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是
绝句的一种,属于
近体诗范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
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
词语:七言
拼音: qī yán
七言诗
《汉书·东方朔传》:“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馀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向所録朔书具是矣。”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
陈书·江总传》:“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七言起於
汉武柏梁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不知唐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体工,不必再工近体也。”
七字诗句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
隋书·音乐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凡七言多上四字相连,而下三字足之。”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律诗格律
七言律诗[平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
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言起源
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诗体全篇每句以七字或
七字句为主。
它起源于民谣。
先秦时期除《
诗经》、《
楚辞》外已有七言句式,
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摹仿
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
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还有
司马相如的《
凡将篇》、
史游的《
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
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
如东汉末年的《
小麦谣》、《城上乌》(
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
桓灵时童谣》“举秀才”(葛洪《抱朴子·审举》)都是很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相传
汉武帝曾会聚群臣作
柏梁台七言联句,但据后人考证,实系伪托,并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林、
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的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
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从梁至隋代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
古典诗歌的
艺术表现力。七言古诗划分
七言古诗,是对
七古和
歌行的统称。古人所谓七言,并不是说全诗每一句都是七个字,而是只要诗中多数的句子是七言就可以了。如
李白《
蜀道难》既有“噫吁嚱”三言,复有“危乎高哉”四言,“
蚕丛及
鱼凫,开国何茫然”五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九言,但仍认为是
七言歌行,而不认为是
杂言诗。
明清以来的诗论家,对于七言古诗的划分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七古、七言歌行二者同体,可以互相替代,如
胡应麟《
诗薮》云:“七言古诗,概曰歌行。”
王士禛《
古诗选》就径直分五言诗与七言诗歌行钞两部分。明清诗话评论中,将七古与七言歌行相互代称,其例更是不胜枚举。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七古与歌行在
体性上存在分别,这种分别而且甚大。李中华、李会二位先生曾著文论述过这个问题,略曰:从形式上看,七古与七言歌行都是七言诗,又都不能算是
七言律诗,故归为一体,目为七古,似亦理所当然。然而就各自诗体的源流、体式与风格而论,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诗体特征
首先,七言歌行出自
古乐府,而七古则是七律产生之后别立的诗体,二者渊源不同。汉魏乐府有《
长歌行》、《短歌行》、《燕歌行》、《
齐歌行》、《
艳歌行》、《怨歌行》、《
伤歌行》、《悲歌行》、《鞠歌行》、《棹歌行》等,可以视为唐代歌行之祖。其中七言歌行,则是汉魏以来七言乐府歌诗自然的发展。清代
吴乔《
围炉诗话》尝云:“七言创于汉代,
魏文帝有《燕歌行》,古诗有《东飞伯劳》,至梁末而大盛,亦有五七言杂用者,唐人歌行之祖也。”所谓古诗《东飞伯劳》,即《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载录的《
东飞伯劳歌》。故七言歌行出于汉魏、南朝乐府应无疑义。至于七言古诗,旧说它起于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诗》。然而《柏梁台诗》的作者有二十四人之多,每人一句,只能算是联句,算不得完整的七古。所以从诗体发生的角度说,二者不同源。
就体式的主要特征而言,七古要求与七言律诗(包括七律、七排)划清界限。清王士禛《古诗平仄论》有云:“七言古自有
平仄。若平韵到底者,断不可杂以律句。”七言古诗则有句脚多用
三平调、句中不避孤平之类的讲究,这些都是对格律诗的反动。至于七言歌行,虽然初期部分作品在体式格调上颇与七古相似,然而在其演化过程中律化的现象却愈来愈严重。据
王力《
汉语诗律学》的统计,
白居易《
琵琶行》88句中律句与似律句共计53句,而《
长恨歌》120句中律句与似律句占到百句之多。这种律化趋势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歌行体诗要求适宜歌唱而着意追求
声韵和谐的结果。
风格作法
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 《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
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
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
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
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来说,
杜甫《
寄韩谏议注》、
卢仝《
月蚀诗》、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李商隐《
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
王维《
桃源行》、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
长恨歌》、
韦庄《
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
姜夔说:“放情曰歌,体如行书曰行,兼之曰歌行。”据此,七言歌行的体性应当是一气盘旋直下,流转奔逸。歌行短制,往往与
近体诗在体性上相近。如
王勃《
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如果不考虑平仄,简直就是两首近体绝句连在一起。又如杜甫《
夜闻觱篥》: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歘悲壮。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同样,
高适的《
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一结)摐金伐鼓下
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二结)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三结)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四结)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
蓟北空回首。(
五结)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六结)相看
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七结)就像是七首绝句串在了一起。
基本章法
七言歌行体的基本章法,就是
仄韵和平韵交替,四句一换韵。(当然也有两句、六句等偶数句一换韵的。)换韵主要是依照意思的转折,如上举《
燕歌行》,一结写主将奉命出生,是诗的起,用职韵。二结四句,写出征途中的声势和敌方进犯的态势,是诗的承,换删韵。第三结开始着笔勾勒,极尽描摹刻画之能事,所以又换麌韵了。描摹刻画,又可分四个小的层次:三结四句,写战斗惨烈而主将荒淫,用婺韵;四结四句,写战争失利,未能解围,用微韵;五结,写征夫思妇久别远离之苦,用有韵;六结,写边地征戍的艰苦,仍用有韵。至第七结前两句,是诗的转,后两句,则是诗的合。四句换用文韵作结。在转韵时,一般一二句都要用韵,即首句要入韵。《
滕王阁诗》和《燕歌行》,每四句换韵时,首句总是入韵的。而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这和律句平仄字相间的意义相同,为的是使声调富于变化而又齐整和谐。
如果把一个个的四句比作一粒粒的珍珠,那么长篇七言歌行就是用一根丝线——诗的主题思想,把这一粒粒的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这种章法,被白居易、
元稹等人发扬光大,称为
长庆体,并到了清代
吴伟业那儿总其大成,是名
梅村体。如白的《
长恨歌》、《琵琶体》,元的《
连昌宫词》,吴的《
圆圆曲》等。 这类诗,最可注意者为韦庄的《
秦妇吟》。此诗“为长庆体,叙述
黄巢焚掠,借陷贼妇人口中述之。语极沉痛详尽,其词复明浅易解。”写出黄巢造反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堪称有唐一代史诗冠冕。
唐代是中国诗歌大放异彩的时代。在唐代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中,七言古诗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诗之所以成其为唐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七古在唐代的兴盛。七古作为一种古老的诗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终于在唐代走向成熟。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盛唐及其以后的七古作品。但对
文学史稍加关注就不难发现,任何
文学体裁的发展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文学作为一种
社会现象,其发展必定是社会,作家的心理以及整个社会
心理发展的共同结果。
七古的发展同样不是一蹴而就,
盛唐诗人是在综合了前代七古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转益多师,才最终创造了七古的辉煌。盛唐七古的最后准备期——初唐,前承汉魏六朝,后启盛唐,虽然在这一时期七古的面貌没有发生彻底的改变,但正是在“四杰”等初唐七古诗人的努力下,七古获得了走向高潮的必要准备。初唐时期,七言古诗的体制得以正式确立,从四杰到张、李、沈、宋诸人,七言古
诗经历了一个从形式到风格方面的缓慢演变的过程。初唐诸诗人都为七言古诗的成熟与完善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并开启了盛唐七古的先声。
流传名篇
李白七言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
江油)人,也有传言说李白生于
中亚碎叶。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
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
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
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
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
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
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
浔阳(今江西
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
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
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
当涂(今属安徽)县令
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
丰富多彩。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
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
将进酒》)。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
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
爵禄,飘然引退。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
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
劳动人民的关怀。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独坐敬亭山》、《
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
孟浩然一派。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
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沙丘城下寄杜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
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
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
屈原的影响。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
跳脱起伏,变化多端。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
精警。
五绝如《
静夜思》、《
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
王昌龄最称擅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他
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
欧阳修、
苏轼、
陆游,明代
高启,清代
屈大均、
黄景仁、
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李白还有若干词作。《
尊前集》著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著录7首。其中《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3首,体裁实为七言绝句,当时配乐演唱。其他传为李白作的
长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忆秦娥》“箫声咽”两篇最为著名,但这两首词是否李白作品,颇滋后世疑问。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
对偶句,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骈文风尚。但语言比较自然流畅,与其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其中《
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
唐人所编的李白集子没有流传下来。
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后又有根据苏本翻刻的
蜀本,是现存最早的李白集,
康熙年间缪曰芑据以翻刻,世称缪本。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
南宋杨齐贤的《
李翰林集》25卷,注释颇为繁富。今人
瞿蜕园、朱金城的《
李白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关于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运动以后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有
李长之著《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
李白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詹著《
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
王运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单篇论文,
中华书局曾选择其一部分较有
代表性的,于20世纪60年代编成《李白研究论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