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场中国最大的渔场,位于
杭州湾以东,
长江口东南的
浙江东北部,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以
大黄鱼、
小黄鱼、
带鱼和墨鱼(
乌贼)四大
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由于长期来的滥渔酷捕和
海洋污染,
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当地政府为此宣布实施舟山渔场
振兴计划。
渔场简介
资源优势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地处东海,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以大黄鱼、
小黄鱼、
带鱼和墨鱼(乌贼)为主要渔产。
众多的经济
鱼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中国沿海冬季
群众渔业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带鱼渔场,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区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渔场。该海区重要的作业类型还有灯光
围网,
流刺网和
帆张网等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
俄罗斯的千岛渔场、
加拿大的
纽芬兰渔场、
秘鲁的
秘鲁渔场齐名。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
嵊山渔场、浪岗渔场、
黄泽渔场、岱衢渔场、
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解放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市(简称“三省一市”)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
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一部分渔船亦一度来舟山渔场捕捞。本世纪60~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渔船达1万艘、渔民在15万人以上。
渔场的中心基地位于嵊山。渔场因受
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的交汇影响,饵料丰富,为当地的
水生动物提供了很好的物质环境。
地理位置
舟山渔场东海北部,临近大陆东岸、
长江口东南外海位于
钱塘江口外、
长江口渔场之南,其范围为北纬29°30ˊ~31°00ˊN,东经125°00ˊE以西海区,面积约为14350平方海里。
舟山渔场东侧为
舟外渔场,南连
渔山渔场,北接长江口渔场,面积约5.3万
平方公里。海底以
粉砂质软泥和粘土质软泥等
细颗粒沉积混合物为主,是
东海大陆架的组成部分。水深一般在20~40米。自北向南80米
等深线距岸宽280~150公里。
水文要素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
钱塘江、
甬江入海口,沿岸寒流、
台湾暖流交汇于此。大陆径流每年平均入海近1万亿立方米,形成强大的低盐水团,水色浑浊,春夏向外伸展,秋冬向沿岸退却。台湾暖流高温高盐,水色澄清,春夏自南向北楔入,直抵沿岸水域,冬季偏离沿岸,向南退缩。沿岸流南下,随台湾暖流强弱的变化,秋冬季似舌尖状伸入渔场,初夏逐渐向北退缩,形成南北带状逶迤的水团
混合区。渔场潮流属
正规半日潮区,外侧岛屿连线以东海区,流向以
顺时针方向呈
旋转流,以西海区,岛屿列布,往复流转突出。渔场水温,夏季表层
月平均最高28℃ ~29℃,冬季8℃以下。渔场盐度,外侧海区月平均29~34‰。内侧海区因受大陆径流影响,变化较大,夏低冬高。
形成原因
⒈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
⒉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
⒊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使
洋流搅动,养分上浮;
⒋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渔场形成原因还有上升
补偿流带来深海养分,纬度因素,季节温差等。
再就是人文原因:市场,技术,政府政策等。
日本暖流的延续洋流即台湾暖流,还有西太平洋暖流的相汇合,搅动海水使海底的
营养物质上泛,给鱼类提供天然食物。
寒暖流的交汇使周围的温度不会差异太大,既不太冷又不太热.喜温的鱼可以在暖流这边,喜冷的鱼能在寒流那边,这样就使很多鱼都在
舟山附近汇合。
天然渔场就这样形成了。
水质环境
盐度年平均表层为12.8~33.2,水深2~70米。
水产资源
舟山渔场以1999年7月调查为例,
游泳生物43种,带鱼占87.27%,
日本鲭占3.24%,
刺鲳2.58%,小黄鱼占2.03%,
发光鲷占1.61%。
大陆江河径流源源不断的注入,为渔场带来大量
浮游生物,与海水
营养盐类相结合,促使其迅速生长繁殖。近海渔场的磷、硅含量,分别为30~40毫克/立方米和2000~3000毫克/立方米。
浅海水域浮游植物有151种,其中浮游
硅藻占90%以上。水体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07×104个/立方米,夏高冬低。
浮游动物有123种,平均年含量87.7毫克/立方米,夏季最高达1633毫克/立方米。
地理、水文、生物等优越
自然条件,使舟山渔场及其附近海域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舟山渔场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365种。其中属
暖水性鱼类占49.3%,暖温性鱼类占47.5%,冷温性鱼类占3.2%;虾类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种。带鱼、小黄鱼、大黄鱼、
绿鳍马面鲀、
白姑鱼、
鲳鱼、鳓鱼、
蓝点马鲛、鲐鱼、鲹鱼、海蜇、乌贼、
太平洋褶柔鱼、
梭子蟹、
细点圆趾蟹和虾类等,鱼类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鲞鱼)、银鲳(鲳扁鱼)、海鳗(鳗鱼)、蓝点马鲛(马鲛鱼)、鮸鱼、
黄姑鱼(黄婆鸡)、白姑鱼、
褐毛鲿鱼(毛常)、棘头梅童(大头梅童)、石斑鱼、鲐鱼(青鲇)、蓝圆鲹(黄鲇)、舌鳎鱼、绿鳍马面鲀(马面鱼)、虫蚊
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
河豚鱼)、黑
鮟鱇(鮟鱇)、鲻鱼、鲥鱼、黄鲫、鲚鱼、鳀鱼(烂船钉)、沙丁鱼、龙头鱼(虾潺)、
白斑星鲨、双髻鱼、扁鲨、犁头鳐、
黄魟、弹涂鱼等。
浮游动物舟山渔场以1997年10月调查为,浮游动物共有141种,精致真刺
水蚤占22.50%,帽形真哲水蚤占10.91%,
太平洋纺锤水蚤占6.75%,长刺小厚壳水蚤占6.28%,
微刺哲水蚤占4.94%
浮游植物
舟山渔场以1999年7月调查为例:共有50种浮游植物,细长翼根管藻占61.88%,洛氏
角毛藻占15.33%,
地中海指管藻占6.54%,窄隙角毛藻占4.22%,拟弯角毛藻占3.21%
舟山渔场以2000年1月调查为例,底栖生物76种,
高骨片沙鸡子占23.53%,鹰爪虾占12.95%,欧努菲虫占7.24%,
白色吻沙蚕占5.14%,日本
美人虾占4.14%。
捕捞对象
舟山渔场
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365种。其中属
暖水性鱼类占49.3%,暖温性鱼类占47.5%,冷温性鱼类占3.2%;虾类60种;
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
海藻类154种。
主要捕捞对象,
鱼类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鳓鱼(
鲞鱼)、
银鲳(鲳
扁鱼)、
海鳗(
鳗鱼)、
蓝点马鲛(
马鲛鱼)、
黄姑鱼(
黄婆鸡)、
白姑鱼、褐毛
鮸鱼(毛常)、棘头梅童(大头梅童)、
石斑鱼、
鲐鱼(青鲇)、
蓝圆鲹(黄鲇)、
舌鳎鱼、
绿鳍马面鲀(
马面鱼)、
虫纹东方鲀、红鳍东方豚(
河豚)、
鲻鱼、
鲥鱼、
黄鲫、
鲚鱼、
鳀鱼(烂船钉)、
沙丁鱼、
龙头鱼(虾潺)、
白斑星鲨、双髻鱼、
扁鲨、
犁头鳐、
弹涂鱼等。
甲壳类有
三疣梭子蟹、
哈氏仿对虾(滑皮虾)、
鹰爪虾(厚壳虾)、
葛氏长臂虾(红虾)、
中华管鞭虾(大脚
黄蜂)、
中国毛虾(
糯米饭虾、
小白虾)、
日本对虾(竹节虾)、细
鳌虾(麦杆虾)、
鲜明鼓虾(强盗虾)等。
头足类有
曼氏无针乌贼(墨鱼)、
中国枪乌贼(踞贡)、
太平洋褶柔鱼(
鱿鱼)等。腔肠类有
海蜇。
爬行类有
海龟、
棱皮龟。
哺乳类有
海豚(拜港猪)。
四大渔产
被称为“四大鱼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由于70年代以来大批
机动渔船轮番滥捕等原因,先后出现
生长型和补充型群体数量减少过度,破坏了这些资源的
生态平衡。全市“四大鱼产”产量占
海水鱼产量的比重:1970~1975年占70~80%以上,其中1972年占86%;1976~1983年下降至50~70%之间;1984年起继续下降至50%以下,1988年仅占32.31%。
大黄鱼
汛期自
立夏至夏至,鱼发在
农历四月初、四月半和五月初三个大潮期,八月
桂花飘香时捕获的又称桂花
黄鱼。宋时,渔场在洋山海域。清
康熙年间,渔场移至马迹山、寨子山至渔山一带海域。
道光年间又移至岱山、衢山两岛之间的
岱衢洋,岱山东沙角成为渔船集中地和鱼货加工主要基地,直至解放初期。1950~1956年,
舟山渔民主要在猫头洋、大目洋、岱衢洋和
黄泽洋捕捞,
年产量逐年增加,1956年产2.92万吨。1957年,温州地区发展
机械作业,春夏汛130艚,
秋汛149艚,
冬汛162艚,全年
总产量达9.65万吨,致大黄鱼后备资源受损,造成
舟山大黄鱼产量下降,1958~1963年,全区年均产2万吨,其中1962年仅1.28万吨。196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禁止作业的命令,作业基本上停止,舟山大黄鱼产量又开始回升,1965~1966年,全区年均产6.5万吨。1967年起,大批机动渔船迎捕进入舟山渔场产卵大黄鱼,舟山渔民当年捕获10万吨,使
产卵场大黄鱼产量明显减少,1968~1973年,年均产量又降至6万吨左右。1974年春,沿海各地一批
渔轮和2000多对机动船集中到舟外、
江外渔场“围歼”东海越冬大黄鱼,舟山1200对机动船产量达9.5万吨(全年产13.3万吨),使翌年春夏汛进入舟山渔场产卵的大黄鱼大大减少,从1975年起产量又直线下降,1975~1982年,年均产量仅4.29万吨.从1983年起,大黄鱼已形不成渔汛,1983~1987年,年均产量减至4263吨,1988年仅产177吨。
小黄鱼
有三个汛期,中秋前后至立冬称“早冬汛”,春分至清明称“南洋旺风”,清明至立夏称“北洋旺风”。宋时,渔场在洋鞍附近海域,清同治、光绪年间,大对作业兴起,渔场扩大到北至嵊山,南至渔山一带海域,
沈家门渐成为渔船集中停泊和渔货集散地。民国6年(1917)开发
佘山渔场后,舟山渔民捕小黄鱼盛极一时。30年代间,洋鞍、佘山渔场遭日本渔轮掠夺,资源减少。
1950~1954年,舟山渔民主要在洋鞍、佘山渔场生产,年产1万吨左右。1955年春,组织两对机动渔船去
吕泗渔场试捕成功,1956年春起,全区1000多对大对渔船去吕泗渔场生产,连续3年平均年产量2.7万吨。1959年春,吕泗渔场遭风灾,产量降至7700吨。1960年春重振旗鼓恢复吕泗渔场生产,产量又回升到2.6万吨。1961年后,因日本、
南朝鲜和中国渔轮
过度捕捞产卵场和越冬小黄鱼,吕泗渔场资源遭破坏,一直未能恢复,1961~1966年,年均产量降至1万吨以下。1967年后,舟山渔民已不去吕泗渔场捕小黄鱼,仅在舟山渔场生产,1968~1987年,年均产量1640吨,1988年仅产368吨。
带鱼
汛期自立冬至大寒,俗称“冬汛”。渔民有“
小雪小捕、大雪大捕,冬至前后旺发”之谚。民国初,仅嵊山渔民用小对船在附近海域捕捞,早出晚归。民国9~14年(1920~1935),大对作业和背对作业先后投入带鱼汛生产,渔场从嵊山周围扩大到海礁、浪岗、中街山一带海域,年产1.5万吨。抗战期间,产量下降。
1950~1955年,在嵊山渔场生产的小对、背对作业逐年增加,年产恢复到1.4万吨。1956年起,冬汛渔场扩大到北至佘山、南至
大陈,1956~1965年,年均产量上升到6.7万吨。60年代中期起,投入冬汛生产的机动船不断增加,渔场进一步大到
洞头。底拖网作业普遍推广后,带鱼渐成为沿海机动船常年最主要捕捞对象,在春夏秋季大量拖捕产卵带鱼和幼鱼。从1966~1978年的13年中,除1968~1970年因武斗影响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下外,其余10年的年均产量为15.2万吨,其中1974年最高达21.4万吨,但捕获的带鱼体长缩短,幼鱼增多。1979年起,机动船底拖网作业实行7~10月
禁渔期后,带鱼产量保持稳定,1979~1982年,年均产量为16.7万吨。后因秋季底拖网作业禁止不彻底,对产卵场带鱼未规定限额捕捞,加之近海
张网桩头连年增加,大量杀伤幼带鱼,使1983~1987年的年均产量降至13.8万吨,1988年又降至11.2万吨。
乌贼
汛期自立夏至
小暑。解放以前,渔场在
中街山列岛、
嵊泗列岛外缘岛礁
浅海区,用小拖船拖捕。民国9~11年(1920~1922),年产1300余吨。
解放初,作业渔场未变,小拖船增多。1951~1957年,年均产1.17万吨。机动船发展后,
夏汛在产卵场外围捕怀卵
亲体,冬汛捕带鱼时又
兼捕越冬乌贼,1958~1980年,年产一般2~3万吨,少时1万吨,1979年最高达3.7万吨。因长期捕捞怀卵亲体和越冬乌贼,资源受损,1980年后,产量明显下降,1981~1987年,年均产量降至1万吨左右,1988年仅产3416吨。
主要渔汛
20世纪始到70年代末,春季有小黄
鱼汛,夏季有大黄鱼和乌贼汛,秋季有海蜇汛,冬季有带鱼汛。随着大批
机动船常年投入生产,
渔汛季节已无明显界限。80年代以来,小黄鱼、大黄鱼、乌贼、海蜇已形不成渔汛,带鱼汛亦出现旺汛不旺,网产趋低的现象。
现主要渔期为11月至翌年1月。
污染状况
舟山渔场2006年,浙江省舟山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对浙江省近岸海域暨舟山渔场进行了共三期的海洋生态环境
调查监测。从已经公布的监测结果看,我省近岸海域的水质比2005年有所改善,但氮、磷超标严重,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在受调查监测的6个
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和5个重点海域中,我市近岸海域和舟山渔场
水质污染状况居中。
监测结果统计表明,在受检测的
营养盐、重金属和
有机污染物等28项
理化因子中,有8项超过了一类
海水水质标准。其中,
活性磷酸盐和
无机氮超标尤为严重,这将导致部分海域发生
赤潮,对
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并影响到
渔业生产。据专家介绍,舟山渔场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长江、钱塘江、甬江等河流携带各种污染物,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沿海城市
生活污水的处理率相对较低而引起的。
在被监测的各沿海城市中,
嘉兴市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较重,上海市次之,
台州市和
温州市相对较轻;各重点海域中,
杭州湾和
象山港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
三门湾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