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军
明末清初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明末清初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张献忠(1606~1647)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家贫,曾在延安府(今属陕西)充捕快手,继投边营。崇祯三年(1630),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是年十月。农民军首领王嘉胤府谷,破河曲。张献忠率米脂十八寨农民应之,自号八大王,人称“黄虎”。翌年,张献忠已成为农民军三十六营中的一营之首,转战陕豫。八年,东征皖北,众逾万人。九年闯王高迎祥被俘死,张献忠一军称最强。
战役介绍
明末清初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张献忠(1606~1647)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家贫,曾在延安府(今属陕西)充捕快手,继投边营。崇祯三年(1630),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是年十月。农民军首领王嘉胤府谷,破河曲。张献忠率米脂十八寨农民应之,自号八大王,人称“黄虎”。翌年,张献忠已成为农民军三十六营中的一营之首,转战陕。八年,东征皖北,众逾万人。九年闯王高迎祥被俘死,张献忠一军称最强。同年秋,献忠义军自均州(今湖北均县)与老回回马守应等攻襄阳(今湖北襄樊),又联合罗汝才刘国能等人东下,与久据皖中英山霍山贺一龙、贺锦合营,转战至淮阳。十年春,转战太湖、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黄州(今湖北黄冈)、安庆等地,破和州(今安徽和县)、含山定远,众至二十万。同年秋,明军集中兵力,加强部署,进行反扑。起义军连遭失利,先走麻城,后西退至谷城。为保存实力,献忠于十一年五月伪降于明总理六省军务兼兵部尚书熊文灿。
假降复叛
张献忠伪降后,名义上归明朝节制,实际惟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打造武器,训练士卒,为再举义旗进行准备。十二年五月,再起,夺取库藏,释放狱囚,诛杀地方官吏,谷城、房县所驻明军多投降起义军。七月于房县西之罗猴山败明军左良玉部,斩获甚巨。熊文灿因此弃市,左良玉降秩三级。张献忠军威名大震。十月,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至襄阳,部领各路兵几十万,以“四正六隅”之策进剿起义军。十三年春,玛瑙山等役义军连败,退于兴归山区,收集散亡,后转战于湖广、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数月后连破新宁(今四川开江)、大竹大昌(今重庆巫山北)、开县,寻连克川东各州县。又针对杨嗣昌围剿战略,采取“以走致敌”之计,自十三年七月至十四年一月,北起广元,南至泸州、南溪;西起成都、东至巫山、夔门(今重庆奉节),义军足迹几遍全蜀。明军疲于奔命,只得尾随其后,问其所向。十四年二月,献忠突然率军出川入楚,攻占襄阳,杀明襄王朱翊铭,发库藏银赈济饥民。杨嗣昌被迫自缢,其围剿战略彻底失败。
全盛时期
张献忠起义军开始进入极盛时期;转战河南、湖北及皖中北部各州县。十六年,又在蕲黄一带号召农民参军,队伍迅速扩大,五月取武昌,执明楚王朱华奎以王府所存银钱散济贫民。改武昌为天授府,以为京都,称大西王。建制置官,开科取士,蕲、黄一带二十一州县悉附。八月,弃武昌西进,复南下蒲圻嘉鱼,克长沙。又攻占常德宝庆(今湖南邵阳)等府。分兵进攻江西。十月,连破永新吉安萍乡袁州(今江西宜春)、安福万载等城。十一月克建昌(今江西南城),继下抚州(今江西临川)、南丰起义军在楚赣之间进兵神速,所至辄破,每使敌军猝不及防。当时,湖南大部、湖北中南部、江西中部、广东北部以及广西全州已皆在农民军控制之下。
农民军占领长沙后,于所克州县设置官吏,传檄远近,令所属州县民众照常营业,宣布钱粮三年免征。同时严肃军纪,严禁杀掠。农民军还在常德刑杀宗室贵族及横暴官绅,并将杨嗣昌家霸占的土地还给农民。故湖南、江西农民群起响应。
打入四川
十六年岁末,张献忠决计入川建立基业,遂率军打进四川。十七年正月下夔州万县涪州(今重庆涪陵)。继由江津顺流东下,六月克重庆,执杀明四川巡抚陈士奇。八月克成都后,分兵略地,先后下四川州县五六十。十月,以成都为西京,建立政权,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崇祯十七年为大顺元年,并设置内阁和六部,对明朝投顺官吏加以任用。以汪兆龄为内阁大学士左丞相,严锡命为大学士兼右丞相。胡默为吏部尚书,王国宁为户部尚书吴继善(一云江鼎镇)为礼部尚书,龚定敬为兵部尚书,李时英为刑部尚书王应龙工部尚书。还建置各院监寺科道,委派官吏。地方政权分府、州、县,分设知府、知州、知县等官。同时统一军制,共编一百二十营,营设总兵。最高武官为将军,有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次有都督多人。为收罗人材,还开科取士,所取进士举人分别选授中央及地方官吏。为吸取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聘请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为“天学国师”,询问西方各国政事、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二人曾为张献忠制作天球仪地球仪日晷等。
入川后
张献忠在四川严厉镇压横暴地方的官绅和地主,但措施过激,波及面过宽。起义军内部则严格约束士卒,不许淫掠。对违纪者有由“捆打”至“枭示”的处罚,但往往禁而不止。还释放狱囚,散府库金银赈济贫穷。在起义军占领时期,过去曾受官绅地主压迫的奴仆或纷起暴动响应献忠,或向起义军地方官府告发故主罪状,使其受到制裁。起义军尤注意团结少数民族,派人到各地招抚各少数民族,免其三年租赋。除个别部族外,四川少数民族多行归附。为保持过去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茶马贸易。张献忠还任命雅州(今四川雅安)知州王国臣为茶马御史,以司其事。
张献忠占据四川时期,大顺已在清军进攻下逐渐败亡。清军占领黄河流域各省后,分兵南下。清顺治二年,派人入川向张献忠招降,张献忠严加拒绝,并召集诸将计议征伐。三年八月,清兵逾剑阁(即剑门关)入阆中。献忠率军迎击,至西充的凤凰山,清兵猝至,因疏于防备,未及战斗,张献忠已被清兵射死,起义军大败。
张献忠战死后
1646年张献忠战死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孙可望等他的养子各复本姓,推举孙可望为统帅,继续领导大西军作战,并攻破重庆的明将曾英。打开了向西南进军的通道,并继续向贵州进军,1647年连占遵义贵阳。当时云南土司沙定洲与妻范氏造反,致使明黔国公沐天波逃离昆明。大西军便以为黔国公复仇的名义出兵云南。大西军开进昆明,四将军共同称王: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有的史籍记载,大西军入滇是接受了龙在田的建议)1648年刘文秀出征川南,同时大西军与南明展开联合抗清的谈判。大西军在云南全力经营。
清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孙可望派人将朱由榔接到贵州安龙,改名安龙府,永历封孙可望等为王,大西军与永历朝的联合抗清阵线正式建立。大西军在以后的作战中取得许多对清军的胜利。其中晋王李定国两阙名王。
结局
桂林之战,降清汉将孔有德战败自杀;衡州之战,清将爱新觉罗·尼堪阵亡。南明收复广西、湖南、四川大片地区,震动全国。但南明却出现分裂,刘文秀在四川战败,孙可望企图杀害李定国,但反被李定国杀败,投降了清军将领洪承畴。清军继续进攻,大明大敌。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清军攻陷昆明,永历帝逃入缅甸,后被吴三桂绞死。晋王李定国余部则在云南边境坚持作战,李定国至死不降,并告诫儿子宁愿死在荒野也不要投降清军,可惜其子後来仍归降清朝,西南的抗清势力从此式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20:37
目录
概述
战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