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明朝御史大夫
陈宁(?~1380),初名亮,明太祖赐名宁,湖广长沙府茶陵腰陂东山(今湖南茶陵县腰潞镇东山村)人,官至左御史大夫,因参与胡惟庸案被诛杀,列入《明史·奸臣传》。
生平经历
崭露头角
元朝末年,陈宁是镇江的小吏,“素抱经济,以世乱无所于事。会四方兵起,宁乃间关走江表,择真主以依。得太祖,遂杖策往谒焉。”陈宁跟随朱元璋大军至集庆(今江苏南京),成为军帅家的幕僚,为军帅上书言事,“英辩叠出”,得到朱元璋的称赞。朱元璋召见了陈宁,并以檄文测试他,词意雄伟,于是启用为江南行省掾吏。当时四方征战,调兵文告纷繁,陈宁处理起来严谨从容,工作没有耽搁,朱元璋更认为他有才干。
仕途坎坷
陈宁奉命到已投降的淮安征兵,到高邮时被张士诚的部队活捉。陈宁大声争论不屈,后释放归还,升任广德知府。当地发生旱灾,陈宁代民请愿免除租税,没有得到批准。于是陈宁亲自进京,上奏朱元璋道:“民间饥荒如此,还征税不已,这是为张士诚驱赶百姓。”朱元璋说:“尔乃胆大,敢为此言耶”,于是答应他的要求。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任枢密院都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任提刑按察司佥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升任浙东按察使。升任中书参议的时候,有小吏告发陈宁的过错,朱元璋亲自审问,陈宁招认,并在应天监狱中呆一年。
吴元年(1367年),冬尽将决,朱元璋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赦免,贬任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1368年),召拜司农卿,升任兵部尚书
洪武二年(1369年),出任松江知府,治理严厉,清除了积年弊病。改任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明太祖赐名“宁”。历任中书省右丞
涉案被诛
洪武三年(1370年),因事获罪,贬任苏州知府。改任浙江行省参知政事,没有上任,得到胡惟庸的推荐,复召为御史中丞
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丙午,同宋濂拜甘露。一日,明太祖驾临东阁,脱下帽子梳头。陈宁跟侍御史商皓进阁报告工作,明太祖看到他俩,就移步进便殿,叫人阻止陈宁不要进来。梳头完毕,整理好帽子出了东阁,才命令进见。同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不久,拜右御史大夫。八月,派他祭奠先圣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同祭祀却领了祭肉,明太祖因陈宁不检举报告,也停了他半个月的薪水。从这以后,不参加祭祀的人不发放祭肉。
洪武九年(1376年)八月,同汪广洋参奏韩国公李善长说:“李善长位为太师,爵以上公,礼命之荣,冠乎文武。子李祺复娶公主,乃佯为愚戆,孤恩失礼,请置刑典,以致厥罪。”于是李善长父子赤足等待罪罚,明太祖下令释放他们。加陈宁为荣禄大夫,晋升御史大夫。
胡惟庸与陈宁串通密谋,阅天下军马籍,令都督毛骧录取卫士刘遇贤及亡命魏文进等为心腹,说:“吾有所用尔也。”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甲午,胡惟庸案爆发,御史中丞涂节告发陈宁附和丞相胡惟庸,陈宁被处死。
人物轶事
陈宁有才能魄力,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征收赋税烦细严峻,曾烧红了铁烙人皮肤。官民深受其苦,称他为“陈烙铁”。等到处在高级官吏的位子上,更加追求威严。明太祖曾批评过他,陈宁不改。他的儿子陈孟麟也多次劝诫,陈宁恼怒了,捶打儿子几百下,打死了。明太祖十分不满他不讲人性,说“陈宁对自己的儿子都这样,对于君父会有什么心肠呢!”陈宁听说后很害怕,就跟胡惟庸串通密谋。
史料记载
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国朝献征录·卷之五十四·御史大夫陈宁传(廖道南)》
人物评价
明史》: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
明太祖:昨日江湖散客,今朝我国名臣。问是谁家之子,茶陵东山陈宁。
宋濂:赋资颖拔,禀识刚明,寤寐韦经,欲明体以适用参错诸务,务思致君以泽民。
廖道南:凡朝廷制度,咸预稽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56
目录
概述
生平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