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Universe)在
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
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
能量,比如
电磁辐射、普通物质、
暗物质、
暗能量等,其中普通
物质包括
行星、
卫星、
恒星、
星系、
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
能量的
物理定律,如
守恒定律、
经典力学、
相对论等。
定义与词源
定义
物理宇宙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
电磁辐射、普通物质、
暗物质、
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
星系、
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
物理定律,如
守恒定律、
经典力学、
相对论等。
中文词源
在中国古代,“宇”和“宙”都不过指的是人们居住房屋上的部件,现代引申为越来越大的“宇宙”概念,宇宙指空间,时间,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周代金文的“宇”是一座房屋里面一个“干”字,实际上就是一座房屋的形状和结构。《
说文解字》曰:“宇,屋边也。”《
诗经·
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释文:“屋四垂为宇。”这里的“宇”正像《
一切经音义》中说的“宇,屋檐也”一样,指房屋的屋檐、廊檐。《
仪礼·士丧礼》“置于宇西阶上”、《
资治通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等,也都是这个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宇”这个房屋上的部件,慢慢地就代替了整座房屋。《
诗经·
大雅·緜》“聿来胥宇”、《
楚辞·
招魂》“高堂邃宇”、
苏轼《水调歌头》“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中的“宇”,就不是屋檐,而是整个房屋。到了
屈原的《
离骚》“尔何怀乎故宇”、
贾谊的《
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此处的“宇”是指国家或天下了。《
吕氏春秋·下贤》“神覆宇宙”、《
墨子·经上篇》“久,古今旦莫(暮)。宇,东西家南北”里的“宇”,已是一个很大而多变的空间范畴。
甲骨文的“宙”字,是一座房屋里面加一个“由”字,表示房屋靠一根上细下粗的梁顶着。《
说文解字》曰:“宙,舟舆所极覆也。”《
淮南子·览冥》:“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这里的“宙”都是它的本义“栋梁”的意思。但到了《
南齐书》“功烛上宙,德耀中天”、
王勃《
七夕赋》“霜凝碧宙,水莹丹霄”里的“宙”,就已是指天空了。
“宇宙”一词连用,最早出自《
庄子》:“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这时的“宇”代指一切空间,“宙”代指一切时间。这里宇宙的意义已是标准的时空了。《
尸子》:“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文子·自然》也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说明古代诗人和科学家都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如《
楚辞·屈原·
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张衡《
东京赋》“泽浸
昆虫,威振八宇”以及《
庄子·
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等等,“宇”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方位、处所,而是指所有的空间;这里的“宙”已经表示没有开始没有终末的无限时间,“宇宙”已经无限大。
外文词源
从
毕达哥拉斯开始,
古希腊哲学家的“宇宙”一词是τὸ πᾶν、té p ón(“全部”),定义为所有物质和所有空间,以及τὸ ὅλον、té hélon(“所有事物”),它不一定包括空洞。另一个ὁ κόσμος,ho késmos(意思是世界,宇宙)。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与后来的
拉丁语作者曾使用过“universum”这个词汇,与
现代英语所使用的“universe”意义相同。宇宙的
同义词在其他拉丁语作者中也有使用,并在现代语言中存在。例如,宇宙的德语单词有Das All、Weltall和Natur。
宇宙的英语“universe”起源于古法语的“univers”,而该词又源自于拉丁语的“universum”。英语中也有同样的
同义词,例如:everything(万物,如
万物论theory of everything)、cosmos(宇宙,如
宇宙学cosmology)、world(世界,如
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和nature(自然,如
自然法则natural laws或
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
概念
从历史上看,对宇宙及其起源有许多想法。
古希腊人和
古印度人首先提出了由物理定律主导而非个人观点的宇宙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包含宇宙的概念,宇为所有的空间,宙为所有的时间。几个世纪以来,
天文观测以及运动和
引力理论的改进,使得对宇宙描述更准确。
现代宇宙学始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1915年的
广义相对论,该理论使定量化的预测整个
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局成为可能。绝大多数现代的、公认的宇宙学理论都基于广义相对论,更具体的是指
大爆炸理论。
神话传说
许多文化都有描述世界和
宇宙起源的
神话传说。该
文化圈的人们一般认为这些神话有些真实性。然而,对于这些传说如何应用在那些相信超自然起源的人中,有很多不同的观念,从神直接创造宇宙,到当今神只是设置了宇宙运行的机制(例如通过
大爆炸理论和
进化论这样的机制)。
研究神话的
民族学家和
人类学家为
创世神话中出现的各种场景制定了多种分类。一类神话传说认为世界诞生于世界卵,这些传说包括中国神话传说中的
盘古,古印度佛教的《梵卵往世书》(Brahmanda Purana)、以及
芬兰史诗《卡勒瓦拉》(Kalevala)。三国时期
吴国徐整著《
三五历纪》中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其中。“在其他类似的神话中,宇宙是由一个实体通过他或她自己发出或产生的东西创造的,如
藏传佛教的
本初佛普贤王如来,
古希腊神话中的
盖亚(地球母亲),
阿兹特克神话中的女神科亚特利库埃,
古埃及神话中的
阿图姆,以及
犹太教-基督教《
创世纪》创世叙事中上帝创造了宇宙,同源的伊斯兰教也认为真主
安拉创造了宇宙。在另一类型的传说中,宇宙是由男性神和女性神的结合创造的,就像
毛利传说中Rangi和Papa的一样。在其他传说中,宇宙是由预先存在的材料改造而来,比如在巴比伦史诗《埃努玛·埃利什》(Enuma Elish)中是
迪亚马特用死神的尸体创造,在
北欧神话中是巨人
伊米尔用混乱的材料创造,在
日本神话中是
伊奘诺尊与
伊奘冉尊创造。在其他传说中,宇宙源于基本原理,如
印度教中的梵(Brahman,婆罗门)和本性(Prakrti)以及道教中的阴阳。
哲学模型
苏格拉底(Socrates)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和古印度哲学家提出了一些最早的宇宙哲学概念。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指出,现象可能具有欺骗性,并试图理解现象背后的基本现实。他们特别指出了物质改变形态的能力(例如,冰化为水,水蒸为汽)。一些哲学家提出,世界上所有的物理材料都是被称为
始基(
Arche)的单一
原始材料的不同形式。第一个这样认为的是
泰勒斯(Thales),他提议这种材料是水。泰勒斯的学生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提出一切都来自无限的
阿派朗(Apeiron)。
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提出原始材料是空气,因为空气被认为有吸引和排斥的特性,导致始基凝结或分离成不同的形式。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提出了智性(Nous)的原理,而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提出了火。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提出了地、水、气、火的元素,他的
四元素说后来变得非常受欢迎。和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一样,
柏拉图(Plato)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数字构成的,并将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采用柏拉图立体的形式表示。
留基伯(Leucippus)及其学生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和后来的哲学家提出了
原子说,认为宇宙是由通过真空移动的不可分割原子组成的,尽管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不可行,因为空气就像水一样,对运动有阻力。空气会立即冲进来填补一个真空,而且如果没有阻力,它会无限快地填充。
虽然
赫拉克利特主张永恒的改变,但与他同时代的
巴门尼德(Parmenides)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建议,即所有的变化都是一种幻觉,真正的基本实体是永远不变的,是单一性质的。巴门尼德认为这个实体是同一(The One)。巴门尼德的想法对许多希腊人来说似乎难以置信,但他的学生,来自埃利亚(Elea)的
芝诺(Zeno)提出了几个著名的悖论。亚里士多德通过提出一个潜在的可计数
无穷大的概念,以及无限可分割的连续体来回应这些悖论。与永恒不变的时间循环不同,他认为世界范围被天球面所限定,天体由第五元素“
以太(ether)”构成。
印度哲学家
胜论学派(Vaisheshika school)的创始人
迦那陀(Kanada)也提出了一个
原子论的概念,并提出了光和热是同一物质的变种。公元5世纪,佛教原子论哲学家
陈那(Dignāga)提出原子是点大小、非持续的,并由能量构成。他们否认存在
实质性物质,并提议运动由
能量流的瞬间闪现组成。
时间有限主义的概念受到三种
天启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共同的创造学说的启发,包括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拜占庭基督教哲学家约翰·菲洛波努斯(John Philoponus)提出了反对古希腊无限过去和未来概念的哲学论点,并被早期穆斯林哲学家
肯迪(Al-Kindi)、穆斯林神学家
安萨里(Al-Ghazali)和犹太哲学家萨阿迪亚·果昂(Saadia Gaon)引用。
天文学说
在巴比伦
天文学家开始天文学研究后不久,就提出了宇宙的天文模型,他们把宇宙视为漂浮在海洋中的平底盘子,成为早期希腊地图的前提,比如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
米利都赫卡塔埃乌斯绘制的地图。
后来的希腊哲学家观察
天体运动,聚焦于更深刻地根据经验证据发展宇宙模型。第一个相干模型是由尼多斯(Cnidos)的
欧多克索斯(Eudoxus)提出的。根据
亚里士多德对模型的物理解释,天体在静止的地球周围以均匀的运动永久运转。物质完全包含在地球球体中。
在放弃
同心球模型后,这个
地心说模型也由
卡利普斯(Callippus)改进,它几乎与
托勒密(Ptolemy)的天文观测完全一致。这种模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数学上的事实,即任何函数(如行星的位置)都可以分解成一组圆形函数(
傅里叶模式)。其他希腊科学家还有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哲学家
菲洛劳斯(Philolaus)。根据希腊作家文献汇编者斯托拜乌斯(Stobaeus)的说法,菲洛劳斯假设在宇宙中心的是一团“中心火”(central fire),地球、
太阳、月亮和行星围绕它以均匀的
圆周运动旋转。
希腊天文学家来自
萨摩斯(Samos)的
阿里斯塔库斯(Aristarchus)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宇宙
日心模型的人。虽然原文本已经丢失,但
阿基米德(Archimedes)的著作《
数沙者》(The Sand Reckoner)中的一个参考描述了阿里斯塔库斯的日心模型。阿里斯塔库斯认为恒星离
太阳很远,并认为这是
恒星视差没有被观测到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地球绕着太阳移动时,没有观测到恒星彼此相对移动。事实上,恒星的距离比古代通常假定的距离要远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恒星
视差只能通过精密仪器探测到。地心模型与行星视差一致,平行现象被认为是恒星视差不可观测的原因。对
日心说的拒绝显然相当强烈,克里安西斯(Cleanthes,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当代主义者和
斯多葛主义的领袖)建议希腊人起诉阿里斯塔库斯。
在古代支持阿里斯塔库斯日心模型且留下姓名的天文学家仅有
塞琉西亚的塞琉古,他是希腊天文学家,生活在阿里斯塔库斯之后的一个世纪。根据
普鲁塔克(Plutarch)的说法,塞琉古是第一个通过推理来验证日心模型的人,但不知道他使用了什么论据。塞琉古关于日心宇宙学的论点可能与
潮汐现象有关。根据
斯特拉波(Strabo)的说法,塞琉古是第一个指出潮汐是由于
月球的吸引力造成的,而潮汐的高度取决于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就像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后来在16世纪所做的一样。在中世纪,印度天文学家
阿耶波多(Aryabhata)和波斯天文学家阿布·玛沙尔(Abu Ma'shar)和艾尔·森加辛(Al-Sijzi)也提出了日心模型。艾尔·森加辛还认为地球在
自转轴上旋转。
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模型在
西方世界被接受大约两千年,直到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恢复了阿里斯塔库斯的
日心说模型,即如果地球在自转轴上自转,而且太阳被放置在宇宙的中心,天文观测数据可以解释得更合理。正如哥白尼自己指出的,
地球自转的概念非常古老,至少可以追溯到
菲洛劳斯(Philolaus,约公元前450年),蓬杜斯(Ponticus)的
赫拉克利德斯(Heraclides,约公元前350年)和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
厄克方图(Ecphantus)。大约在哥白尼前一个世纪,库萨(Cusa)的基督教学者尼古拉斯(Nicholas)在他的著作《论无知》(1440年)中也提出地球在其自转轴上旋转。
纳西尔丁·图西(Tusi,1201—1274)和阿里·古什吉(Ali Qushji,1403—1474)利用彗星天象提供了地球在自转轴上自转的经验证据。日心说被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以及后来的科学家所接受。牛顿以哥白尼的研究、
第谷·布拉赫(Johannes Kepler)的观测数据以及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的
行星运动定律为基础,总结出了
万有引力定律。
埃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1720年)和让-菲利普·德·查索(Jean-Philippe de Chéseaux,1744年)独立地指出,假设无限空间均匀地充满恒星,这将导致夜间天空与太阳本身一样明亮的预测,这在19世纪被称为
奥伯斯佯谬(Olbers' paradox)。牛顿认为,一个无限空间一致地充满物质会导致无限的力,以及导致物质在自身引力下向内坍缩的不稳定。1902年,
金斯不稳定性阐释了这种不稳定。
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在1761年早些时候也提出了这样的
宇宙学模型。18世纪天文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汤姆斯·莱特(Thomas Wright)、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和其他人对星云的观测。
1919年,当
胡克望远镜(Hooker Telescope)建成时,主流的观点仍然是宇宙完全由
银河系组成。
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利用胡克望远镜在几个旋涡状“星云”(当时还不认为是银河系外的星系)中识别了
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s),并在1922—1923年间确凿地证明了
仙女座星云(
M31)和
三角座星云(
M33)等是银河系之外完整的星系,从而证明宇宙由众多独立的星系组成。进一步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
太阳是
银河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之一,而
银河系是宇宙中至少两万亿个
星系之一。银河系中的多数恒星都有行星。在较大的宇宙尺度上,星系在各个方向上分布均匀、相同,这意味着宇宙既没有边缘也没有中心。在较小的尺度上,
星系分布在
星系团和
超星系团中,它们在宇宙中形成巨大的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
宇宙空洞,构成一个巨大的泡沫状结构体。20世纪初研究发现,大多数星系具有系统性的
红移现象,这表明宇宙正在膨胀;借由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表明宇宙具有起源。
年表
关于
宇宙进化的流行模型是
大爆炸理论。
大爆炸模型指出,宇宙最早的状态是一个极其炙热和密集的状态,宇宙随后膨胀和冷却。该模型基于
广义相对论和一些简化的假设,如空间的
同质性和
同构性。具有
宇宙常数(Lambda,Λ)和
冷暗物质的模型版本(称为ΛCDM模型)是最简单的模型,为宇宙的各种观测结果提供了相当好的解释。大爆炸模型包括星系距离和
红移的
相关性、氢
氦原子的数量比例以及微波
背景辐射等观测结果。
最初的炙热、密集状态被称为
普朗克时期,是从
时间零点到一个普朗克时间单位(约10-43秒)的短暂时期。在普朗克时期,所有类型的物质和所有类型的能量都集中在一个密集的状态,当前是已知四种
基本力中最弱的引力,被认为在那时与其他基本力一样强大,所有的基本力可能是统一的。自普朗克时期以来,空间一直持续膨胀到当前的规模。在10-32秒内出现了一段非常短但强烈的宇宙
暴胀时期。这是一种不同于当前宇宙的膨胀,空间中的物体没有实际移动,而是定义空间本身的
度规发生改变。尽管时空中的物体
移动速度不能快于光速,但此限制不适用于控制时空本身的度规。宇宙初始时期的宇宙暴胀解释了为什么空间看起来非常平坦,以及为什么空间规模比光从宇宙初始以来穿越的距离大得多。
在宇宙存在的前几分之一秒内,四种
基本力已经分离。随着宇宙继续从不可思议的炙热状态中冷却下来,各种类型的
亚原子粒子能够在短时间内先后形成,分别称为
夸克时期、
强子时期和
轻子时期,这些时期加起来在大爆炸之后持续了不到10秒的时间。这些
基本粒子稳定地结合到越来越大的组合中,包括稳定的质子和中子,然后通过
核聚变形成更复杂的
原子核。这个过程,被称为
大爆炸核合成(或
原初核合成),只持续了约17分钟,并在大爆炸后约20分钟结束,所以只有最快和最简单的
核聚变反应发生。按质量计算,大约25%的质子和宇宙中所有的中子被转换成氦、少量的氘(氢的一种
同位素)以及
痕量的锂,其他所有元素只生成了非常非常少的数量。剩余75%没有参与核聚变的质子即为氢原子核。
核合成结束后,宇宙进入了光子时期。在此期间,宇宙仍然太热,物质不能形成
中性原子。所以当时的宇宙是一团炙热、致密的雾状
等离子体,由带
负电荷的电子、中性
中微子和带
正电荷的
原子核组成的。大约37.7万年后,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使电子和原子核形成第一个稳定的原子。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过程被称为复合,但实际上却是电子和原子核是第一次结合。与等离子体不同,中性原子对许多波长的光是透明的,所以宇宙也第一次变得透明。当原子形成时,光子被释放(退耦),这些光子形成了当前仍然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
CMB)。
随着宇宙的膨胀,光子的能量会因波长变长而降低,因此
电磁辐射的能量
密度比物质的
能量密度下降得更快。大约在47000年之后,物质的能量密度变得大于光子和
中微子,并开始主宰宇宙的
大尺度行为。这标志着辐射主导时期的结束和物质主导时期的开始。
在宇宙的最初阶段,宇宙密度的微小波动导致
暗物质的聚集逐渐形成。普通物质被暗物质
引力吸引,形成了巨大的
气体云,最终形成了恒星和
星系,暗物质在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中最密集,在
宇宙空洞中最稀疏。大约1亿到3亿年后,被称为
星族III的第一代
恒星形成。这批恒星可能不含金属,质量体积非常大,发光亮度非常高,但寿命却非常短。
第一代恒星导致了宇宙在2—5亿到10亿年之间逐渐再电离,并通过
恒星核合成作用产生比氦重的元素,并将其撒布到宇宙中。宇宙还含有一种神秘的能量称为
暗能量,其密度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大约98亿年后,宇宙已经膨胀到使物质的密度小于暗能量的密度,标志着当前暗能量主导的时期的开始。在这个时期,暗能量导致宇宙的膨胀不断加速。
物理性质
在四个
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在天文尺度中占主导地位。引力效应是累积的,相比之下,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影响往往彼此抵消,使得电磁力在天文尺度上相对微不足道。其余两种相互作用,弱和强核力量,随距离下降非常快,其影响主要局限在
亚原子尺度上。
似乎宇宙中的物质比
反物质更多,这是一种可能与
CP破坏有关的不对称。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这种
不平衡是造成当前所有物质存在的部分原因,因为如果在大爆炸产生同样多的物质和
反物质,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完全湮灭彼此,只留下光子。宇宙似乎也既没有净动量,也没有
角动量,如果宇宙是有限的,则遵循公认的物理定律。这些定律是
高斯定律和非散度压力-能量-动量赝
张量。
大小和区域
宇宙的大小有点难以定义。根据
广义相对论,由于光速有限和空间不断膨胀,即使在宇宙的生命周期内,遥远的空间区域也可能永远不会与地球附近的
空间相互作用。例如,空间的膨胀速度可能快于穿过它的光速,即使宇宙永远存在,从地球发送的无线电信息可能永远不会到达空间的一些区域。
假定遥远的空间区域存在,并且是现实的一部分,但却永远无法与其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和被影响的空间区域是可观测的宇宙。
可观测宇宙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旅行中的观察者可以接触比静止的观察者更大的时空区域。然而,即使是最快速的旅行者也无法与所有的空间互动。通常,可观测宇宙是指地球在银河系中的当前位置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在当前
时间测量的地球到
可观测宇宙边缘之间的真实距离为465亿光年(140亿秒差距),即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930亿光年(280亿秒差距)。光从可观测宇宙边缘移动到
地球距离非常接近宇宙的年龄乘以光速,即138亿光年(42亿秒差距),但这并不代表任何给定时间地球到可观测宇宙边缘之间的距离。因为
宇宙膨胀,可观测宇宙边缘和地球已经比最初相距更远。与可观测宇宙范围相比,一个典型星系的直径为3万光年,两个相邻星系之间的典型距离为300万光年。例如,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到18万光年,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姐妹星系
仙女座星系位于大约250万光年之外。
因无法观察可观测宇宙边缘以外的空间,所以不知道宇宙的大小是有限还是无限。估计表明,如果整个宇宙是有限的,必须大于可观测宇宙250倍以上。宇宙的总体大小一些有争议的。宇宙无边界的方案认为,如果宇宙有限,其范围
估计值将高达
百万秒差距。
年龄与膨胀
天文学家通过假设ΛCDM模型准确地描述了宇宙从非常均匀、炽热、密集的原始状态到其当前状态的演变,并通过测量构建该模型的宇宙参数来计算宇宙的年龄。该模型在理论上被很好地理解,并且在最近一段时间得到高精度天文观测数据(如
WMAP探测器和
普朗克卫星)的支持。拟合的观测结果通常包括宇宙微波
背景辐射各向异性、
Ia型超新星的亮度与
红移的关系,以及包括
重子声学振荡特征在内的大尺度星系聚集。其他观测结果,如
哈勃常数、
星系团丰度、
弱引力透镜和
球状星团年龄,与这些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为模型提供了检验,但当前测量的不太准确。假设ΛCDM模型是正确的,通过许多实验使用各种技术测量参数,根据截至2015年普朗克卫星的观测数据,可计算出
宇宙年龄的最佳值,即137.99±0.21亿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及其内涵已经演变。例如,
类星体和星系的相对分类已经改变,空间本身也扩大了。由于宇宙膨胀,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观测到300亿光年
外星系发出的光,尽管这些光只飞行了130亿年,因为地球与该星系之间的空间已经膨胀。这种膨胀与来自遥远星系的光发生红移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发出的光子在旅程中被膨胀的空间拉伸为更长的波长和较低的频率。对
Ia超新星的分析表明,空间膨胀的速率正在增长。
宇宙中物质越多,物质间相互引力就越强。如果宇宙太密集,那么会重新坍缩成引力
奇点。如果宇宙包含的物质太少,那么引力就会太弱,星系或行星等天文结构将无法形成。自从大爆炸以来,宇宙一直在单调膨胀。宇宙拥有相当于每立方米5个质子的合适的质能密度也许并不奇怪,因此能够过去138亿年不断膨胀,为当前观测到的宇宙的形成提供时间。
此外,科学家发现还有动态的力作用于宇宙中的粒子,影响膨胀速率。1998年以前,由于宇宙
引力相互作用的影响,预计膨胀速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因此,宇宙中还有一个可观测量,称为
减速参数,大多数宇宙学家预计该参数为
正数,并且与宇宙的物质密度有关。1998年,减速参数由两个不同的团队独立测量为负数,大约为-0.55,这在技术上意味着宇宙尺度因子的第二个导数在过去50-60亿年是正数。然而,这种加速度并不意味着
哈勃常数(宇宙常数)当前正在增加。
时空
时空是所有物理事件都在上演的
竞技场。时空的基本要素是事件。在任何给定的时空中,事件被定义为在特定时间上特定位置。时空是所有事件的集合(就像线是它的所有点的集合一样),正式地组成一个
流形。事件(如物质和能量)会
弯曲时空。另一方面,弯曲的时空迫使物质和能量以某种方式运行。只考虑其中之一而不考虑另外一个是没有意义的。
宇宙似乎是一个平滑的
时空连续体,由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
时间维度组成。因此,物理宇宙时空中的事件可以通过一组四个坐标来识别:x、y、z、t。平均而言,观测到的空间非常接近平坦(曲率接近于零),这意味着
欧几里德几何体在经验上是真实,以高精度遍及大部分宇宙。与球体进行类比,时空似乎也具有一种
单连通拓扑结构,至少在可观测宇宙的尺度上是这样。然而,当前的观测结果不能排除宇宙有更多的维度(由
弦理论等
理论假设)以及时空可能有一个多连通全局拓扑的可能性(与
二维空间的圆柱形或
环形拓扑第四维度闵可夫斯基空间的单一的
流形中,物理学家简化了大量的物理理论,并以更统一的方式描述了宇宙在超星系和
亚原子水平上的工作原理。时空事件不是绝对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而被认为是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闵可夫斯基空间近似于没有引力的宇宙,广义相对论的
伪黎曼流形用物质和引力来描述时空。
形态
广义相对论描述了时空如何弯曲和弯曲的
质量和能量(引力)。宇宙的拓扑或几何包括可观测宇宙的局部
几何体和全局几何体。宇宙学家通常使用给定的空格一样(流形)的时空片段,称为
共动坐标。可观测的时空部分是后向
光锥,它划定了
宇宙学视界。宇宙学视界(也称为
粒子视界或光视界)是粒子能在宇宙年龄内抵达观察者的最远距离。这个视界表示宇宙的可观测区域与不可观测区域之间的边界。
宇宙视界的存在、性质和意义取决于特定的
宇宙模型。决定宇宙理论未来演化的一个重要参数是
密度参数Ω,它被定义为宇宙的平均物质密度除以该密度的
临界值。根据Ω是否等于、小于或大于1,对应三个可能的几何形状之一,分别被称为平坦的、开放的和封闭的宇宙。
包括
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普朗克地图在内的观测数据,表明宇宙在有限年龄范围内是无限的,正如弗里德曼-勒马埃特雷-罗伯逊-沃克(FLRW)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因此,这些FLRW模型支持暴胀模型和
宇宙学标准模型,描述了当前由暗物质和暗能量主导的平坦、均匀的宇宙。
对生命的支持
宇宙可能会被微调。微调宇宙假说是一个命题,即只有某些宇宙
基本物理常数位于非常狭窄的值范围内,才可能允许宇宙出现生命的条件。因此,如果几个
基本常数中的任何一个只是略有不同,宇宙就不太可能有利于物质生成、天文结构、元素多样性或可理解宇宙的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哲学家、科学家、神学家和
创造论的支持者都讨论过这一命题。
组成
宇宙几乎完全由
暗能量、
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组成。其他包括
电磁辐射(估计占宇宙总能量的0.005%或接近0.01%)和
反物质。在宇宙的历史中,所有类型的物质和能量的比例都发生了变化。在过去20亿年中,宇宙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总量减少了。当前包括原子、行星、恒星、
星系和生命在内的普通物质仅占宇宙质能总量的4.9%。当前这类物质的总体密度非常低,大约为4.5×10-31g/cm3,相当于每4立方米体积中只有一个质子的密度。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性质是未知的。暗物质是一种尚未被确认的神秘物质形式,占宇宙总量的26.8%。暗能量是来自虚无空间的能量,它导致宇宙的膨胀加速,占宇宙总量的68.3%。
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在超过3亿光年左右的尺度上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宇宙中。然而,在较小的尺度上,物质往往按层级聚集,绝大多数原子聚集成恒星,绝大多数恒星聚集形成
星系,绝大多数星系聚集形成
超星系团,最后是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
可观测宇宙包含超过2万亿(1012)个星系,总体而言,估计有超过1亿亿亿(1024)颗恒星(比地球上所有的沙粒都多)。典型星系中的恒星数量范围从只有几千万(107)颗恒星的
矮星系到拥有数万亿(1012)颗恒星的
巨星系。
银河系位于
本星系群中,而本星系群又位于
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中。这个超星系团跨越5亿光年,而本星系群跨越1000万光年。
宇宙空洞是宇宙中相对空虚的广阔区域,位于较大的天文结构之间,其直径通常为1000万–1.5亿
秒差距(3300万-4.9亿光年)。已测量到的最大宇宙空洞跨越18亿光年 (5.5亿秒差距)。
可观测的宇宙在比超星系团大得多的尺度上是
各向同性的,这意味着宇宙的统计属性在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所有方向上是相同的。宇宙沐浴在高度各项同性的
微波辐射中,相当于大约2.72548开尔文的
热平衡黑体光谱。大尺度宇宙是均匀的和
各向同性假设被称为
宇宙学原理。一个既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宇宙从所有观察点看都是一样的,没有中心。
暗能量
宇宙膨胀加速的原因仍然难以捉摸,这通常归因于
暗能量。暗能量是一种被假设为渗入空间中的未知
能量形式。在质能等价的基础上,暗能量的密度(约7×10-30 g/cm3)比星系内普通物质或暗物质的密度要低得多。然而,在当前的暗能量时期,它主宰着宇宙的质能,并且它在空间之中是均匀的。
暗能量的两种拟议形式是
宇宙常数和
标量场。
宇宙常数以恒定的能量密度均匀的填充空间,标量场能量密度可能因时间和空间而动态变化。标量场的贡献通常也包括在宇宙常数中。公示化表达的宇宙常数相当于
真空能量。仅具有少量空间
不均匀性的标量场将很难与
宇宙学常数区分开。
暗物质
暗物质是一种假设物质,对整个
电磁波谱都是不可见的,但却占了宇宙物质的大部分。暗物质的存在和性质是因为它对
可见物质、辐射和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引力作用而推断的。除了
中微子被认为是一种
热暗物质,其他暗物质特别是
冷暗物质还没有被直接探测到,因此它成为现代
天体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暗物质既不发射也不
吸收光(或任何其他在显著水平的电磁辐射)。据估计,暗物质占宇宙总质能的26.8%,占宇宙总物质的84.5%。
普通物质
宇宙剩余4.9%的质能是普通物质,即原子、离子、电子和它们所形成的物体。物质包括恒星(产生几乎所有从星系发出的光)、行星、星际和
星系际介质中的气体,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碰到,触摸或挤压到的所有物体。事实上,宇宙中绝大多数普通物质是看不见的,因为星系和星系团内的可见恒星和气体仅占普通物质的10%。普通物质通常存在四种物质状态(相):固体、液体、气体和
等离子体。然而,实验技术的进步揭示了其他之前处于理论阶段的物质状态,如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与
费米子凝聚态。
普通物质由两种基本粒子组成:
夸克和
轻子。例如,质子由两个向
上夸克和一个
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电子是一种轻子。原子由原子核组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由于原子的绝大多数质量集中在其原子核中,而核由
重子组成,天文学家经常使用“重子物质”一词来描述普通物质,尽管这种重子物质中有一小部分是电子。
大爆炸后不久,原始质子和中子由早期宇宙的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温度低于两万亿度后冷却。几分钟后,在一个称为
大爆炸核合成的过程中,原子核由原始质子和中子形成。这种核合成形成了较轻的元素,即
原子序数小于锂和铍的元素,但较重
元素的丰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此时可能已形成一些硼,但下一个更重的元素——碳并没有大量形成。由于宇宙膨胀,温度和密度迅速下降,大爆炸核合成在大约20分钟后关闭。此后,
恒星核合成和
超新星核合成过程形成了较重元素。
粒子
普通物质和对物质作用的力可以用
基本粒子来描述。这些粒子有时被描述为基本的,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未知的
子结构,而且不知道是否由更小甚至更基本的粒子组成。
标准模型是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
电磁相互作用和
弱相互作用与强相互作用。标准模型由实验确认存在构成物质的粒子支持:夸克和轻子及其相应的反物质,以及传递
基本相互作用的
作用力粒子:光子、
W及Z玻色子、
胶子。标准模型预测了最近发现的
希格斯玻色子万物理论模型
广义相对论模型
广义相对论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的关于引力的
微分几何物理学理论,也是
现代物理学对引力的描述,也是当前
宇宙模型的基础。广义相对论概括了
狭义相对论和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对引力作为空间和时间(时空)的几何属性提供了统一的描述。特别是,时空的
曲率与存在的任何物质和辐射的能量和动量直接相关。该关系由
爱因斯坦场方程(一个
偏微分方程体系)指定。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决定了时空的
几何形状,而时空的几何形状又描述了物质的
加速度。因此,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描述了宇宙的演化。结合对宇宙中物质的数量、类型、分布的测量,广义相对论方程描述了宇宙随着时间的演变。宇宙的最终命运仍然未知,因为它严重取决于曲率指数k和
宇宙常数Λ。如果宇宙足够密集,k将等于+1,这意味着整个
平均曲率是正的,宇宙最终将在
大挤压中重新坍缩,可能在
大反弹后开启一个新的宇宙。相反,如果宇宙的密度不够,k等于0或-1,宇宙将永远膨胀、冷却并最终到达大冻结和热寂。现代
观测数据表明,宇宙的膨胀速度并没有像最初预期的那样下降,而是在增加。如果这种情况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宇宙最终可能会达到
大撕裂的结局。
多重宇宙假说
一些推测性理论提出,当前宇宙只是一组
不连续的宇宙中的一个,统称为多重宇宙,挑战或增强了有限定义的宇宙。科学的多重宇宙模型不同于
模拟现实等概念。美国
宇宙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为科学家为应对各种物理问题而建议,而将不同类型的
多重宇宙论模型分成了四类。
时间线
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蔡峥课题组通过观测发现,
早期宇宙星际间
重元素的起源,与
大质量星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10月发表在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为宇宙
星际空间重
元素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2年6月27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隆重发布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沿
科学问题,其中包括“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2022年9月23日,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充斥着整个宇宙,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天体和空间系统。
2022年10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利用中国天眼FAST进行成像观测,在
致密星系群——“
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两百万光年的巨大
原子气体系统,也就是大量弥散的氢原子气体。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系统。该成果于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9日23点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2022年10月,《天体物理学杂志》
特刊发表,对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设置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限制。通过Pantheon+的分析,宇宙学家确认宇宙由大约三分之二的暗能量和三分之一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主要以暗物质的形式,在过去数十亿年中加速膨胀。
2023年5月,法国和意大利科学家携手利用欧洲空间局的甚大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爆炸后留下的“灰烬”:他们探测到3个遥远的气体云,其化学成分与科学家对第一批恒星爆炸的预期相匹配。
2023年7月,最广泛接受的宇宙学模型指出,宇宙是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开始形成的。但加拿大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的年龄可能为267亿岁,约为此前认为的两倍。该研究结论不仅挑战了主流宇宙学模型,也为所谓的“不可能的早期星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2023年,天文学家发现了首个“星系气泡”。这是一个巨大宇宙结构,横跨约10亿光年,宽度是银河系的1万倍,距离银河系仅8.2亿光年。
2024年1月,国家天文台郭琦研究团队利用斯隆光谱红移巡天发现了大质量星系群周围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有同向运动超出,这与当前宇宙学模型预测的结果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可能意味着我们的宇宙比我们以为的要年轻,这项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