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亦称“彩绘瓷”(painted china),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
釉下彩瓷和
釉上彩瓷两大类,釉下彩始于三国时期
东吴釉下彩绘瓷。唐代有唐青花,以及长沙窑等釉下彩绘瓷。明清时期开始出现
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
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
简介
彩瓷应是带有色彩装饰的瓷器。由于中国彩瓷历史悠久,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广大陶工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地创新,因而彩瓷品种繁多。尤其是明、清两代,
景德镇的彩瓷品种可达数十种或上百种。从传统名称来看,有的从工艺方法上定名,有的从所用的彩料定名,有的从器表装饰的彩色定名。
历史背景
在我国制瓷历史长河中,彩瓷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
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于是百花盛开,绚丽多姿。千百年来,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举凡有三:元、早明、清初青花及釉里红分享
釉下彩极品之殊荣;明成化
斗彩矗一峰之巅;清三代
珐琅彩绝唱一时。另外,各个历史时期各
窑口的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彩瓷,也受到人们的赞誉。然而,还有一个独树一帜的彩瓷品种,却长期不公平地被淡漠遗忘,甚至几乎被湮没,这就是晚清至民国初年名噪遐迩的
浅绛彩瓷器。
清代
康雍乾盛世之后,处于全国制瓷中心地位的
景德镇,瓷业生产开始滑坡,
御窑的瓷器工艺水平也无更多创新,呈逐渐衰退趋势,至今人们谈到
清代瓷器,总把“清三代”作为
口头禅,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到了道光咸丰时期,一批极富
文化素养的绘瓷艺人,突破传统束缚,锐意创新,借鉴元代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山水写意中国画的风格,开历史先河把诗书画印紧密结合移植到瓷器之上。他们大胆运用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和水绿、
草绿、淡蓝、淡紫等色彩渲染,
兼工带写,所画瓷器的画面淡雅柔丽,素静空灵。由于这种技法在中国画的术语中被称作“浅绛”,所以
瓷界把以这种技法绘制的瓷器称作浅绛彩瓷器。
浅绛彩在绘瓷技艺上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首先,它大规模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风格,融入艺人对书法、文学的理解,使瓷画面貌焕然一新,丰富了文化内涵,提高了艺术品位,成为景德镇近现代彩瓷风格的开创者。其次,它打破了以前瓷绘分工过细繁复的套路,从师法宋院的工致转而师法元人的淡雅,与御窑纹饰的繁缛工整比较,更显得疏朗活放。再者,与
御器由宫中发样,工匠按样照描照填,画面呆板缺乏个性相比,浅绛彩艺人则从
图稿设计、勾画渲染、书法
题咏直至署款印章等,皆由一人完成,画面极富灵气,个性张扬。
晚清至民国初年,有一大批绘画浅绛彩的艺人,仅从资料记载以及一些藏家已有的传世作品来看,比较知名的已不下五六十人,其中
张熊、
程门、
金品卿、
汪晓棠等为其中的佼佼者。清代大鉴藏家
赵汝珍所著《
古玩指南》赞述程门的作品:“有得一杯一盅者,皆球璧视之”。民国时期在景德镇瓷界翘楚出众的
珠山八友中,有些人如
王琦、
王大凡、
汪野亭等,在早年也都曾绘制过浅绛彩瓷器。遗憾的是,由于浅绛彩瓷器为低温(650-700℃)
焙烧,料色容易衰褪脱落,作品的保存难度大,到了民国中后期,逐渐被高温彩料所取代,因而浅绛彩从兴起到消亡只有短短的七八十年时间。尽管如此,它毕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景德镇瓷器最富
创新精神、最具
代表性的制品,在我国
陶瓷史上,当之无愧应占一席之位。
种类
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下面为釉下彩。釉下彩的特点是彩色画面不暴露于外界,而处于透明釉的覆盖下,既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和腐蚀,又不致有
沾污或污染的危害。
中国传统的釉下彩最早的是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高温青瓷釉下彩,用黑褐彩绘画神奇人物或排列整齐的彩斑作装饰。此时虽然
青釉及彩色的呈色不太精美,但在工艺上是一个创举。其次是唐代长沙窑釉下彩,晚唐、五代
越窑的釉下褐彩。长沙窑釉下彩是青黄釉瓷器的表面呈现褐绿色或
蓝绿色绘画的山水人物、花卉花鸟纹饰或题写诗句。这一装饰方法对中国古代彩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民间瓷窑中首先烧制釉下彩的重要瓷窑之一。据
考古调查,河北以观台和彭城为中心窑区,以及河南
鹤壁窑、
禹县扒村窑和
登封窑、
修武的
当阳峪窑,山西
介休窑等,都生产釉下黑彩瓷器。器表为
白地黑花装饰或釉下黑彩划花、
绿釉釉下黑花、白釉釉下酱花等。北方
磁州窑系釉下彩的发展为元、明、清景德镇彩绘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明、清时的青花、釉里红是
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突出的釉下彩瓷,也是景德镇的传统名瓷。青花瓷在元代达到成熟阶段,明清两代大量烧制。釉里红在元代为初创阶段;明代釉里红传世品极少;清代釉里红烧制技术已很成熟,产量也有所增加。清代釉下彩中还有康熙时期创制的釉里三色、晚清宣统时期的
釉下五彩等。
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上面为
釉上彩。釉上彩的特点在装饰上由简单到复杂、彩色由一种到多种,不但色彩鲜艳光亮,同时
装饰艺术性更强。
中国传统的釉上彩瓷器,最早是六朝时期的点彩装饰。这种点彩于西晋晚期出现,到
东晋时普遍应用。南朝时褐色点彩仍然流行。据考古发现,
北朝出现黄釉绿彩、白釉绿彩。这些简单装饰打破了早期
青釉瓷器清一色的格调。真正在瓷器的釉面上彩绘图案纹饰,是在宋、金时代北方瓷窑中出现的,如定窑的
金彩描花,磁州窑的釉上白地黑花、褐花,山西、河南等地的
黑釉铁锈花,金代釉上
红绿彩、五彩等。还有南方吉州窑的金彩描花。这些宋、金时期南北方釉上彩绘对后来景德镇彩瓷的大量发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元代以后,受金代彩瓷的影响,色彩方面逐渐丰富起来,从一种至多种。元代磁州窑彩瓷、
景德镇窑的彩瓷,除红、黄、绿彩外又出现了金彩、孔雀蓝彩。到了明代景德镇釉上彩开始大发展,从釉上单彩到釉上五彩,极为丰富。釉上单彩中,红彩、绿彩和金彩较为突出。清代釉上彩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珐琅彩、粉彩、胭脂彩、墨彩、浅绛彩以及各种颜色
釉上加彩等。
青花是中国传统名瓷,为彩瓷中的一个大类,属釉下彩。用青花与其他釉上彩结合的彩瓷极为丰富,如
青花金彩、青花红彩、青花绿彩、
青花红绿彩、
青花五彩、斗彩,青花可与釉上一种到多种色彩相结合装饰瓷器的画面。将这些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综合到一起,划为一大类,即
青花加彩。概括说,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构成完整的图案或图画,这类彩瓷称为青花加彩。
从明清两代大量传世品看,这类彩瓷非常之多,出现这种彩瓷最早的是明永乐时期的青花金彩,以后又有宣德时期的青花红彩、青花五彩,成化时期的斗彩,弘治、正德时期还有青花绿彩、青花红绿彩,隆庆、
嘉靖、
万历时期青花五彩、
青花紫彩、青花红黄彩等。清代各朝除继续制作以上一些品种外,还出现了釉里红五彩。
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彩釉瓷器。主要特征是器表纹饰不施红彩、显得素净幽雅。中国传统习惯将非红色称为素色,所以“素三彩”是根据中国传统习惯而定名的。一般
素三彩瓷器以黄、绿、紫三色多见、有的加施白色、黑色、孔雀蓝色、金色等等。素三彩不一定施三种色彩,在一种器物上凡没有红彩装饰的多色彩瓷都可称素三彩。从传世品看,明代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几朝皆有出品。清代康熙素三彩最著名,此外还有光绪仿康熙素三彩等。
色地彩
色地彩是景德镇陶工在制瓷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变的装饰手法制作的一种彩瓷,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色彩为地,再施一种彩为饰,各种色彩互相交错使用形成“一地一彩”的瓷器,如黄地绿彩、
绿地紫彩、
绿地黄彩、
红地黄彩、紫地绿彩等多种色地彩瓷。色地彩瓷亦属低温彩釉瓷器,有的学者将色地彩列入“素三彩”或称“
杂彩”。从传世品看,最早色地彩瓷是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黄地绿彩、绿地紫彩。明正德、嘉靖、万历品种繁多,呈现出多彩多姿的色地彩瓷品种。清代各朝继续烧制。
区别
粉彩填色之前需用
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
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
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
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
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浅绛的突出感极弱。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
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
从磨损程度而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
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装饰方法
釉下彩
一般来说,釉下彩就是用彩料在成型的胎体上绘画纹饰,然后再施一层
透明釉,经过1200—1250℃左右的高温
一次烧成。
考古学家发现,
三国青瓷釉下彩,晚唐、五代的
越窑釉下
褐彩,北方
磁州窑的白地黑彩、黑褐彩,这些釉下彩的装饰方法,不是将彩料直接画在胎体上,而是画在施一层白色
化妆土的胎体上再施透明釉。因为
早期青瓷胎体呈青灰色,宋、金时北方瓷胎土粗糙有杂质,古代工匠为了提高瓷器的质量在胎上施一层化妆土遮盖胎的逊色,以便增加瓷器的美感。釉下褐色和釉下黑彩经科学家测定,主要呈
色剂为
氧化铁,
铁元素在低浓度下还原燃烧出青色,氧化时呈黄色;高于3%的浓度呈褐色、
酱色;如果再高,则易呈黑褐色或黑色。
唐长沙窑的釉下褐色
彩斑及褐绿彩绘有的微微带点红色,据科学家研究,这是由于使用彩料中的铜元素在
还原性气氛下,其铜的含量在千分之几时,易看成红色,浓度越高越易成绿色,若在
氧化性气氛下极易生成绿色或蓝色。
元、明、清时景德镇烧制的青花、
釉里红,为釉下彩名品。青花是以天然的
钴矿为
色料绘于瓷胎表面,施以透明釉后,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瓷器。据考古发现早在唐代的河南巩县、宋代的浙江、元明时代的云南
玉溪等地都有
青花瓷的出现,元、明、清景德镇成为青花瓷的中心产地。
釉里红瓷器烧制难度较大,所用的彩料为铜的氧化物,绘于瓷胎表面,施以透明釉后,在高温
还原焰中烧成釉里红瓷器。但铜在高温下极易扩散、挥发,因此
氧化铜彩料的配制、研磨技术以及烧成的温度等
工艺要求很高,所以对还原焰的掌握必须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功亏一篑。由于铜元素所具有的特性及工艺难度,所以釉里红瓷器初创阶段精美的产品不多,传世品极少,到清代
康熙年间,才真正烧制出艳丽的釉里红瓷器。清代康熙时发明的
釉里三色,有的称为
釉下三彩,在制作时要在胎体上浮雕山石或花朵,然后用含有钴、铜、铁三种元素的彩料,分别绘画纹饰或涂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呈现出
青花釉里红、
豆青,有的还有粉白色为一体的高温
釉下彩瓷器。到乾隆时仍有制作。
清
宣统时期湖南
醴陵还发明了
釉下五彩,即将各种彩料直接绘画在瓷器的胎体上,再施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烧制方法简便,并提高了
生产率,是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新成就。
总的来看,中国传统釉下彩瓷是利用钴、铁、铜和锰四种主要元素的着色效果和笔绘技巧装饰而发展的一类名瓷品种。
釉上彩
釉上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高温釉上彩,一种是低温釉上彩。高温釉上彩是指在用着色彩料彩绘经高温一次烧成的彩瓷。在传世品中,早在西晋后期,青釉瓷器上出现的黑褐色点彩及北方磁州窑的黑褐色
彩釉都将彩料绘在生釉上经高温一次烧成的。这类高温釉上彩的色调比较单调,大多是用一种黑色或黑褐色装饰。由于在高温下烧成,高温釉上彩的彩料多数向釉
内扩散,比低温釉上彩牢固。磁州窑彩瓷所用的着色彩料主要是含铁的矿石,当地称“斑花石”。含铁的多少直接影响色彩,色料中的含铁量减少时就呈赭褐色甚至浅茶色,用量加大才能形成深黑色。据科学家
化学分析,黑色的含铁量是褐彩含铁量的一倍以上。
低温釉上彩是将备好的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白釉或其他
颜色釉瓷器上彩绘纹饰,然后置于炉中低温烤烧(
烤花时的温度800—850℃),是经过二次烧烤制成的。常见彩色有红、蓝、绿、紫、黑、白等色,所用彩料多为
天然矿物,主要是含
铁、
钴、铜、锰等呈色元素。这几种基本色料要调配使用,才能满足彩绘时深浅、浓淡的需要。如
铁红(
矾红),有
油红、
珊瑚红、
枣皮红;金红有
胭脂红、胭脂紫;黄色有铁黄(釉)、
锑黄(彩);绿色有低温陶胎绿釉,瓷胎釉上绿彩(松绿、葱绿、
湖水绿),中温型的
孔雀绿。另外还有几种与钴元素调配的,釉上
蓝彩,金红与
钴蓝配制的
茄皮紫,钴与锰配制的“
姹紫”,以及铁黑等。烤彩温度要严格掌握,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色调。宋、金时期北方磁窑的彩绘及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各种釉上彩绘瓷器,都是用这种装饰方法。
彩绘在明代以前多为
单线平涂,无论是花卉花鸟或是山水人物,画面线条刚劲有力,古朴雅致。清代各种釉上彩绘色彩艳丽,画面生动活泼,
立体感强。
青花加彩
青花加彩都是先将青花纹饰烧成后,再在带有青花纹饰的瓷器釉面上进行彩饰,然后经二次炉火烤花烧成。釉面上彩完全按瓷画设计的要求进行,由一种到多种。如永乐、宣德时期的
青花金彩、
青花红彩、
青花五彩,成化
斗彩,弘治、正德时期的
青花绿彩,或青花红、绿彩以及清代的青花
胭脂彩、
青花粉彩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制作。 成化斗彩是在以青花加彩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加强了青花纹饰的绘画。综观成化斗彩的装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青花原料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
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
青花瓷器,再在青花
双钩线
内填以所需色彩,由一种到多种不等,形成釉上彩,而后再入炉烘烧而成。这种装饰方法制作的斗彩画面多为
二方连续的图案或多种不同形式的图案。有的书将这种装饰手法称为“填彩”。另一种是用青花原料在瓷胎上勾出纹饰轮廓线的全体或主题,同时还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纹饰,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器,再在瓷画上根据纹饰的设色需要,用多种方法施彩,然后再经炉火烘烧而成。施彩方法,除填彩外,还有
覆彩(即在青花纹饰的上面覆盖一层彩色)、
染彩(即在青花纹饰的边缘渲染一些彩色起到烘托作用)、
点彩(即有的画面青花纹饰为主,用釉上彩稍加点缀)等。这类彩瓷的器表纹饰展开后宛如一幅绘制精巧、色彩宜人的
工笔画。
另外,青花粉彩,亦是清代雍正与乾隆时期值得称道的釉下彩与釉上彩争奇斗妍的产品。
素三彩
素
三彩的烧制从传世品看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低温彩
釉陶器,一类为低温彩釉瓷器。
唐三彩、
辽三彩、
金三彩为低温彩釉陶器,是由东汉
低温釉陶发展而来的。三彩釉陶的烧制方法是用粘土做胎成型干燥后,入窑
素烧,温度为1000℃一l100℃;然后在胎上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彩釉料,入窑
釉烧温度约850℃—900℃。主要色彩为黄、绿、白、蓝等,是中国
北方地区的主要产品。
真正意义上的素三彩是低温彩釉瓷器,明代由景德镇烧制成功。在制作时,先将设计好的图案花纹,在用瓷土做的坯胎上进行刻划,干燥后置于窑内经1280℃—1320℃高温素烧成瓷胎,然后再根据纹饰设色的要求,在瓷胎上施低温彩釉,将各种彩釉分别用笔填涂于所设计的花纹图案中,也有的将一种彩釉一次浇满全器,再剔去一部分,剔去的部分是需填涂其他色彩的地方。最后入窑釉烧,温度为850℃—900℃。也有在先烧好的
白瓷器上,绘低温彩釉纹饰的,多为清代制品。
总之,素三彩是中国在制瓷工艺上高温素烧胎与低温釉烧相结合的一种制瓷技法。
色地彩
色地彩瓷的装饰方法与素三彩相同,也属低温彩釉瓷器。从外观上看,以一种彩釉为地,再施一种低温彩釉为饰的器物。如黄地绿、黄地紫、绿地紫等。
彩瓷烧制
明代彩瓷使用含铁、铜和钻的
氧化物作彩料,在白瓷胎上施以各色图案,再经低温烧制而成,这是对金元时期彩瓷品种的继承和创新。从明代彻窑遗址出土的一些精美的彩瓷,反映出明代各个时期彩绘装饰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如
永乐白釉
绿彩灵芝
竹叶纹器托,为永乐早期的遗物,届最早的绿彩瓷“。永乐
绿地酱彩龙纹碗.碗内壁及阁足施白粕,外壁绘酱彩
双龙戏珠及
变形莲瓣纹,经高温烧制后,在外壁露白处填铅
绿釉.再经低温
烧成,工艺复杂.前期未曾见过。永乐金彩花纹
敛口钵,外壁采取贴金方式装饰,手法新颖独特.不见同类传世品”。宣德黄地青花和
黄地绿彩瓷器品种均为宣德时期新创。其中黄地绿
龙纹盘,
素胎填彩挂釉,
二次烧成.无款.底部白釉较厚.应为宣德早期遗物。出土于成化地层的黄地绿龙碗,造型、尺寸与北京王府井出土的白地
刻花绿彩龙纹碗相似。成化年间黄地绿彩器物极为稀少,绿彩配以龙纹图案装饰的器物更为罕见.此器的发现,填补了成化时期彩瓷品种的空白。正德
绿地青花团龙纹碗,器身除青花团
云龙纹及口沿朵花留白外,均填以低温绿彩.而口沿、足壁和底部灵芝云以低温黄彩装饰.底部青花双图四字款.装饰新颖,别出心裁,显示出集多种工艺于一身的技法,开一代新风。
有明代一朝历时两个多世纪,国力强盛,
海外贸易发达.制瓷艺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制瓷品种繁、造型多、艺术水平高的兴盛局面。明代
御器厂的成功之作,在中国
古陶瓷发展史中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也为清代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制瓷工艺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德镇明代彻器厂遗址出土的部分御用瓷.具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地层纪年明晰.不仅是明代彻器的
标准器,也为明代彻器厂的发展、制瓷工艺的研究提供丁详细的
实物资料。虽然这些出土的落选御用瓷还不能完全代表明代御器厂的制瓷水平,但就其主要成就和
艺术价值而论,于此也可见一斑了。
各类彩瓷
广州彩瓷
广州彩瓷是广州彩瓷的简称,又叫广州
织金彩瓷。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后烧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彩瓷大都采用中国的织锦图案,以颜色鲜明绚丽而著称,是中国
釉上彩瓷的一个独特的品种。
所谓
织金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
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
金丝,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
珐琅彩,以其高贵艳丽的特色,备受中外人士的喜爱,被
清廷列为贡品,外国一些王室贵族派官员专程来广州求购。后来干脆由欧洲商人带来彩瓷图样由中国商人按要求制造,专供出口。那时广东商人从景德镇运来瓷坯,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广彩艺人继承明代彩瓷的
艺术特色,吸收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逐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并将许多图案固定下来,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例如
花篮、龙凤、
彩蝶、
金鱼、古装人物等。
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为了给欧洲各国加工彩绘瓷器,当地商人将江西
景德镇的白瓷器运到广州,仿
西洋画彩绘后再售于外商。
广州十三行商开办时已设专营
广彩出口的
瓷庄和
洋行。
广彩以色彩绚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在洁白的瓷器上艺人们手工织上金线,如万缕金丝依附在宝石上,给人以雍容华责之感。生产广彩用的白瓷胎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和本地的各大瓷区。广彩有大红、水青、大绿、鹤春、
艳黑、双黄等20多种颜色,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法,在白瓷胎上绘制出优美的花纹图案,然后放进空中烧制完成。
广彩的彩绘制作工艺工序有七道:
描线、填色、织金、填绿、斗彩、包金口、烧花。广彩的图案有人物、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等。广彩产品主要有陈列
艺术瓷、日用欣赏瓷、工艺瓷三大类,仅工艺瓷就有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式。
广彩的生产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显现出各自的特征。创烧的初期阶段:广彩瓷器的出现和发展是和广州所处的
地理位置、对外贸易有关。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入口岸,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随之增多,外国人喜欢
中国瓷器,或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也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应是广彩的初创阶段,无论是师傅、颜料、
素瓷都是从景德镇来,或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
无固定式样,故广彩的特色不太显著,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
广彩的
成熟阶段:大约在乾隆、
嘉庆时期,
广彩瓷已显现出特有的风格,并得到社会上的承认。这一时期主要使用了广州所制的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有了这几种彩料,就使得广彩瓷像换了新装一样,显得多姿多彩了。在画面方面,除参考传统绘画瓷外,多仿照西洋画法,或来样加工,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广彩的风格。如
麻色是其特有的一种颜色,是用红与黑两种色配成的深
赭石色,多用于外销瓷器上,在江西景德镇很少用此色。
广彩的繁盛阶段:广彩到了清代后期的
道光至
光绪时期达到了繁盛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的工艺,亦吸收了
欧美的艺术精华,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特点是色彩华丽、金碧辉煌、热烈清新、构图丰满、繁而不乱,犹如万缕金丝白玉的“织金彩瓷”。这时的颜料已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使彩绘更加丰富艳丽。在装饰花式设计方面,已改初期的“岁无定样”,而成为批量生产,使零碎、分散、单独的纹样联合起来,成为连续图案,或完整的构图。如“织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等构图,这时更发展,并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程式,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产品构图上去,如整套的餐具,放在盘子上合适,放在碗上也合适,放在汤匙、小碟上都合适,使整套餐具的纹样既完整又统一,布局整齐,并可容纳时果花卉、鸟雀虫鱼、人物、山水等题材内容于一件产品里面。因为碗、盘、碟等产品中心用一夹金圆圈,采用十字开幅,开四斗方,加上
花果、
蝴蝶织金作底,就可以千变万化,同时纳入一个固定的程式,易批量或整套生产。中心夹金圈内可以写花、鸟、石,也可以绘上
外国商标或洋行的徽章,适应性比较强,这样就促进了广彩瓷的大力发展,在生产上可以有分工,各司其责。
到了清末至民国初年,由于一些画家的参与,使广彩瓷画有了创新之作,并出现了新彩绘组织,如“广东博物商会”、“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铭款,都有实物传世。广东博物商会是清末当时的一些知名画家、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
高剑父、陈树人等创办的,他们先是在
宝贤大街的一间旧式大屋里开设了绘画和彩瓷的艺术室,后又合股建立了“广东博物商会”,从事彩瓷的研究和生产。因此,当时也绘制了不少广彩瓷器,可惜多已外销,留下来的很少。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
高奇峰、
潘冷残、陈树人合画的“冷月栖篁盘”,其上画麻雀七只,栖于雪竹上,下绘一
圆月作初升状。
广彩瓷器的产生,是从中西贸易的
外销瓷中,逐步适应
国外市场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和外销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它是因外销的需要而发展,是适应外商的需要和所好,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彩绘瓷。它既有中国传统
彩绘艺术的风格,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是
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数百年来广彩艺人们辛勤劳动的硕果。它已赢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销售遍及世界
五大洲,一百多个
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特有的
陶瓷文化。如今,广彩瓷器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国内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价值逐年上涨。
粉彩瓷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
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
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器是在
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
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
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
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
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
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
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
中国画的特征。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商的艺术水平。“
珠山八友”留下很多
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
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
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
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
特色
粉彩瓷的装饰形式多种多样。有摘枝式、图案式、开光式、通景式、单面彩式、双面彩式等。每种形式都是结合造型特点来确定的。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
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
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
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
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
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
彩笔,笃笔,赤
金笔,金水笔,
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历史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
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
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
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1.康熙.雍正粉彩瓷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
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
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
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
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
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以花蝶图为最多,
牡丹、
月季、
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
人物故事图,在粉彩中也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
过枝”技法。
雍正早期有
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
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
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
墨彩行书题相应的
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
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
民窑多在碗、盘、炉、罐、
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饰。
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
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
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
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一.白地五彩,器型有大盘、大瓶、大碗,多绘
人物纹,早期
人物形象硕大,中期洒脱飘逸,晚期弱小。以底足绘
树叶、钟鼎
图记或书“
大明成化年制”款的为珍贵。
二.青花五彩,器型主要有
将军罐、盘、碗,常见凤凰牡丹、云龙、仕女、山石
雉鸡纹,青花多用
粗线条描绘。
三.豆青地五彩,器型主要有大花盆、大瓶,多绘
花鸟纹,彩色浓重,画工精细。
四.
米色地五彩,器型主要有盘、碗、
玉壶春瓶,常见松、竹、梅等,彩绘较浅淡。
五.红地五彩,器型常见的只有碗,多绘婴戏、
花卉纹,设色清新。
六墨地五彩,器型主要有瓶、盘、杯,多绘
缠枝牡丹纹,
色彩对比十分鲜明。
七.雪花
蓝地五彩,器型主要有
棒槌瓶、
盖罐、笔筒等,纹饰均以青花勾轮廓再填彩。
八.
哥釉五彩,
花口洗与
葵口、
菊瓣碗、盘,釉面
开片,黄口,足部修理齐整,火石红斑明显。
2.乾隆粉彩瓷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
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
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
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
鹿头尊等。
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
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
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
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
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
缠枝忍冬或缠枝
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
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
民国。
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
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亦称“
百花不露地”)、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
皮球花、
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
贲巴壶、
交泰瓶、
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
金彩等种类。
3.嘉庆.道光粉彩瓷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
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
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
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
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
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则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这一时期描金工艺的采用也较为普遍。
总的来说,嘉庆朝粉彩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官窑器中的粉彩开光器为多见;二是继承乾隆制作的压
凤尾纹(即轧道工艺)粉彩仍属多见;三是
万花堆、百花图画面的器物十分突出;四是在碗类器上也出现了山川
风景画;五是碗、盘之类器物的图案以花卉、花果为多,特别突出的是过枝
癞瓜的图案,象征着瓜瓞绵绵的吉祥之意。
道光朝彩瓷,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器物除瓶、罐及少量文房用具外,大量的是碗盘等日用器皿,图案以
荷花、癞瓜和
婴戏图、
清装仕女以及各种花蝶虫草为突出。亦常见“
吉庆有余”、“麻姑献寿”、“
太平有象”等吉祥题材,其中凡属“
慎德堂制”、“懈竹主人造”及“种德堂制”款的粉彩器,大多都比较精致。
道光朝粉彩瓷类同于嘉庆朝,只是绘瓜蝶、
草虫纹饰的略精。署“
慎德堂”款的粉彩器是道光皇帝的私人堂款,相当于官窑器,主要器型有瓶、罐、花盆、盘、碗、
灯笼尊、
盖碗等。
采用不含铅的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
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瓷器釉面装饰,经780℃-850℃烧成,获得制品。它以釉替代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除了所有
有毒物质,具有使用环保安全、色调
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对艺术瓷、
陈设瓷和
日用瓷进行透明
古彩、油彩、粉彩等多种类型的釉上装饰。
新粉彩瓷,包括下述两种釉颜料配方(按重量
百分比):配方A:
氧化钙7.5%、
氧化锌2.8%、
氧化钡2%、
氧化镁2.8%、石英30%、
氧化铝4.2%、
氧化硼-硼砂50.7%;配方B:氧化钙4.5%、氧化锌3%、
氧化钾7.5%、石英30%、氧化铝4.2%、矿化物硼酸50.8%;先分别将配方A中的氧化硼-硼砂和配方B中的矿化物硼酸焙烧后,分别与各自配方中的其它成份
混匀,经细磨制得釉颜料A和釉颜料B;然后以上述釉颜料A或釉颜料B或者其混合物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最后在釉面上按设计图案、
起稿、拍图画
线或拷贝丝印釉颜料线条、平涂厚水色底洗染或先洗染再罩填平涂水色工序装饰,经780℃-850℃烧制而成。
斗彩瓷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斗彩这个名称,明代的文献里未见记载。最早使用“斗彩”这一名称并给予解释的,见于清雍正年间的《
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南窑笔记》的作者认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图案的称为斗彩。
陶瓷史上最为盛名的斗彩是明代成化斗彩,其中
斗彩鸡缸杯更是精美绝伦,这与成化瓷器修胎极精致细薄和施釉极晶莹润白有关。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艺术价值极高的斗彩瓷器制作。
斗彩是中国古代陶瓷历史中的一只奇葩,是由江西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彩瓷。斗彩这种陶瓷的装饰方法,既不同于釉下
的装饰,也不同于釉上五彩,釉上粉彩,釉上珐琅彩和素三彩等釉上彩绘的装饰,它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一同装饰于同一件瓷器面上,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互争奇斗艳的
艺术表现力。根据目前
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结果,斗彩瓷器最早出现在
明宣德时期的
景德镇御窑厂。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
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活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墨彩瓷
墨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淡墨彩在素器上绘纹饰,经炉火烘烤后,白地上呈现淡黑色花纹,有水墨效果,故名。烧成于清雍正(1723-1735)时,多在盘、碗、笔筒等器皿上画纹饰,以人物山水题材居多,具有典雅幽静特色。 墨彩是从粉彩技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
陶瓷装饰画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年间。 在清康熙时期,有一种黑彩,就是用黑色作画、描绘纹样,用红色勾勒人物面部和手部线条,同时用红色淡染的彩绘方式。传统的黑色彩料是用
钴土矿和铜花配制,
烧成温度较高,这个时期出现的以黑为主绘制纹样的创造,对后世墨彩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的启迪作用。墨彩因此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黑彩就是墨彩。《
陶雅》说:“墨彩之浓厚而发亮者,广夥其名黑彩,黑彩之淡薄而无光者,又区而别之曰墨彩,其实一物而已,曰墨曰黑虽分犹之不分也”。第二种认为墨彩流行清雍正、乾隆年间,它不同于黑彩,黑彩是在窑中烧成的低温彩,而墨彩为炉中烧成的低温彩,用墨彩在白釉上描饰人物、山水,具有水墨画的效果。
北京故宫博物院吕成龙在《
景德镇陶瓷》第63期刊载的《论康熙黑彩画竹纹瓷器——兼淡黑彩与墨彩和关系》一文中认为墨彩不同于黑彩,理由如下: 黑彩与墨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广义上说,凡用黑色彩料在瓷器上彩绘的图纹,都可称为黑彩,黑彩包括了墨彩,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黑彩都可称为墨彩。墨彩之名是受
中国水墨画的启发而产生的,只有雍正时期那种具有水墨画效果,幽静典雅的黑彩才能称为墨彩。
明清彩瓷
指彩饰的瓷器,与素瓷相对而言。彩瓷主要有釉下彩,(釉中)加彩,釉上彩及釉下、釉上相结合的斗彩四大类。具体品种较多,如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斗彩、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
新彩、
贴花,喷花与
腐蚀金彩等.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繁荣的鼎盛时期。彩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别。釉下彩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用褐、绿、蓝彩在瓷胎上绘画,花纹有各色圆点组成的图案、花鸟、人物、走兽、诗词等,技法嫡熟,构图美观,为瓷器的装饰开辟了新的溪径。不过长沙窑所烧制的是青釉釉下彩绘瓷,与后世的白釉薄胎彩瓷
风格迥异。到了宋、金时期,彩瓷有了新的发展,
磁州窑系的白釉黑彩、
白釉酱彩、绿釉黑彩、白釉红绿黄彩,
定窑的白釉黑彩、
白釉红彩、白釉金彩、
黑釉金彩,
吉州窑的白釉褐彩等,品类繁多,风格各异,绘画题材也极为丰富,包括各种图案、
飞禽、走兽、花鸟、
鱼虫、人物和诗词等,构图新颖活泼,画风自然潇洒。除红、绿、黄彩和金彩绘于釉上外,其它均为釉下彩。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是这一时代最负盛名的釉下彩瓷。釉下青花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唐、宋的青花瓷均不成熟,产量很低,流传不厂,尚属初创阶段。到元代,青花瓷成为景德镇的主要产品。
元青花的
胎釉是在宋代
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比北方磁州窑系的白瓷胎质坚薄,
釉质光润明亮。
胎面用青花描绘各种繁丽的花纹,再罩一层白中微闪青色的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成。青花色泽幽雅明快,青翠披离,快人官感,令人赏心悦目。除青花外,釉里红也是元代著名的釉下彩瓷。与青花瓷所用绘画原料氧化钻不同,釉里红以氧化铜为呈色剂。成功的作品颜色红艳,花纹潇洒。装饰内容和绘画风格与青花基本一致。还有用青花、釉里红同施于一器之上,并加镂空装饰的精美作品,青红相映,尤为美观。此外元代的
蓝釉金彩、
蓝地白花也是非常名贵的品种。
明代出现了唐、宋以后中国制瓷业的第三个历史高潮。此时的景德镇已发展成为天下
窑器所聚的全国性瓷业中心,故有“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之说。特别是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揭开了数千年来陶瓷史上崭新的也是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明朝的彩瓷以青花、釉里红、釉上五彩、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斗彩等品种最为著称,其次还有白釉红彩、白釉酱彩、白釉绿彩、青花红彩、
黄釉青花、
黄釉红彩、黄釉绿彩、
黄釉紫彩、
红釉绿彩、
酱釉绿彩、素三彩等许多名目。
明洪武时期是元瓷向明瓷发展的
过渡阶段,洪武时期的青花、
釉里红瓷器从造型到花纹装饰都还带有元瓷的风格,而且洪武瓷器多无年款,往往容易与元末瓷器混淆。由于1964年
南京明故宫出土了红彩云龙纹盘的残片,学术界认为洪武己有很精细的
釉上红彩瓷。
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器,完全摆脱了元瓷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永、宣青花胎质坚细洁白,釉质晶莹肥厚,白中闪青。青花原料是由
波斯进口的
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发色明艳,色泽深沉浓丽,由于含铁质较多,在瓷胎上作画用料多的地方烧成后往往出现黑蓝色带有锡光的斑点,成为这一时期青花瓷器独具的特点。用苏麻离青在瓷胎上作画,烧成后还会出现
晕散现象,犹如用水墨在
生宣纸上绘画时所产生的墨晕效果一样,点染自然,意趣倍增,但不甚适于用来描绘人物,故永、宣时期的青花瓷,人物纹样较少,所见永乐青花胡人乐舞图双耳
扁壶,由于青花晕散,人物面目五官均不甚清晰。这一时期还有一种青花瓷,画工精细,青花花纹不见
黑斑和晕散现象,所用原料可能是国产青料。 彩
瓷艺术品
永、宣青花最流行的纹饰为植物的花果,如
牡丹、
莲花、
茶花、
菊花、
牵牛花、
桃花、竹叶、蕉叶、
卷草、岁寒三友(松、竹、梅)、灵芝、石榴、枇芭、
蟠桃、
荔枝、
葡萄、瓜果等。
动物纹有龙、凤、
麒麟、
海兽、
鹦鹉、
喜鹊、鱼藻等。此外尚有人物楼阁、仙人骑鹤、
八宝、如意头、轮花、
回纹、莲瓣、菊瓣、
龟背、藏文、梵文等。这时期青花瓷的造型也很丰富;常见器形有盘、碗、盖碗、
压手杯、
高足杯、执壶、
僧帽壶、
背壶、三系竹节把壶、
梅瓶、
天球瓶、玉壶春瓶、
扁瓶、
扁腹绶带葫芦瓶、四方委角兽耳瓶、盖罐、
轴头罐、水注、
花浇、盖豆、八角烛台、
无挡尊、
大口尊、
石榴尊、
鱼篓尊、香薰、
文具盒、漏斗、
鸟食罐等。其中有不少器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结构合理,庄重大方。例如永、宣
曲柄长流
执壶,壶身形似玉壶春瓶,体高、颈长、口小、肩削。从肩以下渐大渐鼓,下腹最大,矮圈足小而微外撇。构成壶身外形的两条曲线,流利而挺秀,由于重心在壶身下部,增加了器形的稳重感。长流按于
中腹部,向上斜挑,近口部更向外曲,流口与
壶口平齐,为了将长流与壶身连成一体,流与壶颈之间安一云形短纽带,使长流获得了稳定而坚固的感觉,同时与安装于另侧壶颈、中腹之间的扁形长曲柄均衡对称,十分谐调。咯小于壶底的矮圈足则承托了整个壶体。使执壶显得分外端庄沉稳、美观大方。在这样一件造型优雅的器物上,通体用青花绘画各种精美的花纹,再罩以肥润莹洁、白中闪青的袖汁,烧成后青花幽靓雅洁,清新明快,自然豪放,在艺术上可以说达到了青花瓷所能取得的最佳效果。同时它又是非常适合于日常生活实用的器皿,它的容量较大,壶身稳重,便于放置;长柄便于把握、提放;长流便于斟倾。在生活中不仅能满足实用的要求,同时还给人以健美的享受。永、宣时期的新器型如竹节把壶、高顶盖香薰、盖碗、花浇、盖豆、绶带
葫芦瓶等都是构思巧妙、外形美观而又切合实用的青花瓷器。宣德时期的洒蓝 (
雪花蓝)、青地白花器,代表作品如洒蓝盔碗、蓝地白龙
尊等都是极为名贵的佳作。永、宣青花瓷的成就,历来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确是非常允当的。
元代创烧的釉里红彩绘瓷,明初继续生产,但器形种类和产量均远不如青花瓷丰富。所见传世品有被认为是洪武时期的带盖梅瓶、盖罐、执壶、
军持、玉壶春瓶、龙纹
双耳瓶、钵、
盏托等、宣德时期的三鱼
高足碗、
三果高足碗、龙纹碗、云龙纹盖碗等。宣德还有
青花釉里红高足碗、青花釉里红盖碗等。釉里红与青花同为釉下彩,制作工艺相同,器形和装饰花纹也基本相似。
宣德彩瓷最突出的成就是发明了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工艺。首先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同施于一器之上,这就是著名的青花红彩器。传世品如青花红彩海兽
高足杯、
青花红彩海涛龙纹碗都十分精美,前者以青花绘海水,蓝白相间的滚滚波涛,汹涌澎湃,
红艳的海兽随跃动翻腾的海浪上下邀游,形成动感,青红相映,情趣盎然。后者反其道而行,以红彩为海涛,青花绘各种姿态的游龙,
新颖别致,生动活泼,艳丽无比,与前者异曲而同工。青花和釉上红彩结合的成功为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随之而起的就是宣德时期的釉下青花和多种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宣德五彩”。1985年在西藏地区发现了两件极为珍贵罕见的传世品——宣德御窑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这个重要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就目前所知是仅存的两件实物。(注)这项发现解决了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宣窑五彩”并非子虚。这两件青花五彩碗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在局部纹饰上采用了斗彩工艺,这就把斗彩的发明从成化提前到宣德。从而对宣德时期彩瓷的成就也应重新予以评价。
宣德青花五彩碗,造型秀丽,碗口外撇,腹部较瘦,下腹不下垂,接近永乐形制,可能是早期的作品。两碗的造型纹饰基本一致。碗的花纹装饰十分精美,青花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用彩绘原料为苏麻离青,有明显的黑斑和晕散现象。碗口内壁为一周青花藏文
吉祥语,字体工整挺秀,装饰效果极佳。外壁口沿至上腹部为一周青花云龙纹,上下共有青花弦纹三道,形成一个装饰区间。云龙
边饰相当宽阔,约占碗身高度的三分之一。圈足外壁用青花满绘
海水纹。碗底双蓝圈内楷书青花“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龙纹边饰以下为主题纹饰——莲池鸳鸯。莲池中绘五彩鸳鸯两对,莲花数丛,间以
芦苇、
慈菇、
浮萍。鸳鸯雌雄相随,画工细腻,形象逼真,意态自然。莲花在开阔的湖面上摇曳飘香。充分显示了夏日莲池的静溢和鸳鸯得所的
精神状态。在
绘画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斗彩工艺主要用于
鸳鸯纹上,雄鸳鸯
顶毛用深褐、浅绿彩描绘,颈部用深红
点绘羽毛,再覆以红彩,并用红彩勾喙。眼睛和双翅用青花描绘。两枚扇形三级飞羽用青花
双勾轮廓线,线内填浅褐彩。雌鸳鸯用青花绘眼睛、顶毛、双翅,其它部位用褐彩点染。前者与(
南窑笔记)所记述的“青料双勾花鸟……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日填彩”,后者与“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的工艺正相吻合。雄鸳鸯扇形飞羽用的是“填彩”工艺,雌鸳鸯所用乃是先用“青料画其半体”的斗彩工艺。这两种画法都属于斗彩范畴。在此碗上,斗彩面积虽然不大,只限于局部,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开启了有明一代斗彩工艺的先声,是目前仅见最早的斗彩工艺。而且各种色彩的配置谐调美观,花纹线条流畅自然,画凤细腻工整,说明技艺已很成熟。斗彩工艺正是在其母体“宣窑五彩”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最后脱离母体而成为独立的名贵品种。此碗的发现,证明明
沈德符《
敝帚斋余谈》所记“本朝窑器用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以宣窑品最贵……”是信而不诬的。
此外宣德时期创烧的彩绘瓷尚有白釉釉下酱花、白釉釉下青绿花、
蓝釉白花、
黄釉青花(黄釉为
低温釉,施于烧好的青花器上做为地色)、青花金彩等新品种。
真假鉴定
纹饰鉴定:彩瓷上纹饰的周围有
蛤蜊光,且深入釉胎为真品。反之,清新亮丽又无蛤蜊光者则为伪品,并且纹饰周围带有银色“蛤蜊光”者也为伪品。
浅降彩的真伪鉴定:真品彩感朦胧,苍老自然、伤痕自然者真;观感彩纹亮丽、清晰、伤痕做作、纹饰呆板、木然、做作者是伪品。胎釉、纹饰,底足鉴定多同青花瓷的胎釉、纹饰、底足鉴定。仅一点不同,乃彩瓷多有没有上彩的釉面及底面(有釉)有大片的洗之不掉,擦之不落的蛤蜊光者为真品。
老胎新彩瓷的鉴定:第一要鉴定纹饰的周围有无真正的油盐光的蛤蜊光,后看其是否稳定,是否擦洗得掉;如有若蛤蜊光不稳定,轻浮、擦之即掉,或是带有银色的蛤蜊光,而断其胎又是老物,那可说明其是老胎新工。第二看色彩纹饰之上有无自然的磨损伤痕;如没有,而彩下却有磨损伤痕,那则证明其是老胎新彩,试问,彩怎么会跑到伤痕上去?另外,纹饰彩上如若有磨损的伤痕那也要看自然不自然,如若彩上的伤痕与彩下釉中伤痕不符,那也是伪品。
题款的鉴定:凭笔者以往经验,大凡题款题字的彩瓷,其款字周围基本都有蛤蜊光,然而现如今在高科技一日千里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仿做的题字款瓷都已有了“蛤蜊光”,这是因为仿做者在题款题字的料中
加放了铅锡粉末等原料(彩料周围则加
金粉等原料)。所以,在仿做之后便就有了“蛤蜊光”。
而如今晚清
大名家和珠山八友大作价格高涨,因此就越发得注意小心。凡在这题款题名的周围出现带银色“蛤蜊光”者,且用高倍放大镜观之,见款字之中也有点点银光者为伪品,或为老胎
后加款;题款题字的周围有如一滴柴油掉入水中并随之向外扩散所产生的蛤蜊光,并见擦不掉洗不净者为真品。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款字如见其轻浮,鲜亮醒目,有上飘之感
可定为伪品;款字沉稳不轻不浮有深入釉胎之感,见苍老者为真品,这样的款字即使周围没有蛤蜊光也仍可断为真品。
相关新闻
“南澳Ⅰ号”出水大批铜器彩瓷 或为非法贸易
中新社汕头5月18日电 (李怡青陈妍)5月18日是“中国
国际博物馆日”,“南澳Ⅰ号”当天出水大批铜器彩瓷。
在下水打捞中,考古队除对二号舱进行描绘之外,还对一号舱文物继续进行打捞。在出水文物中,考古队发现了大批量的铜器彩瓷,还在一个套装瓷器中,发现了400多年前的核桃、围棋子、小酒杯等夹在淤泥中。
当天出水的彩釉瓷器做工比较细腻,瓷器上有金彩、红彩,属于釉上彩,低温彩,这种
五彩瓷器是在做好的瓷器上上彩,然后在低温下烘烤而成,易被搽拭。万历年间的五彩非常随意,大红大绿,较为率真。
此前“南澳Ⅰ号”的打捞中零星出现了一些铜板,18日却出水了大量铜器。
水下考古队
崔勇队长说,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因为那时经常闹“铜荒”,整个明代是禁止出口铜的,大批出口铜器在当时来说是一种非法的贸易行为。当天的出水文物中还发现了一口
铁锅崔勇队长说,为节省空间,套装瓷器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各式大中小的器物固定套在一起,里面还填充像绿豆、茶叶等东西防撞,同时茶叶也是作为一种交易商品。
在之前的打捞中陆续出现的
青花大盘18日终于“集结”。出水文物中,写有“福禄寿喜”的青花大盘头一次全都搜集到了,画有“桃花”等吉祥的符号也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