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兄弟
宗亲称谓词
同祖父不同父亲的平辈男性,互称为从父兄弟。即伯叔父的儿子,即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后世称堂兄弟,俗称叔伯兄弟
总论
从父兄弟,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即伯叔父的儿子,即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尔雅·释亲》:“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从父兄弟死后的丧服为大功。
自己的堂兄(即从父兄),上古汉语称为从父兄,晋代称为从兄、同堂兄,唐代简称为堂兄,唐代也称为从哥、堂哥,称为堂兄、堂哥;
自己的堂弟(即从父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父弟,晋代称为从弟、同堂弟,唐代简称为堂弟,称为堂弟。
自己和从父兄弟是同祖父的兄弟关系。
示例
西汉·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六,此之谓六亲。”
西汉·贾谊治安策》:“假令悼惠王【齐悼惠王】(刘肥)王齐,元王【楚元王】(刘交)王楚,中子(赵隐王刘如意)王赵,幽王【淮阳王,赵幽王】(刘友)王淮阳,共王【梁王,赵共王】(刘恢)王梁,灵王【燕灵王】(刘建)王燕,厉王【淮南厉王】(刘长)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即位,能为治虖(hū)?……元王【楚元王】(刘交)之子[楚夷王刘郢客刘郢)],帝【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之从弟从父弟)也;今之王者【楚王】(刘戊),(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从弟(从父弟)[楚夷王刘郢客刘郢)]之子也。(齐悼)惠王之子(齐哀王刘襄),(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亲兄子也;今之王者【齐文王】(刘则),(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兄子齐哀王刘襄)之子也。”
东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五·荆燕吴传第五》:“荆王刘贾,高帝【西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从父兄也。”唐·颜师古汉书注》:“父之兄弟之子,为从父兄弟也。言本同祖,从父而别。”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袁术,字公路,司空逢【袁逢】子,绍【袁绍】之从弟(从父弟)也。”
南朝宋·荀伯子荀氏家传》:“(荀)仲豫名悦【荀悦,字仲豫】,郎陵(县)长俭【荀俭】之少子,彧【荀彧从父兄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yīn)列传第四十二》:“寔(shí)【崔寔(崔台)】从兄(从父兄)烈【崔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
南朝宋·刘义庆等《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弟亮【诸葛亮】,及从弟(从父弟)诞【诸葛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南梁·沈约宋书·列传第二·王弘传》:“弘【王弘】从父弟练【王练】,晋中书令珉【王珉】子也。”
南梁·沈约宋书·列传第十八·王球传》:“王球,字倩玉,琅邪(郡)临沂(县)人,太常惠【王惠】从父弟也。父谧【王谧】,司徒。”
唐·李延寿《南史·列传第十三·王惠传[从弟(从父弟)球]》:“球【王球】,字蒨(qiàn)玉,司徒谧【王谧】之子、惠【王惠】从父弟也,少与惠齐名。”
南梁·沈约宋书·列传第二十三·王华传》:“华【王华】从父弟鸿【王鸿】,五兵尚书会稽(郡)太守。”
南梁·萧子显《南齐书·列传第十三·王琨传》:“初,[王琨(王昆仑)]从兄(从父兄)(新建县开国宣侯)华【王华】孙(新建县开国侯)长【王长】袭华爵为新建(县开国)侯,嗜酒多愆失。琨上表曰:‘臣[王琨(王昆仑)]门侄不休,从孙(从孙裹义)长是故左卫将军新建县开国定侯)嗣【王嗣】息,少资常猥,犹冀晚进。顷更昏酣,业身无检。故卫将军华忠肃奉国,善及世祀;而长负衅承对,将倾基绪。嗣小息(新建县开国侯)佟【王佟王终)】闲立保退,不乖素风,如蒙拯立,则存亡荷荣,私禄更构。’[王琨(王昆仑)]出为冠军将军吴郡太守,迁中领军。”
南梁·萧子显《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王思远,琅邪(郡)临沂(县)人。尚书令晏【王晏从弟(从父弟)也。父罗云【王罗云】,平西长史。思远八岁,父卒,祖弘之【王弘之】及外祖新安(郡)太守羊敬元,并栖退高尚,故思远少无仕心。……临海(郡)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南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及思远从兄(从父兄)晏、昭略叔父文季【沈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唐·李延寿《南史·列传第十四·王镇之传[弟弘之、弘之孙晏、晏从弟(从父弟)思远]》:“思远【王思远】,晏【王晏】从父弟也。父罗云【王罗云】,平西长史。思远八岁,父卒,祖弘之【王弘之】及外祖新安(郡)太守羊敬元并栖退高尚,故思远少无仕心。……临海(郡)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明帝【南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及思远从兄(从父兄)晏、昭略叔父文季【沈文季】并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四十六·王舒传(子允之)》:“王舒,字处明,丞相导【王导】之从弟(从父弟)也。”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四十一·李孝伯传》:“李孝伯,赵郡人也,高平(郡)公李顺从父弟。”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五十四·崔亮传》:“亮【崔亮】从父弟光韶【崔光韶】,事亲以孝闻。(崔光韶)初除奉朝请。光韶与弟光伯【崔光伯】双生,操业相侔,特相友爱。”
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三十二·崔光传(子劼、弟子鸿)·崔亮传[从弟(从父弟)光韶、叔祖道固]》:“光韶【崔光韶】,亮【崔亮】从父弟也。父幼孙【崔幼孙】,太原(郡)太守。光韶事亲以孝悌。”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五十五·崔励传》:“领军将军元义为明堂大将,以励【崔励(449年—522年)】为长史。(崔励)与从兄(有误,应为从父弟)鸿【崔鸿(478年—525年)】俱知名于世。”
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十二·封懿传[族曾孙(族曾孙裹义)回、回子隆之、回弟(有误,应为弟子)肃、回族弟(族弟裹义)述]》:“肃【封肃】,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崔孝伯)见而赏焉。(封肃)位尚书左中兵郎中。(封肃)性恭俭,不妄交游,唯与崔励(449年—522年)、励从兄(有误,应为从父弟)鸿【崔鸿(478年—525年)】尤相亲善。”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七十一上·外戚传上》:“刘罗辰(独孤奴真),代(国)人,道武宣穆皇后(刘氏)之兄也。父眷【刘眷(独孤头眷)】,为北部大人,帅部落归国。罗辰有智谋,谓眷【刘眷(独孤头眷)】曰:‘从兄(从父兄)显【刘显(独孤丑伐)】,忍人也,愿早图之。’眷不以为意。”
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八·刘库仁传(弟子罗辰、罗辰曾孙仁之)》:“眷【刘眷(独孤头眷)】第三子罗辰【刘罗辰(独孤奴真)】,机警有智谋,谓眷曰:‘从兄(从父兄)显【刘显(独孤丑伐)】,忍人也,愿早图之。’眷不以为意。”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七·宗室传》:“会惠帝西晋孝惠皇帝】(司马衷)西迁,虓(xiāo)【司马虓】与从兄(从父兄平昌(县)公模【司马模】、长史冯嵩等刑白马歃血而盟,推东海(郡)王越【司马越】为盟主,虓都督河北诸军事、骠骑将军、持节,领豫州刺史。”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二十·曹志传》:“(鄄城县定公曹志)议成当上,见其从弟(从父弟)高邑(县)公嘉【曹嘉】。”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四十四·桓彝传(子云、云弟豁、豁子石虔、虔子振、虔弟石秀、石民、石生、石绥、石康、豁弟秘、秘弟冲、冲子嗣、嗣子胤、嗣弟谦、谦弟修、徐宁传)》:“(后秦高祖文桓皇帝)兴【姚兴】问(桓楚皇帝)谦【桓谦】,谦曰:‘臣门着恩荆楚,从弟(从父弟)(桓楚武悼皇帝)玄【桓玄】末虽篡位,皆是逼迫,人神所明。’”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及大军将发,(桓楚武悼皇帝桓玄)从兄(从父兄)太傅长史石生【桓石生】密以书报之;(桓楚武悼皇帝)玄大惊,欲完聚江陵。”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四十七·褚翜(shà)传》:“褚翜,字谋远,太傅裒(póu)【褚裒】之从父兄也。父頠(wěi)【褚頠】,少知名,早卒。”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五十三·江逌(yōu)传[从弟灌、灌子绩、车胤殷顗(yǐ)、王雅]》:“殷顗[殷觊(jì)],字伯通,陈郡人也。祖融【殷融】,太常卿。父康【殷康】,吴兴(郡)太守。顗性通率,有才气,少与从弟(从父弟)仲堪【殷仲堪】俱知名。”
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第十二·尧雄传》:“雄【尧雄从父兄杰【尧杰】,字寿。”
唐·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周书·列传第二·虞国公仲传(子兴、兴子洛)》:“虞国公仲【宇文仲】,德皇帝【北周德皇帝】(宇文肱)从父兄也。”
唐·魏征令狐德棻长孙无忌李淳风等《隋书·列传第十二·韦世康传(弟洸、艺、冲、从父弟寿)》
唐·韩愈《四门博士周况妻韩氏墓志铭》:“开封(县)从父弟愈【韩愈】,于时为博士。”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五月,乙酉,(后)燕军至台壁,(西燕康宗武桓皇帝)永【慕容永】遣从兄(从父兄)太尉大逸豆归【慕容大逸豆归】救之,平规击破之。”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八》:“初,混【谢混,字益寿】与刘毅款昵,混从兄(从父兄)澹【谢澹】常以为忧,渐与之疏;(谢澹)谓弟璞【谢璞】及从子(从祖子)瞻【谢瞻】曰:“益寿此性,终当破家。”澹,安【谢安】之孙也。”
北宋·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颜真卿)与其从父兄杲卿【颜杲卿】,皆有大节以死。”
演变过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9 01:56
目录
概述
总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