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像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生背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
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
未来科技和
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
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9月21日和22日召开三次
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在会上,温家宝强调,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
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
国际视野和
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四十七名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
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者就发展新能源、
节能环保、
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
生物育种和
信息产业建言献策。温家宝就有关产业的
战略方向、
技术路线、发展布局、科研攻关和政策支撑等问题,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三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我国发展
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
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
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
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
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
传感网、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
网络产业成为推动
产业升级、迈向
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
微电子和
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
高性能结构材料、
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
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
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
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
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
嫦娥计划,
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
海岸带可持续
发展研究,促进
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
基础研究和
战略高技术研究。
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
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
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
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
市场准入制度。
(四)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
开拓国际市场。
(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
股权投资基金。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协调发展格局。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
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原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
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
经济增长方式和
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
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
科技革命,中国即将面临严峻挑战。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
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
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当今世界正遭受
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量子力学和
相对论为核心的
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
宇宙大爆炸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
板块构造理论、
计算机科学,这六大
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
基本结构。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尽管知识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基本表现为对现有科学理论的完善,没有能够出现与这六大革命性的科学突破相提并论的理论成就或重大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沉寂”已经有六十余年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这场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将源于知识与
技术体系创新的驱动。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中国古代的
印刷术、火药和
指南针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曾错失过四次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当欧洲工业革命来临时,我们处在所谓的“
康熙盛世”时期。康熙61年、乾隆60年,加上中间雍正13年,一共134年,当时的
清王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尊,以至发展到发布“
禁海令”,关上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对于国外的科技发明,称之为“奇技淫巧”,不予理睬。由于满足于传统
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对科技革命和
工业革命麻木无睹,错失良机,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
洋务派发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自强运动,但因落后的
封建制度和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肤浅终告失败,使中国又一次丧失了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三次是上世纪上半,
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加之十四年抗战和三年国共战争,国内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已经有所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第四次是1958到1977年,国外封锁和国内
政治斗争形态严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不断碰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2008年百年罕见的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
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这场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
扩散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萎缩,
产能过剩凸显,一些行业企业
生产经营困难,
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速明显下滑。
要看到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短期的困难和长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国际经济和
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积极向好的趋势得以巩固的时候,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长远的事情是科技和教育。
历史经验表明,
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
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
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
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两次提出
美国科技的主攻方向,包括
节能环保、
智慧地球等。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
绿色经济,保持在
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从高新科技特别是
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
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
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中国经济要想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想要尽快走上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在
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努力。制定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
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
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些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安排,体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方针。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2020年,中央和地方打出资金、人才、
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
组合拳,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资金支持方面,中央层面明确要扩大战略性新兴
产业投资。科技部表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示的近50个专项512个项目中,
网络通信、新能源、医药等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
科研经费覆盖的重点领域。在人才与知识产权保护上,教育部近期开展多次专场招聘,加大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才力度。江苏、广东等地通过推进知识产权强企行动计划,在建立
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等方面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构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
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
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
新能源汽车、
绿色环保及
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囊括了
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的绝大部分行业。
“
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成为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加快
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
动力源。“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国
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推动
产业转型升级和
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
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
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
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
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海水综合利用。
加快建设宽带、数字、融合、安全的信息
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
移动通信、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
三网融合,促进
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
基础产业。提升
软件服务、网络
增值服务等
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
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用于
重大疾病防治的
生物技术药物、
新型疫苗和
诊断试剂、
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
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
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
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
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
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
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
生物制造关键
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
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重点发展以干
支线飞机和
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
产业发展。依托
客运专线和城市
轨道交通等重点
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
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
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
智能制造装备。
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
反应堆,发展
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
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
光热发电市场。提高
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
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
生物质能。
大力发展
稀土功能材料、
高性能膜材料、
特种玻璃、
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
特殊钢、新型
合金材料、
工程塑料等先进
结构材料。提升
碳纤维、
芳纶、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高性能纤维及其
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
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
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
协调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要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
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
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指导力度,造就并充分发挥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加速
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
突破口,重点推进。大力培育
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
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
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
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
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
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
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
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先导产业;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
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
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组织
2010年2月初发改委牵头成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
产业研究部际小组,成员包括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委或单位负责人组成。其中,发改委主任
张平任组长,副组长包括发改委副主任
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工信部副部长
苗圩等,而上述人员的构成已获得国务院领导人的批示。
特点介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从而推动新一轮的
产业革命,从而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涉及三个关键词: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战略性。从产业内容看,“
七大产业”一直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主要方向,在
产业结构调整中承担重要作用,与
上海市明确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具有传承和深化的关系。从
战略地位看,强调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
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例如美国
奥巴马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
航天航空、
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日本把重点放在
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
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
新兴行业。英国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
混合燃料车的“绿色
振兴计划”。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
计划预算。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
产业融合、
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要求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
技术创新体系,发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
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
技术研究。围绕经济
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
国家科技计划、
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
关键共性技术。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
地球深部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
(二)强化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
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
财税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
产业集聚区公共
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加快落实
人才强国战略和
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科研机构、高校
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期权、
技术入股、股权、
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
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
科技人员积极从事
职务发明创造。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发挥
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
专业学位类别。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
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建立
专利联盟。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建立高效的
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加大对具有重大
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四)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
技术集成,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五)建设
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发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研发服务、
信息服务、
创业服务、
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
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
管理咨询等
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
现代物流和
环境服务业。
(六)推进重大
科技成果产业化和
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
技术转移机构,促进
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
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示范基地,形成
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
市场秩序,为各类
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
(一)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提高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缓解
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
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统筹衔接现有试验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全民健康、
绿色发展、
智能制造、材料换代、信息惠民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
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二)支持
市场拓展和
商业模式创新。鼓励
绿色消费、
循环消费、
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
消费结构升级。扩大终端
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
支线航空与
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
市场需求的
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行
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
商业模式。
(三)完善
标准体系和
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
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
管理程序。进一步健全
药品注册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优先进入
医保目录。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和产品准入标准。改善
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标准。
要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自主
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把握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
(一)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
外商投资企业与
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
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
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
申请专利。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
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共同形成国际标准。
(二)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设立
创业投资企业,引导
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
境外投资,在境外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扩大企业境外投资
自主权,改进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外汇支持。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科技和
产业园区。制定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开展
跨国投资提供指导。
(三)大力支持企业
跨国经营。完善
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结合
对外援助等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
开拓国际市场,以及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在
海外推广应用。支持企业通过境外
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企业和产品
国际认证合作。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
社会资金投入。
(一)加大
财政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
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
高效节能产品、
环境标志产品和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等推广应用。加强
财政政策绩效考评,创新
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
税收激励政策。在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
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
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
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
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产业链融资等
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发展
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
金融服务。综合运用
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
(四)积极发挥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
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
上市融资。推进场外
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
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衔接。大力发展
债券市场,扩大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
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
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
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
公司债券、
短期融资券和
中期票据发展,拓宽
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五)大力发展
创业投资和
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和
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与监管体系。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为保险公司、
社保基金、
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和其他
机构投资者参与
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创造条件。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
投资规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
早中期阶段的
创新型企业。鼓励
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
战略任务,必须大力推进
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
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
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
配额制,落实
新能源发电全额
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
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
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
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强宏观规划引导。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
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加强对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发挥
比较优势各地区要根据国家总体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发展重点,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加强
组织协调。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
协调机制,
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任志武表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积极作用。
——引领经济增长。“十三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延续以往蓬勃发展态势,2016年和2017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40%以上,服务业部分比同期全国整体增速高出一倍左右。2018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速仍旧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30%。
——引领供给升级。国家引导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数字创意8个产业快速发展,显著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新能源汽车销量、智能手机销量均是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新增风机装机、新增光伏装机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分别超过30%、50%和60%。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基因服务、高铁和互联网市场应用普及水平大幅跃升。
——引领企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企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总体的比重达到42.4%,营收增速比总体高85.3%,研发投入强度比总体高44.7%,利润率比总体高12%。与此同时,基于创新的中小企业群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