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寺院,始建于516年,焚毁于534年。灵太后胡氏建造,现存遗址位于
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的
汉魏洛阳城址内。
寺院简介
洛阳永宁寺是在
北魏后期
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所建,
永熙三年(534)被焚毁,现已不存,遗址位于今
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的汉魏
洛阳城址内。据杨玄之《
洛阳伽蓝记》追述,
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
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是现存最高木塔山西应县木塔高度(塔高67.31米)的两倍。
永宁寺是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当时位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
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
陵冢﹐树“
汉质帝静陵”碑﹐碑石犹存。遗址于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发掘。
建筑遗迹
寺院围墙经勘察﹐平面长方形﹐南北305米﹑东西260米。塔基位于围墙内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较大的夯土台基遗迹﹐东西60馀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以上﹐为正殿基址﹐据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记载﹐该殿豪华绚丽﹐可与宫廷中的太极殿相比﹐两侧向南延伸﹐连接东西廊檐。围墙内正南又有一处殿基﹐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围墙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门﹐面阔7间﹐进深2间﹐正对著佛塔。据《
洛阳伽蓝记》记载﹐门上原有门楼三层﹐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又记围墙的东﹑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门﹐均直对佛塔﹐东西两门各有门楼二层﹐北门无楼﹐似
乌头门﹐遗迹今已不明。
永宁寺遗址的山门﹑佛塔及正殿均位于
中轴线上﹐而以塔为中心﹐殿在塔後﹐这是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典型布局。
佛塔塔基
永宁寺塔为木塔﹐据《
洛阳伽蓝记》记载原为九级﹐举高九十丈(《水经注‧谷水》条又记为四十九丈)﹐今仅留塔基。塔基夯筑﹐平面略呈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基座东西101米﹐南北98米﹐高度超过2.5米。在下层基座正中筑上层基座﹐平面方形﹐边长38.2米﹐高2.2米。
台基四边用青石垒砌压边﹐基座四面均设踏道。原来基座四周应绕置石栏﹐现仅在其附近散见一些石栏构件。
木塔建于上层基座上﹐现尚存方形础石124个﹐分内外5圈﹐排列整齐有序﹐皆呈正方形的网格式。除外圈檐柱每柱下只置一石外﹐其馀诸圈础石皆用上下三重
平石叠砌而成﹐包砌在夯土层中﹐最上重的平石刻有
榫槽以使立柱固定。在第四圈础石内﹐筑成
土坯垒砌的方形实心体﹐为木塔的中心柱﹐边长20米﹐残高3.6米。在其东﹑西﹑南三面各开5龕﹐每龕都设在两柱之间﹐宽约1.8米﹐进深20~30厘米﹐呈弧形。龕内原有塑像﹐今仅存残块。中心柱北面没有壁龕﹐只见方形柱槽﹐原应为支架
木梯的登塔之处。
檐墙外涂丹朱﹐内绘彩色壁画。壁画内容有
菩提树﹑背光和莲花化生等佛教题材。塔基地面铺有一层较厚的白灰硬面。在檐墙
残基与白灰地面处﹐保存有门窗的遗痕﹐按门窗遗痕及每面10个
檐柱推算﹐木塔底层
外檐每面应面阔9间﹐与“三窗六门”的记载相吻合。
塔基遗物
有大量佛教泥塑
残像﹐还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佛教泥塑残像有大小两种﹐大像较少﹐有佛和菩萨造像。小像出土约300馀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
影塑”﹐包括飞天﹑菩萨﹑比丘以及世俗
供养人像﹐有
高冠大履褒衣博带的上层人物及其侍从﹑文吏和武士等。这批泥塑造型精致﹐形态生动﹐超出同时期石窟中泥塑的艺术水平﹐是北朝
雕塑艺术的精品。建筑材料中﹐有饰
狮子纹的
贴砖﹐
瓦当多为宝装
莲花纹﹑变体莲纹和莲花化生等图案﹐其题材均与
佛教艺术有关。1979年对永宁寺的塔基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佛教泥塑残像。泥塑残像分大小两种:大像较少,只有佛和
菩萨像的
残件,无法复原;小像较多,约 300余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影塑。塑像头高约7厘米, 体高约15厘米。全系手工塑制,泥质细腻,淘洗匀净,由于曾遭大火焚烧,已成坚硬的陶质。从头像看,主要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菩萨、弟子、飞天等;另一类是世俗供养人,包括众多的文武官员和男女侍仆、侍卫武士等,模拟着皇室供养佛的行列。泥塑的面貌传神,富有个性,人物的发髻、冠帽、衣袍、鞋履等,刻画得细致逼真,代表了当时泥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史料记载
永宁寺
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
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
其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
御史台。
阊阖门前御道东有左卫府,府南有
司徒府。司徒府南有
国子学,堂内有孔子像,
颜渊问仁、
子路问政在侧。国子学南有
宗正寺,寺南有太庙,
庙南有护军府,府南有衣冠里。御道西有右
卫府,府南有太尉府,府南有将作曹,
曹南有九级府,府南有太社,社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
中有九层浮图一所,
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
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躯,太后以为信法之征,是以营建过度也。
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一十一重,周匝皆垂
金铎。复有铁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铎。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铃,合有五千四百枚。复有金环铺首,殚土木之工,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馀里。
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金织成像五躯,玉像二躯。作工奇巧,冠于当世。
僧房楼观一千馀间,雕梁粉壁,青璅绮疏,难得而言。栝柏椿松,扶疏檐溜。丛竹香草,布护阶墀。是以
常景外国所献经像,皆在此寺。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图以云气,画彩仙灵,列钱青璅,赫奕华丽。拱门有四力士、四师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亦皆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似乌头门。其四门外,皆树以
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断飞尘,不由渰云之润;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
诏中书舍人常景为寺碑文。景,字永昌,河内人也。
敏学博通,知名海内。太和十九年,为高祖所器重,拔为
律博士;刑法疑狱,多访于景。正始初,诏刊律令,永作通式,敕景共
治书侍御史高僧裕、
羽林监王元龟、
尚书郎
祖莹、员外散骑侍郎
李琰之等
撰集其事。又诏太师彭城王勰、青州刺史
刘芳入预其议。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于世,今律二十篇是也。又共芳造洛阳宫殿门阁之名,经途里邑之号。出除长安令,时人比之
潘岳。其后历位中书舍人、
黄门侍郎、
秘书监、
幽州刺史、仪同三司。学徒以为荣焉。景入参近侍,出为侯牧,居室贫俭,事等农家,唯有经史,盈车满架。所著文集,数百馀篇,
给事中封□伯作序,行于世。
装饰毕功,
明帝与太后共登之。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禁人不听升之。
炫之尝与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临云雨,信哉不虚!
至孝昌二年中,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随风而落,入地丈馀。复命工匠,更铸新瓶。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