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
女性化属于社会
性别刻板印象,站在繁华喧闹的街头,人们
常会看见女性化的男人,他们时髦,喜欢打扮,
香粉秀发、
花绉领、耳环
钻饰、羽帽彩履,凡是女人喜欢穿戴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放眼当今屏幕影视,同样是“
眼线美男”的天下。他们长得俊美俏丽,喜欢涂脂抹粉,极其注重外表。说话甜腻腻,开口
娘娘腔。
历史记载
《商书·伊训》中对男性女性化的记载是很早的,它指出世有“三风十愆”,说:“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三风中有“
乱风”,而“乱风”中包括“四愆”,其中的一愆是“
比顽童”,即宠幸女性化的男子。在《
战国策·秦策》中又有这么一段记载:
晋献公欲伐虞,而惮
宫之奇存。苟息曰:“《
周书》有言,美男破志。”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而《周书》中说的是“美男破志,美女破居,武之毁也”,其意思是“美男”和“美女”都可能成为国破家亡的祸根。从《战国策》中晋伐虞的记载看来,进献美男,引诱虞君,女性化男子起到色情间谍的作用了。
孔子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论语·雍也第六》)。
墨子说:“王公大人未知以尚贤使能为政,无故贫富。面目姣好则使之。夫无故富贵,面目姣好则使之,岂必智且慧哉?王公有所爱其色,故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墨子·尚贤》)看来男性女性化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
《汉书·佞幸列传》记载:“柔曼之倾意,非独
女德,盖亦有
男色焉。高祖时有
籍孺,孝惠有
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为了获得帝王的宠幸,男性女性化竟蔚然成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涂脂抹粉,注意修饰,他们以女性化作为审美追求,涌现出了潘安、
卫玠、潘子高等一大批闻名后世的
美男子。
明清时期,男风继续盛行。官员
士大夫乐于狎戏优伶,而这些优伶都是一些女性化的男子。在《
弁而钗》、《宜春香质》、《
龙阳逸史》、《
品花宝鉴》等文学作品中,生动刻画了男性女性化的
社会现象。
表现方式
男性进入青春期以后,
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在雄激素的作用下,逐渐具备男性特有的
第二性征:胡子长长、
喉结隆起、声音低沉、
皮肤粗糙。如果外在的因素打乱了男性的激素分泌,使男性体内
雌激素过多,有可能使男性的第二性征不明显,甚至变得女性化。
在农业时代,“男耕女织”、“男主外、
女主内”,
社会分工对男女有明确的规定。如今,社会分工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日渐缩小,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去许多只有女性才从事的工作,许多男性也参与其中,小到家政保姆、缝纫裁剪,大到护理接生、空中服务。
形成原因
女性化环境
学校教育的过度“女性化”
目前在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教师,由此使学校对学生性格的导向也呈女性化。无论是评
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的性格为标准,诸如:听话、顺从、认真、仔细、举止规范等。这些特征都明显地带有阴柔性,与男子阳刚性形象相去甚远。众所周知,男孩的基本特征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行为粗犷、不拘小节、富有攻击性。然而在绝大多数学校中,男生的上述行为、性格是被严格禁止的。譬如,在课间休息时,男生喜欢追逐打闹;在课堂上,男生容易多动;等等,这些都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制止。久而久之,原本富有活力的男孩,在种种规范的限制下,逐渐被纳入了女性化性格的模式之中,男孩所固有的自由天性受到“压制”。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于长江曾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父道观念的变迁。“弱化”,是他给出的关键词。
于长江认为,在
传统社会中,因为以父权为中心的
家族制度的存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起到了一个示范权威的作用。“养不教,父之过”的观念也让父亲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到了现代社会,孩子或许比父亲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父亲的社会化权威形象也就逐渐弱化,由此也带来父子(女)关系的弱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从一个侧面显示父教缺失带来的严峻性:在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甚至排在了网友之后。
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副教授
阳泽告诉记者:“事实上,父亲对于孩子的气度、性格和
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泽对“父亲”的内涵这样解读:父亲作为男性,会把男性气质传递给孩子;作为亲人,会把深沉和宽厚的情感传递给孩子;作为权威,会把服从、尊重、地位等意识传递给孩子;作为教育者,会交给孩子规则、秩序、理性的观念和能力;作为工作者,会把责任的、竞争的、压力的、坚持的文化和精神传递给孩子;作为
生活者,会把玩乐、放松、冒险、多彩生活等经验和感悟传递给孩子。
而父教缺失带来的隐忧
不容忽视。根据国家贫困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没有父亲教育的男生,比有父亲教育的男生逃学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犯罪的可能性大两倍,长大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增加3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也高出3倍。对于儿子来说,如果父亲长期缺位,男孩学习到的大多来自母亲,会让男孩女性化、胆小、不敢承担责任。
在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对孩子采取“三高”教养方式,即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母亲对待孩子,学习上严厉要求,生活上过分宠爱。父亲往往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放任不管,又得不到妻子的尊重。这样,男孩容易养成温顺、胆小、退缩、依赖等女性化性格,这几乎已成为当今男孩的通病。男孩所表现出的胆怯、懦弱,则与阳刚之气、
男性化性格背道而驰。
社会风气
在如今这个温情时代,男性越来越少
有机会来表现他们的威武强悍,他们并不需要彪悍的体形,更无须举手投足都显示出“块”状肌肉。比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韩国男性,已经很少有机会参加战争或从事大量重
体力劳动,生活的富足和优越,让男性越来越追求细节上的高质量,从而淡化了男性与女性间明显的性格差异。
现代社会男女的互补性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差异也越来越小,导致
审美标准模糊化,这就是男子“中性化”的根源所在。在历史上,男女的分工很明确,彼此存在
互补性,而按当时的男女分工,一方所缺失的正是对另一方的审美标准,比如男性缺柔弱但却成为美女的标准之一,女性所缺的刚硬则是对男人的要求。
流行文化
作家
韩寒:“‘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
越来越多的父母:对自己男孩的性别取向感到担心。在性别形成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在缺乏正确榜样的情况下,许多男孩直接把这些所谓“好男儿”作为模仿的榜样,直接复制他们的外部特征,因而阳刚不再,阴柔有余。
不仅如此,随着极端
女权主义的泛滥,各类媒体似乎都在有意或无意的扭曲男性的阳刚之气,过度宠溺男孩的问题,忽视男性面临的问题,正如美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娜·霍夫·萨默斯所说,女权主义正在酝酿一场“反对男孩的战争”。
环境激素
根据一项研究,人类和
野生动物所暴露的环境中的新化学品种类超过10万种。欧盟也承认,其中99%的化学物品没有经过充分监管。许多化学物品被科学家视为“
环境激素”,它们会严重干扰
内分泌系统。这其中就包括
邻苯二甲酸盐(被广泛用于
食品包装、化妆品、
儿童玩具中)、在家具和电子产品上使用的
阻燃剂、虽然被禁用但是仍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和环境中的
多氯联苯(PCB)以及多种杀虫剂和
除草剂。
一方面,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动辄就“进补”——殊不知,这些补品均或多或少含有
雌性激素成分;另一方面,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者为了提高产量,缩短
生长期,往往给养殖品投食
雌激素,或在饲料添加剂中掺入雌激素。如果人进食了这些养殖品,就会使得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
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下楼有电梯、出入以车代步,很多体力活也逐渐由机器替代。也就是说,现代人四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结果,肌肉越来越少而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多。而
脂肪组织具有将
雄激素转换为
雌激素的能力,使得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
应试教育
中国的
应试教育体制对我们的男孩和女孩都同样是一种伤害。不过相对而言,女孩要比男孩能够适应一些,也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男孩们在我们这个几乎是为女孩设计的
教育体制面前,一开始就处于完全的劣势,一开始就不是女孩的对手,男孩们不得不设法去适应有利于女孩的游戏模式,学会像女孩一样的学习和
思维模式,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得分。
如果是非常典型的男孩,则更难适应这个制度,他们会被贴上“
问题学生”的标签,成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失败者被淘汰出去。而那些愿意放弃自己部分天性的男生,则可以在冷酷的应试丛林中生存下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是造就我们成为一个阴盛阳衰社会的最大功臣。
一言以蔽之:媒体等把持着娱乐、理论、舆论等社会机构导向作用,包括哲学家、西方时尚运动带来的一股新潮流:都指向一个方向。更有甚者,说这是阴谋,是争夺权力的较量超出了一般的讨论范畴。
由于
儒家思想就是读书取士,科举文化,几千年完全都是一个
模子刻印出来的。后来科举文化又影响全世界。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必须承担孩子们的
教育职责并对教育的后果负责,至于母亲,主要是关心孩子们的生活问题,并取得孩子的信赖和
心理平衡,这就是古人的“养”“教”分开,阴阳互动,其实是极为科学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个性问题的协调很好。
可中国父亲们似乎正在从
家庭教育的
主导地位中退却,母亲们则站了出来,负责孩子从生活直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少不得逼孩子们面对
应试教育。特别明显的表现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于是,中国传统中“严父慈母”的阴阳平衡被打破。
作用影响
积极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改变了
传统文化对性别的泾渭分明的划分和规定,使个体的人格塑造、角色成就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化。这种现象说明了,男人也有追求美的需求。
女性化的男子有时比女人更令男人喜爱。同时,这也推动了
父权社会的瓦解,有利于真正实现男女之间的平等。而对男性女性化个体的包容与理解,则是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消极影响
男性女性化也有消极的一面。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性别的个体各自履行自己的角色,并各自承担其角色所赋予的
社会责任。如果男性女性化的个体只是少数,那就属于性别的
常态分布,对
社会秩序的影响不大。
如果男性女性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则有可能打破两性间的和谐,到那时,男性也许无法承担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悲哀,但这种现象永远都是少数,而且如果是单纯的
审美观女性化并不会造成能力和志气的减退。
日本
早稻田大学一名教授表示,日本这种中性化的现象让他很担忧。从长期来看,这会影响日本的国家竞争力。2010年2月,
CNN也曾报道过一本中国的新书——《
拯救男孩》,并引述书中的话说,中国的男孩模仿
李宇春等中性偶像,这会影响男性的发展,“中国男孩的体质在变弱,情感上则比女孩更脆弱”,并称“
流行文化和
教育体系正在扼杀中国男生们男子汉气概的发展”。
改变手段
学校教育
日本著名学者
大前研一在《SAPIO》杂志上写道,日本国民正在“食草化”,如此羸弱的男人太多不是好现象,有必要重新打造日本男人。他建议,把所有尚未就读高中的学生都强制送到海外留学,而且“最好是弱肉强食的美国”。
我国的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亟须加强男性教师的任教数量和质量,要使男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男性教育、塑造男性性格、建立男性思维。
家庭培育
家长需要调整好自己的
性别认同角色,也就是夫妻双方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同时需要尽可能调整好夫妻关系,避免用争夺男孩爱的方式来攻击配偶。
其次,家长要避免对男孩过分控制、惩罚或溺爱;多让男孩和男孩玩,即使容易打架也不要过于惊慌;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多鼓励男孩向男性榜样学习,培养独立自主精神。
两者对接
首先,
男孩教育要遵从男孩的天性。男孩子有心理上和气质上的鲜明特征,如直爽开朗、大胆好斗等,有一首歌曲里的两句歌词很能说明问题,“男孩子下雨天他也不带伞”、“男孩子遇事就爱打抱不平”。男孩行为上这些特征的形成,不仅受到
遗传基因、
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还受到
环境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对孩子的关心大多放在对其学习成绩、身高体重上,而对他们
心理发育和气质的形成却较少关心,孩子容易变得性格内向、胆小怕事。
其次,男孩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两岁左右,
自我意识及独立性就开始萌芽,不喜欢大人把他当作什么都不会干的小孩子,喜欢有独立做事的机会。唐朝
柳宗元写过一篇《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就是:种树时要认真,种完后就不要再去管它。学他种树而
不成功的人,失败之处就在于对种下的树过分关心,“虽曰爱之,其实害之”。适度放手甚至有时袖手旁观,收到的效果往往比一手操办要好得多。
此外,学校是男孩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的教育现状是“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中考、高考是悬挂在每个教师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成绩虽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却仍是大家关注的主要标准。在这一杠杆衡量下,抓学习、抓成绩占据了教师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乖巧勤快的女生相对受教师喜欢,棱角分明的男生相对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近年很热门的“
西点军校”的成功,折射出的恰恰是普通教育中男孩教育的弱势。在大环境没有办法及时改善的情况下,教育者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坐标内追求完善,比如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对男孩给予更多的包容等等。
另外,要重视培养男孩的
规则意识。比较好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共同遵守,保持相对稳定,逐步提高要求。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这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路易莎笔下的梅园、
黑柳彻子笔下的
巴学园之所以受到这么多孩子和成人的喜爱,与学校和教师重视教孩子们要诚实、忠于职责、做好人、鼓励他们相互帮助、亲近自然界等有莫大的关系。在那里,孩子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自学、自立、自制等好品质。
在男孩教育方面,如能实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成功对接是最好的,在无法对接甚至可能错位的情况之下,有一方必须坚守。阳光男孩的成长并非毕其功于一役的事,它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长时间地栽培或者矫正,这就要求教育者有长远的目光和持久的耐心。
相关人物
龙阳君
古代称男色为“
龙阳”,即源自
龙阳君。龙阳君是战国时
魏王的
男幸,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有一天他陪魏王钓鱼,钓得十条大鱼,不觉泪下。魏王问他何故伤心,他说:“我刚钓到鱼时很高兴,后又钓了一些大的,便想把前面钓的小鱼丢掉。如今我有幸能与大王共枕同寝,但四海之内,美人甚多,闻知臣得幸于大王,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向陛下献媚,臣就像前面钓到的小鱼一样,也会被抛弃,臣怎能不哭呢?”魏王听了很感动,便下令:四海之内,有敢向我介绍美人的,我就灭其族!
男皇后韩子高
韩子高本名蛮子,出身低微,世代以做鞋为生。
侯景之乱期间,蛮子寓居京城建康,时年16岁。他“容貌美丽,状似妇人”。有次还乡的时候,无意碰上了
陈蒨,也就是后来的
陈文帝。陈蒨便问他道:“愿不愿意跟我走,共享荣华富贵?”当子高抬起头看见向自己问话的是位年轻英俊的将军时,便点头应允了。“子高肤理色泽,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骑射,若风。及稍长,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
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从此韩子高便作为陈茜的
娈童,随陈茜起居出入,很受陈茜的宠爱。陈茜曾对韩子高说:“人曰吾有帝王相,审尔,当册汝为后,但恐同性致嫌尔。”子高叩头曰:“古有女王,当亦有男后。明公果垂异恩,奴亦何辞作吾
孟子耶?”虽然最终没有封子高为皇后,但这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历史上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可见他俩情爱之深。
“伪娘”刘著
因参加海选时着
烟熏妆,蓝色红丝袜和
高跟鞋而备受关注。
刘著凭借着出位的打扮和女性化的表演,出尽了风头。不过最终入围120强的“个性选手”,只有来自
南充的选手刘著。相比其他几位
反串的“伪娘”,刘著除了
身份证的性别之外,几乎难辨男女。不论是唱歌还是平常说话,都是
嗲嗲的女声,让人非常吃惊。这也体现了随着人类的性别特征减弱,如今男女差别并不大,只是社会
传统观念在支配人们。
国外情况
韩国趋势
韩国20至30岁的年轻男性女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男性变漂亮”了,而是男人开始穿上“
塑身内衣”,还把臂毛和
腿毛剃掉,甚至抗拒男性特征。
与此同时,男性服装部的女性化倾向也很明显,围巾不再是女人的专有物品。
百货商店相关人士说:“如果系在
T恤衫里面或像领带那样系,会显得非常可爱迷人,所以来买的男性大幅增加。人气女声组合“
少女时代”表演时穿的“彩色紧身牛仔裤”在女性中间非常流行,这种服装的男款问世后,仅4个月就销售一空。
首尔大学消费者心理学系教授
金兰都说:“随着传统性别划分规范贬得宽松,男性特点被淡化,而女性价值观大行其道,这种现象更是一种全球性潮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追随艺人’。”
日本趋势
日本流行这样一个术语:草食男,和食草动物一样,“草食男”一般都比较温顺,年龄在二三十岁之间,他们非常注意
个人形象,作风和女人有点类似。这样的男人往往上进心不强,对女性也没多少兴趣。“草食男”这个名词诞生自日本作家深泽真纪笔下。但这一概念真正大范围流行还要归功于日本
东京一家
市场研究公司的总裁牛久保惠美,她著有《“
草食男”正在改变日本》一书,该书2008年11月出版。
牛久保惠美对位于
东京和日本其它大城市的100名20多岁到30岁左右的男子进行访问后总结出“草食男”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首先是“草食男”和他们的上一代相比对工作不是很在意;其次,“草食男”对时尚比较敏感,吃得不多以便保持身材苗条,这样可以穿
紧身衣;第三,“草食男”和母亲的关系比较亲密,经常和母亲一起出去购物;第四,“草食男”对与女孩子约会兴趣不大,对女性也没多少兴趣,更别提结婚生育,他们喜欢的是男人;最后,“草食男”对自己的钱看得比较紧,身上经常会带着多家零售商的优惠卡,他们喜欢精打细算,做事有规划。从这些特征来看,“草食男”其实和传统意义上女孩子非常类似,因此牛久保惠美认为“草食男”更准确地说应该被称为是女性化的男人。
“草食男”的气质类似女性当然也会和女人一样爱美,“我遇到的很多这类男孩子都告诉我他们不能离开自己的住所,除非自己的发型看起来很完美。”牛久保惠美说:“他们还告诉我如果他们的指甲看起来很漂亮那么自信心就会足很多。”为此,很多“草食男”都会去指甲美容店做指甲护理。另外,在日本性别界限的模糊也不是什么新现象,日本幕府时代(1603年到1867年)就有过类似的男性。
歌舞伎的女角全由男性演出,他们容貌出众,因此成为男色的追逐目标。这些
女形演员身着鲜艳的美丽女服,举手投足间尽显女性柔媚,渐渐成为女性化的男性。至此,无论是“女形”演员还是“阴间茶屋”的“游男”已经成为“女装丽人”,游离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伊恩·布鲁玛称他们为第三种性、一种综合的理想美,这非常符合日本传统审美观“若即若离”的审美体现。当今日本的
食草男、
伪娘现象无疑与
众道文化有密切联系。对于出现年轻男性女性化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对日本社会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会损害日本社会的竞争力。不过也有人认为,“草食男”的出现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社会是多元的。
美欧状况
在美欧,同样存在这类争议人群。2009年的美国选秀节目“
美国偶像”,就捧红了这样一位亚军。这个名叫
亚当·兰伯特的歌手,被称为历史上最富争议的“美国偶像”。他嗓音华丽,常以深色的
眼线、妖媚的眼神以及涂了
指甲油的双手出现在舞台上。喜欢他的歌迷为他尖叫,厌恶他的人批评他哗众取宠,称其颠覆了美国人的保守价值观。
美国“当代心理学”网站曾刊登
认知心理学博士和作家司考特·考夫曼的文章《雌雄同体、创造性和流行文化》,梳理了“中性化”在美国的发展。考夫曼说,早在1974年,美国
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就用“Androgynous”(雌雄同体)一词,分析了这一现象。文章特别提到了1984年的
格莱美音乐奖在这方面的标志性意义——在那次典礼上,极具“中性”特征的
乔治男孩和
安妮·蓝妮克丝竞争“最佳新人”的称号,而
迈克尔·杰克逊则一举获得7个奖。
美国文化学者玛莎·伯曼如此评价当时的杰克逊:“他来得正是时候:当时的美国文化刚开始学会包容并欣赏一个人身上可以融合两种性别特征。杰克逊给人的感觉是他可以融合各种元素:男性或女性,黑人或白人。”
文学作品
阮籍《
咏怀诗》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
宿昔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吴均《咏少年》:董生唯巧笑,
子都信
美目。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
张翰《
周小史诗》∶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
菡萏芙蓉。尔刑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猗靡,顾盻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刘遵《
繁华应令》: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鲜肤胜粉白,曼脸若桃红。挟弹雕陵下,垂钓
莲叶东。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金屏障翠被,蓝帕覆薰笼。本欲伤轻薄,含辞羞自通。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递入宫。
梁简文帝《娈童》诗:娈童娇丽质,践董复超瑕。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
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壁锦,床织细种花。揽裤轻红出,回头双鬓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相关提案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
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师提案〔2020〕475号
您提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收悉,现将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一、加强体育教师配备
教育部高度重视加强体育师资配备。指导各地在巩固存量、加大增量、提升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统筹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配齐配好体育教师队伍。出台《体育美育
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退役运动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全面提升兼职教师能力和素质。近5年来,通过
免费师范生、贫困地区定向
招生计划、“
特岗教师计划”等渠道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通过“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10万多名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完善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
协同发展机制,指导20所入选“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高校,为18个省(区、市)的38所农村中小学校在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和
志愿服务。
下一步,将要求各省、校加大《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落实力度,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
素质能力,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
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
教育质量,不断将
学校体育纳入各项工作体系。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健全了学校体育的评价机制。2016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
体育课和课外锻炼”。2017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4号)明确了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将学校体育全面纳入学校的整体
评价体系中。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
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科学安排体育课
运动负荷,开展好
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
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
运动技能。
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中小学校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生体育评价,探索在
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
体育课程。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教育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
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素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有力支撑
健康中国建设。一是修订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标准。印发《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构建各
学段相衔接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明确学校健康
教育内容、途径。中小学健康教育以“体育与健康”为主要课程载体,每学期安排6至7课时。二是丰富健康教育形式,指导中小学通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
健康素养。在全国校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举办健康教育宣传行、网上知识问答等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遴选组建首届
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加强和改进
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
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真正把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四、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
教育部以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抓手,大力支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十三五”期间,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项目中设立“‘网络红人’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城镇化视域下居住分割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
实证研究”“家庭
教化功能的彰显与青少年
精神家园的建构研究”“新时代社会
协同管理下的青少年
健康促进理论体系研究”“基于培育青少年
健康人格视阈下的休闲
教育研究”“青少年认识信念
发展模式与作用机制研究”“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及其同伴背景:
追踪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双
因素模型监测体系研究”等一批研究项目。支持高校加强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多学科的
交叉研究,聚焦
现实需求,推动
理论创新。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已立项相关教育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后期管理,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力争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好的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