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府
邢台市在元、明、清时的旧称
顺德府,今邢台市在元、明、清时的旧称,隋、唐、宋、金称邢州。元朝(1262年)忽必烈特取《易经·坤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升邢州名为顺德府,属中书省,至元二年升顺德路,明复顺德府,清沿明制,隶属直隶省
顺德府历史
邢国是商周时期的古国,有3500年历史。“邢”字通“井”,古称井方国,井方源于古黄河和太行山之间的百泉,上古时期黄帝教民开发利用井水,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乃合井、邑二字,即为“邢”。
商代祖乙九年(前1500年)曾迁都于邢,前11世纪,西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管辖邢国(故土在今河北中南部),春秋末年,北方戎狄南犯,邢君南迁至西夷仪(信都)亡于南方卫国,后为晋国赵氏属地。
十六国时,五胡乱华羯族石勒建襄国都(今桥东),(公元335年)石虎迁都于邺,襄都改置襄国郡。
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设邢州,龙冈县(邢台)划归邢州。隋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并省州县,青山县(内丘)并入龙冈县,任县并入南和县,旋即改州为郡,邢州复襄国郡,辖七县。
唐天宝年间复钜鹿郡,辖九县,至德二年复名邢州。
宋宣和元年名信德府,金复邢州。
元代初期,忽必烈接受刘秉忠张文谦的建议,在邢州设安抚司,直辖于中央,选良吏试行汉法治理,短短几年,邢州治绩赫然,社会秩序安定,地方经济发达,足为四方楷模,大比之时为天下第一,史称邢州大治,邢州大治所取的成功经验奠定了元朝的基础。
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又升顺德路。
明洪武元年,复顺德府,清沿明制。
清末,1913年废顺德府,九县划归直隶省。
1925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切府城(桥东)设顺德市,是直隶省5个自治市之一;
北伐战争之后,国民党南京政府废顺德市,划归邢台县。十四年抗日战争开始,历史转到邢台地区
1949年设邢台专区,辖邢台市等1市15县.
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
1964年临西县划邢台专区。
1983年邢台市升省辖地级市。辖3区1县,邢台地区辖17县。
1993年邢台地市合并为邢台市。邢台市辖2区2市15县。
2020年,撤邢台县、任县、南和县,设信都区、襄都区、任泽区、南和区,邢台市辖4区2市12县。
顺德府九县
清代顺德府所辖邢州九县:唐山(今隆尧)、内丘、邢台(龙冈)、平乡巨鹿任县南和沙河广宗
唐山
简。府东北八十里。有宣务山泜河、李阳河、柳林河,并自内丘入。有驿。
[府东北。西北有尧山。西有汦水。]
内丘
冲。府北六十里。鹊山一曰龙腾山,龙腾水出焉,汇西山九龙水,东流为柳林河。其西麓姑脑,泜河南源
出焉,错出复入,其泜河第二川、第三川合为野河。有中丘驿。
[府北。东南有汦水。]
邢台
冲,繁,难,倚。西:封山。野河出西北马岭口,淤。今自内丘入,会稻畦、浆水、路罗三川为洪河。
北有达活河,合沙应河。
[倚。西北有夷仪山,又有封山,一曰西山。又有黄榆岭,上有黄榆关。又漳水在东南,自河南临漳县流入,下流为葫芦河,至交河县合滹沱河,此为漳水经流也。又东南有百泉水,其下流为沣河,一名涡水,又名鸳鸯水。西有西王社巡检司。]
平乡
疲,难。府东八十里。东:滏阳河自鸡泽入。西:刘垒河自南和入。县驿一。
[府东,少南。西南有漳河,西有沙河,又有洺河。东有滏阳河。万历三十年,漳挟滏阳河北出,会於沙、洺名诸河,而漳水之旧流益乱。]
巨鹿
疲,难。府东百十里。钜鹿薮即大陆泽滏阳河自任入。老漳河,康熙中徙,废。县驿一。
[府东北。漳水旧在县东,有大小二河,亦谓之新旧二河,其後北徙,不复至县境,而二河遂成平陆。北有钜鹿泽,即隆平县之大陆泽也,泽畔旧有盐泉。]
任县
简。府东北四十里。滏阳河平乡入。有大陆泽,纳九河八水,东溢为鸡爪河来会。泽旧亘钜鹿、隆平、
宁晋境,滹、漳、滏凑焉。今滹北,漳南,滏亦东徙。大陆在任者南泊,即张家泊,在宁晋者北泊,即
宁晋泊。县驿一。
[府东北。东北有汦水。东有沣水。]
南和
繁,疲。府东南四十里。西:百泉河自邢台入。沙河支津亦自其县入,合东狼沟。其正渠曰乾河。又东洺河、刘垒河,自鸡泽入。有驿。
[府东,少南。南有漳河,合县西之沣河,又县西北有汦水,盖伏流而旁出者。]
沙河
冲。府南三十五里。沙河自河南武安入,会邢台之洪河。右出支津,迳城南而东,纳西狼沟水,其东即东狼沟。县驿一。铁路。
[府南。弘治四年以沙壅迁县於西山小屯。十八年六月复还旧治。西南有磬口山,产铁。南有沙河,亦名湡水。]
广宗
疲。府东百二十里。漳河故道二,康熙二十六年溢,知县吴存礼增筑东西堤万九千馀丈。县驿一。
[府东,少北。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平乡、钜鹿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漳水旧在西。又东有枯洚河。]
历任知府
元代
顺德府总管 王结、刘秉恕、张耕、刘肃等。
元中统三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赐金虎符,立安抚司。至元二年(1265年)升顺德路[元顺德路,直隶中书省],下辖洺州、磁州、威州。
明代
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县九。距京师一千里。弘治四年编户二万一千六百一十四,口一十八万一千八百二十五。万历六年,户二万七千六百三十三,口二十八万一千九百五十七。
此为其中一部分
【职务】 【姓名】 【学历】 【任职】
顺德府知府 张时 宣德年间 有善政
顺德府知府 富敬 正统年间
顺德府知府 张鹤 景泰年间 政令严明
顺德府知府 杨浩 天顺年间(1457-1465)
顺德府知府 黎永明 进士 成化年间(1466-1470) 重修清风楼文庙
顺德府知府 郑勤 进士 成化年间(1471-1475)
顺德府知府 范英 进士 成化年间(1475-1480) 以户部郎中来任
顺德府知府 林恭 举人 成化年间(1485--)
顺德府知府 张继 进士 成化年间 政绩吏部考评为最
顺德府知府 郭紝 进士 弘治年间(1500-1507) 誉为再世包公,建尊经阁
顺德府知府 赵鉴 进士 正德年间(1509-1510) 升刑部尚书
顺德府知府 刘簿 进士 正德年间(1511-1512)
顺德府知府 舒晟 进士 正德年间(1513-1514)
顺德府知府 彭杰 进士 正德年间(1514-1516)
顺德府知府 李春芳 进士 正德年间(1516-1517)
顺德府知府 王崧 待考 正德年间(1517-1519)
顺德府知府 王言 进士 正德年间(1520-1522)
顺德府知府 罗玉 进士 嘉靖年间(1523-1524)
顺德府知府 于桂 进士 嘉靖年间(1525-1527) 为政严明
顺德府知府 陈伯安 进士 嘉靖年间(1528-1529)
顺德府知府 李春芳 进士 嘉靖年间(1530-1531) 正德年间曾任,此为再任
顺德府知府 魏珽 进士 嘉靖年间
顺德府知府 孙锦 进士 嘉靖年间(1533-1537)
顺德府知府 张元孝 进士 嘉靖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汘 进士 嘉靖年间 主修《顺德府志
顺德府知府 王朝贤 进士 嘉靖年间(1541-1544)
顺德府知府 萧德元 进士 嘉靖年间(1545-1548)
顺德府知府 张诏 进士 嘉靖年间(1549-1552)
顺德府知府 李攀龙 进士 嘉靖年间(1552-1555)
顺德府知府 任民望 进士 嘉靖年间(1556-1559)
顺德府知府 刘应节 进士 嘉靖年间(1560-1562)
顺德府知府 董遂 进士 嘉靖年间(1563-1564)
顺德府知府 徐衍祚 进士 嘉靖年间(1565-1567)
顺德府知府 费尧年 进士 隆庆年间(1567-1568)
顺德府知府 冯善 进士 隆庆年间(1569-1571)
顺德府知府 邓楚望 进士 隆庆年间(1572-1573)
顺德府知府 顾绥 进士 万历年间(1574-1576)
顺德府知府 李邦佐 进士 万历年间(1577-1579)
顺德府知府 杨邦宪 举人 万历年间(1580-1581)
顺德府知府 王守诚 进士 万历年间(1581-1585) 扩修顺德府城
顺德府知府 张延廷 举人 万历年间(1586-1588)
顺德府知府 肖翼 待考 万历年间(1589-1591)廉洁,离任时仅囊一琴
顺德府知府 王键 进士 万历年间(1592-1593)
顺德府知府 樊东谟 进士 万历年间(1593-1595)
顺德府知府 秦钟晋 进士 万历年间(1596-1598)
顺德府知府 陈载春 进士 万历年间(1599-1603)
顺德府知府 张大孝 进士 万历年间(1604-1605)
顺德府知府 陈瑛 进士 万历年间(1606-1608)
顺德府知府 潘文 进士 万历年间(1609-1611)
顺德府知府 周泰峙 进士 万历年间(1612-1613)
顺德府知府 陈基虞 进士 万历年间(1614-1615)
顺德府知府 汪元功 进士 万历年间(1616-1617)
顺德府知府 庄毓庆 进士 万历年间(1618-1619)
顺德府知府 王顺行 进士 天启年间(1621-1622)
顺德府知府 胡维霖 进士 天启年间(1623-1624)
顺德府知府 沈中英 进士 天启年间(1625-1626)
顺德府知府 金之俊 进士 天启年间(1627-1628)
顺德府知府 金昌祚 进士 崇祯年间(1628-1629)
顺德府知府 徐胤生 进士 崇祯年间(1630-1631)
顺德府知府 汤一湛 进士 崇祯年间(1632-1633)
顺德府知府 杨本盛 进士 崇祯年间(1634-1635)
顺德府知府 于颖 进士 崇祯年间(1636-1637)
顺德府知府 汪国策 进士 崇祯年间(1638-1639)
顺德府知府 胡允敬 进士 崇祯年间(1640-1641)
顺德府知府 吉孔嘉 举人 崇祯年间(1642-1643)清兵入关,以身殉城
顺德府知府 朱彝槐 待考 崇祯年间(1644--) 明亡后不知所终
备注:自明洪武元年至洪熙元年58年间,历任顺德府知府缺考,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年间历任顺德府知府缺考亦多。
清代
此为其中一部分
【职务】 【姓名】 【学历】 【任职】
顺德府知府 金震出 待考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张名世 监生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徐逢时 待考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连登 进士
顺德府知府 李盛枝 进士
顺德府知府 周玮 进士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朱国治 贡士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来凤 举人 顺治年间 修学宫,断案如神
顺德府知府 郭础 进士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思治 贡士 顺治年间 建府堂和吏舍
顺德府知府 史树骏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李嘉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杨于庭 举人 康熙年间 以刑部郎中任
顺德府知府 殷做霖 恩贡 康熙年间 修府治,做廨,有守有为
顺德府知府 鲁僖 荫生 康熙年间 有惠政
顺德府知府 范时崇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宜思恭 荫生 康熙年间 历任广西巡抚
顺德府知府 杨宽 监生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纪 举人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胆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孙兰苾 举人 康熙年间 以刑部郎中任
顺德府知府 黄亮可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胡凤翥 岁贡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范弘持 岁贡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会逢曾 监生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色尔持(满) 笔帖式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德希寿(满) 监生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曹秉仁 岁贡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杨毓键 廪贡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陈法 进士 雍正年间 升大名道
顺德府知府 朱鸿绪 贡生 雍正年间 以吏部郎中
顺德府知府 王祖庚 进士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廷言 贡生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郑为龙 进士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德楷 待考 乾隆年间 以顺德府同知属任,升江苏淮徐道
顺德府知府 王大年 进士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秦学溥 举人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玉麟(满) 进士 乾隆年间 升直隶按察使司
顺德府知府 王畹 待考 乾隆年间 现任户部员外郎
顺德府知府 徐景曾 进士 乾隆年间 以翰林院庶吉士任,修顺德府志
顺德府知府 梁肯堂 待考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洪朴 进士 乾隆年间 以刑部郎中出任
顺德府知府 汪楠 待考 嘉庆年间 升中宪大夫
顺德府知府 李朝仪 进士 道光年间
顺德府知府 郑乔林 拔贡 道光年间
顺德府知府 薛斯来 进士 同治年间 以京畿道监察御史来任
顺德府知府 宋嵩庆 待考 同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午禀 同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梁丹铭 待考 光绪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李伯华 光绪年间
顺德府志
邢台市元明清三代称顺德府。由古代地方官员主持编写的《顺德府志》堪称“府宝”。今《顺德府志》保留下来的有明代成化年间《顺德府志》珍本、
明万历《顺德府志》万历卷一、万历卷二;清代乾隆版《顺德府志》,光绪版《顺德府志》 等。
府志概说
早在周代时期,金文礼器中有记载邢国历史的铭文,著名的有《麦尊铭》、《邢侯簋铭》,记载了邢侯封邢的重大历史事实,可以看做邢台市地方志的渊源。自汉代至隋代,有关邢台市的地方志书多见于省志,例如汉代时期,为钜鹿、清河二郡,地方历史见载于《冀州风土志》中。
唐代邢州概况见载于《贞元十道录》、《元和郡县志》、《河北图志》中,宋代邢州载于《河北记》、《河北图志》中,元代有了记载邢台市部分历史的《升邢为顺德府记》,明代出现了4部《顺德府志》,清代出现三部《顺德府志》,并有了专门的志书。明代河北省无省志,清代见载于《畿辅通志》等书中。
府志遗存
2.《顺德府志》(明成化版)10卷,林恭纂修,弘治二年(1489年)刊刻,今存台湾。
3.《顺德府志》(嘉靖版)35卷,孙锦修,高迁纂,嘉靖十五年(1536年)刊刻,今存日本国会图书馆。
4.《顺德府志》(明万历版一)4卷,王守城修,张四箴纂,万历十一年(1583年)成书。
5.《顺德府志》(明万历版二)张延庭主修,万历十八年(1590年)成书
6.《顺德府志》(清顺治版)李盛枝主修,公元1651年完成;称顺治重刻本,今不知所踪。
7.《顺德府志》(清康熙版)4卷,殷作霖等纂修,康熙十九年(1680年)刊刻,称康熙增刻本,今不知所踪。
8.《顺德府志》(清乾隆版)徐景曾纂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成书,称乾隆进御本
9.《直隶顺德府赋役全书》(顺治版)10卷10册,顺治间成书
历史事件
尧禅让舜
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柏人城,尧之都也”。《城冢记》、《大明一统志》皆云:“柏仁(人)城,尧封唐侯所都之地”,柏人城即今邢台市隆尧县,这一带是尧禅让舜的地方,《尚书·舜典》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唐山县志》所记“大麓弗迷,尧之所以试舜也,宣务山为大麓,……以此山为舜纳于大麓之迹”,从此禅让制成为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影响深远。
祖乙迁邢
祖乙是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商祖乙九年,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祖乙是有为君主,迁邢后命彭伯、韦伯为王,任命巫贤治国,教民耕稼,商朝迅速强大。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邢经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迁奄,约为商都136年。
胡服骑射
邢台本意是指邢台县,源于檀台,檀台原是西周邢国祭天之所,战国时期赵成侯扩建为檀台,并建信宫,设信都,为赵国别都,根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曾多次在信宫会见各国诸侯,并于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胡服骑射深刻影响了后世。
沙河冶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而邢台铁冶业亦为国之最早。早在两千年前,邢台人就知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襄国是汉武帝时三大冶铁基地之一。《顺德府志》、《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沙河有磬山,汉魏旧铁官也”。北朝东魏时,邢州的冶炼专家綦毋怀文成功发明灌钢技术,并炼造出十分锋利的“宿铁刀”,灌钢技术是17世纪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钢方法。宋宣和四年刻制的《大宋重修冶神庙碑记》曰,“顺德之在河朔,为朝廷一襟要,其地多隆岗秀阜,坑冶之利自昔有之。”据当时统计,顺德府綦村铁冶司元丰元年(1078年)每年向国家交税原额达217万多斤。为北宋时期全国最大的冶炼中心,年产铁量全国第一。邢州铁冶,特别是綦母怀文的钢冶,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邢台市沙河县綦村镇,自古为邢州冶铁中心,有小邢州之称。宋代时,邢州冶铁量全国第一,占到河北路的40%,其中綦阳镇又占到邢州的90%,邢台自古就流传“綦阳铁、窑坡炭,叶河水,沾一沾”的民谚。
钜鹿之战
钜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钜鹿郡(今平乡县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迫使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今邢台平乡人张角的号令下,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石勒定鼎
东晋时期,石勒听从中丘(邢台内丘)张宾的建议,进据襄国为据点,逐渐消灭北方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公元319年,石勒称帝,定都襄国(邢台),史称后赵。后赵最强大的时候统一了中国大部北方除辽东慕容氏和河西张氏外,皆为石勒所统一。以淮水与东晋为界,初步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起源于清朝末期发生在邢台市威县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列强加强侵略瓜分中国图谋的农民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虽然陷于失败,但是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三大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
内丘大洪水
1963年8月,海河流域南部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邢台市内邱县7天降雨量2050mm,雨量之大为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地区最高记录。以此形成的特大暴雨带,7天降雨总水量达600亿立方米。各条河流洪水暴涨,摧毁三百余座水库,形成特大洪水,河北损失十分惨重,事后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指示。
隆尧大地震
1966年3月,邢台地区中部(隆尧县)发生6.8、7.2级两次强烈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发生的地震。地震发生后,漫天飘雪,中国总理周恩来三赴震区,发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庄严号召,并指示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预报系统。中国的地震研究事业在邢台地震的血泊中矗立起划时代的里程碑。
民风民俗
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伤于迟重。(《隋书·地理志》)
质厚少文,气勇尚义。(《宋史·地理志》)
邢州土厚水甘,人物产于其间者多实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朴。质厚少文,气勇尚义。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织纫,急公后私,尚于周恤,燕赵慷慨之风犹存。(《顺德府志》)
邢州之地,其地沃饶,其俗朴厚,其人尚义。(《平乡县志》)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南和县志》)
土厚民淳,俗勤而俭。(《尧山县志》)
邢俗纯厚。(《邢台县志》)
三大礼俗:
一,婚礼,定亲要经过查“八字”,对属相,换庚帖,然后下彩礼,择吉日完婚。
二,丧礼,死了人要举行丧礼,丧礼分:停灵、入殓、设祭、下葬等程序;
三,祭礼,清明节祭祖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春节请祖宗到家进行祭奠。
文化遗产
文保单位
邢台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万里长城(邢台段)、京杭大运河(邢台段)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
非遗名录
邢台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1]
学宫文庙
邢台市襄都区顺德路北段西侧市政府院内原有一处高大的古老建筑,这就是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顺德府文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宋、元时统称孔庙,明、清称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位居于全庙的中心。殿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造在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石砌台基之上。通体七楹,面阔二十一米;前后三跨,进土十五米。单脊歇山顶,飞檐四起,檐下斗拱三跳六铺,脊上二鸱吻东西对列,整个大殿造型,庄严肃穆。
顺德府文庙的始建时间,据《顺德府志》载:“建自唐,寻废”。邢台市在唐初已为上州,按朝廷规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文庙。此庙在唐末荒废后,宋代多次维修。到了元朝建国之初,忽必烈提倡尊孔,“诏修天下孔庙”。于是,顺德府文庙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得到重修。明朝天顺四年(公元1460)和成化六年(公元1470),又曾先后两次,由知府亲自主持扩修文庙大成殿。正德元年(公元1506),又修建了文庙灵星门,并加筑甃泮池石桥。到了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进士出身的嵩县人王守诚做顺德府知府,到任不久即倡议“拓地扩修文庙”,加筑了四周的围墙,遂使文庙的规模渐臻完备。入清以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又于文庙灵星门左右增建门楼,气势更加宏朴。
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在封建时代,也是知识分子设馔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各府、县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年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
顺德府文庙中其他建筑均已被毁,唯大成殿保存基本完好,被河北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大成殿移建于达活泉公园内。
府城隍庙
据《邢台县志》(乾隆本)记载:顺德府城隍庙县治西北,正殿三楹、后殿三楹,翼房二十间,前为仪门、为钟鼓楼,右前为石坊、为大门、为戏楼,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知县王心悟创建。
从历史地位上看,依据明代洪武二年朱元璋城隍神的封爵定级,顺德府城隍庙属于正二品级别,朱元璋同时敕令各地规定城隍庙的建筑规模要与地方官衙厅堂相同,各地方官赴任必须先到任所城隍庙向城隍神宣誓就职,且对城隍的祭祀,必须由当地最高官员主祭。并有一府一县不得有两座城隍庙之规定。
府火神庙
顺德府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置就在今邢台市襄都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
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 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
传说火神真君名罗宣,居住在神话中的火龙岛,后被姜子牙封为火德真君,在邢台,有关火神真君的传说神话故事有许多,这里只介绍一个。
传说,民间年间过会,要搭棚,庙里没有苇席,火神真君便派人到一个贩卖苇席的大财主家借苇席。但这个财主非常吝啬,爱财如命,他哪里肯借。财主刚把来人撵走,家中便起大火,财主这才知道得罪了火神,便马上将苇席送到火神庙,很快火灭烟消。这个传说教育人们不可为富不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一种心声。
在火神庙东侧院落中,主殿为奶奶殿,供奉火神真君的后宫娘娘,也就是火神真君的夫人,她也是一位神医,擅长治疗外科,以治疗各种疙瘩为特长,所以民间又俗称疙瘩奶奶。在奶奶殿东侧,为坐东朝西的送子殿,供奉送子母。
大开元寺
邢台开元寺,位于邢台市襄都区开元南路中段,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元代皇家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各地的开元寺中,以邢台开元寺为大宗。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顺德府十二景
出于明代万历本《顺德府志》,清代李京增补。
太行叠巘
太行万里也,自龙门至医无闾,绵亘万里,皆太行也。中条、王屋、玄岳、五台,福地洞天,不可胜数。大河北之干龙,东西界之襟带,控燕、韩、晋、赵、郑、卫、齐、梁。在顺德则屏障西北,近入几案,视他郡为密迩。支颐丽瞩,以供朝夕。诗曰:
迎眸爽气自西来,紫翠重重次第开。
不尽云霞时隐见,无穷岁月漫徘徊。
此中是有桃源洞,世上何多滟滪堆。
但得纸驴张果赠,太行朝去暮邢台。
大陆澄波
大陆既作,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夏禹疏九河,分九州旧迹也。今旧迹虽迁移,泽尚在任县。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㴲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汇于此。一名小东湖,一名张家泊。八月,水平万顷,茫然涵虚混太清矣。诗曰:
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
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
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擎飞向晚风。
明月兼阴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
尧山圣迹
尧山唐山县之北八里,一名虚无,又名巏山务,又名宣雾。帝尧受封于此,后都山西蒲坂。旄山、孔岗、干言山、卧牛山,尧山内之他山,因山之形,人之重而名之。帝尧庙,尼父祠存焉。京师南行千里,坦途如砥,而征车召登陟,马首翠微自尧山始。诗曰:
平原东陆结山岗,灵秀飞来接太行。
日耸丰碑霄汉回,雨收废寺碧云凉。
帝尧封邑名还在,尼父停车道未荒。
斗大孤城人世变,时雍非复旧陶唐
鹊庙仙迹
鹊庙,内丘蓬山中,一山形如鹊,有首有尾。春秋时,赵简子病,秦越人诊脉,知七日而悟。简子神其术,赐越人扁鹊田四万亩。宋仁宗疾,梦人予药一粒,自言是秦越人。痊,问履历,建庙于鹊山,祀封灵应王。岁三月,四方千里祀者,充满岩谷。庙之西龙腾山太子岩,神僧咒龙,虢太子出家处。诗曰:
巍峨宫阙已千年,劫火曾灭世几迁。
古柏虽沾新雨露,残碑犹峙旧山川。
人声响彻惊三月,神贶通灵落九天。
安得上池明洞水,膏盲痼疾起沉痊。
百泉鸳水
百泉水,即湡水也。《山海经》云: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亩。碱卤田为膏腴,中下田供上上赋。诗曰:
泉涌碧沙坑漾深,净明润物作甘霖。
双泓澄澈千家玉,百道流澌万亩金。
日日有人耕夜月,村村无地不风林。
从来疏凿归沟洫,泽被邢襄自古今。
达活龙湫
㴲水。《水经》言:在邢州。邢西山水,百脉千流,散而成河,离城三十里伏而不见。非雨集,河常涸也。至城西北五里,涌出水一潭,深不可测,蛟龙潜焉,曰达活泉,㴲水涌出者,祷雨即应。潭面仅一、二亩,岁大旱不涸,流入城壕卫城,亦可分流灌两三村田。诗曰:
七十二河涵水灵,广源流伏涌郊垌。
潭开五亩玻璃镜,林绕千山翡翠萍。
日丽杏桃花散锦,风吹杨柳絮为平。
有时雷雨黄昏夜,夜惊蛰龙出野汀。
郡楼远眺
郡城内有楼焉,高十余丈,俯视城内外,望十五里远。西山爽气,入窗牖栏楯间,日夕万家烟火,如缕如织。城南七里河如带,百泉、达活泉如雨落星湾。鼓钟其上报晨昏,为郡谯楼。进府署由楼下行。建自唐宋。诗曰:
百尺丽谯不记年,千家灯火夕阳天。
登临平讶乾坤合,荡漾低看日月悬。
帘卷行山来暮景,窗开陆泽起寒烟。
钟声报漏仍高望,夜气苍茫北斗边。
古刹春游
开元寺,创自唐。万安和尚阐扬佛教,建木浮图,高五十丈,中可容数千人。金元时,火焚其顶,又铲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莲,名五华殿。柏数十株,合抱围。正月十六日,贩农器者云集成市。合邑之乡民之力农者,争售其器,亦有妇女游,竟日而罢。诗曰:
大刹开元自昔称,琳宫绀宇尚层层。
此时象教终难问,旧日浮图不可登。
钟阁云深龙护寺,香台地古佛留僧。
嬉春四远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宫墙柏影
顺德府儒学,南北长二百三十一步,东西广一百一十一步,殿庑弘敞,宫墙崇峻。古柏数百株,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童童曲曲,皆唐宋间物。形胜甲天下,日月丽影,印拂阶墀,如筛金沥玉,风动声清远,袅袅似鸾凤鸣经,行其下,起人仰止敬肃,爽朗畅悦。诗曰:
宫墙古柏碧森森,培植千年雨露深。
泮水滋成苍秀色,芹香熏老岁寒心。
讲堂照日云流砌,书阁凌空月满林。
天际笙簧风细细,诸生弦诵和歌吟。
雉堞荷香
郡城高坚,池复深阔,女墙分列,箭楼威壮。四门门四重,左出右入,他郡无也。池种莲,东北最多。开时如散妙莲花,如众香国,池如香水海。北门外旧时有亭,曰君子亭。金大定间修后,改曰柳溪亭。为游憩玩赏胜地。今废址仍存,莲香尚在人心目。诗曰:
四围杨柳绕城堤,池内荷花开放齐。
露滴珍珠擎翠盎,风飘绛缟落青泥。
人游洛浦情偏荡,酒载兰陵醉欲迷。
玩赏流连归去晚,戍楼角动月明西。
龙岗霜月
龙岗,西城外城西北隅起,西南隅止,长五里,高五丈。厚二丈许,土龙也。如绳如带,如龙如蛇,后周以此名县。无林木蔽,少农牧践。八、九月,霜月凝空,城头下瞰,蜿蜒蠕蠕,似动似走,似起似卧,有五色云护之。元儒董朴结庐其傍,讲周、程、张、朱之学教士,隐居五十年,号龙岗先生。诗曰:
郁郁葱葱五里长,城头远眺小平岗。
晓风浮动黄如雾,夜月轻微淡似霜。
高不居村分土聚,逶迤近郭护金汤。
回旋龙脉饶形胜,北拱皇都控大荒。
檀台烟雨
邢台,信都也,为卧牛城。首西南昂然,尾东北伏然。牛首下有石如柱,立土中数丈,不得根,名栓牛石。地多榆、柳、槐、枣,蒙密蓊蔚,杂果树更伙。岿然土丘,相传战国时,赵成侯都信都,魏献“荣椽”,因筑檀台,以朝诸侯。今烟雨之朝,林莽中犹见台也。诗曰:
高台原在此邢州,不见荣椽空土丘。
衰草凄凄迷故址,荒林莽莽尽耕畴。
淡云疏雨流霜月,穴免栖狐卧喘牛。
感慨西风凭吊者,谁人能说赵成侯。
著名人物
1、中医圣祖—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 战国神医,原名秦越人,晋国大夫赵简子为了答谢扁鹊治病之恩,将邢地中丘(今邢台内丘)蓬山4万亩土地赐封予扁鹊,秦越人接受了这份赐封,在此居住下来,上山采药,入乡巡医。邢人尊称其为神医扁鹊(上古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医术高超,擅长各科,名闻天下。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内丘扁鹊庙早在汉代便已建立,宋嘉佑初年,宋仁宗患疾,遣使至邢州内丘扁鹊庙求医,病愈赐封扁鹊“神应王”之号。
2、战国名将—李牧
李牧(?-前229年),柏人(今邢台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为赵国后期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封爵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3、大贤良师—张角
张角(?-184年),巨鹿(今邢台平乡)人,黄巾起义的发起者,太平道符咒治病之术,深切影响了中医学祝由科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4、后赵右侯—张宾
张宾(?—322年),一说南和人,一说内丘人,后赵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右侯、大执法,曾自比张良,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谋士,史称“机不虚发,算无遗策”。他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但能为官清廉,谦虚谨慎,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石勒追封其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书曾记载:张宾、崔浩,曾施神国之谋,可谓天下之菁英。
5、北魏司徒—崔浩
崔浩(?-450年),邢台清河人,北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司徒。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曾自比张良,深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是南北朝时期第一军事谋略家,史称”料敌制胜、变化无穷“。作为统一战争的谋主,崔浩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的军事决策,辅佐北魏成功败胡夏、灭北凉、击柔然,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 史书曾记载:张宾、崔浩,曾施神国之谋,可谓天下之菁英。
6、一代明君—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649年),祖籍邢州隆尧,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被立为太子。不久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7、贞观名相—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邢台巨鹿县铜马村人,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魏徵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8、开元名相—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县宋台村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十七岁中进士。历任义昌令,上党尉、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黄门监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经武周、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9、天文学家—僧一行
僧一行(673-727) ,邢州巨鹿人,原名张遂,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佛学家,精通佛学、道学和天文学。一行早年学道,精通太乙遁甲,被道家尊为六通国师。一行作为高僧,撰写了著作《大日经疏》,确立了唐代密教的理论体系,被佛家尊为中国密宗二祖。一行作为天文学家,组织领导了世界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编制了《大衍历》,创造了水运浑天仪、黄道游仪等,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国际小行星组织将小行星1972命名为“一行小行星”。
10、五代明君—柴荣
柴荣(921年-959年),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生于邢州龙岗(今邢台县)之别墅,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庙号世宗,在位期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目标为己任,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文治武功,震慑夷夏,是结束中唐以来中国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11、打虎英雄—武松
武松,邢台清河县武家那村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北宋义士,原为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大宋宣和遗事》),后被施耐庵据此塑造成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血溅鸳鸯楼后,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曾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广为流传。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素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之说。
12、大科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 ,信都区郭村人,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和仪器制造专家,是十三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官至都水监、太史院令。郭守敬不仅主持了西夏治水、大都治水、开凿通惠河和黄河探源的壮举。还主持了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四海测验,编制出中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创制和改进了简仪、浑天仪、立运仪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为纪念郭守敬的功绩,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13、元朝设计师—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邢州(今邢台市)东静庵村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学者,自号藏春散人,作为元初重臣,他”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是元上都、元大都(北京城)和元朝政治体制、国号的设计者,被誉为“大元帝国的设计师”,官至太保、太傅、太师,封赵国公、常山王,谥号文贞、文正。刘秉忠贯通三家,早在明代就被尊为儒家圣贤,早年学道,精通易学,奇门遁甲之术天下第一,为道教六丁神祠开坛阐教的第一代宗师,刘秉忠曾出家为僧,法号子聪,是佛教刘太保宗的开创者。
14、状元宰相—曹鼐
曹鼐(1402年-1449年),邢台宁晋人,明朝政治家,宣德元年中乡试第二,任代州训导,改派江西泰和县典史。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成癸丑科状元,官至吏部左侍郎、内阁首辅(宰相)。正统十四年(1449年)随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遇难。赠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被誉为状元宰相。
15、乌头宰相—魏裔介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历官工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谥文毅。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称为“乌头宰相”。史称“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 ,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清初“诸大典”多依其“奏议所定”。
16、四大名旦—尚小云
尚小云(1900年一1976年),名德泉,字绮霞;邢台市南宫市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他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17、红军名将—董振堂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邢台市新河县人,原红五军军长,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宁都起义后出任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后升任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了赣州战役、漳州战役以及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几乎所有战斗,被毛主席赞为“常胜将军”。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后,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后卫,为保障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战功,得到“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在董振堂烈士追悼会上,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18、全国劳模—吕玉兰
吕玉兰(1940年-1993年),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固村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她听党的话,积极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变了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和女省委书记。她坚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吕玉兰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同志曾亲笔撰写文章深切怀念吕玉兰。称赞其为“‘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
19、改革先驱—任仲夷
任仲夷(1914年-2005年),邢台市威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麾下的2位改革元勋之一(谷牧、任仲夷)。1945年邢台解放后,任邢台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兼市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哈尔滨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委书记、辽宁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等职。1980年,邓小平同志点将任仲夷主政广东,任仲夷带领广东人民大胆解放思想,为改革开放事业杀出了一条血路。1979年,广东省还是一个边陲农业省份,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23位,当五年后任仲夷离任时,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
20、战斗英雄—杨春增
杨春增(1929-1952),河北邢台沙河市人,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排长。1952年8月5日在金城郡座首洞战斗中,率一个班坚守541阵地,从拂晓激战到下午三时,歼敌二百余人,弹尽粮绝之际,他拉燃了最后一枚手雷冲进敌群,炸死十多名敌人而牺牲。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有根据杨春增的故事改编的京剧《英雄杨春增》和电影《英雄儿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2:12
目录
概述
顺德府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