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关,位于
偏关县黄河边,与
宁武关、
雁门关合称“三关”。偏头关东连
丫角山,西濒黄河,因东仰西伏,故名偏头。现存关城为明
洪武十三年(1380年)所建,
明宣德、
天顺、
弘治元年、嘉靖六年、
隆庆年间均有修建。
概况
偏头关,位于
偏关县黄河边,与
宁武关、
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
赵武灵王略中山破
林胡,取其地置
儋林郡”。偏关秦汉属
雁门,隋属
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
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
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
瓮城。城高10米处砌砖石,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
土墙,东部城墙已毁。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崇山峻岭的
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堡城22座,有桦林堡、
老牛湾堡、草垛山堡、
老营堡等。这些堡城的
边墙现多仅存
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
发展历史
历史沿革
偏关县在汉、唐的时候还不出名,也没有设县治,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北汉末代皇帝
刘钧于
天会元年(957年)置偏头砦;
北宋时这里成为与
西夏交兵的国防前线,因驻扎重兵,地位一度非常高;辽置宁边州;金时仍用该称呼;元代时候州、县俱废,改偏头砦为偏头关,明
洪武年间始筑关城,明成化年间设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上升为路城,万历年间又大规模建设此城,称为“九塞屏藩”;清雍正年间改偏关为县,属
宁武府,又名通边关;1940年解放。偏关与
宁武关、
雁门关,合称
外三关。此三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
偏关的故事涉及到了
明武宗。明
武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皇帝,具体就不展开说了,这里只说他喜欢打仗,可是明朝是历代以来把
儒教礼数等传统思想贯彻得最彻底的一个王朝,是一个纯粹的文人统治社会。皇帝也只是一个摆设,要不然万历在位五十四年中有二十五年没上朝,社会也正常运转呢。所以武宗就很不舒服,怎么办呢?武宗想了个招儿,虚拟了一个叫
朱寿的大将军,并下诏封官: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领六师,扫除边患,累建奇功,特加封镇国公,岁支录五千石,着吏部如剌奉行!不久又加封朱寿为太师。这招儿好啊,以后想打仗或者干点啥事,就以影子武士的名义来操办,事情办砸了也好推卸责任,同时还拿到了一份儿工资。明武宗二次西巡的时候曾在这里小住过。
历史作用
明人有诗云:
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壮雄关。
黄河曲曲涛南下,紫塞隆隆障北环。
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每逢战争的烽烟消失之后,边禁开放,关城及其周围的一些堡寨就成为蒙汉人民互市的区域。
蒙古族以大批的草原骏马进入互市区,换取汉人的
丝棉织品、茶叶等物。互市开放之日,关城、堡寨将士
披甲戴盔,列队城外,
城楼之上,
礼炮轰鸣,鼓角擂动,庆祝这民族交往的盛会。边地将领、政府官员、各地商人都纷纷前来赴会,通过商品的交流,交流着民族间的感情。 如今,关城、堡寨、边墙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了它们当年的作用,成为历史的遗迹。它们的存在,只能告诉人们,
中华各民族的感情,永远像滔滔
黄河,奔流不息,任何屏障都是隔不断的。
布局
偏头关城,在今
偏关县城中部偏西关河北岸,为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四年(1915年)《
偏关志》记载,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镇西冲指挥张贤始建。宣德、天顺、成化、
弘治、
嘉靖、
隆庆、
万历间均有修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又于西关、南关筑女城、水门各二。沿河筑堤,规模初备,始称“
九塞屏藩”。所存的城垣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
城门均建瓮城。城高10米处包砖石。一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气势雄伟。
黄河边堡墙的具体位置在老牛湾至
寺沟黄河沿岸。现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四年(1915年)《偏关志》记载,为明成化二年(1468年)总兵王玺建,嘉靖、万历年间均进行增筑。北自
老牛湾与外长城相连,南经寺沟渡口退至
河曲县石梯口隘。偏关境内长40公里。此段长城多有黄河悬崖天险屏障,多数地段未筑墙体,只在沟口崖头筑寨据守,沿岸多建望台设防。只有寺沟至黑豆埝、关河口至尖刺湾建石城墙,红色粘土
夯筑,外墙
条石、城砖包之。100——200米筑
马面或敌接。其走向均建于黄河崖头、沟豁。数百年来虽有自然及人为破坏,仅存
土墙,但气势不减当年。土墙平均底宽七米,
顶宽五米,残局五到七米。是山西
黄河边上的重要
文化景观之一。
景观
在偏头关东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
明代建筑。据有关碑文记载,创建于明代
天启元年(1621年),始为七级。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级。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咸丰七年(1857年)均有维修,为
砖石结构、八角形楼阁式空心雁塔。基座二层塔底部周长29米,
塔高35米,外观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从二层开始,每层四个窗洞。由内壁隐筑楼梯,保存完好,为偏头关之一大景观。
偏关县的
长城遗迹,还有
黄河边堡庙,又称“
西河石边”,俗称“黄河边”。这条
明代长城,北接偏关县
老牛湾,沿黄河岸边蜿蜒而行,南经山西
河曲县石梯口隘,全长约100公里。
此边地处
晋陕峡谷之中,黄河充当“天堑”。长城建筑因地制宜,通道
豁口之处,又筑石边、土墙,陡峭的崖壁山上仅筑
烽火台,连绵不断,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偏关城历经明清两代兴建,规模大展,尽管四面环山,地处盆地,但随着东高西低的山势,象一只
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川的
巨犀,又称“犀牛望月”城。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楼房林立,商贾云集,街市一新。
明清建筑古民居,青瓦房舍,各抱地势,一展古朴古香的风韵。城中央的钟鼓楼,石基
砖拱,
红墙青瓦,飞檐
歇山顶,雄姿稳健,十分气派。古时关城内有寺庙108座,建筑宏伟。“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明
山西巡抚何乔新对军事重镇—偏头关给予高度评价。
军事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筑起土关城,与内长城构成一套
防御体系。万历三年(1575年)关城再经改筑而成为一座要隘。偏头关城建于
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3公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60公里处,东起
平鲁区崖头墩,西抵
黄河,长150公里,无墙而有藩篱。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30公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
老牛湾,南至
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第三道在关东北15公里,东接
老营堡,西抵
白道坡,长45公里。第四道在
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在黄河岸边桦林堡地段,尚存边墙约30公里,全部砖砌,高耸于河岸之上,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明时这关的防备严密性,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这关实际上已处在北界。北接
蒙古高原,西隔
黄河与
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初时,蒙古势力不断侵犯边界,稍后又深入鄂尔多斯内部,屡犯
晋西北,这关首当其冲。《偏关志》称:“
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这话一点不错。
明弘治年间,蒙古
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后,经常率兵南犯。嘉靖年间,其孙俺答数次入侵偏头关。隆庆初,蒙古兵再由偏头关西北侵入,进犯
岢岚、
岚县,并深入
晋中地区,所到之处,杀掠殆尽。由此可知在明代中期,偏头关成了蒙古兵和明军较量的重要场所。
偏头关人民具有抗御外侮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偏头关是晋西北根据地。1938年,日本
侵略军集中万余人,分两路围攻该
抗日根据地:一路从井坪向偏关、
河曲进犯;一路从原
绥远清水河向偏关方向进犯。八路军359旅北上阻击敌人,但南下的敌人乘机先占领了
宁武、偏关等县城。八路军120师根据上级的指示集中力量首先打岢岚、
五寨的敌人。岢岚的敌人受到连日困扰,水源断绝,向北撤退。偏关的守敌也只好向东撤退。八路军迅速夺回了偏关。
旅游攻略
交通:偏关和
朔州、
宁武、
神池等地有班车来往,但车次不多。从
内蒙古往太原的班车也经过偏关。朔州每天7:00 8:00 10:00 12:30 17:00有班车发往偏关,票价30元,3小时左右到达。
住宿
偏关宾馆
饮食
偏关县地处
晋西北,受气候及光照影响,各种美食很有特色,可称人间美味,叫人欲罢不能,来到偏头关,第一要吃
猪肉,这里的猪肉
生长期长,
肥肉唇齿留香,肥而不腻,
瘦肉筋道唯美。用猪肉制作的典型食品是
大烩菜、
猪头肉。来到偏关首先要吃这两样。第二是偏关的
羊肉,这里地处晋蒙交界,羊肉肥瘦适中,肉质鲜美且烹调有方,这里的羊肉要远远超过所谓的
羊肉泡馍,来到偏关要品尝最好吃的
炖羊肉,不吃偏关羊,不知人间香。第三要吃偏关的
油糕,用
黄米制作,在华北其他地方又称
黍子米,该糕以香、脆、软著称,再配合胡油炸制,要比南方
糯米制品高出一个档次,吃过后唇齿留香,恨不能吃饱为止,到这里一定要吃油糕 。 第四要吃
羊杂割,外地的
羊杂基本炖个汤吃,味道很一般,膻味很重,而偏关的羊杂要配合
土豆粉条吃,味道鲜美,倒一壶
老陈醋,抓一把
香菜撒,可谓人间美味。第五要吃偏关的
莜面,这里的莜面是真正的高寒地带莜面,尤其汤料调味独特,三高患者可天天食用。第五是凉
碗托,偏关碗托用
荞面制作,配合美味汤料,清凉爽口,沁人心脾,从小到大天天吃也吃不腻,到偏关不吃
腕托白走一遭。偏关的美食还有很多,数不胜数,希望到偏关的游客一定要品尝,不好吃不要钱。
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