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种基于
基础金融工具的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
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
远期合约、期货、
掉期(互换)和期权。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混合
金融工具。
场内交易,又称
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
竞价交易的
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
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
担保责任的特点。此外,由于每个投资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设计出标准化的
金融合同,由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数量进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交易,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动性较高的市场。期货交易和部分标准化期权合同交易都属于这种交易方式。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有许多形态,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出售
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术和
风险管理能力。场外交易不断产生
金融创新。但是,由于每个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双方相互负责进行的,交易参与者仅限于信用程度高的客户。
掉期交易和
远期交易是具有
代表性的柜台交易的衍生产品。
据统计,在金融衍生产品的
持仓量中,按交易
形态分类,远期交易的持仓量最大,占整体持仓量的42%,以下依次是
掉期(27%)、期货(18%)和期权(13%)。按交易对象分类,以
利率掉期、利率远期交易等为代表的有关利率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占市场份额最大,为62%,以下依次是货币衍生产品(37%)和股票、商品衍生产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金融衍生产品
市场规模扩大了5.7倍。各种交易形态和各种交易对象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整体上呈高速扩大的趋势。
在
国际金融领域中,流行的衍生产品有如下四种:互换、期货、期权和
远期利率协议。采取这些衍生产品的最主要目的均为保值或投机。但是这些衍生产品所以能存在与发展都有其前提条件,那就是发达的
远期市场。
风险成因
金融衍生
产品风险产生的微观主体原因
内部控制薄弱,对
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内部
风险管理混乱到了极点是
巴林银行覆灭的主要原因。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
风险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缺乏制衡,很容易通过改写
交易记录来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
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里森所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
管理层监管不严,
风险意识薄弱。在日本关西
大地震之后,里森因其衍生合约
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
新加坡分行,为其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另外,过度的
激励机制激发了
交易员的冒险精神,增大了交易过程中的
风险系数。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宏观成因
金融监管不力也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另一主要原因。英国和新加坡的
金融监管当局事先监管不力,或未协力合作,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监管部门出现的问题是:第一,负责监管巴林等
投资银行的部门曾口头上给与宽免,巴林将巨额款项汇出炒卖
日经指数时,无需请示
英格兰银行。第二,英格兰银行允许巴林集团内部银行给予证券部门无限制资金的支持。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存在的问题是:首先,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促进业务的发展,在
持仓量的控制方面过于宽松,没有严格执行持仓上限,允许单一
交易账户大量积累日经期指和日债期货仓位,对
会员公司可持有合约数量和缴纳
保证金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监督。其次,里森频繁地从事
对倒交易,且交易数额异常庞大,却竟然没有引起
交易所的关注。如果英格兰银行、新加坡和
大阪交易所之间能够加强交流,共享充分的信息,就会及时发现巴林银行在两个交易所持有的巨额头寸,或许巴林银行不会倒闭。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美国最大的
对冲基金,却在
俄罗斯上演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滑铁卢。监管中存在真空状态是导致其巨额亏损的制度性原因,甚至在LTCM出事后,美国的金融
管理当局都还不清楚其
资产负债情况。由于政府对银行、
证券机构监管的放松,使得许多
国际商业银行集团和证券机构无限制地为其提供巨额融资,
瑞士银行(
UBS)和
意大利外汇管理部门(UIC)因此分别损失7.1亿美元和2.5亿美元。
另外中国“
327国债”期货风波,除当时
市场需求不强、发展衍生工具的条件不够以外,
过度投机和监管能力不足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风险类别
风险管理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国际上基本上采取企业自控、
行业协会和
交易所自律、政府部门监管的三级风险
管理模式。
微观金融主体内部自我监督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
首先,建立
风险决策机制和内部监管制度,包括限定交易的目的、对象、目标价格、合约类型、持仓数量、止损点位、交易流程以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分配等。其次,加强
内部控制,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将操作权、结算权、
监督权分开,有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业务授权,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再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
风险价值方法”(VAR)和“
压力试验法”对交易人员的交易进行记录、确认、市价计值,评价、度量和防范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
结算风险、
操作风险等。交易所内部监管
交易所是衍生产品交易
组织者和市场管理者,它通过制定场内交易规则,监督市场的业务操作,保证交易在公开、公正、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第一,创建完备的金融
衍生市场制度,包括:严格的市场
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大额报告制度;完善的
市场准入制度,对衍生市场交易者的市场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其他场内和场外市场
交易规则等等。第二,建立衍生市场的
担保制度,包括: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持仓限额制度,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日间保证金追加条款;
逐日盯市制度或称按市价计值(mark to market)加强清算、结算和
支付系统的管理;价格限额制度等。第三,加强
财务监督,根据衍生产品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会计
记账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
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
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
风险敞口情况。
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监管
首先,完善立法,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完备的法律,制定有关交易管理的统一标准;其次,加强对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的
最低资本额,确定
风险承担限额,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形成有效的控制与
约束机制;负责审批衍生产品
交易所的成立和交易所申请的衍生产品品种。再次,严格区分
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控制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的程度。同时,
中央银行在某个金融机构因
突发事件发生危机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迅速注入资金或进行暂时干预,以避免
金融市场产生过度震荡。
另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超国界和超政府地蓬勃开展,单一
国家和地区已无法对其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监管和
国际合作,成为国际
金融界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在
巴林银行事件之后,
国际清算银行已着手对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监督,加强对银行
表外业务资本充足性的监督。
区域分布
交易所
欧美发达国家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
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全球80%以上的交易分布在
北美和欧洲,这种
集中趋势更加明显。1999年末的未清偿
金融期货和
期权合约名义价值中,有全球80.5%属于北美和欧洲,到2002年6月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3.7%,北美地区的合约价值占到总价值的64.6%。
美国是全球交易所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市场,但其地位正在趋于下降,美国交易所成交的金融
衍生品合约在1986、1988、1990、1992、1994年分别占全球
交易量的91.4%、74.7%、65.1%、53.5%、44.7%;
欧洲市场的增长最为显著,1994年的交易量是1986年的399%;其间日本的交易量大约增长了7倍。从
交易额统计看,直至1986年,美国尚占有
交易所市场交易额和未清偿合约价值的80%份额。1990年后,美国以外的市场日趋活跃,交易
增长率开始超过美国,到1995年,美国以外市场的交易额已超出美国,而未清偿合约价值稍逊于美国。从交易量统计看,1990年后美国以外市场
衍生品交易的活跃趋势更加明显。
OTC
与
交易所市场类似,OTC 金融衍生品市场也主要分布在
欧美国家。英国一直保持着
OTC市场的领先地位,而且
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之外的
OTC交易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法国、
日本等国家(见表6)。
伦敦是OTC金融衍生品市场最重要的中心,2001年日均交易额达6280亿美元,较1998年增长6%。纽约日均交易额位居第二,为2850亿美元,较1998年下降3%,
法兰克福交易额名列第三,业已取代东京在OTC市场中的位置,法兰克福地位的上升明显得益于引入
欧元和
欧洲中央银行(ECB)的设立。
投资结构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金融
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美国为例,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非银行储贷机构(Thrift)和
人寿保险公司三类,其中商业银行是最早和最熟练的参与者。根据三
十国集团1993年的一份报告,被调查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参与了
金融衍生品交易,其中有92%的机构使用过
利率互换,69%的机构使用过
远期外汇合约,69%的机构使用过
利率期权,46%的机构使用过
货币互换,23%的机构使用过
货币期权。
BIS的统计显示,金融机构在全球OTC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额稳步增长,2001年较1995年提高60%。交易主要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日均交易额由1995年的7100亿
美元提升至2001年的1.2兆美元,金融机构间交易占市场的份额由1995年的80.7%提高到2001年的86.7%。
银行无疑是金融
衍生品市场中的主角(尤其在OTC市场上),1970年代末以来,银行日益热衷于
金融衍生品交易,例如,
美国银行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十分活跃,从1990年到1995年,银行持有与衍生品相关的资产增长了约35%,达到3.1兆美元,其间银行持有的
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增加了2倍。银行是
金融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1992年末全球
利率互换合约的未清偿价值达6兆美元,持有头寸最大的20家金融机构占到三分之二强,其中银行占了18家。
非机构
非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显然不如金融机构活跃,例如非金融机构只占到OTC金融衍生品交易额的10%,与1995年相比其市场份额有明显萎缩。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报告,被调查的非金融类公司中,使用过有
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
远期外汇合约、
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的公司的比例分别是87%、64%、78%、40%和31%。
发展历程
1865年,
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
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1851年以来沿用的
远期合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发出来的金融衍生品。
期货市场早期的参与者,主要是以对冲远期风险为目的的
套期保值者。事实上,以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了能够
有效管理和降低
市场参与者风险的工具。
在金融衍生品15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一直是“
领头羊”,在这里有最广泛的市场和最尖端的技术。我国的金融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期,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
发展速度则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融衍生产品本身、金融衍生品
市场监管、
行业自律和规范。国内的金融衍生品产品种类虽然正在逐步增加,但是和欧美以及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成熟的
金融市场体系中,衍生品的种类和数量往往应该远超过股票、债券等
金融产品,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品种较少,而且
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这样就更限制了产品
应用领域的拓展。而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为了
分散风险,为投资者服务,由此可见,只有对金融衍生品不断地的深入研究与创新拓展,才能逐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
投资需求。
我国对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相对滞后,相关
法律体系尚待完善,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缺乏行业发展经验和不了解产品之间的内在联动性的原因。而这也正是
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金院”)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中金院结合当前国情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以自身坚实的研究基础为依托,形成专业性的、具备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行业报告,进而履行中金院专业引导和策略建议的
社会责任。
2000年12月和2007年9月,我国分别成立了
中国期货业协会和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两者的性质都属于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
行业自律组织,而由于
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监管难度很大,监管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参与者主要是个人和机构,而他们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行业相关知识,容易
盲目投资,个别机构在金钱的诱惑下,甚至没有最基本的
职业操守,致使“黑庄”滋生,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的同时,更扰乱了正常的
金融秩序。
在美国的监管机构中,
政府监管机构有
联邦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此外美国衍生品市场还有全国期货业协会(
NFA)这样的自律监管组织。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经验,在发展初期,建立行业自律体系和规范行业
行为准则尤为重要。金融衍生品市场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我国在建设
金融期货市场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但不能盲目全盘照搬,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改造、完善后吸收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逐步完善制定行业的培训教育计划、对机构和广大投资者进行专业教育以及对市场参与者的职业水平考核等措施。而这,也正是我们不懈努力之方向。
会计计量
计量原则
金融产品可分为传统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两大类。衍生金融产品又称
衍生金融工具,它是在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货币、股票、债券等
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
金融工具,是以
转移风险或收益为目的、以某一(某些)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为标的、价值随有关金融工具价格或金融变量变动而变动的跨期合约,包括
资产支持证券(ABS)、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 BS)和抵押债务债券(
CDO)等。20世纪70年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世界性
石油危机爆发,
国际金融竞争加剧。
金融机构为了
规避风险,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对传统的金融工具进行创新。作为新兴的
风险管理重要手段,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且
发展速度惊人。由于衍生
金融工具具有高收益、
高风险以及是未来交易的特点,它不仅成了企业筹集资金和转移风险的手段,更成为企业投机、套利和进行
金融投机的工具。这种两面性使得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波和危机的出现,几乎无不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常常处于“游离”状态,无法进入传统的
财务报告体系,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
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一直以来是会计学界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次由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
金融危机,又一次将这个问题凸显出来。
原则优势
公允价值计量的
会计处理方法较之于过去的
历史成本计量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会计的决策有用性日标:随着
证券市场的逐步打一大和规范,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通过发达的证券市场建立起来,证券市场上收益与风险的并存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与
收益风险相关的信息,从而权衡利弊做出决策。可以说随着
资本市场的发展,交易性质和工具的日益复杂,社会对则务
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向未来的
决策有用观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而与会计的决策有用观相适应的公允价值计量自然应发挥出它的作用。
2.
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
资本保全:按照资本保全的理论,企业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补偿和利润的分配要保持资本的完整性,保证权益不受侵蚀。
企业收益的计量,都应以不侵蚀原
投入资本为前提,只有在原资本己得到保全或成本己经弥补之后,才确认收益。采用公允价值作为
计量属性,符合
实物资本维护的理论。因为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计量得出的金额在
物价上涨的
经济环境中,将不能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
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是在以公允价值进行
初始计量与
后续计量的情况下,各要素的
价值表现能够不断地反映现实中变化了的资产价值,从而有效地维打‘实物生产能力,更好的保全资本。
3.公允价值的动态计量,使得则务
会计信息更具备
相关性: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具有较强的
时效性,强调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这一时点的价值。根据
FASB发布的第133号则务
会计准则以及IASC(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32号和第39号
国际会计准则,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均要在表内确认,并目指出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的最佳计量属性,对衍生工具而言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着眼于未来,其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约签订之时,在这期间价格变动频繁,要求不断地反映,若按历史成本计量,显然不够具备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却能够真实、及时、可核实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
原则缺陷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缺陷。
1.按照定义,公允价值是以契约为基础对未来交易的估计,是估计的未实际发生但将进行现行交易的价格,估计和尚未实际发生的现行交易成为
公允价值的重要特点。虽然
市场价格是公允价值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然而公允价值不同于市场价格:第一,公允价值不是建立在过去己发生的交易(含事项)基础上,甚至也不是建立在现行交易的基础上;第一,它是熟悉交易的双方意欲进行交易,而参照现行交易所达成的购买一项(或一批)资产,转移(清偿)一项负债的金额;第二,由于契约(双方愿意买卖)己经签订,交易尚未开始进行或i1,在进行中,但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己发生交易的成本或价格。因此,公允价值只能是一种参照现行交易的估计价格。而
历史成本和
现行成本都是
实际价格,这种估计价格给会计人员出了难题同时也留下了操作的空间。
2.按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体现的不合理定价,只要不是强迫交易的结果,也包含在公允价值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其一大缺陷。
3.美国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洲守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这个最新定义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习以为常的交易市场。但本次次贷危机表明,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例如因为投资者过度恐慌和信贷极度萎缩,CDO的市场交易己经名存实亡。同样地,准则也没有考虑流动性缺失的资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问题。
4.鉴于公允价值作为一种
计量属性,其确认过程本身需要评估人员主观的判断、估计和预测,可能由此而影响按照公允价值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公允价值的计量还要求能够得到具有较高的
独立性和专业性估价信息,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这一类会计准则在执行的随意性,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
5.公允
价值原则在
次贷危机中造成了
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
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在本次危泪L中,由于
债券价格的公允价值下降,投资人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继续抛售债券,进而造成债券价格的新一轮下跌。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容易就陷入交易价格下跌一提取跌价准备、核减权益—
恐慌性抛售一价格进一步下跌一继续加大跌价准备的计提、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
以
花旗、
美林、
瑞银,AIG(
美国国际集团)、白-仕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就指出,在次贷危机中,按公允价值对ABS(
资产支持证券),
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抵押债务债券)等
次债产品进行计量,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目未涉及
现金流量的损失。这些
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造成恐慌性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这种非理性
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债产品的
风险暴露,本己脆弱不堪的次债
产品市场濒临崩溃,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从而形成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
反馈效应,使其在次贷危机中事实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程开设
开设院校
对外经贸大学
开设学院
统计学院
课程名称:
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与管理
课程背景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已经成为风险管理和金融投资关注的重要领域,
衍生产品的重要功能不仅体现在未来资产
价格发现、
风险管理等,也体现在衍生产品投资、
套利策略制定,更融入到
结构化产品设计和应用中。如何艺术地应用衍生产品为企业进行
套期保值、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风险
管理工具、为投资者利用多市场进行产品投资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我国的衍生产品市场发生了飞跃变化,
商品期货交易量位居全球首位,
股指期货、
外汇期货、
外汇期权、互换等已经推出,还有很多品种呼之欲出。
为适应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各类
企事业单位对衍生产品投资与管理人才迅速增长的需求,提高从事
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结构化金融产品设计、套期保值等领域在职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对外经贸大学特开设
金融学专业衍生产品投资与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旨在培养复合型专业化人才。
3) 实践课程
系列实务讲座:在完成上述课程学习同时,邀请政府和业内知名专家举办系列关于经济金融
政策分析、
金融衍生产品监管、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
专题讲座。包括:债券类
衍生品、股票类衍生品、
商品期货市场、
外汇市场及衍生品、贵金属衍生品等投资专题;
对冲基金专题,结构化
产品创新专题,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专题等。
发展对策
1.丰富和扩大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2.自主创新,在设计上完善金融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