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南朝时期,国都
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
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隋炀帝时期,每逢正月国都
洛阳宫城正门
端门举办灯会,端门灯火盛极一时。中国的元宵节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灯节和灯会是中国遍及汉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节活动。
历史沿革
根据文献记载,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东汉年间,京师洛阳已经有了颇具规模的灯会。
南朝伊始,国都
南京城内也举办过元宵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
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
萧纲、
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
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
东晋、南朝时期
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
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贵族和豪门名士,每到元宵节,他们也效仿宫廷,张灯结彩。东晋诗人
习凿齿有诗《诗灯笼》描写当时张灯的情形。
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间,纸张
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
丝织品的大量应用,使得灯彩艺术迅速发展。
隋炀帝时期
洛阳城
皇城正门
端门的布灯习俗,端门灯火盛极一时,流光溢彩。端门是
隋唐洛阳城皇城城的正门。历史上有有名的元宵节端门灯火既是发生于隋唐洛阳城的端门。端门灯火的发起人是隋炀帝。
《
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610年)元宵,炀帝“于
端门街盛陈百戏,
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
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自此,端门灯火闻名于世,连外国使者都来观赏。
唐武后朝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是描写唐
洛阳城里灯节之夜的热闹景象。据《
大唐新语》和《
两京新记》记载,唐代每年灯节这天晚上,
洛阳城皇城前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是人山人海。
唐朝虽经过由兴盛到衰弱,但每年的灯节,依然是兴盛不衰。中唐著名诗人
元稹的灯节诗篇,则是当时灯节盛状的写照。其诗云:“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
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可见东京洛阳灯节时是“漫挂红纱满树头。”晚唐的
李商隐,当他听说长安举办盛大的灯节,自己不能前去观赏,甚感遗憾,故写《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
紫姑。”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用于祭祀
孔子的至圣
文宣王庙(今
南京夫子庙)在
南京建成,
秦淮河河畔也成为览胜佳地,夫子庙地区的灯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南宋的皇帝对灯会也非常支持。每年元宵节的二鼓时分,皇帝就乘着小车,带领宫人到宣德门上观赏鳌山。鳌山是在灯市的中央位置扎盖起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上面悬挂有数百盏花灯。鳌山的规模,在《
大宋宣和遗事》中有明确记载:“自
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水浒传》中,
李逵闹东京的背景描写,或许就是取材于这些现实生活情节。
明朝
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并将京师南京的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
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
秦淮灯会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发展高潮,朱元璋每年都花费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相当数量的彩灯,以吸引民众参加规模宏大的元宵灯会。
明朝洪武五年(1372)元宵节,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
秦淮河上燃放万盏
水灯。朱元璋还是一位制作
灯谜的高手,由此促进了元宵灯会内容向更加
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明朝永乐七年(1409)初,明成祖
朱棣“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并继续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三年后又下令在
南京故宫午门外,集能工巧匠筹办灯会,精心
扎制鳌山“万岁”灯,并且与民同乐。以后年年如此。明代中期以后,南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南都繁会景物图》等画卷,形象描绘了焰火夺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观看演出的热闹场景。明代后期《正德江宁县志》所描绘的灯节,更是繁华得让人目不暇接。
明朝的北京灯会已演变成了纯粹的
市场行为。每年的正月初十日到十六日,各地的客商和巧匠就会云集北京,将自己制作的花灯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在这短短的数天里,不仅是花灯制作工艺的比拼,也是经商实力的比拼。北京靠近灯市的商铺和住房,每年到了灯市开市的时候,租价就会翻番,要比平时贵上数倍,如果不是生意做得特别大的商人,轻易不敢问津。另外,灯的式样和工艺也是新颖繁多,有镶嵌珍玩珠宝的灯,也有从邻国或海外贩回来的灯,引来的观赏者络绎不绝。价格高的灯,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
到了清代,
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清末。
传统习俗
灯彩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
猜灯谜、共
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
赏灯起源于“火把节”,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
田头或
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也称
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南朝时期,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张灯结彩,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
灯楼和
灯树,唐朝大诗人
卢照邻曾在《
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
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
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
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
豆沙、白糖、
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
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
走百病”的习俗,又称“
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
耍狮子、
踩高跷、
划旱船、
扭秧歌、打
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
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赏灯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习俗之一。而在赏灯界有两大“霸主”:北有哈尔滨的冰灯,南有自贡的彩灯。
每到正月,自贡灯会就成为南方最上相、最具有想象力的“跨年活动”。这一习俗起源于唐宋时期,当时的人们燃灯、赏灯,是过年时重要的节俗。自贡灯彩构思巧妙,制作精细,用料独特,瓷器餐具、玻璃瓶、蚕茧、细竹篾、扎染、丝绸等均可用为制作灯彩的原材料。
浪漫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
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传统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
传统习俗,俗称:“
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
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
灯市还出现
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
踏歌。
诗词
欧阳修(
生查子)云:“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
乐昌公文与
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驱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
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
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俗活动,这里列举一二。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
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
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
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
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
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传说轶事
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
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
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
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
思想感情。
中国人过春节,到正月十五
闹花灯才算结束。正月十五,民间叫元宵节,这个节日最突出的景观,就是围绕张灯、赛灯、
赏灯等一系列“灯”事活动而展开,因而也称“灯节”。这是一个极富游乐性质的群体节俗活动,也许是
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种沿袭。
文帝
传说西汉时,
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来群臣计议,大臣
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
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当夜,京城
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
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且用
糯米粉团成丸子,状似珍珠,俗称“元宵”,表面上是敬火德星君,实际上是想用
糯米糕粘住他的牙齿让他少说话。
凉州的元宵灯会,辉煌奇巧,蔚为壮观。每年元宵节前,各行各业人士便纷纷忙碌起来,那些彩纸颜料,铁丝竹篾,纱线布帛,经过剪、剔、绘、染、扎、缠、绷,在一双双巧手的运作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各式花灯,有各种动物、花卉、瓜果、
神话人物等。到了元宵这天四街八巷的临街人家、店铺、
机关单位,都在门前张挂彩灯,装点得凉州城宛如灯的海洋,天刚擦黑,便万灯竞放光华。此夜,凉州人都要出门游灯,街上人头攒动,灯光闪烁,热闹非凡。如果遇到龙灯,则
观灯者必从龙
下钻过,说这样一来就沾了“龙光”。又据说龙是多子多孙的吉祥物,且“灯”又从“火”从“丁”,钻了龙灯,就可以人丁兴旺,日子红火。由此可见,元宵节的盏盏彩灯,不仅好看,而且也寄托了凉州人对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的向往。 在凉州农村,元宵闹灯又别有情趣。农村的花灯,于朴拙自然中见巧夺天工的智慧。有的用
玉米芯浸油,燃作火炬;有的用洋芋或
萝卜将里面剜空,灌上油,插稔子点燃作火炬;还有的将老葫芦壳削至半透明,外绘以各种图案,制成花灯。更多的是以彩纸扎成各种形状的灯笼。 凉州的元宵灯会,源远流长,颇负盛名。旧时《
风俗志》载:凉州“元宵前后,四市竖坊,盛张灯炬,且架高山,蒙
纱画佛像,名鳌山灯者,不一而足。
镇海、姑洗两塔,亦层层燃灯。一时
燃爆竹,吹箫管,火树银花,与日月交辉;笙歌欢腾,彻夜不休;人民云集
游乐,以为太平丰余之兆,自唐时已然。”然而,在凉州的诸般灯市中,最神奇有趣、出类拔萃者,当数金塔寺的“黄河灯会”。 “黄河灯会”,顾名思义,就是取
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有“阵排天地,势摆黄河”之妙。又说是仿照
古典小说《
封神演义》第五十回“三姑摆布黄河阵”里黄河阵的摆法。先扎好灯山门一座,悬灯结彩,以立门户;后取中央太极之意,在灯阵中央竖五丈高杆一根,上挂九莲宝灯、吊斗、旗幡;再将360根灯杆,挑起360盏各色花灯,按
九宫八卦之势,分为九座城池,摆成黄河
九曲连环之阵。观灯者必须按
八卦方位,按照一定路线行进,方能曲尽其妙,遍踏所有灯城而出,否则将会迷失方向,如入迷宫。每年元宵燃灯,四方乡民蜂拥而至,照以上规矩遨游
黄河灯阵,“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
元宵之夜
元宵之夜,凉州大地“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暮色刚刚降临,皎月从东方升起,漫山遍野像是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轻纱。一块平坦的高地上,竖起一座方方正正的灯城,巍峨辉煌,灯月交辉,五彩缤纷。那雄伟华丽的灯山门,那闪闪烁烁的一片灯海,还有那高架在中心灯杆上的九莲宝灯,那飘摇的旗幡、吊斗,映衬着
祁连山暗黑的
山影和开阔起伏的山野。“黄河灯阵”仿佛一座古代的军营,在夜色中显得那样庄严神秘。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前来
观灯的人们,高举着灯笼火把,潮水般地涌来,从灯山门正中进入“黄河灯阵”,在这个神秘莫测的灯的迷宫中盘旋回绕,尽情漫游。都说是
九曲黄河十八弯,但看灯的人们,谁也弄不清到底拐了多少个弯,转了多少个圈,只感到忽而左盘,忽而右旋,忽而朝南,忽而往北;兴趣盎然中,但觉灯海锦簇,万头攒动。各种各样的灯犹如百花争艳,各具情态。且不说那些传统的
走马灯、
玉兔灯、
孔雀开屏灯、子牙封神灯、三战吕布灯、大闹天
宫灯等诸色花灯仿佛使人进入神话世界,单就这些白菜灯、
葫芦灯、
西瓜灯、
辣子灯、猫儿灯、狗儿灯、羊羔灯、娃娃灯……也是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美不胜收,确实
匠心独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本色,真可谓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了。此情此景,正应了
一首古诗:
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
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
这一天,有时遇上下雪,正好应了“
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语。漫天飞雪,银装素裹,此时此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