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膏
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
牛肉膏(Beef Extract)又称牛肉浸膏,是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的现象。2011年4月有报道称南京市场“牛肉膏”疯卖。
基本简介
牛肉膏当中含有肌酸肌酸酐、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矿物质类及维生素类的水溶性物质。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发酵及各种培养基的制备。
在当中它起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蛋白胨以及其它氮源营养不足,一般的用量为0.3%~0.5%。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作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基础培养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其中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提供无机盐。由于这种培养基多用于培养细菌,因此要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使用方法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计算 根据配方计算出实验中各种药品所需要的量,然后再分别称量。
(2)称量 准确称取各种成分。一些不易称量的成分如牛肉膏,可用玻璃棒取出放硫酸纸上称量,然后连同硫酸纸一起放入烧杯中。
(3)溶解 向烧杯内加入所需的水量,将牛肉膏用水洗下后,取出硫酸纸弃去。加热搅拌全溶后稍放冷。
(4)调pH值 用酸度计精密pH试纸测定其pH值,并用10%NaOH调至所需pH值,必要时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一般比要求的pH高出0.2,因为高压蒸汽灭菌后,pH常降低。
(5)分装 根据不同需要,可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入配有棉塞的试管或三角瓶内(附图1-1)。注意分装时避免培养基挂在瓶口或管口上引起杂菌污染。如液体培养基,应装试管高度的1/4左右;固体培养基装试管高度的1/5左右;装入三角瓶的量以三角瓶容量的一半为限。
(6)包扎 试管扎成捆。试管和三角瓶的棉塞外用硫酸纸和牛皮纸包扎,纸上表明培养基的名称、配制日期等。
(7)灭菌 培养基用0.1Mpa(15lb/in)高压蒸汽灭菌15~20min,
购买人群
购买这种添加剂的主要是面馆、大排档以及熟食店。 “像这种‘牛肉膏’,一般路边的牛肉面馆、做牛肉加工的厂家用的比较多,羊肉膏卖往烧烤店。 ”一位受访的调料店女店主称,“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商家也是我家的老主顾,”女店主称,一些熟食店和早点摊也是这些添加剂的大客户。 “熟食店买添加剂可以让卤菜更加好看,而一些早点摊因为采购的肉质不好,也会采用这些东西增加肉的香味。 ”
通常而言,一瓶(500g)可以腌制50斤左右的猪肉。以猪肉为例,合肥市场上,新鲜猪肉的价格为11元/斤,牛肉的价格达到20元/斤。一次腌制50斤猪肉就可以节省接近500元。市场上熟牛肉的价格达到了35元/斤以上,即腌制50斤牛肉就可以省下超过1000元的成本。
相关危害
省质监局质检院食品化学部孟鹏博士说,食用香精I+G等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但有限量使用要求。如I+G的用量约为2%~5%,水解蛋白每日限量为50至l00g。
但记者发现,这些具体含量在牛肉膏罐身上并没有体现,而且上面还强调可根据当地口味,用量不限,这或会导致添加剂过量使用。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专家建议
安徽省友谊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张洪旭说,“添加剂会降低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长期使用可引起慢性中毒,畸形甚至可能致癌。 ”张洪旭建议,市民在选购食品时尽量不要购买颜色鲜艳的熟食等。
注意事项
(1)黑色小颗粒的防止 实际生产中成品经常带有黑色小颗粒,大大影响了产品的感观。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辅料预处理不好,如淀粉应提前经温水融化后才能放入反应釜,倘若淀粉直接加入后,经过高温反应就会结为小黑块;另一方面由于实际生产中对于美拉德反应的时间和温度有时控制不好,造成产品反应过度,产生黑色小颗粒。因此,在生产中应提前对部分辅料进行预处理;在进行美拉德反应时,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反应温度与时间;同时在灌装管道口设置60目筛网,对成品进行过滤,可改善产品感观。
(2)酶的选择与应用 酶解牛肉浸膏生产关键环节,酶的选择及酶解时间、温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构、风味等。因此,生产中应选用具有较高热稳定性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番木瓜乳液中的一种巯基蛋白酶,在PH值为5时稳定性最好。一般来说调节PH值为5~7,与其他蛋白酶相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实际生产中,酶解前一定要对物料调节PH值,同时控制温度为50℃~55℃。
(3)微生物指标的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只要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成品的微生物指标可以达到要求。但牛肉浸膏在常温下运输与销售,同时产品含水量相对较高,这就容易形成微生物超标的隐患,因此选择合适剂量对产品进行辐照,可以在低温下灭菌,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标准按生产商企业标准执行,具体产品指标为:①色泽,棕褐色;②香气与滋味,具有鲜牛肉固有的滋味与香气,无异味;③外观形态,组织均匀,膏体黏稠,无其他细小颗粒;④盐分含量不高于10%,水分含量不高于40%;⑤细菌总数不高于100个/mL,大肠菌数不高于6个/mL,敛病菌不得检出。
鉴别方法
产品介绍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和牛肉,消费者可从色泽、气味、黏度、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鉴别。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比猪肉的脂肪明显要少。猪肉的肌肉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且有猪肉特有的正常气味。一般地说,牛肉的纤维长度较长,肉质结构粗并紧凑;而猪肉的纤维长度较短,肉质结构细并松散;食用牛肉时感到肉老,食用猪肉时感到肉嫩。
南京调查
调查人员来到下关区白云亭副食品商城,进入一家调味品商店,商店的货柜上调味品琳琅满目。店老板介绍,他们店里只有一种牛肉膏,效果很好,卖得也好,一些人买来做牛肉面牛肉汤,甚至一些方便面里的牛肉干也是加牛肉膏的。
店老板还说,他们店里有一种牛肉粉,和牛肉膏混起来用,不是牛肉也能煮出牛肉味来,因为它们都是从牛肉中提取出来的。牛肉膏可以让肉更加耐煮,牛肉粉更香,更加有牛肉的香味。店老板透露,一瓶1000克的牛肉膏和一袋1000克的牛肉粉,都是45元,如果是整箱买的话,可以便宜两块,零买则不讲价。为了下一步做实验, 调查人员花90元在这家店买了一瓶牛肉膏和一袋牛肉粉。
调查人员又来到另一家调料专卖店,该店的女老板介绍,他们有两种牛肉膏,都是一塑料瓶500克,好的每瓶150元,差一点的50元一瓶,因为两者的浓度和香型都不一样。女老板极力推荐贵的牛肉膏,她说这种牛肉膏浓度高,使用效果特别明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牛肉的口感和香度,只要黄豆粒大的一点牛肉膏,就可以用来改善十几斤牛肉的香度和口感,一瓶牛肉膏可以改变4000斤牛肉的口感,如果兑水就更多了,可以兑五六千斤的牛肉汤。
调查人员离开时,女老板送了拇指大的一点牛肉膏,让调查人员回去试用,效果好的话再来购买,如果长期购买,还可以送货上门。
是否合法
广州市工商局就此回称,“牛肉膏”此类的食品添加剂是属于调味品性质,只要生产和使用证照齐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那么消费者还是可以放心使用,只要国家还没禁止使用,它的存在就算是合法。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李林强博士解释称,牛肉精粉(膏)是一种复合食品添加剂,适量食用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已广泛应用于汤料、鸡精、风味饼干、膨化食品、方便面调味等。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的现象。李林强表示,如果在猪肉上使用牛肉精粉、牛肉精膏,充当牛肉售卖,这完全是为了牟取暴利,是一种违法欺诈行为。
后续调查
“牛肉膏”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4月20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系统食品质量安全专家组首席专家、广东省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永泉教授,为市民揭开“牛肉膏”的重重面纱,还原真实的“牛肉膏”。采访过程中,陈永泉表示,“牛肉膏”其实早已成为市民的家常便饭,方便面中的牛肉味调味包里普遍存在。
专家称配料包就是调配出来的,但有厂家称是“用牛肉熬出来的”
牛肉膏只能用在牛肉上
陈永泉告诉记者,从广东的情况来看,每个生产“牛肉膏”的厂家产品都有企业标准,这些标准是经过主管部门、专家专门审查定下来的。所以他们的配方都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通过国家的相关法规要求,如果按照合理的量进行使用,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假如某些厂家弄虚作假,该报的不报,自己暗暗地加入其他物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从广东省和国家的情况,主流还是好的,大多数的厂家是守法的。”陈永泉分析说。
陈永泉说,“牛肉膏”如果不是作为商品去经营,仅仅家庭来用,是用来放在汤里用来增香调味的,如家庭常用的鸡精。即使是一些烹饪单位使用,如酒店、餐馆、面馆等,也只能是在使用真实牛肉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牛肉的香气,并不是使得各种肉类“变”成牛肉。
“有人由于暴利的驱动,弄虚作假(利用‘牛肉膏’把猪肉变成牛肉出售),这就是使用者的问题,不应该将责任放到‘牛肉膏’的生产企业身上。”陈永泉表示,“牛肉膏’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使用单位(如饭店)的违规使用,问题出在他们身上,并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牛肉膏”本身是没问题的。
食品流通离不开添加剂
陈永泉说,“食品添加剂在人们的生活和食品工业里贡献很大。但是它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一个是使用量,有专门的规定。另外是使用范围,在哪些食品上可以使用哪些相应的添加剂,也有规定。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不管是哪个食品,都不能上市。(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
陈永泉指出,关于现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我们国家确实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滥用,就是在某个食品上添加不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同时,食品添加剂使用超标的问题也存在,部分生产企业在使用时用量的掌握不一定准确。对食品添加剂管理严格是为了使食品工业更健康发展,以及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陈永泉强调:“我们对食品添加剂要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它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有些人可能会问:‘过去我们的老祖宗没有食品添加剂,不也这样过来了么?’但是我们不是在自给自足自然的经济社会,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时代,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没有食品添加剂是不行的。因为食品要流通,有个防腐以及保质期的问题,怎样把食品的风味、营养成分更好保留,这些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以日常人们所熟知的花生油来说,如果没有添加抗氧化剂(一种食品添加剂),花生油就很容易被氧化,从而变质。一旦变质,花生油所产生的致癌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比添加抗氧化剂的影响更大。”
曝料:方便面普遍含“牛肉膏”
在采访过程中,陈永泉向记者透露,原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吃到的方便面,其中的调料包就是用“牛肉膏”这类产品调配出来的。
陈永泉介绍,“香精主要分为甜味和咸味香精。甜味香精主要应用在饮料和甜品中。咸味香精则广泛应用于调味品,其中就包含方便面的配料。‘牛肉膏’是属于咸味类香精,方便面中的牛肉调味包其实也含有‘牛肉膏’。但是公众并不需要对此感到恐慌,只要是控制在一定的量,食用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即时性伤害。”
记者随即在市面上购买了两个牛肉味的方便面,结果发现,在两种方便面的配料表中,都发现了“牛肉精粉”的成分。记者再对比了一瓶某品牌“牛肉膏”的成分,与方便面酱料包的成分,发现所使用的材料十分相似。
厂家:“牛肉精粉”是天然萃取  
就此,记者采访了“康师傅方便面”的制造商——广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其新闻发言人陈功儒表示,顶益所生产的牛肉味配料包中的牛肉粒绝对没有添加市面上所谓的“牛肉膏”,而是由大块牛肉经过熬煮、切块而成,因此没有添加“牛肉膏”的必要。
记者追问为何方便面的包装上标明有“牛肉精粉”的物质,是否与市面上买到的“牛肉膏”作用是相同的? 陈功儒称,公司研发生产的配料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且公司所生产的“牛肉精”是从牛肉中天然萃取,和市面上鱼龙混杂的“牛肉膏”有很大差别。而且根据国家标准,“牛肉膏”可以属于复合调味料,也可属于食品添加剂,且国际公认为天然香精。只要是在规范内使用,并没有安全隐患。
相关部署
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和非法使用添加物问题,全国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会上表示,要以“坚决的态度、过硬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持续深入整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李克强强调,食品非法添加危害性大,一旦发生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必须高度重视。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要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20日专门下发通知,部署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这份通知可谓“严”字当头,在各个环节作出细致规定。
——严打非法添加行为
严禁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
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要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办法。
——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
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严格行政问责
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徇私舞弊、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这一方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食品调味料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的抽检和监测,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严禁超剂量标准、超适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并将严厉打击在食品调味料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非食用物质。
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单位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场所,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经营过期及劣质食品、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将被严查。
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将建信用档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同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了何等严重地步。
分析指出,这不仅是迄今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就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发出的点名最具体、指向最集中、措词最严厉的表态,也是对其产生根由剖析最深刻、思考最深远、忧虑最沉重的告诫。此番警世之语,不仅会让那些已被曝光者无地自容、未被揪出者如坐针毡,更会让整个社会从道德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硬”措施加强食品行业整治监管之外,官方亦着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国办的通知中,就要求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2011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同时,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此外,根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还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同时积极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的食品安全案件。各地要特别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不难看出,官方在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力求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更有力地遏止不法行为
官方回应
2011年5月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
张勇认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都是典型的非法添加案件。国务院前不久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了相关通知。
张勇表示,近期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些是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还有的则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如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这样的一些报道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群众看了以后往往都会信以为真、焦虑担忧,也自然会有“还有什么敢吃的”的想法。
他说,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这样讲绝不是掩盖矛盾、粉饰太平。
食品安全事件虽时有发生,但与庞大的食品及生产经营者规模相比,所占比例很小,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对于为何媒体总是先于监管部门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张勇说,很多案件是在监管部门查处并公布后,有关媒体再跟进报道的,像近期的假薯粉、去年的问题乳粉等案件。也有一些问题是在媒体先发现并报道后,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调查处理。他不赞成在事件的性质、危害和影响范围尚未查明核实的情况下,就将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冠以“致癌”、“致命”、“剧毒”等字眼加以报道。
对于三鹿双汇、染色馒头等问题,张勇认为,一方面,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需改进完善。监管链条长、环节多,存在政出多门、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的问题,检测检验手段不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个别执法人员监管不严甚至徇私枉法,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另一方面,这些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因此,不仅要加强监管检测,更重要的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新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1:57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