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产业”是以
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
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油气资源和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低碳产业介绍
对低碳产业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多位学者的阐述和自己的观点,总结出低碳产业概念是:指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
碳排放量最小化或无碳化的产业。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碳为主要特征。
背景介绍
随着世界
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
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极端气候灾害增加、
生态系统退化、
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触及了农业和
粮食安全、
水资源安全、
能源安全、
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杀手,低碳型经济
发展模式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走低碳产业道路,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保护地球的需要,也是人类
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要转型,是一次重要的世界经济革命,无论是从国内而言,还是从全球而言,低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它也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低碳化
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第一次浪潮是
农业文明,实现人类
农耕文明的兴起,带动农业的辉煌发展;第二次浪潮是
工业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带来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第三次浪潮是信息化,引领信息化改革,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
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
温室效应,对
全球环境、经济,乃至
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
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化”。
能源低碳化
能源低碳化就是要发展对环境、
气候影响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
低碳能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
清洁能源,如核电、天然气等;一类是可
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核能作为新型能源,具有高效、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天然气是低碳能源,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
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可再生能源是可以
永续利用的
能源资源,对环境的污染和
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
化石能源,甚至可以实现
零排放。特别是利用风能和
太阳能发电,完全没有
碳排放。利用生物质能源中的秸秆燃料发电,农作物可以重新吸收碳排放,具有“碳中和”效应。
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是
保护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
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
生物能等新能源,优化
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
交通低碳化
当今交通领域的
能源消费比30年前翻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
温室气体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
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交通低碳化是必然趋势。中国在实行交通低碳化中,发展
新能源汽车和电气
轨道交通现已成为发展交通的新亮点。
积极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交通低碳化的重要途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氢能和
燃料电池汽车、乙醇燃料汽车、生物柴油汽车、
天然气汽车、二甲醚汽车等类型。努力发展电气轨道交通是交通低碳化的又一重要途径。电气轨道交通是以电气为动力,以轨道为走行线路的客运交通工具,已成为理想的低碳运输方式。城市电气轨道交通分为城市电气铁道、
地下铁道、单轨、导向轨、轻轨、
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
建筑低碳化
世界各国
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十分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
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
太阳能建筑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代替
常规能源,通过
太阳能热水器和
光伏阳光屋顶等途径,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太阳能建筑的
设计思想是利用太阳能实现“零能耗”,建筑物所需的全部
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
能源消耗为零。
绿色设计理念对太阳能建筑来说尤为重要,建筑应该从设计开始就将太阳能系统考虑为建筑
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太阳能外露部件与
建筑立面进行
有机结合,实现太阳能与建筑材料一体化。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新型
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智能控制等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建筑节能要在设计上引入
低碳理念,选用
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
制冷系统,等等。
农业低碳化
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实施农业低碳化中主要强调植树造林、
节水农业、
有机农业等方面。
植树造林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据科学测定,一亩茂密的
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放出氧气49公斤,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要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营造
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
社会效益。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
有效性的农业,也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通过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有机农业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通过使用粪肥、
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
秸秆还田增加
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保墒条件,提高土壤生产力;利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有机农业已成为
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工业低碳化
工业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
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业低碳化主要是发展节能工业,重视
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
节能工业包括
工业结构节能、工业技术节能和
工业管理节能三个方向。通过调整
产业结构,促使工业结构朝着节能降碳的方向发展。着力加强管理,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主攻技术节能,研发
节能材料,改造和淘汰
落后产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
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
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
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
利用率最高,从而使
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工业低碳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一要在
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在各个生产企业和环节之间进行循环、多级利用,减少
资源浪费,做到污染“零排放”。二要进行“废料”的再利用。充分利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废料,把它作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或另一部门的原料,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
三要使产品与服务非物质化。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是指用同样的物质或更少的物质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服务低碳化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
绿色服务,是有利于保护
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无污、无害、无毒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绿色服务要求企业在
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充分考虑
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从服务流程的
服务设计、服务耗材、
服务产品、
服务营销、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以达到企业的
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
物流业是
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
碳排放的大户。低碳物流要实现物流业与
低碳经济的互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施行标准化等实现
节能减排,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
生产方式,低碳经济需要
现代物流的支撑。
智能信息化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的服务低碳化途径。通过服务智能信息化,可以降低
服务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依赖,将部分有形服务产品,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转变为软件等形式,进一步减少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消费低碳化
低碳化是一种全新的
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
消费方式,实行消费的低碳化。消费低碳化要从
绿色消费、
绿色包装、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消费引导。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
消费行为和过程。要通过绿色消费引导,使消费者形成良好的
消费习惯,接受消费低碳化,支持循环消费,倡导节约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是能够循环再生再利用或者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适度的包装。绿色包装要求包装材料和包装产品在整个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不产生危害,主要包括:适度包装,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所用材料最少;易于回收和再循环;
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消费环节必须注重回收利用。在
消费过程中应当选用可回收、可再利用、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包括可
降解塑料、
再生纸以及采用循环使用零部件的机器等。对消费使用过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如汽车、家用电器等,要修旧利废,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
产业革命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要求各地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党中央多位领导人在多种不同场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发展节能减排的经济道路,而走低碳产业化道路是其主要的产业选择。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刻不容缓”来形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既说明发展“低碳产业”的紧迫性,又说明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性。
在2010年两会上,
生态环保一号提案低碳环保。
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
节能环保、
生物医药、
信息网络和
高端制造产业。
同时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
攻坚战和持久战;要大力开发
低碳技术,推广高效
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2009年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
经济模式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世界各发达
经济体都把发展
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
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
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
奥巴马上任之后就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
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
绿色产业,保持其在
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
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
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
经济资源经济发展战略。
由此不难看出,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
意识形态和国际
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
低碳经济为核心的
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
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
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
国际社会低碳经济时代的
大国责任,重要的体现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
应对气候变化纳入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
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
面积比2005
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
绿色经济,积极发展
低碳经济 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我国,由于
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油气资源和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几乎涵盖了
GDP的
支柱产业。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
发展阶段,
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一时难以改变。
因此,能源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过经济发展重点问题。国家也势必将出台一系列扶植政策,以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
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
在即将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中,资源能耗低也是关键的选择条件,已经将新能源、节能环保、
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
生物育种和
信息产业作为未来的战略性产业,给予重点扶持。企业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一变化,将低碳经济纳入战略规划。
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在未来将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如果期望在此次转型契机中获得先机,就必须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
发展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年,
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
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
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美元,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
尽管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但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仍大幅增长了75%。这一
增长速度更超过了《
斯特恩报告》(Stern Report)中的预测。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时,
低碳商品和
服务行业的年收入将达5000亿美元。
在《2009年胡润低碳财富榜》上,低碳榜上榜人数达20人,
低碳经济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
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同于政府和民众的作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
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2010年,在
中国低碳经济之路上,企业须未雨绸缪,积极准备,以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作者:
杨金贵,现任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跨国商务精英俱乐部秘书长、跨国在线总策划、《世界杰出华人与商业文化》副主编、《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年鉴》编委、高级商务策划师。)
低碳阴谋
随着低碳话题越来越热,国内的有识之士开始发现,低碳是
发达国家打压
发展中国家的阴谋。随着低碳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低碳的争议。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低碳问题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气候门事件的爆发,
联合国IPCC的科学家私自篡改数据以迎合
全球变暖的事实令全世界震惊。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全球变暖存在巨大争议,低碳不等于环保! 许多文章和书籍(例如《以碳之名》)更是系统的揭露了低碳骗局的前前后后。甚至有
反对派把低碳说成了一种
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
当然,
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为
二氧化碳申冤并不是纵容人们破坏环境,比起那些以碳之名的做秀,我们更应该将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需要我们治理的环境问题中去。希望我们
百度百科能够唤醒大众勇于追求真相的
怀疑精神,唤醒国内的
主流媒体——不要再
盲目跟风,我们需要
独立思考。
注意问题
绿色环保一直是
产业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并不是因为低碳概念的兴起而刚刚产生,任何一个新概念的提出都意味着新商机的诞生。然而,不能不引起注意的是,概念到现实总是需要一个实现的过程,如今在面对
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留意外贸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通过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
技术标准,用以限制不符合能耗、
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
技术壁垒。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规定“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因此,发达国家采取的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无可争辩的。我国也频频遭遇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围堵。有专家指出,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了汇率之后影响外贸的第二大因素。
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概念的提出,不符合绿色
低碳理念的产品必然要遭到淘汰。而我国的产品出口仍大量依赖产品的初级加工,客观上,对我国外贸出口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是,绿色贸易壁垒有别于
关税壁垒,是把
双刃剑。虽然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与科技存在巨大反差的背景下施行的,具有隐蔽性、歧视性的特点,并将对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中国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推动企业加强
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企业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以
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以加工制造为主体的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中小企业应当未雨绸缪,加强科技研发能力,提升产品国际竞争水平,以赢得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
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方盲目追求招商引资带来的税收,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我们一边在享受着
外商投资企业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去面对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
中国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
如今,中国内地再次吹响了产业转移的号角,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要谨防产业转移成为污染转移的借口。地方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不因为眼前
经济利益、个人政绩考虑,而忽视了对污染的把控,破坏当地环境。此举不但不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相反会因环境破坏,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果产业转移仅仅是把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从发达地区转移至落后地区,此举虽然从短期来看解决了地方招商引资问题和
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淘汰落后高耗能企业的安置问题,但其实只是把高碳从左手交到了右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谨防以发展低碳经济带来负效果
发展低碳、淘汰过剩产能有可能影响我国
经济发展速度,一部分企业关停并转将会增加
就业压力,并由此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动荡。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低碳策略,且不可一拥而上、一蹴而就。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可能还会相对增加,但是这种增加还是一种合理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还会有所增加。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还不能脱离高碳发展的模式,而工业
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
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力量,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使得产品更加符合“低碳时代”要求。
不要误判低碳经济发展概念
低碳经济不单纯指某个行业的低碳发展,更是产业上下游的低碳
协调发展,如果把下游的耗能转移到上游,还能算是发展低碳吗?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各大厂商都迎合着潮流打出了低碳、环保的电动汽车牌,仿佛谁若是没有两个电动汽车产品便就会被市场淘汰一样。各
大媒体也将焦点对准了电动汽车,一时间,仿佛不买电动汽车便构成了低碳经济的绊脚石,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最大特点是能源替代。诚然石油的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电动汽车就真的能降低
碳排放吗?
中国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燃煤,超过50%的煤炭消费用于火力发电,而同时,火力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70%以上。加之目前我国煤炭发电平均效率只有35%,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无异于增加
电力消耗,同时也就意味着增加
碳排放量。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电力资源将更为紧张。而在风能、
核能发电尚在发展阶段的我国而言,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势必将增加能源供需紧张形势,相反不利于低碳产业的发展布局。
对于政府来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电动汽车发展、支持相关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更需要解决源头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例,用煤炭替换石油的作为并不可取,电动汽车成为
低碳经济时代先锋的前提是解决电力
资源问题,否则,前景并不乐观。
当心低碳高“炒作”而低行动
自两会开始,“低碳”字眼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的醒目位置。就在这个时候,企业和地方政府也迅速完成了由“高碳”向“低碳”的角色转变,甚至于某些
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打起了“低碳”的旗号,这与中国人的政治敏感度息息相关。但同时,不能引起注意的是,部分地方政府与企业将低碳作为“炒作”的手段,原来的产品,贴上低碳的标签,便号称
低碳经济,这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中国人善于炒作概念,这大概是因为汉语的词汇太过丰富。有些传统我们必须传承,有些传统我们必须摒弃。(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
产业技术
自然
碳捕获:海水、绿色植被都是蓄碳池体系的组成部分,现今地球的海水里充满了
远古时代的碳,其总量大约有35万亿吨。而经过数千万年的时间,地球上的
原始森林也吸进了数万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植物所捕获到的大多数二氧化碳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都演变成更加固定的地质形态,包括
石灰石、页岩,也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碳氢化合物。直到大约500年前,这种自然碳捕获的过程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碳的循环在当时达到了一定的平衡:腐烂的植物或者
火焰每排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森林或海洋就会重新吸收一个同样的分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二百七十。然而,从公元1500年开始,这种平衡被逐渐打乱。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对木材的需要耗尽了森林,地球吸进碳的能力逐步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对能源需求贪得无厌的
工业革命引发了碳氢化合物燃烧量的骤增,从而扭转了数亿年来碳储存的平衡。从18世纪末以来,人为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已经从微不足道的每年1亿吨上升到每年63亿吨,大约比
生物圈所能吸收的量多了一倍。由于每年进入
大气层中的碳量比被捕获的碳量多出32亿吨左右,所以大气层中碳的聚集量开始上升,增加到了百万分之三百八十以上。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开始了人为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尝试。
碳捕集与封存(简称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
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它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可以使单位发电
碳排放减少85%至90%。对于中国来说,解决煤炭污染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
煤炭资源丰富,也是煤炭使用大国。但众所周知,煤炭造成的污染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如果不解决煤炭产生大量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同时,随着世界对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关注,中国因此承受的国际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应及早
自行开发碳捕捉及封存技术。如果不及早自行开发清洁煤炭技术,中国今后还将被迫去
购买美国或别国的
相关技术,处境会相当被动。碳捕捉及封存技术是将煤电厂释放的二氧化碳捕获,经过压缩,然后埋入岩层或海底,达到减少80-90%
碳排放的目的。应用碳捕捉及封存技术将使煤电成本增加21-91%。如果能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加以利用,比如注入油田以增加石油的产量,成本就可能降低。第一家应用碳捕捉及封存技术的试验性煤电厂在德国建成。运行情况还不清楚。
捕集二氧化碳可达食用程度
夏天,在
热浪烘烤之下,喝上一杯冰镇的
碳酸饮料,感觉从里爽到外。为什么碳酸饮料有如此功效?这是因为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二氧化碳,遇热易挥发,碳酸饮料进入体内遇“高温”,使二氧化碳迅速从口腔中逃逸出来,带走了部分热量,使人顿感消暑解渴。也许人们还不知道,北京部分碳酸饮料中添加的二氧化碳,来自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
碳捕集和封存,这项新技术事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该技术对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深远的意义,将为人类减缓气候变暖带来希望。北京高碑店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试验装置,是我国首个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在2008年7月北京
奥运会之前建成投产,预计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可达3000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工作原理,就是让电厂排放出来的气体,通过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
物质,对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项技术的二氧化碳
回收率可以超过85%,对于减少现有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从高碑店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试验装置里捕集出的二氧化碳,精制以后可以达到食用的程度,就是99.9%至99.99%的程度,截至2009年春节,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运行稳定,销售食品级二氧化碳已超过800万吨。
如何科学利用二氧化碳
要减少一种物质对人类的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科学利用。二氧化碳其实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产生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会对人类有利,比如说用作植物气肥和果蔬
保鲜剂。还可作为某些
灭火器的原料,工业上可制
纯碱、
尿素、
汽水等,二氧化碳的成品
干冰可作
制冷剂,保藏容易变坏的食物,还可用于人工降雨。另外在
温室栽培中,常用二氧化碳作为肥料。全球二氧化碳工业利用量大约是每年1至1.5亿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
生产国和消费国,
生产能力每年约1000万吨。中国有二氧化碳生产企业 100家左右,生产能力是每年200至250万吨,而一个几十万千瓦的燃煤电厂,一年能捕获二氧化碳100至200万吨,同中国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差不多的,人类对二氧化碳的
消费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面临一个问题是,由于过度地使用化石原料造成了二氧化碳过多,而人类无法消费多出的庞大的那部分,所以造成了一系列气候和生态问题。
彻底做法是把多余二氧化碳封存
如何处置多出来的二氧化碳,一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出台了: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并集中起来,深埋于海底或地下,彻底解决因
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威胁。
[1]、地质封存:
向即将耗竭的油气
储层和不可开采的
甲烷煤层注入二氧化碳是一种“增值”的埋存方式,试验研究表明,注入2倍体积的二氧化碳,可以驱替一倍体积的甲烷气体,世界上有70个油田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来提高石油
回采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碳埋存技术。
[2]、深海封存:
深海封存是指把二氧化碳注入深海中以进行长时间的存储,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深海中将与大气隔离若干世纪,深海封存在全世界还未被真正采用,也未开展试点示范,仍处于研究阶段。二氧化碳封存面临的科学疑问是,将巨量的二氧化碳储存到地下或深海,是否有可能逃逸出去?令人乐观的是二氧化碳并不需要被永久封存,封存的时间只要保证自然界中
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到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即可,从目前来看,人类的科技发展应该可以做到。
中国在碳捕获与封存相关案例
中国在碳捕获与封存方面积极与
澳大利亚、英国等技术发达国家合作,积极发展碳捕获与储存的试点项目。2008年7月,中国华能集团与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
工业研究组织(
CSIRO)正式宣布在
北京成立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这项由华能控股的西安热工研究院设计完成的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坐落于
北京郊区,是中国首个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预计其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可达为3000吨。前面提到的高碑店热电厂位于北京市东郊高碑店,是由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与
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2009年3月,
神华集团表示其正在研究利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减少
煤制油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进行示范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评估工作。这一为神华集团位于
鄂尔多斯100万吨直接煤制油示范项目配套的工程,将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实现煤的清洁利用。研究表明,利用现代
煤直接液化工艺,每生产一吨成品油,大概需要排放约3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其中大部分纯度很高,捕集的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能源消耗处于全球前列,而建筑能耗更是占社会总能耗的25%。在
“十一五”规划目标中,建筑行业要完成节能达1.01亿吨
标准煤,建筑节能总面积达 21.46亿平方米。相较于政府的节能目标,目前来看,其达成难度在加大。截至2008年底,
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仅下降了8.5%,政府未来进一步完善
节能政策仍具有较大的紧迫性。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
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新的
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科技部
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斯震2010年7月22日在《CCS在中国:现状、挑战和机遇》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发展,CCS技术建立在
高能耗和高成本的基础上,该技术在中国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是不可取的,中国当前应当更加重视拓展二氧化碳资源性利用技术的研发。他强调:“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用CCUS(碳捕集再利用与封存)代替CCS(碳捕集与封存)。对中国来说,我们也更青睐CCUS。”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成为
热门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倪维斗在博览会上说“中国CCUS目前有很大潜力,应尽快启动”。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合成高纯一氧化碳、
烟丝膨化、化肥生产、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饮料添加剂、食品保鲜和储存、焊接保护气、灭火器、
粉煤输送、合成可降解塑料、改善盐碱水质、培养
海藻、油田驱油等。其中合成可降解塑料和油田驱油
技术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属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类,可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可用于一次性包装材料、餐具、保鲜材料、一次性医用材料、地膜等方面。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作为
环保产品和
高科技产品,正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研究开发热点。利用此技术生产的降解塑料,不仅将
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制成了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而且避免了传统塑料产品对环境的
二次污染。它的发展,不但扩大了塑料的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日益枯竭的
石油资源是一个补充。因此,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生产和应用,无论从环境保护,或是从
资源再生利用角度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现状
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国的企业在二氧化碳基聚合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
美国
2010年8月上旬,美国Novomer公司获得
美国能源部(DOE)1840万美元的资助,将加快该公司二氧化碳制塑料生产线实现商业化。Novomer公司的技术使用二氧化碳和
环氧丙烷生产
聚丙烯碳酸酯(
PPC)树脂。PPC树脂可用于涂料、
表面活性剂、
软包装和硬包装以及纤维等,并且可实现
生物降解。
Novomer公司已经在其合作伙伴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的生产装置中进行二氧化碳制塑料的小规模生产。据称,使用二氧化碳生产应用于涂料和胶粘剂的低分子量
热固性多元醇可望于2011年实现商业化,高分子量热塑性聚合物可望于2012年实现商品化。
中国
中国企业在二氧化碳制塑料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江苏中科金龙化工股份公司早于2007年就形成了2.2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树脂生产能力(一条2000吨/年和一条20000吨/年的生产线),该项目采用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技术。中科金龙已经开发了二氧化碳树脂在涂料、
保温材料、薄膜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中科金龙公司计划在2015年前实现1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树脂产能。
日本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使二氧化碳能转变为用于
合成塑料和药物的碳资源,从而变“害”为宝。二氧化碳的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在工业领域仅用于生产尿素和
聚碳酸酯等。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岩泽伸治等人发现,碳化合物经过处理后可以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新的碳物质。相关论文已经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
德国
拜耳材料科学公司和两家合作伙伴已获得德国政府的资助,将
共同开发基于二氧化碳原料的
聚氨酯生产方法。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将在未来三年里为该项目投入450多万欧元,研究目的是采用二氧化碳废产物生产出
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PPP)。
德国最大
电力公司RWE Power International公司和位于德国
亚琛的
亚琛工业大学也将参与由总部位于德国Leverkusen的拜耳材料科学发起的这一项目。此外,将在Leverkusen兴建一座采用上述新工艺的试验工厂。
该工艺中使用的二氧化碳将来自于RWE Power公司在德国Niederaussem的工厂,该厂的一座煤创新中心内设有一套二氧化碳洗涤装置。由此工艺生产出的PPP材料可用在建筑隔热和轻型
汽车零部件中。
产业化遭遇的三大难题
作为化学方法固定二氧化碳的方向之一,二氧化碳制塑料对实现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二氧化碳制塑料可以在很多领域替代传统塑料,从而减少了生产传统塑料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生产一吨树脂消耗0.4-0.5吨左右的二氧化碳,也体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
经济价值。二氧化碳制塑料与强化采油(CO2-EOR)类似,在减少CO2排放的同时,可为企业带来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目前我国在二氧化碳制塑料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产业进展迟缓,相关技术的利用,只有
中海油等“
高端玩家”才“玩得起”。
一是成本压力太大。目前我国开发成功的二氧化碳降解塑料技术主要有4种,在这4种技术中,实现了产业化的有3种。由于这些项目规模小,目前只能小批量生产,产量低、价格贵。此外,项目所需主要原料之一环氧丙烷和
环氧氯丙烷价格也很高,再加上不菲的新产品推广费用,导致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
最终成本高达18000元/吨以上。在石油基塑料价格随石油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二是
投资风险大。“就
单位产品投资额而言,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的投资
额比煤制油还高,一个1万吨/年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往往需要1.4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单从经济效益考虑,项目的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广州天成生物降解材料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陆斌说。中海
石油化学股份公司和内蒙古蒙西高新集团负责人也坦承,如果不计算节能减排和环保效益,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根本不赚钱甚至会赔钱。
三是需求小、销售难。据介绍,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价格始终高于石油基塑料1.5~2倍。加之其
热稳定性、阻隔性、
加工性与石油基塑料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其只能在
食品包装、
医疗卫生等有特殊要求的极少数领域使用,无法在需求巨大的薄膜、农地膜等领域推广应用。不仅如此,即便在有限的食品包装、医疗卫生领域,也面临
聚乳酸、
聚乙烯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降解塑料的冲击与竞争,使得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
消费市场十分狭小,
产品销售困难。
二氧化碳合成全降解塑料技术是世界关注的重要热点之一。目前市场上的塑料制品大多以石油为原料制成,成本高,且使用后不易降解,污染环境。运用该技术后,可将二氧化碳废气回收代替石油,直接生产全降解塑料制品。该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合成的塑料可完全生物降解,能从根本上解决“
白色污染”危害,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技术模式。
二氧化碳驱油
二氧化碳驱油,是一种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油田
采收率的技术。在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分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混相前缘。
超临界流体将从原油中萃取出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于是,二氧化碳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液相,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地层原油驱替到
生产井。应用混相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个关键性参数是气体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MMP),MMP是确定气驱最佳
工作压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因为混相驱油比非混相驱油能采出更多的原油,所以希望在等于或略高于MMP下进行气驱。如果压力远高于MMP,就容易造成地层破裂,无法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大幅度提高
原油产量,还会降低经济效益。二氧化碳驱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
研究现状
美国是应用二氧化碳驱油研究试验最早、最广泛的国家。从1970年开始,美国就在
得克萨斯州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一种技术手段,至2006年已有70多个类似的项目,每年注入二氧化碳总量达2000万~3000万吨,其中大约有300万吨二氧化碳来源于煤气化厂和
化肥厂的尾气,大部分从天然的二氧化碳气藏采集。至今还在使用。CO2-EOR混相驱油提高采收率范围在4%~12%之间,纯净CO2注入储层,占储层中流体体积的10%~45%。与CO2-EOR混相驱油项目相比,CO2-EOR非混相驱油项目较少。非混相驱油需要380m3CO2驱替1桶原油(760kg/b)。可最大提高采收率20%。
我国的
大庆油田和江苏油田都曾开展过驱油
相关研究。1984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进行二氧化碳驱油的矿场试验研究,该项目首先与国外公司合作,1993年6月结束,1994年大庆继续开展试验,直到1995年底结束。驱油试验当时可能主要考虑到增加
石油产量,缺少对二氧化碳在地下运移、富集的监测研究。
2006年,在中国石油集团领导的支持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
吉林油田发起组织,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向科技部申请了《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和地下埋存》国家973
基础研究项目,并得到了批准。
项目组立足于中国
陆相油藏储层特点和原油性质,发展完善了二氧化碳混相驱油、埋存评价等关键理论与方法,以减排利用火山岩天然气藏开发过程中副产的二氧化碳为目标,初步形成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的配套技术,并在吉林大情字井
现场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奠定了我国利用二氧化碳驱油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模式基础。
应用前景
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和封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开发和
环境保护上实现双赢的有效办法,实现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并提高油气采收率前景可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现场应用已经证明,向油层中注入二氧化碳混相驱
或非混相驱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据2010年《油气杂志》报道,美国利用二氧化碳驱技术已经采出了大约15亿桶原油,根据美国能源部国家
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的评价结果,美国利用二氧化碳驱的增油潜力达340亿桶。
根据1998年《中国陆上已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第二次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的结果,仅在参与评价的79.9亿吨常规稀油油田储量中,适合二氧化碳驱的原油储量约为12.3亿吨。另外我国现已探明的63.2亿吨低渗透油藏储量,尚有50%左右未动用。开发这些储量,二氧化碳驱油比水驱油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二氧化碳在提高
稠油油藏采收率、提高煤层气和天然气采收率领域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到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二氧化碳减排必须走高效利用之路,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和埋存技术必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展规划
随着中国
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体制与机制性的问题逐步显现,比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不明确,市场被跨国公司大量瓜分,中央与地方缺乏统一协调,
产业集中度偏低,
自主知识产权和
关键技术缺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策,联合攻关,尽力抢占节能环保产业的高地。制定国家节能环保
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
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重点是明确节能环保产业作为
新兴产业领域在
国民经济中的
战略地位,核心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目标是确保中国企业抓住
低碳经济的战略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在制定战略时,应突出“以我为主”,充分发挥中国的
比较优势,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建立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
管理体制、
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增强中国的
国际话语权;大力培育
国内市场,通过打造骨干企业,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同时,以培育市场为核心,开展系统性的
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差别加以实施。体制机制建设进程也应纳入规划的范畴,涉及节能环保项目的规划,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应衔接配套,统筹部署。
产业协会
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产业协会)是第一批获批具有广东省承担
政府职能转移和
购买服务资质的机构,是
广东省财政厅及
广东省民政厅联合重点培育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秘书处设在
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地环大楼C座5楼,固定办公场所面积达200多平米,计算机、打印机、商务车等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一应俱全。
产业协会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为根本准绳,以低碳产业技术为基础,以“
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
低碳发展、
低碳生活相互促进”为基本理念,推广及普及低碳产业技术,促进低碳产业技术创新、低碳技术标准完善、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为全省从事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发展的企、事业单位、组织及个人提供交流、合作、
共同发展的平台等,促进碳贸易的
国际合作,推动广东低碳发展。
产业协会拥有丰富的行业资讯和专业
人才资源,始终坚持把服务置于首位,为政府部门和
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
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对于承担和实施项目
管理服务工作,做好省
低碳产品体系、
低碳技术标准评审工作,具有各方面良好的条件和优势。
产业协会设有专门的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原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刘焕彬教授;建有完备的专家库,库内共有300多名省内专家和100多位省外专家。他们是德才兼备,理论深厚,实践丰富,知悉行业发展状况和项目管理的资深人员,且均具备副高以上职称。一直以来,专家们积极认真参与政府
低碳技术创新、科技攻关等各类项目的立项论证、评定审核、验收鉴定工作。为协会发展
建言献策,参与协会的各项工作,是协会专家库的常驻力量。
示范园
我国首座国家级低碳产业示范园将落户
门头沟,该示范园将打造集低碳技术研发中心、零排放低碳大厦、低碳交易服务中心等于一体的低碳产业集群。
门头沟此次引入的项目坚持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将在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国内第一座国家级低碳产业示范园,打造集低碳技术研发中心、零排放低碳大厦、低碳交易服务中心、
碳资产经营中心于一体的低碳产业集群;华铁文化公司将在门头沟建设影视拍摄基地;同时石龙开发区还将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孵化基地,建设东方国际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