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兄的第一种含义,指的是父亲的
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即
兄子/弟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堂兄(也称为堂哥)(即
从父兄)。
最早出处
引证释义
从父兄
从兄的第一种含义,指的是父亲的
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侄子(即
兄子/弟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堂兄(也称为堂哥)(即
从父兄)。
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
上古汉语称为从父兄(“
从父”+“兄”的意思),晋代简称为从兄;
父亲的亲兄弟(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晋代称为同堂兄,唐代简称为堂兄;
父亲的亲兄弟(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唐代也称为从哥、堂哥;
父亲的亲兄弟(即伯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称为堂兄、堂哥。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从父兄死后的丧服为大功。
示例1:从兄=从父兄
三国·
曹丕《
典论》记载“亡兄孝廉子脩、从兄安民遇害。”
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yīn)列传第四十二》:“寔(shí)〖
崔寔(崔台)〗从兄(
从父兄)烈〖
崔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
九卿。”
南梁·
萧子显《南齐书·列传第十三·
王琨传》:“初,[王琨]从兄(案
从父兄)华〖
王华〗孙长袭华爵为新建侯,嗜酒多愆失。琨上表曰:‘臣门侄不休,从孙(案从孙裹义)长
是故左卫将军嗣〖
王嗣〗息,少资常猥,犹冀晚进。顷更昏酣,业身无检。故卫将军华忠肃奉国,善及世祀;而长负衅承对,将倾基绪。嗣小息佟〖王佟〗闲立保退,不乖素风,如蒙拯立,则存亡荷荣,私禄更构。’[王琨]出为
冠军将军、
吴郡太守,迁
中领军。”
《南齐书·
列传第二十四·
王思远传》:“王思远,琅邪(郡)
临沂(县)人。
尚书令晏
从弟(《
南史》作
从父弟)也。父罗云,平西长史。思远八岁,父卒,祖弘之及外祖新安(郡)太守
羊敬元,并栖退高尚,故思远少无仕心。……临海(郡)太守
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南史》作明帝,
萧鸾)及思远从兄(
从父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同述称谓关系“从兄”有《南史》列传第十四《王镇之附晏从弟思远传》)
北齐·
魏收《
魏书·列传第五十五·
崔励传》:“
领军将军元义为
明堂大将,以励〖崔励〗为长史。(崔励)与从兄(励生于449年、鸿生于478年,有误,应为从父弟)鸿〖
崔鸿〗俱知名于世。”
唐·
李延寿《
北史·列传第十二·
封懿[
族曾孙(族曾孙裹义)回、回子隆之、回弟(有误,应为弟子)肃、回族弟(族弟裹义)述]传》:“肃〖
封肃〗,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
崔光(崔孝伯)见而赏焉。(封肃)位尚书左中兵郎中。(封肃)性恭俭,不妄交游,唯与崔励(449年—522年)、励从兄(有误,应为从父弟)鸿〖崔鸿(478年—525年)〗尤相亲善。”
北齐·
魏收《
魏书·列传第七十一上·外戚传上》:“
刘罗辰(独孤奴真),代(国)人,(北魏)宣穆皇后 (刘氏)之兄也。父眷〖
刘眷(独孤头眷)〗,为北部大人,帅部落归国。罗辰有智谋,谓眷曰:‘从兄(
从父兄)显〖
刘显(独孤丑伐)〗,忍人也,愿早图之。’眷不以为意。”
唐·
李延寿《
北史·列传第八·
刘库仁(弟子罗辰、罗辰曾孙仁之)传》:“眷〖刘眷(独孤头眷)〗第三子罗辰〖刘罗辰(独孤奴真)〗,机警有智谋,谓眷曰:‘从兄(从父兄)显〖刘显(独孤丑伐)〗,忍人也,愿早图之。’眷不以为意。”
唐·
房玄龄、
褚遂良、
许敬宗、
李淳风等《
晋书·列传第七·宗室传》:“会
惠帝〖
西晋孝惠皇帝〗(
司马衷)西迁,虓(xiāo)〖
司马虓〗与从兄(
从父兄)
平昌(县)公模、长史冯嵩等刑白马歃血而盟,推东海(郡)王越为盟主,虓
都督河北诸军事、
骠骑将军、持节,领
豫州刺史。”
北宋·
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及大军将发,(
桓楚武悼皇帝
桓玄)从兄(从父兄)太傅长史石生〖
桓石生〗密以书报之;(桓楚武悼皇帝)玄〖桓玄〗大惊,欲完聚
江陵。”
《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八》:“初,混〖
谢混〗与
刘毅款昵,混从兄(
从父兄)澹常以为忧,渐与之疏;(
谢澹)谓弟璞及从子(从祖子)瞻曰:“益寿此性,终当破家。”澹,安之孙也。”
从祖兄
含义2:从兄=从祖兄
从兄的第二种含义,指的是祖父的
亲兄弟的孙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祖父(即
从祖祖父)的孙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
堂伯叔父(即
从祖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堂侄(即从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从兄(即从祖兄)。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
上古汉语称为从祖兄(“
从祖”+“兄”的意思),晋代简称为从兄;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晋代称为再从兄,简称为从兄;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唐代称为从堂兄,简称为从兄;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唐代也称为再从哥、从堂哥,简称为从哥;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称为从兄。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从祖兄死后的丧服为小功。
示例2:从兄=从祖兄
南梁·
沈约《宋书·列传第十二·
王诞传》:“王诞,字茂世,琅邪(郡)临沂(县)人,太保弘〖
王弘〗从兄(从祖兄)也。祖恬〖
王恬〗,
中军将军。父混〖王混(
王琨)〗,太常。”
《宋书·列传第十八·王惠传》:“王惠,字令明,琅邪(郡)临沂(县)人,太保弘〖王弘〗
从祖弟也。祖劭〖
王劭〗,
车骑将军。父默〖王默〗,
左光禄大夫。惠幼而夷简,为叔父司徒谧〖
王谧〗所知。恬静不交游,未尝有杂事。
陈郡谢瞻才辩有风气,尝与兄弟群从造惠,谈论锋起,文史间发,惠时相酬应,言清理远,瞻等惭而退。高祖〖南朝宋高祖武皇帝〗(
刘裕)闻其名,以问其从兄(从祖兄)诞〖
王诞〗,诞曰:‘惠后来秀令,鄙宗之美也。’”
《宋书·列传第十八·
王球传》:“(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王球)起为义兴(郡)太守。(王球)从兄(从祖兄)
王弘为
扬州,服亲不得相临,加
宣威将军,在郡有宽惠之美,徙
太子右卫率。”
《宋书·列传第十三·
谢方明传》:“(谢方明)从兄(从祖兄)景仁〖
谢裕〗举为高祖〖南朝宋高祖武皇帝〗(
刘裕)中兵主簿。方明事思忠益,知无不为。高祖谓之曰:“‘愧未有瓜衍之赏,且当与卿共豫章国禄。’屡加赏赐。方明严恪,善自居遇,虽处暗室,未尝有惰容。无他伎能,自然有雅韵。从兄(从祖兄)混〖
谢混〗有重名,唯岁节朝宗而已。”
北齐·
魏收《
魏书·列传第五十四·
崔亮传》:“时
陇西(郡)李冲当朝任事,亮〖崔亮〗从兄(从祖兄)光〖
崔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
笔砚,而不往托
李氏〖
李冲〗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
《
渭南文集》卷十九《跋范元卿舍人书陈公实长短句后》:时予从兄伯山、仲高、叶晦叔、范元卿皆同场屋,六人者,盖莫逆也。公实谓予“小陆”。又《渭南文集》卷十七《复斋记》:“仲高于某为从祖兄,某盖少仲高十有二岁。方某为童子时,仲高文章论议已称成材,冠峨带博,车骑雍容,一时名公卿皆慕与之交,诸老先生不敢少之。”
三从兄
含义3:从兄=三从兄
从兄的第三种含义,指的是曾祖父的
亲兄弟的曾孙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伯叔曾祖父(即族曾祖父)的曾孙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曾祖父的
侄曾孙(即
族曾孙)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祖父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堂伯叔祖父(即
族祖父)的孙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祖父的
堂侄孙(即族孙)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从兄弟(即
从祖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即从伯叔父(即族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父亲的从侄(即族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是自己的族兄。
父亲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
上古汉语称为族兄(“族”+“兄”的意思);
父亲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唐代称为三从兄,简称为从兄;
父亲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唐代也称为族哥;
父亲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唐代也称为三从哥,简称为从哥;
父亲的从兄弟(即
从祖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称为族兄。
示例3:从兄=三从兄
《大唐故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柱国、遂安王墓志铭》:“(
遂安郡)王讳安〖李安〗,字世寿,
陇西(郡)
成纪(县)人也。太武皇帝〖
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再从侄,皇上〖
唐太宗文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之从兄(三从兄)。”
四从兄至以后
含义4:从兄=四从兄=五从兄=六从兄=……
从兄的第四种含义,指的是比“本义族兄”血缘关系更远的己辈男子,是自己的四从兄(即亲
同姓)、五从兄、六从兄等。
自己和四从兄(即亲同姓)、五从兄、六从兄等,是同天祖父以上(含同天祖父)的兄弟关系。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外,四从兄(即亲同姓)、五从兄、六从兄等,死后无服。
示例4:从兄=四从兄=五从兄=六从兄=……
唐·
房玄龄、
褚遂良、
许敬宗、
李淳风等《
晋书·载记第三·
刘曜纪》:“(
汉赵襄宗昭文皇帝)刘曜,字永明,元海〖
刘渊〗之族子(族子裹义)也。少孤,见养于(汉赵高祖光文皇帝)元海。幼而聪彗,有奇度。年八岁,从元海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汉赵高祖光文皇帝)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汉赵宣成皇帝刘绿)为不亡矣。’”
世系不明
战国·韩国·
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申子〖
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战国策·韩策一》:“申子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
鲍彪注:“仕其从父兄以官。“)
西晋·
陈寿《
三国志·
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崔林)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琰〖
崔琰〗异之。”
《
通典》禮典 第六十:宋江氏問
裴松之曰:“從兄女先剋此六月與庾長史弟婚,其姊蔡氏去三月亡,葬送已畢。從兄無嗣,
兄子簡為後。今與從妹同服大功。大功末可以嫁子,不知無父而兄有大功服,可復嫁妹不?”
北宋·
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春,二月,(
桓楚太祖宣武皇帝)
桓温军至
青衣。汉主〖成汉文皇帝〗势〖
李势〗大发兵,遣叔父
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
前将军昝(zǎn)坚等将之,自山阳趣合水。”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
姚襄将图
关中,夏,四月,自北屈进屯
杏城,遣辅国将军
姚兰略地敷城,曜武将军
姚益生、
左将军王钦卢各将兵招纳诸羌、胡。兰,襄之从兄;益生,襄之兄也。”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翟魏威宗天王)辽〖
翟辽〗,(丁零族首领)真之从兄也。”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五月,乙酉,(后)燕军至台壁,(西燕康宗武桓皇帝)永〖
慕容永〗遣从兄(
从父兄,不确)太尉大逸豆归〖慕容大逸豆归〗救之,
平规击破之。”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一》:“(北凉太祖武宣王)蒙逊〖
沮渠蒙逊〗从兄男成为(北)凉将军,闻蒙逊起兵,亦合众数千屯乐涫。”
南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刘建翁〗
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通无共有。”
清·
叶廷管《鸥陂渔话·复园嘉会图》:“紫袷衣倚柱而坐者为唐星毂,垂钓者为从兄实林〖唐实林〗。”
附录
《
后汉书》
儒林列传下:苍授梁人
戴德,及德从兄子圣、沛人
庆普,于是有
大戴、小戴、庆氏,三家并立。
(1)《
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传》:魏其侯
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从父兄之子)也。父世
观津人。喜宾客。
(2.1)《
后汉书》: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
京氏易。[三]
注[三]大、小夏侯谓
夏侯胜、胜从兄子建〖
夏侯建〗也。京氏,京房也。
(2.2)《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桓帝邓皇后讳猛女〖
邓猛女〗,和熹皇后(指
邓绥)从兄子(从父兄之子)
邓香之女也。
(2.3)《后汉书·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李通〕乃使光武与轶【
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李通〕遣从兄子季【
李季】之长安,以事报守【
李守】。
(3)《
晋书·苻坚载记下》:
苻朗,字元达,坚〖
苻坚〗之从兄子也。
(4)《魏书·封懿传》、《
北史》:懿〖
封懿〗从兄子恺,字思悌,奕之孙也。父劝,
慕容垂侍中、太常卿。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第一百十一卷 中表部艺文二〈诗词〉:《赠何劭王济并序》
傅咸 朗陵公何敬祖(即
何劭),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即
王济),咸从姑之外孙也。并以明德见重于世,咸亲之重之。情犹同生义则师友何公。
《魏书·列传第七十七·酷吏传》:“高遵,字世礼,勃海(郡)蓚(县)人。父济〖高济〗,沧水(郡)太守。遵贱出,兄矫〖高矫〗等常欺侮之。及父亡,不令在丧位。遵遂驰赴平城,归从祖兄
中书令允〖
高允〗。”
唐·
令狐德棻、
岑文本、
崔仁师等《
周书·列传第二十六·
赵善传》:“赵善,字僧庆,太傅、楚国公贵〖
赵贵〗之从祖兄也。祖国〖赵国〗,魏龙骧将军、
洛州刺史。父更〖
赵更〗,安乐(郡)太守。”
唐·
李延寿《
北史·列传第十八·
卢玄(玄孙思道、昌衡、元明、潜)传》:“初,玄〖卢玄〗从祖兄溥〖
卢溥〗,(后燕烈宗惠愍皇帝)
慕容宝之末,总摄乡部,屯于海滨,遂杀其乡姻诸祖十余人,称
征北大将军、
幽州刺史,攻掠
郡县。”
五代·
后晋·
刘昫、
赵莹等《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上.良吏上》:“
王方翼,
并州祁(县)人也,高宗〖
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王庶人〖废皇后王氏〗从祖兄也。祖裕〖
王裕〗,武德初
隋州刺史。父仁表〖王仁表〗,贞观中为
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