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省威海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行政属于威海市环翠区开发区管委会是威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威海高技区位于威海市市区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区,总面积111.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5公里。常住人口15万。距市中心3公里,距威海港4公里,火车站10公里,威海机场30公里,烟台机场80公里。
气候特点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年温差较小。全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时间超过290天。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最高气温24.6℃,最低气温-1.5℃。
经济概况
经济发展 建区十多年来,累计完成GDP228亿元,年均递增31%;实现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年均递增32%;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8亿元,年均递增 43.8%。2003年完成GDP50.1亿元,增长42.7%,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35.4%,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42.9%。
投资环境 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海,有绵延二十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和万亩林场,空气清新,拥有四个天然海水浴场,水清滩缓、沙质柔细,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之地;区内水、电、路、暖、通讯等设施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41%;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完备,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和“一条龙”优质服务。2001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率先通过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认定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高新技术 规划兴办了三星、光威、高分子、金猴、托普、万丰、精密印刷、双丰等高科技工业园区。引进了17家科研院所和9所高等院校进区建立科研机构、创办科技实体。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孵化器面积达6万平方米。设立种子基金和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了融资平台。累计实施火炬、星火和科研计划项目23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区内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8%。
对外开放 累计批准进区外资项目438项,合同外资额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其中出口21亿美元,年均递增 44.6%,与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区出口产品总额的69%。被国家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认定为全国首批16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2003年,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等八部门授予“科技兴贸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商贸旅游 区内商贸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条件良好。国际海水浴场、卧龙山、小石岛钓鱼公园、北海浴场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国际海水浴场被国家海洋局列入10个定期监测海水质量的重点海水浴场之一。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递增。
农村经济 现有耕地2300公顷,果园5000亩。2002年,粮食产量1.3万吨,油料产量2000吨,蔬菜产量7500吨。畜牧业收入3400万元,水产业收入1.2亿元。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6.8亿元。
社会建设
教育卫生 区内有中学3所、小学13所、幼儿园34所,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海市教育学院、科技中专等大中专院校座落区内。拥有医院2处,其中,佛顶山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
人民生活 2004年,全区职工人均收入126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1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9亿元。有社会福利院2所。建立了覆盖全区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
威海高区正在深入开展“二次创业”活动。今后五年间,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0%以上,到2007年,全区GDP达到172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人均占有13000美元。将高技区建设成为一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对外贸易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政治稳定,融科研、生产、贸易、教育、旅游、生活为一体的国际性、现代化海滨生态科技城。
威海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威海高技区是最适宜创业的地方。威海高技区诚邀海内外精英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基础设施
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威海高区把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建设的两大任务之一,本着“开发一 片、完善一片、配套一片”的原则,依托老城市的市政设施,推动各项基础设施自东向西延伸。至2003年底,威海高区共完成基础设施工作量12亿元。
道路:开发区内主要道路框架基本建成,形成了五纵七横的道路格局,区内建设道路 75 公里,硬化路面 210 万平方米 。
供电:高区电网属于威海市电网的一部分。现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3座,总容量为24万KVA。变电站均实现双电源进线,辖区内10KV线路共有15条,已经构成网状框架,配电总容量为10万KVA,充分保证了开发区的用电。
通信:全区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以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数字化、覆盖全区的立体化通信基础网络。全区光缆长度已达 200 皮长公里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6 万门,全区电话普及率达到 45 部 / 百人。
计算机互联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互联网地面出口总带宽为 3G ,全区现有互联网用户 1 万余户。上网人数 3 万人,网站 70 个。
供水: 市区 800mm 的给水管道通入开发区,建有麻子山、涝台山加压泵站 2 座、 600m 3 的高位水池 2 座、 2000 m 3 的低位水池 2 座,给水能力达到 6 万吨 / 日;现实际供水量达到 9000 吨 / 日,高峰时达到 1.1~1.2 万吨 / 日。
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建立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供热和供汽:区内建有热电厂一处,已完成的一期工程供热量为3×75t/h,同时还建设了换热站八座,供热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
热化率达到95%。
旅游度假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地理位置优越:濒临黄海,处于威海市区西北部。距市中心3公里、威海港4公里、火车站10公里、威海机场30公里、烟台机场80公里。
旅游自然资源:开发区内有四十多公里的海岸线、绵延二十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和万亩林场,国际海水浴场、北海浴场、金海滩浴场、双岛湾浴场四大浴场沙质柔细、海水清澈、滩坡平缓、风平浪静,享誉国内外。小石岛渔业休闲旅游度假区内现有游艇俱乐部、渔家乐垂钓示范园,可扬帆碧海、挥杆垂钓。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玛珈山、垛顶山等景点沿岸散布其中。双岛湾-小石岛沿岸休闲旅游带、金海滩游艇码头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旅游设施完善:已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便捷服务体系。有星级酒店11家,其中金海湾国际饭店、海悦建国饭店两家为五星级酒店,有产权度假酒店公寓式酒店4家,有海鲜特色餐饮店12 家。区内现有利群购物广场、威韩商贸城、大屋建材商城等购物场所以及金融、保险、商务办公等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文化氛围浓厚:区内现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市博物馆、市图书馆、成山体育场、金色海岸高尔夫俱乐部、山东省级体育训练基地等场所。周边还有刘公岛风景区、山地高尔夫球场等著名旅游休闲场所。
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这里是您旅游、度假、休闲的胜地,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欢迎你!
社会事业
建区以来,全区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生、民政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教育: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投入累计达到5000多万元,使幼儿园、中小学教育,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全区共有幼儿园48所,小学11所,初中3所,高中1所。幼儿入园率95%,中小学生入学率100%,毕业率、普及率为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98 %。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幼儿园100%,小学100%,初中100%。建成了高区教育成域网,实现了媒体网络教学。省级规范化学校4所,市级规范化学校6所,电教示范学校达到80%。
医疗卫生:在全市较早实现了区、办事处、村企一体化的医疗网络,承担了全区职工基本医疗、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卫生预防保健等工作。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民受益率达100%。全区形成了以二级综合医院--金海湾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层诊所达到15个,初步满足了全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计划生育三为主低生育水平,连续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达标一等奖。几年来,一孩率达到95.3%,计划生育率达到99.79%,晚婚率达到98.69%,晚育率达99.4%,统计合格率达到100%。
社区建设:继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民办实事,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积极搞好社区试点工作,坚持把扩大城市基层民主政治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工作,在试点社区建立了完善的领导组织和自治组织体系。
文化体育: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文化建设迈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舞台群众文化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净化。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区体育人口体育场馆2个,田径场12个、篮球场20余个、网球场4个、门球场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处,国际海水浴场已成为全区文化体育活动的主要聚集地。
信息园区
对于信息产业信息化建设这一高科技领域,区党工委、管委一贯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确定了打造“科技金海岸”、“数字金海岸”和“绿色金海岸”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把建设“数字开发区”提到了议事议程,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进全区信息化建设。威海市的软件类企业(包括系统集成)大都聚集在高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占全市的相当份额,全区信息化建设势头良好。
政务信息化: 高区已经建立了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的管委内部局域网和以网通为依托、覆盖全区的实现管委机关与所有单位之间公文网上传递的城域网。开发了以 LOTUS NOTES 为操作平台的“高区管委电子政务系统”,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网站 ,经过不断升级和完善,电子政务雏形已经形成。通过这些平台的支持,管委机关的办公实现了“五化”,即:机关办公无纸化、区内企业公文传递网络化、部门业务管理数据库化、区内政务信息集成化、对外宣传网站化。2004年,建成并开通了“一网式”办公系统,实现“网上审批”和“网上申报”,该项目被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 2002 年度山东省信息化重点项目”。
教育信息化: 根据教育部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精神及《威海市教育城域网建设规划》的要求,制定了《威海高区信息技术发展及教育城域网建设实施方案》。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区 14 所中小学的教育城域网,全区所有学校实现了媒体网络教育
企业信息化: 该区企业信息化自九十年代中后期起步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 ERP ),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制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 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等。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自动化,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并建立自己的网站。
其他领域的信息化: 财政、税务、工商、统计、公安等专用信息网在开发区已经开通,功能不断延伸,成为全区网络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IC 卡在工商、税务、金融、学校等系统已得到推广和应用。
软件产业: 威海是山东省软件产业“一园三地”(济南齐鲁软件园青岛烟台、威海软件基地)之一,而“威海软件基地”正设在威海高区。
创业大厦内,已有 40 多家软件企业入住,这为软件基地的发展储备了后劲。“农友”软件园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管理推广应用基地,被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山东省农村管理软件研发推广基地。威海世锋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校园管理软件产品、威海渔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软件产品、威海海合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嵌入式和控制软件、威海齐威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屏幕液晶显示系统等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奥瑞软件有限公司和克劳斯数码通讯有限公司是两位海外留学博士来我区创办的公司,其开发的网络软件和全景远程网络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制造业: 我区电子信息产品有 60 多种。 2007 年,全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区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2.9% ,完成出口创汇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 81% 。图像传感器热敏打印头、客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CDMA 中继器LED新光源等 20 多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形成了以传真机关键件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偏转线圈小型变压器线圈、计算机软件等为龙头的初具规模的电子信息主导产业
环境保护
建区以来,党工委、管委非常重视环境质量问题,建立健全了建设项目环保立项、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项管理制度。制定了以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无污染、低能耗产业政策一票否决权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截止 2003 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 80% 以上;城市集中供热率为 55% 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 100% ;建成区气化率达 99%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达 98% 以上;各类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内。各类环境监测指标表明,高区环境的空气污染年平均指数控制在 70 以下,保持在二级空气质量水平;海水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类海水环境质量水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住宅区控制在一类区标准,工业区控制在三类区标准,交通噪声控制在四类区标准;烟尘控制区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控制在 200mg/m3 。开发区环境质量良好,为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所获荣誉
2020年3月4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2年8月,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2。
2023年7月,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8。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威海城市群的中心地带,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企业发展、物流集散最有力的保障。
港口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威海港为依托,威海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北海滨,威海湾的西北岸,它是我国通往韩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便捷的出海口,也是与韩国西海岸距离最近的港口。威海高区距威海港约5公里。
威海港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常年不冻不淤,四季通航。她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北跨渤海同东北三省老工业区相连,东越黄海与韩国经济中心区相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条件使威海港在我国沿海港口中独具特色,港口发展极具潜力。
威海港开通外贸至韩国仁川平泽釜山,日本神户大阪名古屋,内贸至青岛、大连、黄埔的航线。威海港在建和已建的泊位19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2005年,与青岛港合资成立了青威集装箱码头公司,合资后业务发展迅速,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40%的增长率上涨,发展势头良好。
公路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青威高速的起点附近,毗邻初张路、威石路等省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区内规划建设有40多条次干公路,同步铺设各类配套管线。地理交通便利,是威海市区通往外界的门户。
铁路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距离威海市汽车总站、火车总站约10公里,铁路第三货运站坐落园区东面,铁路干线贯穿园区。
机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距离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约30公里,是威海市交通要点,连接威海及周边地区的枢纽。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8:56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经济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