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文化
地域性文化
沙滩文化,是清代后期出现在黔北山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沙滩文化遗产的精华在于:坚持办学;刻苦学习;购求图书、遗惠后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勇于革新开拓。
沙滩概况
沙滩孕育了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浙大学者研究这一文化现象黎庶昌文物保护单位。黎氏故居陈列有生前使用过的家具、文具,介绍其生平事迹,著述的文字资料和其它文物。
鼎盛时期
晚清以后的一百多年间,这里走出了几十位文人学者、两位外交官和大批有作为的官吏。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从经学、文字学、版本目录学到地理学、天文学、农学、医学,都有颇高造诣。人们把这个学者群的成就,称为沙滩文化。一些长期研究它的学者认为:沙滩文化的出现,在贵州文化史上是一个奇迹。
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是贵州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
沙滩文化遗产的精华在于:坚持办学;刻苦学习;购求图书、遗惠后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勇于革新开拓。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沙滩文化在贵州的地位。沙滩是黎氏家族聚居的村落,与附近郑氏望山堂、莫氏青田山庐衡宇相望。黎、郑、莫三个家族互为师友,结为姻娅。自乾隆至清末民初的100多年间,三个家族中涌现了几十位诗文作家和学者,刊行诗文集和学术著作100多种;其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在中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都占有相当的地位。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编写的《遵义新志》,把黎、郑、莫三个家族共同创造的丰硕文化成果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统称之为“沙滩文化”。近数十年来,沙滩文化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的学者把它同“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提并论。
文化地域
沙滩位于红花岗区东北部,新舟镇南部,距遵义市40公里,距新舟集镇(新舟场)11公里的乐安江畔,占地纵横约2.5公里,现属新舟镇沙滩村。
沙滩早在宋、元之际便已开发,是播州杨氏领主(土司)杨应龙弟杨兆龙的庄园,称为官庄。明代万历年间,播州杨氏土司被明王朝剿灭,改土归流黎朝邦的《官庄记》记有此事。改土归流后,遵义县设13里130甲,沙滩属乐安里的三甲(一里设10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推行城乡地方自治,沙滩属东三区的三甲,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后、沙滩属东三上区之一甲。解放后沙滩为三区禹门乡下属的一个村,人民公社化以后,沙滩先后为虾子、新舟公社下辖的一个大队。
庶昌家族
黎氏原籍四川广安,宋代就有族人作官,出过诗人,与苏轼结为诗友;明代有族人点过“状元”,当过礼部尚书的高官,堪称“诗礼传家”的望族,改土归流后,其中有一小支迁来沙滩占籍承种,世代在此生息繁衍,以耕读为业,至今已近400年。
从那时起,沙滩便成为黎氏家族聚居地,现有近百户人家,房舍罗列,掩映着翠柏修竹。居住的居民中,黎氏姓就占90%以上。村子座落乐安江畔,前带清流,后枕岗峦,房舍掩映着翠柏修篁,呈现出一派勃郁幽清气象。村前江中有个大沙洲,长约百丈,形似琵琶,因而被叫作琴洲,沙滩也由此得名。沿江两岸,田畴沃野,弥望十里;山岗上槲树成荫,茶桑满山。村南约一里地有松柏蓊郁的龙盘山,山上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禹门寺,巍峨的殿堂隐没在修柏古松的林嶂间,寺前绝崖数十丈,下临洛安江,潭深水碧,山影清波。与沙滩隔江相望的望山堂园林,林壑清幽,亭榭错列,遍植奇花异卉,四时纷红骇绿,花香四溢。附近还有锁江桥、石头山、栀冈、水牛山和青冈山等多处景点,风光秀丽,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吟咏不绝。
在沙滩这块土质肥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景色秀丽而仅方圆几里的土地上,从明末至清末,文化沿袭三百余年,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尤是到清代嘉道咸同之际,涌现了以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数十名文人学者,泽润黔北,角逐中原,会盟吴楚,名噪中华,其著述达221种,2000余万言,内容涉及经史、诗文、音韵、地理、训诂、版本目录、科技、金石、书画等10多个领域,多方面的文化学术成就达到全国一流水平,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在《辞海》中有条目,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古典文学辞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发展史》、《清代艺术概论》等众多国家级工具书上,有沙滩文化和沙滩文人成就的记载,《清史稿》中有6人入传,《大英百科全书》亦有沙滩学者条目,沙滩文化成就曾名噪华夏文坛,蜚声海外。曾国藩梁启超张之洞张裕钊吴汝纶、翁同和、赵香宋,以及当代名家胡先骕、章士钊缪钺、王驾吾、钱穆钱仲联钱钟书、白敦仁等诸多名家都对沙滩文化都作了高度的评价;徐世吕编的《晚晴移诗汇》收入了沙滩10余人的诗,且郑子尹一人多达30余首,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校长竺可桢及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史地所所长张其昀等学人亲临沙滩考察,并在浙江大学主编的《遵义新志》中将沙滩定为全国知名文化区;著名文化名人丰子恺李瑜、罗巴山等出于对文化的崇敬,专程游沙滩创作了《子午山纪游》。沙滩这样一个小山村的文化成就和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全国至今尚无二例,故沙滩应名符其实地称为中华文化第一村。
历史
过去对沙滩文化的区间,皆以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黎氏第八代黎安理中举为始,至清末废科举为止,约130年时间,故史有“沾溉百余年午”的结论。其实,沙滩的文化追溯起来有300余年,其文化氛围从沙滩第一代黎朝邦起便已形成,所以,沙滩文化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形成的过程。早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黎氏一世祖黎朝邦(四川广安州金刀里人)。随川路总兵刘铤平播入遵,次年改土归流时黎朝邦据沙滩,黎氏从此在那里定居下来,黎朝邦是个读书人出身,他在沙滩以耕读为本,临死前对4个儿子留下遗嘱:“载月著犁锄,栉淋风露雨,嗟彼膝前人,相看默相依,诗书旧生涯,功名行潦水,呜呼金石言,世世宜循轨。”这个遗嘱体现了他耕读为本的思想,是黎氏必旺的重要因素,耕而丰衣足食,学不求做官,在于增知识、修品行、涵养乡风以固根本,故以后七代黎氏后人严守遗训,每代人人读书,且有以诗书入宦的人,在任清廉,两袖清风。近200年间黎氏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虽无大的成就,但在沙滩形成了男耕女织,热爱学习的浓郁风气。可视为沙滩文化的润育阶段,亦可称为沙滩文化的前期。现将沙滩黎氏从第一世至第七世(嫡传)情况简介于下,便可得出以上结论。
第一代黎朝邦,明万历进士,明兵部侍郎梁应奇谓黎朝邦十岁出试童子,十四岁学使观其不凡,首选食廪饩,人劝入仕,辞曰:“龙兮为阳,秋而伏藏,其幽之浒,育之繁昌。平播之明年(明万历二十九年)乃迁播郡隐,治家之法于子孙之诗礼,文物(读与耕)四时课将之,仪节饶有古懦风焉。”
第二代(黎朝邦之四子)为:长子黎怀仁,号静轩,以庠生从军,著有《程子注》、《易经注》二书;次子怀义,廪生;三子怀礼迁叫川大足罗井场;四子怀智,以功名任湖北黄冈知县,明亡后在禹门寺拜丈雪为师皈依佛门
第三代(黎怀仁之三子)为:长子黎民忻,食饩庠,以道德文章鸣一时,“经提学使冯云骧荐于朝,膺宣德郎以六品职用,奉旨文行兼旌其庐,授广西庆远府河池同(州判)。次子民向,育养(抱养)民启俱儒。”
第四代(黎民忻之三子),长子黎耀,庠牛;次子黎炳,诏赠武功大夫加上卿内阁太子宾客,加封三代,曾祖荣禄大夫,祖为资善大夫,父为中顺大夫;三子黎烈任大理府经历,继任川东道经历,著有《增删四书》、《解增补易注》,集学问故事地理秘决于诸稿。
第五代:天明;中秀,博学善射,有投笔请缨之志入武庠,继明任荣昌县令。
第六代(天明之三子)国柄、国桢、国士,前两人情况不详,其中国士为遵义府学贡生。
第七代:国柄子黎正训府庠生,长期任教。
第八代:正训子为黎安理、黎全理、黎上理,全理、上理无传,将沙滩文化推向高峰的是黎安理之后代。
以上从第一代至黎安理中举计179年,代代有子弟摄取功名,亦有著作传世,其文化一脉传承,连绵持久,蔚然成风,明晰清楚,故沙滩文化的历史,应上溯七代至第一世黎氏始祖朝邦,下到清末,总计300余年,才是沙滩文化历史的全过程,孔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沙滩于西南一隅,文化传承10余世,实属罕见。
高峰
沙滩黎氏第八代的黎安理(1751—1819年),号静圃,乾隆举人,一生多以教书为业,曾以举人大挑先任永从(从江县)训导,三年后任山东长山县令。平反冤狱,很有政声。著有《锄经堂诗文集》、《梦余笔谈》等。他的德操对子孙影响很深。他有两个儿子黎恂和黎恺。他们文才过人,有“黎氏双壁”之誉。
黎恺(1788—1842年),字子元,道光举人,终身在大定、印江、开州(今开阳)等地任教职,著有《近溪山房诗钞》、《石头山人词钞》。
黎恂(1785—1863年),字雪楼,他是黎氏第九代将沙滩文化引向颠峰的关键人物。黎恂研读经史,治宋五子之学,著有《蛉石斋诗文集》、《千家诗注》、《读史纪要》、《回书纂义》等。他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任浙江乡知县,他深谋远虑,把钻研学问和培养下一代作为毕生追求,并说人读书以进士止,我读书以进士始,于是,他以丁忧回籍,称病在家10余年,归家无金银财宝,却购了3万多册经典回乡在沙滩设家塾振宗堂,以他渊博的学识亲授家族子弟,因郑莫黎三家互为姻亲关系,黎恂的子侄共9人,加上郑子尹兄弟3人和莫氏5兄弟都受到黎恂的教诲,这批兄弟学友既有良师指导,又互相砌磋砥砺学问,功力大为长进,后来多数卓有建树,有的摄取功名,有的斐然成家,他们无沦为民为官都著书立说,或学术成果累累,或诗词文采飞杨,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前沿的专家学人。
这批人是黎恂子5人:黎兆勋、黎兆熙、黎兆祺、黎兆铨、黎兆普。黎恺有4子:黎庶焘、黎庶蕃、黎庶昌、黎庶诚。郑文清(黎安理的女婿,其妻为黎恂之妹,家从鸭溪迁往沙滩)有3子:郑子尹、郑子行、郑子瑜。莫与俦(独山人,进士出身遵义府学教授,黎庶昌丈人)有5子:莫友芝、莫庭芝、莫瑶芝、莫生芝、莫祥芝。另有杨华本(黎雪楼女婿)以及郑子尹子郑知同、女郑淑昭,黎庶焘子黎尹融、黎兆棋子黎汝谦,均在同期学成,颇有成就,亦归入沙滩文化高峰期人物,统计共25人(莫与俦、郑文清不计入内),除莫生芝早逝,莫瑶芝经商外,均有著作传世。
沙滩文化在此期间的代表人物是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前期为黎兆勋)三先生,其著述最为宏富,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辞海》中列有条目,《清史稿》有传,简述了他们的学术和文化成就。
黎兆勋(1804—1864年),字柏容。青少年时代与郑珍莫友芝同窗共砚,探讨学问,切磋诗艺,友谊深笃。通经史,尤嗜诗词。礼部尚书潘祖荫称他和郑珍、莫友芝三人为“黔之通人”。任过石阡府学权教授,开泰县学教谕,湖北鹤峰州州判。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与江汉、吴越诗家交游,诗、词创作成就较高,有《侍雪堂诗钞》、《葑烟亭词钞》传世,词的成就超过郑、莫,为黔中一流词家,在全国词坛也有名望。
郑珍(1806—1864年),字子尹,少年时代就读于黎氏家塾,得大舅父黎恂精心指导,博览群书,精研宋学;又拜贵州学政程恩泽和遵义学府教授莫与俦为师,研习汉学。以“汇汉宋为一薮”为治学守旨,融会宋代理学和汉代许(慎)郑(玄)之学,著述宏富,经学和文字学的成就很高,有许多独创性见解,学界推尊为汉学大师,有“西南巨儒”的美誉。中过举人,任过古州厅(今榕江县)学和荔波县学训导,主讲遵义湘川书院和启秀书院,培育大批英才,黎氏门中兆祺、庶焘、庶昌诸昆仲,均出其门下。
莫友芝(1811—1871年),号邵亭,独山人,其父是翰林院庶吉士,是他把乾嘉学派的汉学传到西南地区。友芝承继家学,又师承雪楼先生,广交天下英儒硕彦,学识渊博,著述等身,是清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和书法家,著名诗人。终身从事教育,不鸣一官。晚年入曾国藩幕府。与郑珍齐名,有“西南两巨儒”之称。
黎庶昌(1837—1898年),字莼斋。少有大志,26岁时向皇帝上“万言书”,指陈时弊,力主改革。在曾国藩幕府供职多年。师从曾氏,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成为晚清著名散文家,曾任外交官,驻西欧4国达6年之久,又两度出任驻日本国公使。著述颇丰,代表作有《拙尊园丛稿》、《西洋杂志》等。
后期
这一阶段处于清末和民国之间,为黎氏的第十一代以后子孙,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光绪末期戍戊变法后废除科举、开办新学,接着又爆发了辛亥革命,以诗书做官的仕途经济已走向绝路,沙滩在外做官的人也回乡归养,年轻人则出国留学学习新知识。时代的变迁旧学逐渐走向衰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全国各地无一例外,但沙滩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依然,多有著作传世。
成就
沙滩文化有丰硕的文化成果,既以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为主体,也有农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的专著。它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优长,又具有地域的特色。从内容来看,不少著作是以地方史迹与风情民物为描述、研究对象。如《遵义府志》(郑珍、莫友芝合纂)、《全黔国故颂》(黎庶昌)等是地方史志;《农谈》(黎恂)、《樗茧谱》(郑、莫)是本地农业、养殖与手工技术的经验总结;《播雅》(郑珍)、《野诗纪略》(莫友芝)、《黔诗纪略后编》(莫庭芝、黎汝谦、陈田)是地方诗歌总结。至于沙滩文人诗词集和文集中的作品,大部与贵州事物相关:或写本地人物事迹(墓志、传记等);或描绘本地山水风光,记述民俗风情;或反映本地社会现状,等等,无不具有浓郁的贵州山区风韵。
沙滩文化成果中,有不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遵义府志》有“天下府志第一”的评价,郑珍的文字学专著《说文新附考》、《说文逸字》,学界公认是同类研究专著中水平最高的典籍,新编《辞源》多处于引证郑氏研究成果。郑珍的《经说》、《仪礼私笺》、《轮舆私笺》等,有不少创见,备受时流推许。莫友芝目录学专著昭《吕亭知见传本书目》等,被目录学者视为“枕中鸿宝”。他的《韵学源流》一书,被采用为文科大学参考书。
郑珍、莫友芝是清代宋诗运动的主将。郑珍的《巢经巢诗集》被“同光体”诗派推尊为“宗祖”。原东吴大学教授胡先骕评道:“郑珍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论钱载诗时说:“然生沈归愚,袁子才之世,能为程春海、郑子尹之诗,后有汉高,则亦愧于先驱之胜广矣!”在开拓宋诗方面,把钱载比作首举反秦大旗的先驱陈胜吴广,把程恩泽、郑珍比作成就大业的汉高祖苏州大学教授钱仲联评论道:“郑子尹诗,清代第一。不独清代,即遗山(元好问),道园(虞集)亦当让出一头地。”并认为“子尹诗,才气功力俱不在东坡之下”。评价之高,无以复加。莫友芝著《吕阝亭诗集》,成就略逊于郑珍,但也是“偏师之雄”。
当然,这里所说的沙滩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概念,并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成就,单以学术文化而论,沙滩文人共著书221种、其中黎氏128种,郑氏59种,莫氏34种,经史子集俱全,旁及教育、科技、医药、金石、书画、版本目录等诸方面,极大地丰寓了中华文化宝库,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将其成就分以下诸方面具体阐述:
教育
沙滩文人多是学识渊博的名宿,从第一代起就以诗礼耕读传家,十多代人多数从事过教育工作,足迹遍于省内外,任主讲学官行不乏其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对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有的终身任教育,矢志不渝,死而后已。如黎庶昌之父黎恺就逝于开州(开阳阡)教职任所,他忠于职守,精诚撼天.其墓志铭由曾国藩撰文,李鸿章撰额.丁宝桢书写。在沙滩设有家塾(振宗堂)教育子弟和附近的学生,黎正训、黎安理、黎恂、黎恺、黎庶焘等都在那里任过教,有的中了举人、进士,有的还点了翰林(贵大教授王燕玉祖上王青莲,官至山东布政使),都著有诗文集流传后世。黎安理著的《梦余笔谈》就是他多年从事教育的心得体会,以及笔记野史,很有实用价值,他对教育的贡献较大,《清史稿》还为他列传。黎恂的《千家诗注》是一本多次刊行的教科书对推动清诗产生过深远影响,沙滩的诗文成就与黎恂的这本著作有很大关系。
沙滩文化能取得重大成就与不拘门户,教学相长切切相关,如郑珍向著名汉学家陈春海学文字学和经学,又拜黎恂为师求教宋学和诗,且拜莫与俦为师研习汉学,他又把所学传授给家乡子弟。莫友芝继承家学又拜黎恂为师,莫庭芝向郑珍请业,郑知同向莫友芝求教,三家共研学问,相互激励因才发挥,各有专攻。他们还利用各种机会与外界进行文化变流,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广交天下名士和英儒俊彦,巴蜀、荆楚、幽燕、吴越、西欧、东洋文化无不涉及。好的教学环境和研究氛围,刻苦自学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皆从教与学中提高自己。沙滩家教亦有章法,因人施教,发挥其所长注重素质教育,黎北勋有诗才则攻诗词,后以诗词鸣,作品收入《中国诗词系列》。郑母的教子言行辑成《母教录》一书,风靡一时,《清史稿》亦为郑母列传。郑子尹女郑淑昭继承家学,两个儿子(赵怡和赵懿)一个中了进士,一个中了举人,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文学著作丰富。沙滩因教育成就突出,才使沙滩文化玲琅满目,丰富多彩,沙滩文化的成就,实质上就是沙滩教育的成就。
诗词
沙滩文人基本是个个有诗词集,诗风大开的起源是黎恂,他不仅工诗,而且把写诗作为文化必修课。郑子行的《悦坳遗诗》自序中有这样段话:“自舅氏雪楼(黎恂)公奉讳归里,每于芳辰佳节,辄令子弟辈豪吟噱饮,时执牛耳者兄征君子尹,莫君子表兄黎伯庸别驾也,继而黎氏介亭(兆祺)太守,筱庭(庶焘)、椒园(庶蕃)两孝廉,后先继起一时,诗道意之倡,莫此为盛。”详细地记载了当时沙滩诗坛的盛况。
黎恂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他培养的这批子弟可谓名师出高徒,难怪赵香宋誉为“万马如龙出贵卅”,钱钟联也说:“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清代学术概论》、《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学辞典》、《清诗选》、《清诗三百首》等,是由名教授梁启超、刘大杰郭绍虞、钱仲联等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均将沙滩一些诗人和作品作欣析,介绍及研究的对象。
词的成就,以黎庶蕃,黎兆勋为高。全国性的多种词选,都录载他们的作品。黎庶昌在日本刻印 《黎氏家集》,收录黎氏祖孙四代的诗词古文集凡40余卷,赠送日本友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硕果之一。郑子尹、莫友芝被尊为清人沈曾植陈三立等同光体诗派的宗祖。关于其他书籍转载的沙滩诗词更是数不胜数,近代名家缪钺、钱穆、胡先骕,钱钟书、白敦仁等对沙滩诗人的评论,居高不下、甚至誉郑子尹为清代诗家冠冕,堪与李杜苏黄比肩。林林总总的名家评价,已充分展示了沙滩诗人的实力和水平,以及沙滩文化在诗词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当之无愧地在中华骚坛占有一席之地。
沙滩文化的基础是从文字入手,治经学汉、析理尊宋、专精三礼、发为诗词、文章,旁及金石书画,沙滩文化在朴学方面的成就亦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训诂(文字学)、经学、版本目录、音韵学等方面,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和郑知同。
郑子尹的经学专著有《仪礼私笺》、《轮舆私笺》、《经说》等5种,莫友芝评郑子尹的学问是经学第 一,郑子尹是学术界公认的经学大师、成就显著,只是经学深奥研究学人少,尤其是当代非专业人员更是很少涉及,仅限于文学研究机构的狭小范围内,故影响不如他的诗罢了。他的文字学专著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等,成就也很高,其表现在《辞海》、《辞源》中一古老奇字的注释、就直接注明参考郑珍《说文逸字》或参考郑珍《说文新附考》等字样,其权威性可想而知。
莫友芝在朴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在音韵学、版本目录学和金石学等几方面,著作有《韵学源流》、《声韵考略》、《 亭书画经眼录》、《亭知见传本书目》、《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唐写本说文(本部)笺异》(曾国藩为序)等、尤其是他研究古版本书籍的《亭知见传本书目》影响最大,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的工具书,列为大学图书馆专业的教捌,莫友芝与邵辰懿是公认的中国版本录学的创始人,他的藏书楼影山草堂(从独山到沙滩后迁江南,均用此名)收藏的珍稀孤本如《唐写本说文》(本部)、《玉版十三行》(拓本)、《徐霞客游记》(手稿)等,堪为稀世之宝,其书房名噪江南一枝独秀,享誉华夏。
莫友芝的《韵学源流》已被学术界定为中国第一部音韵史专著,先后再版6次,罗常培在《后序》中评价最高,此后为治音韵学史的必读参考书,王力的《汉语音韵学》,张世禄的《中国音韵学史》及《中国语言学史》均引用该书文句为证。
黎庶昌使日编纂的《古逸从书》,集考据训诂之大成,是他在朴学方面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和综合能力的反映。《古逸丛书》仍是,中国最权威的书之一,贵州人民出版社重刊后向全国发行。
郑知同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聘为广州广雅书局总纂,工作成效突出,使书局蜚声中华,他在文字学和经学方面继承其父事业,有《说文史正异》、《说文述许》等8种文字学专著,居沙滩文字学著作榜首,其水准大有舍我其谁气概,其声名不在乃父之下,章太炎论文字学称“前有许叔童,后有郑伯更(知同字)”。
散文
沙滩文化的散文著作为数不少,仅次于诗词,散文成就以黎庶昌、郑珍、莫友芝三人为高。黎庶昌《卜来敦记》、《访徐福墓记》、《游日光山记》,郑珍《巢经巢记》,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等,为多家选本录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黎庶昌,他不仅是一位爱国外交官,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操劳有加,采逸交邦,他出使西欧四国任参赞.两任驻日本公使,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日睦邻友好关系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改革维新思想的先驱,他的散文都收入《拙尊园文稿》中。清同治元年(1862年)他26岁时所写的《上穆宗皇帝书》(万言书),开宗明州义,大气凛然.层层相扣,语议如江河泻水,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展示了他当时具备的文学艺术水平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他出资辑印《古逸丛书》1200卷,更为学界所称颂。其《西洋杂志》,被誉“十九世纪西洋风俗画卷”,不惟国内多次出版,巴黎也出了法文译本。《西洋杂志》是黎庶昌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出使西欧写的近百篇散文,除了介绍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文辞生动,精僻流畅,大展桐城章法。使沙滩文化不仅驰誉中华大地,而且名扬东洋西洋。同时,使文学反映现实的领域空前扩大,起到了开通民智,激动人心的作用,其成就空前,影响极大,《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近代文论选》等权威书籍,虽然对黎庶昌在政治上有批评之辞,但无可非议地承认他是桐城派的曾(国藩)门四弟子(另为张裕钊、薛福成,吴汝纶)之一,《中国文学史》评桐城派晚期散文谓:“以黎庶昌、吴汝纶最著名”,当时的文坛有“南黎(庶昌)北薛(福成)”之誉,他的学术成果和散文创作在晚清占有重要地位,他对中华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已载入史册,与世长存。
史地
沙滩文化中的史地学方面的著作,以黎庶昌的为最多,他单是地理学专著就有《欧洲地形考略》、《西洋游记》、《由北京出蒙古中路至俄都路程考略》、《由西北俄境西路至伊犁等处路程考略》、《丁亥入都纪程》等5部。虽然在他以前也有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但徐、魏二人均未出过国,全凭资料汇集而成,缺乏亲身实感,黎庶昌利用出国机会,考察西国风土民情,关山形胜、城镇距离,军事实业等,涉及人文地理等多方面内容,具有较强的准确性、真实感和实用性,可称得上是中国首先撰成的涉外《水经注》。黎庶昌凭他的学识和实地考察结果,在他的《丁亥入都记程》一书中,还纠正了《读史方舆记要》、《水经注》和《汉书.地理志》等古籍记载的一些错误,他在实地考察古迹后,行文记载夹叙夹议,隐含褒贬,总结历史,表现了史家的卓识,堪称一本历史地理学著作。
在史学方面沙滩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遵义府志》。《遵义府志》由郑子尹、莫友芝合纂,全书48卷,历时三年纂成,体例严谨,考证精赅,文辞典雅,全书计80万字,参考书目达358种,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中第一”,张之洞在他编的《书目答问》中亦赞《遵义府志》是最优秀的志书之 一。《遵义府志》在中国方志林中最负盛名,被比之于《华阳国志》,著名学者章士钊诗赞曰:“西南两名儒,俱出巅,经巢(郑子尹)尤笃实,著述纷云烟”。对《遵义府志》可谓已推举备至。在《遵义府志》的序中,提督贵州学政兼翰林院编修钟裕的评价是:“精炼而无秕,周密而罔遗”。《遵义府志》影响较大,知者甚多,传布甚广,仅管中窥豹,亦可见当时年仅33岁的郑子尹和28岁的莫友芝的学识根底和在史学方面的才华。
(六)科技
遵义县黎培炎说,他在老家时知道沙滩从不用皇历,全凭自己推算,对农时耕种的节气掌握比皇历还准确。从掌握的资料看,沙滩文化中科技方面的著作不少,而且都与国计民生相关,最早的黎恂(雪楼)的《农谈》,是本关于农业耕作、施肥和进行田间管理的书,对指导农业生产很有实用价值。黎庶昌著有研究天文学的《谈天汇志》一书,则是他对沙滩人长期的天文、历法知识的总结。黎汝谦与人合译了数十万字的《华盛顿传》,除了介绍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还向中国传布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西方民主制度。郑子尹著的《樗茧谱》,是一本关于怎样养山蚕的书,系统地介绍了蚕的习性,养殖和管理,因原著文词雅奥,斑焉古色,眩于目而棘于口,于是由莫友芝加注释,补充内容后更加简明易懂,更加适用。这本书后来广为流传,全国许多地方均有翻刻,对当时普及养蚕发展丝绸事业,帮助农民养蚕致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莫友芝在《书后》一文中说:“遵义自有樗茧来,富者日以众,贫者日以富;数十万户罔不含哺鼓腹,怡然于槲(青杠树)阴丝灶之间”。其时盛况昭然于纸。至今的昆虫学界仍将《樗茧谱》编入昆虫学丛书刊行,作科学研究之用。
儒医并行,非为利而为解人于倒悬,是沙滩文化的特征之一,清末和民国年间这种现象还风行黔北,沙滩文化关于医药方面有专著的为郑子瑜、杨华本、黎兆普等,他们或辑或著,均来自亲身实践,现还存有几本沙滩文人医书手稿。尤以黎兆普的著作最为精湛。黎兆普是黎恂第五子,任过云南寻甸知州,他不仅医术高明,求治者趋庭若市,而且他采于荒野,访于老农,发现了《本草纲目》未载药物,著成《萏荛本草》二卷;根据拿脉诊病,细心观察,补张仲景脉法,著成《脉法正宗》一卷;另对平生行医经验进行总结,著《瘟疫辩证》一书,此《续遵义府志》有载,他的著作品位很高,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
(七)书画
书画在沙滩文化中属于雕虫小技,沙滩文人仅作为互相赠送的闲情逸趣之事,郑子尹、黎兆勋等书画皆精,堪为珍品,因未进行认真的收集和整理,成为很大的遗憾,即便如此,沙滩文化中的书画成就依然光彩夺目。
郑珍的楷书学颜欧参二王笔意,篆似李斯、李阳冰,隶习汉碑兼邓石如,先继承,再发展,后独创一格,可惜存世较少,今子午山郑子尹为其母所书墓志,丰子恺、赵乃康等合著的《子午山纪游册》誉之为邑中金石第一,北京荣宝斋80年代出版的书法集里收有郑子尹书法。郑子尹的山水画宗董其昌,清淡雅致,是他去世后才由凌锡安整理,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其号命名《柴翁书画集》,但很多作品也散失,其中一幅《雪泥鸿爪图》,展转大江南北,历经数人之手,最终入北京荣宝斋(多人鉴赏题跋,郑孝胥为其中之一),60年代初才由贵州省博物馆购回珍藏。
莫友芝的书法影响极大,他于道咸时出入京师,求字者纷至沓来,几无虚日。同治时他的书法名噪荆楚和沪苏杭一带,《孽海花》中新科状元洪钧等议论书法,喻莫友芝的书法在江浙洛阳纸贵,自感羞愧之辞溢于言表。沙孟海在《近三百年书学》中说: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日本编的《清人篆隶字汇》和中国编的《清代篆隶字典》均选用了莫友芝的字,其书法艺术成就已入工具书中流传千古。郑子尹子郑知同的篆书冠绝一时,名家有“冰翁(唐李阳冰)后一人”的评语。现沙滩文人手稿尚存几部,不论其文学价值,皆可称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六、沙滩文化的人文精神
沙滩文化的多种成果,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是我们贵州人民颇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加可贵的是沙滩文人们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一是献身教育的精神,沙滩的文人,几乎人人当过塾师、书院主讲,或任过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有的毕生以教育为职志,写了不少教育论著,黎安理、黎恂郑珍莫友芝是举世公认的教育家。黎氏家塾从明代开办,延续到建国之后,历时350多年,培养人才以干计,教泽缔延至今,黎庶昌青年时代当过塾师,在西欧任外交官时留意考察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写了多篇介绍西欧教育的文章,包括正规教育职业教育、盲哑教育、农技教育等等,晚年任川东道道员,在重庆创办致用书院,改革教学内容,增设外文、算学及格致(即理化)等科,培养新型科技人才,又选送一批学生出国留学,人们称之为“洋学堂”。辛亥革命的“大将军”邹容(《革命军》作者)即受业于此。他还收纳弟子,使黎氏之学传播蜀中。其三传弟子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殷孟伦,四传弟子有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铎(《汉语大辞典》主编)。沙滩黎氏家塾的最后一位塾师黎丹先生,是位博学的宿儒和诗人,贵州师大王燕玉教授就是他的门生。他的儿子黎焕颐,是当代著名诗人(任《中国诗人》主编)。直到今天,黎氏族人从教者仍不少;还有一些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分布全 国各地。沙滩教泽,流惠百年。
二是热爱祖国、关怀乡邦的精神。沙滩的文化人有忧国忧民的好传统,有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们的诗歌中,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郑珍不畏权势,用诗歌揭露各级官吏、豪绅、武将和兵弁搜括民脂民膏、逼死人命的罪行。莫友芝流寓京师期间,正遇英法联军攻打北京,他写了不少诗歌斥责投降派,哀悼京城沦陷,圆明园被焚毁,表现了“匹夫未敢忘忧国”的精神,黎庶昌为巩固祖国西北边防,请求亲自去西北边境考察,未得准许;他便搜集一些冒险家、旅行家的日记,整理成两个地理学专著,送交国家有关部门作用兵,通商的参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他捐输万两白银充作军饷。战败消息传来,他终日啼泣。爱国之情,感人至深。某年,遵义地区闹饥荒,黎庶昌约集在川作官的遵义人捐资,带头捐献白银数千两,购川米运回遵义平价出售,救活了数十万百姓;余款建义仓备荒。此举深受故乡人民称颂。他还捐资修葺禹门寺,购全套佛经置寺中,又捐资修建金顶山玉皇殿保存名胜古迹。
总而言之,沙滩文化的丰富成果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整理、研究,并加以弘扬,近10多年来,黔南成立了莫友芝研究会;遵义成立了郑莫黎研究会;省文史馆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及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等团体,先后举办过多次有关沙滩文化的学术研讨会。1992年就在贵阳举办了黎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100多人,聚集一堂,交流研究成果,使沙滩文化的影响更加扩大。
沙滩文化不会因历史发展和社会变更而衰落,其人文精神更是不朽的,它是遵义和贵州乃至全国的一笔宝贵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沙滩这个小山村的文化史,祚延300余年,文人纷出,硕果累累,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作为遵义人,为家乡曾有过的沙滩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虽已成历史,仍应加倍珍视,并应集思广益加以开发利用。现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和著述,亦应认真归纳整理后,大力推广宣传,使之成为鼓舞和教育子孙后代的一面旗帜,同时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发挥其功能,服务于当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5 08:04
目录
概述
沙滩概况
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