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是指
金沙江、
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
青藏高原的大江在
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区域,位于中国
云南省,跨越了云南省
丽江市、
迪庆藏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之间,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分为15个不同的保护区,已被分为八区域,每个都能提供全方位的
横断山脉的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具有
代表性的样本。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江并流是指
金沙江、
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区域,位于中国云南省,跨越了云南省
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之间。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
直线距离为66千米,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千米。
地形地貌
从
地理位置上看,三江并流
世界自然遗产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青藏高原南延、向云贵高原过渡的
横断山脉的
纵谷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它恰好处于
特提斯构造域的东西向喜马拉雅急转向南的横断山巨型陆内
造山带的关键地区,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的地质遗迹区。
大约于7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快速向北漂移,与北部的
欧亚板块逐渐接近、碰撞,使近于东西向的喜玛拉雅山脉横空出世。
同时,由于印度板块的东缘侧向冲撞挤压,还伴随有向东南方向转动,推挤出了近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并与喜玛拉雅山连为体,仍在缓缓隆起。
因此,三江并流也是
新特提斯洋消亡、青藏高原和
云贵高原隆升的见证,是群山会聚,山脉纵隔东西,三江深切,岭谷相间的多种高山、
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区。
4000万年前,
印度次大陆板块与
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三江并流集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世界上蕴藏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
其内高山海拔变化呈
垂直地带性分布,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
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三江并流地区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海拔达6740米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从峰顶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
明永村森林地带,是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丽江
老君山还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景观;这里比较著名的高山湖泊有数十个,其中有
泸水县高黎贡山的
听命湖,
福贡县碧罗雪山齐术山峰附近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念波依比湖,
中甸县的
碧塔海、属都湖等,同时还有多处高山湖泊群,如千湖山湖泊群、老君山湖泊群、红山湖泊群、老窝山湖泊群等。
面积在50
平方千米以上,且各具特色的景区就有近百个,可以说是北半球除沙漠
海洋景观外各类自然景观的缩影。
气候特点
三江并流地处
东亚、
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
地理区域的交汇处。西部受
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东部受
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北部受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影响,中部(
德钦县境内的澜沧江河谷和金沙江河谷)受梵风气候的影响,南部属于
滇中高原半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从
独龙江下游的4600毫米到
德钦奔子栏的400毫米,相差达4200毫米。因海拔高差大,温度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甚至
热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约20%,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4%C。山顶则
终年积雪或终年寒冷,属于寒带气候或
极地气候。多样的水分、温度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组合变化,形成了从南亚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
环境类型。
水文特征
三江中的金沙江是
长江的上游,最终注入东海;澜沧江是
湄公河的上游,最终注入南海;怒江则是
萨尔温江的上游,最终注入
安达曼海。
后两条江为
国际河流,尤其是澜沧江,由于流经6个国家(中国、
缅甸、
老挝、
泰国、
柬埔寨和
越南)而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区域范围
综述
三江并流由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分为15个不同的保护区,已被分为八区域,每个都能提供全方位的
横断山脉的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具有
代表性的样本。
2010年修改边界后,核心区占地960084公顷,
缓冲区816413公顷围。
在地质构造条件控制下,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被紧束于60~100千米的狭窄地带,才得以构成世界上“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
自然地理景观,并造就了
怒江大峡谷、澜沧江
梅里雪山大峡谷和
金沙江虎跳峡大峡谷。“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由西往东依次为
高黎贡山、怒江、
怒山(碧罗雪山)、澜沧江、
云岭、金沙江、
沙鲁里山。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继而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的地理奇观。
高黎贡山区
高黎贡山区是三江并流区域内植物
物种多样性的集中展示区。其中东西绵延的
常绿阔叶林,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在《中国
生物多样性》中,将其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重要的
模式标本产地”。
高黎贡山区是展现怒江流域典型
地貌特征的博物馆,包括了“
怒江第一湾”及周边地区为代表的怒江
深切河曲地质景观,其中的
石月亮景点是怒江流域高山
喀斯特溶洞景观的典型代表。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
世界遗产提名地范围内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梅里雪山区
梅里雪山区有澜沧江流域的典型地貌特征、丰富
地质遗迹,更是“三江并流”的
旗舰物种——
滇金丝猴的原始栖息地。
在横穿保护区的
滇藏公路延线及周边地区,保存着大量的古深海大洋地质、生物遗迹和冰川、
造山运动遗迹和广泛的冰川及冻土
地貌发育,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提名地比较集中的地质遗迹展示区域。
滇金丝猴作为“三江并流”区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旗舰物种,以
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最为集中。
梅里雪山主峰
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提名地范围内的最高峰,由于独特的地形和气候因素,仍无人成功登顶。
藏传佛教宗教色彩浓郁。
发育于卡瓦格博峰的
明永冰川,其
冰舌一直延伸至2650米海拔,周边青山翠针阔混交湿性常绿阔叶林原生状态保存良好,代表了澜沧江
干热河谷典型的多样性自然地理特征。
是北半球海拔最低的冰川,同时也是纬度最低的冰川之一。
哈巴雪山区
哈巴雪山区拥有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
海洋性冰川、金沙江流域典型完整的高山
垂直带自然景观。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集中了从亚热带干暖河谷到高山寒带的各植被类型。
寒温性
针叶林是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山地
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
生态系统类型,这类森林以丰富复杂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特色,是“世界遗产提名地”最典型的
高山针叶林保护区域。
哈巴雪山主峰海拔5396米,是云南高山之一。山顶发育有现代冰川,它和
玉龙雪山的冰川一样,同是中国纬度最南的海洋性
温冰川。
高山冰碛湖(黑海、
黄湖、湾海),体现了
大理冰期时的古
冰斗积水而形成的
冰川遗迹,是“三江并流”提名地内的“大理冰期”冰川遗迹
分布区。
千湖山区
千湖山区位于
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包括小中甸乡和
上江乡的
局部地区,是金沙江流域
原始植被、
高原湖泊的集中展示区之一。
千湖山片区遍布高山
冰蚀湖。据不完全统计,大小不一的高原湖泊有一百多个。其中,以
碧古天池和三碧海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高原森林
湖泊景观价值。千湖山景区具有完整而独特的高山
生态系统多样性,以
高山草甸,
杜鹃林及云
冷杉林为特色。
黄杜鹃、
黑颈鹤等珍稀动植物栖息其间,是“三江并流”区域内高原生物多样性集中体现的地区之一。
红山区
红山区包含了金沙江流域典型的高原
夷平面,高山
喀斯特等地貌特征完整的古冰川遗迹和丰富的植物生态系统、高原湖泊等多种景观类型,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提名地景观
资源价值的典型展示区。其中,以尼汝南宝草场、小雪山丫口高原地质景观具有典型意义。
尼汝——南宝草场集中了高原冰蚀湖——
属都湖,高山草甸——地基淌、南宝,
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古冰川遗迹(南宝),河谷
人居环境(尼汝河)高原泉华瀑布(
七彩瀑布)等类型多、范围大、分布集中的景观资源,是具有较高保护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原始景观资源研究展示区域。同时,南宝河的古
冰川地貌遗迹是三江并流区域内发育最完整,展示最集中的第三期冰川地质遗迹。
云岭片区
云岭片区位于怒江
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与其支流通甸河之间。主要保护以滇金丝猴为代表的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云岭片区内的滇金丝猴共有4群,约占滇金丝猴现存总数1500-2000只的10%。这可能是中国特产的滇金丝猴分布区最南端的种群,有比较重要的保护价值。该保护区
森林覆盖率高达76%,大多保持原始状态,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区内野生动物分布广泛,共记录到
哺乳动物28种,隶属7目13科。
老君山区
三江并流区域是“三江并流”范围内金沙江流域下游,主要包含了金沙江流域的“高原冰蚀湖群”,“黎明黎光
丹霞地貌片区”作为“三江并流”提名地内典型的高山丹霞地貌集中发育区和金沙江流域景区展示和规范化保护管理示范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老君山区主要包含了金沙江流域的“高原冰蚀湖群”,
高山杜鹃林、冰川溶洞地貌、高山草甸牧场和高山丹霞地貌等典型的景观类型。其中,“黎明黎光丹霞地貌片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老窝山区
老窝山区位于澜沧江流域下游,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澜沧江西岸中挑和
维登乡境内,是澜沧江流域的景观资源类型补充片区,以
高山湖泊、高原草甸和
野生花卉资源为保护重点,主要景点包括新化湖、老窝山高山冰积湖群,澜沧江
二级支流拉洛河、红岩洞溶洞、栗地坪野生花卉等,仍处在原始未
开发阶段。
保护目标
综述
三江并流地区被誉为“世界生物
基因库”,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
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
由于三江并流地区未受
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
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
避难所,是欧亚大陆
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区域内云集了
北半球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北亚热带、
暖温带、温带、
寒温带和寒带等各种气候
环境类型。共拥有20余种
生态系统,占北半球
生态系统类型的80%,是欧亚大陆上生物
生态环境的缩影,是全世界单位面积内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是自新生代以来生物物种和生物群落分化最剧烈的地区。三江并流动
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有10种动物
分布型,21种分布亚型;有10种植被型,23种
植被亚型,90余个
群系。
植物
三江并流区域有高等植物210余科,1200余属,6000种以上;有44个中国特有属,2700个中国特有种,其中有600种为三江并流区域特有种;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秃杉、
桫椤、
红豆杉等33种,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7种。
动物
三江并流区区域内栖息着的珍稀
濒危动物有
滇金丝猴、
羚羊、
雪豹、
孟加拉虎、
黑颈鹤等等77种国家级
保护动物。
价值地位
200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遗产遴选标准(7)(8)(9)(10)批准三江并流为世界自然遗产。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江水并流而不交汇,峡谷深邃,是遗产杰出的
自然特征,三江大界面位于遗产边界之外,川峡是该地区的主要风景元素。闽咏卡冰川:
海拔高度从卡瓦吉布山(6740米)下降到2700米,号称是
北半球中在这种
低纬度(北纬28°)下海拔下降最低的冰川。其它
风景地貌有:
冰川岩溶(特别是
怒江峡谷上方
月亮山风景区内的
月亮石)和阿尔卑斯式丹霞
风化层龟甲三江并流区域在展现最后5千万年和
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碰撞相关联的地质历史、展现
古地中海的闭合以及
喜马拉雅山和
西藏高原的隆起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价值。对于
亚洲大陆地表的演变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而言,这些是主要的地质事件。这一区域内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记录了这一历史,而且,
高山带的
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以及丹霞
砂岩地貌覆盖了若干世界上最好的山脉类型。
三江并流区域中的
生态过程是地质、气候和地形影响的共同结果。首先,该区域的位置处于
地壳运动的活跃区之内,结果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基层,从
火成岩到各种
沉积岩(包括
石灰石、
砂岩和砾岩)等不一而同。地貌范围从峡谷到
喀斯特地貌再到冰峰,这种大范围的地貌和该区域正好处于地壳构造板块的
碰撞点有关。其次是该区域是
更新世时期的残遗种保护区并位于生物地理的会聚区(即:具有温和的气候和热带要素),为高度
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础。除了地形多样性之外(具有6000米几乎垂直的陡坡降),
季风气候影响着该区域绝大部份,从而提供了另一个有利的生态促进因素,允许各类
古北区的温带
生物群落良好发展。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三江并流地区名列中国
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七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级
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这里集中了北半球
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北亚热带、
暖温带、温带、
寒温带、温带、
寒带的多种气候和生物群落,是地球最直观的
体温表和中国珍稀
濒危动植物的
避难所,使得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
管理措施
2018年7月17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
云南省加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若干规定》,将加快推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
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在州、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严格控制三江并流遗产地内
开发强度,防止过度开发建设。在三江并流遗产地内,除必须的保护设施和
公共服务设施外,严禁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开发建设
发现历程
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1950年,英国
植物学家和
地理学家金敦·沃德(F.KingdonWard)曾八次考察藏东南、
滇西北、川西南这些地区。其中,民国二年(1913年)4月到翌年3月,金敦·沃德在川、滇、藏接壤的
横断山区,穿梭于
金沙江、
澜沧江和怒江的
三江流域,对河流归属、水系发育和地质、地貌进行了考察。
198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名官员从卫星扫描图片中发现了三江并流地理奇观。
申遗过程
1993年,“三江并流”正式列入中国申报
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
1998年,云南省政府为实施中共云南省委提出的“建设
绿色经济强省、
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
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并出于通过创世界遗产品牌推动云南旅游业发展,决定加快“三江并流”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进度。
经省委、
省政府同意,
云南省建设厅正式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和
国家建设部提出了申报申请。
申报申请得到了支持,并同意云南省正式开展申报工作。
2002年1月17日,经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温家宝、钱其琛等领导分别签字批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外交部、
建设部联合发文同意,“三江并流”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并正式报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02年10月8日~20日,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对云南“三江并流”地区进行了
实地考察。
2003年6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向联合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建议将“三江并流”按满足
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7月,根据世界自然遗产评选标准,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品牌建设
1988年,三江并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
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保护价值
“三江并流”多样的岩石类型、多样的
地质构造、多样的
地貌景观,为诠释特提斯海洋消亡、
印度板块与
欧亚板块碰撞机制和模型、陆内巨型
复合造山带的形成、
青藏高原演化隆升等重要的地球演化历史阶段和重要
地质事件提供了典型遗迹,并展示着正在进行着的宏伟的各种
动力地质作用和
冰川地质作用等
地形地貌塑造过程,是多种高山地貌景观类型和演化过程的杰出发展地区。这些珍贵、罕见的地质地貌景观和遗迹,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比较重要的世界意义和保护价值。
交通线路
自驾
丽江三义机场向正北方向出发,途径丽大路、S308,2小时左右到达。
丽江火车站驾车向正东方向出发,途径S308、维丽线,1小时30分钟左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