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唐朝初年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徵”简化字为“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附近)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魏徵自少孤苦贫寒,虽穷困潦倒但有大志向,早年不事生业,出家成为道士。他喜好读书,涉猎广泛,眼见天下将要大乱,尤其属意于纵横之说。
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九月,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起义军首领李密,期间写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发现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魏徵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未能采纳。
大业十四年(618年),占据洛阳的军阀王世充攻击仓城、洛口等地,均被李密击败。这时,魏徵对李密的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老生常谈。魏徵反驳道:“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于是拂袖离去。
归唐献策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太行山以东),于是被授为秘书丞,赶赴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城)。经过魏徵写信劝导,李勣决心归唐,并开仓运粮,接济淮安王李神通。九月,夏王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挡不住,转驻黎阳,又被窦建德击败。魏徵、李神通、李勣等人都被窦建德俘虏。窦建德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派出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将其生擒。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听闻魏徵的名声,请他担任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武德五年(622年),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徵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徵的建议,于是自请出讨刘黑闼,将其擒斩,平定山东。
转仕太宗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自己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于是派人把魏徵带来,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闻言者都为魏徵担忧。魏徵只是据直回答:“先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的祸事了。”李世民素来看重魏徵的才能,此时见他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便将其赦免,授为詹事府主簿,从而将他吸纳为自己的幕僚。
玄武门之变不久后,李世民擢升魏徵为谏议大夫。武德九年(626年)七月十一日,又命他安抚在河北的李建成、李元吉旧部,允许便宜从事。魏徵到磁州时,正巧遇到押送前东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的囚车正在驶向长安。魏徵对副使李桐客说:“我们动身时刚得到诏命,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都一律赦免不问。现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师,这样做其他的人谁还再相信诏令而不疑虑呢?朝廷派我们安抚山东,人们一定不会相信,这岂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况且有关国家利益,明白了没有不去做的,宁可自己承担责任,也不能损害国家大计。现在如果释放李思行他们,不再追究他们的罪责,那么信义的感召就会远达天下。古时大夫出使,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况且我们这次出使,主上赐予便宜行事的权力。主上既然对我们以国士相待,我们怎能不以国士相报呢?”李桐客同意,当即释放了李思行等人,并上书呈报李世民。李世民览奏后非常高兴。同年八月,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封魏徵为钜鹿县男
犯颜直谏
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有治国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李世民与他谈论,总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李世民曾经慰劳魏徵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至诚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
贞观元年(627年),魏徵被擢升为尚书左丞。一次,太宗派人征兵,中书令封德彝上奏道:“中男虽不到十八岁,其中身体魁梧壮实的,也可一并征发。”李世民同意。敕令传出,魏徵坚决反对,不肯签署,如是往返四次。李世民大怒,将他召进宫中责备道:“中男中魁梧壮实的,都是那些奸民虚报年龄以逃避徭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徵答道:“军队在于治理得法,而不在于人数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便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以增加虚数呢!而且陛下总说:‘朕以诚、信治理天下,欲使臣下百姓均没有欺诈行为。’现在陛下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李世民惊愕地问:“朕如何失信了?”魏徵答道:“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仍旧征求索取。陛下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又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又有敕令说:‘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如果退还已纳税物之后,又重新征回,这样百姓不能没有责怪之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另外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守宰,日常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于征点兵员,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李世民听后,高兴地说:”以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讲信用,则百姓不知所从,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过失很深呐!“于是不征点中男做兵员,并赐给魏徵一只金瓮。
贞观二年(628年),岭南部落首领冯盎谈殿等人互相争斗,许久没有入朝。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冯盎谋反,李世民遂令将军蔺謩等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准备大举讨伐。魏徵劝谏说:“中原刚刚平定,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可以驻扎大部队。而且冯盎反叛的情状还没有形成,不宜兴师动众。”李世民说:“上告冯盎谋反者络绎不绝,怎么能说反叛的情状还没有形成呢?”魏徵答道:“冯盎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现在告发他谋反已有几年了,而冯氏兵马还没出境,这明显没有反叛的迹象。各州府既然怀疑冯氏谋反,陛下又不派使臣前去安抚,冯氏怕死,所以不敢来朝廷。如果陛下派使臣向他示以诚意,冯氏欣喜能免于祸患,这样可以不必劳动军队而使他顺从。”李世民遂下令收兵,并遣使往岭南慰问冯盎,使冯盎派出他的儿子冯智戴随使臣回朝。李世民事后感叹:“魏徵让我派遣一个使者,岭南就得以安定,胜过十万大军的作用,不能不加赏。”于是赐给魏徵绢五百匹。
有人诽谤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李世民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办,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向李世民宗奏道:“魏徵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遭受这些没有根据的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于是李世民让温彦博代替自己去责备魏徵,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第二天,魏徵入朝上奏说:“臣听说君臣一心,如同一个整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一味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李世民大感惊异,且改变脸色道:“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魏徵又跪下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李世民问:“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魏徵说:“稷、、咎陶(皋陶)就是良臣,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李世民深深地被魏徵的话打动了,又赐给他绢五百匹。
后来,李世民对亲近的大臣说:“我听说西域有一个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宝珠,用刀割开身上的肉,将宝珠藏在里面,有这么回事吗?”大臣答道:“有这回事。”李世民说:“人们都知道此人爱珍珠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官吏受贿贪赃依法受刑,和帝王追求奢华而遭致国家灭亡,这与胡族商人的可笑有什么区别呢?”魏徵说:“从前鲁哀公孔子说:‘有的人非常健忘,搬家而忘记自己的妻子。’孔子说:‘还有比这严重的,夏桀商纣均贪恋身外之物而忘记自己的身体。’也是这个道理。”李世民说:“对。朕与你们应当同心合力,相互辅助,以免被后人耻笑。”
同年十月,李世民因瀛州刺史卢祖尚悔任往交州为官,屡次推辞,故而在暴怒之下命令将其斩杀。不久之后,李世民又感到后悔。一次,他与魏徵等人议论:“齐文宣帝是怎么样一个人?”魏徵答道:“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人与他争论时,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当时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还朝,拜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宰相杨愔奏与文宣帝。文宣帝大怒,召入宫中大加责备。魏恺说:‘我先前任大州的长史,出使归来,有功劳没有过失,反而改任小州的长史,所以我不愿意成行。’齐文宣帝回头对杨愔说:“他讲得有道理,你就宽赦他吧。’这是齐文宣帝的长处。”李世民听后说:“有道理。先前卢祖尚虽然缺少做大臣的道义,朕杀了他也过于粗暴,如此说来,还不如齐文宣帝!”遂下令恢复卢祖尚子孙的门荫
贞观三年(629年)二月,魏徵以尚书右丞“守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当时房玄龄王珪执掌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奏称有不公之处,李世民命潞国公侯君集重加推勘。魏徵劝谏道:“房玄龄、王珪均是朝中旧臣,素以忠诚正直为陛下所信任,所考核的官员过多,中间能没有一二个人考核失当?体察其实情,绝不是有偏私。假如找到失当之处,那就不可信,怎么能重新担当重任呢!而且权万纪近来一直在考堂叙职,并没有任何驳正,等到自己没得到好的考核结果,才开始陈述意见。这正是想激怒陛下,并非竭诚为国。假如推问后得到考核失当的实情,于朝廷也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本来便虚妄,徒失陛下委任大臣的一片心意。臣真正关心的是国家政体,不敢袒护房、王二人。“李世民听罢,遂不再过问此事。
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解职,上表陈情自己曾供职于秦王府。李世民念旧,怜惜庞相寿,想让他官复原职。魏徵劝谏说:“秦王府的旧僚,现居朝廷内外官的很多,臣担心每个人都仗恃您的偏袒,而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李世民欣然采纳他的意见,仅赐帛于庞相寿而已。
贞观四年(630年),高昌王麴文泰准备入京朝见,西域各国都想乘机派使者进贡,李世民让麴文泰的使臣厌怛纥干前去迎接西域各国使臣。魏徵规劝说:“天下刚刚平定,战乱的创伤还未恢复,如果稍有劳役,自己就不得安宁。往年文泰入京朝见,所过州县,尚且疲于供给,何况再加上这些人(指西域各国使臣)。假如让这些人以商人的身份来往,边地人民就会因此得利;如果作为宾客前来,中国(指唐朝)就会消耗大量资财而深受其害。汉建武二十二年,天下已经安定,西域请求东汉设置都护、送侍子进京,汉光武帝不准许,是不愿因为蛮夷而使中国消耗劳力资财受害。现在如果答应十国使者入京进贡,它们的使者不下千人,将使边地各州怎么应付?人的心性各异、头绪万端,过后即使后悔,恐怕就来不及了。”李世民认为魏徵的意见很好,马上派人追赶、制止已经出发的厌怛纥干。
长乐公主李丽质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632年,《旧唐书·魏徵传》记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皆进言请求加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不久,魏徵晋爵为郡公。
贞观七年(633年),魏徵代王珪侍中,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李世民命魏徵秉公处理。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
贞观八年(634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认为这是毁谤。魏徵进言说:“从前贾谊在汉文帝时上书,曾说到‘可以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为帝王长叹息的事有六件’。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言辞激切就近似毁谤,陛下你应该仔细想一下这样的事对还是不对。”李世民觉得魏徵说的有道理,下令赏赐给皇甫德参帛二十段。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说:“臣眼力昏花,不能看见。”李世民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徵闻言回答:“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唐高祖陵寝),如果是昭陵,臣当然看见了。” 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
当时,李世民命魏徵主编《周书》《梁书》《陈书》《齐书》及《隋书》。书成之后,魏徵被加授为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获赐物二千段。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告诉李世民当初隋炀帝杨广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
贞观十二年(638年),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都下车,违反法度来表示恭敬,这违背了礼仪的标准。”李世民说:“你们自己的地位都尊贵,就轻视我的儿子吗?”魏徵进言说:“从古至今,亲王列在三公之下。现在三品都是天子的列卿八座之长,为亲王降乘,不是亲王所应承受的礼节。求之于旧例,又没有可以作为凭证的依据;施行于当今,又违背了国法。”李世民说:“国家所以立太子,是准备他做国君。然而人的长短,不在老少,假如没有太子,那就依次立太子同母的弟弟。这样说来,怎么能轻视我的儿子呢?”魏徵说:“殷代崇尚质朴,有兄长去世其弟即位的礼义;自以来,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长子,以这杜绝各个兄弟的私念,堵塞祸乱的根源,这是国君应当十分慎重的事。”于是李世民同意了王珪的奏言。
此年三月,太子李承乾的嫡子李厥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李世民大行庆祝,又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在东宫举行大型的宴会。席间,李世民对侍臣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尽心对我,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过他们。”于是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贞观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诏五品以上的官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此时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撰成《十渐不克终疏》。李世民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纳,并对他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方以所上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于是赐魏徵黄金十斤、马二匹。
后来,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李世民下诏回答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知道您患病,您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极尽哀荣
自贞观十六年(642年)起,魏徵的病情加重,李世民下手诏慰劳,并说:“不见数日,朕过多矣。今欲自往,恐益为劳。若有闻见,可封状进来。”魏徵不顾疾病在身,又上言数事,对太宗近来临朝时“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辟”的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在此期间,李世民常派中使探望,还让中郎将留宿魏徵家中,随时奏报他的病情,期间赏赐的药食不计其数。魏徵平素为官清正,生活简朴,以至家无正堂。李世民遂把自己准备建小殿的材料移给魏徵营造正堂,五日就修成了;同时派中使携带白色的褥子和布被赐给魏徵,以此满足他崇尚简朴的心愿。
贞观十七年(643年),六十四岁的魏徵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李世民闻讯后,亲自到魏徵家中探视,屏退左右侍从,与他交谈良久,方才回宫。后来,他带着太子李承乾和嫡女衡山公主(即新城公主)再次到魏徵家中。魏徵强撑病体,穿戴朝服,拖着带子。李世民见状,悲从中来,一边抚摸着魏徵一边流泪,问他有什么想说的,魏徵说:“寡妇不愁织布的纬线少,而忧虑宗周的危亡(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李世民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指着衡山公主对他说:“魏公,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但魏徵已经身体衰弱到无法起身谢恩了。数日后,李世民忽然在夜里梦见魏徵,如同平日里一样,到次日清晨,魏徵逝世的消息传到宫中,时为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日(643年2月11日)。李世民亲临其丧礼,痛哭流涕,为魏徵废朝五天,并令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一同前来参加丧礼;太子李承乾在西华堂为他举哀。随后,李世民下诏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同时赐羽葆鼓吹,加班剑四十人,赠绢布一千段、米粟一千石,允许他陪葬昭陵
将要下葬时,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平生节俭,现在按一品官的礼节安葬,所需仪仗、器物太多,不符合魏徵的志愿。”对朝廷供给的一切仪仗和物品都推辞不受,仅用白布、帷幕装饰承载灵柩的素车,不用花纹、色彩和刍灵。李世民亲自登上御苑的西楼,望着魏徵灵柩的方向痛哭,竭尽哀思,命百官送灵柩出长安郊外。晋王李治奉诏致祭。李世民亲自为魏徵撰写碑文,并将它书写在墓碑上;为其创作挽词十首,以表哀思。之后,李世民追思魏徵不已,又赐其家封户九百户。
身后余波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命将作少监阎立本画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等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是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位列第四。李世民望着凌烟阁的魏徵画像思绪万千,遂吟诗道: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
不久之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侯君集参与谋反,被处死;中书侍郎杜正伦受牵连被远贬。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二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到这时,李世民开始怀疑他结党营私。魏徵又曾写下自己前后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知晓此事后,愈加不满,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还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即高句丽),尽管取得胜利,却仍因未能灭高丽而后悔(参见词条唐灭高句丽之战)。回师之后,他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召魏徵的家人到行营,赏赐、慰劳裴氏,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并重新立起墓碑。
主要影响
政治
魏徵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总结其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魏徵的谏诤涉及面很广,朝廷军国大事的失误自然是他上谏的主要内容。为了医治隋末战乱的创伤,他规谏李世民要与民休养生息,一改隋炀帝奢靡之风,反对营造宫室台榭和对外穷兵黩武;为了社会的安定,他规谏李世民要废除隋的严刑峻法,代之以宽平的刑律;为了政治清明,他规谏李世民用人要“才行俱兼”,对官吏中的贪赃枉法之徒要严惩不贷。在刑赏问题上,他认为刑赏之本在于劝善惩恶,在王法面前,“贵贱亲疏”一律对待;在君主的思想作风上,他规谏李世民要兼听广纳,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以防止贵臣壅蔽,下情不得上达。他规谏李世民要以“亡隋为戒”,接受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力戒骄奢淫逸。
对这些有关国家治乱、社稷存亡的大问题,魏徵在上谏时一向是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唐太宗的失误批评也是尖锐的。他提倡上书言辞激切,无所顾忌。尽管李世民对魏徵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毕竟认识到魏徵是忠心奉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对其进言多所采纳。当然,李世民的开明政治是魏徵屡次极言直谏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回答说:“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
魏徵对朝政失误的批评,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李世民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金子原在矿石里,它之所以称贵,是由“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太宗偃革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致化”思想。
李世民即位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徵则认为:“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他举例说,犹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一样。他还批驳大臣封德彝的“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的说法,认为商汤夏桀周武王,“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他又进一步说:“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李世民采纳了魏徵等贤臣的建议,制定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对于贞观之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徵还提出了以静为化之本的施政方针。他认为隋朝虽然府库充实,兵戈强盛,但由于“甲兵屡动,徭役不息”,最后虽富强而丧败,其原因就是因为“动”。在大乱之后,百姓疲敝,人心思治,当以安静为本,“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非微而难察也”。
魏徵以静为本的思想,主张社会有个安定的环境,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为此,魏徵曾屡次劝谏太宗停止兵事,提倡轻徭薄赋,布德施惠。为了防止劳役百姓,他还劝谏李世民停止周边诸国的入朝贡献。贞观二年(628年),高昌王麴文泰将入朝,西域诸国也欲遣使贡献。魏徵上谏认为此举劳役使者途经州县,是现在的地方所不能承担的。李世民听后,马上下令追回迎接西域使臣的使者。
魏徵还劝谏太宗停止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以减少费用。如贞观六年(632年),文武百官屡次请求东封泰山,唯独魏徵不同意。他认为尽管李世民功高德厚,国泰民安,四夷宾服,“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在魏徵的规谏下,又恰遇河南、河北数州闹水灾,李世民遂停止了东封活动。
魏徵认识到,帝王崇饰宫宇,奢侈无度的结果必然疲劳百姓。在与李世民谈及此事时,曾以“亡隋为鉴”,举其亲眼所见的隋炀帝之例说明,提醒他慎自惕勉,以防重蹈覆辙。李世民在位既久,有时忘记了俭约的作风。贞观十一年(637年),他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认为这是渐生奢侈之风的危险信号,马上举出隋朝“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的道理,劝说李世民正当“兢惧戒约”之时,“奈何令人悔为不奢”。之后,魏徵又上疏,表示“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
魏徵的“偃革兴文”的政治思想是符合唐初国情民意的,有利于医治隋末战乱的创伤,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威远扬。李世民颇有感慨地对宰臣长孙无忌说:“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威慑四夷,远人自服。唯有魏徵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其语,天下安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驿,相望于道。凡以此事,皆魏徵之力也。”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问魏徵说:“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徵率直地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他列举了历史上的唐尧虞舜“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故不塞听与迷惑;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偏听偏信,致天下溃败而不自知,于是他结论说:“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可见,兼听纳下,也是魏徵的政治思想之一,这和他的“致化”思想是相一致的。
魏徵主张君主兼听纳下,有利于君主听取臣下的正确意见,以克服君主的主观片面性。帝王久居深官,视听不能及远,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很难了解社会实际。在魏徵看来,只有兼听纳下,才能更好地掌握下情,才不至于被“壅蔽”。这是克服帝王独断专行的作风、减少失误的有效措施。太宗接受了这一思想。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曾对侍臣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兼听纳下不仅只讲君主的思想作风,而且还包含发挥臣下的聪明才智,以使君臣协力,共治天下的思想。魏徵曾上疏李世民,说明君臣共为一体的道理,强调了臣下的股肱作用,指出了君臣同心同德,才能导致天下大治,如果君主闭目塞听,“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魏徵的这种君臣一体,同心求治的思想博得了李世民的赞赏,他曾多次对臣下说:“既义为一体,宜协力同心。”
魏徵从治乱得失的比较中,提出的君主要“兼听纳下”的政治思想对于调整君臣关系也起了积极作用。在封建专制的时代,君臣关系处于既统一又对立之中。魏徵在奏疏中引用了孟子的话说:“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他主张君主对大臣要诚信不疑,如“上之不信于下,必以为下无可信矣。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矣”。这样“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矣”。因此,君主对于臣下的信任是至为重要的。
李世民在实践中推行了兼听纳下的思想,调整了君臣关系,改变了帝王传统的孤家寡人做法,臣下对朝廷施政中的失误之处上书规谏,纠谬补缺,匡弼时政。君臣和衷共济,集思广益,上下同心,从而开创了贞观年间的谏诤成风的开明政治。
在一次奏疏中,魏微援引了管仲回答齐桓公在用人问题上妨害霸业的五条:
可以说,知、用、任、信、不使小人参之,基本上概括了魏微的吏治思想。
知人是用人的首要问题。在用人问题上,魏徵特别强调君主的知人。他给李世民上疏中指出君主知人,才能任用忠良、俊义之士,这是“无为而化”、天下致治的先决条件。
魏微认为识别人臣的善恶是知人的一个重要内容。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与他谈及了“为官择人”一事,他回答说:“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关于如何“审访其行”,魏徵指出,就是要注意对官吏的严格考察,他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人的所作所为,是考核官吏才行的时机。
在不同的时期,在用人标准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天下未定之时,一般是“专取其才,不考其行”,天下太平之时,“则非才行兼备不可任也”。他的这一用人思想,是和变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的,也是可取的。
扬长避短是魏徵用人的—个卓越思想。他在奏疏中比较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舍其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魏徵主张“因其才以取之”,要扬其长而避其短,不能因其短而掩其长。他的这一用人思想,祛除了求全责备的弊病,拓宽了用人之路。
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也是魏徵的用人思想中的一个内容。他在奏疏中曾深入地谈论过这一问题,认为如果能“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那么就能达到“邪正莫隐,善恶自分”的结果。贞观三年(629年),曾是秦王府幕僚的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罪被免职,却请求李世民宥免。李世民赐绢一百匹,还命他仍任旧职。魏徵知道后,立即进谏说:“今以故旧私情,赦其贪浊,更加以恶赏,还令复任,然相寿性识未知愧耻。幕府左右,其数众多,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李世民欣然接受了他的批评,改变了原来的做法。
魏徵反对重用宦官。贞观十四年(640年),李世民屡次以宦官充任使者,他们回京后又妄加弹奏,常使李世民发怒。魏徵即上奏说:“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无所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太宗听后高兴地说:“非公,朕安得闻此言!”魏徵在唐初已看到重用宦官的隐患,并劝李世民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表现了他在用人方面的卓识远见。
在与李世民等人讨论创业与守业之难时,魏徵认为“帝王之起,必承衰乱”,在“覆彼昏狡”的情况下得到百姓拥戴,自然“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因此这种创业的过程“乃不为难”。这里,魏徵对披坚执锐、出入生死的创业之难估计不足。但他分析守成之难却是鞭辟入里的:“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敝,恒由此起。”由此,他总结道:“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魏徵认为,要守成帝业,使国家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居安思危。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谈到虽然国内相安无事,四夷宾服,但自己仍“日慎一日,惟惧不终”。魏徵回答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魏徵熟谙历史,见历史上不少帝王都以居安忘危、骄奢怠惰,因而天下大乱,因此在贞观六年(632年)与李世民谈论古代帝王兴衰时建议道:“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他认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是由于帝王忘乎所以,无心政治,因而导致了国家的危亡与覆灭,以此提醒太宗,要小心在意,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魏徵常以亡隋为借鉴,以说明居安思危的迫切性。贞观十一年(637年),他接连上疏,反复强调“以隋为戒”的重大意义。在奏疏中说:隋“统一寰宇,甲兵强盛,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是在于“安不思危,治不念乱,存不虑亡之所致也”。因此他告诫太宗“鉴国之安危,必取于亡国”,并表示“臣愿当今之动静,思隋氏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魏徵总结隋亡的教训,作为太宗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以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诗经》所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几乎成为一条规律。魏徵明了这一点,他在奏疏中说古代帝王“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原因何在呢?他解释说:“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隋以傲物。”当志得意满之后,玩物丧志,骄奢淫逸。因此,他特别告诫李世民“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他这种慎终如始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是保证帝业兴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从善始慎终的政治思想出发,魏徵特别留意观察李世民政治上的变化,及时提醒他注意。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与侍臣论安危之本,近来政事如何时,魏徵认为政事不如贞观之初。他比较说:“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魏徵有的放矢,李世民听了心悦诚服,拍手大笑说:“诚有是事。”
此后,魏徵还经常劝谏李世民要保持即位之初孜孜求治的思想作风。贞观十一年(637年)五月,他上疏说:“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批评了太宗政事不如贞观之初,并指出:“陛下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他列举了不少太宗勉强从谏的事例,说明与贞观之初从谏如流的作风大不一样。李世民听后很满意。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徵乘太宗诏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太宗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呢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不克终十渐,批评了太宗的骄满情绪,再次提醒他慎终如始。太宗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纳,并把他的奏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
贞观十四年(640年),魏徵再次向李世民建言:“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以此劝李世民要善始善终。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尽股肱之力,辅助太宗理政,成为其左手右臂。他建言行事,匡正朝政失误,最终助成贞观之治。
学术
自贞观三年(629年)起,魏徵奉命总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即《周书》《梁书》《陈书》《北齐书》《隋书》。其中,他负责主修《隋书》,还为《隋书》写了序论,为《梁书》《陈书》《北齐书》撰写了总论,并对各史“多所损益,务存简正”,终于在贞观十年(636年)修成了“时称良史”的这几部史学著作。
在主修的《隋书》中,魏徵追求“直笔”的修史态度,唐初可用史料丰富,有专业的修史机构“史馆”支持,多位修史学士执笔,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使得《隋书》具有了极高的史学价值。其中《经籍志》为魏徵亲撰,正式应用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史部首次作为一个大类被单独分列,此举不仅提升了史书的地位,也为目录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修史外,魏徵还编纂了大量历史文献。鉴于隋末图籍散失,制度、法令纷乱繁杂的状况,魏徵奏请校订四部书。李世民同意,设置雠校者20人,书手者100人,命其校写秘阁图籍。数年之后,“秘府粲然毕备”。此举为书籍和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推动了唐朝文化的发展。
李世民即位后,为吸取前朝历代君王的教训,命魏徵等整理历代君王治国方略资料,撷取历代群书之精华,整理成书。在此要求上,魏徵博览群书,上始五帝,下至晋代,共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采书中精要,于贞观五年(631年)撰成《群书治要》五十卷。唐太宗看后,称赞道:“博而且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命将《群书治要》赐给诸王每人一本,以得其中道理。魏徵编撰《群书治要》时所参考的古籍,多已失传。而流传下来的古书经过千百年的抄录、流传,其中某些语句已与原著不同。因此,《群书治要》在保留唐初古籍原貌,为今人了解散佚古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贞观十一年(637年),魏徵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百药颜师古令狐德棻孔颖达于志宁等撰成《大唐仪礼》一百卷。其中《吉礼》六十篇,《宾礼》四篇,《军礼》二十篇,《嘉礼》四十二篇,《凶礼》六篇,《国恤》五篇,总一百三十篇,进一步规范了唐朝礼仪,促成了“贞观礼”的形成。贞观十二年(638年),魏徵“以戴圣礼记编次不伦”,又编成《类礼》二十卷,“采先儒训注,择善从之,研精覃思,数年而毕”。书成之后,被李世民称赞为“文义粲然,遂得先圣微言”,藏入秘府,并赐予皇太子及诸王各一部。
贞观十五年(641年),魏徵同高士廉等共同撰成《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该书内容广博,以分类的形式收录了大量古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为后世保留了珍贵的古籍史料,可惜至南宋时已失传。
此外,据《两唐书》记载,魏徵还有《谏事》五卷、《祥瑞录》十卷、《烈女传略》七卷、《时务策》五卷等。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成果十分丰富的作家。其作品与历史、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后世研究唐朝的历史政治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文学
魏徵作为一代谏臣,其文学创作多是为政治服务的。故在《全唐诗》《全唐文》中收录的魏徵作品多具有政治色彩。虽然魏徵的文学作品传世数量不多,但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表现了他较高的文学水平与文学素养。
《全唐诗》中收录魏徵诗歌共34首,其中祭祀乐歌30首。《旧唐书·音乐志》载:“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贞观)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可知魏徵的这些乐歌,应是贞观六年(632)奉诏所作。30首乐歌中,《舒和》均为七言四句,《大明之舞》为四言二十四句,其余乐歌大多为四言八句。乐歌用词素雅、庄重,为大雅之词,气氛庄严,仪式感强,为研究唐朝祭祀礼仪有重要意义。
南朝齐梁以来,文风浮华。唐初文坛受齐梁余风影响,专尚骈俪,意少词多。魏徵的文风则反之,如《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展示了贞观时期朝廷、民间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一个新兴王朝的勃勃生机,也体现了魏徵愿意为国鞠躬尽瘁的志向。又如《述怀》一诗,写了自己初事李密、后事李唐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李渊的忠心以及对李渊知遇之恩的感激。可见魏徵的作品皆言志述怀,而非无病呻吟。
总的来说,魏徵提倡文质并举、反对浮华文风的态度,为矫正唐初专尚骈俪文风起了良好的示范及带头作用。
历史评价
李世民多次称赞魏徵:
王珪: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贞观政要》引)
褚亮:魏徵早逢兴运,誉美当朝,为圣主之贤臣,预能官於多士。出纳通显,凭藉宠私,忠诚所到,心力同尽。(《圣制故司空魏徵挽歌词表》)
陈子昂:臣伏见太宗文武圣皇帝德冠三王,名高五帝,实由能容魏徵愚直,获尽忠诚,国史书之,明若日月。直言之路启,从谏之道开,贞观已来,此实为美。(《答制问事·贤不可疑科》)
吴兢:太宗皇帝好悦至言,时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杜正伦、高季辅,咸以切谏,引居要职……。(《上玄宗皇帝纳谏疏》)
柳芳: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资治通鉴》引)
张怀瓘:贞观之时,文臣无限,蹇蹇者魏徵,文皇重之,良史书之,後代美之。(《评书药石论》)
邵说:则齐桓诸侯之主,能收管仲;太宗非常之圣,特任魏徵。咸为得人,终成大业。(《让吏部侍郎表》)
常衮: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大历五年大赦天下制》)
独孤及:唐兴,参用周汉之制,谓魏徵以王道佐时,近文;极言直谏,爱君而忘身,近贞。二德并优,废一莫可,故曰文贞公。(《驳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
权德舆:我太宗文皇帝之有天下也,魏徵、王珪等危言正词,上裨大化,无疆之祚,实兆于斯。(《论江淮水灾上疏》)
刘素:魏徵有大志,大耻小节,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大唐新语》引)
李绛: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论谏臣》)
崔植: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恣,同符尧舜之道,是以贞观一朝,四海宁晏,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圣贤相遇,固宜如此。(《对穆宗疏》)
杨植:(太宗)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对治道奏》)
白居易:臣伏以魏徵是太宗朝宰相,尽忠辅佐,以致太平……。(《论魏徵旧宅状》)
李溪:魏徵为相,不存形迹,以致贞观太平。(《伸理罚俸状》)
卢文纪:臣伏览贞观故事,见魏徵、马周之章疏,王珪、刘洎之奏论,或讲贯古今,或铺陈政术,皆万代之长策,非一介之狂言。(《请对便殿疏》)
刘昫赵莹等:
赵元僖: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宋史》引)
宋祁欧阳修:君臣之际,顾不难哉!以徵之忠,而太宗之睿,身殁未几,猜谮遽行。始,徵之谏,累数十余万言,至君子小人,未尝不反复为帝言之,以佞邪之乱忠也。久犹不免。故曰:“皓皓者易污,峣峣者难全”,自古所叹云。唐柳芳称“徵死,知不知莫不恨惜,以为三代遗直”。谅哉!谟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诗》所谓“是以似之”者欤!(《新唐书》)
韩琦:猗唐魏公,相于太宗。谏勇贲育,切磨上聪。术则仁义,道惟大中。尧舜我后,皋夔我躬。遭会真主,言行计从。引金自况,谓公良工。以公喻鉴,焕乎吉凶。君如是圣,臣如是忠。宜不期月,亟成治功。高视三代,谁其比隆。惟魏之学,乡贤是崇。图祀者五,诚德之丰。公实生魏,群贤之雄。尊近遗远,教斯未充。吾得公像,载敞儒宫。义一为劝,礼增有容。学者来视,以严以恭。高山景行,众发其蒙。有羙魏都,大河注东。如公之名,滔然不穷。
赵顼:唐太宗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宋史》引)
曾巩:当房杜之时,所与共事则长孙无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郑公、王珪,振纲维则戴胄、刘洎,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勣、李靖,长民守土则李大亮。其余为卿大夫,各任其事,则马周、温彦博、杜正伦、张行成、李纲、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胜数。(《上杜相公书》)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人臣身秉国钓,因循从事,不能申明教令,诫谕君下,则无知之民,罹于法者必多。若各尽厥职,明法度,以训国人,使不罹于刑戮,则君心嘉悦,眷顾日隆,如所谓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魏徵诸臣生膺显爵,没垂令闻,斯于臣职为无负耳!(《清太祖高皇帝圣训》引)
李光地:立言最要谨慎。魏郑公、颜鲁公,为人忠亮节义如此。鲁公为文,往往杂于浮屠之说;郑公作《李密墓志》,感密旧恩,犹之可也,更称赞畅素,极其推高,岂非失言。(《榕村语录》)
赵翼: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徵。……至今所传十思、十渐等疏,皆人所不敢言,而帝悉听纳之,此贞观君臣间直可追都俞吁咈之盛也。(《廿二史札记》)
袁枚:才智之士,非贤臣也。……太宗有故纵魏徵之心,博纳谏之名。魏徵有挟制太宗之意,彰能谏之直。...知其说之可以行,即不行亦无害,则谏。知其说之必不行,而又犯上所忌,则不谏。其谏太宗之心,即其谏建成之心矣。女之四嫁,而以克家称者也,谥之曰贞,愧矣!(《魏徵论》)
蔡东藩:唐代谏臣,莫如魏徵,唐代奏议,亦莫若魏徵之十思十渐两疏。(《唐史演义》)
轶事典故
不避故主
魏徵为隐太子李建成尽忠献策,到其败亡后才归顺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冬,李世民下诏追赠李建成、李元吉王爵及谥号,重新安葬二人。下葬当日,作为李建成东宫旧僚的魏徵、王珪并未躲避,反而上表请求陪送灵车到下葬地。李世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进一步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旧僚属都去送葬。
态度妩媚
李世民曾对人说:“别人说魏徵的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只觉得是妩媚。”
亡失一镜
魏徵相貌普通,但胆略过人,善于挽回人君的心意,时常犯颜直谏。有时碰上李世民盛怒之下,他仍面不改色,即使是李世民的威严也为之收敛。魏徵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李世民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李世民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李世民曾得到一只好的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立许久,上奏朝政,鹞鹰最后被闷死在李世民的怀里。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魏徵去世后朕派人到他家里,得到他的一页遗表,才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识,只有前面几行,稍微可以辨认,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衰败,公卿大臣中,感情有爱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然而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徵所说的这些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过错一定要进谏。”
嗜吃醋芹
唐代笔记《龙城录》里有一则关于魏徵与醋芹的文字,魏徵在朝堂上喜欢提意见,且常让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对大臣们说:“这个羊鼻公,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的东西?”身边的侍臣回答:“魏徵喜欢吃醋芹,每次食用都欢欣称快,从这事可以窥见他的本色。”第二天,李世民赐宴,赏赐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见了,食指大动,饭还没吃完,装菜的餐具就见底了。李世民笑着说:“你说自己没什么爱好,我现在终于见识到了。”被揭短的魏徵,拜谢道:“君主喜欢无为,臣子自然不敢有什么偏好。臣执作从事,就好这一口罢了。”李世民默然有感,等到魏徵退下后,“仰睨”而思,感叹良久。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魏徵集》二十卷,已佚。清光绪年间王浩辑《魏郑公集》四卷,收文二十四篇、诗三十五首,编入《畿辅丛书》。
魏徵曾受命主持编撰《群书治要》,并负责撰写《隋书》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自撰有《诸王善恶录》。
关于魏徵的言论,散见于《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全唐文》及《全唐诗》等书。详见下表:
(表格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籍贯问题
据唐玄宗时的《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记载:魏氏为“巨鹿曲阳人”。《邙洛碑志三百种》中《魏华墓志》称魏徵之孙魏华为“巨鹿下曲阳人”。唐初杜淹记《文中子世家》时同此说,提到王通的门人有“巨鹿魏徵”。唐初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编撰的《北史》则记魏徵的从兄魏收为“钜鹿下曲阳人也”。到唐宪宗时的《元和郡县图志》、唐末的《魏公先庙碑》及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五·河北道四·相州安阳县》记魏氏均写为巨鹿曲阳。《贞观政要》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五代时修成的《旧唐书·卷七十一》载: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北宋中期的《新唐书·卷一百一十》: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而《浙江魏氏分徙录》中记载“至郑国公(魏徵)由曲阳(晋州)卜居彰德府之安阳县”。《晋州重修儒学明伦堂碑记》“晋畿辅首善地,降神毓秀,代产伟人,唐有魏文贞公”。《新建晋州名宦乡贤祠记》记载“唐郑国公赠司空魏徵,赵魏人”。《辞海》修订本综合诸说,提及了魏徵为“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 。今人赵才萱著《大唐名相魏徵传》也支持该说。
综合诸碑记与《贞观政要》《新唐书》《旧唐书》等书来看,魏徵是巨鹿郡下曲阳县人之说是没有疑问的。
后世纪念
关于魏徵的纪念建筑有多处,简要展示如下: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魏徵身后,其人的品格和风貌成为美好官德与崇高人品的代表和典范,魏徵的形象逐渐被神化。在众多传说中,魏徵身为三曹官,在人间为名相,在地府和天堂亦为良佐。有的故事把他说成半人半神,有的故事则把他完全神化。从民间传说、话本、戏曲到小说《西游记》中,有“香石伴随下界”“梦斩小白龙”“雷劈赃官”等诸多关于魏徵的传说。
在《西游记》里,完整叙述了类似“梦斩小白龙”情节的“梦斩泾河龙”一事。魏徵是唐朝丞相,同时是地府曹官,负责监斩触犯天条的泾河老龙王。老龙于行刑前一天恳求唐王李世民为他说情,唐王满口答应。第二天,唐王宣魏徵入朝,将其留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徵打起了瞌睡,梦中灵魂出窍斩了老龙。老龙阴魂不散,怨恨唐王言而无信,整日到宫中捣乱,惊扰唐王。魏徵闻知唐王受惊,派秦琼尉迟恭守在宫门保驾,一时有效。可没过几天,老龙又在宫殿后门来找唐王算帐,魏徵于是抱剑为李世民守后门,这才使老龙不敢前来。唐王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师绘秦琼、尉迟恭两人之像贴在宫前门口,绘魏徵像贴于后门,结果照样管用。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尉迟恭与魏徵便成了门神,双门左右贴秦琼和尉迟恭,单门贴魏徵。当唐王被押至地府受审时,魏徵大胆救出唐王,保全其性命。这一情节,刻画出了魏徵丹心照日月、智勇迈群臣的伟岸形象。
影视形象
史料索引
《魏郑公谏录》卷1~卷5
贞观政要》卷3《任贤》
旧唐书》卷71《魏徵列传》
新唐书》卷97《魏徵列传》
资治通鉴》卷191~卷198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8:3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