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女,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班,毕业于首届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国内地京剧女演员,
中国国家京剧院领衔主演,
一级演员,工青衣、刀马、
武生,堪称文武全才,中宣部“
四个一批优秀人才”, 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
中央国家机关“
巾帼建功”
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国家“精品工程经典剧目奖”,第四届CCTV全国
青京赛金奖得主。第六届中国戏剧
梅花奖得主。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表演奖”,“文华大奖” 。并获
文化部首届“中国
京剧之星”,中宣部、统战部、文化部、
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贺兰山奖”和
军功奖章。
中央电视台京剧电视大奖赛 “最佳表演奖”;观众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演员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首届青研班学员。曾拜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王金璐、杜近芳、
李玉茹为师,学习京剧武生和
梅派表演艺术。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 中国国家京剧院原一团、二团团长。
艺术经历
1978年考入武汉市江北戏曲学校,向黄玲玲、
吴绍毓等学汉剧青衣,并得到
陈伯华的教授。后向郑丹学习京剧武生。
1987年拜王金璐为师,学了《
挑滑车》和《
八大锤》,1989年在中国戏曲学院改学京剧
武生、
刀马旦,后以青衣为主攻方向。
1991年考入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向
刘秀荣、
谢锐青、
沈世华、于玉蘅、
艾美君、苏稚、
宋丹菊、
李景德、曲咏春等学旦角,又向
李玉茹学
梅派戏。
1994年1月被推荐为“中国
京剧艺术之星”。199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到
中国京剧院,常演《杨门女将》《
贵妃醉酒》《寿州救驾》《穆桂英挂帅》等剧。
1996年,参加首届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0年4月拜
梅葆玖为师,潜心学习
梅派艺术。她曾多次在各类京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受到广大观众好评。曾担任
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二团团长一职。
获奖记录
1989年第六届中国戏剧
梅花奖 邓敏(湖北省武汉市汉
剧院)
社会活动
1999年2月16日:1999年
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1999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
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晚会以“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为宗旨,具有主流的倾向,国家级的规格。其鲜明的主题、深遂的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对引导广大观众的欣赏走向、提高审美情趣和净化文艺舞台,起着其他任何晚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晚会戏曲、曲艺类节目有:
15.交响京剧《贺新春》(于魁智,
袁慧琴,
孟广禄,赵秀君)
京剧组唱
23.《天女散花》选段(史敏)
24.《双阳公主》选段(邓敏)
1999年10月7日: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人民剧场戏曲演出第六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戏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第六天由
中国戏曲学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穆桂英挂帅》(李洁,
杨秋玲,邓敏,袁慧琴,张建国)
2000年2月4日: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1.
昆曲歌舞《九州迎春》(陈俊杰、李洁、罗长德)
2. 京剧《冯谖客孟尝》(于魁智)
5. 京剧《张门桃李》
猜龙字剧名
16. 少儿豫剧《智取威虎山》河南
临颍南街村希望戏曲学校
18. 京剧《铜锤错位》(
邓沐玮、孟广禄、
康万生)
23. 《戏迷招亲·绝技荟萃》(
朱世慧、
金不换、韩俊丽、张建平、丁力)
24. 京剧《雁荡山》(路岩等)
26. 粤剧《范蠡觅西施》(唐宝莲)
27. 京剧《一战成功》(唐文华)
30. 京剧《梅苑芳华》
《太真外传》(王怡)
《天女散花》(张晶)
31. 秦腔《打柴权弟》(李晓锋)
32. 京剧《花木兰》(邓敏)
37. 少儿扬剧《小小巾帼》南京空军小百灵
幼儿艺术团
39. 京剧《程韵风流》
43. 京剧歌舞《腾龙颂》(
杜鹏、
杨燕毅、
杜镇杰、
陈真治)
2000年3月29日:首届中国优秀青年
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典礼举行
“首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典礼在京举行。
学员名单
中国京剧院:
江其虎、赵永伟、邓敏、耿巧云、袁慧琴、
赵永墩 2000年12月24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本日演出阵容:赵永伟(《
挑滑车》饰高宠)、李胜素(《宇宙锋》饰赵艳容)、
魏积军(《将相和》饰廉颇)、张火丁(《白蛇传·合钵》饰
白素贞)、赵永墩(《火判》饰火判)、李海燕(《宝马圆情·打路》饰黄桂英)、邓敏(《杨门女将》饰
穆桂英)
2001年1月9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在长安戏院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
潘震宙、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评委出席了闭幕式并向获奖演员颁奖。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员分成25台节目进行评比展演,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荣誉奖和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
获奖名单
荣誉奖
王蓉蓉(北京京剧院)
邓敏(中国京剧院)
江其虎(中国京剧院)
张克(天津青年京剧团)
张火丁(中国京剧院)
李军(上海京剧院)
李胜素(中国京剧院)
李海燕(中国京剧院)
孟广禄(天津青年京剧团)
赵永伟(中国京剧院)
赵秀君(天津青年京剧团)
一等奖
王东华(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王佩瑜(上海师大表演艺术学院)
石晓亮(天津青年京剧团)
刘桂娟(天津青年京剧团)
安平(上海京剧院)
朱强(北京京剧院)
严庆谷(上海京剧院)
宋小川(中国京剧院)
李宏图(北京京剧院)
李佩红(天津青年京剧团)
李晓兰(北京京剧院)
李淑兰(维坊市京剧团)
赵群(上海京剧院)
耿巧云(中国京剧院)
袁慧琴(中国京剧院)
郭文华(维坊市京剧团)
董圆圆(北京京剧院)
二等奖
可双(锦州市京剧团)
刘军(上海京剧院)
孙亮(中国戏曲学院)
吴爱民(河北省京剧院)
张威(中国京剧院)
张晶(天津青年京剧团)
张丽媛(北京京剧院)
杨淼(中国戏曲学院)
杨占凯(锦州市京剧团)
罗戎证(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赵永墩(中国京剧院)
卿松(成都市京剧团)
贾艳丽(山西省京剧院)
郭伟(北京京剧院)
高颂(成都市京剧团)
董宏利(吉林省京剧院)
韩冰峰(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管波(中国京剧院)
魏积军(中国京剧院)
三等奖
方未艾(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王琳琅(大连市京剧团)
史兰云(大连市京剧团)
刘小荣(淮阴市京剧团)
张强(陕西省京剧院)
张薇(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张丹露(中国戏曲学院)
张晓波(湖北省京剧院)
李昕(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李静(云南省京剧院)
李璨(湖南省京剧院)
杨妍妍(黑龙江省京剧院)
易燕(湖北省京剧院)
赵新田(山西省京剧院)
都金玲(哈尔滨市京剧院)
崔延龙(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唐雅丽(成都市京剧团)
黄华(中国戏曲学院)
2001年1月23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世纪第一春》(
李东桥、李梅、田敏、冷明宇、
吴亚玲、
余顺、孙静、萧雅、闫学晶、董宝贵、李欣、李胜素)
一. 闹春宵
京剧《赵氏孤儿》选段(孟广禄)
豫剧《百岁拜年》(
小香玉、刘璐、周涛、鞠萍、孙晓梅)
二. 赏华章
京剧《将相和·三挡》(于魁智、杨赤)
电视小戏《巧献艺》(吴爱民、孙鹏、魏建平、张斌、王雪桦)
京剧乐舞:《白蛇情》
1. 《峨嵋的祝愿》
2. 《婚庆》(周涛、鞠萍、白燕升、房印庭)
3. 《宝和堂》(张火丁、宋小川)
4. 《惊变》
5. 《水漫金山》(王怡、张淑景、包飞、景宝琪)
三. 满庭芳
越剧《
五女拜寿》(孙晓梅、张霞君、蒋畅、
裘丹莉、
杨丽芳、
董鉴鸿、俞雷、项丽英、袁慧萍、
陈雯婷、
章益清)
黄梅戏《巧妹与憨哥·叙梦》(吴亚玲、余顺)
越剧《盘妻索妻·洞房》(萧雅、刘伟)
粤剧《宝莲灯·花灯咏》(梁淑清、李燕明、邓有银)
四. 重回眸
京剧歌舞《兰陵王》(邓敏、李欣)
电视小戏《慈禧看戏》(孙晓梅、朱军、杨少春)
电视小戏《义拍定军山》(李玉声、
赵保乐、李胜源、
谭元寿、
谭孝曾、
谭正岩)
京剧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镇杰、董圆圆、李佩红、朱强)
五. 谱新篇
湖南
花鼓戏《乡里警察》选段(
宋谷、田既安、
李小嘉、叶俊武、凌国康)
豫剧《抢来的警官》选段(李树建、周春、张金洲、侯伟)
评剧《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选段(于文华、韩建光)
六. 会群英
京剧歌舞《太真赏月》(李胜素)
京剧《
两将军》选段(
王立军、李师友、奚中路、
张幼麟)
京剧《贞观盛事》选段(尚长荣)
七. 传薪火
青年京剧联唱(
张建峰、
韩胜存、杨小彭、
常春生、
常秋月、李海青、
吴燕、康静、翟墨、
张立媛、翟宪忠)
少儿豫剧《
抬花轿》(赵爽、于坤龙、贾龙龙、王利强、张广许)
少儿秦腔《顶灯》(安妥、王肖、李刚)
少儿京剧联唱(王文端、
裘识、赵佳、宋诗娴、
王梦婷、
郑菲、陈晨、陆地圆、
穆宇)
尾声《世纪将军令》(关怀、刘桂娟)
2001年5月9日: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
经过9天的激烈角逐和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在北京结束。在专家、评论家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的现场打分、现场亮分,最后评出本次大赛的优秀表演奖和最佳表演奖获得者各25名。
获奖名单
最佳表演奖(25名)
小生组:包飞、金喜全
青衣组:邓敏、刘桂娟、李国静、赵群、赵秀君
老旦组:袁慧琴、康静
净行组:安平、陈长庆、韩云江
花旦组:李晓兰、项星
优秀表演奖(25名)
老生组:马翔飞、刘建杰、严阵、程慧慧
小生组:王凯、朱福
武旦组:范乐新、赵玉华
2002年3月16日,19时:“电力之春”首都大学生专场公益性京剧演出第二场
为了增进首都在校大学生对电力行业的接触和认识,以及加强对京剧知识的了解,
北京供电局工会在国安剧场举办“电力之春”首都大学生专场公益性京剧演出,本活动由刘卫方、张景山、王鑫策划,北京供电局工会主办,北京华纳电业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北京大
学生票社参加演出。在校大学生观众凭
学生证可直接入场观看演出。本日为
折子戏及京剧清唱。特邀中国京剧院演员谭晓令于演出前做京剧知识讲座。
演出剧目
折子戏《挑滑车》(王东华)
名角清唱:叶少兰、
阎桂祥、谭孝曾、
朱宝光、康万生、
温如华、邓敏、李佩红、张萍、于兰
大学生戏迷清唱:
包玥、于磊、刘大震、张洁、李龙、周侗、王汐、王鑫、范婷婷
2003年1月4日,19时30分:
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4日演出
本日长安大戏院由天津青年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联合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红鬃烈马》(宋小川,邓敏,张克,李佩红,谭孝曾,王蓉蓉,管波,翟墨,李名,
韩巨明)
2003年1月31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1. 《天上人间贺新春》(王艳、姜亦珊、吕扬等)
2. 经典唱段荟萃
京剧《上天台》(于魁智)
京剧《坐寨》(孟广禄)
京剧《嫦娥奔月》(张火丁)
京剧《杨门女将·巡营》(袁慧琴)
黄梅戏《天女散花》(韩再芬)
3. 《巾帼风采花木兰》
京剧《从军》(邓敏)
豫剧《路遇》(王红丽)
龙江剧《操练》(白淑贤)
河北梆子《奇袭》(彭蕙蘅)
京剧《歼敌》(邓敏)
4. 妙曲行云(马谭奚杨)
京剧《甘露寺》(朱强、谭孝曾、张建国、张克)
5. 三方戏迷打擂
6. 戏曲小品《东西南北丑》(金不换、
刘异龙、
孙存蝶、徐孟珂、石山雄太、刘红雁)
7. 姹紫嫣红(梅尚程荀)
《洛神赋》(董圆圆)
《昆仑剑侠传》(孙明珠)
《梅妃》(李海燕)
《春草闯堂》(耿巧云)
8. 须眉雄风
《锤震金蝉子》(常东)
《金钱豹》(泰占宝)
《长坂坡》(赵永伟)
《收大鹏》(黄齐锋)
9. 《情系西厢》(王蓉蓉、张萍、赵秀君)
10. 春苗青青
12. 百花争艳
川剧《凤仪亭》(沈铁梅)
粤剧《牡丹亭》(丁凡)
昆曲《单刀会》(侯少奎)
京剧《横槊赋诗》(殷秋瑞)
京剧《西施》(李尤婉云)
15. 抢接下旬
16. 获金奖票友
17. 新编剧荟萃
京剧《桃花扇》(杨春霞)
京剧《康吏于成龙》(尚长荣)
京剧《金田风雷》(叶少兰)
京剧《草原母亲》(于兰)
京剧《蝶恋花》(刁丽)
18. 戏歌《吉祥满人间》(李佩红)
京剧《八珍汤》(赵葆秀)
京剧《姚期》(李长春)
京剧《太真外传》(梅葆玖、卢燕)
2003年2月1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
中国京剧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在
政协礼堂举行。本日为《迎新春名家演唱会》,参演的演员有(以姓氏笔画为序):刁丽、于万增、于魁智、邓敏、
冯志孝、
刘长瑜、江其虎、宋小川、张火丁、张建国、
张连祥、
李岩、李胜素、李海燕、李维康、杨春霞、
吴钰璋、陈真治、
陈淑芳、耿巧云、
耿其昌、袁慧琴、黄炳强、管波、魏积军。
2004年1月21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大拜年》(邓沐玮、朱强、李洁、于兰)
一. 百花争艳
黄梅戏《采莲》(韩再芬)
豫剧《穆桂英挂帅》(马金凤携一组少儿演员)
戏舞《刀马旦》(孙明珠、
李静文、苗杰、黄雨晴、
王春燕等三个武旦,张春红、保定戏校等)
二. 流派纷呈
京剧《淮河营》(马长礼、杜镇杰)
三、以戏会友
演员:杨春霞、王艳、包飞、姜亦珊、程联群
京剧《杜十娘》(张慧芳、靳学斌)
京剧《蔡文姬》(王蓉蓉)
京剧《图兰朵公主》(黄炳强、邓敏)
河北梆子《洪湖赤卫队》(彭蕙蘅、刘志欣、刘凤香)
京剧《智取威虎山》(李军)
五. 庙会采风
朱世慧、金不换、郑岩、
张寄蝶等名丑串场,主持人孙晓梅、鞠萍、周涛参与(“剪花天使”樊晓梅
剪纸艺术现场展示)
高甲丑婆子二人
六. 南北飞虹
龙江剧《荒唐宝玉》(白淑贤)
广东汉剧《柳如是》(李仙花)
歌仔戏《厦门新娘》
川剧《别洞观景》(沈铁梅)
七. 名家名段
京剧《痴梦》(王桂荣)
京剧《赤壁之战·壮别》(李宏图)
昆曲《华容道》(侯少奎)
京剧《坐宫》(李维康、耿其昌)
2004年2月12日:
杜近芳收邓敏、李长春收魏积军、尹培玺收黄炳强为徒
中国京剧院三位青年演员邓敏、魏积军、黄炳强分别被杜近芳、李长春、尹培玺收在门下,举行拜师仪式。中国京剧院希望通过这次拜师,使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指点下,系统、规范地继承前辈的精湛艺术,不断创新排演新剧目,把中国京剧院打造成弘扬国粹艺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
2004年12月30日: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菊苑飘香”——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演出节目
开篇
《普天同乐共吉祥》(安平饰天神,李洁、王艳、李国静饰众仙女)
第一篇流派纷呈百花香
(杨派)《四郎探母》(张克)
(马派)《淮河营》(杜镇杰)
(麒派)《追韩信》(陈少云)
第二篇菊苑似锦结硕果
《赤桑镇》(赵葆秀,邓沐玮)
《九江口》(杨赤,江其虎)
《火烧裴元庆》(黄齐峰)
《金钱豹》(孙亮)
《火神阻路》(年金鹏)
《江姐》(张火丁)
《蝴恋花》(李维康)
第四篇与时俱进铸辉煌
《梅兰芳》(于魁智,孟广禄)
尾声
《继往开来谱华章》
2005年8月12日,晚:京剧与
藏戏《
文成公主》在
拉萨首演
中国京剧院和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合作创排的京剧与藏戏《文成公主》在拉萨举行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首场献礼演出。京剧和藏戏首次合作牞以别具一格的形式演绎藏汉一家亲。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吴英杰与广大京剧爱好者、藏戏戏迷一同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吴英杰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亲切握手交谈,祝贺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
瑰丽华美的舞台上,京剧的
水袖龙袍与多彩、凝重的藏戏服装交相辉映,行云流水、玉珠落盘的唱腔让观众如痴如醉,喝彩连连。区藏剧团的退休演员卓嘎携同老藏戏演员、81岁的父亲多吉占堆观看演出后赞不绝口,认为京剧和藏戏的合作让人耳目一新。
自治区藏剧团副团长、《
文成公主》舞蹈编导朗嘎介绍,该剧从2004年9月开始策划编排,历时近1年后终于与观众见面,共将在拉萨演出7场。中国京剧院院长
吴江表示,这次合作演出只是京剧和藏戏合作的一个开端,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今后将会尝试将更多的
少数民族剧种与京剧融合,努力打造艺术精品,以满足观众对不同民族艺术的需求。
《文成公主》作为8大经典藏戏之一,曾在不同时期以多种形式被搬上舞台、银幕、荧屏。这次京剧与藏戏的首次合作,其创作班底由京剧、藏戏两套班底组成,汉语和藏语同台演唱。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和区藏剧团编导小次旦多吉任编剧。剧中文成公主由中国京剧院演员邓敏饰演,
松赞干布和禄东赞分别由区藏剧团演员班丹旺久和普穷饰演。
西藏自治区
党委办公厅、区党委宣传部、区
文化厅的领导观看了演出。
2005年9月:中国京剧院对三个团的定位进行确定和调整
中国京剧院进行内部调整,对三个团的定位进行了确定和调整。原先二团的于魁智、李胜素等原班人马改为一团,仍然由于魁智任团长,该团侧重于传承老戏为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力图追求当年老一团“李、袁、叶、杜”之艺术风格,以强大整齐的阵容、传统规范的演出来展现中国京剧院这一国家级艺术院团的最高水准。原先以邓敏、黄炳强、魏积军为主的一团改为二团,团长仍然由邓敏担任,侧重于进行探索性和实验性剧目的创作,大胆尝试、创新、实验。三团仍然由张建国任团长,该团将集中中国京剧院绝大部分获得过梅花奖的演员和研究生班学员,侧重于培养新人、推出新人。张火丁工作室在人员方面此次暂基本未做调整。
2005年11月15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十九天
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
十九天由中国京剧院二团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没有使用胸部
麦克风。
演出剧目
《四郎探母》(邓敏、黄炳强、李红梅、马翔飞、于万增、
毕杨等)
2005年11月16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
二十天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二十天由中国京剧院二团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没有使用胸部麦克风。
演出剧目
《
包龙图梦断金蝉案》(魏积军、邓敏、徐孟珂、黄炳强、赵永墩等)
2005年11月20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二十四天
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二十四天由中国京剧院二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
演出剧目
交响京剧《杨门女将》(邓敏、袁慧琴、江其虎、黄炳强、张玲、
吕慧敏、马翔飞、
黄占生等)
2005年11月21日,19时30分: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剧目展演第二十五天
为庆祝中国京剧院建院50周年,全院在北京举行剧目展演。第二十五天由中国京剧院二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即最后一天。
演出剧目
交响京剧《杨门女将》(邓敏、袁慧琴、江其虎、黄炳强、张玲、吕慧敏、马翔飞、黄占生等)
2005年12月30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6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
锦绣神州”——怀仁堂2006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演出节目
开篇:飞雪迎春 《沁园春雪》(杜镇杰,邓沐玮,刘桂娟)
第一章:人间至情
《春草闯堂》(管波,耿巧云)
《钓金龟》(赵葆秀)
《春闺梦》(张火丁)
《李逵探母》(杨赤)
《龙凤呈祥》(张惠芳,
吕洋,熊明霞,姜亦珊,王艳)
第二章:义薄云天
《狸猫换太子》(史敏,陈少云)
《完璧归赵》(杨燕毅,张建国)
《宰相刘罗锅》(王蓉蓉)
《砸銮驾》(康万生)
《铡美案》(魏积军)
《打龙袍》(孟广禄)
《文成公主》(邓敏)
《郑成功》(关栋天)
《文姬归汉》(李海燕)
第四章:气贯长虹
《中华英雄图》(詹磊,黄奇峰,王立波,吕兴,阎薇,张淑景,李红艳,年金鹏)
《杨门女将》(袁慧琴,马帅,刘少军)
《平原作战》(李阳鸣)
《红色娘子军》(李维康)
尾声:腾飞神州
2006年1月28日: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序曲——《鼓舞中国》(
史依弘、邓沐玮、杨赤、杜镇杰、
倪茂才)
一. 京韵流芳——名家名段联唱
1. 京剧《珠帘寨》(中国京剧院于魁智)
2. 京剧《西施》(中国京剧院李胜素)
3. 京剧《
赤桑镇》(中国京剧院袁慧琴,天津青年京剧团孟广禄)
串场节目一《两个胖徒弟》
二. 高甲歌舞《花婆闹是春》福建晋江高甲戏剧团
串场节目二《李校长收徒》
三. 风俗画卷——地方风情小戏
3.
五音戏《
拐磨子》(山东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吕凤琴)
6.
广西彩调《刘三姐》(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团
王予嘉等)
串场节目三《咱们得彩唱》
四. 群仙夺魁——武戏集锦(原创)
主要演员:年金鹏、李阳鸣、黄齐峰、
刘魁魁、詹磊、
王雪清、
阎虹羽、
秦占宝、吕兴、
徐滢、刘宸、
黄桦等
串场节目四《尹相杰“套磁”》
五. 京剧《
空城计》——谭门三代组合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六. 《天女散花》组合
串场节目五《范军PK尹相杰》
七. 戏曲什锦《大登殿》
演员(按出场序):王洪玲(河北梆子)饰
王宝钏,齐爱云(秦腔)饰
代战公主,翟墨(京剧)饰王夫人,李树建(豫剧)饰
薛平贵主持人:白燕升、鞠萍
八. 风华正茂——名家名段联唱(二)
1. 京藏《文成公主》(中国京剧院、
西藏藏剧团:邓敏、马翔飞、
班典旺久)
2. 京剧《二堂舍子》(中国京剧院张建国)
5. 京剧《洛神赋》(叶少兰、董圆圆)
串场节目六《骗上驴》
3. 《杜鹃山》(战友京剧团于兰)
主持人:鞠萍、韦翔东
4. 京剧《智斗》(玛丽娜[亚美尼亚]、王
陶阳、赵超智)
串场节目七《半路杀出个阿宝》
十. “行云流水”,京剧联唱
1. 《锁麟囊》(天津京剧院吕洋,北京京剧院郭伟)
2. 《穆桂英挂帅》(上海京剧院李国静)
3. 《淮河营》(北京京剧院朱强)
4. 《状元媒》(北京京剧院张立媛)
5. 《双阳公主》(重庆京剧团周利、北京京剧院
刘山丽)
6. 《白蛇传》(战友京剧团靳学斌)
7. 《红娘》(北京京剧院常秋月、中国京剧院
唐禾香)
8. 《秦香莲》(北京京剧院陈俊杰)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2. 黄梅戏《牛郎织女》(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吴亚玲)
4.
琼剧《红叶题诗》(
海口市琼剧团
陈素珍、
张卫山)
5. 川剧《杜兰朵》(刘萍)
串场节目八《小猜谜》
十二. 湖山情梦(越剧联唱)
3. 《何文秀》(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箫雅)
串场节目九《阿宝过关不斩将》
十三. 戏迷一欢亲
1. 《梨园擂台》擂主表演(含阿宝主持)
2. 《霸王别姬》(李尤婉云[香港])
主持人:董艺、韦翔东
十四. 国韵流觞
3. 京剧《李清照》(中国京剧院李维康、耿其昌)
主持人:白燕升
主持人:白燕升
5. 京剧《曹操与杨修》(上海京剧院尚长荣)
串场节目十《大献宝》
尾声——歌舞《合家欢》
主要演员:赵葆秀、李军、刘桂娟、王艳、姜亦珊
演出单位:吉林市
歌舞团、
桦甸市歌舞团、总参
八一幼儿艺术团、银河
少儿合唱团2006年3月18日晚:中国京剧院落实“
三贴近”赴
辽宁省
慰问演出第一场
为贯彻中央关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
战略部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共
辽宁省委宣传部、
辽宁省文化厅协办,展开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活动。
此次,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副院长
宋官林带队,李世济、刘长瑜、李长春、张建国、李海燕、李岩、邓敏、耿巧云、袁慧琴、陈淑芳、刁丽、管波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等一行近百余名演职员赴辽开展以“赴企业、进校园、去营房”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当晚由
沈阳师范大学承办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大学文体馆举行首场演出。晚会由刘长瑜、白燕升、赵丽华主持。演出包括
传统戏《
龙凤呈祥》《
将相和》《铡美案》《锁麟囊》《
野猪林》等选段,以及现代戏《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
蝶恋花》《海港》《
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选段的精彩演唱,邓敏演唱赞美沈阳名城的新创曲目《
沈水之阳》。
2006年3月19日,农历丙戌年二月二十日: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
京剧艺术讲座举行
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厅协办,展开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活动。
此次,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副院长宋官林带队,李世济、刘长瑜、李长春、张建国、李海燕、李岩、邓敏、耿巧云、袁慧琴、陈淑芳、刁丽、管波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等一行近百余名演职员赴辽开展以“赴企业、进校园、去营房”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本日中国
京剧院吴江院长在
沈阳师范大学举行京剧艺术讲座,介绍京剧艺术的历史与审美趋向。同时,沈阳师范大学还聘请中国京剧院艺术家为兼职或客座教授并举行聘任仪式。
2006年3月20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一日: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第二场
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厅协办,展开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活动。
此次,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副院长宋官林带队,李世济、刘长瑜、李长春、张建国、李海燕、李岩、邓敏、耿巧云、袁慧琴、陈淑芳、刁丽、管波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等一行近百余名演职员赴辽开展以“赴企业、进校园、去营房”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本日中国京剧院演出团携《红色经典》演唱会赴
抚顺,为
沈阳军区的雷锋团举行一场慰问演出,并与部队官兵举行联欢活动。
2006年3月21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二日: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第三场
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厅协办,展开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活动。
此次,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副院长宋官林带队,李世济、刘长瑜、李长春、张建国、李海燕、李岩、邓敏、耿巧云、袁慧琴、陈淑芳、刁丽、管波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等一行近百余名演职员赴辽开展以“赴企业、进校园、去营房”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本日中国京剧院慰问
演出团赴
鞍山,为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
企业职工进行慰问演出。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同时能让更多的职工看上演出,剧院演职员不顾一路的乘车疲劳,在到达
鞍钢的第一时间内,分别组派两支
小分队,赴炼钢一线机组为工人演出。晚上,演出团还在
鞍山钢铁公司礼堂举行演唱会。
2006年3月22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三日: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第四场
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厅协办,展开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活动。
此次,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副院长宋官林带队,李世济、刘长瑜、李长春、张建国、李海燕、李岩、邓敏、耿巧云、袁慧琴、陈淑芳、刁丽、管波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等一行近百余名演职员赴辽开展以“赴企业、进校园、去营房”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本日慰问演出团在
盘锦,为
辽河油田产业工人举行慰问演出。
2006年3月23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四日: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第五场
为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主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厅协办,展开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活动。
此次,中国京剧院落实“三贴近”赴辽宁省慰问演出,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副院长宋官林带队,李世济、刘长瑜、李长春、张建国、李海燕、李岩、邓敏、耿巧云、袁慧琴、陈淑芳、刁丽、管波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领导等一行近百余名演职员赴辽开展以“赴企业、进校园、去营房”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本日中国京剧院演出团在
盘锦市举行专场慰问演出。此外,演出团还在沈阳军区政治部的安排下,到基层部队为官兵举行数场慰问演出。
2006年5月7日:京藏合演《文成公主》在北京首演
由中国京剧院和西藏藏剧团合作的京、藏两剧种合演的《文成公主》,首次在北京正式公演,于5月7日至5月8日在
保利剧院上演。
此次在京首次公演,舞美全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制作,根据保利剧院舞台的环境,在道具原有尺寸的基础上加宽加高,使整个舞台效果更加真实。尤其是“大婚”这场戏中,新启用升降式幕屏,以蓝白色为基调,雪山之上的
布达拉宫更为凸显高原的神秘与深沉。
该剧导演
高牧坤,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邓敏在剧中饰演
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由西藏藏剧团演员班丹旺久担任,禄东赞由藏剧团演员中普琼扮演。中国京剧院演员马翔飞、徐孟珂、魏积军、毕杨在剧中分别出演
李世民、承乾、
李道宗、乳娘等角色。
2006年5月20日:中国京剧院三次赴海南演出
中国京剧院三次赴海南。由中国京剧院和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联合创排的新编戏曲《文成公主》,在海口人大会堂隆重上演。中国京剧院演员邓敏饰文成公主,西藏藏剧团演员班丹旺久饰松赞干布,藏剧团演员中普琼饰禄东赞,中国京剧院的马翔飞、徐孟珂、魏积军、毕杨分别出演李世民、承乾、李道宗和乳娘等角色。
2006年7月1日,晚:中国京剧院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色经典》演唱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国京剧院在实验剧场举行庆“七一”《红色经典》演唱会。
演员包括李岩、邓敏、刁丽、耿巧云、魏积军、李红梅、
甄建华、贾永全、徐孟珂、李阳鸣、张晨、李晓威等。
2006年7月18日,晚:中国京剧院为梅兰芳大剧院建筑工人举行慰问演唱会
中建一局二公司近300名工人被请进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观看慰问演唱会。被邀请观看演出的都是参与梅兰芳大剧院建筑的工人,在近两年的建设过程中,参与建设的
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农民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梅兰芳大剧院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晚举行的首场慰问演唱会,剧院特别选派了中青年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演员于魁智、李胜素、李岩、邓敏等强大演出阵容。演出节目
丰富多彩,既有《红灯记》《四郎探母》《
贵妃醉酒》等现代戏、传统戏选段,也有
通俗歌曲《青藏高原》,还有戏曲小品表演《打虎游街》选段等。
2006年9月29日:纪念
范钧宏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京剧演唱会举行
纪念范钧宏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京剧演唱会举行在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参加的演员有李慧芳、刘长瑜、冯志孝、
王晶华、
寇春华、于魁智、张建国、张火丁、李胜素、邓敏、刁丽、李岩、于万增、耿巧云、江其虎、袁慧琴、吕昆山、黄炳强、李红梅、魏积军、毕杨、郭瑶瑶、
张兰、徐孟珂、陈淑芳等。
演出唱段(不完全统计)
《蝴蝶杯》(李慧芳) 《调寇审潘》(冯志孝)
《佘太君抗婚》(王晶华)
《九江口》(陈真治)
《满江红》(于魁智,李胜素)
《白毛女》(张建国,陈淑芳)
《杨门女将》(邓敏)
《蝶恋花》(刁丽)
《初出茅庐》(于万增)
《春草闯堂》(耿巧云)
2006年10月20日,20时:中国京剧院二团2006年赴成都演出第一场
中国京剧院二团在成都金色
歌剧院演出第一场,此次为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成都演出。
演出剧目
《杨门女将》(邓敏饰穆桂英)
2006年11月16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五场
“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举行。第五场为旦角名家专场二,演员有(按姓氏笔画):邓敏、
刘薇、刘桂娟、吕慧敏、张萍、
张艳玲、张慧芳、李洁、李国静、李胜素、李海燕、迟小秋、赵秀君。
2006年11月25日:2006年11月25日长安大戏院演出
长安大戏院本日演出京剧,由中国京剧院张火丁工作室演出。
演出剧目
《红鬃烈马》(张火丁,金喜全,熊明霞,邓敏,宋小川,寇春华)
2007年2月1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八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八天。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演出剧目
《陆文龙》(邓敏,黄炳强,王旭东,毕杨,李红梅,黄占生,马阿龙,赵永墩)
2007年2月2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九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九天。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演出剧目
《
包龙图梦断金蝉案》(魏积军,邓敏,黄炳强,徐孟珂,金星,
郝仕鹏,王旭东,王珍,马翔飞,毕杨)
2007年2月4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一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一天。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演出剧目
《大·探·二》(邓敏,黄炳强,魏积军,李晓威,郝仕鹏,张晨)
2007年2月18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七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七天。在
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红色经典》演唱会,参加演出的有李世济、叶少兰、冯志孝、耿其昌、张连祥、邓敏、袁慧琴、黄炳强等。
2007年2月19日,19时30分: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八天
中国京剧院2007年新春演出季第十八天。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名家名段》演唱会,参加演出的有李世济、叶少兰、冯志孝、耿其昌、张连祥、邓敏、黄炳强、魏积军等。
2007年2月21日,14时:
北京湖广会馆赓扬集举办2007春节京剧演出
北京湖广会馆赓扬集举办春节京剧演出。演出将由北京京剧院资深丑角张永生、卢冬来合演的《
过年》拉开帷幕,姜亦珊
彩唱《
状元媒》选段,中国京剧院李岩、天津京剧院康万生合作彩唱《二进宫》,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李萌等友情助演。原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孙毓敏、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二团团长邓敏等加盟演出。
2007年4月28日:第三届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戏曲文艺晚会举行
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戏曲文艺晚会在
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办。
演出节目
《国粹飘香》流水联唱:《双阳公主》(丁晓君)、《春草闯堂》(耿巧云)、《锁麟囊》(李海燕)、《穆桂英挂帅》(董圆圆)
《将相和》(张建国,邓沐玮)
《贵妃醉酒》(梅葆玖)
《大登殿》(于魁智,李胜素,管波,赵葆秀)
由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和
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设立的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在海口市
大致坡镇正式落成。
尚长荣、
裴艳玲、
顾芗、王红丽、
万山红、张克勤、
张凯丽、邓敏、
谷好好、于兰等二十余位梅花奖获得者统一身着海岛风情浓郁的彩色衬衫,穿过大致坡的戏剧大道、走上
红地毯,并在基地门前种下
槟榔树,为基地的落成增添了一道亮色。
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的建设分为二期,竣工的一期主要包括
戏剧文化展示廊、培训教室、练功房、创作间等。
落成典礼后,梅花奖获得者与海口市琼剧团、大致坡常驻民营琼剧团的演员同台献艺,拉开了梅花奖艺术团“海南行”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