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位于日照市东北部,东濒黄海,西邻日照大学科技园,北连青岛市黄岛区,南接市区,现陆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海岸线36公里,辖2街道,共100个村,2个社区。2020年12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2020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收获“国字号”招牌,跻身国内旅游度假区的最高序列。
基本情况
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是1995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融“旅游度假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1996年6月正式对外开展工作。2012年7月,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调整了山海天的行政管理体制。现陆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海岸线36公里,辖2街道,共100个村,常住人口10万。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位于日照市东北部,东濒黄海,西邻日照大学科技园,北连青岛市
黄岛区,距董家口港18公里,南接市区,距日照港8.5公里。道路交通便捷,经由204国道、北海路可直通青岛,潮石路、两城大道可连接五莲,青岛路、碧海路、山海路可连通城区,道路网络日趋完善,全区基本形成了“四纵五横”的主干交通框架。 滨海资源优势突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海水纯净,沙滩开阔细软,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无台风袭击,又无工业污染,是避暑、度假、疗养、会议和发展“3S”旅游的理想胜地。辖区内有被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称赞为“夏威夷所不及”的黄金海岸线,是“国家级西施舌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省级日本冠鞭蟹种质资源保护区”,拥有日照黑陶、日照西施舌、日照虾皮3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近海海洋生物270余种。2012年获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环境优良。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3.7%,区内卧龙山系有大小山峰70余座、森林面积23000亩,既紧靠日照市区又面临大海,是风光秀丽的滨海山岳景区。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8%,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为100%,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5平方米。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区内
两城街道驻地为4000年前亚洲最大的城市,两城遗址是目前发掘最大最丰富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被列入全国100处大遗址之一,出土的蛋壳陶等黑陶制品为我国史前制陶业最杰出的代表;太公文化博大精深,凤凰城遗址是区内另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这里是“武圣”姜子牙出生和青少年活动的地方。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电、路、暖气、供热、通讯、互联网、有线电视实现了网络化。建成区自来水供水总量153万吨,
用气普及率达到85%,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5000户,共有建成小区28个,建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类学校13所。
旅游度假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区有国家3A级以上
旅游景区9个,民俗
旅游村最多时达13个,民俗旅游户2695户,拥有宾馆饭店126家,床位88000张。其中三星级旅游酒店2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1家,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1家,按三星级标准建设的43家。北部建有国家4A级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全区旅游接待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4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6.2%。
社会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秩序日趋规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城乡环境、旅游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
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政务服务、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该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加快创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
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深入推进
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合力
共建和谐文明
新风尚,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生态文明
幸福山海天建设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行政区划
日照山海天
旅游度假区是1995年9月经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融“
旅游度假开发、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1996年6月正式对外开展工作。2012年7月,中共日照市委、
日照市人民政府调整了山海天的
行政管理体制。现陆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海岸线36公里,辖2街道、100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约8万人。
区位交通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位于
日照市东北部,东濒黄海,西邻
日照大学科技园,北连黄岛,距
董家口港18公里,南接主城区,距
日照港8.5公里。
道路交通便捷,经由
204国道、北海路可直通
青岛,潮石路、两城大道可连接
五莲,青岛路、
碧海路、
山海路可连通城区,道路网络日趋完善,全区基本形成了“四纵五横”的主干交通框架。
自然人文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美丽资源风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滨海优势。我国有32000公里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我们处在这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点,在这18000公里海岸线上,像日照这样的蓝天、碧海、金沙滩,是非常稀少的,再加上这里建国以来就没有布局工业项目,环境没有受到污染。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第二是
生态优势。我们整个海滨,一直到
森林公园,还有卧龙山,生态是非常好的,大家都知道,2009年日照市荣获“
联合国人居奖”,根本的原因就是这难得的生态宜居环境。第三是文化优势。我们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两城遗址是龙山文化的代表之一,那里出土的黑陶是史前中国制陶业最杰出的代表;太公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两大文化不仅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
旅游开发价值。
滨海资源优势突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海水纯净,沙滩开阔细软,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无台风袭击,又无工业污染,是避暑、度假、疗养、会议和发展“3S”旅游的理想胜地。辖区内有被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高能
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称赞为“夏威夷所不及”的黄金海岸线,是“国家级
西施舌种质
资源保护区”和“省级日本冠鞭蟹种质资源保护区”,拥有
日照黑陶、
日照西施舌、日照
虾皮3个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近海
海洋生物270余种。2012年获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海洋
生态文明示范区。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有了大幅提升。近海有太公岛、桃花岛两个岛屿,是度假区的两颗明珠,令众多游客神往,极具
旅游价值。
北部建有现代万亩“原始森林”之称的日照海滨
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依山傍海,林海相依,是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日照市国有大沙洼林场的基础上设立的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现为国家4A级景区。总面积788公顷(约11830亩),森林覆盖率78%,树种以黑松、水杉等为主,知名动植物200余种。长达7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拥有天然
海滨浴场和“世界少有”的金沙滩,是进行沙滩浴、
海水浴、
阳光浴、
森林浴的最理想地点。
生态环境优良。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3.7%,区内卧龙山系有大小山峰70余座、
森林面积23000亩,既紧靠日照市区又面临大海,是风光秀丽的滨海山岳景区。建成区
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8%,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绿化覆盖率40%,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5平方米。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据史料记载,一代武圣——
姜太公即诞生在
规划区域内的冯家沟村,相传太公岛即为当年姜太公垂钓之所。区内两城镇自古就是历史重镇,驻地为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000年亚洲最大的城市,“两城
遗址”是目前已发掘的最为丰富和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被列为全国100处大遗址之一,出土的
蛋壳陶等黑陶制品为我国史前制陶业最杰出的代表;太公文化博大精深,凤凰城遗址是区内另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这里是“武圣”
姜子牙出生和青少年活动的地方。
丝山位于日照市新市区以北12公里,海拔411米,东接大海,西对河山,北延伸到两城镇 。山势迥环,遍山溪水,林木葱郁,景色诱人。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电、路、暖气、供热、通讯、互联网、
有线电视实现了网络化。建成区自来水供水总量138万吨,城市
排水管道总长度80公里,
天然气供应总量达到150万立方米,用气普及率达到85%,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15000户,共有建成小区28个,建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类学校13所。
旅游度假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投资2.5亿元的阳光海岸,已经成为区内集旅游、度假、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知名品牌。按三星级以上标准建成酒店13家,民俗旅游村12个,民俗旅游户1980余户,拥有各类客房2.1万个,床位7.9万张,可同时容纳10万人就餐。北部建有国家4A级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全区
旅游接待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4.5%。
社会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健全,
市场秩序日趋规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竞争有序的
市场环境。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城乡环境、
旅游环境、
人文环境、
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开展了以“培育
文化软实力,打造魅力山海天”为主题的
文化建设年活动,激发了文化创造力,增强了区域
文化竞争力,培育了特色
文化品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
政务服务、
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创造了稳定和谐的
社会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该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充分发挥滨海、生态、文化三大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和谐建区四大战略,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平安稳定建设,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幸福山海天。
社会经济
2013年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14.46亿元,实现
生产总值16.89亿元,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5.48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01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9.4亿元。三次
产业结构调整为32:12: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12:56。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460万人次,实现
旅游总收入55.9亿元,分别增长11.7%、16.2%。完成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5亿元,增长20.9%。农业方面,2013年实现
粮食产量2.85万吨;实现
水产品产量89万吨;实现肉类
总产量3300吨。全区
粮油作物常年
播种面积9.4万亩。年末
生猪存栏量6.3万头。工业和建筑业方面,2013年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42万元,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4.23亿元,
实现利税500万元,其中
实现利润226万元。年末全区拥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全区实现全社会
建筑业增加值1.01亿元,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37万平方米。城市建设方面,新增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建成区全年
自来水供水总量153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共有
建成小区28个,建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类学校13所,投资2800万元建成
两城大道,投资1500万元建成卧龙
山北路。
风景名胜
阳光海岸
山海天阳光海岸首期规划南起太公一路,北到
贵宾楼附近,全长25 00米,规划建设面积50万平方米,
建设投资约2亿元, 景区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并对外开放。阳光海岸由厦门景观华汇公司负责设计,结合南中北三处不同属性外围
土地使用状况,形成南段
河口自然海岸、中段迎曦休闲海岸、北段活力律动海岸三段不同风格的岸线景观。
阳光海岸在设计上大量运用了
仿生学。前面这座桥因其外形像是两只蝴蝶,因此命名为双蝶桥。双蝶桥以流线的造型连接河岸的两侧以及广场和沙滩,在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带给游客视觉上的全新感受。
山海天阳光海岸引入绿道概念,建设
自行车道贯穿整个景区,自行车道与景区内的广场、停车场及其他的娱乐场地相互连通,有多处路口通往沙滩;除贯穿整个景区的自行车道外,在景区内还分布了休闲步道,沿途建设了各式各样的凉亭,休息座椅等方便游人休息的设施。
阳光海岸以其优美的
自然环境和完善的
配套设施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这里是2012中国(
日照)
国际旅游摄影指定拍摄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是一对新人留下幸福的瞬间的首选之地。阳光海岸的沙粒细腻纯净,沙滩宽阔平缓,浴场
安全设施齐全,配有海域电子监控系统、瞭望塔、
防鲨网等
防护设施。大批游客来到这片欢乐海滩,或漫步沙滩、或
沐浴阳光,或游艇冲浪、篝火狂欢,或嬉水戏浪、品尝海鲜,尽情享受海边的风情。
为了丰富岸线景观,塑造线性优美的海湾岸线,阳光海岸中段借鉴了
西班牙贝尼多姆白色海岸,在沙滩之外修建了海韵景观
艺术墙,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海堤岸线。景观艺术墙、滨海木栈道等各类景观化
旅游设施,充分融入生态元素,实现了景观化与生态化、功能化与人性化
有机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阳光海岸有着大量的
黑松林,这些黑松多种植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阳光海岸在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
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尽量保持松林的原生状态。绿化建设以常绿黑松为基调,适度
补植彩叶
乔木和
花灌木,使乔木、灌木和地被有机搭配,速生和慢生树种互相结合,形成了多层次、多色彩、多
季相的
植物景观林带。
为加强阳光海岸的
规范化管理, 专门成立了阳光海岸
旅游管理中心,探索建立了环境
工程系统、安保工程系统、宣传推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等八大系统,开展一系列优质服务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文明
服务水平,推进阳光海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
山海天阳光海岸的一个重要
设计理念就是节能、低碳、环保。景区内共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安装了大型
LED灯光
照明系统,同时
局部地区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能源,实现了多样化、多色彩、分时段的
景观照明要求。
随着景区
软硬件设施的不断提升,
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阳光海岸的客源市场已经由附近省市向外延伸至北京、上海、
内蒙古、广东等省市。
山海天阳光海岸的建设就像一座桥梁,将
生态资源与
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打造了一处兼顾生态与开发,集旅游、度假、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国际知名品牌。
日照滨海森林公园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
日照市北
沿海路北首,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大沙洼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
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经
国家林业局批复,“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改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 75.8%。公园东濒黄海,北临青岛,西接两(城)石(臼)公路,南连沿海公路。公园属
暖温带湿润
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树种结构以
日本黑松为主,是日照市
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是
AAAA级景区。
景区所在的两城镇是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000年
亚洲最大的城市,是中国
龙山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山幽林密、空气清新、环境雅致、景色宜人。山、峰、谷、涧、洞、泉遍布景区,是游客周末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景区。
驻龙山,座西朝东,周围群山起伏,山凹腹地平坦深阔,
天然植被丰富。位置优越,东距日照国家海滨森林公园2公里,与蓝天、碧海、
金沙滩相辉映;南距新市区20公里;北距镇驻地5公里。青岛路从山下经过,交通便捷。
自然景观丰富繁多,有龙山庙、朝阳洞、阎王鼻子、百年
银杏树、温凉山泉,还有
戚继光抗倭石围城等。据考龙山庙建于唐朝以前,有《唐王重修石记秋碑文》的记载留存。在两城佛教已有1000多年的流传历史,原龙山庙非常红火,一个时期以来,方圆几百里的香客都来龙山庙朝拜,唐朝时最为鼎盛,唐王
李世民曾到此朝拜。清
乾隆年间、清
光绪末宣统初两次扩建重修,原有玉皇殿等七座大殿,后年久失修,于建国前坍塌,庙址犹存。
万宝滨海旅游度假区
万宝
水产集团总公司始建于1975年,原称日照市第一海水养殖总场。经过公司职工近40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建立起一育苗和养殖两大产业为主的集团公司。目前,公司占地5600亩,员工260人,
固定资产近亿元,是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有育苗水体6000立方米,
虾池养殖5600亩,
工厂化养殖近4万平方米,年育苗能力50亿苗种单位,养殖产品
年产量1400余吨,是日照沿海最大的海水育苗、
养殖基地。
近年来,公司以渔业发展为依托,以良好的
区位优势、
旅游资源及
人工鱼礁为平台,加快以
渔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
项目开发和建设的步伐,先后开辟了
海水浴场、
赶海园、垂钓池等旅游观光景点,完善了水、电、路等
基础配套设施,为公司发展
休闲渔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桃花岛风情园位于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桃花岛村以东,面积2平方公里。风情园以桃花岛为主体,包括桃花岛、渔港码头、桃花园、
桃花岛民俗旅游度假村。2004年7月桃花岛风情园被
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
农业旅游示范点”。
桃花岛码头投资480万元,历时18个月,于1998年建成。码头全长528米,宽16米,基础部分是由重达50吨的钢筋混凝预制块堆砌而成的。码头似长龙卧波,主体向东偏北伸入海中,约呈90度角向南折,形成一个
避风港。桃花岛渔港的主要作用是停泊渔船,港内能停泊200余艘船只。游船为桃花岛旅游增添了新的景观。游客乘坐游船,南达日照港,北至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尽情浏览日照海上风光。
桃花岛距岸千米,面积0.5平方公里,是日照离岸最近的岛屿。岛上奇石耸立,风光秀美。桃花岛有许多传说。相传
唐太宗东征时曾屯兵日照,一日率战船海上演练,遇风浪,战船飘泊到此岛,海上大雾弥漫,围困数日,待雾去潮落,唐太宗游至岸边绝处逢生,便为此岛定名“逃活岛”,因读音近同,“逃活岛”久之被人们称为“桃花岛”。
有一个石泉,泉水清澈甘冽,饮此泉水能祛病延年,被誉为神水泉。泉碑上镌刻的“桃花岛神水泉”为书法家
辛悦修先生所书。传说八仙得道遨游尘世,相约桃花岛,渡海赴瑶池为王母祝寿时曾饮此泉水。有诗日:桃花岛上传奇多,更有石泉岛
中卧。八仙畅饮渡海去,神泉美名远传播。
桃花岛上散落着许多碎瓷片。从捡到的瓷片可辨认出,这些瓷器是明朝成化年间烧制的,距今500余年,据考证,当时南方的瓷器大多经由海上运往
天津卫码头。过去的航海
导航设备差,既没有
声纳,又没有卫星导航定位仪,只有
航海罗盘,遇到大雾迷漫,狂风大作的
恶劣天气,沉船事故经常发生。现在每年发大潮时,经常有碎瓷片被海水冲到岛上。可以断言:沉船就在桃花岛东侧海底,那里就是明代沉船处。七十年代有人在岛上还拾到过整碗整盘。我们以后打算开发潜水
旅游项目,入海寻宝。
桃花岛上的两座凉亭是2001年建造的,一座叫安然亭,意喻唐太宗遇风浪登桃花岛安然无恙。大家在此一坐可保一生平安。码头上的那座叫同心亭,是桃花岛上李桃花与崔田相亲相爱,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恋人、夫妻在此一坐可
永结同心,恩爱相伴,白头偕老。桃花岛附近海域物产丰富,生长着海参、
海螺、
海星、
海蟹、
牡蛎、
杂色蛤等
海珍品。退潮时,桃花岛的面积有300多亩。
沿海路西侧的这一片住宅区是桃花岛民俗旅游度假村。现有180
余户村民办起了渔家旅馆,床位3000余张。在度假村里,游客能够品尝到渔民亲手做的地道的渔家饭,体察渔家民俗风情,体验一个渔家生活。
两城遗址
两城镇
大遗址是我国较早发现和发掘的
龙山文化遗址,在龙山文化研究和文明起源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之一,2005年被列为国家百处大遗址之一,2006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是日照市重要的
文化遗产。
两城镇遗址位于东港区北22.5公里, 204国道以西,两城镇政府西北侧,遗址东至潮河河堤,西至
同三高速公路,南至204国道,北至青岛胶南市
海青镇修七园村。东西约1050米、南北约10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有
兽面纹、
玉锛、
绿松石头饰、蛋克陶杯、
陶鼎、
陶鬶、
陶鬲、陶罐、
陶盆、
陶盘、
陶豆、
陶碗、陶杯等等,具有很高的
文物价值和
社会价值。
位于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山海天路的东侧。始建于2007年,总占地面积112亩,主要划分为“原生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和“观光休闲区”三个重要区域,在保护好原有湿地芦苇资源的同时,尽量利用原有的
地形地貌进行规划建设,共建成观景木栈道7000余平方米,完成船舫、亭阁等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建成假山顽石10组,共栽植香
樟、
水杉、
白玉兰等各类乔木4000余株,
百日红、
紫叶李等花灌木及球类植物8万余株,
水生植物6万余株,吸引了许多
野鸭等
鸟类在此栖息,基本达到了“四季长绿、三季有花”、“芦苇摇荡、百鸟齐唱”的生态效果,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成为日照市
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日照御海湾
茶博园始建于2003年,位于日照市碧海路御海湾,三面环林,一面临海,茶园现有
成龄茶300亩,填补了“
南茶北引”以来近海40年无
茶树的历史缺憾。因距海不足百米,又被誉为“中国近海
第一茶”。御海湾茶园在建园之初就坚持种茶与
土壤改良、种茶与水利、种茶与植树造林、种茶与
观光旅游相结合的原则,将种茶这种
传统农业模式升级为现代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