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门关
广西玉林市浪平镇桂门关
桂门关又名鬼门关,位于玉林市博白县浪平镇浪平村桂门关队,距离浪平镇政府2.5公里,距离博白县城9公里。
相关简介
这是一条美丽神奇的古代驿路,至今还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英台木树桥等。 明代嘉靖年间广西佥事、任博白知县的金辂在《兴业过白州道中》一诗云:“官道穿崎峡,篮舆衬晚晴。水鸣如有谓,山曲更多情。野鸟迎人语,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镇浪平村桂门关队不仅保留了关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举世无双的英台树桥—奈何桥等,是研究“鬼门关”文化和绿珠文化的重要景点之一。
据科研机构测定,山里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1万个,可以称得上为天然森林氧吧。桂门关给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极具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博白县浪平镇通往双凤镇的古道上,有一处险要的关口,古代设关卡于界上,以稽查行旅,名叫桂门关。此关今属浪平镇浪平行政村管辖,旧路从今浪平中学叉路往北西方向行去,距今浪平镇政府驻地西北约2.5公里。在地图上的位置为北纬21°36ˊ,东经109°52ˊ。今从博白县城经过南流江生鸡窑大桥,直入双凤公路8公里路程碑处,再往北沿新开山路走2公里,即到达桂门关口。
桂门关村
距桂门关口山坳西约30米远处,有一个村子,名叫桂门关村。村民姓梁,,现有30多户,约280人,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
桂门关村附近的村庄,东有冲头岭,西有湴垌,南有冲萝。关口内为一个小型盆地,北面为玉皇头、稔子岭;南面为水碓头岭;东面为白云山头;西面为鸡罩头岭。
桂门关村寨的房屋,依峡谷山势而建,从最低层至最高层,共有八级;其墙基为花岗岩石筑脚,墙体多为泥坯粘土砖,屋顶为桁条角皮青灰瓦顶结构,基本上全是平房。从山脚远处观之,整个村寨房层鳞叠,错落有致。梯田环拱,溪涧交流,山环水绕,林苍树茂,鸟语花香,风光优美。清代时,村内建有两座炮楼,每座炮楼两层,皆为花岗岩石及泥砖砌筑而成。过去一遇匪贼抢劫侵犯,村民便集中于炮楼之内,开火粉枪及铁砂炮进行自卫防御。东座炮楼的遗址残墙至今尚存。
桂门关口南面山路有流田岭垭,旧时建有山寨之寨门。行人至此,看见寨门森然侍卫,未曾入关,则先有畏惧之意。
桂门关古道
桂门关口为东西走向,进深约二十余米。其两边山体间距约16米,关口宽度4米,可通过中型农用卡车。关口之泥土有新开凿之痕迹,已比原泥层降低了1.5米左右。南向路旁有一株老松树,其树干及木根皆留下了被过往车辆擦伤之痕迹。关口四周群山高耸,在悬崖峭壁之上,松林挺翠,杂草丛生。其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若不走此关口,则必须攀越高山大岭,劳力费时,险径难行。
从关口往东面山下看,那竹木杂草掩映的山沟,便是古代的铺石栈道。关口至山脚岭垭古道长约200米,路宽1.5—2米。沿山坳凹陷的山沟往下步行,便可见其路面铺叠有花岗岩山石,石料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乃是山民当年开凿山石,就地取材加工镶嵌而成。因废弃多年,人迹罕至,至今路面已长满苔藓。古道两旁竹木扶疏,苍松夹道。十余株直径尺余大的古松,高耸云端。中途两株古榕树,枝繁叶茂,浓荫覆盖。真是:苍苔碧藓饰阴石,荆棘古松结大林。层林深处闻啼鸟,石磊层层见兽迹。涧内水流如泻玉,路旁花绽似堆金。红梅野果真堪食,野草闲花不识名。甚具原始风貌,最富诗情画意。难怪明代嘉靖年间任博白知县的广西佥事金辂《兴业过白州道中》诗云:“官道穿崎峡,篮舆衬晚晴。水鸣如有谓,山曲更多情。野鸟迎人语,林花映日明……。”其秀丽风光,从诗句之中可见一斑。
名人古迹
桂门关地处六万大山东南麓,位于博白西部浪平镇浪平行政村境内。沿着古道,北通六万大山腹地双凤镇,南达南流江博白城区河段生鸡窑渡口,整个“关区”包括桂门关关口、桂门关古道南段及桂门关村寨,面积约2平方公里。关口为南北走向,处在相对高度约60米高的山坳处,两边是连绵的群山,地理位置颇为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口进深约20米、宽约4米,中型汽车可以通过。两边山崖生长有三株高大的松树及共生的勒竹荒草,凸现几分古关的荒凉。
驶入关口,右侧山腰是新开辟的四级公路,盘山过峡连接博双三级公路。关的正前方是古韵尚存的铺石古道,在荒草和树荫的遮掩下,蜿蜒曲折伸向前方。稍远处群峰迭彩,溪涧横流。站在关口登高远眺,往东南可见到银光闪闪的鸡冠水库和罗带飘飘的南流江,还有西晋石崇绿珠女修建了金谷园而闻名白州大地的双角峰
往东北,可见到巍巍的将军岭,那里曾是北宋大将狄青南征屯兵的地方。往北15公里的圣女峰下,有美女绿珠故里绿萝村。据说此山是由于绿珠时常至,坠楼身亡后又化鹤飞回而得名。此山下500米山坡,有千株老茶树,树径尺余,树龄已超200年,茶叶浓绿,气味芬芳。往东南不到5公里,便是以绿珠命名的南流江支流绿珠江绿珠江南流江汇合处有绿珠庙,距此约1公里,就是现代语言大师王力故里——歧山坡村。在以关口为中心,直径15公里范围内的山山水水,汇集着如此众多的古今名人足迹,在岭南地区实为罕见。
关口前后,便是古道。其中,从关口到南面山脚长约200米,路宽约1.5至2米的一段,最具原始特质,最具神韵气息,虽经历千年风雨,迄今古貌仍保持得十分完整,是典型的“茶马古道”。从关口往下看,那荆棘丛生、草木掩影的山沟,便是古道桂门关了。只见道路沿着山谷走向延伸,路径时隐时现。路面均铺嵌着花岗岩片石,石料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想必是当年山民巧匠就地取材,稍作加工一举修成。
由因废弃多年,人迹罕至,大多路面已长满苔藓。道路两旁是花岗岩赤红壤山崖对峙,虽不十分险峻,但要沿着山崖攀登绝非易事。道旁崖边,可谓花草扶疏、松榕夹道。可不是吗?道旁三株高入云端的劲松和那棵遮天荫地的古榕仿佛在向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招手欢迎。这里有涌泉溪涧、卵石沙堆;处处野蕉菖蒲、藤蔓枯枝;更时时可见飞鸟爬虫,闻松涛蛙鸣。整个峡谷,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热带雨林
一个村寨
关口以北紧连着一座村寨,古道就从村寨穿过。这就是与关隘同名的桂门关村,它隶属于浪平镇浪平行政村。但附近方圆几十里的乡邻却称这里为“鬼门关”和“鬼门关村”。村以关取名,说明桂门关的历史比村的历史更久远。建村于明末清初,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至今已传十代,如今人口已经发展到300多人。
英台树桥
桂门关村旁一条叫桥头江的小河边,一个大自然的奇观——树桥,就呈现在眼前:那是一株叫英台木的大树,直径约有90厘米,横跨在宽约6米的桥头江的两岸,便成了一座稳稳当当的木桥。但仔细观察,这可不是一般的木桥,尽管桥龄已有好几百年,它分明仍是一棵活生生的大树,还可见到两岸“桥头”都长有自己的根须,而且东岸一侧,从“桥头”横生出两株参天大树。对于这座“树桥”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别处砍下一根成材的英才树干,架到桥头江的东西两岸作成桥,经多年后树干两端在岸边各自长出根须,后来东岸端现新芽,长出新树干,历经百年成现在的样子。另一说法是河的两岸本来就长着现在这棵有两株枝桠的英才树,聪明的村民就地取材,先将岸边部分根须砍去,然后将树从西岸推倒搁到东岸,一座树桥就搭成了。后来搁到东岸的那部分树干又再生根须,它吸收养料水份,使原来两枝丫生长更茂盛,而原西岸树根则继续生长。但不论何种说法,这座“树桥”无疑就是一株仍有着茂盛生长力的大树,它是桂门关村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还造福了一方村民,因而无论是树或者桥也都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四座大山
围绕着村寨有四座大山,走进山里如同走进了原始森林,终年溪水潺潺,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林内奇树百出,既有挺拔参天的栋梁之材,又有苍劲古朴的原始树木。据科研机构测定,山里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1万个,可以称得上为天然森林氧吧。茂密的丛林中生长1000多种野生植物,有鸟兽100多种,是休闲养生探险的好去处,在山里走着偶尔还会碰到野猪。峻岭、古树、老藤、奇花、异草、野果、怪石等等,构成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
相关历史
鬼门关在郁林西
唐代白州城郊南流江畔,有一条通津桥,其位置在今新村通往马村垌的南流江上。桥东北岸有一座通津亭,由于驿路过往骚人墨客甚多,故题诗不少。其中唐诗有云:
危亭北踞水南流,槛外频来海上舟。
十里青山花底睡,白州城上月如钩。
此诗反映了古代的南流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另一首宋诗则云:
崇山峻岭雁声凄,古树阴森路转迷。
寄语往来荆广客,鬼门关在郁林西。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郁州为郁林州,治所在石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移治于南流县(今玉林市)。此诗反映了“鬼门关”的准确位置在宋代郁林州城之西边。
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北流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故清代郁林州志》载:“天门关,在城东三十五里,双峰屹峙,路经其中,过此则北流县境也。一名鬼门关。”按此说法,“鬼门关”应在郁林之东。然而,“鬼门关在郁林东”的说法,在唐宋年间便受到了质疑。在1227年成书的南宋地理总志,王象之编纂的《舆地纪胜》载:“桂门关在(郁林)郡之西,始呼为鬼门关,近曹德载作文辩之。”
查阅现代博白县地图,果然在浪平镇发现有“桂门关”之标名。从博白县城南流江生鸡窑大桥西行十余里,便到了浪平镇,这里便是唐初设置的古朗平县。从浪平镇的浪平中学往北西方向行走五、六里路,即到桂门关。
在桂门关口瞭望,只见四面山峰高耸,悬崖峭壁,松林挺翠,杂草丛生。其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此关口为古代由浪平镇双凤镇必经之路,若不走此关口,则必须攀越高山大岭,劳力费时。
从山上的关口往下看,有一条竹木杂草掩蔽的山沟。沿山沟往下步行,便见有花岗岩山石铺缀的石道小路。从山脚沿古道上山至关隘,长约150米,路宽1.5至2米。路旁青松夹道,竹木扶疏。半山路旁尚有两株直径两三尺的古榕树,枝繁叶茂,浓荫覆盖,树下有巨石突兀。苍苔碧藓铺阴石,荆棘古树结大林,林深处处闻啼鸟,野草闲花不识名。初夏雨晴,时闻大水蛙 “嘤昂”的叫声,确实阴森可怕。
翻过山坳关口约50米远,有一个村子,村民姓梁,现有300余人,村名叫“桂门村”。然而,古往今来,远近的人都称这里是“鬼门村”。甚至博白县城郊岐山坡籍的王琳《红土地·黑土地》长篇小说里,也提到这个“鬼门村”。按民间传说,只有人死了之后,其鬼魂才会经过“阴阳交界”处的鬼门关而进入幽冥地府。村民们觉得“鬼”字不吉利,试想,谁家愿意把女儿嫁去鬼门村呢?为此,每当有人问起其村名时,村民便说:“这里是桂门村,八桂的桂,玉桂的桂,桂林的桂,而不是鬼门村。”
岭南夙称用武之地,博白古称白州,东南频临珠崖琼海,西南有南流江直通交阯林邑,史称“山海要区,八桂门户。”因而称“桂门关”,也就不足为奇。
翻开历史的画卷,桂门关在四大战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战事在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徵侧、徵贰姐妹反叛,攻没九真日南合浦,寇略岭外六十余城,自立为王。汉光武帝下玺书任马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帅,督楼船将军段志等率军南征交阯。军至博白县境(当时属合浦郡),随山刊道千余里。其在博白县城饮马之江,称之饮马江。又下令疏凿县境之马门滩,以利舟楫之通行。至今,马门滩岸仍建有伏波祠祀之。清代汪森粤西文载》卷十四《博白山川志》载:“鬼门关在县西十里,两山相对,间阔三十步。马援林邑,蛮路由于此,立碑、石龟尚存。”
第二次战事在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南诏攻陷交阯。唐王朝遂于同年六月废安南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据清道光博白县志》载:“唐咸通四年,云南蛮叛。康承训岭南西道节度使,发荆襄洪鄂兵万人置行交州,于海门镇出师攻蛮不克。六年,以秦州经略使高骈率禁军五千赴邕管,会谐道兵讨之。骈治兵海门,大破蛮军,收复安南、交阯故地,蛮寇悉平。长达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乱,至此平息。”又云:“海门镇:出马门滩,在北戌滩之下,为入安南故道。”高骈奉诏归阙之前,曾在宴石山宴石寺和静默堂,并留俸钱遗给海门防遏使杨俊营治北戌滩和马门滩。此役战事,桂门关再次成为陆路驿站关隘,为邕管至海门镇的通道。关隘旁的花岗岩巨石,有索绳运输拉扯出的深深勒痕。
第三次战事在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夏,壮族侬智高发动了反对北宋王朝的起义。他从邕州挥师沿郁江东下,连克九座州城,直迫广州宋仁宗派遣狄青余靖孙沔孙节等各部官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平反活动。狄青将军曾驻军于博白县境浪平镇高山岭下安营扎寨,严控鬼门关古道。后人将狄青驻营的高山称为将军岭。清道光县志云:“将军岭在县西北朗平堡,离城二十里,宋将军狄青讨伐侬智高驻师于此。岭下朗平村,即古朗平县遗址。”将军岭半山之上有312个火灶遗址,并在山脚挖出有铜鼓遗物。对此,清代粤西丛载》一书中的“鬼门关与昆仑关”条载:“桂岭九驿,至象(指象州红水河柳江于其境内石龙汇合)南左右分两岐,皆适二百里而阻山。南北十余堠(堠为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攒峰叠嶂,万仞蔽天。中凿险道而渡,号曰昆仑关。左岐由贵县郁林而之雷琼,曰鬼门关,迁客流人,远投海表,生还者稀。”由上述记载可见,由贵县(今贵港)至郁林兴业直穿双凤出鬼门关,为出雷州琼海之捷径。它无须东折至北流,再向西转入郁林而走弯路。
第四次战事即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发动了猖狂的军事进攻。随之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相继沦陷,沿海一带及交通要道均被敌人占领。由于华南局势紧张,当局下令将接近前线的公路彻底破坏,以阻滞日军的进攻。1938年12月,从广州湾(今湛江市)至郁林的公路桥梁便被破坏。当时的广州湾法国的租借地,博白县境又属偏安一隅,故鬼门关古道再次成为南路进口货物的安全便捷运输线。各种中药材和桐油蓖麻油苎麻钨砂水银等土特产,便源源不断地从这古道肩挑马驮载运出口。又将从湛江赤坎港进口的洋纱布匹纺织品西药食盐煤油化工原料等货物,由此古道而运入云贵川湘鄂内地。在这时期,此关曾筑炮楼设卡收关税,楼内有三块捐修关卡道路的功德勒铭碑记。
由于历史古籍记载有误的原因,郁林郡存在着两个同名的鬼门关,一个是郁林郡东的水路鬼门关,另一个是郁林郡西的陆路鬼门关。由于“鬼”字不吉利,故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将郁林郡西博白县境的鬼门关敕命改为桂门关;而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将郁林郡东的鬼门关敕命改为天门关。至今,天门关已被开辟成一级公路,成为东西高速公路之通衢。而博白浪平桂门关,不仅保留了关名、地名和村名,而且历经约两千年后,仍然保留着原始风貌。它刻印着历代迁客骚人的脚印,沿留着各派僧侣游方传法的往返脚迹,见证了两千年的历史风云,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为岭南极其珍贵的古代关隘文物。
桂门关鬼门关
桂门关始呼鬼门关,虽然博白县地图上标名此处为桂门关,浪平镇行政自然村屯名在文字上也写是桂门关,但是,古今往来,方圆数十里的群众都称这里是“鬼门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按照民间的说法和神话传说,只有人死之后,其鬼魂才会经过阴阳交界处的鬼门关而进入幽冥地府。村民们总觉得“鬼”字不吉利。为此,每当有人问起其村名时,村民便说:“这是桂门关,八桂的桂,玉桂的桂,桂林的桂,而不是鬼门关。真正的鬼门关在北流县。”
鬼门关在郁林西
唐宋年间,白州城西郊南流江建有通津桥,桥之北岸构建有通津亭。由于驿路过往的骚人墨客甚多,故题诗不少。其中唐诗有云:
“危亭北踞水南流,槛外频来海上舟。
十里青山花底睡,白州城上月如钩。
此诗反映了南流江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另有一首宋代七绝诗云:
崇山峻岭雁声凄,古树阴森路欲迷。
寄语往来荆广客,鬼门关在郁林西。
此诗最后一句点明了鬼门关的位置在“郁林郡之西”。
鬼门关为古关名,古代地理志书修撰者,由于关山远隔,交通不便,不能亲自到实地考察,故山川关隘张冠李戴误缪者不少。五代后晋赵莹刘昫等人于天福五年(940年)至开运二年(945年)修撰的《旧唐书·地理志四》误载:“鬼门关,在北流县西三十里。”从而导致了北宋乐史奉敕撰的《太平寰宇记》,明清两代官修的《明史·地理志》、《大清一统志》、《广西通志》、《郁林州志》、《北流县志》以及现代《辞源》、《辞海》等援引《旧唐书·地理志》误载之错误。直至明宣德四年(1429年),朝廷才下令将其关名敕改为天门关。故清代郁林州志》载:“天门关,在城东三十五里,双峰屹峙,路经其中,过此则北流县境也。一名鬼门关。”按此说法,鬼门关应在郁林东。
但是,“鬼门关在郁林东”的说法,在唐宋年间便受到了质疑。于1227年成书的南宋地理总志,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载:“桂门关在(郁林)郡之西,始呼为鬼门关,近曹德载作文辩之。”
汉代设置郁林郡,治所在布山(今属贵港市江南之南江村)。三国两晋因之。隋置郁林县,为贵州郡治。唐贞观九年(635年),郁林郡下的南尹州改为贵州(后改称贵县)。
麟德二年(665年)在贵州属的石南县设置鬰州,唐乾封元年(666年)改郁州郁林州,州治在兴业县铁城,俗称古州肚。故宋代以前的鬰林郡及鬰林州,其治所皆在今之贵港市兴业县
而现今之玉林,乃1995年改郁林县之名而成,其治地古称南流县,为隋代设置。唐仍置南流县,改属牢州,宋改牢州为鬰林,南流县仍属之。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才迁鬰林州治地南流县。而南宋之时,博白县浪平镇桂门关之位置,正好在“鬰林郡治南流县之西”,与《舆地纪胜》所载“桂门关”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鬼门关
清代汪森粤西文载》卷十四《博白山川志》载:“鬼门关在(博白)县西十里,两山相对,间阔三十步。马援林邑蛮路由于此,立碑石龟尚存。往来交趾,皆由此关。”
此段珍贵文献的来源为唐代图经。所谓“图经”,是包括图和经两部分。图指的是关于一个行政单位的疆域图,后来充实内容包括山川图、关隘图、寺观图、海防图等。经则是对图的文字说明,兼及境界、道里、户口、职官等情况。这段文字所载“鬼门关在县西十里”,其道里基本上与今浪平镇桂门关位置的道里相符。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郡征侧征贰姐妹率骆越人起兵反抗东汉王朝的民族压迫。《后汉书》卷24《马援传》载:“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攻陷60余城,征侧自立为王,定都麓县。东汉王朝马援伏波将军,以扶乐候刘隆为副帅,督楼船将军段志等率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兵万余人南下平息二征起兵。博白当时属合浦辖地,汉军行至博白,“随山刊道千余里,开凿了鬼门关通道,并在关口雕置石龟,在石龟背上立碑刻文纪念,然后“缘海而进。”
鬼门关为要塞
博白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有水路交通可从南流江直通合浦北海。在“陆事寡而水事众”的古代,陆路交通不如水路发达,主要便是“鬼门关古道”的开通。古代云贵川湘鄂陆路交通最安全和便捷的出口,便是通过鬼门关要塞通江出海。
鬼门关古道路线为;绿珠古渡——大玉岭颈——新旺——和睦——浪平——鬼门关——湴垌——汤麓——山子肚——岭垭茶亭——屋头田——萝村——双凤——兴业——山心——贵县,然后分成两支。一支从贵县(今贵港)往西折经宾州(今宾阳)过昆仑关而到邕州(今南宁);另一支则从贵县北上至象州石龙,然后通过古称牂牁江红水河进入贵州古夜郎地,或通过柳江北上柳州,再经雒容、理定(今均属鹿寨县)至桂州,往北经兴安全州,沿湘桂走廊湖南,然后出洞庭湖荆州中原地区
对此,清代粤西丛载》中的“鬼门关与昆仑关”条文载:“桂岭九驿,至象(指象州红水河柳江于其境内之石龙汇合)南,左右分两岐,皆适二百里而阻山,南北十余堠(堠为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攒峰叠嶂,万仞蔽天。中凿险道而渡,号曰关。右岐由宾州而之邕交,曰昆仑关。左岐由贵县鬰林而之雷州琼州,曰鬼门关。迁客流人,远投海表,生还者稀。”由上述记载可见,从贵县(今贵港)至鬰林州(州治曾设在石南铁城)而经双凤出鬼门关,乃为出雷州琼海之捷径。无须到鬰林后东折至北流,又再向西经鬼门关转入鬰林而走弯路。
鬼门关是稳定印记
唐代图经》称博白为“山海要区,八桂门户”。顾名思义,“桂门关”便是进入八桂门户的关隘。尽管唐宋年间已将此关之名改为“桂门关”,但由于历史印记之原因,远近之人依然我行我素,照旧称这里为“鬼门关”。“鬼”与“桂”,音同,仅声调不同。浪平地佬话为第二、第四声之别;普通话为第三、第四声之别。然而,人们称其为“鬼门关”,则有更深远的历史内涵。考其原因,主要有五:
其一是这里荒僻阴森,山岭连绵,攒峰叠嶂,万仞蔽天。古时候关口两边树枝交加,繁荫如盖,形同林洞,猛虎野兽经常出没,常在鬼门关食人。例如,明末广东南海人邝露,在永历中(约1653年左右)由中书舍人奉使还广州,因迕县令,弃家走粤西,为瑶女云亸娘之客,他为了到绿珠故里绿萝村采访,曾于浪平镇鬼门关住宿。因博白在明代时属梧州府管辖,故其曾作《梧州即事》诗云:“朝登绿珠渡,暮宿鬼门关。合浦悬明月,长藤引白蛮。金蚕惊客梦,肉翅饱人还。从此闻征铎,栖栖思故山。”诗句中的“肉翅”,即指肉翅虎,晨伏宵出,行走如飞,常在鬼门关食人。清道光县志曾有记载:清顺治十三年丙申春,是年群虎噬人多至百数十,有虎入城伤人。这种猛虎,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尚有出现。
其二,关口附近旧时山贼多,经常蒙面抢劫行人客商财物,如有反抗,轻则打断脚骨,重者则被劫去性命,难以过关。
其三,古道瘴雾沉沉,亚热带森林散发出有毒之瘴气。人一旦染上了瘴气,轻者发冷发热,重者高烧昏迷或猝然失语。此外,南方湿热地带蚊蚋多,常飞舞叮咬行人,使人染上恶性疟疾和瘟疫传染病。中原与北方人到此,往往因水土不服或气候不适而患上各种急病重症。古代医疗条件欠缺,一旦染上疾病或瘴疠,就被视为绝症,极少有康复之可能。例如,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军南下平息“二征”时,军至博白花石嶂对面南流江湾(当时属合浦境)时,督楼船将军段志染病身亡。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此段江湾命名为“将军湾”。
其四,受朝廷之命南征交趾之军队,打仗生死难卜。出鬼门关之后,多数战死沙场,难以返回。例如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马援所率汉军抓获“二征”姐妹,并斩之,传其首级至京都洛阳。然后又率士卒2万余人,进击九真,平息征侧余党都羊等,斩获5000余人。在胜利归途之中,副将刘隆亦病死于北戌滩,运柩至博白水鸣圩时,因遇暴风雨,被群蚁担泥葬于圩头,连棺材都不能返回鬼门关。伏波将军马援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其军吏因瘴疫死去者亦有十之四五。
其五,历代被朝廷贬谪到海南岛之官吏,既为带罪之躯,又是骚人墨客,早已愁绪满怀。因心境愁闷,自认为前路迷茫,凶多吉少,把南方灾荒之地视为畏途,把鬼门关视之为出生入死之分野,是万劫不复的地理标识。唐李德裕《贬崖州》诗:“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宋《太平寰宇记》云:“其南多瘴疠,去者难得生还。”故谚曰:“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与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门一样阴森可怕。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是人类活动稳定的印记。人们在某地活动、居住时,为了生活交往方便而命取地名。有的地方虽时过境迁,但地名依然留存。附近村民还不忘其旧名,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因此,地名便成为人类在某地曾经活动过的印记。
鬼门关为关隘文物
“关”在中国古代地理和人类文明历史,特别是古代战争和从中原向外开发、传播文明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
(1)鬼门关刻印着历代南征蛮夷的历史
岭南夙称用武之地,博白东南濒临珠崖琼海,西南有南流江直通合浦北海转海路而到扶南林邑
翻开历史之画卷,东汉建武十六年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军南征交趾,平息“二征”战争,开辟了鬼门关陆路交通古道。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春正月,南诏攻陷交趾
六年(865年),秦州经略使高骈率禁军五千赴邕管,会谐道兵通过鬼门关沿南流江而下,治兵海门,大破蛮军,恢复安南交趾故地,蛮寇悉平。平息长达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乱。
皇祐四年(1052年)夏,壮族侬智高发动了反对北宋王朝的起义,从邕州挥师沿郁江东下,连克九座州城,直迫广州北宋王朝派遣狄青将军,率余靖孙沔孙节等“五虎平南”。狄青将军曾师于浪平将军岭下,安营扎寨,严控鬼门关古道。可以说,鬼门关刻印着历代兵家、迁客的历史脚印,见证了约两千年的历史风云,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2)鬼门关为岭南开辟最早的关隘文物
岭南最著名的古代关隘,共有三个。一个是大庾关,在今江西省大余广东省南雄之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它地处五岭之一的大庾岭,古岭道崎岖险峻。唐朝开元初张九龄督促所属开凿新路通驿,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五代年间驿路荒废。宋嘉祐中(约1056~1063年)江西提刑蔡挺与其弟广东转运使蔡抗重加修筑,夹道植松,在岭上立关,名曰梅关,遂成坦途。
其二为昆仑关,在广西邕宁县东北昆仑山上,与宾阳县接界。宋皇祐五年(1053年)元夜,狄青引兵潜渡昆仑关,即此。其事见《宋史》二九0本传及十二“仁宗纪”四。
其三,即为博白县浪平镇之鬼门关。它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交接点。其开辟时间(公元40年)要比以上两个名关早1000年左右,知名度极高,素与天涯海角齐名,是一个古代人文气息极其浓郁的名关。
(3)博白鬼门关古迹至今尚存,依然保留着原始风貌
由于史籍记载的失误,鬰林郡事实上存在着两个同名的“鬼门关”。一个是鬰林郡东的“水路”鬼门关,另一个是鬰林郡西的“陆路”鬼门关。由于“鬼”字不雅,朝野皆认为不吉利,故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鬰林郡西博白县境的鬼门关,敕改为“桂门关”。而且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宗皇帝朱瞻基又下令将欎林城东的鬼门关敕改为“天门关”,并在山崖镌刻“天门关”三个大字,字下原有题诗“行行万里度天关,天外遥看海上山”两行石刻字。至今,天门关已被开辟为国道一级公路,成为东西高速公路之通衢,关隘及古道原貌已不再复存,仅徙有虚名而已。
唯有鬰林郡西博白县境的桂门关,历经约两千年的历史风云,不仅保留了地名、关名、村名,更为难得的是,它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风貌,藏在深山人未知。因此,它是岭南保存最完整、最古老、最珍贵的古代关隘文物,是极难能可贵的风景文物旅游景点。
相关建议
1. 建议浪平镇政府督促有关村民要切实保护好桂门关口,古道的古松、榕树、楠木、椎木、竹林、英台树桥等林木,不能随意砍伐,以保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要重新种植松、椎、楠木,加速绿化环境。
2. 建议在关口古道下建一个桂门关公园,在关口山脚流田岭垭旧寨门处做一个石柱拱门,拱门上方雕刻“桂门关”牌坊。
3.建议在关口之上恢复建置仿制石龟,石龟背上立碑刻制桂门关碑文。
4. 在关口古道两旁建置历代诗文碑廊,雕刻《舆地纪胜》、《粤西文载》、《粤西丛载》有关鬼门关条文以及历代有关鬼门关、桂门关的诗词。
5. 建议县政府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将桂门关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切实做好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6.组织县中小学生开展参观旅游活动,使桂门关成为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桂门关.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8 13:39
目录
概述
相关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