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组织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
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
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广义的组织结构,除了包含狭义的组织结构内容外,还包括组织之间的相互
关系类型,如
专业化协作、
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等。
模式类型
U型组织结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大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一种按职能划分部门的
纵向一体化的
职能结构,即
U型结构。特点是企业内部按职能(如生产、
销售、开发等)划分成若干部门,各部门独立性很小,均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即企业实行集中控制和统一指挥。U型结构保持了
直线制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并吸收了
职能制发挥专业
管理职能作用的长处。适用于市场稳定、产品品种少、
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环境。
但是,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原有市场
利润率出现下降、新的
技术发明不断产生等,同时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这种结构的缺陷日渐暴露:高层领导们由于陷入了日常
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精力考虑长远的战略发展,且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各部门协调越来越难,而造成信息和
管理成本上升。到20世纪初,通用汽车公司针对这种结构的缺陷,首先在公司内部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采用
M型组织结构,此后,许多大公司都仿效。
M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又称事业部门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战略决策和
经营决策分离。即根据业务按产品、服务、客户、地区等设立半
自主性的经营事业部,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使高层领导从繁重的日常经营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决策,并监督、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和评价各部门的绩效。
与U型结构相比较,
M型结构具有治理方面的优势,且适合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M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多单位的企业体制,但各个单位不是独立的
法人实体,仍然是企业的内部经营机构,如分公司。
矩阵制结构
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矩阵,使小组成员接受小组和职能部门的
双重领导。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离开。
与U型结构相比较,矩阵制结构机动、灵活,克服了U型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
多维制结构,又称立体组织结构,是在
矩阵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由美
国道-科宁化学工业公司于1967年首先创立。在矩阵制结构(即二维平面)基础上构建产品
利润中心、地区利润中心和专业
成本中心的三维
立体结构。若再加
时间维可构成四维立体结构。虽然他的细分结构比较复杂,但每个结构层面仍然是二维制结构,而且多维制结构未改变矩阵制结构的基本特征,多重领导和各部门配合,只是增加了
组织系统的
多重性。因而,其
基础结构形式仍然是矩阵制,或者说它只是矩阵制结构的扩展形式。
超级
事业部制是在M型结构基础上建立的。目的是对多个事业部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即分成几个“大组”,便于协调和控制。但它的出现并未改变M型结构的基本形态。
H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多个法人实体集合的母子体制,母子之间主要靠产权纽带来连接。H型组织结构较多地出现在由
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之中,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
子公司可分布在完全不同的行业,而总公司则通过各种委员会和职能部门来协调和控制子公司的目标和行为。这种结构的公司往往独立性过强,缺乏必要的战略联系和协调,因此,公司整体
资源战略运用存在一定难度。
模拟分权制是一种介于
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的结构形式,其优点除了调动各
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外,就是解决企业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
意义
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与组织再造工作,意义非同一般。“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典故己是众所皆知,类似“三个臭皮匠,胜过
诸葛亮”的故事也时有传闻,其实这就是组织结构管理的效果。决定一个企业是否优秀,能否长寿,不是看企业的领导人多么伟大,最重要的是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能让平凡的员工通过不平凡的努力,创造伟大的业绩:反之则会让优秀的员工仅仅做出平凡的业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组合效果呢?或者说,为什么“整体可能大于各部分的总和”,也可能相反呢。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组织结构不同,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不同,从而造成了要素间配合或协同关系的差异。
组织结构管理得好,可以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和
放大效应。否则,就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造成力量相互抵消的“窝里斗”局面。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效果,人们常将“组织”誉为与人、财、物三大
生产要素并重的“第四大要素”。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这样说道:“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夺去,但只要公司的人还在,组织还在,那么,四年之后我仍会是个钢铁大王。”由此,不难看出组织结构管理及
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对于企业
竞争优势的关注开始集中于
组织内部结构和
组织行为。有研究机构提出
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核心不是依赖于拥有特定的
组织资源或能力,这些通常可能被其他公司模仿或购买。伯特咨询的研究也指出,竞争优势来源于组织内部
运行机制,它确保
企业经营的不同方面得以协调,如它的市场范围、它的技能、资源和程序。企业可以被视为其构成要素相互依赖的系统,所有的要素都必须在市场中保持协调一致。正是这些要素复杂而模糊的互补关系及
组织协调战略目标的能力和执行的程度,给了企业一些特殊的、难以完全模仿的能力,形成了组织竞争优势的来源。
判断方法
(1)看最近几年
企业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是否如期实现。如果没有实现,是否存在有不可抗拒的政策、市场、环境原因。如果这种原因也存在,还要分析企业在
危机事件应对、发展
预测分析、机会与风险研究等方面的行为。
(3)看新战略对组织结构功能的要求与组织结构相应功能的历史表现之间的差异。
发展趋势
扁平化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就是通过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扁平组织结构,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提高
组织效率和效能。
彼得·德鲁克预言:未来的
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
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
扁平式结构演进。根据1988年对美国41家大型公司的调查发现,成功的公司比失败的公司平均要少4个层级。
第一、信息流通畅,使决策周期缩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减少信息的失真,增加上下级的
直接联系,信息沟通与决策的方式和效率均可得到改变。
第二、创造性、灵活性加强,致使士气和
生产效率提高,员工
工作积极性增强。
第三、可以
降低成本。管理层次和
职工人数的减少,
工作效率提高,必然带来
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使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降低,市场竞争优势增强。
第四、有助于增强组织的
反应能力和
协调能力。企业的所有部门及人员更直接地面对市场,减少了决策与行动之间的
时滞,增强了对市场和
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使
组织能力变得更柔性、更灵敏。
组织结构框架从“垂直式”实现向“扁平式”转化,众多知名大企业走出大而不强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
通用电气公司推行“零
管理层”变革,
杰克·韦尔奇把减少层次比喻为给通用电气公司脱掉厚重的毛衣。如在一个拥有8 000多工人的发动机总装厂里,只有厂长和工人,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层级。
生产过程中必需的管理职务由工人轮流担任,一些临时性的岗位,如招聘新员工等,由老员工临时抽调组成,任务完成后即解散。国内家电行业的知
名企业
长虹、海尔也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从原来的“垂直的
金字塔结构”实现了向“
扁平式结构”的转化。
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的传递不必再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等级阶层,就可实现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直接的
信息交流。企业内部的这种无差别、无层次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方式,极大刺激了企业中信息的载体和运用主体———组织的网络化发展。
相对于
官僚制组织而言,
网络组织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强调通过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创新和双赢。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了企业之间超越市场交易关系的密切合作,也包括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而且这些交流与合作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并将随着
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强化。当然,网络关系不能完全取代组织中的权威原则的作用,否则组织就会出现混乱,所以网络组织中的层级结构始终是需要保持的,只不过在组织结构网络化的条件下,采取的是层级更少的扁平化结构。
组织结构网络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结构网络化和企业间结构网络化。企业内部结构的网络化是指在企业内部打破部门界限,各部门及成员以网络形式相互连接,使信息和知识在企业内快速传播,实现最大限度的
资源共享。杰克·韦尔奇曾致力于公司内部的无边界化,无边界化使内部沟通畅通无阻,极大提高
管理效率。
企业间结构网络化包括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纵向网络即由行业中处于
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组成的网络型组织,例如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组成的网络,如
通用汽车公司和
丰田汽车公司就分别构建了一个由众多供应商和
分销商组成的垂直型网络。这种网络关系打破了传统企业间明确的
组织界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对市场的
响应速度。横向网络指由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所组成的网络。这些企业之间发生着业务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财团体制,大型制造企业、金融企业和
综合商社之间在股权上相互关联,管理上相互参与,资源上共享,在重大
战略决策上采取
集体行动,各方之间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联系。
组织的网络化使传统的
层次性组织和灵活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使各种资源的流向更趋合理化,通过网络凝缩时间和空间,加速企业全方位运转,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无边界化
无边界化是指企业各部门间的界限模糊化,目的在于使各种边界更易于渗透,打破部门之间的
沟通障碍,有利于信息的传送。
在具体的模式上。比较有
代表性的无边界模式是团队组织,团队指的是职工打破原有的部门边界,绕开中间各管理层,组合起来直接面对顾客和对公司总体目标负责的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优势的
企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成为
组织结构创新的典型模式。团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案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各单位的专业人员,其使命是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组织起来,
问题解决后即宣告解散;另一类是“
工作团队”。可以进一步把它分为
高效团队和
自我管理团队,工作团队一般是
长期性的,常从事于日常性的公司业务工作。
因此,无边界思想是一种非常具有新意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思想,它完全是超国界、超制度、超阶级、超阶层的。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得以提高,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
多元化
企业不再被认为只有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组织结构不再是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
具体环境及
组织目标来构建不同的组织结构。管理者要学会利用每一种
组织工具,了解、并且有能力根据某项任务的业绩要求,选择合适的组织工具,从一种组织转向另一种组织。
柔性化
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组织结构,建立临时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
组织柔性的本质是保持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它需要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管理控制力。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
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人才共用已成为主要特征。全球范围跨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集团的壮大,已初步形成了一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职能的具有高度柔性化的机动团队化组织。柔性化组织最显著的优点是灵活便捷,
富有弹性,因为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内
外部资源,增强组织对市场变化与竞争的反应能力,有利于组织较好地实现集权与分权、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为巩固
客户关系,组建了由销售、设计和制造等部门参加的“突击队”,这个临时机构按照公司的要求,把产品的开发时间由4年缩短为1年,把即将离去的客户拉了回来。很显然,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强化了部门间的交流合作,让不同方面的
知识共享后
形成合力,有利于
知识技术的创新。
虚拟化
组织结构的虚拟化是指用技术把人、资金、知识或构想网络在一个无形(指实物形态的统一的办公大厦、
固定资产和固定的人员等)的组织内,以实现一定的
组织目标的过程。
虚拟化的企业组织不具有常规企业所具有的各种部门或组织结构,而是通过
网络技术八组含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动态的
资源利用综合体。
虚拟组织的典型应用是创造虚拟化的
办公空间和虚拟化的研究机构。前者是指同一企业的员工可以置身于不同的地点,但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连接起来,如同在同一办公大厦内,同步共享和交流信息和知识;后者是指企业借助于
通信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八分与世界各地的属于或不属于本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专家或其他协作人员联系在一起,跨越时空的合作联盟,实现一定的目标。
形式
直线制
直线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
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
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厂部不另设职能机构(可设职能人员协助主管人工作),一切
管理职能基本上都由
行政主管自己执行。
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缺点是:它要求行政负责人通晓多种知识和技能,亲自处理各种业务。这在业务比较复杂、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把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到最高主管一人身上,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此,直线制只适用于规模较小,
生产技术比较简单的企业,对生产技术和
经营管理比较复杂的企业并不适宜。
职能制
职能制组织结构,是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如在厂长下面设立职能机构和人员,协助厂长从事
职能管理工作。这种结构要求行政主管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相关的职能机构,各职能机构就有权在自己
业务范围内向下级行政单位发号施令。因此,下级行政负责人除了接受上级行政主管人指挥外,还必须接受上级各职能机构的领导。
职能制的优点是能适应现代化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比较复杂,管理工作比较精细的特点;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
专业管理作用,减轻直线领导人员的工作负担.但缺点也很明显:它妨碍了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
多头领导;不利于建立和健全各级行政负责人和职能科室的
责任制,在中间管理层往往会出现有功大家抢,有过大家推的现象;另外,在上级
行政领导和职能机构的指导和命令发生矛盾时,下级就无所适从,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容易造成纪律松弛,
生产管理秩序混乱。由于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明显的缺陷,现代企业一般都不采用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也叫生产区域制,或
直线参谋制。它是在
直线制和
职能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吸取这两种形式的优点而建立起来的。我们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把
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
领导机构和人员,按命令统一原则对各级组织行使指挥权;另一类是职能机构和人员,按专业化原则,从事组织的各项
职能管理工作。直线领导机构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一定的
决定权和对所属下级的指挥权,并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负全部责任。而职能机构和人员,则是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不能对直接部门发号施令,只能进行业务指导。
直线-职能制的优点是:既保证了
企业管理体系的集中统一,又可以在各级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其缺点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性较差,职能部门的许多工作要直接向上层领导报告请示才能处理,这一方面加重了上层领导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办事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以设立各种综合委员会,或建立各种
会议制度,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起到沟通作用,帮助高层领导出谋划策。
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
管理体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
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也引进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事业部制是
分级管理 、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形式,即一个公司按地区或按产品类别分成若干个事业部,从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制造,一直到
产品销售,均由事业部及所属工厂负责,实行
单独核算,独立经营,
公司总部只保留人事决策,
预算控制和监督大权,并通过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也有的事业部只负责指挥和组织生产,不负责采购和销售,实行生产和供销分立,但这种事业部正在被产品事业部所取代。还有的事业部则按区域来划分。
模拟分权制 这是一种介于
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的结构形式。
许多大型企业,如
连续生产的钢铁、化工企业由于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过程所限,难以分解成几个独立的事业部。又由于企业的规模庞大,以致
高层管理者感到采用其他
组织形态都不容易管理,这时就出现了模拟分权组织结构形式。所谓模拟,就是要模拟
事业部制的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而不是真正的事业部,实际上是一个个“生产单位”。这些生产单位有自己的职能机构,享有尽可能大的
自主权,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目的是要调动他们的
生产经营积极性,达到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各生产单位由于生产上的
连续性,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就以连续生产的
石油化工市场价格,也就是说这些生产单位没有自己独立的
外部市场,这也是与事业部的差别所在。
模拟分权制的优点除了调动各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外,就是解决企业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
高层管理人员将部分权力分给生产单位,减少了自己的
行政事务,从而把精力集中到
战略问题上来。其缺点是,不易为模拟的生产单位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各生产单位领导人不易了解企业的全貌,在
信息沟通和决策权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矩阵制 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
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
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
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是为了改进
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
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例如组成一个专门的产品(项目)小组去从事
新产品开发工作,在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各个不同阶段,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力图做到
条块结合,以协调有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需要谁,谁就来,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离开。项目小组和负责人也是临时组织和委任的。任务完成后就解散,有关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因此,这种组织结构非常适用于
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矩阵结构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结构是根据
项目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
信任感、
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
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
矩阵结构的缺点是: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
隶属关系矩阵结构适用于一些重大攻关项目。企业可用来完成涉及面广的、临时性的、复杂的重大
工程项目或管理改革任务。特别适用于以开发与实验为主的单位,例如
科学研究,尤其是
应用性研究单位等。
体系
在管理学意义上,组织结构实质上是一种职权-职责关系结构。一个现代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如下关系
子系统:
⒈决策子系统 组织的领导体系和各级
决策机构及其决策者组成决策子系统。各级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是
组织决策的核心。
⒉指挥子系统 指挥子系统是组织活动的指令中心,在各职能单位或部门,其负责人或
行政首脑与其成员组成垂直形态的系统。行政首脑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决策机构的决定,负责指挥组织的各项活动,保证各项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指挥子系统的设计应从组织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
管理层次,并根据授权原则,把指挥权逐级下授,建立多层次、有权威的指挥系统,来行使对组织各项活动的统一指挥。
⒊参谋-职能子系统 参谋-职能子系统是参谋或职能部门组成的水平形态的系统。各参谋或职能部门,是行政首脑的参谋和助手,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业务活动。设计参谋-职能子系统,要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专业分工原则,设置必要的参谋或职能机构,并规定其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以保证有效地开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⒋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 决策中心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指挥中心是实施计划的起点,而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是使计划得以正确无误地推行的机构。
指挥中心发出指令,这个指令一方面通向执行机构,同时又发向监督机构,让其监督执行的情况。反馈机构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处理,比较效果与指令的差距后,返回指挥中心。这样,指挥中心便可以根据情况发出新的指令。
执行机构必须确切无误地贯彻执行指挥中心的指令。为了保证这一点,就应有监督机构监督执行情况,而反馈子系统是反映执行的效果。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必须互相独立,不能合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