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
古代王爵称号
梁王,中国古代王爵称号之一。一为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又名梁国)国君称号,即梁王,又名魏王。二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王爵封号之一,始于汉朝彭越,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梁王共有71位,其中彭氏1人,刘氏21人,吕氏1人,曹氏1人,孙氏1人,司马氏8人,石氏1人,乞伏氏1人,拓跋(元)氏2人,萧氏8人,可朱浑氏1人,沈氏1人,李氏4人,武氏1人,朱氏2人,柴氏1人,耶律氏7人,完颜氏2人,孛儿只斤氏5人,札剌儿氏1人,张氏1人。著名的梁王有西汉彭越,刘武,西晋司马彤,南北朝时期的萧氏诸梁王(萧衍萧詧萧铣等),唐武三思朱全忠,辽国诸帝,金完颜宗弼,元甘麻剌把匝剌瓦尔密等。
战国
魏国,即梁国,战国七雄之一,国都大梁,其国君魏罃于前334年,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更元年。遂有魏王(梁王)一称。由于梁王只是魏王之别称,故不做详细介绍,详细内容见“魏王”词条。
注:(魏王假)并非谥号,而是习惯性称法。关于魏惠王的姓名,《庄子·则阳》作魏莹,《战国策》作魏婴。
汉朝
西汉梁王
彭越(?一前196年),汉族,昌邑(今山东巨野,一说山东金乡)人,字仲,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西汉开国功臣,拜魏相国、建成侯,楚汉战争结束后又被封为梁王,都定陶。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
刘恢(?一前181年),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有书写是被吕后毒死),刘恢因此闷闷不乐,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
吕产(?-前180年),砀郡单父县人(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秦末和西汉初人物,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
刘揖(?-前169年),汉文帝第四子。汉文帝即位,封他为梁王。好《诗》《书》,汉文帝爱他,超过其他儿子。五年一朝,一共三朝。在位十年,因堕马而死,谥号怀,无子,国除。第二年,他的太傅贾谊也内疚而死,刘武徙为梁王。
刘武(前184年?-前144年),西汉时期的贵族,与馆陶公主汉景帝同为窦太后(窦漪房)所出,汉文帝刘恒嫡次子。前178年,刘武与刘参刘揖同日被汉文帝分别封太原王、梁王和代王。前176年刘武被改封为淮阳王。前168年梁怀王刘揖逝世,却无子嗣,刘武又被封改梁王。
前161年刘武奉命从首都长安前往梁国首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刘武在位期间曾带兵抵御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的进攻,功劳极大,后仗母后疼宠和梁国土地广大准备争夺皇储之位。前144年10月病逝,葬于永城芒砀山。在位23年,谥号为孝,故号梁孝王。死后梁国一分为五。
刘买(?-前137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六代梁王。其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母亲是李太后。前144年,其父刘武死后,死后梁国一分为五:长子梁共王刘买;次子济川王刘明;三子济东王刘彭离;四子山阳王刘定;五子济阴王刘不识。刘买袭位梁王,在位七年。前137年,刘买去世,谥号恭或共,他的儿子刘襄嗣位。
刘襄(?-前97年),汉朝宗室,西汉第七代梁王。其祖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祖母是李太后,父亲是刘买,母亲是陈太后。前137年,其父刘买死后,刘襄袭位梁王,在位四十年。他的王后任氏与李太后,有矛盾,争梁孝王的酒樽,任氏被枭首。前97年,刘襄去世,谥号平,他的儿子刘毋伤嗣位
刘毋伤(?-前86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八代梁王。其曾祖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前97年,其父刘襄死后,刘毋伤袭位梁王,在位十一年。前97年,刘毋伤去世,谥号贞,他的儿子刘定国嗣位。
刘定国(?-前46年),汉朝宗室,西汉第九代梁王。其高祖父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前86年,其父刘毋伤死后,刘定国袭位梁王,在位四十年。前46年,刘定国去世,谥号敬,他的儿子刘遂嗣位。
刘遂(?-前40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十代梁王。其先祖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前46年,其父刘定国死后,刘遂袭位梁王,在位六年。前40年,刘遂去世,谥号夷,他的儿子刘嘉嗣位。
刘嘉(?-前25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十一代梁王。其先祖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前40年,其父刘遂死后,刘嘉袭位梁王,在位十五年。前25年,刘嘉去世,谥号荒,他的儿子刘立嗣位。
刘立(?-3年),汉朝宗室,西汉第十二代梁王。前40年,其父刘嘉死后,刘嘉袭位梁王,在位十五年。多次故意杀人,与姑母园子私通汉成帝汉哀帝时都要治他的罪,但都没有执行。后来他与汉平帝的外戚卫家合谋,被王莽发现,于公元3年,将刘立废位,徙于汉中,刘立自杀,有子刘永
刘音,汉朝宗室,西汉第十三代梁王。其八世祖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次子,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刘音本来是沛郡的小吏。公元3年,梁王刘立被王莽废位,徙于汉中,刘立自杀,公元5年,汉太傅、宰衡王莽立刘音为梁王,续梁孝王嗣。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一说公元8年农历十二月王莽建立新朝),贬刘音为梁公。公元10年,废刘音为民。
东汉
梁武帝刘永(?-公元27年),西汉梁王刘立之子、汉文帝刘恒八世孙,梁国(史称刘梁)的建立者。最初称梁王,公元25年称帝,公元25年-公元27年在皇帝位。他是中国新朝末期的割据者、东汉初期的杰出武将兼政治家,豫州梁郡睢阳县人。其弟刘防刘少公都是当时著名的武将。其子为梁末帝刘纡(公元27-公元29年8月在皇帝位)。
刘纡(?-公元29年),中国新朝末年至东汉初期政治人物,豫州梁郡睢阳县人。梁武帝刘永之子。其父被杀后,称梁王,继续与东汉对抗,不久,改称梁国皇帝,是为梁末帝。
刘畅汉明帝之子,建初四年又汝南王徙封为梁王。公元72年-99年在位,谥号节。
刘坚,梁节王刘畅子,公元99年-125年在位,谥号恭。
刘匡,梁恭王刘坚子,公元125年-136年在位,谥号怀。
刘成,梁恭王刘坚子,梁怀王刘匡弟。刘匡无子,刘成由孝阳亭侯封梁王。公元136年-165年在位,谥号夷。
刘元,梁夷王刘成子,公元165年-181年在位,谥号敬。
刘弥,梁敬王刘元子,公元181年-221年在位,曹丕代汉,封为崇德侯。
三国
曹魏
曹悌,曹魏宗室。任城王曹楷子,任城王曹彰孙,魏武帝曹操曾孙。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嗣元城哀王曹礼,六年(232年)改封为梁王。
季汉
刘理(?-244年),字奉孝,涿郡涿县人。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庶子,后主刘禅及甘陵王刘永的异母弟。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刘理被立为梁王。建兴八年(230年),被改封为安平王。刘理于延熙七年(244年)逝世,谥曰悼王。
孙吴
孙壾(音),吴景帝孙休第三子,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末帝孙皓元兴元年(264年)封为梁王。
晋朝
司马肜(?—302年),字子微,清减修身,恭谨谨慎,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武帝司马炎践祚,封梁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接替赵王司马伦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军事。因素与建威将军周处有隙,遂使其与氐帅齐万年战于六陌,自旦至暮,救兵不至,致使周处战死疆场。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与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等发动政变,废皇后贾南风为庶人,赐死于金墉城。永康二年(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四月,司马伦败。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加九锡。以司马肜为太宰,领司徒,又代高密王司马泰为宗师。谥号孝。
司马禧(?~313),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孙,武陵庄王司马澹之子。司马肜死后无子,司马禧嗣封梁王,永嘉末,与父司马澹俱被被石勒兵所杀,谥号怀
司马悝(?-317),晋宣帝司马懿曾孙,汝南文成王司马亮孙,西阳王司马羕之子。晋元帝时封梁王,早薨,谥号殇。
司马翘(?-326),晋宣帝玄孙,梁怀王司马禧子。建武元年(317年)封为梁王。谥号声。
司马㻱,晋宗室,晋元帝司马睿之孙,武陵威王司马晞次子。升平三年(359年)嗣封梁王,永安太仆,卒赠散骑郎。
司马和(?-392),司马㻱之子,太元十二年(387年)封为梁王。
司马珍之(~417),司马和之子,嗣封梁王。为刘裕所害,国除。
刘和(?-310年),字玄泰。前赵高祖刘渊子,身长八尺,雄毅美姿仪,很小开始学习,喜欢读《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永嘉二年(308),刘渊称帝时封为梁王,后被刘渊立为太子,性格“内多猜忌,驭下无恩”(《资治通鉴》)。310年刘渊病死,刘和即位。即位后轻信卫尉刘锐、宗正呼延攸(刘和之舅)、侍中刘乘谗言,为铲除异己,发兵击楚王刘聪、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北海王刘乂。后来因刘聪早有防备,遣兵还击,杀刘和、刘锐、刘乘和呼延攸,自立为帝,改元“光兴”,即昭武皇帝。
石挺,后赵石虎之子。初为梁王, 333年被反抗石虎的将领郭权所杀。
乞伏乾归(?-412年),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388年-400年、409年-412年两次在位,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弟。(385年)国仁建西秦后,命乾归为上将军。西秦建义四年(388年)国仁去世,群臣认为国仁子乞伏公府年幼,乃推乾归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改元太初,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太初二年(389年)受前秦苻登封为金城王。太初七年(394年),苻登为请乾归出兵攻击后秦,进封乾归为梁王。同年苻登败死,苻崇继立,乾归驱逐无可立足的苻崇,苻崇只好投奔氐族仇池部陇西王杨定,二人联军攻西秦,西秦军击败联军,斩杨定及苻崇,前秦灭亡,西秦自此尽有陇西。太初八年(395年)迁都西城(今甘肃靖远),太初十三年(400年)复迁都苑川(今甘肃靖远)。同年,后秦大败西秦于侯辰谷,乾归投奔南凉,西秦灭亡。后来乾归恐为南凉王秃发利鹿孤所杀,再降后秦。
乾归降后秦后,受天王姚兴封为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401年更被派还西秦故都苑川镇守,并归还其部众。后秦弘始四年(402年)乾归子乞伏炽磐亦自南凉奔后秦。乾归于降后秦时期,曾被派往接受后凉天王吕隆投降、攻仇池部族氐王杨盛、破吐谷浑等。后秦弘始九年(407年)姚兴认为乾归的势力逐渐强大,难以控制,故将其留在长安当主客尚书。弘始十年(408年)后秦先后败于南凉、胡夏,国力大减,次年(409年)乾归逃回苑川,稍后迁度坚山,再称秦王,改元更始,西秦复国。西秦更始二年(410年)复都苑川,更始四年(412年)乾归为乞伏公府所弑,后来谥武元王,庙号高祖。其子乞伏炽磐继位。
南北朝
司马续之,南朝宋豫州蛮,廪君之后。宋大明四年(460)自号梁王,后被讨平。
拓跋嘉,鲜卑名郁豆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五子拓跋建之子。封梁王,后封广阳王,谥曰懿烈。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
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萧詧(519年—562年)为西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萧统之第三子。字理孙,庙号中宗。萧詧于531年被封为岳阳郡王并被任命为东扬州刺史,镇守会稽;546年改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549年,萧詧兄长河东王萧誉被他们叔父湘东王(之后的梁元帝萧绎攻击,萧察试图救援萧誉兵败,据襄阳归降西魏,西魏于550年封萧詧为梁王。
554年西魏攻打江陵,梁元帝开门投降,被萧詧以土袋闷死。之后西魏于555年立萧詧为梁皇帝,年号大定;而西魏除江陵附近八百里之地外,将襄阳等地皆并入西魏,并且将江陵一带的人民财产掳掠一空。即位八年后,562年,萧詧在抑郁中病故。
萧纶(约507—551),字世调,小字六真。梁武帝萧衍第六子,生母丁充华。封邵陵王。谥携,西梁谥忠壮。萧纶于北齐天保元年(550)封被北齐封为梁王。
萧庄(548年-577年),于557年到560年为南梁皇帝,梁元帝之孙,世子萧方等之子。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萧庄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护送回建康。梁敬帝萧方智即帝位之后,将萧庄作为人质送往北齐。
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即帝位后,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萧庄,并使其接替南梁皇帝;萧庄回到南朝之后,王琳在郢州立萧庄为梁皇帝,据有长江中上游地区。之后萧庄的南梁与陈霸先陈朝便持续交战。
560年,当王琳与陈朝的侯瑱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郢州,结果王琳兵败,与萧庄逃亡北齐。萧庄投奔北齐后,北齐封他为梁王,允诺帮他复兴梁朝,但没多久北齐也灭亡了。577年,萧庄在邺城被北周暗杀。萧铣追谥他为烈宗思皇帝。
萧明,北齐兰陵人,梁武帝长兄长沙王萧懿之子。于北齐封梁王。
可朱浑元,字道元。自云辽东人。世为渠帅,魏时拥众内附,曾祖护野肱终于怀朔镇将,遂家焉。元宽仁有武略,少与高祖相知。北边扰乱,遂将家属赴定州,值鲜于修礼作乱,元拥众属焉。葛荣并修礼,复以元为梁王。
元俭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子,大统十一年(545)封为梁王。
注:北朝史书称南朝梁君主均为“梁王”。故梁君主未被确切封为梁王者而登基被北朝史书称为“梁王”者不算入内。
隋朝
注:西梁为周隋附属国,故对上称“梁王”。
萧岿(542—585),字仁远,是南北朝时代后梁的第二位君主。萧詧子。萧岿于562年以太子继帝位。萧岿的年号是天保,他继续他父亲的政策,联合北朝(北周)来抵抗南朝(南朝陈)的威胁。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后萧岿亲自赴长安祝贺,因此深得宇文邕的信任。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再次亲自赴长安祝贺,又赢得了杨坚的信任。后来萧、杨两家又通婚,萧岿的一个女儿还嫁给了杨广,后来成为隋炀帝的皇后。由于萧、杨两家的关系如此亲密,因此后来隋将它驻扎在后梁的江陵总管撤回,使得后梁获得了自主权。
萧岿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的皇帝,他曾著《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十四部书。
萧琮(541-610),西梁后主(惠宗靖皇帝),汉族,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子,字温文。 萧琮最早封东阳王,后被立为皇太子。萧琮博学有才,善于弓马,个性倜傥不羁。西元585年即位为西梁皇帝,改年号为广运。萧琮即位之后,隋文帝设立江陵总管监视萧琮的行为;西元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并且并吞后梁。之后隋文帝废除西梁国,萧琮亦被废为莒国公。西梁也因此灭亡。
萧铣(583-621)隋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首领。南兰陵人。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他年幼时,家境贫寒。少时,曾受雇给人抄书自给,孝母。隋仁寿四年(604),炀帝杨广即位,次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萧铣在罗县亦举兵起事。5日之内,得兵数万,自称梁公,又进军岳阳,与董景珍等会合。十月,称梁王,建年号为鸣凤。次年四月,在岳阳称帝,国号为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故制。时值隋亡之际,形势纷乱,远近归附者日多,萧铣迁都江陵,修复先世陵园。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万,雄踞南方。梁国初建后,其部下诸将自恃有功,骄恣专横,杀戮多自决。萧铣恐日久难制,即以休兵耕种为名,裁削诸将兵权。引起一些将帅的怨恨,相继有人谋乱,萧铣逐一诛杀。后因滥杀过多,其故人及边将镇帅多有疑惧,叛降而去甚众,萧铣兵势渐弱,最终被李孝恭击败。唐朝武德四年(621),萧铣被斩。时年39岁。
唐朝
沈法兴(?-620) 隋末地方割据者。隋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位杭州市西北)人。世为郡豪强,拥有宗族数千家。隋末任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郡守。隋将楼世干作乱,率兵围城,曾奉旨征讨。618年(大业十四年,隋末恭帝杨侑义宁二年),隋大臣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杀炀帝,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直奔江都,得精兵六万,攻据余杭(今浙江省余杭县,位杭州市东北)、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县,位镇江市东南)等十余郡,及至乌程(今湖州),称江南道大总管。旋闻越王杨侗立,称帝于东都洛阳,乃修书上表称臣。次年,称“天门公”,未几,唐武德二年(619),自称“梁王”,定都毗陵,改年号“延康”,置百官。其时,杜伏威陈稜李子通分别割据,各拥重兵,法兴三面受敌。武德三年,李子通乘胜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法兴遂放弃毗陵,投奔吴郡(今苏州),又改奔会稽,兵败赴江而死。
李澄唐世祖李昞长子,早卒。武德初,追封为梁王。
李愔(?—667年),唐太宗第六子,吴王李恪同母弟,母隋炀帝女杨妃。生年不详。贞观五年,李愔封梁王,贞观七年,任襄州刺史。贞观十年,改封蜀王,任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实封八百户,任岐州刺史。李愔好狩猎、多非法行为,太宗叱责教诲,李愔不改,太宗大怒,叱李愔“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封户、属官减半,左迁虢州刺史。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去世,高宗加李愔满千户。李愔再狩猎扰民。典军杨道整叩马进谏,被李愔殴打。永徽元年,御史大夫李乾祐弹劾李愔之罪,高宗大怒,左迁李愔黄州刺史。杨道整提拔为匡道府折冲都尉。永徽四年,因母兄吴王李恪因诬被杀,李愔废为庶人,移居巴州。不久之后,改封涪陵郡王。乾封二年,李愔去世。咸亨初年,复蜀王爵位,追赠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悼”。有碑一方,现已亡佚。墓葬不明。
李忠(642~664),字正本,唐高宗长子,后宫刘氏所生。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封为陈王,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拜雍州牧。皇后王氏无子嗣,她的舅父中书令柳奭劝说皇后收养李忠为太子,因李忠母亲地位低贱而没有答应。之后,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上疏高宗,请求立李忠为皇储。永徽六年,王皇后被废,立武昭仪为皇后。这时,武皇后生子李弘已3岁,礼部尚书许敬宗按照武后的要求上书皇帝立李弘为太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李弘立为太子,将李忠贬为梁王,授梁州都督,又转任房州刺史。自显庆年间起,高宗患风疾,朝廷事务全部委托给武则天详决,时称“二圣”。李忠被废后,眼见宫廷风云变幻,时常害怕遭来杀身之祸,又常做恶梦,有时身着妇人衣服以防刺客行凶,还经常占卜问卦以备不测。事情败露后,于显庆五年高宗将他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囚禁在李承乾的流所。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十二月,上官仪、王伏胜被诬陷谋反问成死罪,许敬宗等人诬告李忠为同谋,被高宗赐死于郁山。初葬今保家镇陈园村。第二年,太子李弘上表请求将李忠收葬昭陵,高宗准奏。神龙初年(公元705年)追封李忠为燕王。
武三思(生年不详-707年),唐朝并州文水人。唐朝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即为武则天的侄子,初封梁王。武后在位时,任春官尚书,监修国史,性格跋扈。武后曾欲立武三思为太子,为狄仁杰所驳,仍受武后所信任。唐中宗复位后,进位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降封德静王。女皇驾崩后,为专权,构陷忠良,并以此为乐。与韦皇后、上官婉儿潜通,而儿子武崇训跟媳妇安乐公主密谋废节愍太子李重俊,让安乐公主当皇太女。李重俊因此起兵,诛杀武三思,武崇训,但很快就失败,被杀。中宗追封武三思为梁王。
李休复(820年代-?)是唐敬宗的次子,生母不详。其兄长李普生于824年,敬宗于826年被杀,他应在其间出生。敬宗被杀后,宦官王守澄立敬宗弟江王李涵为唐文宗。828年,李普薨逝,李休复成为敬宗实际上的长子。837年,唐文宗封敬宗的其余儿子为王,李休复封梁王,李执中封襄王,李言扬为纪王,李成美为陈王。838年,文宗太子李永薨,文宗的另一子蒋王李宗俭当时很可能也已早殇,文宗无嗣。从传统的继承法来看,李休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杨贤妃推荐皇弟安王李溶,宰相李珏则推荐李成美,最终李成美被立为太子。后来宦官仇士良等趁文宗病重,矫诏改立颍王李瀍唐武宗,迫使杨贤妃、李溶、李成美自杀。由此看来,李休复没成为太子反而让他保全了性命。李休复及其弟李执中、李言扬在此后的经历在史书中均没有记载,薨年也不详。
后梁太祖朱温(852年-912年)曾被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晚年大肆荒淫,强迫儿熄,后为三子 朱友圭所杀,传位给后梁末帝朱友贞,终年61岁。
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温尤凶悍”,“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
乾符四年(877年)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屡立战功,很快升为大将。大齐政权建立后,任同州防御使,率军攻打河中。由于屡战屡败,怕受到谴责,于是叛变降唐,投归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唐僖宗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又被授以宣武军节度使,随后击败黄巢龙纪元年(889年)斩黄巢余部秦宗权,被封为东平王。天复元年(901年)封为梁王。黄巢覆亡后,唐帝国已名存实亡,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镇海节度使钱镠、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等人势力最大,史载“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
天复元年(901年)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宰相崔胤乃召朱全忠救驾。韩全诲不得已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全忠进攻凤翔,凤翔食尽待援。天复三年(903年),节度使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七十余人,与朱全忠和解,护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长安。崔胤指责宦官“大则构扇藩镇,倾危国家;小则卖官鬻爵,蠹害朝政”,不久朱全忠尽杀宦官数百人,废神策军,完全控制皇室。被封为梁王。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宰相崔胤,逼迫昭宗迁都洛阳,八月壬寅夜,指使朱友恭、氏叔琮等人杀昭宗,另立其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宗。天祐二年(905年),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杀尽杀宰相裴枢崔远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
朱全忠为藩镇节度使时,用法苛严,大军交战时,如大将战死,所部士卒则一律斩首,称“跋队斩”,自是战无不胜。而且士卒逃匿州郡,不归者甚众,为防士卒逃亡,朱全忠命军士纹面以记军号。
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后梁太祖。封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朱全忠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连年战事,民不聊生,开平四年(910年)发生柏乡之战,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晚年宫廷内陷入权力斗争,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中英杰,妾无他虑,惟‘戒杀远色’四字,请君留意。”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淫乱,甚至乱伦,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乾化二年(912年)被三子朱友圭刺杀,享年61岁,在位6年。
后周
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73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显德六年(959年)封为梁王。世宗于同年六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赵匡胤。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遣人来报,辽国北汉合兵南侵。范质命令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开封东北部的陈桥驿后,突然发动兵变,拥赵匡胤为帝,黄袍加身。赵匡胤回师开封,朝中大臣范质等人被挟迫拜见“新天子”,建立宋朝,改元“建隆”,首都汴京,又名东京(今七朝古都河南开封)。废黜柴宗训,降封为郑王,在位前后仅六个月。后周亡。
辽朝
注:从辽圣宗朝开始,辽国储君即位之前均会被封为梁王。
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辽国及契丹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9年。他即位前曾被封为梁王。辽景宗去世以后,他被立为太子,并于次年(983年)即位,改元统和。他即位时,年12岁,太后萧绰执政。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国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国风貌,并且还反对严刑峻法,不给贪官可乘之机。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晚年迷信佛教,穷途奢侈,辽国势走向下坡路。辽圣宗死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终年61岁,谥号为文武大孝宣皇帝。《辽史》赞语:“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美名)无穷,其唯(辽)圣宗乎!”
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年—1055年),契丹名只骨。在位24年,享年40岁,谥孝章皇帝。他是辽圣宗的长子,母乃宫女萧耨斤。1018年封梁王,1021年被册立为太子,1031年六月继承皇位,改元景福。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时年40岁。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字涅邻,小字查刺。辽兴宗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重熙二十四年继帝位,改元清宁。继位后奉兴宗弟耶律重元皇太叔,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九年(1063),重元谋夺皇位,得密报。派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平乱,重元兵败自杀。咸雍二年(1066),改国号为大辽(983年辽改称契丹)此后耶律乙辛擅权,太康七年诛辛党。在位四十五年,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好汉文化,多作诗赋,有《清宁集》今佚。 终年70岁,葬于永福陵(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左旗西北部),庙号道宗,谥号仁圣大孝文皇帝。
耶律浚(1057年-1077年),小字耶鲁斡,是辽道宗长子,母为宣懿皇后萧观音。《辽史》指其“幼而能言,好学知书”,道宗十分喜爱他。他六岁被封梁王,八岁就立为皇太子,使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讨厌,他多次陷害耶律浚,始终不成功。后来耶律乙辛藉陷害皇太子谋反,使道宗废其为庶人,史称十香词冤案。大康三年(1077年),耶律浚被耶律乙辛的手下所杀,死时才二十岁。不久,道宗知事情真相,追封耶律浚为昭怀太子,以天子礼葬玉峰山,辽天祚帝追尊庙号顺宗,谥号大孝顺圣皇帝。耶律浚只有一子,就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或1156年),字延宁,小名阿果,是辽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101年到1125年。 天祚帝是辽道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道宗的太子耶律浚,母亲是贞顺皇后萧氏。六岁时他被封为梁王,九岁时封为燕国王。1101年正月甲戌道宗崩,临死前立耶律延禧为继承人。天祚皇帝是他的尊号。二月壬辰改元乾统。在位二十四年。亡国后金降封其为海滨王。会六年(1128)薨。
耶律挞鲁(?—1103),天祚帝第三子,封梁王,薨。
耶律雅里(1094年-1123年),辽朝天祚帝的次子,字撒鸾。七岁封为梁王。1123年四月,从金兵势力下投奔天祚帝,此时天祚帝西奔,雅里被耶律大石护送至沙岭。五月,耶律雅里自立为皇帝,改元神历。十月,耶律雅里薨。
金朝
完颜宗弼(?—1148)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本名斡啜,斡出、晃斡出。宗弼是金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人刚悍善战、勇猛无敌。累官太师,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天辅三年从宗望追辽主于鸳鸯泊。天会三年,从宗望伐宋,取汤阴县。复以兵薄汴城追宋太上皇,不及,获马三千匹而还。六年,从睿宗徇地山东,破兵数万,连下青州、临朐等地。复伐宋,攻大名府及开德府;宗弼以本部先登,奋击破之,功最诸将,河北平。复以兵追宋主,取寿春,破建康,攻杭州,克明州,大获全胜。复败宋张浚军于富平,平陕西五路。连破吴玠诸军于仙人关。天会十三年败宋兵于大仪镇,几获韩世忠。天眷三年复取河南、陕西地。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蒲鲁浑等败宋兵于许州,杀数千人,宋兵溃走。自率众取毫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继皆下。河南平。皇统元年,宗弼乞取江南,大破宋将张俊、韩世忠等军,杀数万人。连下庐、和二州,声势大震。九月,大军再次渡淮,宋人乞称臣而还师。因功进太傅。七年宗弼大军北伐,迫萌古斯诸部称臣纳贡而还,以功进太师。皇统八年(1148)宗弼薨,谥忠烈。
完颜从恪(?-1233年),中国金朝皇族,金卫绍王完颜永济的长子。大安元年(1209年),完颜从恪被封为胙王、左丞相。第二年八月,完颜永济立完颜从恪为皇太子。1213年,胡沙虎杀完颜永济,完颜从恪兄弟被废居中都。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把他们迁到郑州。四年(1216年),迁居南京开封府。天兴元年(1232年),金哀宗在十二月离开汴京崔立拥立完颜从恪为梁王,第二年,汴京城被蒙古帝国军队攻克,完颜从恪被杀。
元朝
其封地在河南开封,为金印兽纽王。
甘麻剌(1262年-1302年),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元裕宗真金的长子、元成宗穆尔之长兄、元武宗海山之伯父、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之父。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
至元二十七年十月壬申(1290年11月5日)封,出镇云南,二十九年(1292年)改封晋王。
松山,甘麻剌次子,至元三十年七月己未(1293年8月8日)封,以皇曾孙出镇云南。
王禅,松山之子,泰定元年十一月丁丑(1324年11月21日)由云南王进封,天历元年(1328年)帅师与太平王燕帖木儿战于柳林,兵败见杀。
孛罗,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之孙阿鲁之子,至正年间由云南王进封。
阿鲁温,札剌儿氏,乃蛮台之子,由汝阳王进封。子察罕帖木儿(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她爹)。
把匝剌瓦尔密(?-1381年),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镇守云南。元末军事人物。元朝元惠宗离开元大都后,把匝剌瓦尔密仍然坚守云南,并派遣使者去漠北觐见蒙古汗。其间曾对抗明玉珍明夏政权的进攻。朱元璋平定四川后,因云南地险,不愿用兵,只好劝降。后不得,只好派傅友德、蓝玉、沐英进攻,并活捉达里麻。把匝剌瓦尔密知道无法获胜,于是焚烧龙衣、驱妻子到滇池死。自己则与左丞达德、右丞绿尔夜入草舍自尽。
明朝
梁庄王朱瞻垍(1411年7月7日-1441年2月3日),是明仁宗朱高炽庶九子,母恭肃贵妃郭氏,他是明朝的梁王,王妃纪氏,纪詹之女,继妃魏氏,魏亨之女。朱瞻垍在永乐九年六月十七(1411年7月7日)出生,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1424年11月1日)受封梁王,宣德四年八月初三(1429年9月1日)就藩安陆州
他在位十七年后,于正统六年正月十二(1441年2月3日)去世,谥号庄,年二十九岁,葬瑜灵山,无子,梁国被撤除。
太平天国
张宗禹,生卒年待考,是清末捻军著名将领、西捻军统帅。初随叔父、大汉盟主张乐行参加捻军起义。后转战苏豫陕鄂皖,受太平天国梁王之封。1864年,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整编捻军,以骑兵为主、步兵配合,流动作战。1865年,歼灭蒙古科尔沁王僧格林沁部,并粉碎湘军曾国藩的封锁。1866年,从河南率西捻军入陕,联合回民军。1867年元月,于西安灞桥大败清军,同年12月为援助遵王赖文光所率东捻军从陕北南下,经山西至直隶,逼天津,南下山东,被清军包围。次年8月,转战至骇河边,下落不明。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09:06
目录
概述
战国
汉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