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
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义
词语:经络
拼音:jīng luò
释义:经络是经脉和
络脉 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
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的粗浅定义是:关于人类身体状况的愉悦部分的外在表现。
外语:
channel﹐meridian﹐vessel﹐branch﹐subfield﹐meshwork。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
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
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
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
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
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现代经络
自由基
通过对自由基显影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在生物体内发现与经络吻合的清晰的线形路线。是目前全世界获得最清晰的经络显影照片。并且在
单纯性肥胖中,利用穴位清除自由基方法,初步获得针灸相类似的疗效,为有效证明自由基与经络的关系,推进了一步。《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杂志通过发表
社论加以鼓励。
同时在穴位进行抗氧化干预,也可检测到相应穴位电压的变化,将抗氧化、经络和
生物电学现象联系起来。
但需要指出的是,帮
饶平凡,刘树滔,郭静科三人发表的论文的《Bioscience Hypotheses》杂志,中文名又称《生物医学假说》杂志,不是
SCI论文期刊,并且有人爆料称该刊物索要版面费用。该假说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权威性较弱,并不获得世界
主流科学的认可。该杂志2008年4月创刊,2009年11月就被停刊,可以说是非常短命的杂志。在其发表的论文,也应该谨慎看待其严肃性。
分形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
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
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
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
非常想了解的奥秘。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
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
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
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已在
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
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
灸法,一个是
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
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东汉的“
方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
《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他认为人所生的病是通过一条叫“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通路从体外向体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最初的
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要用
麻黄汤来治。他的《
伤寒论》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在这个环境污染,充斥着抗生素、添加剂的时代,天然疗法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经络养生、经络治病法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很多中医大家对
人体经络的护生作用也是倍加推崇。虽然医学技术很发达,但我们也不可能把医生24小时都带在身边,身体不舒服了医生也不能马上就为你手到病除,况且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去趟医院,一套检查下来,几百块钱没了,再开
点药,又进去几百。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运用经络、穴位来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这样也就等于有了个随身携带的“保健医生”,既方便又省时省钱。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
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
灵枢经》,也称为《
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
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
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
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
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
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
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
临床诊断的依据。如
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
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
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
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
胃病,常循经远取
足三里穴;胁痛则取
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
治疗作用。如
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
张洁古、
李杲还根据
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
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系统组成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
支节”(【灵枢·
海论】)。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
任脉、躯干后的
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
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
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正经”。
循行走向
循行走向是:手
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 《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
一.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
诸阳之会”。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
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
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躁八寸处交叉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二.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
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
互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
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 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循经传感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
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
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
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
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
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
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
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
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
●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
●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
●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
●
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
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
●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
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
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真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
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
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
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他一些循经物理特性。
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
γ照相机拍摄到
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
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
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
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体液论:认为
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自身
调节论三调节为第一
自身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
邓氏理论)。
●间隙论:张声闳等的间隙维经络认为,经络在0.3维,暨0.3间隙维经络.分形维是2.7维(有疑问)。
●
自由基论:
饶平凡,刘树滔,郭静科等认为,经络与自由基密切相关,甚至已通过自由基特点显影技术获得全世界第一张
清晰度最高的经络路线照片。
现代
现代分形经络,1996年张声闳提出“间隙维”(出错):间隙,提出了“分形维经络”;经络是粗糙,不光滑,非管,细胞充填的细胞群的经络。
●分形经络
经络山脉学说:关于中医经络的科学论证[修正稿]ele经络产生,两千年的医疗实践以及近几十年的各种医学研究实验,都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而唯独在
人体解剖中没有发现被公认的特殊的经络物质;那么我们应当说经络很可能不是由特殊物质构成的,经络是一种人体已有物质的未知的特性,基于此观点,我做了如下论证:
一.全新的视角度
1. 经络可能都是分布在肌肉上面的,经络现象也是通过
肌细胞的
生物电变化实现的,因此应当认定经络是肌肉的一种特殊的性质.
2.经络都是处于两条血管之间,经络应当与血管的影响有关.
3.年青人、女人、健康人的经络现象明显,老年人、男人、久病之人的经络现象不明显,进食前后,进食不同的食物,也会使经络现象发生变化,经络应当与血液的性质有关。
4.很多
自然现象的原理是相似的,如行星环绕恒星旋转,电子环绕
原子核旋转,同理两条河流之间的
土壤形成山脉,那么两条血管之间的肌肉,是否也可能形成一条特殊的山脉-----经络。
二.现代科学的论证
1.生理学中写明,
蛋白质、
氨基酸在血液碱性时显负电性,在血液呈酸性时显正电性,健康人体的血液为
弱碱性。我认为,当蛋白质等显负电性时,它们的负电性会吸引中和血液
中盐的
正离子,排斥盐的
负离子,这些被排斥的负离子,一部分会中和掉
红细胞外边所吸附的部分正离子,使红细胞内的负离子数大于红细胞外的正离子数,使红细胞整体显负电性。另一部分被排斥的负离子,在血液压力的作用下进入
血管壁内,中和掉血管平滑肌
细胞间液的正离子,使血管
平滑肌细胞内的负离子数大于细胞间液的正离子数,使血管平滑肌细胞整体显负电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整条血管显负电性。
两条显负电性的血管,会使两血管之间其它肌细胞间液的正离子靠拢于两血管,而使两血管的中间部分形成一条肌细胞内负离子的数量大于细胞外细胞间液正离子的数量。肌细胞整体显负电性的
一条线,这条线上的肌细胞内外之间,处于一种
正负离子的弱
平衡状态。
2.有实验,敲击经络线上发出的声音比敲击其两侧发出的声音响,这正好证明经络线上肌细胞间液的正离子流向两侧血管,经络线上形成空洞的结果. .
3.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体动静脉的中小血管具有自动性,这恰好证明了上述论证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整体显负电性的正确性.这种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弱平衡,是中小血管自动性的原
4--12详细内容见于百科:经络学说
三.本论点的否定
由于我没有人体立体解剖学的资料,因此希望有专家从以下几点批判本论点:
1.人体的经络线是否绝大部分或者全部是在肌肉上运行的。
2.经络线是否是在动静脉相互转化之间的毛细血管处。
3.食入不同的食物,对于经络是否影响。
4.脉搏的快慢是否影响经络现象。
作用
联系脏腑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
九窍、皮肉筋骨等
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
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纵横交错,
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
经筋、
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
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
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运行气血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
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
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
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抗御病邪
营气行于脉中,
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
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
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
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
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 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
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就是所说的“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
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
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
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
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 分布其外部。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 布其外部。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
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 部。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 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十二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
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足太阳与足少阴
(一合):
1、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
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
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
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2、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
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的经别。
足少阳与足厥阴
(二合):
3、足
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
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
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
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4、
足厥阴经别:从
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足阳明与足太阴
(三合):
5、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
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6、足太阴经别:从
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
舌中。
手太阳与手少阴
(四合):
7、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
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
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8、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
内眦与手
太阳经相合。
手少阳与手厥阴
(五合):
9、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
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10、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六合):
11、
手阳明经别: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髁穴分出,进入项后
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12、
手太阴经别:从
手太阴经脉的
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
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十五络脉
⑴手太阴之
别络:从
列缺穴处分出,起于
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
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
鱼际部。
⑵
手阳明之别络:从
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
肩髃,上行至
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⑶ 足阳明之别络:从
丰隆穴处分出,在
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⑷ 足太阴之别络:从
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
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⑸
手少阴之别络:从
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⑹ 手太阳之别络:从
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
肘部,网络肩髃部。
⑺ 足太阳之别络: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⑻ 足少阴之别络:从
大钟穴处分出,在
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⑼ 手厥阴之别络:从
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⑽ 手少阳之别络:从
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⑾ 足少阳之别络:从
光明穴处分出,在
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
足背。
⑿ 足厥阴之别络:从
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⒀任脉之别络:从
鸠尾(
尾翳)穴处分出,自
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
⒁督脉之别络:从
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从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⒂
脾之大络:从
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
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
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
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
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
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
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
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
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
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
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
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
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1.
督脉:督,有总督的意思。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并有地脉络肾、贯心。
主要病证:
脊柱强直、
角弓反张、
脊背疼痛、
精神失常、小儿惊劂等。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鼻,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
主要病证:
疝气、
带下、
少腹肿块、
月经不调、流产、
不孕等。
[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沿腹腔
前壁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一支下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至
大趾间。
主要病证:月经不调、经闭、
崩漏、
乳少、吐血及
气逆上冲等。
4.带脉:带脉
围腰一周,有如束带,能约束诸脉,所以有“诸脉皆属于带”的说法。
[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至
带脉穴,绕身一周。
5.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生理功能是: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
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主要病证:阳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驰缓而内侧肌肉
拘急、
喉痛、
嗜睡;阴跷为病,肢体内侧肌肉驰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不眠、目内眦赤痛。
6.阴维脉、
阳维脉:维,有维系的意思。
阴维脉维系三阴经,阳维脉维系三阳经。
[循行部位] 阴维起于小腿内侧
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到腹部,与
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劂肝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
任脉相会。
主要病证:阴维脉发生病变时,常患
胸痛、心痛、
胃痛等证。
十二经筋
具体分布如下
1、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
小趾,向上结于
外踝,
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
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
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结于耳行乳突(
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2、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
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
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
外眦,成“外维”。
3、
足阳明经筋: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
髀枢(
大转子部),向上沿
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
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
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4、足太阴经筋: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
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5、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阳经筋并
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6、
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7、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
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
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
锐骨(
肱骨内上踝)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不暇接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8、
手少阳经筋:起于和
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
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9、手阳明经筋: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10、
手太阴经筋:起于手
大拇指上,结于鱼际后,行于
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
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到达季胁。
11、
手厥阴经筋: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12、
手少阴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基本介绍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
主干,络脉是
分支。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的
诊断依据。
在治疗上,无论是针灸、推拿或药物治疗,都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进而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新解:经络本身是一种意识规律活动的产物,它的活动以气和意识做为物质,活动的路径即为经络。
内气:重在体内规律活动的一种意识。并且合以下三要素
内气的三要素:
A, 有明确的布《布置,调控》气位置
C, 在身体部位之间的左右交叉性,并有一交叉点
2, 意由手至脚,则方向性为向脚
3, 意由左手至右脚,右手向左脚,则,二气之间会
相互交叉,并有一焦点。
一次调控内气的完整调控过程:
如,意由左手行至右脚,同时意由右手行至左脚。
则:
行气位置在手,足。方向向脚,交叉点在二
盆骨正中点。
经络,穴。
内气的流动必然有一定的路径,这种路径就是经络。二气相交之处,即为穴位。
经络与穴先天即存在。但随内气的废止而无法感知和判断,犹如不存。故经络与穴位随内气的建立和疏通而自知存在,随内气的消散而自不知存在。
经络的及相关元素的作用
内气的作用过程依次是气—血---肌肉---筋---骨。
内气的活动直接支配血液的活动。
血液的活动会引起肌肉,筋,骨的相应变化。
即血的活动引发肌肉的活动,肌肉的活动引发筋的活动,筋的活动引发骨的活动。
整个过程的始端为意识,终端为骨。
如:导内气由手至脚,持续。
则:随着脚部内气的积累,血液增加,肌肉膨胀,筋骨移位,趋利于气血的通入和聚集,
骨密度增加。
经络,穴位的作用
经络是内气的通道,本身无特定的作用,随内气的变化作用发生变化。
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阀门,隔离不同部分之间的气血,保证内气的流向不发生变化。
如引内气由手入脚,脚部会积累内气,血液,同时血压升高,而手部则血压降低。如果没有穴的控制,此时脚部的气血会自动流向手部,进而失去对气息的控制。而守住穴位后,气血则不会发生逆流。
但是当持续到一定的时间以后,脚部会因为
内压太大而气,
感觉疲劳,气血无法导入,此时,一次导气结束。
总体而言,穴的作用就是保证气血的流向,并且持续一段时间。
参考资料
词语释义
【拼音】:jīng luò
【注音】:ㄐㄧㄥ ㄌㄨㄛˋ
词语
◎ 经络 jīngluò
[main and collateral channels] 中医指人体内血气运行通路,包括主干和分支
详细
释义:(1).中医学名词。经脉和络脉。
是人体中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联系全身的通路。经脉为纵行干线,络脉为横行分支。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络、
十二经筋及
十二皮部等。
【出处】:《素问·三部九候论》:“血病身有痛者治经络。”《
汉书·艺文志》:“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示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经维络,别下於三焦、膀胱” 唐张守节正义:“言经络下于三焦及膀胱也。” 明
宋濂《医家十四经发挥序》:“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
释义:(2).比喻纵横。
【出处】:宋·
叶适《烟霏楼记》:“碎坡丛岫,靡迆连接,浅泉细石,经络田畔。”
释义:(3).方言。诀窍;花样。
【出处】:《
何典》第二回:“ 形容鬼 也不懂打官司经络,茫茫
无定见的。”
【示例】:
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
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
与时辰
胆经子时
(23:00-1:00)
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
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胆汁结石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
(1:00-3:00)
此时
肝经肝藏血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
丑时肝病。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肺经寅时
(3:00-5:00)
肺朝百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
(5:00-7:00)
胃经辰时
(7:00-9:00)
此时
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
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
豁嘴或生疮。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吃早餐,每一天这时敲胃经最佳,开始工作人体的发电系统。
脾经巳时
(9:00-11:00)
心经午时
(11:00-13:00)
小肠经未时
(13:00-15:00)
此时
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膀胱经申时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轮回水液并将骈枝部分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轮回,若膀胱
有热,可致膀胱咳,咳而
夜尿证。膀胱经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当多喝水。
肾经酉时
(17:00-19:00)
心包经戌时
(19:00-21:00)
此时
心包外膜保护组织,又是
气血运行的通道。
心包经戌时行旺,可断根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无缺状况。心包经旺时宜随便走走,这时心
脑颅神经器官系统最活跃,心脏欠好的人最好这时候敲心包经,成效最佳。
三焦经亥时
(21:00-23:00)
此时
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
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
中医
整体观念的基本内容指出入是—个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互相关连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界也是息息相通的统一体。人体各部分联系的通道就是经络。阴精阳气周流全身,因此表里、上下、内外、气血之间是互相密切联系的。所以
中医理论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素问.阴阳离合论》也指出:“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即指出阴阳之气往来运行不息,周流全身,气行于里,形见于表,相互沟通,而成统一整体。
肝炎患者既然病在于里,必然要形见于外,除因具体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外,尚有一些体表经络
压痛点如有人发现肝炎患者背部第六
胸椎处,其范上至“神道”穴, 下至“灵台”穴,左右各抵第六胸椎之
侧缘,其反应点以第六胸椎棘突处最为明显,有明显压痛。命名“阳抠”穴,通过对“阳枢”穴压诊阳性率的对比发现:
急性黄疸型肝炎为88.7%,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为93.4%,迁肝88.9%,慢活肝71.1%。而肝硬度,
继发性肝郁血,胆道疾患,细菌仕
肝脓疡,胃及
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极不显著,说明该穴压痛对肝炎具有
特异性。随着病情的好转,“阳枢”穴的压痛也相应减弱或消失。由于“阳枢”穴位在
督脉循行部位,督脉与
肝脉会合于巅顶。因此,督脉可能反应出肝脉的病变。
另有一些学者用经络测定仪在十二经
原穴进行测定,其结果以肝、脾、三焦经原穴的测定值最高。有人则对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分别测定耳部肝区经络,以肝区指数增高为明显,各地还有报道背部第十二
胸椎棘突旁开三寸的“
胃仓”穴、“
阳陵泉”穴下二寸的“胆囊”穴,中都”穴有压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