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
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
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
道地药材;
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
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
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
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
煎服法等内容。
综述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中国古代优秀
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
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
原始农业,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
治疗作用的。而一些药,能治两种截然相反的病,这是一些中药奇特的地方。如:当归能治
月经过多或过少,五味子有升降血糖的
双重作用,
三七、白药兼有止血和活血作用等等。
本草的含义: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中国人民发明和发展
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
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因古代
劳动人民所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是植物,其中又以草本植物为多,故中国古代药物学著作,几乎都称“本草”。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书——《
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把新发现的药物又整理出365种加进去,编撰成《
本草经集注》。唐、宋时期,朝廷曾组织专人整理修订中药学书籍。唐代
苏敬等人编写的
《新修本草》是中国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
药典。明代
李时珍又著成《
本草纲目》,该书52卷,共载药1892种,绘图1160幅,这一巨著对中国医药学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中国的药物著作,就是一代代的后人不断丰富补充前人著作的结果。
关于中药学,它本身也叫汉族药学,它起源于古代汉族,并由古代汉族学者发展出来的,其本身的基本
理论体系也形成于古代汉族,它属于汉族
文化体系。
在中国
民族医学中,除了有中(汉)药学之外,还有
藏族药学、
苗族药学、
傣族药学、蒙古族药学、
维吾尔族药学、
朝鲜族药学等。
发展历程
起源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酒的发明促进了中药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后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
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
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溶析中药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zhang)”。
秦汉时期
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书——《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出现于汉代。该书共载药物365种,是由若干医家陆续写成的。代表作:《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作者: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充实和完善过程。
成书年代: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
载药数目:365种。
版本情况:《本经》原书早佚,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
1.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
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
2.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3.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4.《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
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
作者:梁·陶弘景所辑。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
载药数目:730种。
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1.“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
学术水平。
2.针对当时药材伪劣品较多的状况,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
3.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原书无标题,以上题目为后人所习用)等,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
4.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
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
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
隋唐时期
代表作
《新修本草》[又称《
唐本草》],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作者:李绩、
苏敬等主持编纂,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
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载药数目:844种。
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1.书中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
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
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2.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宋代
宋代官修本草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3.1061年刊行的《
本草图经》。《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版刻本草图谱。
明代
成书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
载药数目:1892种(新增374种)。
主要内容和体例:全书52卷,约200万言,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论分16部、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
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
主要成就和贡献:《本草纲目》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
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贡献。
清代
清代研究的特色:
一是,由于
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纲目》
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
汪昂《
本草备要》、
吴仪洛《
本草从新》、
黄宫绣《
本草求真》。
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
《神农本草经》,如
孙星衍、
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
张璐《
本经逢原》、
邹澍《
本经疏证》。
四是,清代的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
五是,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这对中国的社会及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随之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
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随着
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②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有成就和影响者,当推
陈存仁的《
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③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植物学、生物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
中药化学及
药理学研究。
当代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随着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
国家经济的发展,本草学也有了一系列的发展。
中医药文献
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
卫生部的安排和建议,积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
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证类本草》、《
滇南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六十年代以来,对亡佚本草的辑复也取得成绩,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发行,对本草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成就
当前涌现的中药新著,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各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志》、《中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
理论基础
中药理念
中药理念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
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
地黄为例,生地黄
清热凉血,经用
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
滋肾补血的功效。
炮制总分为
水制、
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渍、
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国宝级的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按照
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配伍学说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
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
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
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把
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单行
即不需配伍,单用
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相须
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
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
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全蝎、
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
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
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
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
十八反”、“
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
①有些药物因产生
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
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
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
基本原则。
早在西汉初年
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
岐伯回答
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
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
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
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
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
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以《
伤寒论》中第一方“
麻黄汤”为例,主治
外感风寒的
表实证。君药——
麻黄(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
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
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
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
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
经方。
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
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
儒家所强调的“和”。
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
神农时代,《
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
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
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
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27个义项。这个“气”,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
补脾、
补肝、
补肺、
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方药有
补心丹、
补肝散、
补肺散、
四物汤、
归脾汤、
补阴丸、
补血荣筋丸、
补中益气汤、
四君子汤、
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百合固金汤、
补阳还五汤、
补肾磁石丸、
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
脏气。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
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
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
性药,对于
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
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
治法。还用一种“
反治”。
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
五味所入(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相关理论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
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药性有阴阳
“阴阳”本是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
鱼虫的矛盾与对立、
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
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
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
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
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
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
阳中之阳,气厚则
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
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
概括性和
规律性。
治则有反治
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
反治”。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
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
治法。其中有“
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
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
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
热饮才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
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
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补益有哲理
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
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
祛邪的角度,按照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
素问》不同的“五补”:“辛
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
补脾,苦
补肺”的观点。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
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
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
寒证,就用
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
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其中的哲理和
文化底蕴,需要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
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
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
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
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
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
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
辛温解表之效,而
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
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
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从
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
君药,
宣肺平喘,是“
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
臣药,石膏既可清宣
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
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
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
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
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
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
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
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
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
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
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
中药材全息营养
概念内涵
中药材全息营养的概念由
张勇飞等专家于2011年首次在《
滋补中药的生产与营销》一书中提出,又通过2013年出版的《
优质高效中药生产直通营销》一书中加以完善。什么是中药材全息营养。祖国传统中医学利用“天人合一”的宇宙全息规律将“自然”与“人体”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了理、法、方、药的医学体系,中药材在防治人和
动物疾病中完全遵循了宇宙
全息理论而有效地使用,这被几千年的医学实践所证明,所以中药材全息营养是指某种中药材含有防治人和
动物相对应的某种疾病的全部
物质形态和能量与信息的场形态的营养总和。
概念外延
用现代分析理论建立起来的生物学和医学理论,衡量药材的药用价值就是用生物碱、有机酸、
黄酮、皂苷、
多糖、
维生素、
矿物质和各种
微量元素作为依据而定,其实这是一种局限理论。因为,没有一种
科学理论可以完全认识生命所有需要的一切营养、医疗和保健物质。但是,我们也不是科学的
虚无主义者,最接近科学的中药材的药用
价值标准就是遵循
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食物链,它包含了防治疾病全部信息的药用成分,我们称之为药物的
全息营养,它还应该包括无法用仪器测定的而被祖国医学证明了几千年的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等指标。中药材全息营养就是指药材的
生物碱、
有机酸、黄酮、
皂苷、多糖、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以及
四气五味和归经等综合药用价值。
中药学专业
学科概念
概念: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和西药_.(
化学药为主)相对而言的,绝大多数出产于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中药学:研究中药的
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性能、功效、
适应证及其使用方法的学科。
本草:中药学的旧称,首见于《
汉书》,因研究对象多为
草本植物而名。
分支学科:其自身的发展,其他学科_.(植物学、动物学、
矿物学、化学、
药理学、
药剂学等)的渗透,使得中药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扩大,分支学科日趋成熟。
临床中药学:中药学实为临床中药学,重点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对中药的来源、鉴别、采收、炮制、制剂、化学、药理等,不涉及或作仅作了解。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
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
文化知识,能从事中药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
职业道德和
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与特色
培养具有较合理
知识结构,较扎实
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参与课外
科技创新活动和其它各类有意义
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
中药学专业本科学生。
根据其学科属性并结合药学院自身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野外相结合,形象、生动的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受到中、西医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受到系统的中、西药学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
中药鉴定、
中药炮制、
饮片加工、中药不同剂型的制备、质量控制与评价的
基本能力。
培养计划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
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7.掌握
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
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中药学、药学、中医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
方剂学、
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
包括
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修业年限
从业领域
中药检验、中药研究、中药新药开发、
医药院校、药厂、医院、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开设院校
学科排名
相近专业
职称评定
初级中药士、初级中药师
副主任主管中药师、主任主管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