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管理局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
松嫩平原,全局总控制面积300万亩,其中耕地120万亩、林地80万亩、草原50万亩、水面11万亩、荒地29万亩。绥化管理局纵贯黑龙江省900公里,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南与吉林省接壤,是
黑龙江垦区战线最长的管理局。
地理环境
位置
黑龙江农垦总局绥化分局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滨北、
绥佳铁路交会点绥化市的绥化管理局机关建立于1972年4月6日,办公地点设在
绥化市中兴东路12号;2003年10月30日,管理局机关搬迁至绥化市北辰路新建的办公楼,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经济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土壤
绥化管理局自然资源丰富,以土地为最,土地多平坦连片,适合种植业发展,土壤分为黑土、
草甸土、
白浆土、
沼泽土、
风沙土、
盐碱土、棕根土七种类型,黑土和草甸土占土地总面积的60.2%。
水文
因多数场位于
小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南麓向平原过度的漫岗地带和
松嫩平原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环境清新,无污染源。特别是小呼兰河、欧肯河、
扎音河和
诺敏河等主要河流横贯其间,水量充沛,土质肥沃,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有机食品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已经通过日本JAS、德国BCS、瑞士IMO、国家环保总局
OFDC、中绿华夏COFCC认证的有机食品面积达到30多万亩。
气候
由于绥化
垦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沼泽分布其间,属寒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辖区内的
小兴安岭蜿蜒而过,
流域面积达1640.6平方公里的河流湖泊横贯其间,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与绥化垦区的现代化农业交相辉映。管理局发挥绥棱、柳河、铁力、
嘉荫等场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景点21处,为游客的城市周边近郊游、家庭度假游、森林生态游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辖区内的主要风景区有
金斗湾旅游风景区、铁力风情游景区、
柳河生态旅游区、和平
蒙古风情园景区,嘉荫农场境内的磨石山、双顶山、公安山等奇峰异岭颇为壮观,
双河岛、
结烈河岛、
老程头套子岛、一撮毛岛等岛在附近小有名气,金斗湾漂流度假区已成为省级著名旅游景点。这些景区每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成为全局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自然资源
绥化垦区山峦起伏,森林茂密,草原广阔,水草肥美,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好地方。兽类有鹿、熊、野猪、狍、狐狸、貉、
水獭等,禽类有鸳鸯、
丹顶鹤、
杜鹃、
啄木鸟、
喜鹊、野鸡、
飞龙等。鱼类有
大马哈鱼、
鳇鱼、
鲫鱼、
鲟鱼、
白鱼、
三花鱼等,野生植物有茨实、
芦苇、
蕨菜、黄花、木耳、猴头、蘑菇、
银耳、刺五加、
党参、
黄芪、
柴胡、防风等,其中二十多种可入药,矿产有石油、黄金、煤、石灰石等。境内还大规模养殖猪、牛、狐、貉、鹿、
驼鸟等多种经济动物,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丰富的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绥化垦区已经形成了产业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农产品、畜产品、山产品、
生物农药、
生物肥料等加工企业呈现勃勃生机。
经济发展
同比增长24%;人均GDP2.7万元,同比增长19%;人均纯收入9180元,同比增长11.8%;企业
资产负债率为37.9%,
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118万元,家庭农场实现利润6.2亿元。
下辖机构
管理局下辖
嘉荫农场、
铁力农场、
绥棱农场、
红光农场、
海伦农场、
和平牧场、
肇源农场、
安达畜牧场、
柳河农场、
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和
涝洲鱼种场及驻俄罗斯斯米多维奇区的乌尔米农场,共计12个农牧渔场。管理局经济实力雄厚,拥有高新技术、生物制剂、粮油加工、乳品加工等80多家多门类工业企业。
工作报告
2007年绥化管理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发展思路】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绥化管理局结合实际,全面分析、辩证思考局情,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正视管理局规模小、资源少、人才缺,基础条件差,经济总量
绝对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精心实施管理局“十一五”规划,着力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达到六个新跨越,全面发展
社会事业,改善群众生活,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六个新突破,进一步开创我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管理局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可比口径利润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8600元,比上年增长13.8%;新建各类住宅6万平方米,拆除泥草房2万平方米,扶助800户低收入职工家庭实现脱贫。管理局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通过实施围绕农产品
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型、外向型、特色型、生态型“四型经济”,通过减麦压豆种高效,发展蔬果和林药,养好牛猪鸡狐貉,群龙起舞产业道等措施,力争实现六个新跨越。按照上述各项目标,管理局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开创管理局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成绩卓越。
【农业】
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跨越。经过实践验证,管理局提出的以发展
高效农业、
品牌农业为手段,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实施的“一场一策”、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加和职工群众的富裕,为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管理局制定了落实农产品
出口创汇基地面积60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0万亩、种植业平均亩效益达到400元以上、实现种植业增加值5.1亿元,占
第一产业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0.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0.5%。全面积实现无公害认证。有机种植认证面积40.45万亩,比上年增加9万亩。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数量34个,排在垦区首位。
主要成效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以资源特色确定了基地建设项目。各单位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科学确定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项目。嘉荫农场以西瓜、中草药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7.8万亩;
铁力农场以中草药、粘玉米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3.6万亩;
海伦农场以
月苋草、粘玉米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5.8万亩;
红光农场以月苋草、
菇娘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4万亩;
绥棱农场以蔬菜、
浆果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8万亩;
和平牧场以杂粮杂豆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6.6万亩;
安达畜牧场以瓜果菜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0.8万亩;
柳河农场以粘玉米、
甜叶菊为重点,落实基地面积1.4万亩。海伦、红光、柳河、铁力等场落实
有机大豆等出口有机作物种植面积22万亩。
二是以园区建设带动了基地建设。各场结合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共建设了9处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面积5000余亩,总投资1500余万元,保证了每个场都有一个较高标准的农业示范园区:嘉荫农场在第二管理区建设
月苋草等经特作物示范园区,
铁力农场在第四管理区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区、在第一管理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
海伦农场在第四管理区建设
西兰花等高效作物示范园区,
红光农场在第一管理区建设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
绥棱农场在第七管理区建设有机瓜果示范园区,
和平牧场在第一管理区建设提子大棚栽培示范园区,
肇源农场建设水稻科技示范园区,
安达畜牧场建设果菜示范园区,
柳河农场建设
甜叶菊等经特作物示范园区。各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主题、示范内容、资金投入和建设标准与历年比都有较大的提高,绥棱、
嘉荫、肇源、海伦、和平的园区辐射作用更为明显。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新突破。推广水稻“三化一管”、大豆宽窄密等模式化栽培技术6项,推广面积近40万亩;推广
保护性耕作、果菜覆膜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8项,推广面积60余万亩;农作物新特品种、
甜菜高产栽培、肥料试验示范项目10个。其中,肇源
超级稻项目实收亩产780.7公斤,嘉荫农场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以产业化拉动了基地建设。全局围绕农产品
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建设八条产业链。一是以冷冻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冷冻、保鲜食品产业链,拉动粘玉米、
西兰花、
油豆角等蔬菜种植;二是以龙王食品公司、兴光食品公司为龙头的有机大豆出口加工产业链,年加工
有机大豆0.5万吨、出口有机大豆0.8万吨,拉动有机大豆种植;三是以中草药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中草药加工产业链,拉动中草药种植;四是以
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蔬菜生产加工产业链,拉动
荷兰豆、
甜豆、
南瓜等
特菜种植;五是以
亚麻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亚麻生产加工产业链,拉动亚麻种植;六是以绥棱
浆果加工企业为龙头的浆果生产加工产业链,拉动
黑豆果、树莓等浆果种植;七是以和平杂粮杂豆加工企业为龙头的
小杂粮生产加工产业链,拉动杂粮杂豆种植;八是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产业链,拉动马铃薯种植。在产业化拉动过程中,努力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特色产品的
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同时,各场高度重视销售流通环节,积极畅通市场销售渠道,以贸促工,
以工促农,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链条。
四是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局注重加强农机化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落实补贴政策,加快农机更新,发展农机大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局农机更新共投入资金3142万元,比去年投资增加了25.8%,更新农机具334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8台、自走式
谷物联合收割机31台、水稻收获机17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13台、自走式
喷药机1台、自走式
割晒机3台、
水稻插秧机115台、其它农具66台件。海伦、嘉荫农场更新力度较大,仅海伦就投资642.3万元用于农机更新。每个农场都组建了1—2个农机作业合作社,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以上。首次引进经特作物机械65 台件,其中马铃薯种管收机械47台套,用于收获
蓖麻、
月苋草自走式割晒机3台,自走式喷药机1台,引进了自走式
玉米收获机13台,云豆拨秧机1台。全局出动农业机械854台套,完成作业面积168.35万亩,占全年计划的112%。
五是
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全局共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2441万元,完成工程量122万立方米,修建工程建筑物65座,打
机电井46眼。新增改善
灌溉面积5.1万亩(其中
滴灌面积0.5万亩),除涝面积5万亩,防洪面积5万亩。购置水处理设备7套,铺设输水管道32公里,解决了铁力、红光、绥棱、和平、
嘉荫五个农场12个居民点0.5万人、2.8万头牲畜饮水安全。
六是农业保险业取得历史性突破。阳光公司在险种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垦区12个中心支公司中综合指标排名第二,农险、商险均超额完成任务。农险全口径保费1,421.7万元;
商业保险保费1,560万元,完成计划的130%。各场针对旱情和
气象预报,积极有效采取了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全局投入近80万元,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 47次(发射2,886 发炮弹,62 枚火箭弹),取得了明显增雨防雹效果,防护受益面积103万公顷,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畜牧】
以“牛猪鸡特”为重点,畜牧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管理局党委牢固树立发展畜牧是民富场兴的重要举措的观念,切实把畜牧发展摆上突出的位置。以“牛猪鸡特”为发展重点,形成了以短线生猪和生态鸡、中线狐貉、长线奶牛为重点的效益型畜牧发展格局。2007年,在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波动的情况下,保持了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局实现畜牧业增加值4.28亿元,
同比增长28.7%,占大农业的比重为42%,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奶牛存栏2.74万头,同比增长12.76%;肉牛存栏6.02万头,同比增长7.5%;生猪存栏17.61万头,同比增长16.8%;狐貉10.2万只,同比增长25.7%;禽存栏69.3万只,同比增长51.4%。肉牛出栏5.04万头,同比增长18.31%;生猪出栏19.8万头,
同比增长22.7%;禽出栏225.1万只,同比增长34.5%;狐貉出栏24万只,同比增长30%;鲜奶产量8.5万吨,同比增长19.%;肉类总产量3.13万吨,同比增长24.2%。
一是依托特有优势,确定发展布局。结合各场实际,明确各自畜牧业发展重点。奶牛发展以和平、安达、铁力三场为主,生猪发展以铁力、海伦、红光、绥棱四场为主,
狐貉发展以肇源、
嘉荫两场为主,
生态鸡、野猪发展以柳河农场为主。
二是落实优惠政策,增加
畜牧业投入。各场认真落实各项支持畜牧发展的优惠政策。按每亩耕地5元标准安排预算,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用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同时,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畜牧业增加投入。
三是抓好防检疫,确保畜牧生产安全。高度重视动物防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
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控,认真执行各类动物疫病防检疫规程,层层签定责任状,实行
目标管理。严格控制内疫发生,坚决堵住外疫传入,确保不发生疫情。四是加强标准化小区建设,努力实现畜牧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在政策、环境、资金、信息等方面,加大对“人畜分离”标准化小区建设的扶持,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新建和改扩建养殖小区19处,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64处;奶牛、肉牛、生猪、狐貉推广绿色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
实施工业强局战略,在推进农区工业化上实现新跨越。管理局本着“科学论证,规避风险,上好项目,加快发展”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实现
工业增加值2.53亿元,
同比增长32.1%;主营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 12.8%;实现利润4400万元,同比增长10.5%。管理局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做法得到总局肯定,因而,
垦区半年工业工作会议在管理局召开。
一是现有工业企业不断做强。管理局现有的60家小群龙工业企业是实施农区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强局强场的重要支柱。管理局突出资源优势,围绕粘玉米、特色蔬菜、马铃薯、中草药、
生态鸡、有机蜜饯、山特产品、
亚麻、乳品、
稻米、豆粉、白酒等产业,推动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制定了促进小群龙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靠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
民营资本办企业、上项目,把小群龙逐渐做大,形成群龙起舞、竞相发展的局面。整合了内部资源,把一场一品与构建整体经济优势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合理安排区位产业化重点项目,上马大项目,拉动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加强产业化经营机制建设,通过
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分红等,建立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
个体工商户、农户按照自愿、互助、互惠的原则,组织各类行业协会,以协会推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二是晨环集团不断做大。晨环生物制剂公司、晨环生物科技公司进一步培育
品牌文化,远学“
蒙牛”,近学“多多”,积极挖掘具有生命力的
品牌效应。增强了发展意识,细化企业设备管理、
工艺管理、
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人员管理和
市场管理,深入挖掘
管理效益。进一步调整了股本结构,推进集团重组,建立了决策科学、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
法人治理结构。6月,绥化农垦晨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农垦铁力实业总公司、哈尔滨丰禾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生产、销售、研发各种农用
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及其他农用产品。合资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为年生产各种肥料10万吨。合资公司的投资总额及
注册资本为1151.5万元,其中黑龙江省农垦铁力实业总公司出资579.5万元,拥有合资公司50.3%的股权;哈尔滨丰禾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资506.7万元,拥有合资公司44%的股权;绥化农垦晨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资65.3万元,拥有合资公司5.7%的股权。哈尔滨丰禾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证为合资公司提供的
木霉产品生产制造技术、菌种提供、工艺流程等全部技术的完整、准确的和可靠,已开发的产品已经完成国家规定的定点试验,达到国家标准。
三是精心做好新上工业项目。
北大荒奥格保健植物开发公司
月苋草加工、
嘉荫马铃薯加工、绥棱
浆果加工、铁力工艺品和木屐鞋加工、红光冷冻厂建设等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管理局
玉米汁饮料项目全面启动。1月,管理局开始筹划玉米汁饮料生产项目,项目于2007年11月被总局立项批复。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绥化市经济开发区(原
绥化市莱润薯业公司厂区),总占地面积40000㎡。项目由绥化管理局、绥化市建安公司、
齐齐哈尔大学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了北大荒金斗湾生物食品有限公司。项目一期投资3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万元、流动资金1100万元。项目运用齐齐哈尔大学成熟、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当地优质而丰富的玉米及
水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值,年产10000吨
玉米汁饮料。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
销售收入5658万元,年平均
利润总额634.56万元。项目预计2008年6月份投产。6月,管理局与哈尔滨奥格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黑龙江北大荒奥格保健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局出资比例为49%、哈尔滨奥格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51%)在绥化市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项目由哈尔滨奥格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建设和经营,
海伦农场、
红光农场和嘉荫农场种植
月苋草3万亩。项目总投资2854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加工月见草、
琉璃苣3000-5000吨,可生产保健植物精油500-800吨,年创产值3500万元、利润6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为了增强发展后劲,利用公司的办公场所和建厂征用的20亩地于7月17日与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合作,成立了北大荒奥格保健植物科研所,将公司北部的空地作为繁育基地,公司于2007年12月竣工试车。
【林业经济和旅游经济】
实施资源开发战略,在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实现新跨越。管理局把发展林业经济和旅游经济作为管理局新的经济增长点。在
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发展经济的视角投向林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在林业经济发展上,实现林业产值9200万元,同比增长11%。发展规模家庭林场20户,林菌、林苗、林果、林药四个基地建设取得成效,栽培食用菌2913万袋、种植浆果8000亩、新增林下中草药4900亩,分别
同比增长16%、60%、52%。旅游经济成绩斐然。推进旅游产业
规范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大力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全年旅游景区建设总投入2418万元,超过前五年的总和。开发景点22处,接待游客9412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3万元,是过去四年的总和。
【开放开发】
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实现新跨越。
一是局市共建、场县共建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打破农场之间、农场与地方之间的界线,按照
市场规律,运用经济手段,用好省政府优惠政策,实现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巩固局市共建、场县共建工作成果,主动与周边市县联手,以推进
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上马资源型加工项目、促进社会资源共享为重点,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寻求合作,实现共赢。局、场两个层面共与周边市县召开联席会议8次,管理局在与绥化市合作共建的基础上,又与大庆市、伊春市开展多项合作共建项目,在9月21日全省场县共建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管理局做了场县共建典型发言。11月20日原省长
张左己等省领导视察了绥棱场县共建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跨区作业上,全局出动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887台,完成农机跨区作业面积168.35万亩,比去年增加了58.5%,实现作业收入2218.8万元,纯收入893.2万元。嘉荫、海伦、红光三场跨区作业面积较大。对外辐射销售各类良种6000余吨,实现利润240余万元。在乡镇建立科技园区4处,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免费为农民
测土配方施肥服务20万亩。为地方龙头企业建立种植基地6.6万亩,管理局龙头企业拉动地方种植1.7万亩。农场医院接纳农村就医人数3400余人次。绥棱、柳河、嘉荫农场的旅游项目纳入地方整体旅游规划之中。
柳河农场主动与地方协调,为877名非职工办理了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嘉荫农场与周边乡镇开展了场县共建农业示范区、
技术承包、种子展示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了职工增收、农民增效的目的,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招商引资,共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5个,总金额3.45亿元,其中
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6个。
资金到位率农场扩大到4个农场,新建日用品店13家、生资店6家。境外的乌尔米农场耕种土地4.15万亩,过境职工80人,家庭农场盈利500万元,职均盈利6.25 万元,大农场盈利20万元。
【非公有经济】
实施非公有
经济发展战略,在优化经济结构上实现新跨越。管理局党委将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缓解
就业压力、致富职工群众、壮大经济实力、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2007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
增加值11.1亿元,占管理局生产总值的64%。
一是放手放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方式、不限比例,先发展后规范,先放开后管理,先扶持后收益。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它各个行业领域。除特种行业和专营行业外,
非公有制企业原则上按行业大类核定经营范围,不再规定具体的经营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一律对非公有制企业开放。
二是积极扶持。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加大对职工自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和
民营经济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消除体制障碍,放宽
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职工群众,在以民营方式发展畜牧养殖、
林下经济、农产品加工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旅游开发及社会服务等行业。
三是促进升级。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的、粗放的行业向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规模,建设一批产品档次高、
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非公有制
产业群。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构建起与市场有效对接的流通体系,培育了一批稳定高效的龙头公司、行业协会、经纪人队伍,以
非公有制企业的优化升级,解决了市场与生产基地、与千家万户的对接问题。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加快。管理局党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更加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2007年,管理局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建房修路,解困双扶,就业减负,强化公共服务的要求,重点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实施“安居工程”,在农场城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管理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委提出的小城镇带动战略,高度重视,靠前指挥,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亲自抓落实和各级业务部门到位的指导及其周到服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实施“安居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场城镇化建设。高起点规划。进一步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完善和修编工作,把自来水、集中供热、管道燃气、通村道路、排水排污、福利设施、文化广场、娱乐场所等建设项目一并规划设计好,进一步提高城镇规划的水平、质量和品位。加快撤队搬迁步伐,每个农场确保了至少撤并一个居民点。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场部地区和拟保留管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道路硬化工作,铺设上下水道,加强营区绿化,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努力开发清洁能源,充分开发利用沼气、天然气、太阳能。春季组织开展了以三清三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绿化美化、治理环境大会战,彻底整治场容区貌。年内共完成上下水管线2.11公里,场部及管理区内修筑白色路面34.9公里,营区植树 57万株,铺砖路面1万平方米。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2处,解决11个居民点5000口人、2.8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沼气池1座、秸秆固化厂5个。突出建设重点。管理局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为重点,实施“安居工程”,推进户型较小、功能较全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不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对于泥草房面积较多的和平、安达、红光三场,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促进泥草房拆迁。2007年,管理局超额完成了总局年初下达的住宅建设指标。全局共开工建设住宅项目12个;建筑总面积105174.96平方米(含局直7栋3万平方米)。其中楼房72100平方米,平房33074.96平方米,完成总局下达6.5万平方米指标的161%。完成管理局下达指标 175% 。完成了总局年初下达的土坯房拆除任务。全局共计拆除各类
房屋面积为33000余平方米,完成总局年初下达3万平方米指标的110%和管理局下达2万平方米指标的155%。共计有434户职工搬迁,完成计划100%。
二是建设“通村畅通”公路,在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紧紧抓住上级“通村”、“通畅”公路建设契机,充分利用垦区大力支持公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管理局公路硬化建设力度,严格施工监管,实行规范管理,把好各个关口,确保了道路建设质量,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7年,全局新建续建公路169公里,总投资1.12亿元,是我局公路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一年。经省、总局联合检查,在垦区九个管理局加上市公司10个单位总评中名列前三名,受到好评。全局专用公路硬化率已达51%,超出垦区
专用公路平均硬化比率24.6%的26.4个百分点。
三是开展“双扶攻坚行动”,在扶贫解困工作上实现新突破。管理局党委启动实施“十一五”“双扶”攻坚行动,开展扶贫扶低攻坚,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全局基本消除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贫困户,使800户低收入职工家庭实现脱贫的目标。相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低收入家庭档案,落实具体的帮扶措施。局、场都设立了“双扶”专项基金,积极出台“双扶”优惠政策,鼓励低收入职工家庭发展生产,开发脱贫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在党员干部“一帮一”帮扶的同时,探索农场对农场“一帮一”、机关部门对贫困职工“多帮一”帮扶模式。完善了考核验收办法,把“双扶”工作列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政绩考核内容,对完不成扶贫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取消提职评优,确保了此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尽快取得成效。据统计,全局共下拨总局和管理局扶贫扶低资金325万元,建立专项滚动“双扶”资金788.5万元,采取“一帮一”、资金、实物、项目、科技、互助等形式共扶持贫困职工451户、低收入职工1517户,全局资金帮扶户达1180户。全局821名党员干部与全局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有脱贫致富愿望的1196户贫困和低收入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管理局机关重点帮扶了和平、安达、红光、海伦四场贫困户,67名副处级以上干部为帮扶对象送去现金33.2万元,落实了75项脱贫致富生产项目。年底大大超过800户低收入职工家庭脱贫致富的年初工作目标,实现近1300户低收入职工家庭脱贫致富,占全局可扶持低收入家庭总户数的47%。此项工作得到总局肯定,总局在管理局召开了现场会推广经验。
四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教育事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科教兴局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资金679万元。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
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职工群众子女都有了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柳河、海伦、和平三场五校的总局示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评估。红光、
肇源、安达三场也加快了创建步伐,为迎接省政府2009年“
双高普九”评估验收打下坚实基础。落实好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职工子女上学负担。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加快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多技能的新型职工队伍。推进
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对北三场初中教学网点合并进行深入的调研,积极探索农场教育科业务职能实行管理局
垂直管理。
五是积极扩大就业,在发展
和谐劳动关系上实现新突破。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
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施“促进再就业行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提倡全民创业,积极开发产业化项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以创业促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具有
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的劳动者进行
创业培训,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
再就业培训。2007年,培训人员达到1500人以上,逐步建立起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
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对贫困职工进行义务培训,促进“
零就业”家庭成员掌握技能,实现就业。积极组织
劳务输出。与外地
用工单位建立起稳定的
劳务用工关系,实现新增劳务输出1000人。2007年,实现新增劳动力就业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100人。
六是解决职工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重大疫病预防控制能力。进一步理顺了卫生管理体制,管理区卫生所基本条件大为改善,拟撤并的
生产队,在居民未完全撤出前设有卫生所,方便职工群众就医。拟保留的20个管理区加强综合卫生所建设力度,适当增加设备投入,完善医疗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007年,管理区卫生所达到总局新颁发的甲级卫生所标准。逐步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参保人员1364人,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管理局统筹,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下降4个百分点,进一步减轻了参保患者的个人负担,实现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局级统筹,做到制度与政策统一,缴费与报销统一。重点解决职工群众就医负担重问题。高度关注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看病就医药品价格高和报销起付标准高的“两高”问题。2007年,推广局直和海伦、绥棱、柳河等场的经验,实行
医药分开,让平价药店进医院,解决药品价格高的问题。降低参保人员医疗费报销起付标准,切实减轻职工群众的就医负担。继局直医院、海伦医院之后,又有4家农场医院推行平价药店进医院,仅此一项,年为患者节约药费80余万元。
【党建、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突出抓好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文选》的学习,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发展振兴的繁重任务,善于负责,敢于负责,尽职尽责。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倡导“四破四立”,即破除自满自足的小农思想,树立前面有第一就是落后,发展速度慢也是落后的观念;破除资源少、底子薄、困难多的畏难情绪,树立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规模小局创大业、资源小局大发展的理念;破除局小、场小难以作为的片面认识,树立局小不甘落人后、力争上游创一流的观念;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
思维定势,树立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加强
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结构,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
和谐社会的能力。到年底,“四好”班子创建率达到70 %。
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深化。进一步树立以政绩取人的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
用人机制,焕发干部的创业激情,激发干部的创新活力。坚持无功就是过,平庸也是错,不换面貌就换人;干好了给位子、奖票子,干不好就不留任何面子。对不称职的干部加大调整力度,不以事业迁就人。在农场和管理局机关开展升位评比,实行末位淘汰,对于单项工作和整体工作升级晋位的给予奖励,位次下降或连续两年名列末位的有说法,以此推动了单项工作及整体工作位次前移,靠优质高效的工作推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管理局机关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实行货币化分配,转变机关作风,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考核经济指标的同时,把社会发展绩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正确的
政绩观。
四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健康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新举措和新经验,通过典型引导和带动各项工作。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外部环境。组织开展好向优秀共产党员
康金环学习活动。认真做好管理局第四届“十佳公仆”的评选工作。切实加强职工
思想道德建设,倡导
和谐理念、培育
和谐精神。坚持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以新时期“北大荒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和谐管理局“三层联创”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入开展
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
和谐文化体系。将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和人文指标同企业共同远景、核心理念、企业精神等
理念识别系统,同企业建筑特色、
企业标识、生产生活环境、企业
产品包装等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以及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制度要求等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加强农场文化馆(站)建设,发挥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科学普及、传统教育、信息传播于一体的功能作用,新建和改建俱乐部(文化馆)3处、文化广场2处,直接受益群众2万人。实施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扩大农垦电视频道的收视面。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拓宽人才开发渠道。围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实际需求,开发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工业小群龙建设的实际需要,大力引进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方面人才;围绕各场
产业升级,以资源、品牌、产业等经济方式整合人才队伍,达到人才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产业项目培养人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用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进项目,通过项目与技术联结方式培养人才。完善
人才开发措施。实施“152”人才引进计划和“251”人才培养计划。年内引进各类专业人才52名,选送55名学员赴八一农大学习培训。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2007年,管理局反腐倡廉工作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委有关精神和总局、管理局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局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管理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总局纪委的部署和管理局党委的要求,紧紧围绕管理局的中心工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为管理局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是党风廉政教育取得新成效。在全局
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八要八不要”行为准则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作风建设,坚定了理想信念,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通过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廉政考核和述职述廉等措施,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防线,增强了自觉拒腐防变的能力。开展了《两个条例》、《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党纪政纪条规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局共有112个党支部4810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测试,其中管理局副处级以上(包括局、场级领导)127人,参与率达96%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广泛开展了
廉政文化建设,起到了宣传典型、振奋精神、弘扬正气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制度,健全完善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现机制、纠错机制和惩处机制,健全完善各项
信用制度,积极推进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的制度框架。落实了
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实施并规范了对场处级领导干部以诺廉、述廉、评廉、察廉、考廉为重要载体的“五廉”
约束机制。全年局场两级党委主要领导代表班子诺廉29人次,场处级领导干部述廉、评廉、考廉111人次,有关部门查廉12次。全局共签订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180份。两级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
廉政谈话151人次,警示谈话16人次,提醒谈话14人次。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四书一通”27份。21名党员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报告了个人重大事项,其中场处级干部7人。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监察职能。围绕“
三重一大”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切实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现象发生。加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财务和
资金管理工作力度、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实行
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局
纪委监察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农牧场规范农牧场
机构改革情况、“双扶”攻坚情况、“三重一大”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三项议事规则”落实情况等四个专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下发了情况通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要求。铁力、红光等场对学校收费情况及医院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不合理的收费进行了清退。
海伦农场、
和平牧场对
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农资销售市场秩序。
四是严肃查处违纪案件。坚持惩防并举和标本兼治的方针,毫不放松地抓好案件查处工作。局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29件次,初核案件线索6件,立案5件,结案5件;处分党员干部6人,其中受党纪处分6人。
红光农场认真对待群众来访举报,积极调查处理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使违纪者受到了相应处理,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不良影响。
海伦农场还开展了下基层挂牌接访活动,及时协调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五是纠风和源头治理工作效果明显。对管理局内的政府采购、建筑项目招投标等工作进行了现场监督。共计开展39次,预算投资6110万元,实际投资5354万元,节约资金756万元,综合节支率12.4%。配合管理局
国土资源部门开展了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使各场依法使用土地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双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参评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
【改革和管理工作】
改革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了 “
两田制”。2007年,将耕地界定为职工政策优惠田、农场市场经营田两部分,分开谋划发包策略。对职工政策优惠田,已落实的农场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引导职工有序流转。未落实的农场借鉴其它农场的经验,审慎抓好落实。对市场经营田,重点研究如何细化经营,形成追求直接效益的市场田、追求综合效益的产业化基地田、追求长期效益的试验示范田。二是推进了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局将以编制核定科学化、岗位确定职能化、岗位目标具体化、
人员配置专业化、人员任职资格化、人员分配多元化“六化”为目标,从岗位设置、上岗办法、
目标合同、
薪酬标准、考核机制、淘汰机制、引进人才政策七个方面统一规范农场机关、管理区、居民组的管理体制。三是加快了农业
新经济组织建设。管理局将发展农业新经济组织作为实施撤队建区改革以后,破解农场及管理区工作开展难、家庭农场对接市场难、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难、职工群众增收难的有效举措。大力推广
绥棱农场经营管理工作。规范耕地发包工作。耕地发包的主体是农场,耕地承包费的基础标准由农场职代会确定。坚持耕地承包“
一费制”规定,不准捆绑收取与承包费无关的其他费用,签订
承包合同的同时收取租金。严格合同管理。各单位签订合同必须按程序经合同管理委员会审核把关。强化
资源性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草原、林地、湿地、苇塘、水面等非
耕地资源性资产的管理,提高资源性资产的
收益水平。五是强化了
财务预算管理。实现了增收节支,农业企业实现收入1.6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八项可控费用支出比
预算指标降低0.2个百分点。调整了职务消费现金发放范围,使
职务消费改革更趋于完善。建立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责任制和基本建设工程
最高限价招标制度,20项重点工程节约建设支出480万元。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通过了
财政部的检查验收。
【社会稳定工作】
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实施“
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秉承爱民、为民、亲民、惠民、安民、富民的民本思想,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入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管理局党委在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好八件利民实事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辖区稳定工作。管理局全年集中下访2次,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1次,拓宽民意表达途径,建立通畅的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听取基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落实了“4435”长效管控机制和“四前”、“四预”
预警机制,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平安管理局。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依法促进社会和谐。认真抓好安全、信访和民政工作,打造平安环境,保持社会稳定。妥善安排受灾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确保职工群众安全越冬、过好“两节”。推进以职代会、场(厂)务公开、平等协商签订
集体合同为主要形式的
民主管理工作。加强群团组织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投身管理局的改革和发展。做好老干部工作,确保“两个待遇”兑现落实。加强科技、文化、统战、武装、通信、体育等工作,努力实现管理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推动建设专业大场、构建和谐管理局的各项工作。二是联系实际,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管理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局、场实际,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全局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
创新意识,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我局
经济、
政治、
文化、社会建设和
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
群众观念,在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促进和谐管理局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
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三是指导实践,以党的
十七大精神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
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主要任务是:以2007年为基期,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管理局生产总值、经济发展速度、人均纯收入和全口径利润4项主要经济指标倍增翻番。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管理局GDP36.5亿元,是2007年的2.02倍;平均经济增长速度26%,是2007年的1.5倍;人均纯收入18500元,是2007年的2.03倍;全口径利润13.1亿元,是2007年的2.29倍。全局居民点由90个撤并为54个,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住房砖瓦化率100%,场区主干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职工群众全部实现安全饮水,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制定了2008年主要目标,即: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0.7亿元,实现人均GDP29200元,实现人均纯收入9800元,实现国有企业利润1000万元,社会性
基本建设支出企业补贴5846万元。新建住宅6万平方米,拆除泥草房3万平方米,撤搬居民点8个,帮扶800户以上贫困职工家庭实现脱贫。紧紧围绕十大优势产业,即种植业方面5个产业、养殖业1个产业、林业方面2个产业、商贸流通1个产业、旅游1个产业,发展专业大项,打造专业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