华都—
粮食局—
家和超市—盐业公司—富民小区—花苑小区—东关小区—
国土局—
银杏庄园—
火车站—龙门前—前龙门—后龙门—滨河橡胶坝—游乐园—沭河大桥—新教育体育局—国家电网—公安局—
国税局—街道办—檀都北门—天泽华府—
汽车站6路:汽车站—人民广场—汽车站(环线)
汽车站—巡警大队—墨泉小区—檀都小区—后八庙—新美澳—新源供热—移动公司—县政府—清真楼—电视台—
中国人寿—
临商银行—银都广场—商业广场—园中园—
福隆超市—人民广场—宇大步行街—老医院—婚姻登记处—万客隆超市—北关小区—职教中心—
郯城一中—北老城—新医院—商城嘉园—官路口—汽车站
10路:汽车站—郯城街道中学—汽车站(环线)
汽车站—天泽华府—
检察院—财政局—
公安局—武装部—移动公司—
国土局—东关小区—花苑小区—富民小区—盐业公司—
家和超市—
粮食局—丽景华都—郯城街道中学—恒通汽贸—恒通化工南门—鲁南纸业—农商银行—郁顶新村—新医院—汽车站
人文
综述
郯城县夏商时期称炎地,西周称炎国,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秦朝设郯郡,两汉时改称东海郡,唐朝元和年间改称郯城县。是“春秋三圣”之一郯国国君郯子的故里,“孔子师郯子”、“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被传为千秋佳话。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鲁南五大调、柳琴戏、木旋玩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郯国故城遗址),中国结、木旋玩具等文化产品闻名全国。
饮食
产于马陵山的深山密林中。这里谷深林茂,风景秀丽。矿泉水从古清泉寺附近红色岩石的裂隙中涌出,清彻透明,口味甘冽。属低矿化度重碳酸钙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可与
崂山矿泉水媲美,可作为瓶装矿泉水和配制饮料用水进行长期稳定的开发。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
小米煎饼、高粱煎饼、
地瓜煎饼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烙好的煎饼薄如纸,折叠成卷,即可食用。经过晾干,叠成长方,可存放半月到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
银杏俗称白果,在郯城栽培历史悠久,是
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据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编纂的县志中,银杏被列为重要特产载入“果之属”,在《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里也有记载。
吊炉烤牌,因制作时用吊炉烘烤,故而得名。它两面焦黄,正面撒满芝麻,香味四溢,酥脆可口,配其油盐、花椒、葱花等佐料。
糁,又名“肉粥”,其主要原料是母鸡肉和麦米、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佐料,工艺精细复杂,是山东临沂一带的一种传统名吃。《
说苑·杂言》中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
辣疙瘩、硕头菜、雪里红、萝卜缨或者萝卜、地瓜和洋姜等入缸内腌制,菜盐比为10:1,加足水,漫过菜即可。过完阴历正月即可捞出晾晒至干,俗称挂卤。这时将缸内菜汁滤出去渣,入锅内煮开杀菌盛出。大锅内底部反扣一大瓷盘,后放花生米或黄豆适量,再把干咸菜摆放其上,后把菜汁倒入,如不够,可加凉开水。大火煮开小火煳,经一昼夜煳制,就煳出又黑又香的黑咸菜来了。将其装入洗尽晾干的罐盆内,倒入熟油封顶,用盖子或塑料布扎紧封存。食用时,勿用手拿,不可沾生水,以防发霉长毛,可用干净筷子夹出即可。
盐豆子
盐豆,俗称“老盐豆”有叫“臭盐豆”,在超市有售名曰梅花豆。是鲁南地区每家每户,在冬闲时,用自家地里收获的黄豆,腌制出辣嫩可口的小菜。
高桩馍馍是马头镇的又一小吃。它质白面软,很有筋骨,从外面揭开一层皮,可连续不断一直揭到里心。吃到嘴里松软筋道,甜度适中,只有鸡蛋粗细,高约15公分左右,故得此名。
最主要口味和特点:蔬菜原汁原味,清香四溢。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食用。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含磷脂是一种天然营养活性剂,是聪明大脑的重要物质。磷脂还可增加。主要材料构成:当地产黄豆、花生米,以及当地出产的山野菜、蔬菜等。豆沫的制作方法:先将豆子和花生米碾成粉或糁子,或磨成糊。具体地说,就是添水烧开,然后将洗净切好的菜放入锅中,再捞出滤水放在一边。然后将豆沫糊或糁子糊添水烧开至滚沸,然后再放入准备好的菜,放少许盐,根据个人口味而定。根据要求,可以制作成稠的,用筷子叨食;也可制作成稀的,用小勺舀着吃。
凉粉,汉族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制作方法:将绿豆粉泡好搅成糊状,水烧至将开,加入白矾并倒入已备好的绿豆糊,放凉即成。白色透明、呈水晶状。调以酱油、醋、芥末而食。
油茶是临沂人民的传统小吃,宋朝末年油茶从西部回族传到沂州之地,为半流汁食品,宜早食。马头供销食品厂生产的油茶质量上乘。制法:面粉炒熟呈浅黄色,花生仁、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炒酥碾碎,葱姜切丝用花生油炸酥;炒面加葱姜丝、花生油、香油搓匀再下其它各料拌匀即成。食法:油茶放碗,加入白糖,沸水冲拌成稠粥状即成。
韭花又名韭菜花,是秋天里韭白上生出的白色花簇,多在欲开未开时采摘,磨碎后腌制成酱食用,农家多称之为“韭菜花”。
韭花的制作方法大都是磨碎成酱状,磨制过程中加辣椒似乎也是古法,元人耶律楚材《
鹿尾》诗道;“韭菜酷辣同葱薤,芥屑差辛类桂姜。”不加辣椒似乎不会“酷辣”。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综述
郯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4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处。全县旅游资源依托古郯文化旅游区、沂河银杏景观带、马陵山风光带呈“一区两带”分布。郯城旅游资源丰富
重要景点
著名人物
后苍:(生卒年不详)字近君,东海郯人。西汉宣帝时博士,官至少府。著名经学家。
于定国:(前111—前40)字曼倩,西汉时东海郡郯人。汉宣帝时丞相,封平西侯。
王朗:(153—228)字
景兴。三国时期魏国大臣。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政治家,历官衡阳内史、御史中丞等。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著有《
鲍参军集》。
徐陵:(507—583)字孝穆,南北朝时期梁陈间著名文学家。
张景华:(1482—1555)字时美,号白溪,明山东郯人。
刘之言:(1906—1933)马头镇人,鲁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1933年在“
苍山暴动”中牺牲。
彭艳:王卸村人;现为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海洋智能无人系统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上海智能无人艇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浩月:中文网络知名写手,资深文化评论人,代表作《爱如病毒,喜欢潜伏》。
魏建玲:笔名灵子。现任《国际商报·财富周刊》主编、商务金融网总编辑。主要著作:《沂蒙情思》《影响我的60访谈》。
江文湛:
郯城镇人;擅长中国画。现为
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
张金兰:
花园乡三捷庄人;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协会会员。
刘原生:郯城镇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振亚:
归昌乡人;现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
宋法棠:花园乡宋窑村人;原山东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原黑龙江省省长、省委书记。
张玉台:马头镇大圩沟村人;现任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孔祥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徐成光:男,汉族,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
于永生,男,汉族,1967年10月生。现任山东省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2021年12月,入选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