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简介
由竟陵王
萧子良召集,包括
萧衍、
沈约、
谢朓、
王融、
萧琛、
范云、
任昉、
陆倕八人。 [1-2]
成员介绍
萧衍
萧衍年轻时多才多艺,学识广博。在
南齐武帝
永明年间,他经常在当时的文化中心、竟陵王
萧子良的西邸出入,与
沈约、
谢脁等人合称“竟陵八友”,在这期间发表了许多诗作,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皆有所成就。
《
梁书》纪载他:“六艺备闲,棋登
逸品,阴阳纬候,
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
儒家教育,“少时习
周孔,
弱冠穷
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
侧光,常至午夜”。
齐武帝驾崩时,萧衍没有参与
王融意图拥立萧子良的政变,反支持
皇太孙萧昭业登基。后又助权臣
萧鸾篡位,是为齐明帝。
齐明帝的皇叔
荆州刺史萧子隆性温和、有文才,明帝欲征之回朝,恐其不从。萧衍说:“随王(萧子隆)虽有美名,其实能力庸劣,手下没有智谋之士,爪牙只有司马
垣历生、武陵太守卞白龙,而且二人
唯利是从,若以显职相诱,都会来;随王只需要折简就能召来了。”齐明帝从之,征垣历生为
太子左卫率、卞白龙为
游击将军,二人果然都到任。明帝再召萧子隆为侍中、
抚军将军,后杀之。
齐明帝死后,继任的
东昏侯萧宝卷暴虐无道,爆发的乱事在各地将帅们的努力下皆被平息,当中最为得力的是萧衍的兄长、时任雍州(今
湖北省襄阳)刺史的
萧懿。
永元二年(500年),萧懿被诬告谋反,遭东昏侯赐死,由萧衍接任雍州刺史一职。喜好
乐府诗的萧衍上任后派人搜集当地的民歌,恢复自
晋朝以来就已停止的民歌搜集工作。同时他积极招兵,暗中寻找机会推翻东昏侯。他秘密的派人在襄阳大伐竹木,沉于湖底,直到一年后举兵之时,马上派人去湖中打捞起事先砍伐好的竹木,并让早已召集好的数千工匠在最短时间内建造战船,此即后世“
伐竹沉木”的典故。
中兴元年(501年),萧衍领兵攻
郢城,围攻两百余日,城破,“积尸床下而寝其上,比屋皆满。”同年十二月,萧衍发兵攻占首都
建康,改立
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称帝,是为
齐和帝;东昏侯在政变中被将军
王珍国所杀。
中兴二年(502年),
皇太后王宝明临朝称制,之后
萧衍受齐和帝
禅让登基,改国号为
天监元年(502年),是为
梁武帝。
梁武帝昔日的好友
沈约、
范云等
世族出身的名门后人在
梁朝当上宰相,与前朝重臣
萧秀等人合力推动各种改革,改正
南齐时施政上的种种问题。
此外,武帝登基后对
乐府诗的兴趣不减当年,仍参与乐府诗的创作及编修。在他的影响和提倡下,
梁朝文化的发展达到了
东晋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
南史》作者
李延寿评价道:“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520年,梁武帝改元
普通,这一年被
中国历史学家视为
南朝梁发展的
分水岭。在这年开始,梁武帝开始笃信佛法,多次舍身出家。
第一次: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梁武帝第一次前往
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
大通,是为大通元年(527年)。同年,隶领军曹仲宗伐
涡阳(今安徽
蒙城),在
关中侯陈庆之的奋斗下梁军大败
北魏军、俘斩甚众,又乘胜进击至城父。梁武帝诏下令涡阳之地设置
西徐州,并以手诏嘉勉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第二次: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
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
涅槃经》。当月二十五日群臣捐钱一亿,向“
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梁武帝因天象称“荧惑入
南斗,天子下殿走”,就赤脚下殿以应天象。之后传来
北魏孝武帝西奔的消息,得知此事的武帝羞惭地说道:“绑着辫子的
胡虏(索虏)也应天象吗?”(由于天象应于
北魏,意味天意认为北魏孝武帝才是正统天子)
第三次:
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此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第四次:
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武帝。
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此时国力日衰。
侯景原为
东魏的将领,由于他与
东魏丞相
高澄的矛盾,于
太清元年(547年)正月据河南十三州叛归
西魏,但西魏
宇文泰对其不信任。迫于无奈,侯景致函
萧衍,许愿献出河南十三州来投奔
南朝梁。萧衍接纳了侯景,并任命他为大将军,封
河南王。
不久,
东魏攻击侯景,萧衍派侄子
萧渊明支援,结果战败,萧渊明被俘。侯景败退后占据
寿阳。高澄假意提出和解,意在离间侯景和梁朝。
司农卿傅岐认为高澄议和是离间之计。而
朱异等人则极力主张与东魏和好。萧衍不听臣下劝告,与东魏使者往来,侯景感到恐慌。
此时,侯景假托东魏名义写信给
萧衍,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萧衍居然表示接受。侯景十分气愤,遂起兵叛变。他以
萧正德为内应,轻易渡过了长江,并在公元549年三月围攻
建康。城中久被围困,粮食断绝,饥病困扰,人多
浮肿气急,横尸满路,能登城抗击者不到四千人。南梁诸王手握重兵,却彼此猜忌按兵不动,无人讨叛。十二日,侯景攻入建康,纵兵洗劫,萧家宗室、
世族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皆遭血洗,史称
侯景之乱。
城陷之后,侯景的武士随意进出皇宫、甚至佩带武器。萧衍见了很奇怪,问左右侍从,侍从说是侯丞相的卫兵。萧衍生气地喝道:“甚么丞相!不就是侯景吗!”侯景听说了,非常生气,于是派人监视萧衍,萧衍的饮食也被侯景裁减。萧衍忧愤成疾,
口苦干渴,索
蜂蜜水,未得实现,怒愤更疾。
据说梁武帝曾经在
志公禅师临终时,向其询问自己寿命。志公说:“我的墓塔倒了,陛下的大限就到了。”
志公涅槃后,寺方造了木制的
灵塔,梁武帝担心志公的木造灵塔不坚固,就拆除,打算重建,拆了以后不久侯景之乱就发生了。
五月,萧衍在粮食尚足的情况下(身旁有数百颗鸡蛋),因激愤不已,病卒于台城内,死前犹喊著军事战阵时的“荷,荷”(士兵先退后进的口号),表示他反击
侯景的志愿。死时86岁,葬于
修陵(今
江苏丹阳市陵口)。谥号武帝,庙号高祖。
梁武帝除了帝王的身份,也身为学者在经、史、诗词、佛学等领域留下大量著述而出名。
他撰有《
周易讲疏》、《
春秋答问》、《
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天监十一年(512年),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
他不满《
汉书》等
断代史的写法,因而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赞序”。命
殷芸将无法入史的剩余材料(主要是异闻杂谈),编入
小说。这些著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
梁武帝也非常喜欢诗赋创作,现存
古诗、
乐府诗等诗歌有80多首。萧衍和王融、谢朓、任昉、沈约、范云、萧琛、陆倕七人共称竟陵八友,在齐永明时代的文学界颇负盛名。
汉传佛教的
素食主义即以梁武帝为首。佛教的
梁皇宝忏是他编制成的,他又著有《
大般涅槃经》、《
大品般若经》、《
净名经》、《
三慧经》等诸经义记数百卷。在道教学说中,他把
儒家的“
礼法”、
道家的“无”和
佛教“
因果报应”揉合,创立了“
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梁武帝对
佛教流通的贡献,寺庙时以梁武帝与其长子昭明太子合祀为
护法神。
梁武帝的学问路线,是先习儒,再奉道,后入佛。少年时代是习儒阶段,“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二十岁以后,改奉道教,一直到即位为帝后,仍未舍道。《
隋书·经籍志》载,“武帝弱年好事,先受
道法,及即位,犹自上章”。称帝后的萧衍和道士
陶弘景的关系极善,他每当遇到国家大事,经常要派人到茅山去向陶弘景请教,以致于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不过,在即位后的第二个年头,即天监三年(504),萧衍就颁布了《舍事道法诏》,宣布舍道归佛。而据其《述三教诗》,则称“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到晚年才开始研读佛经。这也许说明,他虽然已经颁布了事佛诏,实际上还未真正彻底放弃道教。但总的来说,颁诏以后,他是以事佛为主的。有关《舍事道法诏》的真实性在学术界存疑,但无论其真伪,萧衍的奉佛则是事实。
梁武帝对佛教的支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亲身修佛,二是从各方面扶持佛教的发展。
梁武帝本人归佛后,逐渐过上了
佛教徒的生活。在武帝发表《
断酒肉文》前
汉传佛教“律中无有断肉法”(反而是与释迦佛作对的天启,提倡素食),萧衍把佛教五戒中的不杀生引申为素食,颁布了《断酒肉文》,禁止僧众吃肉,自己也行素食,开启了
汉传佛教素食的传统,之后
汉传佛教僧团开始遵守《梵网经》规定的
菩萨戒,不再食肉。对那些敢于饮酒食肉的僧侣,他以世俗的刑法治罪。他又颁布《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的牺牲,这是有违
儒家祭祀礼仪的,但他坚持推行。他还正式受戒,据《
续高僧传》卷六记载,他于天监十八年(519)“发宏誓心,受梵网经
菩萨戒”。
梁武帝晚年奉佛更甚,经常日食一餐,过午不食,所食也只是豆羹、
粗饭而已。笃信佛教,由于不近女色,曾经四十年无幸后宫,最突出的奉佛行为,是多次舍身出家,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是朝廷花了大量的
香火钱才把他赎出来还俗。他的第四次舍身是在太清元年(547)三月,历时一个月,所花赎钱为“一亿万”,这为同泰寺带来了巨额资金。
武帝本人是可以划入“
义学”一类的,他对佛经很有研究,尤重《
般若经》、《
涅槃经》、《法华经》等,他常常为大家讲经说法,召开各种
法会,开设过千僧会、
无遮大会。
中大通元年(529)开设的无遮大会,参加者有道俗五万多人。他的佛教撰述,则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解》(现仅存序)、《三慧经义记》(《三慧经》本是《摩诃般若经》中的《三慧品》,萧衍认为此品最重要,因而独列为《三慧经》)、《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均佚),另著有《
立神明成佛义记》、《
敕答臣下神灭论》、《为亮法师制涅槃经疏序》、《断酒肉文》、《述三教诗》等,均存。
武帝在哲学上对
中国佛教的贡献,突出之处是把中国传统的
心性论、灵魂不灭论和佛教的涅槃佛性说结合起来了,他本人是属于
涅槃学派的,主张“神明成佛”,所谓“神明”,是指永恒不灭的
精神实体,它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神明”也就是佛性。他又提出三教同源论,认为儒、道二教同源于佛教,老子、
孔子,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三教可以会通,同时,三教的
社会作用也是相同的,都是教化人为善。
除了自身奉佛,萧衍还大力扶持佛教事业的发展。他非常支持外僧的
译经,
僧伽婆罗被他召入五处译场从事译经,所译经典,又请
宝唱等人写疏,他甚至“躬临法座,笔受其文,然后乃付译人”。
真谛在萧衍门下也受到礼遇,只是因为
侯景之乱,
真谛的译事难申。萧衍和国内法师的关系也很密切,
宝亮、
智藏、法云、
僧旻等人,都是萧衍非常器重的。他组织僧人编撰佛教著作,编成的作品至少有十二种。他还广造
伽蓝,所建有大爱敬寺、智度寺、
光宅寺、同泰寺等十一座,各寺铸有佛像,大爱敬寺有金铜像,智度寺的正殿铸有金像,光宅寺有丈九无量寿佛铜像,同泰寺有十方银像。
禅宗祖师
菩提达摩南北朝时期来中国弘法,与梁武帝会谈。但因理念不合,话不投机,离开梁朝而北去。
在梁武帝的支持下,梁代佛教达到了
南朝佛教的最盛期,他最后在
侯景之乱时,饥病交加,死于寺中。但武帝之后,
梁简文帝和
梁元帝也都笃信佛法。
沈约
沈约出自
吴兴沈氏,“江东之豪,莫强周、沈”,其父
沈璞在
宋文帝元嘉末年皇族争位时,因忠于弑父自立的太子
刘劭,被起兵讨逆的
宋孝武帝刘骏诛杀。
沈约幼年因身为罪臣之子,流寓他乡,少时笃志好学,母恐其积劳成疾,常为之减油灭火,早上读书,晚上还要复习一遍,遂博通群籍,擅长诗文。仕
刘宋、
萧齐、
萧梁三朝,许多重要制诏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在宋仕
记室参军、尚书
度支郎。在齐仕
著作郎、
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为文惠太子
萧长懋家令,“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
齐梁之际,为
萧衍拟定即位诏书,
萧衍重之,称赞说,“生平与
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封建昌县侯,官至
尚书左仆射,后迁
尚书令,领
太子少傅。
梁武帝认为沈约为人轻脱,故沈约虽官至宰相(
尚书令),但却没有参与机密的实权,晚年更激怒
梁武帝,被梁武帝痛责不是忠臣,沈约因此战栗忧惧而死。
另外沈约的治国才干也颇受当时统治者质疑,
齐武帝、齐明帝就曾在不同场合,说出“学士辈不堪治国”、“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经国,一
刘系宗足矣。沈约、
王融数百人,于事何用”等类似评价。
及后协助
梁武帝萧衍进行篡位大计,参与废杀
齐和帝的计划,晚年更因此事而精神恍惚,未几毙命,享年七十三岁。
朝议请赐谥为文,
梁武帝改为一“隐”字以贬之。
从20余岁时开始,历时20余年,撰成《
晋书》120卷。487年,奉诏修《
宋书》,一年完成。另著有《晋书》110卷、《齐纪》20卷、《梁武纪》14卷、《迩言》10卷、《谥例》、《宋文章志》30卷、《四声谱》等,皆佚,仅《
宋书》流传。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遗文8卷,作品由
张溥辑入《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沈约是永明(齐武帝年号)诗坛领袖作家,撰《四声谱》,使诗歌产生人为音律,而酝酿律诗之试作,沈约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还提出了“
八病说”,即“平头、上尾、
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
正纽”八种
声律上的毛病。其四声八病说,一时附和者颇多。不过,八病在沈约之著作中已不可考,只有《
文镜秘府论》与《续金针诗格》中有详细的记载。
沈约主张“文章当从
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
读诵,三也”,注重音调流畅的美感,但沈约本人并未完全做到。沈约还精研佛经,可说是一名通才。
邢子才称沈休文:“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沈德潜评论沈约不如
鲍照、
谢灵运,“然在萧梁之代,亦推大家,以
边幅尚阔,词气尚厚,能存古诗一脉也”。
元人伊世珍的
笔记小说《
琅嬛记》记有一位书生名叫沈休文,一日有仙女用雨丝所纺成的轻纱送给了他。沈休文后来把
冰丝做成衣裳和扇子。
此外沈约还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美男子之一,以“沈郎瘦腰”闻名,沈约曾任东阳太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的臂围每月都减少半分,
南唐国主
李煜曾在词句中以“沈腰潘鬓消磨”,做为借代文人消瘦的典故;
纳兰性德【采桑子】提到“东阳瘦”,也出自相同的典故。
谢朓
谢朓出身名门
世族,与著名
山水诗人
谢灵运同为
陈郡谢氏一族,祖母是《
后汉书》作者
范晔的姊妹,祖父
谢述,为宋初宰相
刘义康的亲信重臣;父亲谢纬,官至散骑侍郎,谢朓的母亲则是刘宋的长城公主。谢朓世代高门,故以甲族资格的太尉
行参军为起家官。
谢朓少有文名,早年在京城
建康生活,无忧无虑,
南齐永明(483-493)年间,竟陵王
萧子良招集诗人,在京城鸡笼山的府邸饮宴赋诗。谢朓来至幕下,与
沈约、
萧衍等人号称竟陵八友,为当时文坛的中心。
490年,谢朓受任为
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并跟随随王远赴荆州,甚得赏识,成为萧子隆的亲密挚友,朝夕论诗,引起荆州其他官员的猜忌。萧子隆一名部属向
齐武帝告密,493年谢朓突然被召回京。同年
齐武帝驾崩,其后萧子良和萧子隆亦相继离世。
495年谢朓被任命为
宣城太守,在宣城写了许多
山水诗,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与友人宴游;他不满做宣城太守这种地方官,有意出世归隐。两年后谢朓回京,出任
中书郎、南东海太守、尚书吏部郎,曾告发岳父王敬则叛乱,以致夫妻反目。499年,谢朓不肯参与外朝宰相始安王
萧遥光的叛乱,又曾轻视
内朝重臣
江祏(与萧遥光同谋废立),被诬告下狱,卒于狱中,年35。
谢朓诗歌今存130多首,早年在竟陵王幕下时,所作多是咏物诗,如《咏竹》、《咏琴》、《
咏镜台》,属宴会上的游戏之作。后来他撰写许多
山水诗,吟咏自然风景,如《游山》、《
游敬亭山》、《
游东田》等。以下引录《游东田》一诗,其中“
鱼戏新荷动”一句,广为后人用作绘画题目: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谢朓诗风,以清新、清丽、清俊见称,用字细腻而妍丽工巧。部分诗歌摹仿
谢灵运,如《游山》、《
游敬亭山》,都是铺排罗列景物。《游山》一诗以游山的由来和动机起笔,大致依山与水而作对,以理悟作结。谢朓亦常描写自轩窗或案头所见的景物,所写山水风景多与都邑建筑物相连,诗中风景出现具
画意的
平远构图,颇具远近层次,如《
冬日晚郡事隙》依次由门前池、窗外竹而推向窗外的远山平陆,以“上”、“际”、“中”等词彰显景物之间的
方位关系,又能巧用动词“带”字,如“
巉岩带远天”、“清川带长陌”,突出了巉岩与清川仿佛由笔墨挥洒而生的动态,因此获得“诗中有画”的评价。
谢朓诗语调摇曳从容,常用
叠字,如“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林”,使语调纡缓婉转。其山水诗善于将自己移入景中,注入感情。景象变化撩动他敏感的心灵,心境变化与风景同步,因一霎风雨、一群飞鸟、一团悄然散尽的雾气,心中波澜顿起。当时
沈约主张“
四声八病”说,讲求平仄声律,谢朓与沈约友好,受其影响,作诗时特别注重声律。谢朓现存作品中,有三份一是
八句诗,八句中的中间四句,往往由
对仗构成,而且平仄工整,与后来的
近体诗相近,超越了六朝诗的范围,具备了唐诗风格。
中国文学中,
谢灵运与
谢朓合称大谢、小谢,谢朓在
生时,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
梁武帝则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
口臭。”谢朓是南齐一代山水诗的代表,开拓了自轩窗中观赏山水的新空间,词汇与技巧为其后的
何逊、
阴铿、
王维的山水诗学习,不少诗评都认为谢朓诗已具有唐诗风格。谢朓在宣城时,与友人合作联句,每人作4句,续成一首长诗。联句源出晋朝,谢朓的作品使联句更普及。唐代
李白最敬仰和赞赏谢朓,李白作品亦受其影响,现存直接提到谢朓的诗有12首,如《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对谢朓特别怀念,有认同感和强烈共鸣,在《秋夜板桥浦泛月秋酌怀谢歌》中抒发对谢朓的思慕之情,其闺怨诗《
玉阶怨》,即模仿谢朓的同题诗歌。
谢朓在宣州建有一楼,在城中小丘陵阳山上,后人多次重建,称为
谢朓楼,与
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并称为
江南四大名楼。
王融
史载“少而神明警惠,博涉有文才”,声称自己三十岁前要位至三公,所谓“三十内望为公辅”,“使天假之年,而老其才,徐、庾不得专美于后”,二十七岁官至中书郎,一日值夜
中书省,自叹说“为尔寂寂,令邓禹笑人”(
邓禹汉代人,二十四岁为司徒)。王融后来成为竟陵王
萧子良幕僚,与
沈约、
谢朓、
萧衍、
范云、
任昉等合称“竟陵八友”。
永明九年(491年),
齐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王融作《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有才辩,永明十一年(493年),接待北魏使者。王融文辞辩捷,能在仓卒之间写文章,史称“诗名比元长,
赋体凌延寿”。《
诗品》称“词美英净”。
王融躁于名利,一次经过朱雀桥,逢巨船出入,于是吊桥中开,一时间车马拥挤,寸步难行,王融不由得出发感慨:“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武帝病重,
萧子良和
萧昭业争夺帝位,王融“戎服灾身”欲拥立子良即位,但
萧鸾矫诏拥萧昭业夺下帝位。郁林王即位仅十余日,王融就被下狱,由
中丞孔稚珪罗织罪名,被赐死,年仅二十七。王融《下狱答辞》愤称:“若事有可征,爰对有在,九死之日,无恨泉壤。”
沈约有《
伤王融》。
萧琛
史载萧琛“性通脱,常自解灶事,毕狖余,必陶然致醉”(《梁书》),不事产业,好音律,有纵横才辩,任金紫光禄大夫。
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
范云出使
北魏,受到
北魏孝文帝的称赏。
中大通三年二月乙卯(531年3月18日)卒,享年五十二岁,谥曰平子。
范云
东晋时期曾任安北将军
范汪之六世孙。其祖父
范璩之在
南朝宋其间曾任
中书侍郎。其父范抗为郢府参军。
萧衍执政,与
沈约等辅助。
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
萧琛出使北魏,受到
魏孝文帝的称赏。加入梁后,官至
尚书右仆射、霄城侯。
天监二年五月
丁巳(503年6月15日)卒,年五十二。追赠侍中、卫将军,谥曰文。
任昉
自幼“聪明神悟”,四岁能诵诗,八岁能文,“雅善属文,尤长载笔,声闻藉甚”。叔父任晷夸他“吾家千里驹也”。
南朝宋时,举兖州秀才,拜
太常博士。入齐为
王俭所重,任
丹阳尹刘秉的主簿(办公室主任)、竟陵王记室参军,官至中书侍郎、
司徒右长史,梁时历任
义兴(今江苏
宜兴县)、
新安(今浙江
淳安县)太守。一生仕宋、齐、梁三代,为官清廉,仁爱恤民,离开义兴时,“舟中惟有绢七匹,米五石而已”。
天监七年(508年)卒于
官舍,家中仅有
桃花米20石。梁武帝
萧衍“悲不自胜”,“即日举哀,哭之甚恸”。
任昉写文章时擅长表、奏、书、启等文体,文格壮丽,“起草即成,不加点窜”,而同期的
沈约以诗著称,时人称“任笔沈诗”。
沈约称任防“心为学府,辞同锦肆”。
王融“自谓无对当时”,可是一见任昉之作,似“恍然若失”。
王俭见其
笔札,“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
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又与
沈约、
王僧儒同为三大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作《奏弹范镇》文,他反对
范缜的“
神灭论”。著有《
述异记》2卷、《
杂传》247卷、《
地理书钞》9卷,《
地记》252卷、《文集》23卷、《
文章缘起》1卷等。
陆倕
陆倕年少好学,会写文章,在家院内建有两间茅屋,与外人杜绝往来,昼夜读书其中,如此数年。陆倕
记忆力惊人,可以将《汉书·五行志》默写一遍。还工于行、草书。他写过《
感知己赋》送给好友
任昉。曾在齐、梁二朝当官。
梁武帝令他作《
新刻漏铭》、《
石阙铭》,载于《
文选》,
梁武帝称之“辞义典雅,足为佳作”。并赐绢三十匹。迁
太子庶子、
国子博士,后以母忧去职。卒于梁普通七年。
陆倕是竟陵八友中年龄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