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觉器官,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接收机械波的功能,能将
机械波(声波)转换成
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句子、音乐和其他声音。
耳的构成
耳包括
外耳、
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
感受器和
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
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
耳郭和
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
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耳郭
耳郭的外面有一个
大孔,叫
外耳门,与
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
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
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
耳垂。耳郭在临床应用上是耳穴治疗和
耳针麻醉的部位,而耳垂还常作临床采血的部位。
外耳道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
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郭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软骨部分的皮肤上有耳毛、
皮脂腺和
耵聍腺。
鼓膜
鼓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边缘固定在骨上。外耳道与中耳以它为界。经过外
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机械波动。
鼓室
鼓室位于
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里面有三块
听小骨:
锤骨、
砧骨和
镫骨,镫骨的底板附着在内耳的
卵圆窗上。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
听骨链。鼓膜的机械波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淋巴的共振。
鼓室的顶部有一层薄的
骨板把鼓室和
颅腔隔开。某些类型的
中耳炎能腐蚀、破坏这层薄骨板,侵入脑内,引起
脑脓肿、
脑膜炎。所以患了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不能大意。鼓室有一条小管──
咽鼓管从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它是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全长约3.5~4 cm,靠近鼻咽部的开口平时闭合着,只有在吞咽、打呵欠时才开放。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鼓室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因而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共振。鼓室内气压高,鼓膜将向
外凸;鼓室内气压低,鼓膜将向内凹陷,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鼓膜的正常共振,影响声波的传导。人们乘坐飞机,当飞机上升或下降时,气压急剧降低或升高,因咽鼓管口未开,鼓室内气压相对增高或降低,就会使鼓膜外凸或
内陷,因而使人感到
耳痛或耳闷热。此时,如果主动作吞咽动作,咽鼓管口开放,就可以平衡鼓膜内外的气压,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内耳
内耳包括前庭、
半规管和
耳蜗三部分,由结构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所以又叫迷路。迷路里充满了淋巴,前庭和
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
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
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听觉有关。那么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类的听觉不算太灵敏,但是波长从1.7cm~17m的声波都能听到。当外界声音由耳郭收集以后,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
机械波动。鼓膜机械波动的强度和声波的机械波强度完全一致。声音越响,
鼓膜的机械
波动幅度也越大。
耳的听觉形成
听觉是由耳、
听神经和
听觉中枢的
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是听觉和位觉(
平衡觉)的外周
感觉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构成的传音器和内耳感音、平衡器所组成。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
颞骨岩部内,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器官,内耳有感受声音和位觉的感受器,是听、位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
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
声能转变为
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鼓膜的共振再引起三块听小骨的同样强度的共振。共振传导到听小骨以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能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听骨链的共振引起耳蜗
内淋巴的共振,刺激内耳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的
耳蜗神经传到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位听神经由内耳中的
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组成。
听觉和位觉(
平衡觉)器官。通过耳,动物可感知外界声音信息和本身躯体位置,借以交往、寻偶、避敌、捕猎和保持身体平衡。耳的形成和逐步完善是
动物进化的一种表现。不同动物耳的结构有很大差异。
脊椎动物中原始类群只有内耳,主要起平衡身体的作用。
软骨鱼内耳中有
椭圆囊、
球状囊和半规管,兼有一定听觉功能;大多数
硬骨鱼内耳中有
听壶,由于没有鼓膜,经借助
侧线器官可感受水中1000赫以下的声波。
两栖类中的蛙和
蟾蜍已产生中耳,具有鼓膜和
耳柱骨。声波对鼓膜的机械波动通过耳柱骨传入内耳,引起椭圆囊及听壶中感受器的兴奋。还有
耳咽管通过
咽腔平衡鼓膜内外的压力。
爬行类的耳有了进一步发展,听壶内有独立的声感受器,内耳
瓶状囊显著加长,
鳄类有卷曲,
蜥蜴听觉发达,
鼓膜内陷,出现了外耳道的雏形;蛇类鼓膜、中耳和耳咽管均退化,声波沿地面通过头骨的方骨传到耳柱骨,从而使内耳感觉。
鸟类的耳基本上与爬行类相似,有单一的听骨(耳柱骨)和雏形外耳道。
鸮形目耳较发达,并有特殊
耳羽帮助收集声波及确定声波的方向。
哺乳类耳达到高度完善,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由可转动的耳郭和外耳道组成,起收集声波的作用。中耳又称鼓室,为外耳与内耳间的腔隙,其外侧为鼓膜,借鼓室中的三块听骨(
锤骨、
砧骨、
镫骨)组成的杠杆系统将声波引起的鼓膜机械波动传至内耳。鼓室
前壁有咽鼓管(耳咽管)通向咽部,平时关闭,吞咽及某些口部运动时开放,可调节鼓室内空气的压力。内耳由耳蜗和
前庭器官组成,耳蜗为瓶状囊卷曲形成,状似
蜗牛,故名,为感受声音刺激的器官;前庭器官司平衡,属位觉感受器。穴居哺乳类和水栖哺乳类耳郭常退化,但有些哺乳类耳郭非常发达,可捕捉非常细小的声波。有些水栖哺乳类可通过
下颌骨将水中声波传至中耳和内耳。
中医理论
结构与命名
耳,古称“窗笼”,《
河间六书》称其为“听户”,《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称之为“
龙葱”。耳为
听觉器官,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近代发现其兼有
平衡功能。
《灵枢·卫气》说:“窗笼者,耳也。”《
甲乙经》说:“窗笼者,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似指
听宫。突出于头部两侧,形如喇叭者,名耳郭。耳郭的周围,称为
耳轮。耳前上下
切迹间突起如屏风者,古称“蔽”。耳郭下垂部分名耳垂,古又名耳珠。通入耳道之孔,名耳孔,即现代所称外耳道。位于外耳道深部的鼓膜,《
血证论》称其为”皮膜”。耳郭上有众多穴位,习称耳穴。就耳的解剖结构而言,古人所论多为外耳,很少涉及中耳与内耳。
脏腑经络联系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
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
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肾开窍于耳:《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
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藏精之脏,
肾精充沛,则
髓海有余,耳窍濡养有给,表现为听力聪慧;若肾精亏损,则髓海空虚,耳失所养,出现
耳鸣耳聋。老年人听力多减退,即与肾中精气减衰有关。
在
肾主耳理论的机理探索方面,
唐容川《
血证论》引
陈修园之语说:“肾开窍于耳,而
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从
脏腑相关理论看,这一解释有一定道理。
王清任《
医林改错》力图从
解剖学角度阐明耳与内脏联系的途径问题。他说:“耳孔内小管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而肾藏精生髓通脑,且肾脉贯脊,
督脉属肾贯脊络脑,故肾气完全可通过肾脉、督脉上达于脑,而后输精于耳窍。唐容川对此作了概括:“肾主脑髓,耳通于脑,路甚直捷,所以肾开窍耳也。”(《医经精义》)。肾通过脑髓与耳联系的认识,较为合理地说明了肾主耳的机理和途径所在。
中医学的有关资料中,几乎均将耳鸣耳聋作为
肾虚辨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肾与耳的关系作了大量的临床和
实验研究。人们发现晚期
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有耳鸣耳聋症状。作
肾透析和
肾移植治疗的病人常有
听力损失。临床和
动物实验均证实,
耳毒性抗菌素对肾脏有
毒性作用,而抑制
肾功能的
利尿剂也可引起耳蜗损伤。有人在
实验动物中比较
卡那霉素对肾、耳、肝、脑等器官的毒性作用,发现该
药对肾与耳蜗具有共同的
特异性作用。
现代医学发现,肾与耳这两个相距颇远的器官,在解剖
组织结构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在
水和电解质平衡生理机制以及对某些药物的药理反应上却有类似之处。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认为
醛固酮、铁、钙、
甲状腺素等为肾开窍于耳的物质基础,中医
肾虚证的
听力学改变规律及机理、
氨基甙类抗生素肾毒性与耳毒性的关系,
中医补肾方药在耳科应用等众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不少资料,为肾耳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论从
基础理论研究,或是从
临床实践观察,均发现肾脏确实存在着某些与内耳相似或类同的特性,两者具有某些客观上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现代研究的这些发现,多侧重于
泌尿系统的肾脏与耳的关系。中医
藏象学说中的“肾”,既是
解剖学上的肾脏,更是藏精、生髓、主骨、主水、
纳气等具有多种功能的集合体。因此,中医肾主耳理论的机理和途径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心寄窍于耳:耳与心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联系,对此《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心本
开窍于舌,而舌并非为窍,故有“心寄窍于耳”之说。所谓“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证治准绳》).正是此义。
心寄窍于耳的
机理分析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有认为心属火而肾属水,心火
肾水互济
互调,则清净之气方能上达清窍而使听觉聪慧。若心肾失调,
水火不济,则易致听力失聪。临床可见因心火暴盛而致
突发性耳聋的实例。有认为心通过其主血脉的功能与耳保持密切联系。心气旺盛,心脉和利,方能血流不息,营养周身,耳窍得养。且心经之
别络入耳,加强了心与耳的密切联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说明心气在维护正常听觉中起着重要作用。有认为心通过其主神明功能与耳加强联系。心主藏神,而听觉在祖国医学中亦称为“听神”。故心神精明,助于听神,则听觉聪慧,能闻声辨音。
在病理方面,心气不平、
心血不足、心火暴盛等均可导致耳疾。如《严氏济生方·耳门》说:“忧愁思虑,得之于内,系乎心。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聋聩、
耳鸣、耳痛、
耳痒、耳内生疮,或为
聤耳,或为焮肿。”《古今医统》说:“心虚血耗,必致耳鸣
耳聋。”由于精神紧张导致
心火亢盛而出现
耳胀耳鸣
暴聋的病症,于临床时可见到。近有文献报道,以“心寄窍于耳”的理论为指导,用
养心安神、通阳开窍方药可有效地治疗心源性耳聋。
耳与肝胆、脾胃的关系:胆系少阳之脉,循经上行于耳之前后,并入耳中。肝胆互为表里,有经脉络属。肝胆之
气机失调或蕴生
湿热,常易循经上逆于耳,发为耳疾。《素问·藏气法时论》说:
肝病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
气逆则
头痛,耳聋不聪”。《丹溪心法·耳聋篇》也说:“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少阳厥阴者,分别言肝与胆。临床上因
耳道流脓或耳道肿痒而辨证属
肝胆湿热上扰者颇为多见,因肝胆气逆而致暴鸣
暴聋者亦不少见。
脾主运化而
升清,胃经循颊车上耳前,
脾胃虚弱,受纳运化无力,清阳之气不升,水谷精气不能上供清窍,或水湿内阻上犯,亦可影响听力或导致中耳积水。《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近有不少临床报道表明,用益气聪明汤、
补中益气汤或
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益气升清方药为主。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
耳鸣、耳聋及
中耳炎、中耳积水等,具有较好疗效。
耳与经脉有诸多联系,所谓“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中,以
足少阳胆经与耳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经起于目
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灵枢·经脉》)。此外,
手少阳三焦经和
手太阳小肠经之分支也直接入耳中。与耳有一定联系的经脉尚有
手阳明大肠之别络入耳中,
足阳明胃经抵耳前,
足太阳膀胱经至
耳上角。耳通过经络与脏腑及全身发生较为广泛的联系,正是
耳针可诊治多种疾病的依据所在。
为五官之一。听觉和位觉(
平衡感觉)的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也和心、肝、脾等脏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通过经络联系,全身脏器及肢体的生理、
病理状态均可在耳部反映出来,故耳郭有与全身脏器及肢体相对应的反应点,即耳穴。通过耳穴可以诊治多种疾病,亦可进行
针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肾,在窍为耳。”《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
脑转耳鸣。”《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内部结构
外耳
外耳包括
耳郭、
外耳道两部分。耳郭和外耳道的机能是收集声波。鼓膜为椭圆形的薄膜,形如
斗笠、尖顶向内,周围固定于骨上,将外耳与中耳分隔。鼓膜能随声波
机械波动而共振,停止而停止,故能如实地把声波刺激传导到中耳。
中耳
中耳包括
鼓膜,鼓室、咽鼓管等。咽鼓管为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中耳与外界
空气压力可通过咽鼓管取得平衡。鼓室内有听小骨、韧带等。听骨有三块,彼此形成关节,位于鼓膜与
前庭窗之间,与鼓膜接触的称为锤骨,与内耳前庭窗相连的称为镫骨,连于两骨之间的称为砧骨。当声波到达鼓膜时,三块听小骨的连串运动,使
镫骨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摆动,将机械波传入内耳。
里耳
内耳由一系列复杂的管腔所组成,亦称迷路,位于颞骨部内,有
骨迷路和
膜迷路之分。骨迷路是
骨性管道,膜迷路是包含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与骨迷路形态基本一致。膜迷路是封闭的,管内含有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含有
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交通。
内耳迷路中可分为耳蜗、前庭器官二部分,耳蜗与听觉有关,前庭器官与位置(平衡觉)有关。
耳蜗
耳蜗形如
蜗牛壳,为一条围绕骨质轴的
螺旋形骨质管道,围绕
蜗轴旋转
正常人耳能听见的
机械波波段范围是1.7cm~17m,即20Hz到20000Hz,最敏感的波段是100Hz到400Hz,即0.86m~3.4m。波段范围里的声音波长各不相同,不同的波长分别由
耳蜗中不同的区域上对不同波长敏感的
神经细胞(
毛细胞)所接收,并形成听觉。
轴向骨性
蜗管中伸出一骨板,其外缘连结着
基底膜,在基底上方有一
斜行的
前庭膜,因此,耳蜗被分成三个腔,上方为
前庭阶,下方为
鼓阶,其中充满外淋巴,中为蜗管,充满内淋巴。前庭阶与卵圆窗膜相接,鼓阶与
蜗窗膜相联,前庭阶在耳蜗顶部与鼓阶相联通。蜗管是一个盲管。基底膜上有听觉感受器,称为柯蒂器官,又称
螺旋器。柯蒂器官主要由
支持细胞与具有纤毛的听觉细胞(或称
毛细胞)所组成,其上覆以
盖膜。毛细胞对机械波波长敏感。听神经的
末梢纤维以网状绕于毛细胞上。
前庭是位居骨迷路中部略呈椭圆形的空腔,内藏膜迷路的椭圆囊和
球囊,前庭的后部有五个小孔与三个半规管相通,前部有一大孔通连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总称为前庭器官。它们都是膜质管道,其中充满内淋巴并互相连通。椭圆囊与球囊是膜质管的相对膨大部分,内有
囊斑,囊斑是
位觉感受器,上有
感受性毛细胞。三个半规管形状大致相似。每个半规管约占三分之二圆周,均有一相对膨大的
壶腹,在壶腹内有
壶腹嵴,壶腹嵴也是位觉感受器,内也有感受性毛细胞
毛细胞
毛细胞是柱状的细胞,每个上面都有100-200束特有的纤毛。这些纤毛是听力的机械波
感应器。轻微静止在最长的纤毛上面的是覆膜,捕捉机械波,并允许电流进入毛细胞。
毛细胞,就像眼睛的
光感受器,它显示的不是其它
神经元的
动作电位的表现特征,而是其等级反应。这些被等级反应不被动作电位的“所有或没有任何”特点限制。这时,你也许问多少头发会触发在膜潜力上的差别。当前的模型是,纤毛以“顶尖连接”(连接一纤毛顶尖到另一个一纤毛顶尖的结构)来互相依附着另一个。伸展和压缩顶尖连接会打开一个
离子通道和导致在毛细胞上产生
感受器电位。
毛细胞在听觉中的作用类似于
视锥细胞在视觉中的作用(感知不同颜色的
电磁波/光波)。毛细胞的长度各不相同,它们分别对各种不同波长的
机械波敏感,这样人类就可以接受到不同波长的
机械波,将不同的波长区分开来,并将其转换为听觉信息而被感知到。
按摩
“耳为宗脉之所聚”,
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郭相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人体各部位在耳郭的分布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具体投射区按摩方法如下:
1.耳垂相当于面部,当
内火上炎而致齿耳肿痛,或面部生疖时,可用双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双耳发红
发热。每日2次,经常按捏
耳垂,还有
美容养颜作用。
2.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
耳甲腔,此处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心脑肺和
血液系统有补益作用。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每日3次。
3.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
耳甲艇,按摩此处有助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4.耳郭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耳轮顶端凹陷处叫足趾,
颈肩腰腿痛患者宜多按压
耳轮。
5.将耳轮向
耳屏对折时,耳郭的上缘为上尖端处,按摩此处有退热、镇痛、消炎、降压的作用。