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姓是中国姓氏之一,截至2014年,商姓人群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025%,总人口大约有32万。其中,河北、黑龙江、河南、山东、北京、陕西、辽宁、江苏8省市多此姓,约占全国商姓人口的74%。商姓在2020年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中排名第244。
历史发展
源流
源流一
商姓源于
子姓,是
商王族的
后裔,以国名为氏。据《
通志·氏族略》载:“唐
尧封帝誉(喾)之子
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相传
上古时期,
帝喾妃子名
简狄,误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长大后,被帝
舜任命为司徒,教化民众。后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
商丘),但他却被
赐姓为“子”。契的十四代孙汤灭了
夏朝,建立了
商朝,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王族子孙以商为姓,称商姓。
源流二
商姓出自
成汤二十五世孙皋辛。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
源流三
源流四
源流五
商姓源于姬姓,是
周文王少子、
卫国始祖
康叔的后裔。康叔建卫国后,支庶繁蕃,形成大的公族,至战国时有其后人名鞅,人称
卫鞅,初在
魏国宰相公叔痤家为家臣,后辗转到秦,两次实行变法,强秦富民。以功封于商(今
陕西省商县东南),人称商君,亦称
商鞅。后来,商鞅受
车裂之刑,其支庶子孙散居各地,以商鞅封邑名为姓,乃成商姓。迁民后裔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得姓始祖
商姓
得姓始祖为契。商氏出自成汤,可追溯到上古的帝普(喾)
高辛氏。唐尧广封诸侯,其中一位兄弟叫作契,被封在陕西省商县一带,号为商国。契的子孙传到了第十四代,就是灭夏而得天下的成汤。所以契一向被奉为商姓的始祖。根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 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一种说法,根据史籍《
通志》上记载,
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故商氏后人奉子契为商氏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有
孔子弟子
商泽、
商瞿见诸史册,均为
鲁国人,加之商姓来源众多,至战国时,商姓已分布于今河南商丘、陕西商县、山东
曲阜等地。
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河南平舆、陕西
西安以及豫鲁交界的今河南
濮阳一带,后经发展,昌盛为当地之望族,上述三地古代分属为
汝南郡、
京兆郡、
濮阳郡,
是故后世商姓有以汝南、京兆、濮阳为其
郡望堂号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姓以上述三郡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播迁,今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
隋唐之际,商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发展。
北宋时,河南
开封人
商瑗流寓
西夏,仕为
都知兵马使,
仁宗时因奉使归宋,奏献密事,仁宗嘉其义,赐他于浙江
淳安以居。
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迁。
宋末元初,
蒙古铁骑横行
江浙一带,则商姓人有避乱播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的。
明初,山西商姓作为
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之商姓有
闯关东进入
东北三省的,后扩展至
内蒙古之
东北区。此间华东、
华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台者,商姓分布之地愈广。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北京、陕西、
辽宁、江苏,这八个大约占商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重庆、天津等地。
人口
宋朝时期,商姓大约有4万人,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甘肃、浙江、福建等地。山东为商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商姓人口的41%。
明朝时期,商姓大约有52000人,浙江为商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商姓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山西、福建等地。
据2013年《
中国四百大姓》一书,商姓在中国是比较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二百三十五位,在山东、河北的分布较为集中。当今商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03%,总人口大约有39万。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妆(汝)南郡:汉置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
河南省中部
上蔡县西北及
安徽省
淮河以北地区)。
东晋治所在
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
蔡州(曾名
豫州)。
京兆郡:即国都直辖区。
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辖地约在陕西
秦岭以北,西安以东、
渭河以南的地方。两汉之际,商姓已辗转播迁于今陕西西安一带, 后经发展昌盛,为当地之望族,是故后世商姓有以京兆为共郡望。
濮阳郡:濮阳郡大致在今河南
滑县、濮阳、
范县,山东
郓城、
鄄城-带。两汉及
魏晋时期,商氏再次成为当地之望族,是故后世有以濮阳为其郡望。
堂号
商姓的主要堂号有:追远堂、行烈堂、
三元堂、两贤堂、敬爱堂、好易堂、续志堂等。
家谱文献
家谱
湖南
永州芝山商氏家谱,(元)
杭州路玄学提举商邦昌序,元
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木刻
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湖南省图书馆。
商氏族谱,(明)
翰林编修商良臣序,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始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
会稽商氏宗谱,(明)大中大夫行太寺卿商廷试纂修,明嘉靖
甲子(公元156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
宁波市
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档案馆。
重庆
九龙坡商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重庆市
九龙坡区商家湾商氏宗祠。
人的身体和生命,都是来自于父母,所以父亲就像是天,对待父亲孝顺,是如同对天一样明白的事,母亲就像是地,对待母亲孝顺,是如同对地一样的清楚的事,凡事重本,发达可以光宗耀祖,赡养父母,贫穷也可以用粗茶淡饭让父母高兴,君子循规蹈矩,尽心尽职,厚待父母,父母健康长寿,子女得以发达显贵,就像树的根基牢固,枝叶则繁茂一样的道理,凡商氏后人,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二、奉先:
宗祠的大堂房间,是祖宗
神主寄托的地方,应当早晚打扫,初一、十五拜望,维擭神主尊严,子孙也就昌盛,各处祖墓坟篆,是祖宗的遗体和魂灵安息的地方,应当常常修葺和祭扫,不要让其崩塌烟灾,后人准以考证,祖宗的魂灵安,则子孙也平安,万一有不肖子孙,弄脏大堂和房间,甚至桌几积了厚厚的灰尘都视而不见,随随便便看待坟笙直到崩塌烟灾而毫无顾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凡商氏后人,应多多反省自己。
三、尊师:
杨子说:致力于学业不如厚待老师,教师是以传授人生之道和专业知识来解除我们的困惑的,所以说,我们生活中在“重本”、“奉先”、“尊师”、三件事上是一样重要的,我厚待老师,老师必然厚爱我,孔子用“诲人不倦”要求自己,但他的学生一旦得罪了他,就马上辞掉不愿再见到这个学生了,
孟子沿蒙孔子的
家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教师的,都学
孔孟的做法,我们要想子女成材,必须先尊敬教师,凡商氏后人,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四、择配:
夫妇为人伦之首,关系很大,
周朝的兴盛都是因为有贤内助的缘故,孔子作《春秋》,从头到尾由他的妻子修正完成,他们曾经乐此不疲,所以妇必须选择有名望,有家法的
族姓,不能随便的羡慕富贵,但是贫苦之家和叛乱之家也不能谈婚姻,嫁女也是这样,大概是德行和才能最重要,其次才是才华和容貌,女婿不是出自书香门弟的话,家庭当不能指望依靠他,怎么能够希望他不辜负我们的女儿呢。凡商氏后人,应该谨慎不要忽视这件事。
五、礼仪:
庄严的仪表所以能决定人的命运,因为仪表并非是外表装饰而己,冀缺以华恭华敬的态度向世人昭示德行,茅容用正襟危坐的姿势来征贤纳士,从仪表甚至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未来,所以武公以博大的智慧来控制威仪,告戒自己于耄耋之年,周人兄弟互相告诫,以免祸端,也就是说互相敬重对方的仪之,命运之神也会关照,所以慎重对待自己的仪表从来都是能够增进德行的修养的,凡我商氏的人,千万不要傲慢而愆误仪表,不要涉足淫秽而丧失节气,不要光身跟人相处,跟牛马一起走,这是保存自身荣耀亲族的道理啊。
六、教子:
“能养而不能教”,这是讽刺做父亲的,为人父者,上承祖宗振钵,下启后裔先河,有传宗接代的义务和责任,养了儿子怎能不教育呢?宣圣说过,爱他能不为他付出吗。后来人有不明白这个定理的,对儿子姑息迁就,这与
禽犊有什么区别?所以他的儿子从小骄惯坏了,常常傲视怠慢长辈,欺凌乡邻,直到自己也落个倾家荡产,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特别沉重
教育孩子,后人应当明白这个道理,而不损害道义才可以呀。
七、睦族:
族有亲疏,都以祖宗来对待就没有亲疏之分了,提个说法详情见于
范文正公的著述,所以睦族的意义是很大的,近世晚辈人有胡涂的,只认一气血脉流通之久,强弱相乎,还说你是那一房的,我是这一房的,能把周朝的秦国和
越国一样看待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凡是一房一族务必按礼仪的程序相接待,互施恩惠,那么外族人也不能欺侮到我们头上,程子说过,族人有吉凶嫁娶,必须相与以礼,使骨肉之意常通,骨肉之情日渐疏远者,只因为相见情不相接,后人能知道这个定理就可以了。
八、善邻:
邻者近也。邻居跟我们近到他们的房子连看我们的屋子,不用说婚嫁世交,平常就是没有一天不相见的,我还是安于这种亲密的现状,决不仪仪是乡井之间有至深的情谊,我发现在邻居相处很多人意气用事,各不相让到了没有往来时,就不是睦邻了,所以宁肯我容忍邻居不要让邻居容忍我,宁愿邻居对不起我,我不能对不起邻居,才不会失为仁厚家风,后人不要忘记这些。
九、奉公:
国家规定有
赋役,是让百姓拥戴皇上,像唐朝的
租庸调,宋朝的
两税三限一样,都是通常的赋役,明嘉蕯之时,国家有很多赋役,多次重征,
万历初年朝廷援臣宠公建设,分阶层鞭策人民缴赋和服役,于是发布了法,有钱的人不用疲于奔命,贫穷的人也免去了过重的负担,国家和朝廷因为有这样好的法令,因而蒸蒸日上,于是下令排甲,开导愚顽,如有长期不交赋税不服役的,上面的官员一旦告急,衙门里的人就会追问,甚至上门摧,妻儿也会感到脸上无光,这哪里还有淳良的风气呢。凡是我商氏后人,宁可做得最好,不要落在最后啊。
十、守法:
朝廷之人用来惩治不走正道的人,现今法网灰灰,疏而不漏,那些触犯法律的,哪里都是无知才犯法的呢。罪过在于累积下来的习惯使然,我看见号为右族的乡邻,父兄坐视其子侄赌,者有之,或相邀入酒市淫乐者有之,甚其緃容子侄为小偷盗匪,凡此种种,都是法理不容的事以记取其教训,商氏子侄如有这种情况,是最大的败家子,应该以此为鉴。
字辈排行
河北
泊头商氏字辈:进九万广在振建和平礼永安
宝石全。
山东
邹城商氏字辈:“有守文振起存兴懋林玉学景宗登庆显容贵永怀鸣凤昌贻立道德蕴家延保安祥”。
山东
滕州商氏字辈:“有守文振起存兴懋林玉学景宗登庆显荣贵永怀鸣凤昌贻立道德蕴家延保安祥”。
山东
莒县商氏字辈:“有景(京)余(于)庆祥,令吉英传广”。
河南
济源商氏字辈:“承敬复怀顺,存恒月正友,本朝运隆盛,
同庆万年兴”。
河南开封商氏字辈:“永亭振有明玉”。
天津宝坻商氏字辈:“民宝贵学立春”。
河北
兴隆县商氏字辈:永广文朝桂(贵)下为
单名一辈-(姓与名两个字)。
贵州
瓮安商氏字辈:“文章崇正体善者知可学继起振先训明达”。
贵州思南
天桥乡商氏字辈:“政朝明之新,乃以德维正,宏成学友开,科联登及地”。
山东泰安商氏字辈:“文玄振秀丕,逢学锡和广,兰福全窦兴”。
山东
泰安宁阳商氏字辈:“光大永在清明(鸣),积累培(丕)承,笃世泽,诗书启迪振家声”。
山东
沾化商氏字辈:......曰照平俊嘉远至迩安文
修武......
河北
邯郸临漳(商树香房一片)商氏字辈:“许友克里道,新民树其香”。
江苏
徐州睢宁县商氏字辈:......学士允振,作则守成,克宗正道,百世其泽......
河北
承德平泉商氏字辈:振宗思朝,殿如生祥,福(延)泽兴光荣,万世松常青。
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明代三元。
——佚名撰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年鲁国人商泽、商瞿皆为孔子弟子。下联典指明代淳安人
商辂,正统年间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是明代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唯一的人。
八言及以上
吟诵不衰,芳年八秩;
存亡虽异,贞节千秋。
——佚名撰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
徐咸清之妻
商景徽,年至八十犹颂诗书不衰。下联典指明·
商景兰之夫以身殉国,商景兰作诗悼之曰:“存亡各异路,贞白本相成。”
明代三元,独显丰仪之伟;
孔门二弟,曾传洙泗之经
——佚名撰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淳安人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正统年间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是明代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唯一的人。因身材魁伟,仪表英俊,被
英宗从
翰林院选为展书官,英宗在
土木堡被俘时,郕王
朱祁钰(后为
代宗)
监国,他人内阁
参预机务。
景泰初年,官兵部
左侍郎兼
左春坊大学士,后因忤怒宦官
曹吉祥及其党羽石亨,被诬陷革职,贬斥为民。
宪宗时又被起用,官兵部尚书兼
文渊阁大学士(宰相)、
谨身殿大学土。他为人宽厚,但遇到大事却非常坚毅,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著有《
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等。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商泽、商瞿,都是孔子的弟子。商泽,字子秀,以博览群书著称;商瞿,字子木,研究《
周易》。
姓氏名望
商容
他是第一位出现于史籍的商姓人士,传说是
纣王时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谏,被纣王罢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归周朝,钦慕他的为人,曾特别旌表其闾,并嫁以女儿,所传后裔以商为姓。这也是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后世商姓得姓始祖的原因。
商高
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
商泽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为
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
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先贤”。
商瞿
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孔子把《
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犴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
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
齐国人田子庄何,
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菑川人
杨何。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当时,他以
刑名法术之学,被
秦孝公重用为相,定变未能令,废
井田,开阡陌,改赋税之法,结果在短短的十年时间之内,使得秦国面貌大变,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商鞅也因此被封于商公邑,号为商(或上)君。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作了姓氏。
商挺
(1209-1288),
元初大臣。字孟卿,晚号左山老人。
曹州济阴(今
菏泽)人。
商辂
字弘载,号素庵,明朝人。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景泰间官至
兵部尚书。成化初进
谨身殿大学士。他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著有《商文毅公文》。
商景春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曾任湖南
桃源知县,归休后隐居于偏僻的
福清赤礁。
商大节
(1489年~1553年)明代大臣,字孟坚,钟祥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任
丰城知县,后提升为
兵科给事中,因事被谪为
盐城县丞。
商景兰
清初诗人。字媚生,明、清间会稽人。明
吏部尚书商祚长女,
祁彪佳妻。
商景徽
字嗣音,女,明、清间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祚次女,商景兰妹,
上虞徐咸清妻。能诗。
清兵入关后,与夫咸清偕隐,合著《小学》一书,自一画至多画,正形声,明训义,名之曰《资治文字》。著有《泳鵻堂诗草》(一作《承堂集》)。
(1874年~1963年)中国末代探花。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广东
番禺人,1875年生。学者、书法家。
商景才
山东滕县(今
滕州)人,1921年11月出生,1938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入党。曾任中共
泰山地委秘书长、
鲁中区委科长。建国后,历任中共绍兴地委宣传部部长,
浙江省委宣传部处长,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共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81年6月至1983年4月任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任浙江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8年1月至1993年2月任浙江省第六届
政协主席。
我国著名防化专家,浙江省
嵊州市博济镇上沙地村人,生于1925年3月,1937年至1939年求学于嵊县中学。
研究考证
据《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誉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
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