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雕(
scrimshaw,shell work),贝壳的种类很多,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色彩和纹理也很美丽,有的还是很妙的反光体。
历史背景
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5000~6000年前,我国
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生活着众多的
原始人群,他们依靠海洋生活,他们居住的地方都堆积有大量的
贝丘,贝丘中有
蛤蜊、
鲍鱼、
海螺、长蛎、
玉螺等20余种贝类化石,还有许多贝壳上有钻孔,显然曾经作为装饰品使用。1987年在河南
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有关巫觋的墓葬,还发现有三组用蚌壳摆塑的
动物形象。
商代到秦代,贝类中的一种,被打磨穿孔后,长期当作货币使用,这就是
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
腰饰、服饰等,甚至还出现了马饰、
车饰。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三成将士都用红线穿贝壳作
坠饰,以壮军威。
秦汉时期,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贝壳的雕琢开辟了新途径。艺人们利用贝壳的色泽,将一种较平整的贝壳磨成薄片,再雕出简单的
鸟兽纹图样,镶嵌在铜器、镜子、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俗称“
螺甸”,这种工艺而今不少地区仍然保留着。
宋、元前后,中国民间的
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已经十分流行。品种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
陈设品;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色彩绚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
解放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地贝雕工人在继承
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意吸收
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众家之长,结合
螺钿镶嵌
工艺特点,成功研究了浮雕形式的
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从而揭开了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产品大量
出口创汇,畅销国内外市场。
而今天,由于贝雕制作十分工艺复杂,培养一名贝雕工人又需要很长时间,年轻人普遍对这门传统手艺失去了兴趣。
贝雕的手艺逐渐失传,致使人才青黄不接,许多贝雕厂纷纷破产,老艺人纷纷改行,贝雕这项工艺也陷入低迷。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拯救包括贝雕在内的一批传统
手工艺品,改善贝雕技艺的传承延续状况。
题材
贝壳品种多样,大的象
簸箕,小的象米粒,形态繁多,色彩各异,一个贝壳还可以磨出多层色彩。所以制作的工艺品,品种多,题材广。
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为题材,珠光晶莹,古朴典雅,具有鲜明的
装饰性和观赏性。品种有酒烟具,文具、台灯、
发卡、瓶插、鱼缸、项链、
首饰盒等实用工艺品,以及各种挂屏、
座屏、屏风、圆雕等艺术欣赏品。把贝壳经过切割、拼接并粘贴,还可做成
贝雕画。另外,贝雕可以开发为
旅游纪念品,便于携带,深受游客钟爱。
马氏贝
马氏贝基本上是采用日本
珍珠养殖的母贝,拥有世界上极大份额的马氏贝,其
珍珠层的特点是向
中心卷曲,其光泽和纹理极其细腻薄而且略微弯曲的自然特色用于工艺品及妇女服饰品,特显自然幽雅的感觉。
特别是能和手套及靴子等服饰相配合,因颜色与形状丰富多样,所以组合起来也相当容易方便。
淡水贝是最广泛用于所有妇女服饰品的
淡水珍珠制品,就像其名称一样,是生活在湖泊河流里面的贝壳,能放射出非常淡雅的光泽,自然柔和的白色,广泛用于西装,工艺品及妇女服饰品,特别适合
手工制作。
白蝶贝是用于
贝壳马赛克中最高级的一种材料,光滑而具有深邃光泽的质感显现出其他品种所不具备的珍贵,正因为如此,与
宝石齐名,历来被
劳力士等高级钟表的表盘及其他高级装饰品所采用,因为产量稀少,价格特别昂贵,仅仅用于像意大利古典风格的最高级衬衫等极少数高档品,以显示其非常高雅的质感。
黑蝶贝是一种能放射出深银色绚丽光彩的贝壳,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大粒南洋
黑珍珠的母贝而闻名,广泛采用高级工艺品及装饰品,贝壳的珍珠层闪烁着美丽漂亮的深银色,选用高级
原材料加工而成,最适合衬衫女士外套及
对襟毛衣,以突出其色泽亮丽巧夺天工的特点。
马蹄螺贝自古以来就被用来制作的一种白色系的
卷贝,即使
服装行业所采用的绝大多数钮扣都是由马蹄螺贝加工而成,红色的光泽、
耐久性、价格经济实惠。所有被大多数的厂商所采用,真是对马蹄螺贝的迷恋。
鲍鱼贝
高级海洋
珍品鲍鱼贝独特曲折形状,使得光泽可以向多
方向反射,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漂亮,自然折射出
香槟酒色,从灰色到兰色的光泽衬托出一种酷感,充分映射出一种天然素材的感觉。
香蕉贝是淡水
贝类的一种,因其外型极似香蕉而得名,制成马赛克,其光泽雅致自然,略带一些彩光,背面有自然纹理,易染色。
企鹅贝
企鹅贝是生长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
珍珠的母贝,其最大的特点是从企鹅贝细腻的纹理中反射出的柔和的红色光泽。因其柔亮自然的质感。
制作
贝雕的制作,关键在于
因材施艺,所谓“材”,即天然提供的材料,依势取形,然后用堆、叠、联、粘等方法,制成成品。
民间艺人对贝壳的运用,极其高妙:有斑痕的贝壳,锯成带疤痕的树木躯干;具有螺丝
旋纹的贝壳,切成仕女的发髻;利用
江瑶贝、银壳贝,制作树叶;利用
海螺、
鸡心螺的红色作枫叶。
还有,
葡萄是用贝内层的紫色制作的,衣裙是利用江贝的层层纹理表现的。实在不行,才染上透明色。国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与构图,就有多少种贝雕画。装框后,灿烂华美,
天然贝的
组画能永不褪色。
贝雕工艺品的制作较为复杂,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经过装裱,有的还配有底座,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贝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件只有几十斤重的贝雕画,有时需要消耗一两吨制作原料,经过两三个月的精雕细凿才能完成。贝雕的制作步骤如下:
1、设计图样。在图纸上设计好贝雕的图样。
2、切割雕刻。将贝壳原料进行雕刻和切割。这是贝雕工艺品的基本准备阶段。
3、粘和。根据设计和事先演示的效果,一次性粘好,通常使用
万能胶。
4、钻孔。由于造型的需要,对于用料之间的连接仅仅靠粘和往往强度不够,需要
连接件(一般用钢丝),选择口径适合的钻头钻孔。
5、打磨。粘和之前和粘和之后,都需要对作品进行打磨调整。
产地
贝雕在许多地区都有生产,主要产区有湖北的
仙桃市、
辽宁的
大连、
旅大、山东的
青岛、广西的
北海、广东的
陆丰和江苏的
连云港等地。
各地精品
湖北省仙桃市
沙湖水乡盛产淡水
珍珠贝,品种繁 多、壳质坚硬、色泽绚丽,具有晶莹的
珍珠光泽。清代末年,沙湖地区的民间艺人用本地贝壳作原料,制成各种工艺钮扣出口,这是
仙桃贝雕之源头。
仙桃贝雕选用
沙湖贝壳,运用装饰手法,吸收
中国绘画及玉、牙、木、石雕等
传统艺术表现技巧,经精心设计、雕磨、组合,镶嵌、装饰而成。
有花鸟、人物、山水、古建筑、古玩等100多个品种,几千种花色图案,以其
丰富多彩的画面,玲珑剔透的加工艺术,深刻含蓄的吉祥寓意,绚丽晶莹的装饰效果,鲜明的
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声乐配置到灯光装饰,从观赏到与实用相结合,受到国内外人士青睐,远销
西欧、
北美、
中东、
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
仙桃贝雕题材广泛,技艺高超,寓意深刻,色彩绚丽,富于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被载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史》。 当代著名书法家
沈鹏先生题写了“仙桃贝雕、巧夺天工”的赞词。
路光荣是仙桃淡水贝立体
雕刻工艺的首创者和推行者,首创具有中国特点,有地方特色的,有时代气息的
工艺美术崭新品种——淡水贝立体贝雕工艺品系列。开辟了贝雕工艺品发展的新途径,堪称中国工艺美术一绝。
其作品曾多次参加过国内及
国际博览会,荣获过多项大奖。2007年路光荣被授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仙桃淡水贝雕以贝雕船的制作最具特色,在全国的同行评比中已经引起了同行的重视。
1985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音响多功能立体贝雕黄鹤归来图》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1983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龙凤舟》获北京首届中国国际
旅游博览会获
玉牌奖,2007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黄鹤楼》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百花杯”金奖,2008年《黄鹤楼玉龙舟》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其中《玉龙黄鹤舟》作为贝雕工艺一绝已被
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永久收藏。
仙桃贝雕还荣获了北京首届
国际旅游会议纪念品最高奖玉牌将,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中国首届旅游
购物节天马金奖,北京第二届
国际博览会银奖,并被载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国轻工业产品全书》等大型工具书及有关画册。 2012年1月30日,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新闻频道多次滚动播出仙桃市淡水贝雕工艺及其制作者路光荣的专题故事《寻找中国龙:巧手匠心淡水贝雕玉龙舟》
。
央视节目中介绍了仙桃淡水贝雕精品黄鹤玉龙舟及其制作者仙桃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路光荣的故事,并通过路光荣的现场讲解与制作,详细解读了仙桃淡水贝雕的
工艺流程及特点。
大连是我国贝雕的发源地,素有“贝雕工艺摇篮”之称,产品远销50多个
国家和地区。大连的贝雕艺人用当地贝壳作为原料,根据每种贝壳的色泽和形状特点,运用传统雕刻手法和国画构图形式,制成浮雕花鸟、山水、人物等贝雕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大连贝雕工匠十分善于运用贝壳的颜色,不仅巧妙利用了贝壳表皮的颜色,还使用了贝壳各种各样的潜伏色。这就可以利用贝壳的多种自然色泽,雕成各种山水、花鸟、人物的贝雕画。大连贝雕许多优秀作品,曾在
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大奖。在全国举办的同行业评比中,大连贝雕厂的贝雕多次名列前茅。
青岛贝雕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
螺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2年,
青岛贝雕工艺品厂成立,开始进行专业的贝雕制作,并不断总结经验,使青岛贝雕得到了快速发展。青岛贝雕技法多种多样,调、贴、拼、接、粘、画并用,借鉴了木、玉、牙雕和国画等技艺,使其花样繁多、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层次分明,风格独特。
青岛贝雕产品现有七大系列近千余件花色品种,曾荣获
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天马”金奖,中国工艺“百花奖”
银杯奖(最高奖),1982年在全国贝雕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二。青岛贝雕远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秦皇岛贝雕画是艺人们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态,经过切磨镶嵌而成的,其工艺精细,装模考究。贝壳切磨,有的薄如蝉翼,有的小如米粒,有的细如发丝,有的亮如珍珠。多年来,当地贝雕艺人不断创新,以传统的螺贝镶嵌技法为基础,汲取众工艺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雕制出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的浮雕式画面,一件件古朴苍劲、自然洒脱而富有诗意。
海南贝雕
海南贝雕在明代就有很高水平,并且逐渐和古老的
椰雕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海南贝雕大多都与椰雕拼合、镶嵌而成,或者用椰雕作
座架。明丽的贝雕与古朴的椰雕形成强烈对比色调
古典雅致,构思精巧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海南民族色彩。
海南贝雕以其独特的风格、浓郁的民族气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海南贝雕在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澳门、
沈阳、广州、深圳、北京、上海一些工艺博览会上频频获奖,成为了一支新兴的贝雕品牌。
海南贝雕已入选第四批海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名录。
北海贝雕画是以贝壳、海螺为原料,经雕磨、
堆贴而成的工艺美术品。北海贝雕画的构图吸取国画的风格与浓厚的
东方艺术构思。题材分人物、花鸟及山水三大类。产品有15种规格、1600余品种。以花卉贝雕为最佳,如
牡丹、
月季、龙菊及芙蓉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
北海贝雕逐渐衰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还当地政府的努力,北海贝雕在进入21世纪后重新大放异彩,贝雕工艺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7年,北海恒兴贝雕大型贝雕作品《一帆风顺》获得在重庆举办的第42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创新
产品设计大奖金奖。
北海贝雕画是广西传统的
民族工艺品,有悠久的历史,是
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古老文化又体现现代文明,是认识北海、宣传北海的重要载体,是北海的城市“名片”。贝雕画是艺人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精心设计、雕琢、堆贴而创作出的高雅艺术品。贝雕画将国画的神韵、刺绣的空灵、玉雕的质感、珍珠的光泽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有极高而独特的艺术欣赏性。因其材质为日月精华固化而形成的具有灵光宝气、古代曾用之为货币的贝,而寓意画中有贝、室中有宝。民俗则认为其可辟邪聚宝,乃
镇宅镇室之物。
北海贝雕画这一极富传统与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深受识“宝”者的喜爱。北京人民大会堂、
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商务部等重大场馆均用北海贝雕画做重点装饰。北海贝雕画荣获2007、2008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银奖,并荣获2008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银奖,多次被用作
国礼赠送给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夜光珍珠贝雕画
一种名为“夜光珍珠贝雕画”的工艺品,以美丽的
巢湖山水为素材,以质朴而灵动的艺术神韵,在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领域中独树一帜,从而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夜光珍珠贝雕画”的始创者、
居巢区元山工艺厂厂长王仁华,自2000年开始,选用巢湖养殖的
珍珠贝壳为原材料,经过挑选、清洗、切割、打磨、镶嵌等几十道工序精制而成。珍珠贝壳具有色泽天然、质感如玉、晶莹剔透、
立体感强、永不褪色等特点,画面
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夜光珍珠雕画”给元山工艺厂带来了很大的
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贝雕工艺早在明代就有了很高水平,并逐渐和古老的椰雕工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大多精制的海南贝雕,都与椰雕拼合、镶嵌而成,或者用椰雕作座架,明丽的贝雕与古朴的椰雕形成强烈对比。
这几年,以
椰林风光、天涯海角、火山口、
博鳌等海南名胜风景区为题材制成的各种小件贝雕画很受游客欢迎,而我省创作的一些精美贝雕作品也频频在国内获奖。
贝雕多种多样的贝壳、螺壳,形状奇持,色彩斑斓。其中
虎斑贝、白玉贝、夜光贝、五爪螺、猎母螺、珍珠贝、贞洁螺、
唐冠螺、七角贝、猎耳壳,以及可作
烟灰缸的马蹄螺、渔民作号角的大角螺等等,都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
用光滑油亮的
海贝壳雕琢、镶嵌制成的各种
画屏、器具、摆设等,具有色泽明丽自然,格调名贵雅致的特色。贝壳还可以制成多种多样的实用工艺品,如酒具、摆件、挂件、项链、
胸饰等,其精美华责不亚于玉石。贝雕工艺早在明代就有很高水平,后来逐步发展到与古老的椰雕工艺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贝雕我国从商代就开始用贝壳作为货币,最初使用天然
海贝,后来由于海贝不能满足
社会需要,开始出现骨制、陶制、铜制等各种
仿制贝,最后过渡
金属货币。而用于货币的贝类是属
宝贝科的各种贝类,其贝壳坚硬光滑,早在商周朝代就是名贵的装饰物和货币,被广泛采捞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