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晖
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将领
冯晖(894年-952年6月20日),字广照。魏州人。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将领。
人物生平
反复梁晋
冯晖生于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他最初投身行伍,成为银枪效节都军士,因拳勇过人,且擅长骑射,被同僚忌惮,侍奉后梁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累升为队长。
乾化五年(915年),杨师厚病逝,银枪效节军因朝廷处置不当而发生哗变。晋王李存勖趁机进军占领魏博镇,招降包括冯晖在内的杨师厚旧部。冯晖于是转仕前晋,参与梁晋争霸之下的战役,但他因为前晋方面犒赏不足,又借机重归后梁,投身后梁大将王彦章麾下。
龙德三年(923年),后唐建立,李存勖称帝,即后唐庄宗。同年底,庄宗奇袭灭梁,冯晖自首认罪,获得赦免。
沉浮唐晋
同光二年(924年)四月,潞州(今山西长治)小校杨立煽动军士据城哗变,冯晖随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平叛,诛杀杨立。次年,跟随魏王李继岌南征前蜀,至十月灭前蜀,被授为夔州(今重庆奉节东)刺史。当时割据荆南(治今湖北江陵)的南平王高季兴索要夔(今重庆奉节)、峡(今湖北宜昌)等州不成,举兵进攻,冯晖据城防守,屡败荆南军。
长兴元年(930年),冯晖被调为兴州(今陕西略阳)刺史,以乾渠作为州治所。此时,东、西两川节度使董璋孟知祥联合叛乱,兴州也遭其攻击,冯晖寡不敌众,逃回凤翔镇,朝廷因其失守之罪,将他罢职安置于同州衙职。不久后,又以泸州刺史之职随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率军南征。董璋军占据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阻碍后唐军前进,冯晖与阶州刺史王宏贽自利州翻越山岭,从小道袭取剑门关,全歼守军三千人。之后,石敬瑭因战略失误而被击败,加之后勤不力,只得班师回朝,而冯晖再被朝廷授予澶州(今河南濮城)刺史之职。
天福二年(937年),后晋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在邺都发动叛乱,冯晖被任命为马步都将(《资治通鉴》作一行都部署),与监军孙锐自六明镇(今河南滑县北)渡河,准备袭击滑台,在渡河时遭魏府行营都招讨使杨光远袭败,损失三千人,只得退守邺都。
天福三年(938年)七月,邺都被围一年,士民穷困,冯晖借出战之机投降,被后晋朝廷优升为义成军(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节度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九月,范延光投降,邺都之乱平定。
初镇灵武
自天福四年(939年)正月朔方军(治灵州,今宁夏灵武)节度使张希崇死后,灵武镇便陷入“蕃部寇钞,无复畏惮”的混乱局势中,朝廷因冯晖的强横凶暴之名远播边境,于是命他移镇灵武,继任朔方军节度使。
冯晖抵镇后,大张宴席,备置丰厚的酒食,邀请各少数民族参加。各部民大醉,争相献礼告贺,冯晖均以锦彩回赠,由此“蕃情大悦”。灵州的党项大族首领拓跋彦昭前来拜谒,受到冯晖的厚待,并在城中为他办置府宅,加赠服饰、器具,将其留在城内。河西一带的羊马,得以与灵州互市。一年之后,朔方军得马五千匹,各少数民族也心悦诚服,但这也招致了朝廷对冯晖的忌惮。
五代以来,常以灵武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使,但无法实际控制,仅能羁縻而已。凉州素来有自立守将的习惯,到天福七年(942年),河西留后李文谦被凉州人驱逐,冯晖闻讯,当即派牙将吴继兴接任留后一职。
自请内调
开运元年(944年),后晋出帝分授藩镇将帅十五人官职,准备大举反攻契丹,唯独冯晖的名字不在其中。冯晖得讯后,上奏自称“未老可用,而制书见遗”,在宰臣桑维翰的授意下,朝廷下诏抚慰说“非制书忽忘”,是认为他身兼弹压蕃部,镇守重地之任,无可替代。冯晖得诏后大喜,自请移镇邠州(今陕西彬县),朝廷同意,于开运二年(945年)八月任命他为检校太尉静难军节度使。此后向朝廷献上马千匹、五百头。
开运二年(945年)的十一月,冯晖被出帝除授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北面行营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封开国公。此前一个月,前延州节度使王令温奉命填补朔方军节度使的空缺。十二月,冯晖入朝觐见。次年三月,再度内调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冯晖虽统领禁军,又兼领河阳近镇,被朝廷安抚羁留,但心中悔恨离开灵武,于是一意交结宠臣冯玉、李彦韬,以期重回灵州。
大破羌戎
王令温以严法治镇,引发境内少数民族不满。开运三年(946年),党项三族首领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军围攻灵州,王令温遣使告急,冯晖于六月份重新被任命为朔方军节度使,并加检校太师。八月,冯晖与威州(今宁夏同心东北)刺史药元福自威州土桥以西出兵,遭遇拓跋彦超部骑兵七千人,前来劫夺辎重,药元福率军力战,将其击溃,斩首一千余级。
朔方镇距离威州七百里,沿途没有水草,号称“旱海”。冯晖与药元福携粮行进至耀德(位于灵州以南)时,已经粮尽,待次日天明,又进军四十里,遭遇拓跋彦超等部数万骑兵包围,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冯晖最初派人持金帛贿赂拓跋彦超等,请求和解,拓跋彦超口头同意,但几次使者往来,直至中午仍未达成共识。在此情况下,冯晖采纳药元福的建议,允许其率部先行出击列阵于西山的蕃军精锐,待到党项军受挫后退,当即举兵与药元福合击,大破拓跋彦超等,将其斩杀殆尽。第二天,终于抵达灵州。事后,他与药元福均获朝廷赏赐。
晚年及病逝
天福十二年(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即后汉高祖。冯晖被加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
乾祐元年(948年),后汉隐帝嗣位,冯晖加兼侍中之职。次年九月,加兼中书令
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建立,冯晖获赐号推诚奉义同德翊戴功臣,加拜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陈留郡王食邑七千五百户,实封食邑一千五百户)。
广顺二年(952年)五月二十五日,冯晖病逝,享年五十九岁(一作六十)。后周太祖为其辍朝一日。次年,追封卫王。
主要影响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潞州(今山西长治)小校杨立据城叛乱,冯晖随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平叛,诛杀杨立。次年,跟随魏王李继岌攻灭前蜀,留镇夔州(今重庆奉节东),并在后唐明宗时期击破入侵的荆南(治今湖北江陵)军。长兴元年(930年),随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南征两川叛乱,率部逾险攻克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打通了后唐军入川的道路。
冯晖自后晋天福四年(939年)起,至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前后两次镇守灵武(今宁夏灵武),长达十余年。他在任内“抚绥边部”,对党项各部恩威并用,“恩信大著”,深得边民信赖,维持了辖境内的安定,也在管理党项诸部及维护西域、河西与中原地区交通方面作出了贡献。
历史评价
石重贵:非制书忽忘,实以朔方重地,蕃部窥边,非卿雄名,何以弹压?比欲移卿内地,受代亦须奇才。(《答灵武节度使冯晖制》)
薛居正:始为效节军士,拳勇骑射,行伍惮之。(《旧五代史》)②朝廷以晖强暴之名闻于遐徼……。(《旧五代史》)
杨亿:冯晖为灵武节度使,其威名羌戎畏服……。(《杨文公谈苑》)
宋祁:晖至灵武,抚绥边部,凡十馀年,恩信大著。(《新五代史》)
张方平:太祖不勤远略,如夏州李彝兴、灵武冯晖、河西折御卿,皆因其酋豪,许以世袭,故边圉无事。(《续资治通鉴》引)
罗泌:请以昔者河东之折、灵武之李,与夫冯晖、杨重勋之事言之。冯晖,节度灵武;而重勋世有新秦,藩屏西北。(《路史·封建后论》)
主要作品
全唐诗》存有冯晖杂言诗1首:《答妻》。
轶事典故
据宋人杨亿所著《杨文公谈苑》载:
但宋人张舜民又于《画墁录》中记载了另一个故事,与杨亿所记有所不同: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冯晖墓位于陕西省彬县底店镇二桥村冯家沟,该墓建于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于1992年4月11日至5月30日间,由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彬县文化局合作发掘,虽然先前已遭2次盗掘,仍然出土墓志铭与不少文物。2003年9月24日被公布为陕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晖墓共出土彩绘乐舞砖雕28幅,墓志铭1盒,揭取壁画25幅,铁锁、剪刀、钱币等其它文物40余件,对研究中晚唐乐、五代乐具有重要的音乐价值。
史料索引
《周朔方军节度使中书令卫王故冯公墓志铭》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五·(周书)列传五》
新五代史·卷四十九·杂传第三十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0:2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