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指企业在考核期内,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大于或等于期初所有者权益。
证券化
银行业不良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处理部分不良贷款理论界对其具体操作有几个思路,但还相对不成熟。处在探索阶段。
银行将不良贷款组合,以一定折扣出售给特设交易机构,特设交易机构通过证券机构向投资者发行证券。这是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思路。但是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由于特设交易机构只可能是资产管理公司自身,这样便无法实现原始权益人和特设交易机构之间的破产隔离将资产证券化扩展到股权证券化.把目前实施的“债转股”中转化的股权进行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把原来的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企业原来对银行的还本付息转变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按股分红。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债转股的资产证券化中,股权如何出售和变现是关键。而在现实情况中,股权的退出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尽管现阶段不良贷款证券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资产质量、改善制度条件和刺激市场需求等手段逐步解决,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仍将是我国国有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国有企业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国有企业的基础资产适合于证券化。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正处于迅猛的发展上升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量相当大.特别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开发西部的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大多由企业自有资金银行信贷来筹资,但仍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资产投资量大 回收期长、风险较低、回报稳定等等.这些特点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条件。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一些债券融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债券的发行面仍然狭窄,并没有带动更多的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所以,用资产证券化来融资,有利于缓解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短缺的矛盾,弥补资金上的缺陷,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功能,改善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操作简单化,又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又不会改变股东结构,有效的保持了所有者权益。所以说,基础资产证券化能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基本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国有企业还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可开展诸如资产未来经营收益证券化、资产租赁收益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的融资行为. 目前上述两种证券化产品在我国已有开展,实施顺利。国有资产租赁、基础设施未来经营收益证券化的有益尝试,可以作为今后国有企业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借鉴。
我国国有企业拥有一大批质量良好或是通过重组后质量可以提高的应收账款,但南于这些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还贷包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经营风险.同时由于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信誉下降,以致于更难获得必要的资金。另外.我国居民的资金供给能力始终很强,大量的闲置资金滞留于银行,这些资金中的相当一部分迫切希望寻求较高回报且安全可靠的投资方式。有选择地实施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并逐步推行这种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既可以加速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理想的投资工具。
增值途径
鉴于国有资产主要掌握在国有企业,所以本文仅以国有企业为切入来分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改革配置国企经营管理者的方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这就迫切需要一批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职业经营管理人才,迫切需要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配置方式我国国企现行的人事制度——经营人才的行政配置方式弊端重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末,国企经营管理者的配置方式必须改革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颈通过自由竞争规律市场机制来完成对国企经营管理人才的配置
2.组织结构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组织可利用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技术正迅速成为企业组织运作的基础:它使企业组织应付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提高。这一结论使原有的金字塔的组织结构日趋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学习为核心、扁平式组织形态的出现。于是,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应运而生。
如:学习型组织团队型组织、枢纽型组织、网络型组织等等。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适应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政姐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卜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1)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第一, 因为长期形成的国有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多年以来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国有企生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现象非常竞出,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第二,国有企业资本集中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与国外大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明显不足。第三.国有经济包揽过多,行业分布过宽,企业数量焱多,力量分散.重.最不突出,严重制约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第四,当前全球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在加入世霄组织以后.对外开放的领域和深度椅不断加大,世界上大的跨国套司特特进入我国投资建厂,从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从技术市场服务市场、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我国企业均面临与大型跨国套司的竞争。
(2)采取哪些连径?取得成效如何?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方针,各地努力探索,进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坚决压缩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重点对坊织、煤炭、冶金制糖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和布局进行调整,已初见成效;二是集中力量搞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工作,一批大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债转股等措施,充实了资本金、增强了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三是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和技改贴息等措施,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的步栈,并通过海外上市、融资等促进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四是通过政企分开和行业改组,形成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五是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很多国有企业逐步恢复生机实践证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方针是正确的。
债转股是国家从1999年4月开始推行的一项旨在促进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摆脱亏损状况和降低银行垒融风险的一项措施。
实行债转股可能带来的风险:
(1)债转股并不能真正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只是承扭者发生了变化。如果国有企业的经营搞不上去,国有资产的流失仍是不可避免的。
(2)债转股并不能真正地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虽然AMc接管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可以使银行暂时摆脱不盘贵产的困扰,降低目前的金融风险。但是如果银行的金融机构不健全,谁也不敢保证银行不套再陷入不盘资产的困境。同样,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提高,那幺这种操作无非是把银行不能收回的债务无奈件转嫁路了AMC。风险只不过是椰了个地方,最终风险仍将由财政投资加以解决因此,通过以上分析.要达到“双赢”目的,迂必须具备以下奈件:① 商业银行本身应当健全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风险管理程序 ② 商业银行持股后,应享有其他股东依《公司法》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以使持股的商业银行能参与“债转股”企业的法人治理蛄构,转换其经营机制.重建银企间信用关系,提高贵产的获刺能力③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按市场机制办事④ 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制度.
5、降低信息成本问题。
我国的走中型盘业走都是国有企业。全体套民是国有盘业的最终所有者或初始人。由于全民太广泛和分散,面对如此焱多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只能通过适级委托+形成了如下复杂的委托结构链:仝民人民代表走套 国家政权机构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一企业中的产权主体。国有企业的忌经理一国有企业的部门经理 国有企业员工如果不存在信息问题.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应不成问题 然而.现实中的国有盎业由于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获取信. 成本太高,信.包的价值使得代理人有隐藏特征和隐藏努力的动机.由此带来了一些代理人“内盗”国有资产,提供虚假的信.包报告和解释.以厦主人无法发现代理人的许多不法行为 无法蒋经营管理的责任量化到个人因此,解决好信息问题是解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问题之一。解决信.包问题的关键是设计一套制度,使得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传递与甑别代理人的信息。
增值意义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义重大,可从一下两方面来阐述。
1、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维护社会简单再生产从而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实行资产保全概念,有利于维持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物资产的重置与更新,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增加国有资产的积累;有利于保障所有者权益,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并明确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责任。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与代理关系,从形式上看是所有者之利益,经营者之责任所在,是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的标准。甚至可以说,实现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国有资产保值为投资者及企业内部和外部各有关方面进行经营决策提供相关、可靠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企业资产的保全和增值直接反映企业的资本规模、生产能力以及企业的经营损益和创利能力,是各有关方面经济决策者的重要依据;有利于企业正确计算损益,合理分配利润,避免虚盈实亏、资产流失、侵吞资本的“短期行为”的产生。
2、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一下三方面。一、国有资产的收益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方面,而财政收入和和财政支出是财政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稳定社会,控制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目标。二、可加强国有资产的控制力。用较少的国有资产控制和运作巨大的社会资产,很好地体现了国有资产与其他所有制相结合,扩大了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地位。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全国人民,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是保障全国人民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义重大,它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中央企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历史责任
增值策略
从上文阐述可以发现,国有资产管理尚存问题,保值增值工作意义重大,那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化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依法规范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规范管理,使企业从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
二、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为防止资产清查的前清后乱,尽快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使国资部门及主管部门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以利于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和资源共享
三、加强基础建设,落实责任,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相结合,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明确法定代表人为国有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并由主办会计、实物保管员等组成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加强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使企业的产权权属更趋于明晰,明确管理目标。要建立起由出租、承租双方共担专门用于固定资产方面的维修基金
四、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的关系。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明晰产权,认真履行产权界定登记制度;深化中央和地方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改革,建立新型高效的国有资产国家管理体制;加强出资人财务监督,努力完善财务预算和决算管理制度。
2、 理顺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责任
管好国有资产,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财产有人管,管得住。对此,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委托营运的原则,去做好这项政策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工作。具体地说,就是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局受国务院委托,经营管理各地的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营运的最基本单位,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企业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强化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已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应当将企业财产保值增值指标纳人承包指标体系,在厂长(经理)任期满后要依法对此进行审计,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界定产权关系的工作中,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发的《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办法》明确产权归属,以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完善会计操作规则和监督制度
首先要明确会计委派职责。委派会计要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及时、全面、准确组织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经营和盈亏情况,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当好“四员”:一、核算员,为经营者服务,及时、准确、真实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履行好核算职责;二、监督员,认真落实主管部门有关监管工作的要求,监督所在单位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责;三、服务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协调落实信贷资金等有关财务政策,当好企业的参谋,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四、信息员,发挥桥梁作用,加强与企业、银行、税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然后要实行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和定期轮换制度。对委派者和经营者有亲属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的,必须实行委派回避制。为了避免会计人员在一个部门定期工作产生利益关系,影响其正常履行职责,根据监管要求和企业经营业务量的大小,对委派会计进行定期交叉轮岗。
其次充分发挥内审作用,实行事后监督,专设委派审计岗位,每月对所有经营企业进行经济业务的审核和复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尽可能将各种管理漏洞和失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低,形成会计和审计的双重监管监督机制
最后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制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国有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的获取、耗费、维护、处置等会计记录符合国家新会计制度的规定。
4、强化国家对中介市场的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的准确评估
政府加强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遵循未来收益原则贡献原则、市场原则、替代原则、外在性原则。资产管理部门应该严把资产评估关,更新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对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联营要严格审查,确保各投资主体的出资价客观、公正、公平、合理。明确界分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引入“市场禁入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各级资产评估管理部门应严格加强对资产评估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评估机构的执业能力,执业道德等方面的审查。对于实施违法行为的资产评估人员,限制其在一定期间内不得从事相关资产评估业务,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资产评估业务。
5、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检查
一、加强对各类报表的日常检查。通过对报表指标的分析,检查企业经营状况,考核其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应重点分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及国有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变化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组织重点或者专项检查
二、开展定期检查。重点对国有企业资产产权登记产权界定、运营质量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三、必须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对外捐赠的监督管理,尤其要把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合伙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作为检查监督的重点,对不正当的捐赠行为一经查出,应严肃追究单位。
6、引入EVA 分析指标
经济附加值(EVA)的理论,渊源出自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1990 年获奖)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1985 年获奖)1958 年至1961 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传统的财务指标没有考虑股权资本成本,会计账面利润其实并不体现真正的利润,仅仅是“会计利润”。而EVA 考虑了投入资本成本,是企业净经营利润减去所投入的所有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融资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后的差额。
EVA 的总成本被分为两个部分,即显性机会成本(会计系统中的全部经营成本)与隐性机会成本(全部资本的机会成本,也是企业的投资者所预期的最低回报率)。可以说EVA 实际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利润,是企业财富真正增长之所在。
EVA指标引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重要作用。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在哈佛商业期刊中一篇文章中这样提到,经济增加值是衡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它反映了管理人员能够创造和提高价值的所有方面。所以在国有企业单位尝试着建立和完善基于经济增加值指标EVA 的国有企业单位管理模式,对于引导和约束国有企业单位的经营者和高级管理者,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的。首先,有助于全面衡量国有企业单位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充分考虑国有资本成本;其次,有助于国有企业单位经营者明晰对所有者的责任,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有助于国有企业单位实行更加客观的业绩评价、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分配机制。
7、国有资产证券化模式运作
国有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具体操作过程还相对不成熟,处在探索阶段。国有资产证券化既是对国有资产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又能在不增加国有企业负债或资产的前提下实现融资计划,提高国有企业综合实力,改善国有企业财务困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我国国有企业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存量资产的僵化,资产证券化最大的功能就在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使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组合起来变现和出售,并且应收账款、闲置资产等都可以作为证券化的对象,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对于多方参与者都有好处。顺利实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证券化运作的策略包括: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性支持;证券化的税务减免;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建立发达的金融体系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0 16:30
目录
概述
证券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