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郡,古行政区域名。《
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在湖南南部建立桂阳郡,属
荆州刺史部管辖,实际为
长沙国管辖。其中在公元前198年,又在桂阳郡南部分出一
桂阳县(今
清远市
连州)。
历史沿革
秦(公元前221~207年)置
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分
长沙郡南部
诸县置桂阳郡,郴县隶荆州桂阳郡,其县城为郡治。自此后,郴县县城均为郡、州、军、路、府、区治。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
桂阳郡辖郴、
临武、南平、便、
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氵匡、浈阳等11县。
新
始建国元年(9),
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
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
南平亭)。
东汉
建武中(一说十一年,即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
郡县原名。
甘露元年(265),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氵匡、
浈阳县置
始兴郡,度属
交州,桂阳郡则余6县。(见《郴州地区建置沿革表》)
建兴三年(315),
陶侃分郴县地立
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
南朝梁
天监六年(507),初置郴县,不久撤销;
耒阳县度属湘东。
陈天嘉元年(560),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
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
隋开皇九年(589),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
大业三年(607),南平省入
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
大业十三年(617),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南平县。
贞观元年(627),卢阳县更名义昌。
开元十三年(725),分郴北置
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9县。
开元二十三年(735),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
天宝元年(742),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八月,南平县改名蓝山。
贞元二十年(804),置
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
铸钱。
元和十五年(820),郴州还治于郴县。
后晋天福元年(936),改郴州为
敦州,郴县为
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
天福四年(939),省临武县入桂阳监。
后汉乾祐三年(950),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
县制,改名泰县。
宋乾德元年(963),设郴州军。
太平兴国元年(976),泰县并入郴县,郴
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
宜章。
天禧三年(1019),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
绍兴十年(1140),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
嘉定二年(1209),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
嘉定四年(1211),析桂阳县之
零陵、
宜城二乡置
桂东县,郴州军辖6县。
绍定二年(1229)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军为路,郴县改名
郴阳。
明
洪武元年(1368),
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7县;
桂阳府辖
常宁、耒阳2州及平阳、临武2县。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
衡州府。
洪武九年(1376),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3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
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5县。
洪武十三年(1380),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2县,隶于衡州府。
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
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
清康熙十七年(1678),
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
雍正十年(1732),桂阳州改
属州为直隶州,与
郴州直隶州并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存道、县。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
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
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
民国3年1月,因
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
11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
29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
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
嘉禾、桂阳、永兴10县,154乡,1892保,25307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
衡阳专区代管。
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
1950年11月,更名
郴州专区,辖10县,78区,11个镇,1436个乡。
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3专区合为
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
新田、耒阳、
安仁、鄂县,共计14县,111个区,21个镇,1764个乡。
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14县,136个人民公社,12个镇,1403个大队,33个居委会,14813个
生产队,321个
居民小组。
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
汝桂县,临武并入
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
酃县划归
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
县级市。
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
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
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12县、市,12个镇,293个乡。
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
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
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
1988年,
郴州地区辖2市9县,39个镇、209个乡(其中5个
民族乡)、5个街道办事处,2950个村、130个居民委会会,30387个村民组。
考古发现
一、1996年和2001年
郴州市文物处在人民东路原市政府和
军分区一带,发现汉桂阳郡郡城遗址,1996年发现南
护城河一段,2001年发现西护城河和西南护城河的交汇点,护城河开口宽约30米,底宽约3米,深约4~5米,截面呈斗状。
二、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市
苏仙桥原市美印厂发现汉晋时期遗址,发掘古井12口,其中4号井出土三国
吴简5百余枚,10号井出土
西晋简牍1千余枚,简牍记载了桂阳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内容。
三、2011年4月,市文物处在
桂阳县银河乡千家坪发现一处
新石器时代遗址,同年11月省考古所会同市、县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发掘后得知,遗址为
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
文化层共六层,第一层为近现代
扰乱层;二、三层为明清时期;四层为商代;五层为新石器时代。主要的遗迹现象分三个时期,四层为商代早期,发掘墓葬50余座,是我省保存最好商代墓区之一。五层为
汤家岗文化时期,为汤家岗文化南渐传播的路径连上非常重要一环。六层为
皂市下层文化,也是我市科学发掘最早的史前
人类活动遗址。
四、1996
年市文物处在东风路
筑路机械厂家属区发现一座西汉早期的大型墓葬,墓葬宽约11米,分三级台阶,是我市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古代墓葬,惜早期被盗,但在盗洞内也出土有十余件青铜器。从墓葬规模和
出土文物分析,此墓应是西汉早期桂阳郡一名高级官吏的墓葬。
五、“浈阳丞”墓,1994年市文物处配合环城南路建设发掘一批古代墓葬,共70余座,其中一座东汉早期墓葬内出土一枚
滑石印章,印文为“浈阳丞印”,“ 浈阳”汉桂阳郡所领县之一,在今广东
英德,墓主人应是桂阳郡人,生前任“浈阳丞”死后归葬。
六、“
龙川长”墓,1994年市文物处在配合市林机厂家属房建设中发现,墓葬位于国庆北路市林机厂家属区,除出土一批陶质文物外有一枚滑石印章,印文为“
龙川长印”,龙川,在今广东
番禺,墓主应是桂阳郡人,生前曾任“龙川长”,死后归葬,汉时县的最高长官,大县(三千户以上)为“令”小县(三千户一下)为“长”。
七、1993年市文物处在配合市
质监站的
建设工程中发现一座唐代墓葬,经发掘,墓葬主人为一女性,墓内出土
一级文物一套(二件),
二级文物二件,
三级文物五件,特别是其中一套梳妆用品,(包括一化妆盒,两件滑石盒,一把小梳子,一张棉纸,一盒蚌壳油),历经千余年,保存较好,使得我们可以知道千年前
大唐女性对美的追求不下如今
现代女性。
八、2010年市文物处配合
南塔公园建设中发现一批
古墓葬,其中编号M43的是一座西汉时期中型墓葬,墓内葬一男一女两人,为夫妻合葬,出土文物70余件,其中一枚
兽钮玉印章,印文“长沙郎令”,墓葬男主人生前应在长沙国任职。
九、2011年市南塔公园发掘的M92,虽然在施工中损毁,是一座残墓,但是它出土的铭文墓砖带给我们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墓砖铭文为“
唐隆元年柒月”(公元710年),“唐隆”是唐殇帝
李重茂的年号,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月,
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
唐隆政变”诛杀韦宝后,
安乐公主及
上官婉儿等,
李旦即皇位,是为唐睿宗。
十、2013年3月至7月,
郴州市考古人员在该市劳动路桂门岭区域内的工地上发掘的这5座战国晚期的古墓,距今约有2300年。其中一座墓葬的
棺椁保存完 整,是郴州考古史上发掘的首座棺椁齐全的战国晚期楚墓。古墓的
随葬品整理工作结束,共出土青铜器、竹木漆器、玉器、陶器、
丝织品残块等文物上百件。 从出土文物的数量、质量、特点来看,墓葬主人可能是当时
楚国“士”一级的贵族。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