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襄
狄青死后的谥号
(1)狄青,字汉臣,北宋汾州西河人,人称“面涅将军”。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他含冤而死,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其事迹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及动画片。
谥号简介
(1)武襄,是狄青死后的谥号。
面涅将军——狄青
(2)武襄,是俞大猷死后的谥号。
俞龙戚虎——俞龙
人物生平
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
康定元年(1040年),经尹洙的推荐,狄青得到了陕西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并对他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由于狄青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所以升迁很快,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推枢密副使。
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就在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作了不到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宋仁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当时,宋军连吃败阵,军心动摇,更有个别将领如陈曙等,心怀私利,不以国事为重,竟因害怕狄青抢功而擅自出击,结果大败而归,死伤惨重。狄青受命之后,鉴于历朝借外兵平叛后患无穷的教训,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他大刀阔斧整肃军纪,处死了陈曙等不听号令之人,使军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屯集了大批的粮草。侬智高的军队看到后,以为宋军在近期内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而狄青却乘敌不备,突然把军队分为先、中、后三军,自己亲率先军火速出击,一举夺得昆仑关,占取了有利地形,接着命令一部分军队从正面进攻。他执掌战旗率领骑兵,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一战而胜。
班师还朝以后,论功行赏,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然而种种祸患也就由此而生。
宋惩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兵变频仍之弊,自开国以来,极力压低武将地位,以绝其觊觎之心,把右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权力,到实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直至发展到凡将帅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阵图、训令,将帅只能按图作战的荒唐地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早在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在侬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后因谏官李兑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于形势紧急才作罢。到狄青凯旋还朝作了枢密使时,这种疑忌和不安达到了顶点。臣僚百官纷纷进言,不仅始终反对狄青作官者如王举正竟以罢官威胁,就连原来屡屡称颂狄青战功,誉之为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狄青。难道是狄青居功自傲,怀有异心而招致众议吗?恰恰相反,狄青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在他作了枢密副使之后,脸上仍保留着宋代军士低贱的标记——制字。宋仁宗曾劝他用药抹去,狄青回答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首先想到的是鼓舞士气,而不是自己作官的尊严。
狄青出身贫贱,曾有谄谀附阿之徒附会说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并不为改换门庭而冒认祖宗,他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在侬智高败逃之后,有人曾主张报侬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却以为“不敢诬朝廷以贪功”。史称他“为人缜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队伍,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劳苦……尤喜推功与将佐。”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当时朝野广为传颂,京师的百姓相与推说:“诵咏其材武。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就连力主罢免他的文彦博也称他“忠谨有素”。欧阳修在嘉祐元年(1056)七月上书请罢狄青,洋洋数千言,举不出一条得力罪证,反而称赞他:“青之事艺,实过于人”,“其心不恶”,“为军士所喜”,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那么罪名是什么呢?不得不假托虚妄的阴阳五行说,把当年的水灾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兆。简直是无中生有,罗织罪名。为什么朝廷如此急于除掉狄青呢?文彦博说得明白,就是因为“朝廷疑耳”。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康复,如制诰刘敞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树为朝廷最大的威胁。在这种猜忌、疑虑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谣言纷起,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家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狄青终于被罢官,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
狄青到陈州之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惟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发病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他含冤而死,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终自食其果,在后来的民族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到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之灵,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但已于事无补,只能是叹息国势日颓,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俞武襄生平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泉州府北郊濠市(今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乡)濠格头村人,原籍凤阳府霍邱县(今安徽霍邱)。是明代嘉靖年间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世称俞龙戚虎,亦是武术名家。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参加武科会试,中武进士第五名,授千户,守卫金门。
嘉靖三十四年,俞于浙江嘉兴斩倭寇约二千人。
嘉靖三十五年接任浙江总兵,先后平定浙西倭患,以及盘踞舟山的倭寇巢穴。
嘉靖四十一年,俞从山西被调任福建总兵。次年,会同戚继光等人攻克福建莆田东南平海卫,再度给予倭寇强烈打击,并收复兴化城(今莆田)。经过俞大猷的努力,至嘉靖四十五年,基本消除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与祸害。
俞为官清廉正直,不知逢迎赠贿予东厂,遭构陷入锦衣卫诏狱数月,为戚继光、胡宗宪救出,俞因此郁郁以终。卒后,赠左都督,谥武襄
为了纪念俞大猷抗倭的成就,现浙江丽水有一条街道以俞大猷的名字命名:大猷街。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俞大猷墓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将门之后
俞大猷祖籍凤阳府霍邱县(今属安徽凤阳),始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功臣袭泉州卫百户官,于是俞家迁移至晋江(今福建泉州)。
弘治十六年(1503年),俞大猷生于晋江濠市(今泉州洛江区河市镇格头村)。俞大猷自幼家贫,靠母亲杨氏编发网和亲友资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学不辍。五岁时即在家乡濠市入塾读书,拜几位当地名士习文。十岁随家迁居泉州城内北隅(今泉州侨中),与邓城汤克宽等读书于清源山清源洞。十五岁进文秀才,与李杜、薛南塘、史文斋、史礼斋等十余人继续读书于清源山紫泽书院,并习武于清源洞,人称十才子。
南征北战
俞大猷年轻时先后拜王宣林福、军事家赵本学等人为师,学习《易经》与兵书,皆得三家所长。后又从师精通荆楚长剑的同安南少林高手李良钦学剑(棍)术和骑射,后达到了“剑术天下第一”,跨马而骑,引弓飞矢,百发百中的境界。
王、林、赵三人均为当时泉中名师,且是明代前期闽学著名代表人物蔡清之弟子,从蔡清学过《》。王宣以《易》论古今治乱兴衰之迹,林福以《易》明心性忠孝仁义之奥,赵本学以《易》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有《韬钤内外篇》和《孙子注解》。俞大猷对三师之意均能默契神会,融会贯通,尤能阐其所未论。《明史》本传评论“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以汪直、徐海为首的一伙海上盗寇,勾结倭寇进犯镇海关,骚扰浙东、苏南。明廷俞大猷调防宁、绍、台、温四府,常驻镇海拒寇。在遭到俞大猷等明朝守军的反击后,汪直这伙海上盗寇只得退据到金塘岛上,集聚在沥港筑巢侍机复扰。沥港离镇海城仅几十里水路,若不捣毁这个安在眼前的贼巢,镇海关则难以安宁。因而俞大猷和汤克宽参将率水师决定从速追捣金塘岛,但由于贼巢地形险要,官兵几攻未克。次年三月,浙闽提督王抒遣俞大猷从沥港正面主攻,参将汤克宽从西堠门堵倭寇后路,采用一前一后两面夹攻的战术。俞大猷自率水师移营木岙〔距金塘只隔一山〕,俞大猷免去因严重违犯军纪的士兵侯得的死罪,命他戴罪立功。侯得对金塘沥港地形相当熟悉,他按俞大猷的指令潜入沥港倭寇营寨,约定在进攻那夜三更放火接应。当侯得放火大烧倭营时,俞大猷乘机率兵冒着烈火攻入沥港,不防的倭寇,遭此突袭后,一时惊慌失措,只得落荒而逃。俞大猷又率军又乘胜追击,连败倭贼于松门、普陀、昌国、临山、观海等地,经四天奋击,倭巢尽毁,“擒斩四千,溺者不可胜计,贼自是不敢犯定海(镇海)”。只有汪直率残兵突出重围,潜逃外洋。俞大猷亲自率战船追击至马迹洋时,忽遇大风,不少战船在风大浪高中沉没,汪直才得以侥幸脱逃。沥港一战,歼灭倭寇280余人,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另一股从沥港溃逃到岑港的倭寇,也被把总刘恩至领兵歼灭。失去了巢穴的倭贼一时不敢再犯镇海关。得胜的俞大猷把沥港改称为“平倭港”,金塘百姓为了褒扬俞大猷抗倭,在沥港立“平倭碑” 纪念这次金塘岛抗倭大捷。因俞大猷抗倭有功,次年被提升为苏浙副总兵。
岑港平倭几战未克 俞大猷招来牢狱之灾
据《嘉靖东南平倭通录》、《明史纪事本末》等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倭寇“寨海中普陀诸山”,巡抚王抒“侦知之,乃遣参将俞大猷帅锐兵先发,而汤克宽以巨舰继之,径趋倭寨,纵火焚其庐舍,贼仓皇走,我兵随击,大破之,斩首五十余级,生擒百四十三人,焚溺死者无算。…渠魁汪直率众乘间逸去。”“七月,倭至普陀山洋,王抒遣刘恩至、张四维等歼之。”普陀山之役后,汪直逃到日本萨摩州松浦津,潜号曰京,自称徽王,以徐海、叶宗满等为将领,陈东、谢和等为谋士,建造巨舰,继续派部下和倭寇一起骚扰江、浙沿海。都御史王忬派兵在长涂、沉家门一线设防。次年三月,汪直派萧显率部入浙,在普陀山附近洋面与明军大战后,舍舟登普陀山。俞大猷统兵追击,萧显部据险固守茶山10余天后,大批倭寇抵达普陀山,上下夹击明军,明军武举火斌、黎俊民等300余人先后战死。明军参将卢镗率部前来增援,萧显和倭寇只得从海上逃窜,经卢镗阻击,歼寇200余名。
嘉靖三十五年(1556),朝廷任命俞大猷为浙江总兵兼署浙江都督同知。时倭寇进犯西庵、沈庄等地,俞大猷奉命击败倭寇,皇帝为此诏令归还他的世袭特权。浙西倭寇平定后,俞大猷率部在冬季大雪天突袭倭寇,终于荡平了据险死守舟山倭患。三十六年(1557),浙江总制胡宗宪设计诱擒汪直,汪直余部毛烈等据岑港,声称要为汪报仇,朝廷督促胡宗宪出战。次年二月,胡宗宪调总兵俞大猷、参将戚继光、都指挥李泾、张天杰等进攻岑港。岑港外围岛屿棋布,地形复杂,毛烈部据险死守,直至夏天,明军仍未攻克岑港。时朝中士大夫诋毁胡宗宪,弹劾俞大猷。朝廷撤了俞大猷的总兵职,并要他以一月为限平定倭寇。俞大猷等在此压力下猛攻倭寇,先后斩杀倭寇四五千人。但围攻一年仍无法攻占岑港。胡宗宪“阴纵之,不督诸将邀击。此为御史李瑚所劫,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帝怒,逮系诏狱,再夺世荫”《明史纪事本末》。这是说胡宗宪认为还是让倭寇自退为利,于是令张开合围放敌,也不追击。在御史就此事弹劾胡宗宪时,胡则将罪责推到俞大猷的身上,为此嘉靖帝一怒下诏逮捕俞大猷,连世荫也被夺了。“三十八年(1559年),太尉陆炳与大猷善,密以已资贿严世蕃。大猷得不死,罢职,发大同立功赎罪。”俞大猷虽得以出狱,却要发配到边塞立功赎罪。后戚继光等派僧人与毛部寨内的僧人联络,使其内部猜疑,终于在一个雨夜攻占岑港,毛烈部溃奔柯梅,明军乘胜追击,张四维等又击沉毛烈部船只4艘,斩首90余级,毛烈南逃福建、广东。
一生忠诚许国 大猷老而弥笃
《明史俞大猷传》曰:“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赞曰:世宗朝,老成宿将以俞大猷为称首,而数奇屡踬。以内外诸臣攘敓、而掩遏其功者众也”。 时人评价俞大猷曰:“(俞)公为将,未事之先,则心周万全之算;即事之后,则每垂悠久之虑。其周万全之算以底事成绩,则古名将盖多有之;其垂悠久之虑以戡乱兴治,则其用心非儒者不能也。”他从军47载﹐严于治军﹐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强调“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正气堂集》卷十一)。他治军,以《易》来指导剑术和战阵法式,以儒家的忠、义、仁、信等取信于士兵;他理民事,亦以儒家的仁、信等来折服百姓;他在抗倭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主观上是激发民族正气,发扬朱熹的攘夷思想,以卫护明朝的封建统治。
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朝廷提升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隶属闽浙总督谭纶指挥,会同剿倭。谭纶命令戚继光、刘显、俞大猷分别率领三路大军,会攻倭寇于平海卫,歼敌2200多 人,并救回3000多名被劫的居民,光复了兴化城。四十三年(1564),俞大猷调任广东平定在潮州的倭寇20000人与大盗吴平。后总督吴桂芳令俞大猷指挥十万大军分五路征讨河源、翁源贼首李亚元等,俞大猷亲捣贼巢,生擒李亚元,俘虏、斩杀敌人10400名,救回百姓80000余人。朝廷又调任俞大猷为广西总兵官,并授予他平蛮将军印信。俞大猷不断平定贼寇,因功升任右都督,享有世袭荫庇子孙的特权,升为指挥佥事。万历元年(1573)秋天,海寇突袭闾峡澳,因战事失利,俞大猷被剥夺了职务,后被起用为后府佥书,训练车营。他三次上书请求退休,均未批准。直至万历八年(1580)俞大猷在任上去世,享年78岁,朝廷追赠他为左都督,谥号武襄。
多才多艺亦武亦文 博学宏论一代儒将
俞大猷传承了少林棍法。嘉靖年间,他亲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教僧人练习少林棍法,使少林棍法得以继传。他又将自己编制的《临阵实用》棍法,传接给泉州南少林寺寺僧,使南少林寺寺僧对少林拳、棍法有了新的认识。
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独特海战战术。俞大猷的海防战略是借助船,积极地以战为主的战略。其在《正气堂集》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他认为,“防倭以兵船为急”,“攻倭兵技,当以福船破之”。因为福船高大尖底,性能优越,是优秀的海船,为倭寇所畏惧。他征调福建楼船,或就地建造大海船,征募精兵上船,进行严格训练,组建一支驰骋东南沿海抗倭战场上的威武之师———俞家军。这在普陀山和金塘烈港两次海战中,就可见证俞家军是借助了楼船之威取胜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俞大猷率闽中楼船突击普陀山的倭寇新巢。时徽州人汪直勾结倭寇据烈港,俞大猷击破之,战于宁波、绍兴、松阳诸郡,焚舟数十艘,斩俘敌千余人,显示了楼船的威力。
他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俞大猷设计制造出了抵御敌人骑兵的独轮车,并曾用百辆独轮车和3000骑兵在安银堡大败敌人,明朝廷因此设置了兵车营。
他精通六经,博学宏论,堪称明朝一代儒将 。他的《舟师》诗,是我国古代最早描写海战的佳篇。诗曰:“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岛头云雾须臾净,天外旌旗上下冲。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夕阳影里归蓬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他还着有《续武经总要》、《剑经》、《兵法发微》、《洗海近事》等著述,后人将他的诗文杂著汇编为《正气堂集》30卷。今金塘沥港庙中供有俞大猷像。
俞武襄武术贡献
俞大猷戚继光中国武术发展史中,丰富了遗留在福建的少林拳,现称南拳,突显与少林拳之差异。(南少林莆田,也正在泉州之中)。
传下“荆楚长剑”、“杨家枪”混合而成之“俞家棍”法,编写了《剑经》,详言棍法要义,授于各兵将,在对抗倭、虏战争中,连战皆捷。俞大猷早年师从赵本学,习兵法武功。 《剑经》成于1557年,俞大猷将《剑经》与《兵法发微》连同他的老师赵本学所著的《韬钤内外编》合辑成《续武经总要》。
《剑经》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的用法。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俞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21:15
目录
概述
谥号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