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波斯文:مزدیسنا)是在
基督教诞生之前在
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
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
中亚等地的宗教。是
摩尼教之源,在中国称为“
祆(xiān)教”。
宗教创始
琐罗亚斯德(Zarathustra),又译
查拉图斯特拉(前628年~前551年),是该教的创始人,出身于
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他改革传统的
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
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里被杀身亡。另有说法认为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琐罗亚斯德教也非他首创,他只是一个集大成者。
起源发展
起源
公元前20世纪,原居住在
中亚草原地区属于
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越过现今
阿富汗和
巴基斯坦交界处的
兴都库什山脉涌入
伊朗高原和
印度次大陆西北部地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奉多神特别是火神,并实行繁琐的祭祀仪式。最早反映在《
伽泰》中的诸神崇拜,光明神或善神
阿胡拉·玛兹达的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发展
早期的
原始宗教还没有一个唯一的“造物主”概念,但在众神中渐渐发展出了“
主神”。后来
一神教的出现,和雅利安原始宗教多神崇拜中的主要内容:
密特拉(mitra)崇拜,有直接的关系,密特拉崇拜在上古是最主要的崇拜对象之一,火、光明、
太阳神崇拜都源自密特拉崇拜,它是
古埃及多神崇拜文明之外较早具有
一神论萌芽的
宗教崇拜。有人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论,阿肯那顿法老(Akhenaten,有时亦译作埃赫那顿)的宗教改革,有来自它的影响,当然证据还不充分。
琐罗亚斯德教事实上已经是一个改革过的
宗教信仰。到公元前6世纪,琐罗亚斯德才真正完成了一神论性质的宗教改革,阿胡拉·马兹达成为唯一的、最高的、不被创造的主神光明神,而它的原型密特拉则被降格为
阿胡拉·马兹达在人世中的代表。但后来
伊斯兰教进入波斯时,最负隅顽抗的不是当时波斯的主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而是更古老的密特拉崇拜。
公元前522年波斯
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执政后,为了统一波斯的需要,独尊阿胡拉·马兹达,力图贬低部落的氏族神台瓦等。其后继者塞齐斯等追随大流士的信仰,常自称为阿胡拉·马兹达的使者,声称神的意志通过皇帝宣示人世。据考证,琐罗亚斯德的庇护者维斯塔巴就是大流士的父亲,琐罗亚斯德也独尊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神。阿契美尼德王朝时的宗教为祭司阶层麻葛所控制,麻葛崇拜阿胡拉·马兹达,反对恶灵,对死者实行天葬。因此有人把麻葛和反映琐罗亚斯德教信仰的《
伽泰》联系起来,认为该教是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前后时期的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4世纪,希腊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波斯进入
希腊化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受到沉重打击,但在公元元年前后又重新活动。在波斯万神殿中出现了希腊和波斯的混合神祇。阿胡拉·马兹达及其僚神成了太阳神、月神等的伙伴。在罗马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诸神之一密特拉神(太阳神)成为
地中海地区普遍信仰的对象。
公元3世纪波斯
萨珊王朝创建后,琐罗亚斯德教重新兴盛,取得了国教的地位。萨珊诸王都兼教主,自称阿胡拉·玛兹达的
祭司长、灵魂的救世主等。他们搜集、整理希腊化时期散佚的经典,编纂了《
阿维斯陀》(Zent~Avesta),使该教教义有了具体、明确的内容。5世纪时,该教一部分教徒在
玛兹达克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社会和宗教改革。491~529年之间,在波斯和
阿塞拜疆等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起义。萨珊王朝先后采取欺骗与高压的政策,起义最终被镇压。
公元7世纪萨珊王朝亡于穆斯林。起初哈里发对琐罗亚斯德教徒表示宽容,在依法纳税后容许其保持自己的信仰;若干年后强迫琐罗亚斯德教教徒改信
伊斯兰教。残留在波斯本土的该教教徒,被称为迦巴尔(异教徒)。部分通过西域(今新疆)进入中国内地,使该教在
南北朝和
隋唐时期盛行于西域。
很多人错误地把琐罗亚斯德教与
摩尼教混为一谈,实际这二者同源但教义不同甚至略有冲突。就如同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据20世纪70年代统计,约有1.7万人,分布在伊朗南部的耶斯德和格尔孟等地;另一部分教徒从8世纪初由波斯迁往印度西海岸古扎拉特等地后,与迦巴尔失去联系,至15世纪中叶后又恢复联系。17世纪后,他们在
孟买附近形成一个独特的
社会集团,被称为
帕西人。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帕西人约有10万,大都经营工商业,在
印度经济生活中有重要影响。
来华传播
来华传播史
琐罗亚斯德教在萨珊王朝时盛行于
中亚各地,8世纪中叶穆斯林统治波斯、占有中亚后,大批教徒向东迁徙。
新罗僧人慧超适路过中亚,在《
往五天竺国传》中记载:“从
大食国已东,并是胡国,即
安国、曹国、
史国、石骡国、
米国、
康国……总事火祆。”当时中国新疆的
高昌、
焉耆、康国、
疏勒、
于阗等地也流行该教。
在唐以前中国的经典、史籍中,已可找到有关火祆教的记载。
但一般认为,波斯于518年通北魏,与波斯邻近的
滑国(今中亚
阿姆河流域的南昆都斯城)于516年通梁,这两国皆信奉火祆教,因之火祆教传入汉族地区的时间当在516~519年间。
火祆教崇奉之神在
北魏、
南梁时被称为天神、火天神、火神天神或天神火神;到隋末唐初才称火祆,以此表示它是外国的天神。该教传入中国后曾受到北魏、
北齐、
北周、南梁等
统治阶级的支持。北魏的灵太后率领宫廷大臣及眷属几百人奉祀火天神。
北齐后主“躬自鼓儛,以事胡天”。因此,在京都(邺,今河北
临漳县)出现了很多奉祀火祆的神庙,一时蔚成风气。北周的皇帝也曾亲自“拜胡天”、“从事夷俗”。
从北魏开始,北齐、北周相继在鸿胪寺中设置火祆教的
祀官。
唐朝在东西两京都建立
祆祠,
东京有二所,
西京有四所。在这些
祠庙中“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极一时之盛。另外,在
丝绸之路上的碛西诸州也随地都有祆祠。唐朝
祠部还设有管理火祆教的祀官
萨宝府官,主持祭祀。
萨宝府官分为萨宝(中国史籍也称萨甫)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由波斯人或新疆地区
少数民族的信徒担任。
唐时中国疆域辽阔,
海外贸易发达,唐王朝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外国侨民的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波斯、西域诸国建立友好关系,有着政治和商业上的目的。
唐会昌五年(845)
武宗在禁传佛教和其他外来宗教的同时,火祆教也受到排斥,
景教、
摩尼教和祆教的许多祠庙都被拆毁,僧侣被勒令还俗。但至大中(847~859)年间即弛禁。以后经五代、两宋犹有残存,民间仍有奉祀火神的习俗,在汴梁、
镇江等地还有祆祠。
南宋以后,很少见诸中国典籍。以后,在中国内地基本绝迹,但是在中国
山西省
介休市有可以考证的残存,是中国唯一一处祆教建筑。
在
金庸武侠小说《
倚天屠龙记》中记载的明教,即历史上的
摩尼教,就是起源于琐罗亚斯德教,但教义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
宗教教义。国内常不加区分的将琐罗亚斯德教与摩尼教划等号统称为“拜火教”,含义比较混乱。
祆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情况不详。1978年在
乌鲁木齐阿拉沟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件高方座承兽
铜盘。据考证,这件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铜盘,与中亚发现的祆教祭祀圣火的器具十分类似。这表示祆教传入新疆当不晚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传入路线是由波斯经中亚进入新疆。由于祆教崇拜天、地、日、月、水、火、木、土,与新疆盛行的原始
自然崇拜基本相同,因此容易被当地居民接受。魏晋至唐宋时期(220~1279),祆教在新疆各地迅速传播发展起来。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屡屡出现祆教徒特有的名字和有关祆教活动的记载。祆教在吐鲁番的迅速发展引起当地统治者的重视和警惕,为加强对祆教的管理和遏制祆教势力的发展,不仅设置了专门管理祆教的官职“萨簿”,还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限制祆教的活动。
当祆教在
中原地区不断遭受打击而日渐衰落之际,在新疆却进入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唐朝(618~907)
哈密方志《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载,当时哈密有一座祆庙,该庙的教主翟磐陀曾入京朝见皇帝,并表演了神灵附体和利刃穿腹的幻术,被
唐朝皇帝赐予“
游击将军”称号。10世纪的
阿拉伯旅行家米撒尔在拔希国(今新疆
策勒县)也看到其国都拨希城内有火教徒。由于祆教没有取得官方宗教的地位,主要流行于农村,与当地的
原始宗教相互渗透、融合,最后演变为
民间宗教的一部分,所以,从宋代(960~1279)以后不再见于文献记载。
琐罗亚斯德教与祆教(拜火教)的异同
20世纪20年代,V.V. Barthold便指出使用骨匣(即
纳骨器)盛殓
骨殖是中亚火祆教徒与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的不同之处。他说:中亚的拜火教有一些不同于
萨珊朝波斯拜火教的地方特点。其特点之一为一种骨匣。这是些绘有画(有时为浮雕)的小黏土匣子,里面装有肉体腐烂后的骨头,因为土地不允许被腐烂的尸体所玷污。这种骨匣只在俄属突厥斯坦发现。
1953年,B. Ya. Staviskij等学者亦撰文明确指出粟特祆教与萨珊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有明显不同,前者
葬俗具有两大特点:哭亡人和膜拜偶像,而这正是后者所坚决反对的,因为这样会加深死者在
冥府的罪恶。
根据
陈寅恪文化移植发生变异的理论,
蔡鸿生指出唐宋火祆教“已非波斯本土之正宗,而为
昭武九姓之变种”的推断。
林悟殊进一步指出粟特祆教保存更多的是
希罗多德《
历史》等所载阿契美尼德时期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习俗;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并没有在深层文化上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其体系中粟特版的祆神崇拜,作为西域胡人的习俗,却为中国人所吸收,并中国化,成为中国古代
民间信仰之一。
荣新江认为,在官方正式的祭祀仪式之外,还有普通民众的祭祀活动,特别是祆教作为波斯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的粟特变种,其中掺杂了许多民俗的成分,如西域幻术,而这种杂耍的祭祀活动,有时没有其他
宗教仪式那样庄重,常常也就不被当作祆教的
宗教活动了。因此,
张小贵认为汉文载籍所描述的祆教风俗正是以粟特人为主的中亚祆教而非波斯正统的琐罗亚斯德教。
有关祆教与琐罗亚斯德教之间的区别,蔡鸿生总结道:琐罗亚斯德教,中国文献上称祆教,一般常识可以这么叫,因没有一个对应的称呼。但是二者是有差别的,目前认识所及,至少有下面三条:
(1)看神谱。琐罗亚斯德教,天神,最大的神叫
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
主神是天神,还有六个辅神辅助它,故可以说,琐罗亚斯德教基本上是
一神教。祆教不一样,有拜琐罗亚斯德教的神,也吸收了印度早期的神,如电视上也可听到的娜娜(Nana)神,起源于
西亚两河流域,从
贵霜进中亚。在中亚,还有一些本地的神。所以祆教是多神教,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是有区别的。
(2)形象。琐罗亚斯德教不搞
偶像崇拜,但祆教从
出土文物看,起码有两种偶:木偶、
陶偶。从偶像来看,一种搞偶像崇拜,一种不搞。
(3)
葬仪。琐罗亚斯德教是天葬,让鸟兽处理尸体,有尸台。祆教,则是在死尸自然风化后,将
遗骨放到骨瓮里。
也许还有其他差别,但从以上三条看,祆教显然不是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源于琐罗亚斯德教,但不等于,不能划等号。
张小贵以为汉文典籍所载中亚祆教习俗与波斯萨珊朝琐罗亚斯德教的习俗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例如,前者最为突出的巫术、幻术之类的习俗,并不为正统琐罗亚斯德教所容。黎北岚也认为幻术表演是祆教仪式中的非正统因素,并提出它与阿尔泰世界中的
萨满教仪式的高度相似之处。
实际上,幻术表演的出现正是琐罗亚斯德教进入中亚以后内亚化的表现。该变化在进入
中古中国的祆教中一直得到保留。
有关祆教幻术表演的记载主要集中在
张鷟《
朝野佥载》。根据张鷟的描述,在洛阳
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的祆神庙,每年祭神祈福时,都要征募胡人术士为祆主。“
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僧祆神庙。每岁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酹神之后,募一胡为祆主,看者施钱并与之。其祆主取一横刀,利同霜雪,吹毛不过,以刀刺腹,刃出于背,仍乱扰肠肚流血。食顷,喷水咒之,平复如故。此盖西域之幻法也。”《朝野佥载》又载:
凉州祆神祠,至祈祷日,祆主以铁钉从额上钉之,直洞腋下,即出门,身轻若飞,须臾数百里,至西祆神前舞一曲即却,至旧祆所,乃拔钉,无所损。卧十余日,平复如初。莫知其所以然也。
写于
光启元年(885年)的敦煌文书S.367《沙州
伊州地志》(所记唐前期事)记伊州(即
伊吾,今新疆哈密)
祆庙的宗教仪式活动:〔
伊吾县〕火祆庙中有素书(即素画),形象无数。有祆主翟槃陀者,高昌未破以前,槃陀因入朝至京,即下祆神。以利刀刺腹,左右通过,出腹外,截弃其余,以发系其本,手执刀两头,高下绞转,说国家所举百事,皆顺天心,神灵助,无不应验。神没之后,僵仆而倒,气息奄奄,七日即平复如旧。有司奏闻,制受游击将军。
可见这是中古中国境内祆教祭祀活动中相同的仪轨,以幻术的表演渲染、展示宗教的神奇、神秘与灵验。这应该是粟特版祆教的内容。
宗教理论
主神论
该教认为
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马兹达创造了
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阿胡拉·马兹达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最高神,又名奥尔穆兹德(Ormuzd)。阿胡拉·马兹达在
善恶二元论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与代表黑暗的恶神
阿赫里曼(Ahriman)进行长期的战斗,最后获得胜利。
创世论
创世分为七个阶段:天空、水、大地、植物、动物、人类、火。为了战斗,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创造了火。
琐罗亚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玛兹达胜利的结果,琐罗亚斯德每一千年生育一个儿子,他指定第三个儿子为救世主,以彻底肃清魔鬼,使人类进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国”。
按该教经典之一《
创世纪》,谓宇宙自亘古以来善、恶二神即已存在,中间间隔为虚空,二者相互斗争,于是开始了创世过程。该教神话把
世界历史分为四个阶段,每段3000年,共12000年。在第一阶段(最初的3000年)中,阿胡拉·玛兹达创造精神世界,而无物质形式,皆为原型。第二阶段(3000年至6000年)中,双方在物质世界战斗,
安格拉·曼纽杀死了原牛,原牛的骨髓产生了植物,其“种”被提纯后产生益畜。后他又杀死原人
伽玉玛特,其尸体化为金属,其“种”经提纯后保存,40年后生了人类最初的一对男女始祖,其状如
大黄(多年
草本植物)一样,紧密拥抱在一起,并繁衍了人类,但他们受恶神之引诱而堕落。第三阶段(6000~9000年)马兹达与安格拉·曼纽进行了激烈斗争,互有胜负。在第9000年时,依善神的意志,琐罗亚斯德诞生,其诞生标志着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将宣扬该教,率众与黑暗作斗争,抑止恶神。第四阶段(9000~12000年),琐罗亚斯德教将广传世界,继续斗争。为拯救世人,琐罗亚斯德的第三子将于此阶段末降生,成为“义”的化身,即“救主”,他将彻底清除恶魔,取得最后的胜利,引导人类进入光明、正义与真理之国,此亦即该教之最高理想。这些神话后来被其他宗教继承,如犹太教之救主将降临、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国有雷同之处。
因果论
该教主张在善与恶的斗争中,人们站在哪一方面,具有个人的自由意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死后之待遇如何,据生前崇拜马兹达之虔诚程度与个人表现而定。该教还把人生前的活动分为思想、言论、行动三类。每类中均有善恶两种,并将其与天堂、地狱相联系,“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从善者将逐步进入天国,首进天堂之善思天,次进善语天,继进善行天,最后步入光明天,即永恒之天堂。该教还相信
灵魂转世,据说人死后其灵魂在其尸体上停留4天,以检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进入裁判之桥,有群狗守护,如其为善者,将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恶者,迎之者为女鬼,将其引上地狱之途,永受沉沦之苦。这说明该教已出现
世界宗教之萌芽,信徒之得救与否非与生俱来,而是取决于信仰及生前之思想、言论、行动。
审判分为两种:
其一是人死之后第三天,由一位名为Daena的女神带往“裁判之桥”接受审判。Daena为良知之意。审判之后,善人进入天堂,而恶人则进地狱,而善恶混杂的人,则进入第三境地,该地阴暗,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
其二是所有灵魂在世界末日时都要最后受一次最后审判,人的灵魂可以荡除罪恶而复活。
二元观
祆教不是
一神教,也非
多神教,而是一种独特的
二元论宗教。其宗教认为善与恶不断斗争,结局是善取得最后胜利。
据《创世纪》(Bundahis、Bundahishn)所载,开辟之初,有精神、事物两大原因共同作用,由此二大原因协力而成世界,这二大原因也规定了人类的命运。善人即被赐予快乐心并进入天堂,恶人即被赐予痛苦心而堕入地狱。
世界创造之后,此二大原因尽责退职,善恶二大原理随后出现,各分治其领域,世界遂化为善恶正邪不断争斗的场所,世事实际成为善神
阿胡拉·马兹达(欧尔米兹德)与恶神安哥拉·曼纽特(阿里曼)之战斗。这一过程总共历时12000年。
在第一个3000年中,阿胡拉的光明世界与安哥拉的黑暗世界并存,当中有虚空隔开。及至后及至后者向光明世界进攻,于是创世过程开始。在第二个3000年中,阿胡拉预知未来,约定双方持续斗争9000年;安哥拉只能知过去,同意这一约定。阿胡拉又预言斗争的结局是黑暗世界的消灭,安哥拉惊慌失措,堕入黑暗界,一直瘫痪。阿胡拉于是创造天空、星辰、月、日等,最后是原牛和原人(Gayomart)。
安哥拉再一次进攻。它创造出
毒蛇和各种
害虫。它杀死原牛。原牛的骨髓在地上生出植物;原牛的种子生出各种有益的动物。它杀死原人。原人的种子藏在地下,40年后生出
大黄,从大黄中生出一对伴侣——玛什耶(Mashya)和玛什耶那(Mashyana),就是人类的祖先,于是开始混战。
在这善与恶的斗争中,人有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或以善念、善言、善行参加善的王国,或者相反,参加恶的王国,死后各有报应。善者死后很容易走过裁判之桥(Chinvat),进入无限光明的天堂;恶者过桥时,桥面变得薄如刀刃,他们堕于地狱受与其罪恶相当之苦;那些善行和恶行相抵消的人留在“中间地带”(Hamestaghan),无痛苦亦无快乐。
在这人的世界开始后的3000年,琐罗亚斯德出现,以善的宗教教导人类。这是余下3000年,每一个1000年末有一个救世主即索什扬(Soshyan),他是从琐罗亚斯德藏在湖中的精液里生出来的。三个索什扬最后一个出现并进行战斗时,历史传说里的英雄和妖魔都复生参战。最后所有死者都复活了。
彗星戈契希尔(Gotchihr)降落在大地上,燃起大火,一切金属熔化为浆液,形成滚滚灼热洪流。所有的人,生者死者都要度过洪流,善者如同浴于温暖的乳中,经过考验和净化入天堂。诸神和妖魔进行最后的战斗,结果是后者的失败和消灭,恶魔永久堕入黑暗深渊;大地平衍广阔,净化了的世界安逸宁静,是为弗拉什卡德(Frashkard),伟大的更新。
因此,祆教以火为光明之神阿胡拉的化身,故其俗以拜火为崇尚神之表现。
琐罗亚斯德的
二元论学说对于以后在波斯和中亚地区流行的
摩尼教,
中东地区的
闪族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中的异端诺斯替派,希腊罗马哲学中的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等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祖尔宛
依照上述的
宇宙起源说,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二元并存,而无二者起源之说明,也就是说,并未真正解决起源问题。因此,早在阿黑门尼德时期就产生了一种理论,有些神学家们为了解决马兹达与曼纽对立的矛盾,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又假定了在他们两者之上还有一个最高的实体,即祖尔宛理论,祖尔宛(帕勒维文)即“无限时间”或者“命运”之波斯音译。其派别认为阿胡拉和安哥拉都是祖尔宛所生的一对孪生弟兄。但若依照祖尔宛派的说教,一切只有任凭前定的命运的安排,这和原始的琐罗亚斯德教并不相容,出现后即被视为异端邪说。
宗教观
基于
二元对立的
宇宙观,祆教提出“
七位一体”善神崇拜的
宗教观。阿胡拉预见到安哥拉将破坏他创造的宇宙,就事先创造了6位天神,充当他创造并保护宇宙的助手。这6位天神分别是:
1.太空保护神(Khsathra Vairya)
2.大地保护神(Spenta Armaiti)
3.水神(Haurvatat)
4.植物保护神(Ameretat)
5.动物保护神(Vohu Manah)
6.人类保护神(Asa Vahista)
这6位天神为阿胡拉所创造,但又参与了宇宙的创造和保护。尽管名称和职司各异,但各神性质相同。也就是说,尽管他们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共一个主体阿胡拉·马兹达,因而称为“七位一体”神。6位天神分别代表阿胡拉的各种优良品质,共同组成了体现所有美德的善界至上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善界神,如牛精古尔苏万、遵命天使斯鲁什和幸福女神阿希等。
善行论
祆教强调善行,善行的目的是为了厚生,即要使生活富足。而要生活富足,就必须努力农耕和畜牧,这是高尚的职业,宗教上的功德。《破邪篇》提出的理想生活是:“成家立业,牲畜、妻室、子女都兴旺。旱地灌溉,洼地排水。”它反对斋戒禁食,理由是:“吃不饱就不能完成宗教的艰巨任务;吃不饱就不能拼命劳动……宇宙以食而生,以不食而死。”
提倡善行与抵制恶行,向邪恶作斗争,是该教的伦理指导思想。其具体伦理
道德标准是虔信善神,行善,不欺诈,守信用等,其善行亦具有该教之特色,主要善行是农耕与种植、生儿育女、与邪恶作斗争;永世受苦之大罪是焚尸,食自毙的牲畜,行
邪淫。
主要影响
琐罗亚斯德教的出现,对后来的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尚未成为
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
摩尼教就是该教的一个分支,
奥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在
萨珊王朝期间(约226~851),被立为
波斯国教。佛祖
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今
伊朗境内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规模都很小,也举行
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之圣火。在伊朗和印度
孟买一带的
帕西人(Parsi)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史学家因其在历史文化上的突出贡献而称其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宗教礼仪
圣火礼
该教以光明之象征“火”为崇拜对象,火是
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东西。火的清净、光辉、活力、锐敏、洁白、生产力等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因之火是人们的“正义之眼”。对火的礼赞是教徒的首要义务。他们不建神庙,不造神像,但有专职祭司,称麻葛,是圣火与祭祀的管理人员。他们主持
祭礼,行礼仪,敬奉圣火,使之长明不熄。在古
波斯,圣火还有祭司、贵族、
骑士和农民的等级之分,代表不同的权利。在
伊朗、印度的拜火庙中都设有
祭台,在教徒家中和
工作场所也燃点圣火,点燃和保存圣火都要举行繁复的仪式,并使用特制的器具。最壮观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气修建的神庙,四方的神庙四角有四根连接
天然气井的管道,在庙顶四角有四个日夜燃烧的火炬。日常点燃和保存神火要经过繁复的仪式。
新生礼
该教规定男女到7岁(印度)或10岁(伊朗)时要举行入门仪式,由祭司授与圣衫和
圣带作为教徒的标帜。圣衫用白麻布缝合,前后两面象征过去和未来,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孙之意。圣带代表正确的方向,用72支羊毛线织成,长度能围腰3圈,72支象征《阿维斯陀·耶斯那》的72章,3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清净礼
通常可分为三种:
小净:教徒在起身、便溺、进膳前后要洗涤身体裸露部分并诵读经文。
大净:在新生礼、结婚或分娩时要在祭司主持下进行全身沐浴。
特净:主要为将从事神职工作或搬运死尸者举行,须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条狗的注视下,用水、砂、
牛尿等进行沐浴,以此涤除心身污秽和驱除恶灵,一般历时九天。
婚俗
《
阿维斯陀》允许并鼓励血族通婚。祆教徒的“兄弟和姊妹,伯叔和侄女,甚至母亲和儿子,都是可以通婚的。他们认为,血族通婚不仅可以涤除重大罪恶,而且是对抗恶魔阴谋的一种有效办法。”在祆教徒社会,上至皇帝和皇后,下至寻常巷陌人家,同胞兄妹、同父异母姐弟、堂兄妹、表姐弟结婚生活的现象比比皆是。充斥着
近亲婚姻观念的祆教,在一定程度上与古人的
生存条件和
价值取向有关。在亲戚中找妻子,为的是延长亲戚的年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别人的儿子定会引发骨肉分离的哀伤,故主张儿子和女儿结合。
正统的琐罗亚斯德教把种族内
血亲婚目为功德和虔诚的善行。根据文献记载,琐罗亚斯德教的最近亲婚例(khvaetuadatha)首见于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an,前600年—前330年)初期的君主
冈比西斯(Cambyses,约公元前530—前522年在位),根据
希罗多德的记载,他娶了自己的两个姐妹为妻。与希罗多德同时代的
吕底亚(Lydia)的桑瑟斯(Xanthos)也谈及“麻葛(The Magian,琐罗亚斯德教僧侣”)男子与他们的母亲同居,他们也与自己的姐妹和女儿有同等关系。”考虑到阿拉美亚、
小亚细亚部分地区也存在这种与
母权制相关的
血缘婚,玛丽·博伊斯(Mary Boyce)教授认为“可能是西部伊朗人吸收了
异教崇拜强大母神的传统,后逐渐流行于整个琐罗亚斯德教社区。”
古罗马历史学家库尔提乌斯(Curtius,即
柯提斯)记载了在
亚历山大东征期间,粟特诺塔卡(Nautaca)地区总督西西米特勒斯(Sisimithres)娶自己的母亲为妻,并生有两子。在粟特人中间,父母与子女结婚是合法的。
普鲁塔克也注意到这一风俗,声称
亚历山大对此加以压制,让波斯人“尊重他们的母亲,不要与之婚媾”。
萨珊王朝(Sasanian,公元224—651年)时期,开国君主
阿尔达希尔就娶了自己的妹妹丹娜(Denak)为妻;
沙普尔一世则立自己的女儿阿杜尔·阿娜希特(Adur-Anahid)为后。时任大祭司的克德尔(Kirder)甚至鼓励这种近亲婚姻为虔诚的功德。当时的基督教徒Basil也曾报道这种奇特的婚俗,并认为其是不合法的。萨珊王朝后期,著名的祭司米赫兰(Mihram-Gushnasp)七岁时就熟知琐罗亚斯德教圣经,并虔诚遵守本教近亲结婚的风俗,娶了自己的姐妹为妻。到了11世纪,
巴列维语(Pahlavi)文书仍然记有琐罗亚斯德教兄妹结婚的例子。14世纪的文献则记录了祭司们极力主张中表等
旁系血亲结婚。此后这种近亲婚渐成为琐罗亚斯德教社区中最为流行的婚姻方式。
琐罗亚斯德教实行这种族内血亲婚姻,从教义上认为其是“功德和虔诚的善行”。最早的记录出现在《
亚斯纳》(Yasnal 12.9)中:“我向崇拜
阿胡拉·马兹达的宗教效忠,摒弃进攻,放下武器,行khvaetuadatha,这是正当的。”《
阿维斯塔》训示道:“最为正直而又正直的人,便是奉我
阿胡拉·马兹达教的信徒们,他们一遵我教近亲结婚之规矩行事。”巴列维文经典也把近亲婚姻称为是“对付恶神
阿里曼的有力武器。”
并没有发现琐罗亚斯德要求信徒必须父女、母子及兄妹通婚的证据,也没有关于不行此类婚姻的处罚规定。可以说,血亲婚姻为琐罗亚斯德的独特婚俗,但并不能概括琐罗亚斯德教婚俗的全部。
葬礼
该教视水、火、土为神圣,故反对
水葬、火葬和
土葬而实行“
天葬”(或称
鸟葬)。这是波斯古代葬礼的遗俗。教徒死后,尸体要送入“寂没之塔”。塔一般建筑在山丘上,塔顶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内分内中外三层,分别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尸骨。举葬时,
神职人员与抬尸者将尸体赤身裸体移至塔顶,听任鹰鹜啄尽尸肉,然后将骨架投入井穴。该教认为“寂寞塔”为众恶神嬉戏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该塔,凡接触者必须行洁净礼。事实上,寂寞塔在1978年就很少被使用了。此后,所有琐罗亚斯德教徒的遗体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
在祆教的教规里教徒死后不可用
棺椁,不可带
陪葬品,而是放在榻上。
信教民族
在8~10世纪间,一部分坚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不愿改信伊斯兰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
古吉拉特邦一带。他们首先到了印度西部海岸古吉拉特,这里的
印度土邦王贾迪拉纳,提出了两个接纳他们的条件:
一是必须放弃
波斯语;二是妇女必须穿印度
纱丽。教徒答应了这两个要求,于是就在当地定居下来。他们被称为“帕西人”(Parsi,或Parsee),这是波斯人的译音。
1640年,帕西人迁徙到了
孟买。现只有8万人,他们是印度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仍信琐罗亚斯德教,主要从事工商业,操
古吉拉特语。印度历史上最早见到的“帕西”(Parsi)一词,按《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其意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之后裔。
鸦片战争以前,已有帕西人到
广州经商。广州的
长洲岛上有“帕西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废失修,2002年被列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完成修缮。在香港,部分帕西人以贩卖鸦片起家。原来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在
铜锣湾以“白头教”之名建立一所神庙,此庙在20世纪90年代改建为善乐施大厦。香港比较著名的帕西人有
香港大学创办人之一的么地、
律敦治医院名字来源的律敦治、
天星小轮前身九龙渡轮公司的创办人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香港的其它琐罗亚斯德教教徒,还包括1865年香港上海
汇丰银行、
香港总商会的创办委员,不少琐罗亚斯德教徒也是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此外,香港
旭和道和碧荔路也以琐罗亚斯德教徒而命名,香港现时亦有名为琐罗亚斯德教坟场的帕西人墓地。在
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下方,有一个
白头坟场,也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墓地。
文艺作品
1885年
尼采所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被认为是人类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中国古书中则称为“苏鲁支”)。
德国作曲家
理查德·施特劳斯1896年谱写了同名的乐曲,成为
音乐史上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